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统计厅25日数据,3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3%,服务业生产减少0.3%,设备投资下降0.9%。韩国银行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私人消费环比下滑0.1%,设备投资与建筑投资则分别下降2.1%和3.2%。业内普遍认为,高利率与高物价造成的消费信心萎缩,以及全球不确定性增加,是当前内需疲软的直接原因。
另有分析指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在发展成为更深层次的“结构桎梏”。韩国人口总数自2020年达到5183万人后已连续三年减少,2023年降至5133万人。与此同时,65岁以上人口占比迅速上升,从2020年的16.4%升至去年的20%以上,正式迈入“超级老龄社会”。
人口减少不仅象征消费主力的减少,还导致消费倾向整体下降。随着劳动人口减少、老龄人口占比提高,消费能力受到长期抑制。韩国企划财政部已启动相关分析,拟厘清人口与经济之间的深层关系,以制定更有效的政策。
据统计厅未来人口推算,截至2030年韩国人口或降至5131万人,2072年锐减至3622万人。其中,生产年龄人口(15至64岁)预计从2019年的3763万人减至2040年的3230万人;高龄人口占比从2025年的20.3%激增至2050年的40.1%。
韩国银行也预测,受人口老龄化影响,2020至2035年间韩国家庭年均消费或下降0.7%。此外,民众普遍为长寿作准备,倾向减少当前消费来增加储蓄,这种“跨期替代效应”进一步抑制消费活力。在这种结构压力下,经济景气回升也难以实现内需复苏。
专家指出,单靠财政支出难以继续有效刺激消费,并呼吁通过劳动改革延长退休年龄,提升老年群体的收入与消费能力。加图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梁俊皙指出:“如果能延长工作年限并改善薪资结构,扩大高龄人群就业与收入来源,才能缓解内需长期萎缩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