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上海’新闻 67个
-
中国服装在韩热销创新高 韩国本土品牌陷入低迷
在韩国时尚品牌因消费需求萎缩与库存积压陷入困境之际,中国服装进口量连年攀升。尽管韩国服装消费市场呈现萎缩态势,但对中国服装的整体依赖度却日益升高。 韩国关税厅(海关)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从中国进口的服装金额达18.65亿美元,同比增长7.3%。中国服装进口额在2023年为43.28亿美元,2024年达到47.64亿美元,均在当年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服装进口量同样大幅增长。截至今年5月,中国服装进口量达11.04万吨,同比增加7.6%。2023年的进口量达25.61万吨,2024年更增至28.85万吨。 业内分析指出,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在于通过全球速卖通、Temu、希音(Shein)等中国电商平台购买超低价服装的韩国消费者日益增多所导致的。尤其是热爱时尚潮流、偏好低价商品的年轻群体更看好中国进口服装。 据大数据分析平台“MOBILEINDEX”近日发布的数据,Temu自2023年进入韩国市场以来,年度交易额从22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8亿元)激增至去年的5624亿韩元。截至今年6月,Temu的交易额已达3655亿韩元,有望超过去年总交易额。同时,主打中国服装的希音交易额为180亿韩元,已超过去年122亿韩元。全球速卖通的交易额也从2023年的8219亿韩元增至2024年的1.3517万亿韩元,今年上半年已达6960亿韩元。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开始关注高端中国时尚品牌。中国服饰正逐步摆脱“低价且质量差”的刻板印象,消费者开始购买如Shushu/Tong、MARKGONG等售价均在数十万韩元的服装。2014年在上海创立的Shushu/Tong自去年8月入驻韩国时尚平台29CM与韩国转售平台“KREAM”以来,持续受到韩国消费者的欢迎。 相反,韩国本土服装品牌陷入业绩承压的困境。时尚业界指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物产时尚部门、Handsome、F&F等韩国主要时尚企业仍延续去年以来的负增长趋势。证券界表示,今年第二季度韩国时尚行业的营业利润预计将同比下降10%至20%。
2025-07-17 02:56:20 -
Musinsa精准布局中国市场 掀起韩国时尚全球化新篇章
韩国在线时尚平台Musinsa正加速推进全球扩张,积极筹备首次公开募股(IPO),以募集资金拓展海外业务,尤其聚焦潜力巨大的中国线下零售市场。在此背景下,Musinsa近日与中国最大时尚集团安踏体育(Anta Sports)达成战略合作。此次携手能否帮助其突破韩国品牌在华发展的瓶颈,带动韩国时尚品牌在全球市场掀起新一轮热潮,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十多年前,三星物产旗下服饰品牌8Seconds等韩国品牌曾陆续进军中国市场,但受限于品牌认知度不高,加之外部环境影响,发展受阻,中国市场一度被视为难以逾越的壁垒。面对这一现实,Musinsa选择主动出击。 根据协议,Musinsa与安踏体育将共同成立合资公司,Musinsa出资比例为60%,安踏为40%,经营权由Musinsa掌握,这一外资控股结构在中国市场较为罕见。新公司将以Musinsa中国子公司“Musinsa China”为运营主体,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在上海或杭州开设首家线下门店,主推Musinsa Standard等多个旗下品牌。 安踏体育是全球第三大运动服饰企业,去年实现销售额708亿元人民币,旗下拥有安踏、迪桑特(Descente)等多个知名品牌。此前,安踏曾与可隆(Kolon)、斐乐(FILA)等韩国运动品牌展开合作,此次首次携手专注于休闲与街头时尚领域的Musinsa,旨在拓展其在街头时尚、正装及休闲服饰等日常穿搭领域的产品线。今年年初,安踏还通过收购Musinsa部分旧股,获得约1.7%的股份,进一步展现其推进战略合作的意愿。 Musinsa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开设超过100家线下门店,力争实现销售额突破1万亿韩元(约合52亿元人民币)。目前,该公司在韩国本土运营33家门店,并已在日本东京试水线下市场。为支撑海外业务扩张,Musinsa还成立了物流子公司Musinsa Logistics,致力于构建全球配送体系,力求将海外订单的配送时效缩短到1至2天,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中国消费者对韩国时尚的接受度明显回升。数据显示,Musinsa今年5月对旗下11家门店的外国消费者销售情况分析中,中国大陆买家占比最高,达到18.4%,超过了中国台湾和美国。韩国关税厅数据显示,韩国对中国的服装出口额从2020年的3.7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5.46亿美元,增幅达45.4%。 随着中韩关系逐步回暖,多家韩国时尚品牌加快了对华布局。三星物产旗下时装品牌Juun.J正围绕中国市场积极扩展,今年8月先后在北京和成都的高端百货SKP开设快闪店,9月则在上海芮欧百货开设了独立门店。 备受年轻女性青睐的Mardi Mercredi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门店数量已超过30家,Matin Kim去年进军中国香港市场,近期也计划进入中国大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韩国时尚在中国市场影响力的提升,将推动整个韩国时尚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业界分析指出,Musinsa凭借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和精准的市场拓展策略,正积极突破以往在中国市场遇到的阻碍,力求成为推动韩国时尚走向全球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更多韩国品牌加快布局并不断创新突破,韩国时尚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赢得更广泛认可,实现持续增长,树立新的行业标杆。
2025-07-12 00:15:09 -
韩亚银行在华加速调整网点布局 两月内关闭两家支行
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为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经监管部门批复,大连开发区支行自上月21日起停止对外营业。 网点关闭后,该支行业务全部并入韩亚银行大连分行,原有债权债务由大连分行统一承继,新老客户可继续前往大连分行正常办理银行业务。为确保撤并工作顺利进行,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已于上月21日凌晨0点至6点完成客户数据迁移工作。 与此同时,韩亚银行对北京营业网点也进行调整。根据公告,北京中关村支行将于8月8日结束营业后正式停业。停业后,该支行业务同样并入韩亚银行北京分行,原有债权债务由北京分行统一承继,新老客户可继续前往北京分行办理相关业务。 韩亚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如韩国国内银行对部分营业网点进行整合一样,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也在推动整合工作,这是为了适应金融市场发展变化,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质量。 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总部位于北京。目前,该行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烟台、沈阳、哈尔滨、长春、西安、南京等地设有18家分支机构,经营全面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 在经营业绩方面,去年韩亚银行成为在华韩资银行中唯一实现业绩增长的银行,净利润达5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83万元),同比增长10%。 关于中国市场策略,韩亚银行负责人表示:“面对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内需复苏乏力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外部不利因素,我行将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提升低风险优质资产比重等措施,进一步夯实收益基础。”
2025-07-10 20:21:44 -
韩国游戏巨头齐聚BW2025 强化中国市场布局
随着暑期游戏市场逐步升温,韩国主要游戏企业将集体亮相中国最大二次元盛会“Bilibili World 2025”(以下简称BW2025),加快拓展中国市场步伐。 据韩国游戏业界10日消息,乐线(Nexon)、新游游戏(Neowiz)、魁匠团(Krafton)、珍艾碧丝(Pearl Abyss)等韩国知名游戏企业将于11日至13日,在中国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BW2025上集中展出旗下主要作品。 BW2025是由中国最大二次元视频平台哔哩哔哩(Bilibili)主办的综合性ACG(动画、漫画、游戏)展会。尽管展会初期以二次元及手游为核心,但近年来覆盖范围已扩展至主机游戏、网络游戏、虚拟主播及周边产品,正逐步发展为面向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人群)的多元文化交流平台。 韩国游戏企业积极参展,显示出其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根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发布的《2024韩国游戏市场白皮书》,2023年,中国成为韩国游戏出口的最大市场,占比达25.5%。其中,乐线与腾讯合作推出的《地下城与勇士:起源》显著带动了乐线全年销售额突破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9亿元)。 根据各企业产品在华运营状况,此次参展策略也呈现出差异化趋势。对于已进入中国市场的游戏,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巩固现有用户基础、强化品牌黏性来提升市场影响力。例如,乐线旗下《蔚蓝档案》已连续三年亮相BW展会,借助该平台持续发布更新内容,深化与粉丝之间的互动;Shift Up旗下《胜利女神:妮姬》则围绕在中国玩家中人气颇高的角色“桃乐丝(Dorothy)”打造主题展台,并推出周边产品和现场活动,进一步提升用户参与度。 除二次元作品外,珍艾碧丝与魁匠团等企业也计划借助本次展会检验尚未公开新作的市场反响。珍艾碧丝将首次公开新作《红色沙漠》的试玩版本,以收集中国玩家的反馈;魁匠团则计划推出基于《绝地求生》世界观开发的新作《绝地求生:盲点》,以激发现场关注与讨论热度。 业界分析指出,BW已成为韩国游戏企业在中国市场测试新品和验证用户反应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哔哩哔哩所打造的粉丝文化和高黏性用户生态,推动韩国企业不断加码本地化运营与线下互动。尤其在二次元游戏领域,通过举办粉丝活动、销售定制周边、安排开发者与玩家现场交流等方式,已被证明能有效提升用户忠诚度,并进一步促进实际销售转化。
2025-07-10 20:14:43 -
免签政策效果显著 韩国成中国入境游增长"黑马"
据澎湃新闻日前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入境旅游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免签政策成效显著。 上海边检机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查验入境外籍旅客数量约为260万人次,同比增长44.8%。其中约140万人次通过免签政策入境,达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 北京同样呈现强劲增长,上半年入境外籍旅客数量达149万人次,其中84万人次享受免签便利,较去年同期翻番。此外,通过免签入境成都的外籍游客数量达28.7万人次,同比激增120%;前往海南的外籍游客达66.3万人次,其中89%通过免签渠道入境,同比增长48%。 上海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期间,上海接待外籍游客数量达254.3万人次。其中,韩国游客超过35.6万人次,同比增长138.6%;泰国游客超过22.7万人次,同比增长157.1%;日本游客近24.4万人次,同比增长60.7%。 这一增长态势得益于中国政府自2023年年底启动的免签政策。该政策从最初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实施,去年6月新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11月扩展至日本和韩国。此后,沙特阿拉伯、阿曼、科威特、巴林等中东国家也被纳入,目前适用免签政策国家已扩展是47个。以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以免办签证入境。 旅游业界普遍预测,若免签政策持续发力,今年全年外籍游客数量或将超过疫情前水平。携程集团董事长梁建章表示:“现在中国的入境游业务经过两三年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70%至80%水平,可能今年就能够完全恢复,甚至于超过疫情前的水平。”
2025-07-09 00:09:30 -
赴华旅游需求持续攀升 济州航空中国航线上新
据济州航空7日消息,为应对持续增长的中国旅游需求,将扩大运营中国航线。 本月25日起,济州航空将开通釜山至上海浦东航班,每周一、三、五、日执飞四次,从10月1日起开通仁川至桂林航班,每周三、四、六、日执飞四次。 今年5月起,济州航空恢复济州至西安航班,每周六、日执飞两次,仁川至威海航班将在10月25日前增加至每周执飞3次,仁川至延吉航班将在8月26日前每周增加一班。 济州航空执飞的釜山至上海航班从金海国际机场晚上10点15分起飞,次日凌晨零时5分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返程航班凌晨4点从上海起飞,清晨6点40分抵达。上海作为观光、商务、留学等需求集中的城市,拥有迪士尼乐园等著名景点,是家庭旅游热门目的地。 仁川至桂林航线晚上9点25分从仁川国际机场出发,次日零点40分抵达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返程航班凌晨1点40分从桂林出发,清晨6点半抵达仁川机场。 桂林是中国西南部著名旅游城市,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漓江等自然景观闻名,既可享受静谧之旅,又能体验自行车、徒步、漂流等户外活动,深受年轻自由行游客青睐。 自中方去年11月对韩国公民实行免签入境政策后,赴华游客持续增长。济州航线执飞的中国航线旅客人数从今年1月的3.1万人次增加至上月的5.4万人次,月平均以12%的增幅攀升。上座率也从第一季度的70%多提高至第二季度的80%多。韩国政府计划于第三季度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免签入境政策,预计届时来韩中国游客也将大幅增长。 济州航空同步推出机票折扣活动,本月13日前预订釜山至上海、仁川至威海、仁川至青岛、济州至北京航线可享受折扣。
2025-07-07 23:12:07 -
韩中关系回暖激活美妆产业 化妆品巨头重塑对华布局
随着韩国政权更迭及韩中关系改善预期升温,韩国美妆(K-Beauty)产业加快重启曾一度陷入停滞的中国市场战略。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韩国科玛等主要化妆品企业相继完成结构调整,通过整顿分销渠道、大规模投资及强化全球平台合作等举措,为“第二增长曲线”蓄力。 业内消息显示,爱茉莉太平近期完成了针对中国市场的结构调整,自今年起正式进入增长导向阶段,计划大幅加码在华投资。集团社长金昇焕于上月12日在首尔举行的第16届IGDS世界百货店峰会上表示:“中国依然是我们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当前正处于由结构调整向增长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 事实上,企业此前推进的结构调整已开始显现成效。受“限韩令”影响,爱茉莉太平洋大幅缩减线下门店规模,转向线上渠道重塑销售体系,并聚焦提升盈利能力。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了八个季度来的首次盈利,表明其经营结构已得到有效调整,也为重返中国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昇焕指出:“在中国内需回暖与韩中关系改善的双重背景下,公司将通过提升上海工厂开工率等方式,积极寻求新的增长动能。”他指出,该工厂自2002年竣工投产、2014年扩建以来,因限韩令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开工率一度降至约10%。未来,公司将逐步恢复正常运营体系,扩大产能,以满足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除爱茉莉太平洋外,韩国美妆行业整体也在加速调整对华战略。韩国科玛近日与中国最大跨境电商平台“天猫国际”签署合作协议,计划通过强化定制化服务、加强与全球平台协同合作,助力韩国美妆品牌深耕中国市场。 科丝美诗则通过加大资本投入,进一步深化在华布局。公司计划于2026年前在上海莘庄工业园区建设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新总部,占地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7.3万平方米,旨在打造面向中国市场的化妆品设计代工(ODM)核心基地。 LG生活健康以品牌营销为核心,积极扩大在华影响力。今年5月27日,公司在上海举办了旗下高端宫廷护肤品牌“后(WHOO)”全球发布会,邀请韩国、中国及亚洲各地的主流媒体、美妆达人和电商平台高管出席,全面开启新一轮品牌推广攻势。 业内普遍认为,尽管近年来韩国企业在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鉴于中国市场体量庞大且增长潜力依然可观,化妆品行业整体仍然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在韩中关系回暖的大背景下,韩国美妆产业正重新将中国视为推动“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战略阵地。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同样看好中国消费回暖态势。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达到3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5月进一步上升至435亿元,同比增长4.4%,整体呈现稳步复苏的态势。 韩国LS证券分析师吴林雅(音)指出:“随着中国内需回暖、高端产品消费持续增长、本地渠道不断优化,加之免税市场逐步恢复,预计下半年化妆品行业有望全面反弹,中国市场或将成为推动行业估值上调的重要动力。” 梅里茨证券分析师朴钟大(音)表示:“近期中国消费环境明显改善,出口形势也呈现回升趋势。再加上韩中关系缓和的预期升温,有望减轻企业在华经营的不确定性,行业前景值得期待。” 然而,也有观点提醒企业需保持谨慎。部分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中国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4月至5月的消费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但阶段性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此外,“国潮”兴起、监管趋严和消费结构持续变化,可能使海外品牌难以重现以往的“特殊红利”。 因此,部分企业在积极推进对华战略的同时,也加大了对日本、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布局,力求实现渠道多元化,以分散市场风险。受限韩令和疫情双重影响,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内经营不确定性仍难以完全消除。 一位化妆品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中国市场环境确实有所改善,这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但考虑到外部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我们也在积极拓展其他国家市场布局,确保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2025-07-03 00:41:17 -
韩中文化交流现"解冻"迹象 内容产业重启对华布局
随着韩中外交关系回暖,韩国内容产业正加紧布局,寻求重返中国市场的机遇。受“限韩令”影响多年的K-POP、电影、游戏等行业,伴随新政府推行务实外交方针以及中方释放合作意向,正逐步摆脱政策阴影,迎来新的转机。 2016年,因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引发中方反制,K-POP等韩流内容被全面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尽管粉丝通过线上团购专辑、前往中国港澳地区观演等方式维持热度,韩流内容始终难以重回中国主流舞台。 总统李在明上任后,强调“文化即经济”,提出将文化与产业、就业相结合的政策思路,并推动韩中高层对话。随着外交温度回升,业界迅速行动。韩国HYBE于4月在北京设立HYBE CHINA,加快旗下艺人本地活动布局。SM娱乐则与中国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缔结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同推出本地偶像组合,并围绕知识产权(IP)商品开发、2026年中国香港演唱会等展开长期合作。 本月13日开幕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观察“限韩令”松动的重要窗口。今年共有5部韩国电影受邀参展,包括洪常秀、黄秉国、柳昇完等多位知名导演的新作,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主办方还表示将加强与韩方的合作,并向美国文化娱乐杂志《Variety》等外媒透露,正筹备邀请包括韩国在内的亚洲主要影像机构和从业者参与特别活动。 K-POP艺人正通过影视作品实现跨界联动。SEVENTEEN成员JUN(文俊辉)以中国电影《暴风骤雨》演员身份亮相,体现韩中文化合作正朝双向互动发展。此前,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展映了《绿鱼》《误发弹》等韩国经典影片,文化交流正在逐步恢复。有分析认为,今年上海电影节大量引入韩国新作,与以往侧重经典回顾的展映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中国主流文化平台对韩流的重新接纳与期待。 在影视与音乐之外,综合娱乐公司NS ENM也在加快布局。本月初,公司与重庆市签署合作协议,成为“限韩令”以来首个与中国官方开展内容合作的韩国企业。合作涵盖韩中合拍、演出策划、艺人交流及演艺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彰显韩方进军中国市场的明确战略意图。 NS ENM计划于7月和10月在重庆举办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文化演出和演唱会,借助当地科幻拍摄基地和演出场馆等资源,推动内容业务多元化发展。公司还将与中方在行政审批、税收优惠、电商平台合作等方面深化对接,全面拓宽市场渠道。 NS ENM首席执行官高秉哲(音)表示,随着韩中关系改善及限韩令解除预期升温,韩国娱乐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司将依托全球化网络和多元化内容,在中国市场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除影视与音乐外,游戏行业也在悄然布局。部分韩国企业正加紧招募具备中国市场经验的人才,以筹建本地化运营团队,力求在政策放宽后迅速进入市场。 受前期中方审查趋严影响,多款韩国游戏产品未能顺利获批版号,游戏行业一度被视为限韩令的代表性受限领域。若未来全面解禁,韩国游戏或将成为出口内容的新引擎。证券界也指出,韩流相关企业正成为绕开贸易壁垒的新投资对象,部分内容企业股价已累计上涨近50%。 限韩令不仅象征着文化内容流通的受限,更反映出韩中外交关系的阶段性冷却。如今,伴随政府实用主义外交的推进以及企业加速海外布局,韩中文化交流正迈向实质性破冰。若未来政策进一步放宽,韩国文化内容不仅有望重返中国市场,更有可能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与中国本土生态共同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2025-06-27 17:00:00 -
上海文旅推广活动在韩成功举办 展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新形象
25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5年度上海文化和旅游推广活动在韩国首尔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This is Shanghai”为主题,采用机场快闪展演与文旅业界座谈会“双渠道、双平台”联动模式,面向韩国游客及旅游业界系统展示上海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魅力与发展潜力。 快闪展演引关注:“Lucky Shanghai”打造沉浸式城市体验 当日上午,“Lucky Shanghai”主题快闪活动在首尔金浦国际机场举行。活动以简约热烈的启动仪式拉开序幕,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与金浦国际机场嘉宾共同出席并剪彩。 现场设置的“Lucky Shanghai”主题充气装置造型独特,色彩明快,成为机场内新晋人气打卡点。旅客沿地贴导引,依次经过上海文旅资讯展销点、“This is Shanghai”图片展以及深受欢迎的“好运扭蛋区”,在轻松互动中抽取丰富奖品,获得沉浸式体验。据悉,该装置将在机场持续展示两周,预计覆盖大量国际旅客人群。 近年来,“可爱经济”已显露出穿透各年龄段消费群体的力量。此次活动以亲和可感的视觉语言与实用丰富的文旅信息相结合,有效提升了现场互动率与旅客好感度,进一步激发韩国游客赴沪旅行意愿,增强了上海在韩国市场的城市认知度和文旅吸引力。 业界座谈促合作:中韩文旅对话取得积极成果 当日下午,中国驻首尔旅游办事处提供支持的上海-首尔文旅企业座谈会在首尔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举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程梅红与首尔市观光体育局局长具宗元出席并致辞,表达双方加强文旅务实合作、推动中韩旅游复苏的共同意愿。会上,双方正式签署文旅合作备忘录,明确将在产业合作、联合营销、便利服务、信息共享等方面持续深化协作,为中韩文旅交流注入新动能。 座谈会吸引了来自两地的文旅相关企业、旅行社、航空公司及媒体机构参与。上海方面,来自上海临港新片区、中久新行、锦江国际、携程旅行、春秋旅行、飞猪旅行、皇家加勒比游轮、爱达邮轮及元化医疗等重点文旅企业代表,围绕入境旅游、邮轮经济、智慧服务等板块,重点介绍了最新旅游产品及合作需求。为韩国游客特别打造的“上海+湖南”一站双城联程线路产品备受关注,该线路经上海飞往湖南,将为游客带来更深度的文旅观光体验,是两大热门入境游目的地共同协作、针对韩国入境游市场的积极探索。韩方参会代表则就游客偏好、产品落地、市场策略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展现出中韩旅游市场的高热度与强需求。 市场互动持续升温:上海文旅加快“走出去”步伐 自2024年10月“感知上海” 文旅推介会在首尔成功举办以来,上海与韩国文旅互动日益紧密。特别是在中韩互免签证政策实施后,韩国游客赴沪热度明显提升。2025年截至4月,上海接待韩国游客超过26.9万人次,同比增长134.94%,韩国已跃升为上海最大的入境客源国,“周末游上海”成韩国年轻人度假新时尚。 为更好服务国际游客,上海文旅持续推进接待环境优化与服务体系建设。在支付便利、多语服务、交通接驳、文化体验等方面不断迭代升级,为海外游客提供更加高效、友好、便捷的出行体验。 本次首尔推广活动是继6月22日大阪推介会之后,上海文旅在国际市场的又一次精准发声。通过“本地化语言+创新性互动+专业化交流”的传播模式,进一步扩大了上海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影响力。未来,上海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朋友圈”,以更加开放、包容、活力的姿态,讲好新时代“上海故事”。
2025-06-26 02:03:45 -
宋昌贤掌舵现代汽车上海前瞻研发中心 韩中研发融合提速
现代起亚先进汽车平台(AVP,Advanced Vehicle Platform)本部长宋昌贤将挂帅出任现代汽车位于中国上海的前瞻技术研发中心(Hyundai Motor Advanced Technology R&D Shanghai)总负责人。 此举被解读为现代汽车在强化中国本土研发中心独立研发竞争力的同时,与韩国研究所在软件定义汽车(SDV)领域技术最大化发挥协同效应。 据汽车业界人士日前消息,现代汽车正在推进组织架构调整,计划将位于上海的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划归现代汽车AVP本部直接管理。 去年10月,现代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中心为现代汽车全资法人,负责现代汽车在中国区域总部的未来汽车研发工作。 现代汽车自2021年成立上海数字研发中心以来,持续强化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实力,以巩固在全球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去年1月,现代汽车将集团内较为分散的软件开发组织进行整合,新成立现代起亚AVP本部,由现代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移动初创公司42dot社长宋昌贤担任本部长。此次组织调整被视为体现了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加速未来汽车研发技术量产的愿景。上月,郑义宣赴华参观第21届上海国际车展,强调加强韩中研发协同效应。 现代汽车上海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划归AVP本部后,将在宋昌贤的全力指挥下,围绕以未来汽车产业核心——软件定义汽车为基础的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研发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现代汽车中国合资法人北京现代日前公开首款战略级电动车“ELEXIO”,计划在2027年之前推出6款新能源车型,全方位布局新能源市场,并借中国市场为跳板推进面向全球市场的未来汽车开发。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在信息技术(IT)和SDV等领域具有优势,此次调整是现代汽车集团加强内部研发协同的措施。预计将充分利用中国本土研发人才,持续加强以SDV为核心的新车开发。
2025-06-24 22:59:19
-
中国服装在韩热销创新高 韩国本土品牌陷入低迷
在韩国时尚品牌因消费需求萎缩与库存积压陷入困境之际,中国服装进口量连年攀升。尽管韩国服装消费市场呈现萎缩态势,但对中国服装的整体依赖度却日益升高。 韩国关税厅(海关)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从中国进口的服装金额达18.65亿美元,同比增长7.3%。中国服装进口额在2023年为43.28亿美元,2024年达到47.64亿美元,均在当年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服装进口量同样大幅增长。截至今年5月,中国服装进口量达11.04万吨,同比增加7.6%。2023年的进口量达25.61万吨,2024年更增至28.85万吨。 业内分析指出,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在于通过全球速卖通、Temu、希音(Shein)等中国电商平台购买超低价服装的韩国消费者日益增多所导致的。尤其是热爱时尚潮流、偏好低价商品的年轻群体更看好中国进口服装。 据大数据分析平台“MOBILEINDEX”近日发布的数据,Temu自2023年进入韩国市场以来,年度交易额从22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8亿元)激增至去年的5624亿韩元。截至今年6月,Temu的交易额已达3655亿韩元,有望超过去年总交易额。同时,主打中国服装的希音交易额为180亿韩元,已超过去年122亿韩元。全球速卖通的交易额也从2023年的8219亿韩元增至2024年的1.3517万亿韩元,今年上半年已达6960亿韩元。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开始关注高端中国时尚品牌。中国服饰正逐步摆脱“低价且质量差”的刻板印象,消费者开始购买如Shushu/Tong、MARKGONG等售价均在数十万韩元的服装。2014年在上海创立的Shushu/Tong自去年8月入驻韩国时尚平台29CM与韩国转售平台“KREAM”以来,持续受到韩国消费者的欢迎。 相反,韩国本土服装品牌陷入业绩承压的困境。时尚业界指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物产时尚部门、Handsome、F&F等韩国主要时尚企业仍延续去年以来的负增长趋势。证券界表示,今年第二季度韩国时尚行业的营业利润预计将同比下降10%至20%。
2025-07-17 02:56:20 -
Musinsa精准布局中国市场 掀起韩国时尚全球化新篇章
韩国在线时尚平台Musinsa正加速推进全球扩张,积极筹备首次公开募股(IPO),以募集资金拓展海外业务,尤其聚焦潜力巨大的中国线下零售市场。在此背景下,Musinsa近日与中国最大时尚集团安踏体育(Anta Sports)达成战略合作。此次携手能否帮助其突破韩国品牌在华发展的瓶颈,带动韩国时尚品牌在全球市场掀起新一轮热潮,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十多年前,三星物产旗下服饰品牌8Seconds等韩国品牌曾陆续进军中国市场,但受限于品牌认知度不高,加之外部环境影响,发展受阻,中国市场一度被视为难以逾越的壁垒。面对这一现实,Musinsa选择主动出击。 根据协议,Musinsa与安踏体育将共同成立合资公司,Musinsa出资比例为60%,安踏为40%,经营权由Musinsa掌握,这一外资控股结构在中国市场较为罕见。新公司将以Musinsa中国子公司“Musinsa China”为运营主体,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在上海或杭州开设首家线下门店,主推Musinsa Standard等多个旗下品牌。 安踏体育是全球第三大运动服饰企业,去年实现销售额708亿元人民币,旗下拥有安踏、迪桑特(Descente)等多个知名品牌。此前,安踏曾与可隆(Kolon)、斐乐(FILA)等韩国运动品牌展开合作,此次首次携手专注于休闲与街头时尚领域的Musinsa,旨在拓展其在街头时尚、正装及休闲服饰等日常穿搭领域的产品线。今年年初,安踏还通过收购Musinsa部分旧股,获得约1.7%的股份,进一步展现其推进战略合作的意愿。 Musinsa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开设超过100家线下门店,力争实现销售额突破1万亿韩元(约合52亿元人民币)。目前,该公司在韩国本土运营33家门店,并已在日本东京试水线下市场。为支撑海外业务扩张,Musinsa还成立了物流子公司Musinsa Logistics,致力于构建全球配送体系,力求将海外订单的配送时效缩短到1至2天,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中国消费者对韩国时尚的接受度明显回升。数据显示,Musinsa今年5月对旗下11家门店的外国消费者销售情况分析中,中国大陆买家占比最高,达到18.4%,超过了中国台湾和美国。韩国关税厅数据显示,韩国对中国的服装出口额从2020年的3.7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5.46亿美元,增幅达45.4%。 随着中韩关系逐步回暖,多家韩国时尚品牌加快了对华布局。三星物产旗下时装品牌Juun.J正围绕中国市场积极扩展,今年8月先后在北京和成都的高端百货SKP开设快闪店,9月则在上海芮欧百货开设了独立门店。 备受年轻女性青睐的Mardi Mercredi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门店数量已超过30家,Matin Kim去年进军中国香港市场,近期也计划进入中国大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韩国时尚在中国市场影响力的提升,将推动整个韩国时尚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业界分析指出,Musinsa凭借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和精准的市场拓展策略,正积极突破以往在中国市场遇到的阻碍,力求成为推动韩国时尚走向全球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更多韩国品牌加快布局并不断创新突破,韩国时尚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赢得更广泛认可,实现持续增长,树立新的行业标杆。
2025-07-12 00:15:09 -
韩亚银行在华加速调整网点布局 两月内关闭两家支行
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为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经监管部门批复,大连开发区支行自上月21日起停止对外营业。 网点关闭后,该支行业务全部并入韩亚银行大连分行,原有债权债务由大连分行统一承继,新老客户可继续前往大连分行正常办理银行业务。为确保撤并工作顺利进行,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已于上月21日凌晨0点至6点完成客户数据迁移工作。 与此同时,韩亚银行对北京营业网点也进行调整。根据公告,北京中关村支行将于8月8日结束营业后正式停业。停业后,该支行业务同样并入韩亚银行北京分行,原有债权债务由北京分行统一承继,新老客户可继续前往北京分行办理相关业务。 韩亚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如韩国国内银行对部分营业网点进行整合一样,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也在推动整合工作,这是为了适应金融市场发展变化,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质量。 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总部位于北京。目前,该行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烟台、沈阳、哈尔滨、长春、西安、南京等地设有18家分支机构,经营全面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 在经营业绩方面,去年韩亚银行成为在华韩资银行中唯一实现业绩增长的银行,净利润达5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83万元),同比增长10%。 关于中国市场策略,韩亚银行负责人表示:“面对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内需复苏乏力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外部不利因素,我行将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提升低风险优质资产比重等措施,进一步夯实收益基础。”
2025-07-10 20:21:44 -
韩国游戏巨头齐聚BW2025 强化中国市场布局
随着暑期游戏市场逐步升温,韩国主要游戏企业将集体亮相中国最大二次元盛会“Bilibili World 2025”(以下简称BW2025),加快拓展中国市场步伐。 据韩国游戏业界10日消息,乐线(Nexon)、新游游戏(Neowiz)、魁匠团(Krafton)、珍艾碧丝(Pearl Abyss)等韩国知名游戏企业将于11日至13日,在中国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BW2025上集中展出旗下主要作品。 BW2025是由中国最大二次元视频平台哔哩哔哩(Bilibili)主办的综合性ACG(动画、漫画、游戏)展会。尽管展会初期以二次元及手游为核心,但近年来覆盖范围已扩展至主机游戏、网络游戏、虚拟主播及周边产品,正逐步发展为面向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人群)的多元文化交流平台。 韩国游戏企业积极参展,显示出其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根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发布的《2024韩国游戏市场白皮书》,2023年,中国成为韩国游戏出口的最大市场,占比达25.5%。其中,乐线与腾讯合作推出的《地下城与勇士:起源》显著带动了乐线全年销售额突破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9亿元)。 根据各企业产品在华运营状况,此次参展策略也呈现出差异化趋势。对于已进入中国市场的游戏,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巩固现有用户基础、强化品牌黏性来提升市场影响力。例如,乐线旗下《蔚蓝档案》已连续三年亮相BW展会,借助该平台持续发布更新内容,深化与粉丝之间的互动;Shift Up旗下《胜利女神:妮姬》则围绕在中国玩家中人气颇高的角色“桃乐丝(Dorothy)”打造主题展台,并推出周边产品和现场活动,进一步提升用户参与度。 除二次元作品外,珍艾碧丝与魁匠团等企业也计划借助本次展会检验尚未公开新作的市场反响。珍艾碧丝将首次公开新作《红色沙漠》的试玩版本,以收集中国玩家的反馈;魁匠团则计划推出基于《绝地求生》世界观开发的新作《绝地求生:盲点》,以激发现场关注与讨论热度。 业界分析指出,BW已成为韩国游戏企业在中国市场测试新品和验证用户反应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哔哩哔哩所打造的粉丝文化和高黏性用户生态,推动韩国企业不断加码本地化运营与线下互动。尤其在二次元游戏领域,通过举办粉丝活动、销售定制周边、安排开发者与玩家现场交流等方式,已被证明能有效提升用户忠诚度,并进一步促进实际销售转化。
2025-07-10 20:14:43 -
免签政策效果显著 韩国成中国入境游增长"黑马"
据澎湃新闻日前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入境旅游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免签政策成效显著。 上海边检机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查验入境外籍旅客数量约为260万人次,同比增长44.8%。其中约140万人次通过免签政策入境,达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 北京同样呈现强劲增长,上半年入境外籍旅客数量达149万人次,其中84万人次享受免签便利,较去年同期翻番。此外,通过免签入境成都的外籍游客数量达28.7万人次,同比激增120%;前往海南的外籍游客达66.3万人次,其中89%通过免签渠道入境,同比增长48%。 上海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期间,上海接待外籍游客数量达254.3万人次。其中,韩国游客超过35.6万人次,同比增长138.6%;泰国游客超过22.7万人次,同比增长157.1%;日本游客近24.4万人次,同比增长60.7%。 这一增长态势得益于中国政府自2023年年底启动的免签政策。该政策从最初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实施,去年6月新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11月扩展至日本和韩国。此后,沙特阿拉伯、阿曼、科威特、巴林等中东国家也被纳入,目前适用免签政策国家已扩展是47个。以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以免办签证入境。 旅游业界普遍预测,若免签政策持续发力,今年全年外籍游客数量或将超过疫情前水平。携程集团董事长梁建章表示:“现在中国的入境游业务经过两三年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70%至80%水平,可能今年就能够完全恢复,甚至于超过疫情前的水平。”
2025-07-09 00:09:30 -
赴华旅游需求持续攀升 济州航空中国航线上新
据济州航空7日消息,为应对持续增长的中国旅游需求,将扩大运营中国航线。 本月25日起,济州航空将开通釜山至上海浦东航班,每周一、三、五、日执飞四次,从10月1日起开通仁川至桂林航班,每周三、四、六、日执飞四次。 今年5月起,济州航空恢复济州至西安航班,每周六、日执飞两次,仁川至威海航班将在10月25日前增加至每周执飞3次,仁川至延吉航班将在8月26日前每周增加一班。 济州航空执飞的釜山至上海航班从金海国际机场晚上10点15分起飞,次日凌晨零时5分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返程航班凌晨4点从上海起飞,清晨6点40分抵达。上海作为观光、商务、留学等需求集中的城市,拥有迪士尼乐园等著名景点,是家庭旅游热门目的地。 仁川至桂林航线晚上9点25分从仁川国际机场出发,次日零点40分抵达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返程航班凌晨1点40分从桂林出发,清晨6点半抵达仁川机场。 桂林是中国西南部著名旅游城市,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漓江等自然景观闻名,既可享受静谧之旅,又能体验自行车、徒步、漂流等户外活动,深受年轻自由行游客青睐。 自中方去年11月对韩国公民实行免签入境政策后,赴华游客持续增长。济州航线执飞的中国航线旅客人数从今年1月的3.1万人次增加至上月的5.4万人次,月平均以12%的增幅攀升。上座率也从第一季度的70%多提高至第二季度的80%多。韩国政府计划于第三季度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免签入境政策,预计届时来韩中国游客也将大幅增长。 济州航空同步推出机票折扣活动,本月13日前预订釜山至上海、仁川至威海、仁川至青岛、济州至北京航线可享受折扣。
2025-07-07 23:12:07 -
韩中关系回暖激活美妆产业 化妆品巨头重塑对华布局
随着韩国政权更迭及韩中关系改善预期升温,韩国美妆(K-Beauty)产业加快重启曾一度陷入停滞的中国市场战略。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韩国科玛等主要化妆品企业相继完成结构调整,通过整顿分销渠道、大规模投资及强化全球平台合作等举措,为“第二增长曲线”蓄力。 业内消息显示,爱茉莉太平近期完成了针对中国市场的结构调整,自今年起正式进入增长导向阶段,计划大幅加码在华投资。集团社长金昇焕于上月12日在首尔举行的第16届IGDS世界百货店峰会上表示:“中国依然是我们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当前正处于由结构调整向增长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 事实上,企业此前推进的结构调整已开始显现成效。受“限韩令”影响,爱茉莉太平洋大幅缩减线下门店规模,转向线上渠道重塑销售体系,并聚焦提升盈利能力。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了八个季度来的首次盈利,表明其经营结构已得到有效调整,也为重返中国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昇焕指出:“在中国内需回暖与韩中关系改善的双重背景下,公司将通过提升上海工厂开工率等方式,积极寻求新的增长动能。”他指出,该工厂自2002年竣工投产、2014年扩建以来,因限韩令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开工率一度降至约10%。未来,公司将逐步恢复正常运营体系,扩大产能,以满足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除爱茉莉太平洋外,韩国美妆行业整体也在加速调整对华战略。韩国科玛近日与中国最大跨境电商平台“天猫国际”签署合作协议,计划通过强化定制化服务、加强与全球平台协同合作,助力韩国美妆品牌深耕中国市场。 科丝美诗则通过加大资本投入,进一步深化在华布局。公司计划于2026年前在上海莘庄工业园区建设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新总部,占地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7.3万平方米,旨在打造面向中国市场的化妆品设计代工(ODM)核心基地。 LG生活健康以品牌营销为核心,积极扩大在华影响力。今年5月27日,公司在上海举办了旗下高端宫廷护肤品牌“后(WHOO)”全球发布会,邀请韩国、中国及亚洲各地的主流媒体、美妆达人和电商平台高管出席,全面开启新一轮品牌推广攻势。 业内普遍认为,尽管近年来韩国企业在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鉴于中国市场体量庞大且增长潜力依然可观,化妆品行业整体仍然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在韩中关系回暖的大背景下,韩国美妆产业正重新将中国视为推动“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战略阵地。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同样看好中国消费回暖态势。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达到3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5月进一步上升至435亿元,同比增长4.4%,整体呈现稳步复苏的态势。 韩国LS证券分析师吴林雅(音)指出:“随着中国内需回暖、高端产品消费持续增长、本地渠道不断优化,加之免税市场逐步恢复,预计下半年化妆品行业有望全面反弹,中国市场或将成为推动行业估值上调的重要动力。” 梅里茨证券分析师朴钟大(音)表示:“近期中国消费环境明显改善,出口形势也呈现回升趋势。再加上韩中关系缓和的预期升温,有望减轻企业在华经营的不确定性,行业前景值得期待。” 然而,也有观点提醒企业需保持谨慎。部分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中国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4月至5月的消费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但阶段性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此外,“国潮”兴起、监管趋严和消费结构持续变化,可能使海外品牌难以重现以往的“特殊红利”。 因此,部分企业在积极推进对华战略的同时,也加大了对日本、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布局,力求实现渠道多元化,以分散市场风险。受限韩令和疫情双重影响,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内经营不确定性仍难以完全消除。 一位化妆品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中国市场环境确实有所改善,这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但考虑到外部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我们也在积极拓展其他国家市场布局,确保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2025-07-03 00:41:17 -
韩中文化交流现"解冻"迹象 内容产业重启对华布局
随着韩中外交关系回暖,韩国内容产业正加紧布局,寻求重返中国市场的机遇。受“限韩令”影响多年的K-POP、电影、游戏等行业,伴随新政府推行务实外交方针以及中方释放合作意向,正逐步摆脱政策阴影,迎来新的转机。 2016年,因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引发中方反制,K-POP等韩流内容被全面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尽管粉丝通过线上团购专辑、前往中国港澳地区观演等方式维持热度,韩流内容始终难以重回中国主流舞台。 总统李在明上任后,强调“文化即经济”,提出将文化与产业、就业相结合的政策思路,并推动韩中高层对话。随着外交温度回升,业界迅速行动。韩国HYBE于4月在北京设立HYBE CHINA,加快旗下艺人本地活动布局。SM娱乐则与中国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缔结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同推出本地偶像组合,并围绕知识产权(IP)商品开发、2026年中国香港演唱会等展开长期合作。 本月13日开幕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观察“限韩令”松动的重要窗口。今年共有5部韩国电影受邀参展,包括洪常秀、黄秉国、柳昇完等多位知名导演的新作,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主办方还表示将加强与韩方的合作,并向美国文化娱乐杂志《Variety》等外媒透露,正筹备邀请包括韩国在内的亚洲主要影像机构和从业者参与特别活动。 K-POP艺人正通过影视作品实现跨界联动。SEVENTEEN成员JUN(文俊辉)以中国电影《暴风骤雨》演员身份亮相,体现韩中文化合作正朝双向互动发展。此前,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展映了《绿鱼》《误发弹》等韩国经典影片,文化交流正在逐步恢复。有分析认为,今年上海电影节大量引入韩国新作,与以往侧重经典回顾的展映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中国主流文化平台对韩流的重新接纳与期待。 在影视与音乐之外,综合娱乐公司NS ENM也在加快布局。本月初,公司与重庆市签署合作协议,成为“限韩令”以来首个与中国官方开展内容合作的韩国企业。合作涵盖韩中合拍、演出策划、艺人交流及演艺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彰显韩方进军中国市场的明确战略意图。 NS ENM计划于7月和10月在重庆举办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文化演出和演唱会,借助当地科幻拍摄基地和演出场馆等资源,推动内容业务多元化发展。公司还将与中方在行政审批、税收优惠、电商平台合作等方面深化对接,全面拓宽市场渠道。 NS ENM首席执行官高秉哲(音)表示,随着韩中关系改善及限韩令解除预期升温,韩国娱乐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司将依托全球化网络和多元化内容,在中国市场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除影视与音乐外,游戏行业也在悄然布局。部分韩国企业正加紧招募具备中国市场经验的人才,以筹建本地化运营团队,力求在政策放宽后迅速进入市场。 受前期中方审查趋严影响,多款韩国游戏产品未能顺利获批版号,游戏行业一度被视为限韩令的代表性受限领域。若未来全面解禁,韩国游戏或将成为出口内容的新引擎。证券界也指出,韩流相关企业正成为绕开贸易壁垒的新投资对象,部分内容企业股价已累计上涨近50%。 限韩令不仅象征着文化内容流通的受限,更反映出韩中外交关系的阶段性冷却。如今,伴随政府实用主义外交的推进以及企业加速海外布局,韩中文化交流正迈向实质性破冰。若未来政策进一步放宽,韩国文化内容不仅有望重返中国市场,更有可能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与中国本土生态共同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2025-06-27 17:00:00 -
上海文旅推广活动在韩成功举办 展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新形象
25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5年度上海文化和旅游推广活动在韩国首尔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This is Shanghai”为主题,采用机场快闪展演与文旅业界座谈会“双渠道、双平台”联动模式,面向韩国游客及旅游业界系统展示上海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魅力与发展潜力。 快闪展演引关注:“Lucky Shanghai”打造沉浸式城市体验 当日上午,“Lucky Shanghai”主题快闪活动在首尔金浦国际机场举行。活动以简约热烈的启动仪式拉开序幕,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与金浦国际机场嘉宾共同出席并剪彩。 现场设置的“Lucky Shanghai”主题充气装置造型独特,色彩明快,成为机场内新晋人气打卡点。旅客沿地贴导引,依次经过上海文旅资讯展销点、“This is Shanghai”图片展以及深受欢迎的“好运扭蛋区”,在轻松互动中抽取丰富奖品,获得沉浸式体验。据悉,该装置将在机场持续展示两周,预计覆盖大量国际旅客人群。 近年来,“可爱经济”已显露出穿透各年龄段消费群体的力量。此次活动以亲和可感的视觉语言与实用丰富的文旅信息相结合,有效提升了现场互动率与旅客好感度,进一步激发韩国游客赴沪旅行意愿,增强了上海在韩国市场的城市认知度和文旅吸引力。 业界座谈促合作:中韩文旅对话取得积极成果 当日下午,中国驻首尔旅游办事处提供支持的上海-首尔文旅企业座谈会在首尔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举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程梅红与首尔市观光体育局局长具宗元出席并致辞,表达双方加强文旅务实合作、推动中韩旅游复苏的共同意愿。会上,双方正式签署文旅合作备忘录,明确将在产业合作、联合营销、便利服务、信息共享等方面持续深化协作,为中韩文旅交流注入新动能。 座谈会吸引了来自两地的文旅相关企业、旅行社、航空公司及媒体机构参与。上海方面,来自上海临港新片区、中久新行、锦江国际、携程旅行、春秋旅行、飞猪旅行、皇家加勒比游轮、爱达邮轮及元化医疗等重点文旅企业代表,围绕入境旅游、邮轮经济、智慧服务等板块,重点介绍了最新旅游产品及合作需求。为韩国游客特别打造的“上海+湖南”一站双城联程线路产品备受关注,该线路经上海飞往湖南,将为游客带来更深度的文旅观光体验,是两大热门入境游目的地共同协作、针对韩国入境游市场的积极探索。韩方参会代表则就游客偏好、产品落地、市场策略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展现出中韩旅游市场的高热度与强需求。 市场互动持续升温:上海文旅加快“走出去”步伐 自2024年10月“感知上海” 文旅推介会在首尔成功举办以来,上海与韩国文旅互动日益紧密。特别是在中韩互免签证政策实施后,韩国游客赴沪热度明显提升。2025年截至4月,上海接待韩国游客超过26.9万人次,同比增长134.94%,韩国已跃升为上海最大的入境客源国,“周末游上海”成韩国年轻人度假新时尚。 为更好服务国际游客,上海文旅持续推进接待环境优化与服务体系建设。在支付便利、多语服务、交通接驳、文化体验等方面不断迭代升级,为海外游客提供更加高效、友好、便捷的出行体验。 本次首尔推广活动是继6月22日大阪推介会之后,上海文旅在国际市场的又一次精准发声。通过“本地化语言+创新性互动+专业化交流”的传播模式,进一步扩大了上海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影响力。未来,上海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朋友圈”,以更加开放、包容、活力的姿态,讲好新时代“上海故事”。
2025-06-26 02:03:45 -
宋昌贤掌舵现代汽车上海前瞻研发中心 韩中研发融合提速
现代起亚先进汽车平台(AVP,Advanced Vehicle Platform)本部长宋昌贤将挂帅出任现代汽车位于中国上海的前瞻技术研发中心(Hyundai Motor Advanced Technology R&D Shanghai)总负责人。 此举被解读为现代汽车在强化中国本土研发中心独立研发竞争力的同时,与韩国研究所在软件定义汽车(SDV)领域技术最大化发挥协同效应。 据汽车业界人士日前消息,现代汽车正在推进组织架构调整,计划将位于上海的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划归现代汽车AVP本部直接管理。 去年10月,现代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中心为现代汽车全资法人,负责现代汽车在中国区域总部的未来汽车研发工作。 现代汽车自2021年成立上海数字研发中心以来,持续强化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实力,以巩固在全球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去年1月,现代汽车将集团内较为分散的软件开发组织进行整合,新成立现代起亚AVP本部,由现代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移动初创公司42dot社长宋昌贤担任本部长。此次组织调整被视为体现了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加速未来汽车研发技术量产的愿景。上月,郑义宣赴华参观第21届上海国际车展,强调加强韩中研发协同效应。 现代汽车上海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划归AVP本部后,将在宋昌贤的全力指挥下,围绕以未来汽车产业核心——软件定义汽车为基础的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研发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现代汽车中国合资法人北京现代日前公开首款战略级电动车“ELEXIO”,计划在2027年之前推出6款新能源车型,全方位布局新能源市场,并借中国市场为跳板推进面向全球市场的未来汽车开发。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在信息技术(IT)和SDV等领域具有优势,此次调整是现代汽车集团加强内部研发协同的措施。预计将充分利用中国本土研发人才,持续加强以SDV为核心的新车开发。
2025-06-24 22: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