코인정보

韩国遭特朗普关税"大棒" 政府谨慎布局谈判战略

王海纳 记者 2025-04-06 10:31
정부, 미 관세전쟁 협상 '신중 모드'…공급망·경쟁국까지 계산
1
釜山港码头上堆满等待出口的集装箱。【图片提供 韩联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挥舞关税“大棒”,即使是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盟友韩国也未能幸免于难。韩国政府正在推动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访美计划,启动正式协商渠道。但据悉政府并不急于取得谈判成果,将重点放在谨慎制定战略上。

由于美国对韩国企业生产基地越南等全球南方国家也抛下关税“炸弹”,韩国企业或将进行大规模供应链调整,同时还需密切关注欧盟、日本等竞争国家对美谈判进展。

政府及贸易部门之所以对关税谈判持慎重态度,主要是由于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对各国加征对等关税并非基于非关税壁垒或贸易结构而做出的精密分析,而是单纯按照各国对美贸易顺差规模比例制定,对美贸易顺差越高的国家被加征的关税也越高。特朗普就任后第一时间展开首脑外交的印度和日本也未能获得豁免,为这一分析提供了有力佐证。

想降低对等关税税率,关键在于缩小对美贸易顺差,但对于以出口为经济增长核心动力的韩国来说,减少对全球最大市场美国的出口存在现实难度。政府和各产业界将首先围绕对美贸易结构和供应链重组制定对策。

三星、LG等韩国企业主要海外生产基地越南、印度等全球南方国家被视为本次对等关税的最大受害区。尤其是三星电子全球超过50%的智能手机产自越南,越南被加征46%的对等关税,在越生产的商品“闯美”不可避免将受阻。

业界相关人士表示,由于越南制造对美出口难度加大,企业可能将出口方向多元化转向欧洲和中国等地,同时将对等关税率相对较低的韩国产品销往美国。

政府拟本周内公布对本月3日起适用25%关税的汽车产业紧急支援方案,包括刺激内需、强化核心技术竞争力及支持供应链重组费用等。

政府还将密切关注竞争国家的动向。即使韩国在初期谈判中成功降低部分关税率,但在后续谈判中若竞争国家获得比韩国更有利的条件,韩国仍将处于被动局面。

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美国同加拿大、墨西哥进行‌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谈判,同韩国等国家进行FTA谈判,韩国快速应对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此次全球大部分国家都被列入对等关税征收对象,周边国家的谈判战略和成果必将直接影响韩国。

加上总统尹锡悦本月4日被宪法法院罢免后,谈判的最高控制塔实际缺失,这也将成为对美谈判的一大掣肘。考虑到特朗普十分重视首脑间的沟通互动,采购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LNG)等谈判筹码可能在新政府成立后再出手。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