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显示,以实际购买力为标准的韩国食品价格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高居第二位,近5年间食品物价累计涨幅达25%,政府已开始着手制定综合对策稳控民众实际感受到的体感物价。
根据经合组织15日公布的基于购买力平价(PPP)进行的物价水平统计(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食品及非酒精饮料的价格水平为147,较经合组织平均水平(100)高出47个百分点。
购买力平价物价水平是考虑经济规模和汇率等变数,对各国物价进行横向比较的指标,可视为各国民众实际感受到的体感物价水平。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韩国仅次于瑞士(163)高居第2位,经济规模较大的美国(94)、日本(126)、英国(89)、德国(107)等食品价格均低于韩国。
韩国的服装鞋类和教育物价水平分别为137和110,均超过经合组织平均水平。相反,涵盖多个项目的家庭最终消费支出(HFC)为85,低于平均水平,交通、文化休闲、外出就餐、居住等价格也在经合组织平均水平以下。
由购买频率较高、支出比重较大的144项商品组成的生活物价指数第一季度为119.09,食品物价指数为125.04.
韩国政府也已意识到物价上涨令普通市民“菜篮子”承压,总统李在明日前在主持召开紧急经济检查工作组会议时质问“方便面价格已经2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0元)了吗?物价问题令国民苦不堪言。”
政府正以企划财政部为中心制定跨部门稳控物价对策,将重点放在近期价格大幅上涨的鸡蛋和加工食品等。政府计划通过扩大对大型超市、传统市场、网上平台等流通渠道的折扣方案,稳定农畜水产品价格。
对于供需不稳定的商品,政府计划提前释放储备物资,对产地供应量进行实时监控,提前管控阶段性供需波动,并考虑对进口农畜产品适用配额关税。
对于方便面等加工食品,将调查提价过程中是否存在生产商和流通商之间的不公正行为,并考虑联合韩国消费者院、消费者保护团体等公开加工食品的成本及价格信息。
有关部门长官将直接与业界展开对话,推迟电力、燃气、铁路等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公共费用涨价。有观测认为,鉴于以色列袭击伊朗导致中东局势动荡可能推高国际油价,政府可能重新扩大此前已部分恢复的燃油税减免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