코인정보

【亚洲人之声】错误可以被惩罚,但生命不该被放逐

陈姗娜 记者 2025-02-17 17:36
16日傍晚,年仅25岁的韩国演员金赛纶在家中身亡,警方初步确认为自杀,现场未发现遗书。金赛纶2001年以童模身份出道,2009年通过电影《旅行者》开启童星生涯。次年,她凭借出演元斌主演的电影《孤胆特工》广为人知,并凭借该片荣获百想艺术大赏电影类最佳新人女演员和最佳人气女演员双提名。随后,她积极参演各种影视作品,逐步确立演员地位。

2022年,金赛纶涉嫌酒驾逃逸接受警方调查,最终遭到2000万韩元罚款。酒驾的确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法律之外,舆论的审判却从未停止。从出演作品惨遭删减,到尝试复出屡屡受挫,甚至连她兼职的咖啡店都遭受网暴,她的人生仿佛被按下“永久暂停键”。  

演员金赛纶的离世再次让公众聚焦一个沉重的话题——当个体犯错后,是否还有在社会生存的余地?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助理教授罗钟浩(音)在社交媒体上评论称,我们的社会就像《鱿鱼游戏》一样,毫不犹豫地抛弃犯错或落后的人,事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进。这一评价直击痛点,让人不得不反思,在这个信息传播飞速、舆论气势汹涌的时代,我们是否正在亲手制造一个又一个悲剧?  

金赛纶去世的消息传出后,舆论迅速分裂。一部分人悼念她的离世,另一部分人却冷漠认为这是咎由自取。这种情绪并不陌生,在过去的网络暴力事件中,已经有过太多类似的冷漠和攻击。社交媒体的普及令舆论的力量空前强大,而人们往往更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他人,忽视个体改过自新的可能。金赛纶犯错后,法律已经对她作出裁决,但舆论却无限“追加刑期”,让她无处可逃。

“她只是犯了错,却被逼上绝路。”罗钟浩教授的这句话,直接道出问题的本质。我们的社会真的可以给犯错的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吗?还是仅仅停留在用道德批判来清算一个人的人生?不论是演艺圈还是普通人,我们都需要思考惩罚的边界在哪里?一个人犯错后,是否应该永远被驱逐?如果每一次失误随之而来的都是社会性死亡,那么还有谁敢承认错误,还有谁能真正改过自新?  

金赛纶的悲剧并非个例。在她之前,已经有太多在舆论压力下选择结束生命的案例。当舆论的利刃一次次无情地划向个体,我们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过刽子手?社会应该建立允许改正错误的宽容机制,而不是留下单一的惩罚选项。否则,类似的悲剧还会一再上演。
 
【图片来源 金赛纶个人Instagram】
【图片来源 金赛纶个人Instagram】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