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产品’新闻 180个
-
"人形机器人元年"已至?中韩产业竞速拉开帷幕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下一代机器人产业正加速崛起。伴随“AI+机器人”成为新一轮技术浪潮的风口,中国企业不仅在整机制造领域全面布局,也在电池等关键基础部件上快速突破,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与此同时,韩国的三星电子、LG电子及其电池企业也在加快部署,力求在这场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人形+电池”双轮驱动 据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的报告,目前全球逾百家上市公司正在研发人形机器人,其中超过半数(约56%)总部设在中国。此外,全球45%的定制化机器人制造企业也集中于中国。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正逐步确立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预计今年将有多家企业实现量产和商业化应用。 中国政府亦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设定到2027年实现全球领先技术水平的目标。目前由17个中央部门联合组成的“国家级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联盟”正积极推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产学研合作等多项政策落地,吸引大量资本和技术资源加速涌入。 中国科技企业也在加速技术融合。代表性机器人企业优必选正在与百度合作,将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集成至旗下人形机器人“Walker S”中,并计划与富士康设立联合实验室,拓展在物流、质检等场景的应用落地。智能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也宣布,计划于2026年量产工业级人形机器人,目标是实现从L2阶段(部分能力自动化)向L3阶段(多模态协同)的跨越。 ▲中国电池企业“绑定整机” 切入新兴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池企业也正凭借技术创新和全链条整合能力,在机器人产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代表企业亿纬锂能(EVE Energy)近日宣布,将为城市空中交通(UAM)研发企业小鹏汇天提供新一代低电压锂电池,并已完成样品交付,进入测试与集成阶段。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亿纬锂能亦在迅速布局。其子公司已更名为“惠州金源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并新增整机制造、研发、销售等业务方向。作为唯一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百大人形机器人企业”榜单的中国电池企业,亿纬锂能正通过高能量密度、高功率输出、安全性强、快速充放电等定制化电池产品,满足不同人形机器人厂商的差异化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池企业此举不仅是在技术上“嵌入”整机系统,更是在商业模式上突破了传统供应商角色,实现从“电池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商”的转型。这种“电池+整机”一体化的模式,也成为其在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突围的关键。 ▲韩国积极应对 强化软硬整合 面对中国企业的迅猛攻势,韩国相关企业也在加紧部署。三星电子在收购本土机器人公司Rainbow Robotics后,设立了约40人规模的“未来机器人推进团”,并通过其海外投资部门Samsung Next参与多家国际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的融资,强化全球协同创新布局。 LG电子亦在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明确表示,将重点推进包括家务机器人、家用人形机器人在内的业务。公司技术总裁(CTO)旗下的机器人前沿研究所正主导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 在电池方面,韩国企业也在积极扩展应用场景。LG新能源已与自动配送机器人企业Bear Robotics签署电池独家供应协议,并与韩华Aerospace合作开发城市空中交通专用电池系统。三星SDI则携手现代、起亚汽车共同开发专用于机器人领域的高效能电池产品,并通过新材料与结构设计提升性能。 然而,业内分析认为,韩国企业在机器人电池领域仍更多停留在“单元电池制造”阶段,对终端整机的系统集成关注相对不足;而中国企业则倾向于将电池深度嵌入整机设计,从运行场景中反向推动性能优化,展现出更强的全链条掌控能力。 中国企业生产的“人形机器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9 00:57:45 -
中共高层丁薛祥视察三星西安厂 中韩半导体合作释放积极信号
在中美关税摩擦持续加剧的背景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近日赴陕西调研,并视察了位于西安的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分析认为,此举释放出中方希望深化中韩半导体产业合作、共同应对美方出口管制的明确信号。 据悉,丁薛祥于4月14日至16日赴陕西省开展调研工作,其间专程前往三星电子西安半导体工厂并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丁薛祥是中共最高领导层成员之一,在党内排名第六,长期担任习近平总书记秘书,被普遍视为“习家军”核心成员之一,政治地位稳固,是未来国家重要领导人选之一。 丁薛祥现任中央科技委员会主任,全面统筹国家科技战略,亦是推动中国“半导体强国”战略的关键人物。在此次视察过程中,丁薛祥不仅考察了生产线运转情况,还就全球贸易形势发表讲话,批评美方对华加征关税及实施技术封锁等措施。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丁薛祥表示,“面对日益抬头的保护主义,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更加坚定。关税战、贸易战不得人心,中国愿与各方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三星电子西安工厂是该公司全球NAND闪存芯片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目前拥有两条生产线,产能占全球总产量的四成以上。工厂目前正加快推进第八代(178层)和第九代(256层)NAND产品的量产布局。 业内人士指出,丁薛祥此行的重要意义,在于向外界释放中国将通过加强与包括三星在内的国际领先企业合作,积极应对美方新一轮半导体出口限制的明确信号。除三星工厂外,丁薛祥还视察了正泰智能电气西北产业园、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及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多家重点机构,均为国家当前重点发展和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单位。 “丁常委此次调研代表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部署,其所到之处均体现出鲜明的政策导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此行也体现出中方希望加强与韩方产业协作、共同应对外部挑战的战略意图。” 据公开资料显示,自2019年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视察三星西安工厂以来,丁薛祥是首位到访该厂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此前一个月,习近平主席曾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并会见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显示中方高层正密集向韩方传递深化合作的积极信号。 业内普遍认为,尽管中国已培育出长江存储(YMTC)、长鑫存储(CXMT)等本土存储芯片企业,但在高带宽存储(HBM)等关键领域,与三星、SK海力士等韩企仍存在一定技术差距。在美方不断加强对AI芯片出口限制的背景下,中方有意通过与韩企开展务实合作,稳固半导体产业链安全。 近期,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再度发声,呼吁拜登政府扩大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措施,继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AI芯片“H20”被列入管控清单后,英特尔、AMD等厂商产品亦被纳入限制范围,中美科技领域竞争进一步升温。 三星半导体西安园区 【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中国】
2025-04-18 20:16:05 -
"关税冲击波"撼动全球手机市场格局 苹果缩小与三星出货差距
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正出现新的动向。由于特朗普政府第一季度的关税政策,苹果公司提前向美国市场大量投放产品,与三星电子在出货量和销量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公司还罕见地推出了中端产品,令与三星电子的“龙头之争”持续升温。 据多家市场研究机构17日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与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差距迅速缩小。通常而言,第一季度三星发布新款Galaxy系列产品,市场表现强劲,而苹果则在第三季度发布新款iPhone,以提升市场份额。然而,今年这一周期性规律被打破。 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三星与苹果的出货量市场份额差距由去年的2.6个百分点缩小至0.9个百分点。三星出货量为6060万部,苹果为5970万部。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对位研究”(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也显示出胶着局势:三星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苹果则以19%紧随其后。苹果出货量同比增长10%,是其追赶差距的主要原因。 在特朗普政府宣布新一轮对华关税措施后,苹果迅速采取行动,大量从印度调运产品。路透社报道称,苹果在印度的主要供应商富士康与塔塔电子公司3月向美国出口了约20亿美元的iPhone产品,创下月度出口最高纪录,相当于前两个月出口总和。为保证及时供货,苹果还动用了至少6架包机专门空运iPhone至美国。 此外,今年第一季度,苹果破例推出中端新机型iPhone 16e,进一步加剧了与三星的竞争。尽管出货量方面三星仍略胜一筹,但在实际销售量方面,苹果反超。根据对位研究的统计,第一季度苹果以19%的销量份额位居首位,三星则以18%排名第二。iPhone 16e在日本、印度、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而三星Galaxy S25系列的发布时间较前作有所推迟,影响了其市场表现。 出货量指的是手机制造商向渠道商、通信运营商或分销商供货的数量,属于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流通阶段。而销量则反映产品最终销售至消费者手中的实际数据。前者是供应的指标,后者体现真实的市场需求。 业内分析认为,为规避可能进一步加征的关税影响,苹果公司可能在第二季度继续加快出货节奏。IDC相关人士指出:“近期公布的90天关税缓冲期有助于刺激消费者提前购买,抢在价格上涨前完成采购,有望进一步推动第二季度的销售增长。” 不过,整体而言,市场不确定性加剧也引发了对全年智能手机市场前景的担忧。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仅为此前预测(6%)的一半。 对位研究相关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恐难实现4%的全年增长目标,增长率可能停留在0%,甚至出现负增长。” 【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4-18 19:46:56 -
特朗普关税大刀挥向越南 韩国时尚业"东南亚战略"遇阻
当地时间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布对等关税措施。【图片提供 韩联社】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主要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包括韩国在内的中国、欧盟、越南、日本等主要贸易国家征收超过基本税率的额外关税。虽然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除中国外的国家暂停加征关税90天。但随着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的持续加剧,韩国时尚业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设有生产基地的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在此次关税调整中,越南面临美方46%高额关税,不仅远超韩国25%的关税水平,更是所有受制裁国家中位居前列。鉴于越南在2023年对美贸易顺差规模位居全球第四,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意在针对贸易顺差国采取更为强硬的贸易平衡措施。 作为全球时尚产业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从事OEM(原始设备制造)及ODM(原始设计制造)业务的跨国企业将面临直接影响。目前,国际时尚业界正密切关注此次关税政策的具体实施,并紧急评估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以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近年来,全球服装供应链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前,中国曾占据美国服装进口市场约30%的份额,但在疫后的2023年降至17%。同时,越南的市场份额攀升至18%,孟加拉国也达到11%,意味着东南亚地区逐渐成为新的主要供应国。在此背景下,韩国OEM及ODM企业大多选择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设立生产基地,以此作为向美国等海外市场出口的重要枢纽。 此次关税政策的出台,对在越南大规模布局生产设施的韩国企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尽管近年来,韩国企业为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积极推行全球生产基地多元化战略,但由于在越南投资过度集中,反而使该国生产体系成为韩国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瓶颈,形成了新的依赖风险隐患。其中,与美国品牌保持密切业务往来的韩世实业(Hansae)首当其冲,面临的供应链冲击尤为显著。 韩世实业主要通过OEM及ODM模式承接来自美国等国际市场的订单,核心客户群体包括全球零售巨头塔吉特(Target)、沃尔玛(Walmart)以及国际知名品牌H&M、GAP、Old Navy等。韩世实业通过在海外采购原材料纱线,于境外生产基地完成成衣制造后出口至目标市场。目前,韩世实业已在越南、印尼、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等6个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网络,其中越南与危地马拉的生产规模占主导地位。仅在越南运营15家专业化工厂,业务范围涵盖服装缝制、面料加工、印染整理等全产业链环节。 为应对美国政策变化,韩世实业于2023年战略性收购了美国本土纺织制造商Texollini,旨在扩大"美国制造"产品比重,同时加强在中南美地区的产能布局,加速推进全球供应链多元化战略。然而,证券界普遍担忧,美方加征关税可能导致韩世实业的业绩承压。NH投资证券研究员郑智允(音)表示:“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消费者信心或受抑制,导致订单复苏延缓。”基于此,NH投资证券已下调韩世实业的目标股价。市场担忧情绪持续发酵,导致韩世实业股价在韩国证券交易所大幅下挫,跌幅一度超过7%,跌破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元)关口。 作为在越南投资规模最大的韩国企业之一,韩世实业自2001年设立首家越南子公司韩世VN以来,持续扩大在当地的生产布局,2005年成立韩世TN,2010年增设韩世TG,并于2013年完成对当地高端面料加工厂的收购,实现了产业链纵向整合。截至2024年底,韩世实业越南基地年产能已达7500万件成衣,占全球总产量的40%。韩世实业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东南亚国家关税上调将不可避免地增加运营成本,但我们将通过加速推进其他国家供应链建设,积极优化全球产能配置,最大限度降低政策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然而,分析认为,未来特朗普政府或将贸易政策矛头转向南美市场,意味着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仍面临较大的政策不确定性。流通业界相关人士指出,尽管越南遭受了高额关税制裁,但从产业结构来看,美国本土难以实现大规模服装生产。虽然企业可以转向中南美地区分散风险,但关税政策带来的市场波动性仍将持续存在。
2025-04-18 01:03:15 -
高通胀催热韩国PB市场 流通业加速品类扩展
在经济低迷与物价高企背景下,韩国流通行业加速布局自有品牌(PB)商品。价格低于一般制造商品牌的PB商品不仅当前销售表现亮眼,也被视为未来增长引擎。 据韩国流通业界17日消息,大型超市乐天玛特将在本月30日前开展“PB Festa”活动,500余种自有品牌(PB)商品参与促销,部分食品及生活用品最高可享五折优惠。 便利店行业也在通过PB商品推动价格下调。近日,7-Eleven携手旗下乐天玛特推出“Seven Select大容量袋装饮料”,每100毫升售价仅3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较同类产品便宜约50%。 在理性消费和性价比导向日益突出的趋势下,主要流通企业正加快推进PB战略。易买得24(Emart24)推出“1900紫菜包饭”“900三角紫菜包饭”等产品,直接在商品名称中标示价格;GS25也上架了“1400瓶装咖啡”“千元豆芽菜”等产品,突出低价优势。 PB商品带动的业绩改善同样明显。大型超市易买得的PB专卖品牌“No Brand”去年实现销售额1.39万亿韩元,较2015年创立初年的234亿韩元增长近60倍;Homeplus部分品类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达67%;便利店CU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21.8%。 面对增长势头,各企业加速扩充PB产品线。Homeplus计划在年内将PB品类从1400种增加至2000种;CU将原PB品牌“HEYROO”更名为“PBICK”;GS25则计划将“Real Price”系列扩展至100种以上。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出PB商品的目的不仅是满足性价比需求,许多企业还通过推出日常必需品等大众化产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PB商品的品类定位也在不断延伸,从早期主打高性价比的食品,拓展至服饰、美妆等新领域。7-Eleven近期推出售价9000韩元的“7-Select”T恤,并计划进一步推出袜子等服饰类产品。 线上渠道也在加速布局PB业务。Coupang表示,其PB品牌“CPLB”的合作企业数量已从2019年的160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630家。 便利店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在高物价环境下,PB商品已成为线上线下流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不仅当前销量稳步增长,还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今后将持续扩大产品种类。” 易买得24推出的“1900紫菜包饭”【图片来源 易买得24】
2025-04-18 00:24:25 -
跟团游需求萎缩 韩国旅行社迎来业绩"寒冬"
尽管今年第一季度韩国海外出境游客人数持续增长,但本土主要旅行社的盈利表现依旧乏力。受跟团游需求放缓、利润结构恶化以及在线旅游平台(OTA)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内普遍预计,今年第一季度主要旅行社的业绩将低于市场预期。 据韩国旅行社哈拿多乐(Hana Tour)与模德旅游(Modetour)17日公布的数据,今年2月和3月的海外跟团游旅客人数均出现同比下降。哈拿多乐2月为17.73万人次,3月为14.8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1%和12%;模德旅游2月为8.85万人次,3月为7.21万人次,同比降幅分别为20%和27%。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韩国整体出境游客规模仍保持增长态势。韩国出入境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出境人数达262.56万人次,同比增长4.5%。业界指出,尽管出境游需求持续回暖,但选择通过旅行社参与跟团游的游客比例正在逐步下滑。 证券业界普遍对主要旅行社第一季度的业绩持保守预期。韩亚证券预测,哈拿多乐今年第一季度的合并销售额将达到165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营业利润预计为125亿韩元,分别同比下降10%和42%。 韩亚证券研究员李基勋(音)表示:“尽管公司通过削减摊销成本、剔除电商平台TMon相关的一次性支出,以及中国市场的跟团游需求有所回升,预计全年利润将改善约200亿韩元。但就季度表现而言,盈利能力仍明显滞后于营收的恢复速度。” 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多家旅行社将第二季度视为业绩反弹的关键时机。扩大高附加值产品、优化成本效率,并抢占中国免签政策带来的新增需求,已成为各大旅行社的核心战略。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出境游市场持续回暖,但旅行社的跟团游业务已显现下滑趋势。随着自由行逐渐成为主流,加之OTA平台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传统旅行社以跟团游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正面临结构性挑战。 对此,旅行业界正在加速调整步伐,积极推进定制化产品开发和数字平台升级。一位行业人士指出:“当前不仅是复苏阶段,更是传统旅行社进行结构性转型的关键时刻。如果第二季度未能实现突破,全年业绩将面临压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将受到考验。” 哈拿多乐去年推出的“旅游搭子(Mingling Tour)蒙古篇”跟团游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哈拿多乐】
2025-04-17 23:32:51 -
三星与石头科技激烈角逐韩扫地机器人市场 韩中品牌迎正面对决
在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继续在韩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而三星电子则凭借新产品和多元化市场策略实现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业内普遍预计,今年将是两大品牌正面对决的重要一年。 全球主要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7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42.4%。其中,按销售额计算,石头科技以46%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较上一年增长11个百分点。 三星电子同样表现出色,其市场份额提升6个百分点至22%。三星于去年4月推出配备自动清洗、杀菌与烘干功能的“BESPOKE AI Steam”扫地机器人,上市一个月内即售出逾万台。尽管在相应功能推出时间上晚于中国品牌,但仍被业界评价为“表现不俗”。 分析指出,三星选择在5月大型电商促销季前发布新款,有助于抢占市场先机。此外,三星还在当年6月推出性价比更高的“BESPOKE Steam”机型,扩大了消费群体覆盖范围。 不过,尽管市场份额达到20%以上,三星与石头科技的差距反而扩大。后者凭借旗舰与中端性价比产品组合,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均实现强劲增长。相较之下,LG电子和中国品牌科沃斯(Ecovacs)则表现低迷。LG电子市场份额从16%跌至9%;科沃斯则从14%骤降至4%。 LG电子于去年8月才推出搭载自动清洗与烘干功能的“LG RoboKing AI All-in-One”,晚于三星约4个月,错失上半年销售高峰期,导致新品仅售出约4个月即陷入困境。业内认为,LG未能与三星同步推出竞争产品,间接促使三星市场份额上升。科沃斯销量下滑的原因则更多归因于内部调整。据悉,2023年底韩国总代理更换,造成渠道掌控力下降,销售业绩受损。 尽管石头科技目前仍具压倒性优势,但其于今年2月发布的旗舰产品“S9 MaxV Ultra”在功能上与前作差异不大,仅在导航系统与越障能力方面有所改进,价格却接近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业内人士指出,这种“高价低创新”的策略可能反而刺激旧款产品销量。 不过,石头科技的市场基础依然稳固。其S9系列开启预约活动时,共吸引超过5.2万人参与,创下该品牌在韩发布活动历史最高记录。其他中国品牌如科沃斯与追觅(Dreame)亦积极争抢市场份额。科沃斯今年2月发布“地宝X8 Pro Omni”,实现边拖地边自动清洗拖布;追觅则于1月推出配备“长腿”的“X50 Ultra”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石头科技与科沃斯也已支持智能家居互联标准“Matter”,可与包括三星电子、苹果、LG电子在内的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增强用户体验。 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S7 Max Ultra Robot”【图片来源 石头科技】
2025-04-17 20:23:06 -
美限制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 三星与SK海力士或受波及
因美国政府限制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作为其高带宽存储器(HBM)主要供应商的韩国半导体企业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面临外溢影响。 英伟达当地时间15日表示,公司已于本月9日收到美方通知,今后H20芯片出口至中国需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公司还透露,14日又接到进一步通知称相关限制将无限期适用。 H20芯片是英伟达在美国对华出口限制升级后,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一款高性能图形处理单元(GPU),是目前美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华提供的最高等级人工智能(AI)芯片之一。 该款芯片最初搭载第四代高带宽存储器(HBM3),近期完成性能升级后,据悉已应用由SK海力士等部分厂商提供的第五代产品——HBM3E八层封装。 三星电子去年曾向H20芯片供应HBM3产品,但因存在质量问题,目前已暂停供货,正通过提升产品品质以期重新进入供应链体系。 据IT专业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中国大型科技企业在今年第一季度已下达总额超过160亿美元的H20芯片订单。 业内普遍预测,英伟达目前正在研发的下一代对华AI芯片“B20”也将难以逃脱类似出口管制命运。据称B20将搭载SK海力士提供的HBM3E产品,若三星电子顺利通过相关质量测试,亦有望成为供货方。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中国AI芯片市场对HBM需求日益增长,曾令韩国半导体企业前景被广泛看好,但此次出口限制措施将基本堵死对华出货渠道。 不过,市场也有分析认为,该限制短期内对韩国企业影响有限。SK海力士在英伟达HBM供应链中占据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其主力产品HBM3E十二层封装主要面向除中国以外的市场。目前英伟达及其他客户对HBM的需求已超出SK海力士的供应能力,因此此次出口限制对其经营影响有限。 韩国投资证券研究员蔡敏淑(音)表示:“三星电子尚未就H20项目销售任何HBM产品,而SK海力士在3月已完成相关出货,不会产生类似英伟达库存损失的成本。”她指出,“H20原本为新增项目,其受限并不会改变企业全年HBM销售计划和业绩预估。” 实际上,自2024年1月1日起,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已禁止2至6代所有HBM产品直接出口至中国。 【图片来源 路透社/韩联社】
2025-04-17 19:51:24 -
韩国电商平台加码美妆节 体验与内容成市场新焦点
随着韩国主要电商平台在美妆领域持续加码,美妆节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相关活动从最初以折扣促销为主的单一营销形式,逐渐转变为融合内容、体验和社区互动的综合性品牌庆典。 据业界15日消息,Kakao Style旗下女性时尚电商平台Zigzag于本月11日至13日在首尔圣水洞XYZ SEOUL举办了线下快闪活动“ZIGVIEW美妆节”,成为今年首个启动美妆节活动的平台。此次活动汇集了2100多个品牌参与折扣促销,并提供肤色诊断、产品推荐等个性化互动内容。 紧随其后,电商巨头Coupang将于本月18日至20日举办“Mega Beauty Show虚拟商店”活动,持续推动平台从传统流通模式向以内容和体验为核心的美妆平台转型。此次活动通过引入1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元)的入场券收费机制提升参与感,并结合即时配送和基于用户评价的推荐系统,进一步强化策展能力。 希杰(CJ)集团旗下健康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也将于5月21日至27日在首尔鹭得岛举办“Olive Young Festival 2025”,通过将活动空间扩大至原有的两倍以上,结合颁奖礼、购物与体验等新形式,进一步巩固其在韩国美妆领域的主导地位。 时尚电商平台Musinsa则预计将在5月举办第二届线下美妆节。去年首届活动期间,平台美妆类交易额同比激增160%,展现了强劲的增长潜力。今年,Musinsa计划通过增加用户评价和美妆教程等内容,延长用户停留时间,进一步巩固其以内容为导向的美妆平台形象。 近年来,美妆节成为时尚、食品、家居等多个领域电商平台争相布局的焦点。美妆品类凭借高复购率、盈利潜力以及易于构建用户体验和社区互动体系的优势,成为电商平台推动用户增长与提升收益的重要手段。 一位美妆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电商竞争的加剧,美妆业务已成为提升平台品牌力和用户粘性的核心战略。未来,美妆营销将突破传统购物框架,逐步向融合社群与娱乐功能的内容驱动模式发展。” 去年4月,Coupang在首尔圣水洞Peaches DONE为美妆体验馆Mega Beauty Show开设了一家线下虚拟商店。【图片来源 Coupang】
2025-04-16 00:06:54 -
挑战特斯拉与现代 比亚迪韩国"中端战局"胜算几何?
随着中国比亚迪(BYD)和美国特斯拉等全球电动车巨头新车型相继登陆韩国市场,原本由本土品牌主导的韩国电动车市场正迅速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面对电动车需求暂时放缓的“低谷期”,本土整车厂商也加快推出亲民车型,全力应对市场挑战。 ▲海外强敌来袭:比亚迪打出“性价比”牌 比亚迪韩国法人本月14日正式启动其首款在韩销售车型——紧凑型纯电动SUV ATTO 3的交付工作。作为2023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第一的中国品牌,比亚迪在全球市场成功的核心在于通过磷酸铁锂(LFP)电池与垂直整合的自产系统,实现了极致的成本控制和价格优势。 ATTO 3标准版在韩售价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6.18万元),高配“Plus”版为3330万韩元。根据韩国政府电动车补贴制度,叠加145万韩元的中央政府补贴及各地方政策额外补贴后,实际购车价格不到3000万韩元,极具价格吸引力。 比亚迪不仅布局新车销售,还计划进军二手车业务,意在构建完整的电动车生态系统。比亚迪近日设立了“BYD Korea Auto”,该公司独立于此前负责新车销售的BYD Korea(比亚迪韩国法人),其业务范围涵盖二手车的进口、流通、销售及中介。这是比亚迪首次在韩明确提出开展二手车业务。业内普遍认为,比亚迪此举意在复制其在东南亚和欧洲市场的成功经验,在韩国掀起“性价比风暴”。 ▲特斯拉改款亮相 价格策略精准卡位 与比亚迪几乎同步,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也发布了其热门车型“Model Y”的中期改款版本“Juniper”系列,并将后轮驱动(RWD)版的起售价从5999万韩元下调至5299万韩元,恰好压在可享受韩国全额补贴的5300万韩元门槛之下。 据韩国进口汽车协会(KAIDA)数据,2024年Model Y在韩销量达1.8717万辆,居进口车销量榜首。此次改款在设计与配置上进行全面升级,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首批“Launch”限量车型将于本月内开始交付,其他版本计划自5月起陆续交车。业内指出,特斯拉此次不仅通过产品提升增加市场竞争力,还展现出对韩国市场的强烈攻势意图。 ▲韩系品牌迎战 主打中端市场守势 在外资品牌双重压力下,现代与起亚等本土整车企业迅速反应,加速推出价格更具吸引力的主流车型。 数据显示,今年2月,现代与起亚在韩国国内电动车市场的合计市占率达70.4%,相比2024年全年(60.1%)提高10.3个百分点。其中,现代艾尼氪(IONIQ) 5销量达1463辆,同比激增六倍;起亚EV3销量更是以2257辆位居当月榜首。新晋上市的现代Casper Electric也售出1061辆,表现亮眼。 此外,现代推出了旗舰电动SUV IONIQ 9,起亚也即将交付其新款紧凑型电动轿车EV4,持续强化产品线布局。 ▲“中端价格区间”成关键战场 谁将成为“游戏规则改变者”? 分析认为,决定电动车市场主导权的关键并非高端旗舰产品,而是售价在3000万至5000万韩元之间的中端车型。比亚迪ATTO 3与特斯拉Model Y新版本精准定位于该区间,使其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价格带。Model Y和ATTO 3的价格定位正在冲击中端市场,这将迫使其他品牌重新审视自身定价与产品策略。 虽然比亚迪在价格竞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韩国市场对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A/S)及品牌信任度的重视程度亦不容忽视。特斯拉则在品牌影响力与软件生态上依然占优。 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决定电动车市场格局的,不仅是单一产品性能,更是品牌整体战略、服务体验与本地化能力的综合较量。 韩国电动车市场竞争正步入新阶段,谁能脱颖而出成为“游戏规则改变者”,仍需时间检验。 4月3日,在京畿道高阳市KINTEX举行的"2025首尔移动出行展媒体日"活动上,"BYD SEAL"正式在韩国亮相。【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4-15 23:53:58
-
"人形机器人元年"已至?中韩产业竞速拉开帷幕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下一代机器人产业正加速崛起。伴随“AI+机器人”成为新一轮技术浪潮的风口,中国企业不仅在整机制造领域全面布局,也在电池等关键基础部件上快速突破,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与此同时,韩国的三星电子、LG电子及其电池企业也在加快部署,力求在这场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人形+电池”双轮驱动 据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的报告,目前全球逾百家上市公司正在研发人形机器人,其中超过半数(约56%)总部设在中国。此外,全球45%的定制化机器人制造企业也集中于中国。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正逐步确立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预计今年将有多家企业实现量产和商业化应用。 中国政府亦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设定到2027年实现全球领先技术水平的目标。目前由17个中央部门联合组成的“国家级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联盟”正积极推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产学研合作等多项政策落地,吸引大量资本和技术资源加速涌入。 中国科技企业也在加速技术融合。代表性机器人企业优必选正在与百度合作,将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集成至旗下人形机器人“Walker S”中,并计划与富士康设立联合实验室,拓展在物流、质检等场景的应用落地。智能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也宣布,计划于2026年量产工业级人形机器人,目标是实现从L2阶段(部分能力自动化)向L3阶段(多模态协同)的跨越。 ▲中国电池企业“绑定整机” 切入新兴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池企业也正凭借技术创新和全链条整合能力,在机器人产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代表企业亿纬锂能(EVE Energy)近日宣布,将为城市空中交通(UAM)研发企业小鹏汇天提供新一代低电压锂电池,并已完成样品交付,进入测试与集成阶段。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亿纬锂能亦在迅速布局。其子公司已更名为“惠州金源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并新增整机制造、研发、销售等业务方向。作为唯一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百大人形机器人企业”榜单的中国电池企业,亿纬锂能正通过高能量密度、高功率输出、安全性强、快速充放电等定制化电池产品,满足不同人形机器人厂商的差异化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池企业此举不仅是在技术上“嵌入”整机系统,更是在商业模式上突破了传统供应商角色,实现从“电池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商”的转型。这种“电池+整机”一体化的模式,也成为其在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突围的关键。 ▲韩国积极应对 强化软硬整合 面对中国企业的迅猛攻势,韩国相关企业也在加紧部署。三星电子在收购本土机器人公司Rainbow Robotics后,设立了约40人规模的“未来机器人推进团”,并通过其海外投资部门Samsung Next参与多家国际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的融资,强化全球协同创新布局。 LG电子亦在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明确表示,将重点推进包括家务机器人、家用人形机器人在内的业务。公司技术总裁(CTO)旗下的机器人前沿研究所正主导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 在电池方面,韩国企业也在积极扩展应用场景。LG新能源已与自动配送机器人企业Bear Robotics签署电池独家供应协议,并与韩华Aerospace合作开发城市空中交通专用电池系统。三星SDI则携手现代、起亚汽车共同开发专用于机器人领域的高效能电池产品,并通过新材料与结构设计提升性能。 然而,业内分析认为,韩国企业在机器人电池领域仍更多停留在“单元电池制造”阶段,对终端整机的系统集成关注相对不足;而中国企业则倾向于将电池深度嵌入整机设计,从运行场景中反向推动性能优化,展现出更强的全链条掌控能力。 中国企业生产的“人形机器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19 00:57:45 -
中共高层丁薛祥视察三星西安厂 中韩半导体合作释放积极信号
在中美关税摩擦持续加剧的背景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近日赴陕西调研,并视察了位于西安的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分析认为,此举释放出中方希望深化中韩半导体产业合作、共同应对美方出口管制的明确信号。 据悉,丁薛祥于4月14日至16日赴陕西省开展调研工作,其间专程前往三星电子西安半导体工厂并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丁薛祥是中共最高领导层成员之一,在党内排名第六,长期担任习近平总书记秘书,被普遍视为“习家军”核心成员之一,政治地位稳固,是未来国家重要领导人选之一。 丁薛祥现任中央科技委员会主任,全面统筹国家科技战略,亦是推动中国“半导体强国”战略的关键人物。在此次视察过程中,丁薛祥不仅考察了生产线运转情况,还就全球贸易形势发表讲话,批评美方对华加征关税及实施技术封锁等措施。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丁薛祥表示,“面对日益抬头的保护主义,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更加坚定。关税战、贸易战不得人心,中国愿与各方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三星电子西安工厂是该公司全球NAND闪存芯片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目前拥有两条生产线,产能占全球总产量的四成以上。工厂目前正加快推进第八代(178层)和第九代(256层)NAND产品的量产布局。 业内人士指出,丁薛祥此行的重要意义,在于向外界释放中国将通过加强与包括三星在内的国际领先企业合作,积极应对美方新一轮半导体出口限制的明确信号。除三星工厂外,丁薛祥还视察了正泰智能电气西北产业园、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及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多家重点机构,均为国家当前重点发展和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单位。 “丁常委此次调研代表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部署,其所到之处均体现出鲜明的政策导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此行也体现出中方希望加强与韩方产业协作、共同应对外部挑战的战略意图。” 据公开资料显示,自2019年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视察三星西安工厂以来,丁薛祥是首位到访该厂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此前一个月,习近平主席曾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并会见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显示中方高层正密集向韩方传递深化合作的积极信号。 业内普遍认为,尽管中国已培育出长江存储(YMTC)、长鑫存储(CXMT)等本土存储芯片企业,但在高带宽存储(HBM)等关键领域,与三星、SK海力士等韩企仍存在一定技术差距。在美方不断加强对AI芯片出口限制的背景下,中方有意通过与韩企开展务实合作,稳固半导体产业链安全。 近期,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再度发声,呼吁拜登政府扩大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措施,继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AI芯片“H20”被列入管控清单后,英特尔、AMD等厂商产品亦被纳入限制范围,中美科技领域竞争进一步升温。 三星半导体西安园区 【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中国】
2025-04-18 20:16:05 -
"关税冲击波"撼动全球手机市场格局 苹果缩小与三星出货差距
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正出现新的动向。由于特朗普政府第一季度的关税政策,苹果公司提前向美国市场大量投放产品,与三星电子在出货量和销量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公司还罕见地推出了中端产品,令与三星电子的“龙头之争”持续升温。 据多家市场研究机构17日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与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差距迅速缩小。通常而言,第一季度三星发布新款Galaxy系列产品,市场表现强劲,而苹果则在第三季度发布新款iPhone,以提升市场份额。然而,今年这一周期性规律被打破。 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三星与苹果的出货量市场份额差距由去年的2.6个百分点缩小至0.9个百分点。三星出货量为6060万部,苹果为5970万部。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对位研究”(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也显示出胶着局势:三星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苹果则以19%紧随其后。苹果出货量同比增长10%,是其追赶差距的主要原因。 在特朗普政府宣布新一轮对华关税措施后,苹果迅速采取行动,大量从印度调运产品。路透社报道称,苹果在印度的主要供应商富士康与塔塔电子公司3月向美国出口了约20亿美元的iPhone产品,创下月度出口最高纪录,相当于前两个月出口总和。为保证及时供货,苹果还动用了至少6架包机专门空运iPhone至美国。 此外,今年第一季度,苹果破例推出中端新机型iPhone 16e,进一步加剧了与三星的竞争。尽管出货量方面三星仍略胜一筹,但在实际销售量方面,苹果反超。根据对位研究的统计,第一季度苹果以19%的销量份额位居首位,三星则以18%排名第二。iPhone 16e在日本、印度、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而三星Galaxy S25系列的发布时间较前作有所推迟,影响了其市场表现。 出货量指的是手机制造商向渠道商、通信运营商或分销商供货的数量,属于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流通阶段。而销量则反映产品最终销售至消费者手中的实际数据。前者是供应的指标,后者体现真实的市场需求。 业内分析认为,为规避可能进一步加征的关税影响,苹果公司可能在第二季度继续加快出货节奏。IDC相关人士指出:“近期公布的90天关税缓冲期有助于刺激消费者提前购买,抢在价格上涨前完成采购,有望进一步推动第二季度的销售增长。” 不过,整体而言,市场不确定性加剧也引发了对全年智能手机市场前景的担忧。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仅为此前预测(6%)的一半。 对位研究相关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恐难实现4%的全年增长目标,增长率可能停留在0%,甚至出现负增长。” 【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4-18 19:46:56 -
特朗普关税大刀挥向越南 韩国时尚业"东南亚战略"遇阻
当地时间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布对等关税措施。【图片提供 韩联社】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主要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包括韩国在内的中国、欧盟、越南、日本等主要贸易国家征收超过基本税率的额外关税。虽然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除中国外的国家暂停加征关税90天。但随着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的持续加剧,韩国时尚业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设有生产基地的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在此次关税调整中,越南面临美方46%高额关税,不仅远超韩国25%的关税水平,更是所有受制裁国家中位居前列。鉴于越南在2023年对美贸易顺差规模位居全球第四,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意在针对贸易顺差国采取更为强硬的贸易平衡措施。 作为全球时尚产业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从事OEM(原始设备制造)及ODM(原始设计制造)业务的跨国企业将面临直接影响。目前,国际时尚业界正密切关注此次关税政策的具体实施,并紧急评估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以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近年来,全球服装供应链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前,中国曾占据美国服装进口市场约30%的份额,但在疫后的2023年降至17%。同时,越南的市场份额攀升至18%,孟加拉国也达到11%,意味着东南亚地区逐渐成为新的主要供应国。在此背景下,韩国OEM及ODM企业大多选择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设立生产基地,以此作为向美国等海外市场出口的重要枢纽。 此次关税政策的出台,对在越南大规模布局生产设施的韩国企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尽管近年来,韩国企业为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积极推行全球生产基地多元化战略,但由于在越南投资过度集中,反而使该国生产体系成为韩国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瓶颈,形成了新的依赖风险隐患。其中,与美国品牌保持密切业务往来的韩世实业(Hansae)首当其冲,面临的供应链冲击尤为显著。 韩世实业主要通过OEM及ODM模式承接来自美国等国际市场的订单,核心客户群体包括全球零售巨头塔吉特(Target)、沃尔玛(Walmart)以及国际知名品牌H&M、GAP、Old Navy等。韩世实业通过在海外采购原材料纱线,于境外生产基地完成成衣制造后出口至目标市场。目前,韩世实业已在越南、印尼、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等6个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网络,其中越南与危地马拉的生产规模占主导地位。仅在越南运营15家专业化工厂,业务范围涵盖服装缝制、面料加工、印染整理等全产业链环节。 为应对美国政策变化,韩世实业于2023年战略性收购了美国本土纺织制造商Texollini,旨在扩大"美国制造"产品比重,同时加强在中南美地区的产能布局,加速推进全球供应链多元化战略。然而,证券界普遍担忧,美方加征关税可能导致韩世实业的业绩承压。NH投资证券研究员郑智允(音)表示:“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消费者信心或受抑制,导致订单复苏延缓。”基于此,NH投资证券已下调韩世实业的目标股价。市场担忧情绪持续发酵,导致韩世实业股价在韩国证券交易所大幅下挫,跌幅一度超过7%,跌破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元)关口。 作为在越南投资规模最大的韩国企业之一,韩世实业自2001年设立首家越南子公司韩世VN以来,持续扩大在当地的生产布局,2005年成立韩世TN,2010年增设韩世TG,并于2013年完成对当地高端面料加工厂的收购,实现了产业链纵向整合。截至2024年底,韩世实业越南基地年产能已达7500万件成衣,占全球总产量的40%。韩世实业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东南亚国家关税上调将不可避免地增加运营成本,但我们将通过加速推进其他国家供应链建设,积极优化全球产能配置,最大限度降低政策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然而,分析认为,未来特朗普政府或将贸易政策矛头转向南美市场,意味着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仍面临较大的政策不确定性。流通业界相关人士指出,尽管越南遭受了高额关税制裁,但从产业结构来看,美国本土难以实现大规模服装生产。虽然企业可以转向中南美地区分散风险,但关税政策带来的市场波动性仍将持续存在。
2025-04-18 01:03:15 -
高通胀催热韩国PB市场 流通业加速品类扩展
在经济低迷与物价高企背景下,韩国流通行业加速布局自有品牌(PB)商品。价格低于一般制造商品牌的PB商品不仅当前销售表现亮眼,也被视为未来增长引擎。 据韩国流通业界17日消息,大型超市乐天玛特将在本月30日前开展“PB Festa”活动,500余种自有品牌(PB)商品参与促销,部分食品及生活用品最高可享五折优惠。 便利店行业也在通过PB商品推动价格下调。近日,7-Eleven携手旗下乐天玛特推出“Seven Select大容量袋装饮料”,每100毫升售价仅3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较同类产品便宜约50%。 在理性消费和性价比导向日益突出的趋势下,主要流通企业正加快推进PB战略。易买得24(Emart24)推出“1900紫菜包饭”“900三角紫菜包饭”等产品,直接在商品名称中标示价格;GS25也上架了“1400瓶装咖啡”“千元豆芽菜”等产品,突出低价优势。 PB商品带动的业绩改善同样明显。大型超市易买得的PB专卖品牌“No Brand”去年实现销售额1.39万亿韩元,较2015年创立初年的234亿韩元增长近60倍;Homeplus部分品类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达67%;便利店CU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21.8%。 面对增长势头,各企业加速扩充PB产品线。Homeplus计划在年内将PB品类从1400种增加至2000种;CU将原PB品牌“HEYROO”更名为“PBICK”;GS25则计划将“Real Price”系列扩展至100种以上。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出PB商品的目的不仅是满足性价比需求,许多企业还通过推出日常必需品等大众化产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PB商品的品类定位也在不断延伸,从早期主打高性价比的食品,拓展至服饰、美妆等新领域。7-Eleven近期推出售价9000韩元的“7-Select”T恤,并计划进一步推出袜子等服饰类产品。 线上渠道也在加速布局PB业务。Coupang表示,其PB品牌“CPLB”的合作企业数量已从2019年的160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630家。 便利店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在高物价环境下,PB商品已成为线上线下流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不仅当前销量稳步增长,还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今后将持续扩大产品种类。” 易买得24推出的“1900紫菜包饭”【图片来源 易买得24】
2025-04-18 00:24:25 -
跟团游需求萎缩 韩国旅行社迎来业绩"寒冬"
尽管今年第一季度韩国海外出境游客人数持续增长,但本土主要旅行社的盈利表现依旧乏力。受跟团游需求放缓、利润结构恶化以及在线旅游平台(OTA)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内普遍预计,今年第一季度主要旅行社的业绩将低于市场预期。 据韩国旅行社哈拿多乐(Hana Tour)与模德旅游(Modetour)17日公布的数据,今年2月和3月的海外跟团游旅客人数均出现同比下降。哈拿多乐2月为17.73万人次,3月为14.8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1%和12%;模德旅游2月为8.85万人次,3月为7.21万人次,同比降幅分别为20%和27%。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韩国整体出境游客规模仍保持增长态势。韩国出入境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出境人数达262.56万人次,同比增长4.5%。业界指出,尽管出境游需求持续回暖,但选择通过旅行社参与跟团游的游客比例正在逐步下滑。 证券业界普遍对主要旅行社第一季度的业绩持保守预期。韩亚证券预测,哈拿多乐今年第一季度的合并销售额将达到165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营业利润预计为125亿韩元,分别同比下降10%和42%。 韩亚证券研究员李基勋(音)表示:“尽管公司通过削减摊销成本、剔除电商平台TMon相关的一次性支出,以及中国市场的跟团游需求有所回升,预计全年利润将改善约200亿韩元。但就季度表现而言,盈利能力仍明显滞后于营收的恢复速度。” 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多家旅行社将第二季度视为业绩反弹的关键时机。扩大高附加值产品、优化成本效率,并抢占中国免签政策带来的新增需求,已成为各大旅行社的核心战略。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出境游市场持续回暖,但旅行社的跟团游业务已显现下滑趋势。随着自由行逐渐成为主流,加之OTA平台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传统旅行社以跟团游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正面临结构性挑战。 对此,旅行业界正在加速调整步伐,积极推进定制化产品开发和数字平台升级。一位行业人士指出:“当前不仅是复苏阶段,更是传统旅行社进行结构性转型的关键时刻。如果第二季度未能实现突破,全年业绩将面临压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将受到考验。” 哈拿多乐去年推出的“旅游搭子(Mingling Tour)蒙古篇”跟团游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哈拿多乐】
2025-04-17 23:32:51 -
三星与石头科技激烈角逐韩扫地机器人市场 韩中品牌迎正面对决
在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继续在韩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而三星电子则凭借新产品和多元化市场策略实现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业内普遍预计,今年将是两大品牌正面对决的重要一年。 全球主要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7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42.4%。其中,按销售额计算,石头科技以46%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较上一年增长11个百分点。 三星电子同样表现出色,其市场份额提升6个百分点至22%。三星于去年4月推出配备自动清洗、杀菌与烘干功能的“BESPOKE AI Steam”扫地机器人,上市一个月内即售出逾万台。尽管在相应功能推出时间上晚于中国品牌,但仍被业界评价为“表现不俗”。 分析指出,三星选择在5月大型电商促销季前发布新款,有助于抢占市场先机。此外,三星还在当年6月推出性价比更高的“BESPOKE Steam”机型,扩大了消费群体覆盖范围。 不过,尽管市场份额达到20%以上,三星与石头科技的差距反而扩大。后者凭借旗舰与中端性价比产品组合,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均实现强劲增长。相较之下,LG电子和中国品牌科沃斯(Ecovacs)则表现低迷。LG电子市场份额从16%跌至9%;科沃斯则从14%骤降至4%。 LG电子于去年8月才推出搭载自动清洗与烘干功能的“LG RoboKing AI All-in-One”,晚于三星约4个月,错失上半年销售高峰期,导致新品仅售出约4个月即陷入困境。业内认为,LG未能与三星同步推出竞争产品,间接促使三星市场份额上升。科沃斯销量下滑的原因则更多归因于内部调整。据悉,2023年底韩国总代理更换,造成渠道掌控力下降,销售业绩受损。 尽管石头科技目前仍具压倒性优势,但其于今年2月发布的旗舰产品“S9 MaxV Ultra”在功能上与前作差异不大,仅在导航系统与越障能力方面有所改进,价格却接近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业内人士指出,这种“高价低创新”的策略可能反而刺激旧款产品销量。 不过,石头科技的市场基础依然稳固。其S9系列开启预约活动时,共吸引超过5.2万人参与,创下该品牌在韩发布活动历史最高记录。其他中国品牌如科沃斯与追觅(Dreame)亦积极争抢市场份额。科沃斯今年2月发布“地宝X8 Pro Omni”,实现边拖地边自动清洗拖布;追觅则于1月推出配备“长腿”的“X50 Ultra”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石头科技与科沃斯也已支持智能家居互联标准“Matter”,可与包括三星电子、苹果、LG电子在内的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增强用户体验。 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S7 Max Ultra Robot”【图片来源 石头科技】
2025-04-17 20:23:06 -
美限制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 三星与SK海力士或受波及
因美国政府限制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作为其高带宽存储器(HBM)主要供应商的韩国半导体企业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面临外溢影响。 英伟达当地时间15日表示,公司已于本月9日收到美方通知,今后H20芯片出口至中国需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公司还透露,14日又接到进一步通知称相关限制将无限期适用。 H20芯片是英伟达在美国对华出口限制升级后,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一款高性能图形处理单元(GPU),是目前美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华提供的最高等级人工智能(AI)芯片之一。 该款芯片最初搭载第四代高带宽存储器(HBM3),近期完成性能升级后,据悉已应用由SK海力士等部分厂商提供的第五代产品——HBM3E八层封装。 三星电子去年曾向H20芯片供应HBM3产品,但因存在质量问题,目前已暂停供货,正通过提升产品品质以期重新进入供应链体系。 据IT专业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中国大型科技企业在今年第一季度已下达总额超过160亿美元的H20芯片订单。 业内普遍预测,英伟达目前正在研发的下一代对华AI芯片“B20”也将难以逃脱类似出口管制命运。据称B20将搭载SK海力士提供的HBM3E产品,若三星电子顺利通过相关质量测试,亦有望成为供货方。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中国AI芯片市场对HBM需求日益增长,曾令韩国半导体企业前景被广泛看好,但此次出口限制措施将基本堵死对华出货渠道。 不过,市场也有分析认为,该限制短期内对韩国企业影响有限。SK海力士在英伟达HBM供应链中占据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其主力产品HBM3E十二层封装主要面向除中国以外的市场。目前英伟达及其他客户对HBM的需求已超出SK海力士的供应能力,因此此次出口限制对其经营影响有限。 韩国投资证券研究员蔡敏淑(音)表示:“三星电子尚未就H20项目销售任何HBM产品,而SK海力士在3月已完成相关出货,不会产生类似英伟达库存损失的成本。”她指出,“H20原本为新增项目,其受限并不会改变企业全年HBM销售计划和业绩预估。” 实际上,自2024年1月1日起,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已禁止2至6代所有HBM产品直接出口至中国。 【图片来源 路透社/韩联社】
2025-04-17 19:51:24 -
韩国电商平台加码美妆节 体验与内容成市场新焦点
随着韩国主要电商平台在美妆领域持续加码,美妆节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相关活动从最初以折扣促销为主的单一营销形式,逐渐转变为融合内容、体验和社区互动的综合性品牌庆典。 据业界15日消息,Kakao Style旗下女性时尚电商平台Zigzag于本月11日至13日在首尔圣水洞XYZ SEOUL举办了线下快闪活动“ZIGVIEW美妆节”,成为今年首个启动美妆节活动的平台。此次活动汇集了2100多个品牌参与折扣促销,并提供肤色诊断、产品推荐等个性化互动内容。 紧随其后,电商巨头Coupang将于本月18日至20日举办“Mega Beauty Show虚拟商店”活动,持续推动平台从传统流通模式向以内容和体验为核心的美妆平台转型。此次活动通过引入1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元)的入场券收费机制提升参与感,并结合即时配送和基于用户评价的推荐系统,进一步强化策展能力。 希杰(CJ)集团旗下健康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也将于5月21日至27日在首尔鹭得岛举办“Olive Young Festival 2025”,通过将活动空间扩大至原有的两倍以上,结合颁奖礼、购物与体验等新形式,进一步巩固其在韩国美妆领域的主导地位。 时尚电商平台Musinsa则预计将在5月举办第二届线下美妆节。去年首届活动期间,平台美妆类交易额同比激增160%,展现了强劲的增长潜力。今年,Musinsa计划通过增加用户评价和美妆教程等内容,延长用户停留时间,进一步巩固其以内容为导向的美妆平台形象。 近年来,美妆节成为时尚、食品、家居等多个领域电商平台争相布局的焦点。美妆品类凭借高复购率、盈利潜力以及易于构建用户体验和社区互动体系的优势,成为电商平台推动用户增长与提升收益的重要手段。 一位美妆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电商竞争的加剧,美妆业务已成为提升平台品牌力和用户粘性的核心战略。未来,美妆营销将突破传统购物框架,逐步向融合社群与娱乐功能的内容驱动模式发展。” 去年4月,Coupang在首尔圣水洞Peaches DONE为美妆体验馆Mega Beauty Show开设了一家线下虚拟商店。【图片来源 Coupang】
2025-04-16 00:06:54 -
挑战特斯拉与现代 比亚迪韩国"中端战局"胜算几何?
随着中国比亚迪(BYD)和美国特斯拉等全球电动车巨头新车型相继登陆韩国市场,原本由本土品牌主导的韩国电动车市场正迅速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面对电动车需求暂时放缓的“低谷期”,本土整车厂商也加快推出亲民车型,全力应对市场挑战。 ▲海外强敌来袭:比亚迪打出“性价比”牌 比亚迪韩国法人本月14日正式启动其首款在韩销售车型——紧凑型纯电动SUV ATTO 3的交付工作。作为2023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第一的中国品牌,比亚迪在全球市场成功的核心在于通过磷酸铁锂(LFP)电池与垂直整合的自产系统,实现了极致的成本控制和价格优势。 ATTO 3标准版在韩售价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6.18万元),高配“Plus”版为3330万韩元。根据韩国政府电动车补贴制度,叠加145万韩元的中央政府补贴及各地方政策额外补贴后,实际购车价格不到3000万韩元,极具价格吸引力。 比亚迪不仅布局新车销售,还计划进军二手车业务,意在构建完整的电动车生态系统。比亚迪近日设立了“BYD Korea Auto”,该公司独立于此前负责新车销售的BYD Korea(比亚迪韩国法人),其业务范围涵盖二手车的进口、流通、销售及中介。这是比亚迪首次在韩明确提出开展二手车业务。业内普遍认为,比亚迪此举意在复制其在东南亚和欧洲市场的成功经验,在韩国掀起“性价比风暴”。 ▲特斯拉改款亮相 价格策略精准卡位 与比亚迪几乎同步,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也发布了其热门车型“Model Y”的中期改款版本“Juniper”系列,并将后轮驱动(RWD)版的起售价从5999万韩元下调至5299万韩元,恰好压在可享受韩国全额补贴的5300万韩元门槛之下。 据韩国进口汽车协会(KAIDA)数据,2024年Model Y在韩销量达1.8717万辆,居进口车销量榜首。此次改款在设计与配置上进行全面升级,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首批“Launch”限量车型将于本月内开始交付,其他版本计划自5月起陆续交车。业内指出,特斯拉此次不仅通过产品提升增加市场竞争力,还展现出对韩国市场的强烈攻势意图。 ▲韩系品牌迎战 主打中端市场守势 在外资品牌双重压力下,现代与起亚等本土整车企业迅速反应,加速推出价格更具吸引力的主流车型。 数据显示,今年2月,现代与起亚在韩国国内电动车市场的合计市占率达70.4%,相比2024年全年(60.1%)提高10.3个百分点。其中,现代艾尼氪(IONIQ) 5销量达1463辆,同比激增六倍;起亚EV3销量更是以2257辆位居当月榜首。新晋上市的现代Casper Electric也售出1061辆,表现亮眼。 此外,现代推出了旗舰电动SUV IONIQ 9,起亚也即将交付其新款紧凑型电动轿车EV4,持续强化产品线布局。 ▲“中端价格区间”成关键战场 谁将成为“游戏规则改变者”? 分析认为,决定电动车市场主导权的关键并非高端旗舰产品,而是售价在3000万至5000万韩元之间的中端车型。比亚迪ATTO 3与特斯拉Model Y新版本精准定位于该区间,使其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价格带。Model Y和ATTO 3的价格定位正在冲击中端市场,这将迫使其他品牌重新审视自身定价与产品策略。 虽然比亚迪在价格竞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韩国市场对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A/S)及品牌信任度的重视程度亦不容忽视。特斯拉则在品牌影响力与软件生态上依然占优。 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决定电动车市场格局的,不仅是单一产品性能,更是品牌整体战略、服务体验与本地化能力的综合较量。 韩国电动车市场竞争正步入新阶段,谁能脱颖而出成为“游戏规则改变者”,仍需时间检验。 4月3日,在京畿道高阳市KINTEX举行的"2025首尔移动出行展媒体日"活动上,"BYD SEAL"正式在韩国亮相。【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4-15 23: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