코인정보

阿里大手笔3800亿豪赌AI 韩国或因制度掣肘错失良机

王海纳 记者 2025-03-04 13:46
[기획]시진핑 앞 화려한 '中 테크'… 韓반도체법 불발로 여야 네탓 공방
1
2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时与民营企业家代表握手。【图片提供 新华社】

上月17日,一场备受关注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这是自2018年底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隔六年多再次主持这一会议。观察人士普遍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的背景下,本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为提振中国民营企业的信心。

从这次出席会谈的企业家来看,不难发现中国经济的发展重点出现变化,除了近年来鲜少亮相公众场合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还有腾讯CEO马化腾、小米创始人雷军,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在春晚上大出风头的人形机器人生产企业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要么是互联网大佬,要么是尖端创新的“小龙”。相比之下,六年前出席会议的企业家,则大多来自传统行业。

过去几十年,房地产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渐饱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甚至出现泡沫风险,政府意识到过度依赖房市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此外,中国长期以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在全球供应链中处于中低端,利润空间有限。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口红利逐渐退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下降,亟需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因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高新产业发展,如《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会议取得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上月24日宣布,阿里将在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云和人工智能(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纪录。

阿里巴巴未对具体如何分配资金,或是支持哪些项目做出详细说明,有分析认为,阿里巴巴本次巨额投资与两个重要时点相关:一是中国国内AI产业蓬勃发展;二是近期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被解读为对大型科技企业的支持。
 

与中国一样,韩国政府近年来将AI、大数据、5G、量子计算、半导体等尖端技术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视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缩小与半导体先进国家的差距,韩国政府和国民力量党去年提出应出台《半导体特别法》,被视为“韩版”《芯片法案》,但因每周52小时工作制例外条款的争议部分未能缩小分歧而告吹。
 

韩国于2018年实施每周52小时工作法,将每周工作时间上限定为52小时,目的在于防止过度加班,平衡员工的工作及生活。《半导体特别法》规定,在以成果为基础的专业岗位上,不限制时间和工资的海外“白领豁免”(white collar exemption)在韩国仅限于半导体研发人员。遭到了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反对,认为不应为特定产业“开绿灯”,以免损害劳动者权益。但国民力量党主张,半导体产业为韩国经济支柱产业,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应引入例外条款,否则将令韩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处于被动局面。

《半导体特别法》流产后,朝野陷入了“甩锅”的僵局。国民力量党批评共同民主党“看工会脸色行事”,李在明所谓的亲企业、实用主义不过是在耍机会主义的伎俩。而共同民主党则指责国民力量党“不负责任地耍赖”,导致产业竞争力受阻。为了拯救面临危机的半导体产业,应尽快处理政府支援等没有异议的部分内容。

《半导体特别法》未能通过暴露了韩国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些局限性,52小时工作制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但半导体行业较为特殊,具有争分夺秒的高度竞争性,需要更为灵活的政策支持。韩国政府需要在保障劳动者权益、反映企业诉求和寻求立法依据之间进行平衡,导致政策推进缓慢。

中韩两国体制不同、国情有别,中国在政策上的推进方式更加迅速和直接,具有更果断的决策能力。尤其在半导体这一事关国家未来竞争力的产业上,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同时,有必要兼顾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寻求广泛共识和增强政策灵活性,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北京某购物中心的巨型屏幕播放新闻画面,显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握手。【图片提供 新华社】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