코인정보

关税战下逆势起飞 韩国距离"军工强国梦"还差几步?

王海纳 记者 2025-06-23 16:12
1
上月28日,2025韩国国际海事防务产业展(MADEX)在位于釜山海云台区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图片提供 韩联社】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引发全球产业链震荡的背景下,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遭遇严峻挑战。但军工产业却实现逆势增长,现代罗特姆(Rotem)的K2坦克、韩华防务的K9自行火炮等明星产品,正成为韩国制造业新的“名片”。

总统李在明在竞选期间提出军工产业将与半导体、二次电池、未来汽车共同成为引领韩国经济的未来支柱产业,将力促韩国跻身全球军工四大强国行列,令相关产业的发展预期持续升温。

俄乌战争已持续三年有余,以伊冲突持续升级,全球各国对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凭借技术优势获得国际认可的韩国军工产业需求激增,不仅龙头企业受益,国内中小型配套企业也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本月10日,韩国宣布与波兰即将签署价值60亿美元的第二轮K2主战坦克出口合同,李在明上任伊始便拿下军工出口大单,为相关企业注入强心剂。

李在明竞选期间在庆尚南道拉票时,曾通过发表《航空航天国防政策》提出构建以政府主导的模式,承诺成立军工出口控制塔、加强防卫事业厅职能、扩大国防人工智能(AI)等国家科研投资,推进军工出口企业科研体制支援项目等,欲将军工产业打造为韩国出口下一个增长点。

军工业界认为,若军工企业的海外出口持续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李在明政府的各项承诺得以全面落实,订单余额有望从目前的80万亿韩元增长至超过100万亿韩元。出口目的地也将从波兰、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拓展至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中东地区。

军工企业LIG Nex1生产的“天弓-II”导弹拦截系统自2022年出口阿联酋以来,2023年和2024年先后出口至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与中东三国签署总金额12.1万亿韩元的出口合同。近期关注领域拓展至舰艇、潜艇、战斗机等领域。

今年2月在沙特举行的世界防务展(WDS)上,韩华航空航天与沙特国家防卫部签署三方谅解备忘录(MOU)。今后将从装甲车等地面武器系统拓展到使用机器人与卫星的监视侦察系统,签署一系列中长期合同。

近来以伊冲突加剧地缘政治不安,预计相关出口合同谈判有望提速。上月28日,2025韩国国际海事防务产业展(MADEX)在釜山举行,沙特阿拉伯海军参谋总长穆罕默德·加里比到访韩华航空航天的展位,对3600吨级的潜水艇“张保皋-III”表示出极大兴趣。还参观了HD现代重工展位,直接咨询6500吨级护卫舰出口的可能性。

阿联酋则对韩国型下一代战斗机KE-21表示关注。今年4月,阿联酋空军防空司令部一行访问韩国航空航天产业(KAI),参观了KF-21原型机生产设施,就出口至伊拉克的多用途直升机“完美雄鹰”(Surion)后续订单进行讨论。

政府在军工产业的稳步发展趋势同步出台配套愿景,计划通过出口市场多元化将军工产业年出口规模提升至200亿美元以上,5年内使韩国军工产业跻身全球四强。

但也有观点认为,李在明提出的全球四强目标略有“画大饼”之嫌,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问题研究所(SIPRI)于2023年进行的调查,韩国在全球军工市场所占份额仅为2%,与目前排名第4位的中国(5.8%)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从出口成绩来看,韩国军工企业四大巨头韩华航空航天、现代罗特姆、LIG Nex1和韩国航空航天产业去年出口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总金额达9.52万亿韩元,今年的出口前景也一片光明,各国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变化竞相增加国防支出,中东及俄乌战争等引发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东南亚军备需求持续扩大等因素将推动韩国军工产业持续发展,今年有望再次创下新纪录。
 
1
本月11日,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防务与安全专业展会印尼防务展(Indo Defence)在雅加达会议中心举办,韩国军工企业LIG Nex1展开吸引大批观众驻足参观。【图片提供 韩联社】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