코인정보

韩国新增岗位连续11个季度减少 实体产业低迷引发就业"寒潮"

傅璐瑶 记者 2025-05-22 11:36

受建筑业、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持续低迷影响,韩国企业因新设或业务扩张所产生的工资就业岗位已连续11个季度同比减少。数据显示,新增岗位持续萎缩,企业招聘意愿低迷,就业市场“寒潮”加剧。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KOSIS)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工资就业岗位中新设岗位为244.4万个,为自2018年相关统计开始以来的最低值,较2023年同期的255.2万个减少10.8万个。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该数据已连续11个季度同比减少。

新增岗位是指企业因新设或扩大业务而新增的就业岗位。相关数据下滑,意味着除现有岗位外,企业新增就业空间正在持续收缩。分析指出,内需疲软、经济增速放缓,加之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企业普遍收缩业务规模,减少人力投入。


从行业来看,建筑业与制造业岗位流失最为严重。去年第四季度,建筑业新增岗位为45.3万个,同比减少5.8万个,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已连续七个季度减少。以就业人数为准,建筑业自去年5月至今已连续12个月同比下滑。

制造业亦未能摆脱下行趋势。去年第四季度新增岗位减少3.8万个,连续第11个季度减少。今年1月至4月,制造业就业者占整体就业人口的比重降至15.5%,创下历史新低。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的局部复苏主要集中在对就业拉动作用有限的半导体领域,未能有效改善整体就业结构。

与此同时,受内需低迷影响,服务业新设岗位同样减少。住宿及餐饮业新增岗位从24.4万个降至23.1万个,减少1.3万个;批发与零售业减少1.6万个。连续两年的经济低增长叠加去年底的政治不确定性,导致消费心理进一步萎缩。

在整体下行趋势中,仅保健与社会福利服务业新增岗位同比增加4.3万个。然而,由于该行业多由公共部门主导,且以短期和临时岗位居多,其稳定性和持续性有限,难以被视为具有长期吸引力的就业选项。

专家指出,在实体经济低迷、新增岗位持续缩减的背景下,若缺乏切实有效的政策干预与激励机制,韩国就业市场恐将长期低迷,难以实现结构性恢复。
 

【图片来源 韩联社】
19日,在首尔江南区COEX举行的招聘博览会上,求职者们正在参观各个展位。【图片来源 韩联社】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