主页产业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爱茉莉太平洋加码在美投资 提前布局应对关税不确定性
韩国美妆巨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正加快在美战略投资步伐,以应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社长金昇焕近日在接受彭博新闻社采访时表示,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全球供应链重组加速影响,集团原计划于5至10年内推进的美国本地生产基地建设将提前启动,未来3至5年内将投资当地物流及模块化制造设施。 业内普遍认为,市场表现印证了公司战略调整的合理性。2024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在美洲市场实现销售额524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亿元),在欧洲、中东、非洲三地区(EMEA)为1703亿韩元,在除中华圈以外的亚洲其他地区达4739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83%、229%和33%。 韩国投资银行(IB)业界推测,今年第一季度爱茉莉太平洋在北美市场的销售额为1054亿韩元,在EMEA为242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20%和40%。Kiwoom证券研究员赵昭贞(音)指出,随着兰芝(Laneige)品牌在欧美市场认知度不断提升,其稳健增长有望缓解中国渠道疲软带来的影响。 自2023年起,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加快战略转型步伐,将发展重心由传统亚洲市场转向欧美地区。这一决策初期曾被视为“冒险之举”,如今已开始显现成效。韩国美妆业内人士指出,尽管韩妆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北美与欧洲市场对亚洲品牌的接受度仍存在一定壁垒。尤其是集团主动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一度在业内引发担忧。 尽管如此,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仍坚定推进全球化布局。2023年3月,集团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并邀请演员尹汝贞、BLACKPINK成员朴彩英(ROSÉ)及好莱坞演员蒂尔达·斯文顿担任代言人,以强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集团的人才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自2023年起,积极引进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地的人才,并计划在今年进一步扩大海外毕业生和外籍员工的招聘规模。 然而,随着投资力度加大,公司短期业绩承压。2023年,爱茉莉太平洋实现销售额4.0213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1520亿韩元,分别同比下滑10.5%和44.1%。业内分析指出,业绩下行主要受北美与欧洲渠道扩张投入增加,以及中国本土与免税渠道收益减少影响。 面对外部不确定性,爱茉莉太平洋并未选择收缩战线,而是加快投资步伐,持续展现深耕北美市场的坚定意志。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美国业务的增长趋势及中长期发展潜力来看,建设本地生产设施具有现实必要性。” 爱茉莉太平洋位于纽约伯格多夫·古德曼百货的门店一景【图片来源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
2025-04-17 10:53:20 -
爱茉莉太平洋继续加码中国投资 以上海为中心扩大业务
在与中国“脱钩”论调有所抬头的背景下,韩国化妆品巨头企业爱茉莉太平洋“逆势”加速在华市场布局,计划以上海为中心扩大各项业务。 据韩国化妆品业界6日消息,爱茉莉太平洋代表金昇焕上月31日与上海市市长龚正举行视频会议,就爱茉莉太平洋在上海的投资战略及计划进行协商。 金昇焕在视频会议中表示,爱茉莉太平洋今后将以上海为中心,研发更多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深化两国文化交流,积极拓展在华业务。但未公开具体的投资规模及项目。 龚正在会议中向金昇焕介绍了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化妆品产业是上海未来着力发展的六大重点产业之一,欢迎爱茉莉太平洋将更多创新业务和功能板块放在上海,积极参与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 上月31日,上海市市长龚正(上)与爱茉莉太平洋代表金昇焕(下图右)举行视频会议。【图片来源 网络】 龚正承诺将为爱茉莉太平洋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提供各项支持,为企业在沪发展提供精准的服务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爱茉莉太平洋负责人表示,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已30年,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也在积极运营中,连续多年参加中国进博会。此次是金昇焕于2020年底晋升为代表理事副社长后,首次与中国地方政府负责人就投资问题进行商议。 近年来爱茉莉太平洋为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努力拓宽业务布局。本月1日,爱茉莉太平洋收购美国高端护肤品牌Tata Harper的母公司Tata’s Natural Alchemy,为此将通过发行新股筹集168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的资金。与中国市场相比,北美市场的地缘政治风险相对较低,且在全球美容产业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获得北美消费者的认可意味着品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爱茉莉太平洋位于上海嘉定的研发中心。【图片提供 爱茉莉太平洋】 今年第2季度,爱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兰芝、雪花秀、悦诗风吟等在北美市场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过66%。上月在亚马逊网站会员日(Prime Day)上,兰芝在化妆品类别中跃升销冠。 出于对集团整体战略布局的考虑,爱茉莉太平洋持续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上月爱茉莉太平洋投资1亿美元,与中国最大免税零售企业中国中免(CTG)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爱茉莉太平洋负责人称,中国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人口基数庞大,消费潜力可观。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关闭多家线下卖场,但继续投资的基调不会改变。
2022-09-06 11:21:59 -
业绩一夜回到解放前 爱茉莉太平洋今年凭什么扭转业绩颓势
韩国金融行业近期预测,化妆品企业爱茉莉太平洋去年销售额将回落至4.5万亿至5万亿韩元水平(约合人民币260亿至300亿元)。企业年销售额2016突破6万亿韩元,此后持续增长,去年受疫情冲击跌回2014年水平。 行业指出,疫情下居民外出活动减少彩妆需求下滑、游客减少造成免税店和主要商圈线下门店销售额低迷、线上市场冲击等都是造成企业去年业绩下滑的原因。“萨德”风波、中东呼吸综合症等也曾一度打击企业经营,但未能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变革,成为企业近一两年发展停滞的致命伤。 为扭转业绩颓势,爱茉莉太平洋今年做出战略调整。在品牌结构方面,企业将大力发展雪花秀和兰芝两大主力品牌,分离原本编入同一部门的两个品牌,任命70后年轻领导者进行管理。据了解,雪花秀和兰芝一直是爱茉莉太平洋销售额的保证,去年双十一狂欢节企业销售额同比翻番,其中雪花秀销售额同比大增174%,在首轮预售中,开售仅10分钟销售额就突破1亿元人民币,兰芝睡眠面膜也售出20万个。行业称,企业或计划在中国市场将兰芝打造成第二个雪花秀。 企业还将积极整顿革新线下门店。据悉,企业去年将悦诗风吟在中国的门店缩减至430家,今年预计还将关停170家赤字门店。另据一份统计,在2018年年底至2020年8月间,旗下品牌爱莉达恩、悦诗风吟、伊蒂之屋在韩国的加盟店关停数达到661家。与此同时,企业今年还将继续加强对线下门店的改造,通过推出体验型门店以提升竞争力。过去一年,爱茉莉太平洋陆续推出兰芝之屋、艾诺碧实验室等体验型门店,紧跟行业潮流,为消费者送上定制型服务。 此外,企业今年将持续投身数字化发展,加速品牌的门店数字化,应对迅速发展的线上市场。 爱茉莉太平洋本部大楼【图片来源 网络】
2021-01-22 15:18:04 -
爱茉莉太平洋加速全球多元化战略 海外业务增长显著
由于中国市场表现不佳,韩国美妆巨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正积极推行全球多元化战略 ,以提升其全球竞争力。公司将美国、日本、英国等高增长潜力市场作为全球重点。 根据爱茉莉太平洋集团13日消息,尽管中国市场低迷,公司上一季度海外业务销售额仍同比增长2.5%,达到381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得益于旗下品牌COSRX的业绩并表等因素,营业利润也实现了扭亏为盈。 其中,美洲地区的销售额大幅增长65%,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销售额更是飙升了182%。公司表示,这些成果归功于集团层面的“全球再平衡”战略。爱茉莉太平洋在美洲和EMEA地区的销售占比已升至17.6%,显示出其全球业务重组的成效。 美洲市场的增长主要归功于COSRX的贡献,其“蜗牛精华”在亚马逊上持续占据销量榜首,成为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目前,COSRX已在北美、欧洲、东南亚、日本等14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海外销售占其总销售额的90%以上。 此外,兰芝自去年进军英国和中东市场以来,在欧洲地区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今年第一季度,其唇部和核心护肤产品在EMEA市场的销售额同比翻了一番。在7月的亚马逊Prime Day(会员日)活动中,爱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包揽了美妆和个人护理类别的前三名。 尽管爱茉莉太平洋正在努力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但业内人士指出,稳固中国市场仍是公司面临的重大挑战。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约占爱茉莉太平洋总销售额的15%,在所有海外市场中占比最高,是北美市场(8.1%)的近两倍。公司表示,为了在中国市场实现高质量增长,他们正重组业务结构,并致力于提升竞争力。 位于首尔龙山的爱茉莉太平洋总部【图片来源 爱茉莉太平洋】
2024-10-14 09: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