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韩国低生育率持续导致幼儿园数量减少,运营困难加剧。教育部于2日发布《2025年保育事业修订指南》,引入“学期中弹性编制”机制,放宽多项管理限制,并即日起付诸实施,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确保学前教育体系的稳健发展。
教育部通过修订保育事业指南,旨在儿童人数减少的趋势下,探索并实施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具体来看,从今年开始,幼儿园在学期进行中,将被允许采取弹性编制措施,打破了以往仅限于3至5月新学期中调整的规定,意味着幼儿园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学生人数的变化。
针对班级规模,指南明确了各年龄段的标准上限。0岁班不得超过3人,1岁班不得超过5人,2岁班不得超过7人,3岁班不得超过15人,4岁及以上班级不得超过20人。然而,为应对中途退学带来的空缺,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合并班级并适度超出上述标准。在此框架下,1岁班可增加1名儿童,2岁班可增加2名,3岁班及4岁以上班级则可各增加3名。班级合并主要限于同龄儿童,但对于发育较慢的儿童,为适应个体差异,允许编入低一年级或混合年龄班,但额外增加的名额仅限1人,并确保师资人力与儿童比例符合指南规定。教育部表示,以往的编制规定限制了幼儿园的有效运营,而本次修订破解了诸多难题。
此外,为进一步减轻幼儿园的经济压力,放宽了教师补贴标准,并延长幼儿园园长兼任教师的特例适用期限一年。截至明年2月为止,只要3岁班有6名、4岁及以上班级有8名儿童在籍,幼儿园即可享受教师补贴。同时,教育部规定幼儿园班额标准为21人以上39人以下,但若幼儿园儿童人数仅为11人以上20人以下时,幼儿园园长可兼任教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