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今年上半年在韩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持续低迷,始终未能突破1%。尽管小米通过成立法人、在汝矣岛开设首家线下门店等一系列举措展开积极投资,但拓展市场举步维艰。分析称,韩国用户对中国品牌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以及过高的定价是主要原因。
市场调查机构StatCounter 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月小米在韩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仅为0.59%,较今年1月的0.68%不升反降。自小米进军韩国智能手机市场以来,所占份额从未突破1%大关。
“拉胯”的售后服务同样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三星电子在全国运营超过300家维修中心,包括直营售后服务中心、外包服务机构、上门服务等。但小米仅在卖场入驻的汝矣岛国际金融中心(IFC)内设有一家官方售后中心,其余均为外包服务点。
品牌认知度相对较低也是一大瓶颈,小米在上月开设首家门店前,在韩国未建立起销售网络,也未积极开展营销。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体系也尚未建立,导致难寻实体购买渠道。目前小米的主要客户仍限于线上购买中低端机型的消费者。小米方面也坦言,虽然小米是销量排名全球第三位的智能手机厂商,但在韩国仍属于新晋品牌。
近期小米通过一系列大胆投资打开市场,以汝矣岛门店为起点,小米计划在主要城市扩大门店布局,并建立起可维修大型家电的一站式售后服务中心。
业内人士指出,在三星和苹果两分天下的韩国智能手机市场中,小米若无法以压倒性的机型配置优势或合理价格打开局面的话,在短期内很难赢得韩国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