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成为目前全球最大武器进口国。尤其是在2022年俄罗斯发起军事行动后,至少35个国家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其中,美国武器占乌克兰进口总量的45%,其次是德国(12%)和波兰(11%)。
同期,北约欧洲成员国的武器进口量也增长两倍以上,并且对美国的依赖进一步加深。美国在欧洲市场的武器份额从52%升至64%,法国和韩国的武器分别占欧洲进口量的6.5%,德国(4.7%)、以色列(3.9%)紧随其后。
SIPRI高级研究员Pieter D. Wezeman指出,面对俄罗斯的威胁以及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紧张关系,欧洲国家试图加强本土国防工业,但欧洲与美国的武器交易关系根深蒂固,欧洲对美国武器的依赖反而有所增加。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过去五年的武器出口增长21%,占全球武器出口份额的43%,较此前提升8个百分点,再次巩固全球最大武器出口国的地位。欧洲(35%)是美国的主要出口市场,20年来首次超越中东(33%)。从国家来看,沙特阿拉伯(12%)依旧是美国的最大买家,其次是乌克兰(9.3%)和日本(8.8%)。
Pieter D. Wezeman分析称,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国内武器需求激增,同时西方制裁令俄罗斯的武器生产和销售更加困难。俄罗斯在此期间从伊朗进口射程100公里的导弹和单向攻击无人机,并从朝鲜进口射程450公里的导弹及火炮装备。
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的武器进口量相比2015至2019年下降8个百分点,占全球总量的33%,主要受到中国武器进口量大幅减少64%的影响。报告指出,中国正在通过发展本土国防工业,逐步利用国产装备替代原先从俄罗斯等国进口的武器。
实际上,全球十大武器进口国中有四个来自亚洲和大洋洲,分别是印度、巴基斯坦、日本和澳大利亚。其中,日本的武器进口量在2020至2024年暴增93%,成为全球第六大武器进口国。
韩国方面,过去五年武器出口增长4.9%,全球排名第十,占全球武器出口的2.2%。韩国的主要武器出口国为波兰(46%)、菲律宾(14%)和印度(7%)。相比之下,韩国的武器进口量减少24%,全球武器进口份额从3.4%降至2.6%,排名从第9位降至第12位。
报告还指出,在与中国和朝鲜的紧张局势下,日本和韩国正在扩充军备。这一趋势下,美国依旧是日本和韩国的主要武器供应国,占日本武器进口量的97%和韩国武器进口量的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