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需持续疲软的背景下,受“秋老虎”(立秋以后出现的短期回热天气)影响,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秋装需求减少,韩国第三季度服装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降至历史最低。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和家庭收支调查1日公布的数据,第三季度每户月平均消费支出为290.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其中服装和鞋类支出为11.4万韩元,同比下降1.6%。
服装和鞋类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仅为3.9%,创下历史新低。自去年第四季度的6.0%以来,该比例持续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降至4.4%和5.4%,第三季度更是跌破4%。而在2014年至2016年间,服装支出占比曾高达7%至8%。
韩国零售业的表现同样反映出商品消费的低迷。数据显示,今年3月至10月,零售销售额(按不变价格计算)指数已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特别是半耐用品,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11个月呈现负增长,其中服装从去年12月的-0.7%降至今年10月的-2.7%。
专家指出,高利率和高物价的双重压力迫使家庭优先减少非必需品支出。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经济展望室室长郑圭哲表示:“相比服务消费,商品消费更容易受到利率的影响。高利率抑制了汽车、家具和服装等商品的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在加剧消费萎缩。随着年轻人口和40多岁群体的减少,主力消费群体的就业人数逐年下降,对消费市场形成了明显压力。消费低迷还导致个体工商户收入减少,其中以批发零售业为主的服装行业首当其冲。值得注意的是,40多岁个体工商户中,从事服装相关行业的比例高达约20%,这一群体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
尽管当前形势不容乐观,但韩国主要机构预计明年消费或将有所改善。KDI预计,个人消费增长率将从今年的1.3%升至1.8%。韩国银行(央行)则预测,个人消费增长率将从今年的1.2%增至明年的2.0%。
央行表示,物价趋稳、名义工资上涨以及金融环境的改善将推动消费复苏。然而,高额本息偿还负担、弱势群体消费能力恢复缓慢,以及部分大企业就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限制复苏速度。
主页社会
'지갑 닫은 소비자들' 옷부터 안 샀다…소비지출에서 비중 최소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阿里巴巴首次涉足韩国服装电商 斥资1000亿韩元获ABLY股份
韩国电商平台ABLY 【图片提供 韩联社】 据电商平台ABLY本月2日消息,母公司ABLY集团日前获得中国阿里巴巴集团的1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投资,这是该平台吸引的首笔国际投资。 通过此次投资,阿里巴巴将获得ABLY集团5%的股份,这是阿里巴巴集团首次持有韩国电商平台的股份。ABLY表示,通过吸引此次投资,企业价值增加至3万亿韩元,跻身“独角兽”企业名单。 这是继去年12月,Naver旗下限量商品交易平台Cream后,韩国再次诞生“独角兽”企业。 ABLY称,在全球资本市场获得积极评价主要是由于韩国时装(K-fashion)全球知名度不断上升,韩国卖家在海外积极开拓市场,平台交易额从2021年的7000亿韩元有望增加至今年的2万多亿韩元,发展势头迅猛和稳健的财务结构等。 ABLY计划以此次吸引阿里巴巴投资为开端,继续从美国硅谷和海外主权财富基金处获取1000亿韩元的投资。 ABLY是流媒体平台“Watcha”共同创始人姜锡勋(音)于2018年创立的服装时尚电商平台,此外还运营男装网站“4910”和日本电商平台“amood”。 去年,ABLY销售规模为2595亿韩元,创下成立以来的新高,营业利润为33亿韩元,首次实现年度盈余。去年实现年度盈余的服装电商平台仅ABLY一家。 手机应用程序分析服务商Wiseapp·Retail·Goods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月ABLY月活跃用户数(MAU)为880万人,在服装电商平台中居首。 姜锡勋称,在投资心理冻结的背景下,通过提高企业价值成功跻身“独角兽”企业,标志着ABLY的发展潜力再次得到认可。今后将以大数据等独家技术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在电商领域的地位,持续扩大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阿里巴巴的此项投资也引发中国电商过度渗入韩国市场的忧虑,阿里巴巴通过持有ABLY的股份,在韩国线上和线下服装市场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升级。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作为首批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电商,已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成为与本土电商Coupang并驾齐驱的新势力。业界预测,若全球速卖通的“短板”服装业务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韩国电商市场中的地位将更趋于稳固。因此也有观点认为,阿里巴巴希望借助与ABLY等韩国优秀电商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全球速卖通的竞争力。 位于中国杭州市的阿里巴巴总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2 12:22:03 -
韩国“慢时尚”悄然兴起 服装品牌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全球时尚趋势正在加速变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青睐不易过时的服装,标有“长期主义”、“慢时尚”标签的产品销量大幅提升。特别是随着彰显个性而非追赶潮流文化升温,许多MZ一代(1980年代至2000年代出生)消费者开始追求价值消费。 韩国LF时装集团旗下运动品牌Champion日前表示,采用“横纹编织”技术的长袖和短袖T恤的销售同比翻倍。横纹编织技术能够让服装变得更加耐洗、耐穿,极大地增加了衣物的使用寿命。Champion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购买衣服时,也会开始考虑其经济和环保价值。 此外,全球快时尚(SPA )品牌也通过推出慢时尚产品来促进销售。衣恋集团旗下品牌Spao推出的短袖T恤,采用了双线缝合以防止领口变形并延长使用寿命,今年该产品的销售增长率达到23%。由此可见,在全球趋势的带动下,消费者希望购买经久耐用的服装。全球市场研究公司Report Linker预测,可持续时装市场将从2022年的76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111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从“快时尚”到“慢时尚”趋势转移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变得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公布的报告,快时尚趋势导致每年生产的服装中有87%最终被填埋或焚化。同时,时装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占总排放量的4%。 韩国时尚界也顺应这一消费趋势,推出了环保服装,与大型时装品牌合作,瞄准将环保作为重要价值观的MZ一代。韩国时装公司Kolon旗下的品牌“RE;CODE”计划使用第三年难以出售的旧库存,制作并推出新款服装。该公司目前与耐克、LACOSTE、Tommy Hilfiger等国际品牌合作,推广并使用可回收产品。自2012年成立以来到今年第一季度,被回收的衣服数量已达3.1803万件。 LF集团旗下品牌HAZZYS还利用即将焚化的库存,与新兴设计师品牌合作生产新产品。去年,LF集团首次与釜山的一家古着店Orleans Store合作,销售古着夹克等外套产品。上月29日至本月9日,LF集团再次与可持续时装品牌T.B.O.S合作,在水原Starfield购物中心出售可回收产品。HAZZYS相关负责人称未来将持续与各种品牌合作,推广可持续服装的经济价值。 [RE;CODE与耐克合作的服装款式。【图片来源 RE;CODE】
2024-06-18 09:41:58 -
衣恋中国“一枝独秀” 解读服装品牌多元化之道
近年来,从手机、汽车到化妆品,中国市场上“韩潮”向“寒潮”的嬗变,已然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目前,三星电子智能手机和现代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跌至不足1%。在韩国多家公司对中国市场进行业务调整的背景下,衣恋集团在中国“单枪匹马”式增长显得不同寻常。 据业界最新消息,韩国时装和流通巨头衣恋世界(Eland World)在中国的子公司中国衣恋集团(E·LAND CHINA)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达到1.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64亿元)。在经济增幅有所放缓的中国市场,衣恋世界的目标是力争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业界分析指出,如果衣恋中国延续最近的趋势,明年的销售额将可能超过2万亿韩元,并超过韩国去年全年的销售额(2.13万亿韩元)。 衣恋世界办公楼。【图片来源 衣恋集团】 衣恋集团所属的衣恋世界于1980年创立于首尔,集团涉及衣、食、住、美、乐、休等6大产业,遍布全球10多个国家,并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作为韩国拥有最多城市型奥特莱斯的时装集团,衣恋集团拥有超过100个时装品牌和50多家城市型奥特莱斯。 衣恋世界提高销售业绩的秘诀在于其组织改革和本地化营销。衣恋世界首席执行官崔允植(音)去年接任中韩时装业务负责人时,对中国子公司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全面改革。他大胆起任本地员工担任高管,衣恋中国去年任命了一位本地员工担任相当于副首席执行官的营业总管一职。此外,品牌经理、分公司总经理等主要职位的一半均由中国员工担任。崔允植表示,起任本地员工不仅推动了销售额和营业利润的增长,还促进了与当地门店员工的沟通。崔允植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走访中国3000家门店,与员工见面,并对门店进行管理。 为了更好地进行本地化营销,在提升品牌形象方面,衣恋中国将女装成衣品牌“衣恋”打造为经典品牌,选择高端服装品牌常用的优质面料、设计和缝制方式,以中国各大商场为中心开展业务,带动销售额的直线上升。今年,衣恋品牌在中国的目标是升级200家门店,年销售额突破3000亿韩元。 位于上海的衣恋女装卖场。【图片来源 衣恋集团】 此外,快时尚品牌SPAO在韩国的销售年增长率达到两位数,预计今年将达到6000亿韩元。在中国,SPAO从产品陈列到卖场音乐,均与韩国卖场统一,吸引了中国MZ(出生于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一代。衣恋中国通过使用大数据分析,在五天内完成设计、订货、生产和门店销售,确保了实现零库存的同时,迅速生产和交付新款服装,尽可能满足中国MZ一代的消费需求。衣恋中国还在广州和杭州寻找生产速度较快的本地供应商,并建立了应急系统,以防止生产中断。此外,衣恋中国还选择在越南和印度建设工厂并向中国市场供货。 去年6月,衣恋集团在上海闵行区吴泾镇建设了总面积35万平方米的“衣恋中韩产业园”,与衣恋中国总部、智能自动化物流中心、R&D(研发)中心、速度工厂、摄影工作室及Live Commerce Studio一起组成中韩企业中心。中韩企业中心将发挥桥梁作用,为韩国创业加速器协会会员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和合作机遇。通过与属地政府的紧密合作,为韩国独角兽潜力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提供强力支持、奠定事业基础。崔允植表示,目前中国分销市场总量10%的商品都在“衣恋中韩产业园”加工,通过园区内系统,中国生产总部的流程可以进一步优化。 位于上海闵行区吴泾镇的创E谷。【图片来源 衣恋集团】 当其他韩国企业因“限韩令”而缩减调整在华业务时,衣恋仍选择留在中国,通过彻底的本地化、品牌升级和符合中国顾客审美的差异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抢占市场先机。如今,衣恋中国已经具备其他外资时装公司无法比拟的能力、网络和商业诀窍。该公司曾四次获得中方颁发的“中华慈善奖”,是唯一四次获得该奖项的外资企业。崔允植表示:“我们在过去30年通过培养自己本地人才和建立本地网络而建立的信任现在正在发挥作用,衣恋中国希望能够在中国书写新的神话。”
2024-05-24 15:06:31 -
海淘中国服装类别占比高 韩国时装电商面临挑战
中国电商平台的强劲增长势头正在引起韩国时装电商平台的担忧。由于韩国消费者在中国海淘中购买中低价位服装的比例较高,这可能对以东大门为基础的韩国时装销售平台构成威胁。 根据韩国关税厅1日发布的消息,今年第三季度海淘金额达到1.6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9.33亿元),同比增长24.8%。就国家(地区)而言,中国、美国和欧洲分别为8193亿韩元、3532亿韩元和1428亿韩元。同期,中国增长了106.4%,而美国下降了4.6%。 今年一至三季度,海淘累计金额为4.792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0.4%。就国家而言,中国为2.2271万亿韩元,美国为1.3929万亿韩元,欧洲为6505亿韩元。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今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韩国海淘市场的第一大国。从2014年至去年,韩国海淘金额一直以美国为首。 中国海淘市场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和Temu等中国在线购物平台的推广,它们以低廉的价格吸引用户。全球速卖通应用程序的月活跃用户(MAU)在今年10月达到613万,首次超过Gmarket(582万)。 中国海淘强调极致性价比。与美国海淘以家电、数码产品、保健食品等为主不同,中国海淘中服装类别占比较高。今年第三季度,海淘来自中国的服装类别购买额占整体海淘金额的26%,比去年增加了两倍以上。因此,有观点认为这可能对国内时装销售平台构成威胁。 韩国时装销售平台以东大门的服装为主。最近,许多商家从全球速卖通等平台以低价进口服装,并更换标签进行销售。然而,全球速卖通和Temu等公司在韩国展开了积极的促销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搜索直接购买没有品牌的所谓“保税”服装。 韩国时装销售平台行业计划通过加强客户服务、引进设计师品牌和扩展品类等方式,防止消费者流失。韩国代表时装销售平台ABLY计划加强社区功能,并成为“风格门户”。预计随着社区和门户的加强,将会增加新用户,形成良性循环。 某时装销售平台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电商的主要客户群体和主要购买类别与国内东大门等平台不同。中国电商的主要客户群体是40至50岁的男性,而国内时装销售平台的主要客户群体是10至30岁的女性。像Coupang和亚马逊这样以工业品为主的电商可以进行价格竞争,但时装销售平台则重视‘用户体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竞争。” 韩国代表时装电商MUSINSA、ZIGZAG和ABLY【图片来源 网络】
2023-12-01 15: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