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虽表示,将在下月15日“敏感国家”名单生效前,与美方积极交涉,争取将韩国从名单上移除。但由于目前尚未厘清韩国被列入“敏感国家”的原因,这令韩方在应对上较为被动。
据多位外交消息人士17日透露,政府尚未从美方获得韩国被列入“敏感国家”的明确说明。美国能源部本月15日证实,拜登在任的今年1月,美国将韩国列入“敏感国家”名单,但未说明背景。
韩国政府正通过驻美大使馆等渠道全力对此事展开调查,但由于“敏感和其他指定国家名单”属能源部特定部门内部管理的名单,获取具体说明方面存在困难。因涉及安全问题,即使美国国务院也难以轻易获取相关信息。
外交部负责人表示,由于此事较为敏感,从美方听取准确说明前不宜对背景进行推测。外交部对此事表示高度重视,称与能源部、国务院等有关机构高级别官员接触,积极协商争取将韩国从名单中移除。
还有观点认为,韩国被列入“敏感国家”的背景可能是技术性原因,而非此前一直提到的韩国国内核武装舆论等政治因素。
“敏感国家”是指因政策原因需要特别考虑的国家,美国能源部可基于国家安全、核不扩散、地区动荡、经济安全威胁、支持恐怖主义等理由,将特定国家列入“敏感国家”名单。
此前媒体猜测美国做出这一决定可能与韩国电力、韩国水力原子力与美国能源企业西屋电气之间的核电技术纠纷、韩国国内有关核武装的讨论升温,以及“12·3紧急戒严”及弹劾政局等政治因素有关。
一位外交部消息人士表示,美国能源部的措施主要适用于访问设施等安全规定,根据需求调整标准,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预计两国合作不会受到太大的限制,但韩国被归为“敏感国家”这一事实造成的心理打击更为严重。
当地时间14日,美国能源部对韩联社表示,虽将韩国列入“敏感国家”名单,但对于韩美双方科技合作没有新的限制,将一如既往地推进两国间能源、核能、核政策等相关合作。但考虑到此事本月10日首次被韩国媒体报道后,政府在一周的时间内仍未搞清楚背景,被批近乎无能。也有意见指出,美国将作为盟友的韩国列入主要针对敌对国家的“管制”名单,且未进行充分的事后说明,这一做法显得十分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