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各家公司发布的业务报告显示,三星电子的智能手机、电视和显示器等产品主要在越南生产,尤其是智能手机在越南工厂的产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LG电子则在越南生产家电产品。此外,印度和中国也是两家公司生产智能手机、冰箱、空调和显示器等产品的重要基地。根据最新政策,自越南和印度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即将分别适用46%和27%的对等关税,而中国的关税总额则从此前的20%增至54%。
业内人士认为,实际关税落地实施情况尚不确定,同时各生产基地已有既定的生产计划需要执行,因此短期内调整生产规模较为困难。目前不同国家的关税水平存在差异,企业正在评估提高生产基地灵活运营的战略调整方案。一位家电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家电产品本身的营业利润率较低,额外关税导致产品价格上涨不可避免,这可能会对美国消费者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特朗普政府未来可能会对关税政策进行调整。
半导体暂未列入对等关税范围,但业内认为政策变动的风险尚存。半导体产品是智能家电、智能手机、人工智能(AI)服务器等终端产品的核心组件,而上述终端产品的关税上调会间接影响半导体市场。
韩国制造的存储芯片出口至中国台湾进行AI服务器组装后,再出口至美国,则可能受到关税影响。美国是AI服务器的重要销售市场,而美国本土的AI服务器组装比例较低,一旦关税实施,科技巨头的服务器采购成本会大幅上涨。
半导体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大多数美国科技公司都依赖海外进口芯片,如果对半导体产品征收关税,美国本土企业会首当其冲。因此,相较提高关税,特朗普政府更有可能通过政策手段吸引半导体企业增加在美国本土的投资。
高丽大学经济学教授姜成镇(音)指出,美国一直在推动芯片厂商在本土建厂,但短期内在美国建设半导体工厂几乎不可能,因此特朗普政府在正式推出半导体关税政策之前,必然会反复权衡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