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 韩联社】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以及地缘政局动荡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下,韩国大型企业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持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反之,经营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坚企业则因抗风险能力不足,整体业绩表现欠佳,业绩呈显著分化态势。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于18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以今年第一季度为基准,韩国500家上市中坚企业实现总销售额60.09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93.4亿元),同比增长4%;但营业利润为2.9416万亿韩元,同比下降2.7%。反之,同期韩国大型企业实现营业利润60.9628万亿韩元,同比大增17.1%。
据分析,建筑与建材行业受冲击最为严重,营业利润同比锐减1396亿韩元,下跌65.6%。该行业40家样本企业中,有25家出现营业利润下滑,亏损企业也从去年同期的6家增至11家。IT行业中坚企业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2.6%,在102家样本企业中,57家利润下滑,亏损企业从去年的23家增至35家。这一表现与以SK海力士、三星电子为代表的大型IT企业带动行业整体利润增长39.5%的亮眼成绩形成强烈反差。
IT行业内部分化现象尤为明显。得益于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热潮,与高带宽存储器(HBM)相关的材料、零部件及设备制造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而二次电池、显示面板、移动设备和PC相关企业则面临较大经营压力,营业利润出现大幅下滑。
此外,造纸(-549亿韩元)、医疗器械(-204亿韩元)、流通(-25亿韩元)等行业的营业利润均呈下降趋势。反之,服务(869亿韩元)、制药与生物(431亿韩元)、汽车与零部件(393亿韩元)、造船(379亿韩元)以及石油化学(215亿韩元)等行业的营业利润则实现同比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