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与汇率波动导致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韩国主要化妆品企业近期接连上调产品价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立品牌化妆品选择维持目前价格,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据韩国美妆业界10日消息,LG生活健康宣布上调旗下品牌欧蕙(OHUI)、苏秘37°(SU:M37°)、BEYOND等部分产品价格。欧蕙本月已对115款产品价格上调1000至5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至25元),下月1日起还计划对Prime Advancer、Miracle Moisture系列4款产品再度上调5000韩元。
苏秘37°品牌也上调主打产品Micro-Active、Water-full等系列价格至多5000韩元,并计划下月作出进一步调整。BEYOND则计划下月提高13款产品价格,涨幅最高达2000韩元,并于5月1日对4款产品再度提价1000韩元。
对此,LG生活健康方面表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导致进口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持续上涨,公司作出价格调整不可避免。
ABLE C&C旗下品牌谜尚(MISSHA)和奥馥(A’pieu)也分别上调部分产品价格。谜尚的三色眼影和唇线笔等11款产品涨价,奥馥则对卸妆液、定妆粉以及化妆棉等7款产品进行调价。
另一方面,独立品牌Rom&nd和朝鲜美女等表示目前暂无价格调整计划。Rom&nd相关人士称,材料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主力消费群体为年轻一代,价格调整可能会影响市场定位。因此,Rom&nd选择通过产品升级来控制成本,去年11月推出的Juicy Lasting Tint系列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容量从原来的5.5克减少到3.5克。
此外,入驻大创(DAISO)的美妆品牌产品数量和种类持续增长,满足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化妆品的需求。统计显示,大创美妆品类营收在2021年增长52%,2022年增长50%,2023年大幅增长85%。
业内人士分析称,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性价比,品牌忠诚度降低,类似大创和独立品牌的高性价比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市场中,价格竞争力已经成为品牌生存的关键因素。这也是许多品牌通过缩减容量或特定渠道定制产品来应对市场压力的原因所在。
主页产业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2025年韩国时尚美妆行业聚焦"全球化"与"创新" 低增长中寻求突破
近日,韩国时尚和美妆行业纷纷发布新年致辞,关键词集中在“产品创新”和“全球化”上。受低增长趋势的影响,业内公司预计将在拓展全球市场的同时,专注于差异化产品的开发。 根据业界7日消息,韩国三大美妆公司(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爱敬产业)中,只有LG生活健康发布了新年致辞。爱茉莉太平洋因经营周期调整未单独发布致辞,而爱敬产业则因“济州航空坠机事故”发布了道歉声明。 2025年,美妆行业将重点关注提升产品质量并拓展全球市场。LG生活健康社长李正爱在新年致辞中强调:“公司今年的重点战略是‘全球业务重组’。在美洲市场,我们将通过加大对碧研菲(belif)、希恩派(CNP)、菲诗小铺(The Face Shop)等品牌的营销投资,进一步吸引年轻消费者。” LG生活健康还计划在日本通过口腔护理品牌Oral Care、彩妆品牌Hince、护肤品牌CNP扩大在线影响力;在东南亚及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市场,公司将专注于符合当地需求的品牌,拓展线上线下渠道。在中国,LG生活健康将巩固旗下品牌后(The Whoo)的重塑成果。 化妆品设计代工(ODM)企业科丝美诗(COSMAX)则强调与独立品牌客户的共同成长,并计划加大在研发和生产领域的投资。科丝美诗代表李丙晚在新年致辞中表示:“随着K-Beauty迎来新的增长机遇,科丝美诗将推进‘LOCO项目’,通过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优化性价比,创新产品功能。” 在研发和生产方面,科丝美诗持续创新,提升研发能力,并通过扩大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力和盈利能力。此外,科丝美诗还计划扩展定制化化妆品业务,重点寻找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的全球合作伙伴。 面对高汇率、内需萎缩和出口放缓等不确定的经济环境,时尚企业将重点推进海外市场扩展。 LF时装集团在2025年新年致辞中提出,“品牌中心管理”和“全球扩展”将是今年的核心议题。LF表示:“我们将集中投资于主力品牌,并以海外市场扩展为首要任务。”此外,LF还将继续扩大旗下品牌哈吉斯(HAZZYS)和Dunst的海外市场,并计划在食品和房地产领域增加海外投资资产,加强与海外合作伙伴的合作。 时尚流通企业SEJUNG集团也在新年致辞中强调了通过品牌管理进行创新。SEJUNG集团会长朴舜浩表示:“今年将是业务组合创新的一年。集团将通过重新定义品牌价值、加强品牌管理以及推进‘数字化转型’来提升公司竞争力,并为各业务部门的共同成长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LG生活健康总部大楼【图片来源 LG生活健康】
2025-01-07 17:58:00 -
奢侈美妆品牌加速"亲民化" 高性价比市场迎来新风口
曾以高端形象著称的奢侈美妆品牌正在悄然调整市场策略。它们不仅推出半价促销活动,还加速布局线下美妆集合店等多元化渠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与奢侈品整体销售低迷形成鲜明对比,高性价比化妆品市场持续升温,而便利店也竞相加入这一领域的竞争。 据美妆业界23日消息,去年10月,新世界集团旗下电商平台SSG.com推出科颜氏(Kiehl's)明星产品“高保湿霜”的半价促销活动。尽管活动仅限会员且数量有限,但这一消息仍迅速引发热议。科颜氏以“不打折”著称,此次折扣活动打破惯例,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科颜氏高保湿霜在韩国市场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其传统销售渠道主要集中于百货店一楼专柜或免税店。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该品牌开始进驻本土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 法国高端品牌希思黎(Sisley)和卡诗(Kérastase)等也于上月进驻“Olive Young N 圣水”门店。这标志着奢侈品牌从传统的高端专柜销售模式转向更多样化的渠道,以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奢侈品牌还在韩国电子商务平台加速布局。Coupang已上架兰蔻(Lancôme)和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Kurly则引入倩碧(Clinique)和阿玛尼美妆(Armani Beauty)等品牌。 与此同时,这些品牌还加大了折扣力度。据乐天免税店消息,雅诗兰黛、科颜氏、MAC、芭比波朗等产品推出10%至68%的大幅折扣。业内分析认为,这主要源于中国市场消费需求放缓导致的库存积压,品牌不得不通过促销进行清仓,尽管这一策略可能对其高端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在高物价时代,理性消费理念逐渐蔓延至美妆领域,高性价比化妆品需求旺盛。韩国便利店借鉴大创模式,推出了一系列“小容量、高性价比”产品,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GS25、CU、Emart24等便利店纷纷与护肤品牌合作,推出价格约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的护肤和美妆产品。7-Eleven更是在首尔东大门开设了美妆时尚专门店“dundun店”,与魔女工厂、美迪惠尔、秀肤生等品牌联合开发了30多种旅行装和基础护肤产品。 便利店进军美妆市场的背后,是对年轻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数据显示,CU便利店中10至20岁消费者占化妆品购买比例的70%,GS25则达到50%。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便捷、实惠的产品,这让便利店成为他们购买美妆产品的新兴渠道。 首尔乐天百货店某化妆品门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4 09:49:17 -
韩妆失守全球市场战略要塞 中国美妆反攻加速
随着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韩国化妆品三巨头业绩呈现出显著分化。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凭借美国市场的强劲增长实现业绩稳步上扬,而LG生活健康和爱敬产业深受中国市场低迷影响,业绩至今未见起色。由此可见韩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压力正在加剧,尤其是在中国美妆品牌逐步崛起的背景下,韩国化妆品行业在主要市场的地位遭遇挑战。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今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达到1.068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5亿元),营业利润暴增160%至750亿韩元。这一亮眼成绩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市场平衡战略,爱茉莉太平洋近年来逐步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积极开拓北美、欧洲和中东市场,为盈利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相反,LG生活健康和爱敬产业的情况不容乐观。LG生活健康第三季度营收1.7136万亿韩元,同比下滑1.9%,营业利润下降17.4%至1061亿韩元。爱敬产业的业绩同样受挫,同期营收同比下降5%,营业利润锐减48%,仅为96亿韩元。化妆品业务是两家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而中国市场需求疲软成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分析称,北美和中国同为韩国化妆品主要出口市场,目前重心正在逐渐向北美转移。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韩国化妆品出口规模同比增长19.3%,达到74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额为14.3亿美元,同比增长38.6%;而对华出口额为20.2亿美元,同比下降9.1%。也就是说,韩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正在不断衰退。 中国美妆品牌花知晓(Flower Knows)产品【图片来源 网络】 与此同时,中国化妆品正在凭借合理的价格和华丽的设计席卷全球,给韩妆带来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国货美妆品牌花知晓(Flower Knows)以类似韩国伊蒂之屋(Etude House)的“公主风”概念吸引消费者,包装上装饰有花卉图案和金色边框,腮红产品还在包装上雕刻出精美的天使图案。此外,彩妆品牌INTO YOU以唇部产品为主,已经陆续打开包括韩国在内的多国市场。 中国美妆产品以精美的包装和低廉的价格,通过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和Temu在韩国销售,成为备受韩国消费者青睐的高性价比化妆品。韩国同类产品售价普遍超过3万韩元,而中国产品价格仅为四分之一。业内人士表示,如果韩国品牌在现有基础上添加类似中国产品的精美装饰,成本会增加三倍以上,难以维持目前的价格。 韩国十至二十多岁年轻消费群体因物价上涨而转向购买中国化妆品,韩国消费者线上购买中国化妆品的数量也因此每年增长60%至70%。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季度线上海淘中国化妆品规模达到1654亿韩元,同比大增60.7%。目前规模尚未对韩国本土化妆品行业构成威胁,但中国的快速反攻需要引起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部分品牌产品由韩国设计代工(ODM)企业代工生产,这令中国产品的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韩国科丝美诗(COSMAX)的上海和广州工厂为花西子等品牌代工生产护肤、气垫和防晒产品,韩国科玛(Kolmar)则在无锡工厂为INTO YOU和完美日记等品牌制造口红。凭借稳定供应和质量保障,中国品牌正在快速提升市场份额。 彩妆品牌INTO YOU代言人宋雨琦【图片来源 网络】 此外,中国化妆品的影响力还延伸至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市场。韩国贸易馆(KOTRA)调查显示,中国品牌通过加大研发投入,逐渐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去年中国化妆品出口额达到3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3%,崛起势头明显。去年花西子还在日本新宿百货开设快闪店,展现出在国际市场上的存在感。 目前中国化妆品的回购率还相对较低,对韩妆的直接威胁有限,但随着中国化妆品的流入量和市场接受度不断上升,韩妆产业未来可能会遭遇更大挑战。韩妆在传统优势市场中国的份额逐渐遭到国货美妆蚕食,其他新兴市场的增长趋势也反映出行业格局变化。韩国化妆品产业需要密切关注中国美妆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探索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路径以维持国际竞争力。
2024-11-13 16:51:56 -
K-美妆产业协会推动跨国家庭女性职业教育 助力韩妆全球化发展
韩国社团法人K-美妆产业协会在首尔瑞草区家庭中心为跨国家庭女性开设了K-美妆民间资格证的教育课程,旨在推动K-美妆的全球化发展。 首期课程为“K-美妆化妆入门课”,每周一、三、五开课,每次两小时,持续一个月。共有15名来自中国、越南、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学员参与学习。课程结束时,学员们会在最后一天参加笔试和实操的资格证考试,并通过现场评审,向成绩合格者颁发资格证。 K-美妆产业协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K-美妆的全球推广,专注于K-美妆教育及海外市场拓展。协会计划将这项教育项目扩展至全国范围,吸引更多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学员,为他们在韩国的就业和社会融入提供更多支持。 K-美妆产业协会会长张畅男表示:“截至去年,居住在韩国的跨国家庭数量已达到韩国总户数的1.5%左右,大约有30万户,并且这一数字还在迅速增长。为这些需要融入韩国社会的人群提供职业教育,将为本地居民和多元文化群体创造双赢的机会,有助于促进社会的融合与发展。” 他进一步指出:“通过向跨国家庭女性提供皮肤管理、美甲、化妆、头皮护理、美发等领域的专业培训,不仅能够帮助她们更快地适应韩国的生活,还能提升她们的就业竞争力。” K-美妆产业协会会长张畅男(右四)和跨国家庭女性学员【图片来源 K-美妆产业协会】
2024-10-16 09: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