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统计厅2日发布的《消费者物价动向》报告显示,上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116.31(2020年=100),同比上涨2.2%。今年1月,消费者物价涨幅达到2.2%,随后连续4个月维持在2%左右,5月一度回落至1.9%,但6月再次升至2%区间,创下年内最大涨幅。
分项数据显示,加工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6%,创下自2023年11月以来的19个月最高纪录,对整体消费者物价的拉动贡献达0.39个百分点,成为主要上涨因素之一。具体来看,面包(6.4%)、咖啡(12.4%)、火腿及培根(8.1%)等品类涨幅明显。此前因总统李在明言及而引发关注的方便面,6月价格同比上涨6.9%,为近21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石油类价格环比上涨0.3%,结束此前的下行趋势。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8%,其中水果因去年基数较高,同比下跌7.4%;但蔬菜价格则以大蒜(24.9%)、南瓜(19.9%)为代表,整体小幅上涨0.2%。
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7.4%,创2023年3月以来最大涨幅,鲭鱼(16.1%)、黄花鱼(10.6%)、鱿鱼(6.3%)等品类涨势尤为明显。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4.3%,涨幅较前期有所收窄;其中鸡蛋受产地成本上升影响,价格上涨6%,涨势仍在延续。
此外,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4%,其中个人服务类涨幅为3.3%。统计厅相关人士指出,尤其是家电维修费上涨幅度高达25.8%,加上旺季出差费用上调,成为推高服务价格的主要因素。
此外,政府计划在暑期旺季加强现场检查,严厉打击乱收费行为。夏季白菜作为易受高温影响的农产品,政府可供应量已由2.3万吨增至3.6万吨。企划财政部相关人士指出,夏季白菜需在凉爽环境下生长,随着国内气温逐渐升高,适宜种植的凉爽区域逐渐减少,其价格走势备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