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社会
임금 근로자 10명 중 6명은 취업 1년 이내 퇴사
韩国雇佣信息院3日发布的《工资劳动者一年以上就业维持率变化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新入职并加入就业保险的工资劳动者中,仅有40.1%在一年后仍在原单位工作。
雇佣信息院责任研究员张思朗(音)对2012年至2022年的雇佣保险数据库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每年新岗位在次年继续保留的比例。数据显示,一年及以上的就业维持率自2012年的42.4%逐步下降到2017年的41.2%,在2018年和2019年略微回升至42%以上,但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降至39.6%,2021年回升至40.1%。这意味着2021年新入职的10名劳动者中,有6人在一年内离职。
根据韩国统计厅的经济活动人口调查,工资劳动者的平均工作年限从2012年的64个月稳步增加到2021年的70个月,并在2024年达到76个月。尽管工作年限数据呈现出就业稳定性提升的趋势,但就业维持率在过去十年间几乎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
报告分析指出,这表明新入职者的数量在减少,新入职者在整体劳动者中的占比降低,导致平均工作年限增加,但新入职者的就业稳定性并未明显改善。张思朗表示,这反映了劳动市场的二元结构,稳定岗位的稳定性有所提升,而相对不稳定岗位的就业状况则未见好转。
从2021年一年以上就业维持率的性别数据来看,男性为42.4%,而女性为37.9%,相对较低。按年龄划分,30至39岁(46.0%)和40至49岁(43.8%)的维持率较高,而60岁以上(34.0%)和29岁以下(37.4%)的维持率较低。报告指出,在疫情导致就业维持率下降的过程中,女性降幅大于男性,整体来看,性别、年龄和学历差距在过去十年进一步扩大。
张思朗建议,在就业指标恶化的时期,应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帮助就业维持率较低的群体。此外,他还强调需要从产业等劳动需求方面进一步研究就业维持率变化的原因。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内需疲软拖累就业前景 韩国多项经济指标齐亮"红灯"
7日,位于首尔明洞的一家饭店,桌椅全部被收起,客流稀少。【图片来源 韩联社】 在韩国内需持续低迷的态势下,弹劾风波不断、年末消费市场疲软等多项关键经济指标均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态势。随着美国新政府的上台,政局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令韩国政府的忧虑日益加深。 企划财政部于16日表示,上月就业人数自2021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政府分析称,经济萎缩直接影响就业心理。建筑业等内需恢复缓慢、主力行业竞争激烈、劳动年龄人口减幅扩大等使得未来就业前景亦显黯淡。 统计厅日前公布的《2024年年度雇佣动向》报告显示,上月临时工和日工分别减少8.6万人和15万人。其中,批发及零售业减少9.6万人(-2.9%),住宿及餐饮业增加1.2万人(0.5%),增幅明显放缓。政府认为,去年雇佣指标的疲软间接导致了消费萎缩。 数据显示,上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100.7)下滑12.3点。同期,信用卡消费金额同比减少1.5%,创自2021年相关统计以来的最低值。企划财政部人力政策科长赵成中(音)指出,批发零售、运输仓库、住宿餐饮、个人服务业等领域就业人数增幅均有所放缓,平均减少5.8万人。上月消费者心理指数急剧下降和信用卡消费金额触底,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局动荡的负面影响。 政府预测,今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全年就业人数预计增加12万人,这一增幅将是自2020年(-21.8万人)因新冠疫情导致就业者减少以来的最低水平。当前韩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调整将成为重要变量,内需低迷态势或有所改善但出口增速料将放缓,金融外汇市场持续波动,民生压力难有改善。 尽管政府计划通过预算拨款积极提振内需,促进经济尽快复苏,但预计消费信心的恢复仍需时日。在野党强调,为保障民生稳定,必须积极筹措财源。紧急戒严状态已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消费心理萎缩,因此需调整预算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代总统崔相穆表示:“2025年韩国经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不确定性。全年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全力稳定经济,首要任务是恢复民生经济。政府将实施18万亿韩元的经济振兴计划,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进相关政策、确保民生福祉。”他还表示:“为稳定国家对外信用,将向外资提供大量现金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积极探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解决方案,重点改革支柱产业并发掘潜力新产业,通过临时税收抵扣等手段显著改善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
2025-01-16 10:14:23 -
韩国外籍就业人口首破百万 近九成月薪过万
据韩国统计厅17日发布的《2024年移民居留现状及就业调查结果》,截至今年5月,韩国15岁以上外籍常住人口为156.1万人,与2022年的130.2万人相比,两年内增加25.9万人(19.9%)。其中,近五年内获得韩国籍的常住人口为5.1万人,与去年持平。 外籍常住人口中的就业人口在今年达到101万,首次突破100万人。这一数据自2015年首次突破80万人后,直至2022年(84.3万人)始终维持在80多万水平,随后在2023年增至92.3万人,今年突破100万人大关。 外籍就业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常住外籍人口的整体增长与就业签证配额的扩大。今年韩国雇用许可制配额达到16.5万人,较去年的12万人增加4.5万,接近2020年5.6万人的三倍。统计厅相关人士表示,配额并非必须达到,但配额的大幅增加推动外籍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无疑。此外,中小企业和农渔行业对扩大雇用许可配额的需求增加,未来外籍常住人口预计会进一步增长。 从行业来看,外籍就业人口从事行业最多的是矿业及制造业,达到46.1万人(45.6%),其次批发零售及餐饮住宿行业从业人数为19.1万人(18.9%)。此外,商业、个人及公共服务业共计14.4万人(14.2%),建筑业为10.8万人(10.6%),农林渔业为8.4万人(8.3%)。 从国籍来看,外籍常住就业人口中有92%(93万人)来自亚洲。其中中国籍朝鲜族34.1万人(33.8%),占比最大;其次是越南籍12.3万人(12.2%)和非朝鲜族中国籍4.2万人(4.2%)。 外籍就业人口中,月薪在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以上的达到35.4万人,占比37.1%;月薪在200万至300万韩元之间的为48.9万人,占比51.2%。此外,月薪100万至200万韩元的为8.1万人(8.4%),月薪低于100万韩元的为3.2万人(3.3%)。 调查显示,韩国外籍常住居民的生活满意度高达84.3%,但有17.4%的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内有过国籍或韩语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遭受歧视的情况。调查还显示,有子女的外籍常住居民人数为87.5万人,平均子女数量为1.6人。 韩国统计厅发布《2024年移民居留现状及就业调查结果》【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8 11:31:17 -
疫情影响就业超过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与非正式员工复苏乏力
韩国劳动研究院19日发布《新冠疫情对企业就业的影响》报告显示,在新冠疫情暴发后的6个月内,韩国企业的就业率相比2019年底下降1.9%,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冲击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暴发后,所有规模的企业就业人数均有所减少,但大型企业和员工500人以上的企业较其他规模企业就业减少程度较小。 疫情发生两年半后,整体就业率增长1.2%并超过疫前水平,但不同规模企业的就业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大型企业就业增长率为0.7%,恢复至疫前水平;而中小企业就业增长率为-1.2%,不及疫前。从企业常雇员工数量来看,500人以下企业的就业增长率为负值,而500人以上企业为2%,高于疫前水平。 从就业形式来看,疫情暴发后的6个月内,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就业人数均有所下降,但两年半后正式员工就业人数恢复至疫前水平,而非正式员工就业人数则较疫情初期进一步减少。也就是说,新冠疫情带来的就业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缓解,但恢复趋势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500人以上企业和正式员工群体。 报告进一步指出,按企业年度就业增长率把企业划分为就业减少(-5%以下)、就业持平(-5%至5%)和就业增加(5%以上)三类来看时,疫前就业减少的企业占比25.3%,疫后则增至48.9%,几乎翻倍。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就业减少的企业占比40.5%,而新冠疫情期间这一比例较前者高出8.4个百分点。年度就业负增长超过20%的企业比例在疫后达到28.7%,也高于金融危机时期的22.9%。 疫情扩散期间,约40%的企业通过灵活工作制度、停工等措施应对疫情,而且企业规模越大,采取上述应对措施的比例也越高。公共机构中约有70%至80%采取措施灵活应对疫情,而私营企业这一比例仅为约40%。 调查还显示,疫情发生两年半后,采取疫情应对措施的企业就业增长率高于未采取措施的企业,但选择“裁员”作为应对方式的企业未能恢复至疫前就业水平。此外,申请或获得“就业稳定资金”或“就业维持补贴”的企业占比在2020年为17.9%,2022年为17.5%,均不到全体企业的五分之一。 报告总结称,新冠疫情导致企业就业减少,但随着企业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在大约两年后就业水平逐步恢复,但恢复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和正式员工群体。对此,未来还需要针对中小企业制定更多支援政策,并进一步扩大保障弱势群体生活与就业稳定的制度体系。 18日,在首尔一处就业中心内,求职者们正在查看招聘信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19 11:04:21 -
就业市场遇冷 四成韩企今年无招新计划或尚未制定
随着韩国经济持续低迷不振,企业开始调整招聘计划,今年韩国招聘市场预计将持续遇冷。 近日,韩国就业门户网站Saramin和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分别发布了针对企业招聘计划的调查报告,揭示了今年韩国企业招聘趋势。 Saramin对511家企业进行调查,并日前发布的结果显示,23.1%的韩国企业没有招聘计划,13.7%尚未搞定招聘计划。只有63.2%的企业有招聘计划。 对于没有招聘计划或尚未制定计划的企业,主要原因包括“人力成本高”(36.2%)和“行业景气下滑”(36.2%)。 此外,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2025年中坚企业就业展望调查》显示,40.6%的中坚企业尚未搞定招聘计划,仅59.4%的中坚企业有新招聘计划。其中52.6%的企业表示将维持与去年相同的招聘规模。 在缩减招聘规模的中坚企业中,业绩下滑和业务需求减少(40.7%)、成本控制(30.1%)以及对经济前景的担忧(15.4%)成为主要原因。 中坚企业一致认为,为了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政府需出台积极政策支持,包括扩大就业支持项目(25.7%)、加强税收支持(23.2%)、提高雇佣灵活性(17.5%)以及强化人才培养项目(16.6%)。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2025-01-15 15: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