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现场
16日上午,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龙头企业比亚迪在韩国仁川举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图为中国比亚迪亚太汽车营业事业部总经理(CEO)刘学亮在发布会中进行演讲。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
比亚迪韩国市场初战告捷 海豹下半年加入战局
今年4月,比亚迪在2025首尔国际车展上公开“海豹”(Seal)。【图片提供 韩联社】 今年1月正式驶入韩国的比亚迪下半年将通过扩大产品矩阵,持续布局韩国市场。预计与即将上市的现代汽车艾尼氪6改良款,以及已公开的起亚EV4展开正面对决。 据比亚迪韩国日前消息,从本月16日起比亚迪在全国15家官方展厅公开展示在韩国市场的第二款销售车型“海豹”(Seal)。海豹定位运动性能,外观采用流畅硬朗的轿跑线条,基于比亚迪e平台3.0技术平台打造,采用包括电池车身一体化(CTB)、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热泵系统、升压快充在内的一系列比亚迪最新技术。 本次公开的车型是海豹双电机四驱(AWD)车型,通过智能扭矩控制系统(iTAC)可实现在3.8秒内从静止状态到时速达到100公里的加速性能。 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业务负责人赵寅哲(音)称,从比亚迪进军韩国市场初期海豹就备受消费者关注,因此决定通过提前展示来满足客户的好奇。 比亚迪海豹已于近日完成韩国环境部认证,待产业通商资源部核定新能源环保汽车补贴标准后,将于下半年正式上市并交付客户。 比亚迪在韩国推出的首款车型ATTO 3(元PLUS)以29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的超高性价比打开市场。截至上月,ATTO 3累计销量达1066辆,距离4月14日启动交付仅过去一个月。按照计划,比亚迪中型电动SUV“海狮7”也将在年内上市,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在今年4月举行的2025首尔国际车展上,比亚迪展示了海豹后驱(RWD)和四驱两款车型。销售价格预计在4750万至5250万韩元之间,具体上市日期和最终定价将在后期陆续公布。
2025-06-17 10:39:29 -
比亚迪韩国官方经销商花落三千里EV
比亚迪位于京畿道安养市的展销中心。【图片提供 三千里集团】 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品牌中国比亚迪正式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日前选定三千里EV为比亚迪韩国官方经销商。 据三千里集团17日消息,旗下子公司三千里EV日前同比亚迪韩国签署官方经销合同,将在韩国推出比亚迪电动车。 根据合同,三千里EV将在首尔木洞、仁川松岛、京畿道安养市等首都圈地区运营比亚迪新车展示厅及售后服务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将以“full shop”形式为车辆提供从修理到保养一站式服务。 三千里集团旗下拥有宝马韩国官方经销商三千里Motors,日前成立三千里EV,正式进军电动汽车市场。 三千里EV日前同比亚迪韩国签署经销合同。【图片提供 三千里集团】
2024-12-17 10:56:17 -
挑战特斯拉与现代 比亚迪韩国"中端战局"胜算几何?
随着中国比亚迪(BYD)和美国特斯拉等全球电动车巨头新车型相继登陆韩国市场,原本由本土品牌主导的韩国电动车市场正迅速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面对电动车需求暂时放缓的“低谷期”,本土整车厂商也加快推出亲民车型,全力应对市场挑战。 ▲海外强敌来袭:比亚迪打出“性价比”牌 比亚迪韩国法人本月14日正式启动其首款在韩销售车型——紧凑型纯电动SUV ATTO 3的交付工作。作为2023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第一的中国品牌,比亚迪在全球市场成功的核心在于通过磷酸铁锂(LFP)电池与垂直整合的自产系统,实现了极致的成本控制和价格优势。 ATTO 3标准版在韩售价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6.18万元),高配“Plus”版为3330万韩元。根据韩国政府电动车补贴制度,叠加145万韩元的中央政府补贴及各地方政策额外补贴后,实际购车价格不到3000万韩元,极具价格吸引力。 比亚迪不仅布局新车销售,还计划进军二手车业务,意在构建完整的电动车生态系统。比亚迪近日设立了“BYD Korea Auto”,该公司独立于此前负责新车销售的BYD Korea(比亚迪韩国法人),其业务范围涵盖二手车的进口、流通、销售及中介。这是比亚迪首次在韩明确提出开展二手车业务。业内普遍认为,比亚迪此举意在复制其在东南亚和欧洲市场的成功经验,在韩国掀起“性价比风暴”。 ▲特斯拉改款亮相 价格策略精准卡位 与比亚迪几乎同步,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也发布了其热门车型“Model Y”的中期改款版本“Juniper”系列,并将后轮驱动(RWD)版的起售价从5999万韩元下调至5299万韩元,恰好压在可享受韩国全额补贴的5300万韩元门槛之下。 据韩国进口汽车协会(KAIDA)数据,2024年Model Y在韩销量达1.8717万辆,居进口车销量榜首。此次改款在设计与配置上进行全面升级,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首批“Launch”限量车型将于本月内开始交付,其他版本计划自5月起陆续交车。业内指出,特斯拉此次不仅通过产品提升增加市场竞争力,还展现出对韩国市场的强烈攻势意图。 ▲韩系品牌迎战 主打中端市场守势 在外资品牌双重压力下,现代与起亚等本土整车企业迅速反应,加速推出价格更具吸引力的主流车型。 数据显示,今年2月,现代与起亚在韩国国内电动车市场的合计市占率达70.4%,相比2024年全年(60.1%)提高10.3个百分点。其中,现代艾尼氪(IONIQ) 5销量达1463辆,同比激增六倍;起亚EV3销量更是以2257辆位居当月榜首。新晋上市的现代Casper Electric也售出1061辆,表现亮眼。 此外,现代推出了旗舰电动SUV IONIQ 9,起亚也即将交付其新款紧凑型电动轿车EV4,持续强化产品线布局。 ▲“中端价格区间”成关键战场 谁将成为“游戏规则改变者”? 分析认为,决定电动车市场主导权的关键并非高端旗舰产品,而是售价在3000万至5000万韩元之间的中端车型。比亚迪ATTO 3与特斯拉Model Y新版本精准定位于该区间,使其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价格带。Model Y和ATTO 3的价格定位正在冲击中端市场,这将迫使其他品牌重新审视自身定价与产品策略。 虽然比亚迪在价格竞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韩国市场对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A/S)及品牌信任度的重视程度亦不容忽视。特斯拉则在品牌影响力与软件生态上依然占优。 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决定电动车市场格局的,不仅是单一产品性能,更是品牌整体战略、服务体验与本地化能力的综合较量。 韩国电动车市场竞争正步入新阶段,谁能脱颖而出成为“游戏规则改变者”,仍需时间检验。 4月3日,在京畿道高阳市KINTEX举行的"2025首尔移动出行展媒体日"活动上,"BYD SEAL"正式在韩国亮相。【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4-15 14:53:58 -
比亚迪强势登场韩企迎战!InterBattery 2025见证电池行业"龙虎斗"
韩国最大电池展会“InterBattery 2025”于3月5日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为期三天。今年展会的一大亮点,是中国电池企业比亚迪(BYD)和亿纬锂能(EVE)的首次参展,吸引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作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企业,比亚迪的亮相无疑成为焦点。其动力电池技术及储能解决方案备受瞩目,而亿纬锂能作为中国第四大动力电池制造商,也携前沿技术强势登场。中国企业的积极布局不仅彰显了对韩国市场的浓厚兴趣,也折射出全球电池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 比亚迪近期已在韩国市场销售搭载自家电池的电动汽车,此举被视为中韩两国在电池及电动汽车领域直接交锋的信号。本次展会,比亚迪在展馆一层设立了36平方米(约11坪)的展位,展出重点放在适用于两轮、三轮电动车的电池产品,特别是磷酸铁锂(LFP)电池。展位上,中国团队热情地向访客介绍公司产品,并强调其全球出货量已突破50亿块,涵盖软包、钢壳、圆柱形等多种电池类型。 比亚迪工作人员向访客介绍公司产品。【摄影 记者 崔锦宁】 本次展会上,比亚迪的展位正对着同样首次参展的LG化学与乐天化学集团(包含乐天化学、乐天能源材料、乐天Infracell)。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布局象征着中国企业正加速进军韩国市场,或将进一步撼动当地电池产业格局。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1月,中国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的市场占有率合计已达到55.8%。 乐天化学集团展位【摄影 记者 崔锦宁】 除比亚迪外,亿纬锂能也在本届展会首次设立展位。作为全球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九的企业,亿纬锂能的参展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电池企业进军韩国的决心。据韩国电池产业协会统计,今年InterBattery展会海外参展企业从去年的115家增长至172家,其中中国企业达到创纪录的79家,占比近一半。 面对中国企业的步步紧逼,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在展会上集中展示最新电池技术,并加速推进“46系列”(直径46毫米)电池的量产计划,包括4680、4695、46120型号,以强化全球市场竞争力,同时应对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暂时放缓(Chasm)带来的挑战。 LG新能源设立五大展示区,涵盖Hero电池解决方案、EV电池、非EV电池、未来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其中,最新推出的46系列圆柱形电池能量密度达到现有2170电池的五倍,成为本届展会的亮点之一。 LG新能源展示的46系列圆柱形电池。【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三星SDI则展出了搭载高性能电池的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并首次发布46mm直径的圆柱形电池系列。同时,三星SDI重点展示了高电压中镍(Mid-Nickel)电池、磷酸铁锂(LFP)电池,以及一项专注于电池安全性的热扩散防护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多个电池连接在一起时,如果某一处发生异常,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我们的技术可以有效阻止问题扩散。” 在三星SDI展台上,现代汽车·起亚的机器人实验室研发的服务机器人“DAL-e”将迎宾并介绍三星SDI的电池产品。【摄影 记者 崔锦宁】 SK On在展会上展示了三种主要电池形态(软包、方形、圆柱形),并首度公开高电压中镍电池。此外,SK On还展出了与SK Enmove合作开发的电动车浸没式冷却技术,以及独家研发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BMS),后者通过无线芯片取代传统BMS电缆,不仅提高冷却液流通性,还能降低泄漏风险。 POSCO Future M在展会上呈现了覆盖原材料—材料—回收的完整供应链,并展示了最新的正极和负极材料技术。展区还设置了脚踏发电体验区,观众可通过踩踏自行车发电,所产生的电量将换算后捐赠给POSCO 1%公益基金。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右三)在POSCO Future M展位聆听主持人介绍最新技术发展。【摄影 记者 崔锦宁】 LG化学此次展出了韩国首款量产的无前驱体正极材料(LPF),这项技术可直接从定制金属原料烧结生成正极材料,不仅提升了低温输出性能,还减少了研发时间、废水排放和碳排放,具备更高的环保价值。 此外,EcoPro在展会上详细介绍了其印尼一体化正极材料工厂的竞争力,计划在印尼苏拉威西省建设从冶炼—前驱体—正极材料的一体化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公司宣布整合旗下EcoPro CNG与EcoPro Innovation,以进一步优化废旧电池金属提取与锂精炼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韩国锌业(Korea Zinc)在本次展会重点展示其二次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并介绍了计划2026年底投产的全能型镍冶炼厂。而LS Electric则携旗下五家子公司展出了下一代储能系统(ESS),该“全能ESS平台”可通过电池和PCS中的传感器实时收集数据,实现用电量预测、故障预防和安全管理。 韩国锌业展位前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在展会开幕式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表示,政府将采取多项措施,包括电动汽车税收减免、充电基础设施扩建,并计划在未来将储能系统(ESS)市场规模扩大至现有的15倍,以促进电池市场需求增长。此外,政府正推动本土电池核心材料的生产,特别是在负极材料等关键领域,将提供财政、税收和基金等多重支持,以减少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 InterBattery 2025不仅展示了全球电池行业的最新技术与趋势,更见证了中韩企业在全球电池市场的正面交锋。面对中国企业的强势进军,韩国企业正加速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以确保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格局中的领先地位。
2025-03-06 1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