코인정보

中韩钢铁减产同步推进 全球供需格局重塑在即

陈姗娜 记者 2025-05-29 14:02
随着中国钢铁减产政策的加快推进,韩国钢铁行业也开始加速供需调整。在中韩两国减产趋势叠加的背景下,全球供应压力有望缓解,韩国钢铁企业通过调整开工和推进高附加值产品战略,谋求下半年业绩反弹。工业用电价格上涨与铁矿价格持续高位带来的成本压力尚存,但业内预测,如果钢价继续回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改善。

据钢铁行业29日消息,中国政府今年或推进高达5000万吨规模的钢铁减产。在碳中和政策和欧美高关税施压背景下,为解决以普材为主的过剩供应并提振全球钢价,结构调整正在加速推进。

国际投行高盛在最新报告中预测,中国钢材出口今年或减少3%,截至2026年累计减幅可能达到三分之一。明年中国粗钢产量预计约为9.46亿吨,较2020年减产政策启动时减少10%以上。在出口低迷与内需疲软的双重打击下,中国钢铁产量预计今明两年分别下降2%和3%。

在全球供应收缩趋势下,韩国钢企也通过调控产量恢复盈利能力。数据显示,浦项制铁、现代制铁和东国制钢三大钢企去年平均开工率为79.8%,较前一年下降4.6个百分点,这一趋势今年第一季度也在持续。

现代制铁今年第一季度的开工率为80.5%,低于去年平均值82.8%;世亚制钢的特制钢开工率也从去年的83.5%降至81.9%。相比之下,浦项制铁则通过集中生产冷轧、镀锌、电工钢、不锈钢等高附加值产品,把开工率从去年的86.6%提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88.1%,努力维持盈利水平。

电炉炼钢企业也在加大减产力度。东国制钢已经把棒钢开工率从去年的75.9%大幅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57%,并计划在7至8月工业电价上调之际,暂停仁川工厂运营一个月,以此应对钢筋和型钢的供需平衡问题。

业内普遍认为,如果中国持续减产,普材价格压力可能减轻,韩国钢企的高附加值战略优势有望更加凸显。尤其是在全球基建投资扩大的带动下,下半年需求回暖预期强烈,业绩反弹幅度有望进一步扩大。韩国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李在允(音)表示,中国开始减产后铁矿价格可能率先下跌,考虑到当前钢材价格处于较低水平,通过改善利润空间有望实现盈利能力恢复。

另有分析称,长期减产对中小钢企造成固定成本压力和设备利用减少的问题,加上工业电价和铁矿价格上行,企业之间的经营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李在允指出,电炉炼钢企业的开工率如果长期处于低位,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设备规模,而高炉企业供需调整难度较大,经济低迷时期的应对存在局限。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京畿道华城市一家铝厂内堆积的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