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4月28日成为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后,公布的首项竞选承诺就是半导体产业扶持计划。他在当天通过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全球经济霸权的关键在于掌控半导体,保护半导体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并强调会以“压倒性的超级差距与超前技术,打造世界第一的半导体强国”。
为此,李在明承诺尽快制定包含对半导体企业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内容的《半导体特别法》。他还表示,计划对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半导体产品提供最高10%的生产税额抵免,扩大税收优惠力度。

同日,李在明在当选总统候选人后的首次经济行程中,对SK海力士利川工厂进行访问,并主持召开“K-半导体AI存储半导体企业座谈会”。他在会上表示:“为确保韩国在部分领先的半导体领域不受冲击,继续引领全球市场,希望听取企业对所需政策措施的意见”,表现出对产业界意见的高度重视。
从李在明的竞选纲领中可以看出,他在经济政策部分纳入多项半导体产业支援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推动下一代AI半导体技术的开发和相关产业生态系统的培育,强化对系统半导体和先进封装技术的支援以打造综合性半导体生态中心,以及通过建设RE100半导体集群来提升韩国在出口和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优势。
此外,面对来自美国的关税政策与出口管制,以及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国持续推进的“半导体崛起”,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攀升。业界指出,韩国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迅速立法,提供与竞争国家相当的支援力度。
因此,半导体界普遍欢迎李在明在竞选中提出强化产业支援的承诺,并期待未来能够出台更为具体的政策细则。目前大方向已经明确,但在执行层面依旧缺乏细致方案。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半导体行业正处在巨大的不确定之中,政府高度重视本身就是积极信号,但要想真正推动AI半导体发展,还需提出更加具体可行的措施。作为对国家经济贡献极大的产业,业界普遍希望能有更加现实和可靠的支援政策,确保韩国与竞争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

随着新政府的上台,备受关注的《半导体特别法》也有望成为制度支撑的重要基础。该法案的核心在于为半导体企业提供补贴,但就是否在法案中列入“每周52小时工作制”这一例外规定,在国会陷入僵局。
李在明在竞选期间承诺推动该法案立法,但并未明确表态是否支持在法案中加入相关工作时间例外条款。共同民主党则决定不在法案中写入该条款,仅保留产业支援内容,并在4月指定该法案为“快速处理议案”。实际上,半导体业已长期呼吁为研发人员提供更为灵活的工作时间制度,以提升全球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要想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必须尽快通过能提供政策支持依据的《半导体特别法》。52小时工作制的讨论固然重要,但如果因此影响立法,则可能错失增强竞争力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