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秘鲁APEC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韩国总统尹锡悦的会晤释放出积极信号。习近平欢迎更多韩国企业来华投资,并支持韩国担任明年APEC主办国。这一表态展现了中国对改善中韩关系的积极态度,也是为应对国际局势变化,特别是特朗普可能回归的前瞻性外交调整。
近年来,中韩关系因地缘政治紧张陷入低谷。尹锡悦政府强化韩美日合作,加剧了中韩之间的矛盾。但今年以来,中国从“战狼外交”转向“熊猫外交”,对韩展现和解姿态。中国外交部将韩国列为免签试点国、重启高层会晤等一系列举措,显示出中国对中韩关系的重视。这背后,是中国在面对特朗普重返白宫等潜在变化时,主动寻求拓展外交空间的策略。
特朗普时期的“美国优先”政策往往对盟友采取经济施压,导致韩美关系的裂痕可能扩大。对此,中国希望借助这一窗口期修复与韩国的合作,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双方合作的重要性凸显。习近平提及“维护自由贸易体系、保障供应链稳定”,正是对深化经贸合作的期待。
对韩国来说,这是提升谈判力的机会。中韩经济联系紧密,深化合作不仅有助于解决“限韩令”等长期问题,也能在特朗普2.0时代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为韩国赢得更大的外交主动权。未来,若尹锡悦能适时访华,展现合作诚意,中韩关系有望迎来新一轮提升。
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之际,中韩两国应抓住这一机遇期,放下历史包袱,共同推动合作,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稳定注入新动能。
主页观点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韩亚航空纪念中韩通航三十载 倾力打造两国空中桥梁
韩亚航空于4日在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举办纪念活动,庆祝其中韩航线通航30周年。 在当天的纪念活动中,韩亚航空在OZ334次北京至仁川航班的值机柜台设置了活动展台,并开展了抽奖活动。此外,在登机口处,公司为乘客赠送了30周年纪念品。同时,韩亚航空还在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发起线上活动,乘客上传活动照片并标注韩亚航空标签后,可参与后续抽奖,赢取丰厚奖品。 自1994年12月22日开通金浦至北京、金浦至上海航线以来,韩亚航空持续推动中韩两国间的航空交流。目前,韩亚航空已覆盖中国24个城市,共计31条航线,是中国航线数量最多的韩国航空公司。 尽管在新冠疫情期间,韩亚航空面临严峻挑战,但仍通过62次包机航班服务了旅居中国的侨民、留学生和企业,为保持中韩交流付出了积极努力。此外,自2012年起,韩亚航空启动“美丽教室”项目,累计为中国3万余名学生提供教育公益支持。由于这些贡献,韩亚航空去年2月获得中国驻韩国大使馆颁发的感谢牌。 韩亚航空中国地区本部长柳炳国(音)表示:“值此中韩航线通航3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举办此次活动,以感谢大家多年来的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最优质的准点率和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飞行体验。” 【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2-04 13:52:59 -
中韩(盐城)产业园经贸合作交流会成功举办
【图片提供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黄海之滨的盐城,是中国江苏与韩国合作最密切、韩资企业最集聚的城市。11月29日上午,中韩(盐城)产业园经贸合作交流会在盐城举办,国内外300余名嘉宾齐聚中韩(盐城)产业园。本次交流会以“携手共奋进、新质向未来”为主题,聚焦开放合作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吸引了众多世界500强、行业20强企业客商参加,期间成功签约一批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链上下游项目。 “近年来,中韩两国在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交流愈发频繁。在两国合作交流中,中韩(盐城)产业园被赞为模范典型。”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金英俊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盐城不断完善优良的经济贸易投资环境,促使两国更多企业达成工商合作。去年,韩国与盐城间的贸易额上扬31.8%。韩国与盐城间的客运及货运航班,以及盐城与釜山、仁川、平泽港之间的航线均已恢复运营。 据介绍,中韩(盐城)产业园是国家层面推动中韩合作的创新举措,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对韩合作国家级载体平台。作为产业园产城融合核心区的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落户起亚、SK、摩比斯等韩资企业近400家,建成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区、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一批国家级、省级产业载体。 【图片提供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韩国SK on株式会社社长李锡熙说,“SK on 在盐城投资打造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不仅是目前我们在全球布局中规模最大的单一工厂,还包含最先进的电池制造及智能工厂技术。”他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SK on为在中国市场确保竞争力,将继续深化与盐城的合作。 近年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还重点发展汽车、晶硅光伏、动力电池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导产业链实现了链式集群发展、体量连续三年超千亿,正在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光谷”、中国东部沿海“现代汽车城”和全国知名的“锂电池之都”。 据介绍,江苏是中国对韩贸易第一大省、韩国在华投资第一大省。2023年,江苏对韩国进出口721.4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近10%,占中韩贸易总额的近四分之一。今年1—10月,双方进出口贸易额增长11.8%,江苏新增韩资企业168家。 【图片提供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2024-11-29 23:20:41 -
爱茉莉太平洋实现盈利惊喜 中韩市场复苏缓慢拖累增速
爱茉莉太平洋的盈利性改善在国内市场也表现突出。第三季度国内营业利润因化妆品部门利润增长及生活用品部门扭亏为盈而增长了151%。海外方面,COSRX业绩的并入,加上兰芝、悦诗风吟和雪花秀等主要品牌业绩向好,也实现了扭亏为盈。 爱茉莉太平洋近日发布第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业绩超出市场预期,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实现“盈利惊喜”。公司方面表示,子公司COSRX业绩并入效果显著,加上各品牌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使公司整体表现亮眼。然而,国内及中国市场复苏速度仍显缓慢,令公司发展面临一定挑战。 爱茉莉太平洋在10月31日公告称,第三季度销售额初步统计为977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53亿元),同比增长9.9%;营业利润为651亿韩元,同比增长277.7%。公司表示,“全球市场再平衡战略初显成效,西方市场销售额大幅提升,”并指出“旗下兰芝等品牌在北美表现优异,且西方市场占比较高的COSRX业绩并入,为公司整体增收起到了关键作用。” 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盈利改善也表现明显。第三季度,因化妆品部门利润增长及生活用品部门扭亏为盈,国内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51%。海外市场方面,COSRX业绩并入以及兰芝、悦诗风吟和雪花秀等品牌的销售增长使公司整体实现了扭亏为盈。 尽管如此,国内和中国市场的复苏迟缓依旧是爱茉莉太平洋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特别是低迷的免税店业务以及中国内需市场的疲软,正成为企业增长的瓶颈。第三季度,公司国内业务销售额为5345亿韩元,同比下降1.6%。爱茉莉太平洋相关人士指出,“由于中国市场主要电商渠道交易结构的调整及线下门店优化,导致销售额有所下降,同时业务结构调整带来了亏损压力。” 不久前公布业绩的LG生活健康同样面临类似挑战。其第三季度化妆品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2.9%,虽然旗下高端品牌“后”在中国线上市场的销售实现高速增长,但由于产品更新成本上升,市场预期其营业利润或已转为亏损。同日,爱敬产业也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显示销售额为1652亿韩元,营业利润为95亿韩元,分别同比下降5.0%和48.0%。业内人士指出,“化妆品巨头正逐步减少中国线下销售比重,积极拓展北美、日本、欧洲市场,预计这一市场再平衡战略将于明年逐步显现效果。”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01 09:55:20 -
韩国戒严风波冲击中韩关系 外交回暖进程面临不确定性
韩国总统尹锡悦近日宣布进入紧急戒严状态,此举不仅在韩国国内引发政治动荡,还可能对中韩关系回暖的积极势头造成严重冲击。外界原本正在期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明年访韩的实现,但随着当前韩国紧张局势的升级,这一前景开始再次蒙上阴影。 戒严事件导致韩国政局高度不稳定,外交政策的连贯性也遭受质疑。5日,韩国国会正式提交尹锡悦总统弹劾案,韩国总统的执政地位岌岌可危。政治学者普遍认为,这一事件不仅削弱韩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信誉,还可能对原本出现回暖的中韩关系造成冲击。 中韩关系在过去一年内经历从冷淡到逐步恢复的转折。今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利马峰会期间,尹锡悦与习近平主席在双边会谈中确认深化合作的意愿,并就经济、文化等领域展开具体讨论。此后,两国议会也计划通过议员联盟深化高层交流。此次戒严事件则可能导致此前的努力成果重新归零,原定12月中旬访韩的中国中韩友好小组代表团行程或受到影响。 中韩两国视2025年11月计划在庆州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为中韩关系的重要节点,韩国方面也一直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访韩。对此,韩国西江大学政治外交学教授河相应教授指出,戒严事件导致韩国的国家信誉严重受损,在当前执政危机下,韩国能否顺利主办APEC峰会都成问题。 此外,戒严事件还让原本脆弱的中韩经贸关系面临更多挑战。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自2015年生效以来,受“萨德”风波导致的“限韩令”等政治因素阻碍,相关谈判进展有限。本月9日,FTA第六次联合委员会会议在首尔如期召开,今年双方计划加速服务和投资领域的协商,尤其是在数字经济与绿色合作方面取得突破。在当前的动荡局势下,韩国政府体系无法正常运转,因此谈判后的实际成效或难以保障。 韩国产业界也开始对此深表担忧,FTA第二阶段谈判相关政府官员表示,本次谈判进程如期实现,但韩国国内局势的失稳可能促使中方重新评估与韩国进行后续深入合作的时机,还可能对两国经贸关系的信任基础造成冲击。与此同时,韩国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也担忧未来的不确定性,认为当前的政治动荡可能削弱韩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进一步削减潜在的市场机会。 戒严事件不仅影响中韩关系,还可能改变中国对韩国的战略态度。在朝俄关系迅速走近与美国加强亚太布局的背景下,韩国一直是自由阵营的“薄弱环节”。中国近来对韩释放一系列柔性外交信号,包括试行免签政策和加速高层互访,但戒严事件引发的政治混乱可能让中国对韩国的外交期待下降。 由韩国百余名国会议员组成的韩中议员联盟中的一位成员指出,中韩关系需要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作支撑。如果韩国政府在当前局势下无法提供稳定且连贯的外交政策执行能力,中国方面可能会重新评估与韩国的互动策略,甚至暂缓原本积极的合作计划。 与以往不同的是,朝鲜对韩国的戒严风波目前保持罕见的低调态度。朝鲜媒体一贯借助韩国的国内抗议煽动反韩情绪,但此次戒严事件并未出现在朝鲜的官方报道中。韩国统一部官员分析称,朝鲜过去在面对韩国重大政治事件时也表现低调,可能是计划观察局势发展后再采取行动。另有观点认为,朝鲜对戒严风波的沉默可能反映出对韩政策的微调,避免在当前敏感时期引发不必要的紧张局势。 在戒严事件引发总统弹劾危机的一系列影响下,中韩关系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中国驻韩大使戴兵即将上任,他能否顺利推动中韩关系向前发展也取决于韩国国内政治能否尽快恢复稳定。与此同时,新任韩国驻华大使金大棋原本计划通过深化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为中韩关系注入全新动力,但韩国目前的政治局势可能导致努力短期内难以见效。 2025年对于中韩关系至关重要,除了APEC峰会以外,明年还会迎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十周年。这几个关键节点能否成为两国关系的新起点,也取决于韩国能否尽快为当前的政治危机画上句号。随着中韩两国大使即将履新,中韩关系能否克服内外挑战并实现全面改善,还需持续关注。 韩国总统尹锡悦(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9 11: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