코인정보

民众对企业好感度创历史新高 经济贡献与创造就业成关键因素

王海纳 记者 2025-05-27 10:44
"국가경제 기여·일자리 창출"…올해 '기업호감도' 역대 최고치
1
本月26日,中小风险企业就业博览会在位于首尔江南区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图片提供 韩联社】

日前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民众对于国内企业的好感度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对企业为国家经济做出的贡献,以及创造就业岗位给出较高评价。

大韩商工会议所27日发布《2025年企业好感指数(CFI)调查》显示,民众对企业的好感度为56.3分(满分为100分),较去年上升2.6分,创下自2003年实施此项调查后的最高水平。

企业好感指数是衡量国民对企业好感的量化评估指标,包括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生产效率、国际竞争力、道德经营、地区社会贡献、企业文化、环保等7大要素进行综合评分计算得出。指数越接近100,说明民众对企业的好感度越高,超过50分时说明对企业持好感的人群比重高于无好感人群。

从具体项目来看,企业文化改善为55.8分,较去年上升4.9分,在7项主要指标里涨幅最大。经营道德实践和地区社会贡献度较去年分别上升3.1分和2.3分。而反映生产效率提升和技术开发的指标从2023年的73.3分降至去年的63.9分后,今年再次下滑至63.5分,呈持续下滑趋势。分析称这反映了民众对国内外不确定风险加剧,尖端产业竞争白热化导致韩国企业竞争力可能被削弱的担忧。

有关对企业产生好感的理由,近半数受访者认为是对国家经济做出贡献(40.8%),其次依次为创造就业岗位(26.5%)、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1.8%)、ESG经营推广(9.2%)等。而对企业无好感的理由则依次为企业文化改善努力不足(31.6%)和守法道德经营欠缺(26.3%)等。

在企业亟待解决的课题方面,经济领域为创造优质工作岗位(39.7%),社会领域为提高劳动者福利及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31.7%)。对于企业参与解决各项社会问题,认为“企业作为社会构成一员是必须任务”(74%)的占比是“企业应首要履行经济职能”(26%)的近三倍。较去年调查时大幅提升,大韩商工会议所解读为国民期待企业超越经济角色,强化社会责任的认知正在扩散。

大韩商工会议所常任副会长朴一俊表示,为保障企业切实履行提升生产效率、技术革新等本职使命,政府需通过放宽管制、支援科技研发等提供政策支持,今后将持续推动企业家创新精神,助力企业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赢得国民更多信任。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