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朴胜赞会长主持了当天的论坛座谈会,邀请清华大学法学院校友会会长金大映、南方航空韩国分公司总经理王巡、西江大学教授丁有信等嘉宾作为讨论成员,围绕当前地缘政治动荡下的经济合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与会者一致认为,深化韩中经济合作对应对全球不确定性至关重要,并建议通过加强商业和教育交流来深化两国经济和文化纽带。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5日,亚洲新闻集团旗下专业财经媒体《每日经济》(Economic Daily)在首尔汝矣岛举行创刊七周年暨“2025韩国经济企划论坛”(KEDF,Korea Economic Design Forum)。 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受邀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戴兵说,中韩两国同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两国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深度融合,经济和贸易合作成果丰硕,互利共赢。
2025-06-26 10:52:11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7-18日在北京举行,韩国政府派海洋水产部长官赵承焕出席论坛。韩方派部长级人士与会显示出尹锡悦总统恢复韩中合作体系,管控两国关系的意图。 韩国政府负责人日前表示,有必要派有关部门长官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借此机会了解与“一带一路”项目相关的国际趋势。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消息,截至目前已有来自140多个国家、30多个国家组织的代表确认与会。包括有关国家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部长级官员及工商界、学术机构、民间组织等各界人士,参会嘉宾注册人数已超过4000人。 韩国此前虽尝试将新南方、新北方政策与中方“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但并未参与该倡议。前总统文在寅2017年就任后,曾派党内泰斗朴炳锡率政府代表团出席首届高峰论坛。2019年,时任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洪楠基率党政人士出席第二届活动。 开幕式当天将同时举行三场高级别论坛,围绕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主题进行交流,并并结合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智库交流、廉洁丝路、地方合作、海洋合作等议题平行举办6场专题论坛。论坛期间,还将举行“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 赵承焕将在18日举行的海洋合作专题论坛上发表贺词,并与中方人士会面。消息人士透露,韩中两国隔西海(中国称黄海)相望,此次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为两国在加强海洋法规和政策、发展渔业等海洋经济、巩固科技安全等方面提供合作交流机会。 今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在美国推行意在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下,以“一带一路”成员国以及中国的友好国家为中心构成。韩国政府派代表出席论坛是出于对管控韩中关系的考量。知情人士表示,赵承焕出席论坛将成为韩中两国从互相尊重和谋求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寻求深化合作的机会。在韩美日今年8月举行戴维营峰会后,尹锡悦开始试图改善对华关系。在韩美日合作框架已经成型的基础上,投入外交力量管控韩中关系。 此外,韩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韩中日三国领导人会议最早年内在首尔重启,这也是韩方决定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背景之一。据悉,中方希望在下月中旬举行的韩中日三国外长会议上讨论敲定三国领导人会议日程的问题。韩中日三国领导人会议自2019年12月在中国成都后再未能举行,为早日推动会议重启,韩国政府近来通过多种渠道,重启两国合作体系。上月7日,尹锡悦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出席东亚峰会时,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举行双边会谈。上月23日,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借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之机,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习近平就韩中日领导人会议表示,欢迎在适当的时间举行三国峰会。此外,赵承焕还将借此次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机会,就釜山申办2030世博会争取中方支持。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7-18日在北京举行。【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3-10-17 09:37:00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所长、三级研究员宋志勇14日,在首尔举行的“第三届中韩未来经济合作论坛”论坛上,就中韩已建立较好的经贸合作基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中韩两国合作的发展方向等主旨发表演讲。 ▲中韩已建立较好的经贸合作基础 中韩已经建立了一项强大的经贸合作基础,其成绩在多个领域都显著可见。自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双方的货物贸易额取得了惊人的增长。1992年时,中韩贸易额仅为50.3亿美元,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经飙升至3623亿美元,相当于1992年的71倍。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韩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第四大贸易伙伴。截至2022年,中国已经连续20年保持了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并且连续16年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此外,韩国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自1992年建交以来,韩国对华投资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韩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国,而2022年韩国对华实际投资更是同比增长了64.2%。投资结构也在逐渐演变,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以及大企业投资大项目的增加都表现出韩国对中国市场的信心。韩国企业也看好中国的服务业市场,对中国服务业的投资也在逐年增加。 另一项重要的合作成果是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这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经过多年的谈判,2015年中韩两国正式签署了自贸协定,取得了积极的评价。这项协定自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以来,已经进行了8次关税削减,优惠关税利用率持续提升,使得两国的企业和消费者都受益匪浅。此外,2017年,中韩两国领导人还宣布启动了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这是中国首个以负面清单方式开展的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谈判,进一步推动了双方合作的深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1月,中韩等15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该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不仅为中韩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将促使两国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中韩之间的经贸合作基础已经稳固,未来合作前景仍然充满着潜力和机遇。 ▲中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发展机遇方面,RCEP的签署生效为中韩带来了更大的合作空间。这一协定将通过贸易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为中韩两国企业搭建了构建互利合作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机会。此外,RCEP的签署也彰显了中韩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视,将为双方深化合作注入新的动力,还将有助于两国在加入CPTPP等方面展开合作,支持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 中国的双循环战略为中韩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中国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将为中韩经贸合作提供长期稳定的机会。 此外,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也为中韩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韩国在能源消耗和造船产业等领域可以与中国深化合作,推动双方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然而,中韩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秩序出现不确定性。美国的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给全球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可能对中韩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因素也对中韩关系构成挑战。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其政策对中韩经贸合作产生了冲击。此外,中韩之间的产业竞争正在加剧,尤其是在高技术领域,可能导致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 总的来说,中韩之间的经贸合作在机遇和挑战之间保持平衡,需要双方共同应对全球变化,寻找更多的合作增长点,以确保双边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 ▲中韩两国合作的发展方向 中韩两国合作的发展方向既体现了双方的共同利益,也应对当前国际形势和挑战作出了积极回应。 首先,深化合作被视为符合中韩两国共同利益的关键举措。尽管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增加了一些负面因素,但中韩两国自建交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关系。双方需要重视并积极发展这一关系,确保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同时也需要在深化合作的过程中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以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 其次,加快中韩自贸协定(FTA)谈判,推动供应链合作深化是双方的共同目标。RCEP的签署为两国的合作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也为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提供了动力。中韩FTA已经在两国经贸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其水平将进一步增强两国的经济合作。双方应加强协作,争取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尽早取得重要进展。 最后,中韩两国还应加强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这包括在创新产业领域加强合作,如5G、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技术等,以及推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的合作。这些领域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韩两国应共同努力,发掘和拓展新的合作增长点,以推动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中韩两国在深化合作、加速FTA谈判、以及加强创新和环保领域的合作方面有许多共同的机会和目标。通过共同努力,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为两国以及整个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所长、三级研究员宋志勇发表演讲。【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3-09-14 18:41:51【图片提供 韩联社】 当地时间14日,韩国男团SEVENTEEN出席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第13届联合国青年论坛,发表演讲并进行演出。
2023-11-15 08: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