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财经
10월 소비자물가 1.3% 상승…3년9개월만 최저
近期,韩国消费者物价涨幅连续两个月维持在1%区间,延续了放缓态势。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整体物价上涨率降至3年9个月来的最低水平。然而,随着腌制辛奇季节的到来,白菜、萝卜等主要蔬菜价格仍保持较高涨幅。
韩国统计厅于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14.69(2020年基准为100),同比上涨1.3%,创下自2021年1月(0.9%)以来的最低涨幅。自今年4月(2.9%)降至3%以下后,消费者物价涨幅已连续5个月保持在2%区间内,呈现稳定趋势。自9月(1.6%)起,涨幅进一步降至1%区间,放缓迹象愈加显著。
从品类来看,农畜水产品价格上涨1.2%,推高整体物价0.1个百分点。蔬菜价格同比上涨15.6%,创下自2022年10月(22.1%)以来的最高涨幅。作为腌制辛奇主要原料的白菜价格上涨51.5%,萝卜上涨52.1%,生菜也涨了49.3%。
与此同时,大米价格下降8.7%,为去年1月(-9.3%)以来的最大跌幅。苹果(-20%)和葡萄(-6.5%)等水果价格则相对稳定。工业产品价格同比下降0.3%,自2021年2月(-0.8%)以来首次转为负值。
石油价格下跌10.9%,为15个月来的最大降幅,拉低整体物价0.46个百分点。服务价格则上涨2.1%,其中个人服务(包括外食)价格上涨2.9%,推动整体物价上涨0.96个百分点。统计厅经济动向统计审议官孔美淑指出:“石油价格的大幅下降及水果价格趋稳使整体物价涨幅有所回落,但蔬菜和外食价格涨幅依然显著。”
此外,新鲜食品指数上涨1.6%,降至1%区间。生活物价指数上涨1.2%,延续放缓趋势。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核心物价指标,不含食品和能源的指数涨幅为1.8%,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剔除农产品和石油类后的指数上涨1.7%。孔美淑表示,水果价格受去年高基数的基期效应影响,但蔬菜和石油价格可能因气候异常和国际局势等外部因素而波动。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汇率与油价双重夹击 韩国12月进口物价指数攀升2.4%
去年31日,在釜山港神仙台码头,进出口货物堆积如山。【图片来源 韩联社】 受汇率暴涨影响,韩国进口产品整体价格水平(以韩元为准)提高2.4%,进口物价上升将导致消费者物价的上升。 韩国银行(央行)于15日公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统计数据显示,以去年12月为基准,进口物价指数(2020=100)为142.14,环比上涨2.4%。进口物价指数从去年10月开始连续3个月呈上升趋势。12月增幅创自去年4月(4.4%)以来的最高值。原材料(3%)、中间材料(2.2%)、消费材料(2.1%)均上涨。 按品种分类,农林水产品(3.6%)、矿产产品(2.9%)、化学产品(2.7%)、初生金属(2.1%)等的上升幅度较大。具体产品中,咖啡(9.7%)、原油(3.8%)、铁矿石(3.9%)、甲醇(3.3%)、印刷电路板(9%)、二次电池(3.4%)等产品的上涨趋势尤为明显。央行分析称,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及国际油价上涨等影响,进口物价呈上涨态势。韩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去年11月的1393.38韩元上涨至12月的1434.42韩元,上涨2.9%。同期,月均迪拜油价从72.61美元上涨至73.23美元,上涨0.9%。 据统计,12月出口物价指数达133.75,环比(130.57)上升2.4%,也连续三个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煤炭及石油产品(3.1%)、化学产品(2.9%)、农林水产品(2.7%)带动整体出口物价上涨。具体品种中,冷冻水产品(3.3%)、汽油(5.6%)、二甲苯(3.7%)等涨幅较大。 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表示,进入今年1月以来,国际油价及汇率上涨,且国内外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加剧,使得未来进出口物价变得难以预测。进口物价上升不仅会影响进口消费品价格,还会提高国内的进口材料费用,从而对消费者物价造成上升压力。 从去年12月的贸易指数(以美元为准)来看,出口量指数(126.80)和出口金额指数(141.37)分别同比上升6.5%和7.8%。进口量指数(116.05)和进口价格指数(138.64)也分别上涨5.5%和1.9%。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93.32)同比上涨4.8%,连续18个月保持上升趋势,进口价格下降3.5%,出口价格则上涨1.1%。随着出口数量指数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双双上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18.33)同比增加11.6%。
2025-01-15 10:16:08 -
农产品价格大跌 韩国10月生产者物价指数小幅下滑
上个月,尽管工业品等价格上涨,但农产品价格大幅下降超过10%,导致整体生产者物价小幅下跌。根据韩国银行(央行)于20日发布的《10月生产者物价指数》,10月的指数为119.02,比9月(119.16)下降了0.1%(2020年基准为100),这是连续三个月的下跌。与去年同期相比,生产者物价上涨了1.0%,保持了15个月的同比增长。 按品类来看,包括农产品(-10.5%)和畜产品(-9.1%)在内的农林水产品价格下降8.7%。相反,受国际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上涨0.2%,主要是煤炭和石油产品(2.0%)、食品饮料(0.4%)价格上涨。电力、天然气、自来水和废弃物价格也上涨0.8%,其主要是由于工业用电(2.7%)和蒸汽(2.3%)的价格上涨。服务业方面,餐饮和住宿服务(0.5%)、房地产服务(0.2%)等也上涨0.2%。 在具体品类中,白菜(-46.1%)、菠菜(-62.1%)等蔬菜,以及猪肉(-16.7%)、鸡肉(-7.8%)等畜产品和闪存(-13.9%)的价格大幅下跌。相对而言,石斑鱼(30.0%)、混合酱(9.1%)、辛奇(5.4%)、石脑油(6.5%)、铜精炼品(5.1%)、酒店(5.5%)、租赁巴士(8.0%)等价格则有所上升。 韩国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表示:“国际油价上涨推高了煤炭和石油产品价格,同时,此前农林水产品价格较高也带动了食品制造成本上升。而近期蔬菜生长状况改善,以及畜产品屠宰量增加,促使农林水产品价格大幅下跌。” 此外,包括进口商品在内的国内供应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1%。原材料价格下降2.0%,但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分别上升了0.4%和0.1%。10月总产出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2%,尽管农林水产品价格下降了8.4%,但工业品价格仍上涨了0.6%。 15日上午,在首尔易买得龙山店挑选白菜的消费者【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0 10:38:17 -
韩国全境持续高温 致9月农畜产品生产者物价指数又双叒攀升
22日,在首尔某大型超市,市民在挑选蔬菜。【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上月受持续高温影响,以蔬菜为中心的农畜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但随着工业产品价格下降,整体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小幅回落。 韩国银行(央行)于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为119.17(2020年为基准100),同比上涨1%,环比(119.38)下降0.2%,连续两个月呈下降趋势。具体来看,农畜水产品生产者物价指数环比上涨5.3%,其中,农产品和畜产品分别上涨5.7%和8.2%。电力、煤气、自来水等公用事业价格指数受住宅用电(13.9%)、城市煤气(0.8%)等上涨影响,环比上涨0.9%。反之,受国际油价及原材料价格下跌影响,工业产品价格整体下降0.7%。其中,煤炭和石油产品下降6.3%,化学制品下降1.2%。服务业方面,由于饭店及住宿服务(-0.4%)、运输服务(-0.5%)等生产者物价指数出现下滑,导致整体服务业生产者物价指数也下降0.2个百分点。 从农畜产品具体品种来看,白菜(61%)、西红柿(51.1%)等蔬菜类和猪肉(16.1%)、牛肉(11.2%)等畜产品类价格大幅上涨。反之,柴油(-8.7%)、二甲苯(-12.9%)、DRAM(-2.6%)等工业原材料和酒店(-8.9%)、国际航空游客(-8.3%)等价格有所下降。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杨娜京(音)表示:“截至今年9月中秋为止,受酷暑天气影响,导致收成低迷,因此以白菜和西红柿等蔬菜为中心的农林水产品物价大幅上涨。” 此外,国内供应物价指数(包括进口商品在内)环比下降0.8%,其中,原材料和中间材料价格分别下降3.5%和0.8%,但最终材料价格小幅上涨0.1%。国内供应物价指数是衡量价格变动的重要指标。
2024-10-22 14:43:50 -
受汇率和国际油价下跌 韩国9月进出口物价连续两月下降
韩国银行(央行)15日发布的《9月进出口物价指数》显示,以韩元为标准进行初步统计的9月进口物价指数(2020年=100)为135.19,较8月的138.23下降2.2%。 进口物价指数于8月出现下跌后,连续两个月呈现下降趋势。原材料以矿产品(-4%)为中心下降3.4%,中间材料也因计算机电子及光学仪器(-3.5%)、煤炭及石油产品(-3.7%)等而整体下降2.1%。资本货物和消费货物也分别下降0.8%和0.7%。具体品种中,原油(-6.6%)、液晶显示器零件(-3.1%)和石脑油(-3.8%)降幅较为明显。 出口物价指数从8月的130.08降至9月的127.09,下降2.3%,连续两个月保持下降趋势。农林水产品上涨0.2%,但工业产品主要在计算机电子及光学设备(-1.8%)、煤炭及石油产品(-7.8%)和化学产品(-2.7%)的带动下整体下降2.3%。具体品种中,柴油(-9.5%)、喷气机油(-9.4%)、二甲苯(-9.3%)和DRAM(-2.6%)降幅较大。 央行解释称,进出口物价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油价下降,同时美元兑韩元汇率下降也对进出口物价产生一定影响。上月美元兑韩元平均汇率为1334.82韩元,较8月下降1.4%,且月均迪拜油价为每桶73.52美元,环比下降5.3%。 在以美元为准的9月贸易指数中,出口数量指数(120.23)和出口金额指数(109.39)同比分别上升3.9%和2.4%。进口数量指数(136.19)和进口金额指数(134.18)也分别上升5%和2.1%。 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92.34)同比上涨1.4%,连续15个月保持上升势头,进口价格下降0.4%,出口价格则上涨1%。随着出口数量指数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双双上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11.02)较去年同期上涨5.3%。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0-15 0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