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京东’新闻 11个
-
起亚携手京东与天猫 强化汽车售后服务
起亚总经理金京铉(左)和京东养车汽车零配件渠道业务总经理刘金云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网络】 起亚汽车正与中国两大电商平台京东(JD.com)和阿里巴巴天猫(Tmall)合作,致力于提升汽车售后服务水平,通过双方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提供涵盖汽车维修等领域的追踪管理服务。 据业界13日消息,起亚在华合资公司——起亚汽车有限公司(起亚汽车)于本月9日在中国上海分别与京东养车及天猫养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京东养车作为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的重要品牌之一,拥有强大的汽车营销、销售及售后服务能力,并在电商渠道表现突出。目前,京东养车在中国线下拥有超过2000家门店。 天猫养车与69个汽车品牌合作,每年通过该平台完成的整车订单高达280万辆,年均用户数量超过2亿人,已成为中国互联网汽车维修领域的领先品牌,其用户评价也位列行业首位。 起亚计划利用这些平台广泛的服务网络,优化汽车售后服务流程并提升服务质量。在覆盖中国全境的服务网络基础上,起亚将从汽车销售到售后服务,构建专业细致的运营体系。 此外,起亚汽车计划将京东和天猫养车旗下的汽车维修门店纳入官方售后服务体系。这些门店将严格遵循起亚标准化的维修和保养流程,并确保使用原厂配件,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服务保障。 为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严格要求,起亚还计划继续与森那美(Sime Darby)、金龙(Jinlong)、联合皇冠(United Crown)、上海悦达智行等大型经销商集团深化合作。同时,通过品牌应用程序(App)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起亚中国地区总经理金京铉表示:“与京东和天猫达成的战略合作,彰显了起亚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的原则,并致力于提供卓越服务。起亚将基于‘中国本地化的全球化’(Global in China)战略,聚焦提升用户体验。” “Global in China”是起亚在中国市场的全球化战略,旨在通过加强本地研发能力,提升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另据数据显示,起亚汽车去年在中国市场共销售了24.8万辆,同比增长49.2%,成为增长率最高的本地合资品牌。这一成绩标志着起亚在中国市场的强势回归,并为其持续扩展奠定了基础。 起亚总经理金京铉(左)和天猫养车总经理蔡永志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1-14 00:48:46 -
中国京东方在8.6代OLED生产线上采取新路线 挑战三星显示领先地位
在全球显示行业,仅三星显示与中国京东方(BOE)两家企业投资建设了8.6代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生产线。然而,京东方在生产线设计上采取了不同于三星显示的新策略,不再完全复制三星显示的生产工艺。 8.6代工厂旨在满足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信息技术(IT)OLED产品市场的快速增长需求。京东方尽管投入现有的移动OLED生产设备,但其投资规模相较于建设全新8.6代OLED工厂的数千亿韩元显得较为谨慎。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京东方在确保全球客户资源方面面临一定压力。 据行业12日消息,京东方已完成OLED生产核心设备——蒸镀机的订购,并采购了首批生产设备。然而,从设备清单来看,京东方更倾向于生产智能手机OLED面板的设备,与三星显示全力瞄准IT OLED市场的策略有所不同。 三星显示与苹果达成了关于iPad、MacBook等IT OLED产品供应协议,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而京东方目前主要面向中国国内市场,尚未稳固全球市场的大型客户群。 在蒸镀机的选择上,三星显示采用了技术先进、价格昂贵的日本佳能Tokki设备(单台价格约为8000亿至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57亿元至50.7亿元),而京东方则选择了成本较低的韩国Sunic System设备。佳能Tokki设备的技术已在第六代OLED生产中得到验证,特别是满足苹果苛刻的技术要求,而Sunic System的设备尚未进入苹果等主要高端产品市场。 随着中国显示企业依托本国市场加速扩张,韩国企业在笔记本OLED市场的份额从此前的90%以上下降至75.8%。尽管如此,中国企业在高性能OLED领域与三星显示仍存在明显技术差距。 显示行业人士指出:“京东方在第六代OLED设备投资中曾大规模模仿三星显示的生产线,但目前其在8.6代OLED项目上更趋谨慎,或许仍在观察三星显示的技术发展和设备选型。要满足苹果等全球顶级客户的需求,京东方还需克服技术和供应链多重挑战。” 与此同时,三星显示正在忠南牙山A2工厂推进8.6代OLED生产线的建设,并计划于2026年开始为苹果MacBook供应OLED面板。据悉,三星显示已完成佳能Tokki蒸镀机的部分安装工作,为未来大规模量产奠定基础。 【图片来源 京东方官网】
2024-12-12 19:40:56 -
小型OLED市场第三季度增长强劲 韩中制造商增势将持续至明年
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用于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等产品的小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全球出货量有所增加。 韩国市场研究企业UBI Research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小型OLED的出货量达到了2.47亿台。较前一季度增加7.8%,同比增加32.6%。具体来看,三星显示器和京东方的出货量与前一季度持平,而LG显示器和和辉光电的出货量则快速增长。 调查显示,LG显示器第三季度向苹果供应的iPhone面板出货量达1760万片,较前一季度增长64%。同期,智能手表面板出货量达1220万片,增长147%。LG显示器得益于出货量激增,小型OLED销量较前一季度增加74%,同比增加115%。 UBI Research预测,LG显示器的出货量不仅在第四季度,明年也将保持增长态势。这是由于预定明年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应用的是LTPO TFT(低温多晶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技术,而不是现有的LTPS TFT(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由于京东方在技术方面的局限性,LG显示器预计将接手相关订单,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UBI Research还表示,LG显示器目前的面板产能接近满负荷,为了确保业务正常运行,有必要扩大6代生产线。 据调查,以今年第三季度为基准,三星显示器出货量虽然有所减少,但销售额与前一季度持平。中国面板制造商方面,京东方出货量虽与前一季度持平,但销售额增加15%。同时,和辉光电出货量较前一季度翻了一番,达到1300万片。 UBI Research表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LG显示器、三星显示器和京东方出货量均有望增加,考虑到第四季度是OLED市场旺季,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OLED出货量将超过8亿片。
2024-12-10 22:28:12 -
苹果AI手机引发技术升级浪潮 三星LG显示领先布局LTPO+
随着人工智能(AI)智能手机市场的迅速扩大,韩国显示巨头三星显示和LG显示或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苹果高端产品中的技术主导地位。市场分析预计,苹果将从2026年起提高显示技术标准,这为韩国厂商与中国企业拉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差距提供了契机。 市场调研机构奥姆迪亚(Omdia)近日发布的《OLED及新兴显示技术最新发展趋势》报告显示,苹果计划在2026年推出的“iPhone 18 Pro”系列中,采用全新一代“LTPO+”(低温多晶氧化物+)OLED显示屏。 业界普遍认为,LTPO+是基于现有LTPO显示屏技术进一步优化升级的全新产品。LTPO技术目前已应用于苹果的高端机型iPhone Pro和Pro Max,具有较低的功耗优势。与普通iPhone机型使用的低温多晶硅(LTPS)显示屏相比,LTPO技术可减少约20%的电能消耗,被视为AI智能手机理想的显示解决方案。 随着AI智能手机市场的崛起,全球显示面板供应商正面临更高规格的技术要求。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今年苹果推出iPhone 16 Pro,以及三星发布Galaxy S24 Ultra,标志着AI智能手机市场的正式起航。未来,随着AI手机的普及,LTPO+面板的需求可能呈现指数级增长,各大企业正在加速研发相关技术。” 苹果对LTPO+技术门槛的提升,也为三星和LG显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重要机遇。数据显示,今年9月发布的iPhone 16 Pro和Pro Max的显示屏由三星显示和LG显示独家供应,中国显示企业京东方(BOE)因技术实力不足,尚未涉足LTPO面板供应领域。据市场调研机构DSCC统计,三星显示和LG显示在全球LTPO市场的占有率已高达90%。随着LTPO+产品的推出,这一优势地位有望继续巩固。 然而,业内人士也提醒,过于依赖苹果需求可能为三星显示和LG显示带来潜在风险。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尽管独家供应苹果高端产品是积极信号,但长期来看,这也可能导致其业务组合对苹果依赖过重。因此,三星显示和LG显示需在高端OLED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力,以保持业务的多元化和稳定性。” 【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1-21 23:59:04 -
"双十一"低调落幕 韩国化妆品企业失望而归
中国电商行业年度最大促销活动“双十一”日前落下帷幕,本希望借此“挽尊”的韩国化妆品企业大失所望,股价表现疲软,为投资者的热情泼了一盆冷水。 化妆品龙头股爱茉莉太平洋本月11日交易价以11.66万韩元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28%,LG生活健康以34.7万韩元收盘,与前一交易日持平。当天正值中国电商平台年度盛事“双十一”,“双十一”源于阿里巴巴2009年举办的促销活动,至今已举行十六年。每年“双十一”不仅是中国内需消费的高峰,也是对华出口企业收获业绩惊喜的机会。 但化妆品股对业绩实现反弹的期待落空,投资者对中国政府近来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较为失望。上周五,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人民币,并在未来五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共计4万亿元,总共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政策规模低于市场预期,令投资者大失所望,悲观情绪直接反映在股市上。 尤其是受中国经济表现影响较大的化妆品股大部分下跌,爱茉莉太平洋“重塑全球平衡”(Global Rebalancing)战略本期待自第三季度起效果逐渐显现,但股价反弹仅为昙花一现。LG生活健康更是遭遇“业绩冲击”(earning shock)。 NH投资证券统计显示,爱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的投资者亏损比例为88.06%和96.36%,14家券商中2家下调爱茉莉太平洋的目标股价。对LG生活健康的投资意见从买入更改为中立。 “双十一”日前收官,两大电商阿里和京东今年发布的战报均较为简略。天猫“双十一”期间交易额同比去年增长46.5%,刷新历史纪录,京东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考虑到今年“双十一”持续时间近一个月,与过去仅持续两天的战绩相比相对较为平淡。 11日,某物流企业员工在北京一处仓库内对快递包裹进行分拣。【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12 22:56:10 -
LG显示陷投资困境 8.6代OLED生产线建设前景不明
LG显示正艰难抉择是否投资建设8.6代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生产线,这一生产线被认为能够显著降低面板成本。然而,由于“脱离亏损”是公司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LG显示对新投资保持谨慎态度。业内专家指出,在全球OLED市场中,量产竞争尤为激烈,一旦落后,追赶的难度将非常大,LG显示的决策时间已然紧迫。 据业界18日消息,LG显示尚未就建设8.6代OLED生产线作出最终决定,原因是当前公司面临严峻的资金压力。启动该生产线至少需要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5.7亿元)的投入,主要用于采购蒸镀机等核心设备。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LG显示连续六个季度亏损,今年第一、二季度继续亏损,第三季度亦不容乐观。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负债率已高达282.1%。 自郑哲东社长上任以来,LG显示的经营战略更多地聚焦于紧缩管理与成本控制,以减少亏损。郑哲东明确提出,“实现年度盈利”是公司当前的最大目标,因此,他采取了严格的紧缩措施。 为了改善财务结构,LG显示去年从LG电子借款1万亿韩元,并在年底进行了规模达1.36万亿韩元的增资。此外,将广州液晶显示器(LCD)工厂出售给中国华星光电(CSOT),预计可产生约2.03万亿韩元的收入,这笔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尽管财务压力沉重,业内普遍认为,为保持中小型OLED市场的竞争力,LG显示仍需加快8.6代OLED生产线的投资步伐。该技术最初将用于信息技术(IT)面板生产,但未来有望扩展至中小型OLED市场。苹果公司作为LG显示的核心客户,已计划自明年起在其平板电脑产品中采用OLED显示屏,并将在2025年进一步推广至MacBook系列。 业内专家指出,8.6代OLED生产技术在量产效率上被视为“游戏规则改变者”。这一技术使用的玻璃基板尺寸为2290mm×2620mm,比现有6代(1500mm×1850mm)玻璃基板的面积大两倍多。以14.3英寸平板电脑为例,6代生产线年产能为450万台,而8.6代生产线则可提高至1000万台。 在全球OLED市场,LG显示的竞争对手已纷纷抢先布局。三星显示器计划投资4.1万亿韩元,在牙山工厂建立每月1.5万张生产能力的8.6代OLED生产线。而中国的京东方(BOE)、维信诺(Visionox)等企业也确认了类似的投资计划。尽管中国企业的OLED技术水平较韩国企业落后2至3年,但其价格优势显著。目前,三星显示计划每月生产1.5万张8.6代OLED玻璃基板,而BOE与维信诺则计划将产能提升至每月3.2万张。 市场调研机构DSCC预测,中国从2023年到2028年将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远超韩国的2%。到2028年,中国在全球显示器生产能力中的份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68%增至74%。 业内人士指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与企业业绩疲软的背景下,单靠企业自身难以承担大规模的未来投资,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目前,韩国政府对国内显示器企业的研发和设施投资提供了一定的税收减免支持。然而,根据《税收特例限制法》,与国家战略技术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将于今年12月到期。业内担忧,如果韩国企业无法获得更多支持,而竞争国家通过政府补贴加速投资,韩国企业将可能像液晶显示器(LCD)领域一样,被中国企业迅速赶超。 【图片来源 LG显示】
2024-10-19 00:28:47 -
Galaxy Ring触发智能戒指市场争夺战 中国企业领衔参战
中国企业正在大举进军智能戒指市场,售价仅100元的超低价产品不仅具备血氧检测、睡眠分析等健康管理功能,还支持设备控制,超高性价比吸引业界广泛关注。自三星电子今年7月推出Galaxy Ring以来,中国、印度、芬兰等海外企业也纷纷发布新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据IT行业近日消息,中国智能戒指品牌Colmi Tech上月推出新品R06,定价299元,但本月已降价至100元,相当于Galaxy Ring价格的26分之1。R06具备心率、血氧、运动测量和睡眠分析功能,还支持与其他平台共享健康数据。Colmi Tech是一家可穿戴设备代工(OEM)企业,生产并销售智能戒指和智能手表。小米旗下黑鲨智能戒指售价也相对较低,约为599元。 在中国电商平台淘宝和京东上搜索“智能戒指”,就可以轻松找到价格不到300元的产品。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某制造工厂业内人士透露,自去年下半年传出三星即将推出Galaxy Ring的消息后,订单开始陆续增加,多数订单是仅搭载少数几项核心功能的低价产品。 不仅是中国企业,芬兰和印度企业也开始积极抢占智能戒指市场。近日,芬兰公司Oura发布新品Oura 4,支持提供心血管年龄和压力恢复力等长期健康指标。印度公司UltraHuman今年7月推出可以检测心房颤动功能的Ring Air,并且能够追踪维生素D和咖啡因摄入量,提醒用户适量摄入。 智能戒指市场目前前景向好。市场调研机构Data Horizon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戒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1.471亿美元以年均25.4%的速度增长,在2032年达到14.51亿美元。部分分析认为,智能戒指的体积和电池容量有限,功能也随之受到局限,因此相比戒指本身,与其他设备的联动服务更加值得关注。 智能戒指功能受限,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度较高。这也是三星电子通过把Galaxy Ring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设备联动,以此提升数字健康业务的原因之一。有分析指出,未来智能戒指可能会作为扩展现实(XR)设备的控制器使用。据悉,苹果公司自2015年起已多次申请智能戒指相关专利,专利范围不仅涵盖健康信息测量功能,还包括移动设备控制功能。 实际上,目前苹果在智能戒指开发方面的进展尚不明朗。近期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已经放弃智能戒指的开发,原因是可能会对苹果智能手表的成功产生潜在影响。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援引市场调研机构CCS Insight年度预测报告发表不同观点称,苹果可能会在2027年前推出智能戒指。 三星电子在Galaxy Unpacked 2024上公开的Galaxy Ring【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10-10 23:55:03 -
中美日斥巨资扶持尖端产业 韩国零补贴恐致竞争力下滑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7日发布《主要国家尖端产业代表企业支援政策比较》报告指出,美国、中国和日本在经济安全层面加强对半导体和二次电池的政策支援,但韩国的支援水平相当不足。 韩经协的报告显示,美国、中国和日本都把半导体和二次电池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并投入数十亿美元补贴。美国总统拜登在2022年《芯片法案》签署仪式上强调,国家安全取决于半导体产业。同年10月,美国通过修订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强化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并宣布向英特尔提供85亿美元补贴的计划。中国为提高半导体自给率至70%,从2023年起向代表企业中芯国际(SMIC)提供2.7亿美元补贴。日本政府为复兴半导体产业,向联合半导体企业Rapidus注入63亿美元补贴,并正在考虑额外支援方案。 在二次电池领域,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IRA)保护电动汽车市场。没有二次电池代表企业的美国通过IRA规定,零部件的50%以上在北美地区生产和组装时,才可获得补贴。中国政府根据1990年第八个五年计划,从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宁德时代(CATL)2011年成立时提供支援至今。最近,中国还把补贴范围扩大到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日本也决定向丰田提供8.5亿美元的研发补贴,支援二次电池相关研发。 对此韩经协指出,相比之下,韩国政府在半导体和二次电池产业没有提供任何补贴,最终可能导致竞争力下降。韩国二次电池企业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的全球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30.2%降至2022年的23.7%,并在2023年进一步降至23.1%,两年间下降7.1个百分点。 韩经协强调,其他国家的战略投资导致韩国在显示器产业上失去竞争力,对此韩国应该引以为戒。自从中国在2012年把显示器产业列为“战略性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并投入大量补贴后,一度主导全球市场的韩国液晶显示器(LCD)产品失去价格竞争力。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领域,韩国也面临中国的大规模补贴和投资威胁。中国政府在2023年向中国LCD和OLED代表企业京东方(BOE)提供4.2亿美元补贴。 韩经协建议,补贴政策在确保尖端产业的价格竞争力和技术实力方面非常有效,韩国也应实行类似美国的直接退税制度。直接退税制度是指企业的税收减免金额超过应缴税款或没有应缴税款时,政府以现金形式向企业返还差额或减免金额全额。此外,韩经协还建议韩国参考美国提升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至部长级,由单一组织推进产业与安全政策,建立统一的经济安全控制中心。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0-07 20:04:06 -
美国拟制裁中国显示屏企业 韩国或借机重夺市场主导权
随着美国政府对中国威胁半导体和电池供应链的企业实施一系列制裁,近日在众议院的推动下,这一制裁范围扩大至显示屏领域。如果制裁最终落实,可能会遏制中国在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市场的扩张。长期来看,美国对中国显示屏企业的制裁有望为韩国相关企业带来间接利好。 当地时间9月2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伦纳尔致信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敦促将中国的两大显示技术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和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Tianma)——列入美国国防部的中国军事公司清单(即1260H清单),理由是这些企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穆伦纳尔在信中虽未直接提及三星显示和LG显示,但他对中国企业通过政府补贴和低价策略挤压三星和LG等竞争对手的行为提出了批评。他指出:“中国在全球LCD市场的份额从2004年的0%增长到如今的72%”,并强调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低价战略正对其他国家的企业构成严峻挑战。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苹果MacBook所用的LCD面板中,有31%来自京东方;iPad使用的LCD面板中,京东方的供应比例也高达24.7%。这一数据进一步反映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显示屏市场的强劲增长。 韩国显示屏行业曾在2016年以前主导全球LCD市场,但随着中国企业凭借低价策略持续攻势,韩国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减。三星显示于2021年将其位于中国苏州的LCD工厂出售给了中国华星光电(CSOT),而LG显示近期也签署协议,将其在中国广州的大尺寸LCD面板及模组工厂股份出售给了华星光电。 尽管韩国企业目前正集中力量发展OLED技术,但在这一领域同样面临来自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2023年底,三星显示在中小尺寸OLED市场的份额超过50%;但到了2024年上半年,三星的市场份额下降至44%,中国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和天马等企业迅速崛起。 京东方在2023年宣布了一项价值1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78亿元)的第8代OLED投资计划,并开始建设大规模生产线。 业内分析认为,美国对中国显示屏企业的制裁将有可能为韩国企业带来市场机遇。三星显示社长崔周善在9月26日于首尔举行的“第15届显示日纪念仪式”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美国可能实施的制裁对韩国显示屏企业具有一定影响,但当前形势尚不明朗,仍需密切关注后续进展。 BOE(京东方)亮相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图片来源 新华社】
2024-10-04 16:25:00 -
华星光电收购LG显示广州工厂 中国面板市场竞争加剧
由于LG显示(乐金显示)将其位于广州的大型液晶显示器(LCD)工厂出售给中国第二大面板企业华星光电(CSOT),预计中国本地面板厂商之间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市场研究机构奥姆迪亚(Omdia)的数据显示,去年电视用LCD市场中,京东方(BOE)以32.3%的面板面积占有率位居第一,华星光电以17.4%紧随其后,LG显示的市场份额则约为11%。随着华星光电吸收LG显示广州工厂的产能,其市场份额预计将增至28.4%,使华星光电与京东方的市场份额差距缩小至约3个百分点。 与京东方不同,华星光电的母公司为TCL集团,业内分析认为,这一背景将为华星光电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提供更多优势。华星光电作为TCL的子公司,已在中国本地建立了稳固的客户基础,这将进一步增强其与京东方在市场上的双强竞争格局。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的分析,LG显示广州工厂的8.5代生产线主要生产电视用LCD面板,预计今年将生产约1400万片,其中55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面板占比将超过一半。收购完成后,华星光电的全球电视面板供应面积将占到四分之一以上。 LG显示于9月26日发布公告,宣布与华星光电签署协议,将其在广州的大型LCD面板及模组工厂的股权出售给华星光电,交易金额为108亿人民币,预计交易将于2025年3月31日完成。 广州大型LCD面板工厂由LG显示控股51%,其中国子公司持股19%,广州开发区与创维分别持有20%和10%的股份。9月13日,LG显示通过以13亿人民币收购创维股份,将其持股比例提高至80%。 LG显示在公告中表示,此次出售的目的是通过剥离大尺寸LCD资产,优化公司业务结构,进一步聚焦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业务。 据悉,LG显示广州工厂的大部分面板客户为韩国企业,但其中不少与华星光电现有客户重合。集邦咨询指出,虽然华星光电在维持订单量方面可能面临一定挑战,但其未来1到2年内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优化工厂的生产成本。 LG显示广州工厂【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0-03 19:29:45
-
起亚携手京东与天猫 强化汽车售后服务
起亚总经理金京铉(左)和京东养车汽车零配件渠道业务总经理刘金云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网络】 起亚汽车正与中国两大电商平台京东(JD.com)和阿里巴巴天猫(Tmall)合作,致力于提升汽车售后服务水平,通过双方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提供涵盖汽车维修等领域的追踪管理服务。 据业界13日消息,起亚在华合资公司——起亚汽车有限公司(起亚汽车)于本月9日在中国上海分别与京东养车及天猫养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京东养车作为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的重要品牌之一,拥有强大的汽车营销、销售及售后服务能力,并在电商渠道表现突出。目前,京东养车在中国线下拥有超过2000家门店。 天猫养车与69个汽车品牌合作,每年通过该平台完成的整车订单高达280万辆,年均用户数量超过2亿人,已成为中国互联网汽车维修领域的领先品牌,其用户评价也位列行业首位。 起亚计划利用这些平台广泛的服务网络,优化汽车售后服务流程并提升服务质量。在覆盖中国全境的服务网络基础上,起亚将从汽车销售到售后服务,构建专业细致的运营体系。 此外,起亚汽车计划将京东和天猫养车旗下的汽车维修门店纳入官方售后服务体系。这些门店将严格遵循起亚标准化的维修和保养流程,并确保使用原厂配件,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服务保障。 为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严格要求,起亚还计划继续与森那美(Sime Darby)、金龙(Jinlong)、联合皇冠(United Crown)、上海悦达智行等大型经销商集团深化合作。同时,通过品牌应用程序(App)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起亚中国地区总经理金京铉表示:“与京东和天猫达成的战略合作,彰显了起亚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的原则,并致力于提供卓越服务。起亚将基于‘中国本地化的全球化’(Global in China)战略,聚焦提升用户体验。” “Global in China”是起亚在中国市场的全球化战略,旨在通过加强本地研发能力,提升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另据数据显示,起亚汽车去年在中国市场共销售了24.8万辆,同比增长49.2%,成为增长率最高的本地合资品牌。这一成绩标志着起亚在中国市场的强势回归,并为其持续扩展奠定了基础。 起亚总经理金京铉(左)和天猫养车总经理蔡永志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1-14 00:48:46 -
中国京东方在8.6代OLED生产线上采取新路线 挑战三星显示领先地位
在全球显示行业,仅三星显示与中国京东方(BOE)两家企业投资建设了8.6代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生产线。然而,京东方在生产线设计上采取了不同于三星显示的新策略,不再完全复制三星显示的生产工艺。 8.6代工厂旨在满足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信息技术(IT)OLED产品市场的快速增长需求。京东方尽管投入现有的移动OLED生产设备,但其投资规模相较于建设全新8.6代OLED工厂的数千亿韩元显得较为谨慎。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京东方在确保全球客户资源方面面临一定压力。 据行业12日消息,京东方已完成OLED生产核心设备——蒸镀机的订购,并采购了首批生产设备。然而,从设备清单来看,京东方更倾向于生产智能手机OLED面板的设备,与三星显示全力瞄准IT OLED市场的策略有所不同。 三星显示与苹果达成了关于iPad、MacBook等IT OLED产品供应协议,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而京东方目前主要面向中国国内市场,尚未稳固全球市场的大型客户群。 在蒸镀机的选择上,三星显示采用了技术先进、价格昂贵的日本佳能Tokki设备(单台价格约为8000亿至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57亿元至50.7亿元),而京东方则选择了成本较低的韩国Sunic System设备。佳能Tokki设备的技术已在第六代OLED生产中得到验证,特别是满足苹果苛刻的技术要求,而Sunic System的设备尚未进入苹果等主要高端产品市场。 随着中国显示企业依托本国市场加速扩张,韩国企业在笔记本OLED市场的份额从此前的90%以上下降至75.8%。尽管如此,中国企业在高性能OLED领域与三星显示仍存在明显技术差距。 显示行业人士指出:“京东方在第六代OLED设备投资中曾大规模模仿三星显示的生产线,但目前其在8.6代OLED项目上更趋谨慎,或许仍在观察三星显示的技术发展和设备选型。要满足苹果等全球顶级客户的需求,京东方还需克服技术和供应链多重挑战。” 与此同时,三星显示正在忠南牙山A2工厂推进8.6代OLED生产线的建设,并计划于2026年开始为苹果MacBook供应OLED面板。据悉,三星显示已完成佳能Tokki蒸镀机的部分安装工作,为未来大规模量产奠定基础。 【图片来源 京东方官网】
2024-12-12 19:40:56 -
小型OLED市场第三季度增长强劲 韩中制造商增势将持续至明年
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用于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等产品的小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全球出货量有所增加。 韩国市场研究企业UBI Research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小型OLED的出货量达到了2.47亿台。较前一季度增加7.8%,同比增加32.6%。具体来看,三星显示器和京东方的出货量与前一季度持平,而LG显示器和和辉光电的出货量则快速增长。 调查显示,LG显示器第三季度向苹果供应的iPhone面板出货量达1760万片,较前一季度增长64%。同期,智能手表面板出货量达1220万片,增长147%。LG显示器得益于出货量激增,小型OLED销量较前一季度增加74%,同比增加115%。 UBI Research预测,LG显示器的出货量不仅在第四季度,明年也将保持增长态势。这是由于预定明年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应用的是LTPO TFT(低温多晶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技术,而不是现有的LTPS TFT(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由于京东方在技术方面的局限性,LG显示器预计将接手相关订单,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UBI Research还表示,LG显示器目前的面板产能接近满负荷,为了确保业务正常运行,有必要扩大6代生产线。 据调查,以今年第三季度为基准,三星显示器出货量虽然有所减少,但销售额与前一季度持平。中国面板制造商方面,京东方出货量虽与前一季度持平,但销售额增加15%。同时,和辉光电出货量较前一季度翻了一番,达到1300万片。 UBI Research表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LG显示器、三星显示器和京东方出货量均有望增加,考虑到第四季度是OLED市场旺季,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OLED出货量将超过8亿片。
2024-12-10 22:28:12 -
苹果AI手机引发技术升级浪潮 三星LG显示领先布局LTPO+
随着人工智能(AI)智能手机市场的迅速扩大,韩国显示巨头三星显示和LG显示或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苹果高端产品中的技术主导地位。市场分析预计,苹果将从2026年起提高显示技术标准,这为韩国厂商与中国企业拉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差距提供了契机。 市场调研机构奥姆迪亚(Omdia)近日发布的《OLED及新兴显示技术最新发展趋势》报告显示,苹果计划在2026年推出的“iPhone 18 Pro”系列中,采用全新一代“LTPO+”(低温多晶氧化物+)OLED显示屏。 业界普遍认为,LTPO+是基于现有LTPO显示屏技术进一步优化升级的全新产品。LTPO技术目前已应用于苹果的高端机型iPhone Pro和Pro Max,具有较低的功耗优势。与普通iPhone机型使用的低温多晶硅(LTPS)显示屏相比,LTPO技术可减少约20%的电能消耗,被视为AI智能手机理想的显示解决方案。 随着AI智能手机市场的崛起,全球显示面板供应商正面临更高规格的技术要求。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今年苹果推出iPhone 16 Pro,以及三星发布Galaxy S24 Ultra,标志着AI智能手机市场的正式起航。未来,随着AI手机的普及,LTPO+面板的需求可能呈现指数级增长,各大企业正在加速研发相关技术。” 苹果对LTPO+技术门槛的提升,也为三星和LG显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重要机遇。数据显示,今年9月发布的iPhone 16 Pro和Pro Max的显示屏由三星显示和LG显示独家供应,中国显示企业京东方(BOE)因技术实力不足,尚未涉足LTPO面板供应领域。据市场调研机构DSCC统计,三星显示和LG显示在全球LTPO市场的占有率已高达90%。随着LTPO+产品的推出,这一优势地位有望继续巩固。 然而,业内人士也提醒,过于依赖苹果需求可能为三星显示和LG显示带来潜在风险。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尽管独家供应苹果高端产品是积极信号,但长期来看,这也可能导致其业务组合对苹果依赖过重。因此,三星显示和LG显示需在高端OLED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力,以保持业务的多元化和稳定性。” 【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1-21 23:59:04 -
"双十一"低调落幕 韩国化妆品企业失望而归
中国电商行业年度最大促销活动“双十一”日前落下帷幕,本希望借此“挽尊”的韩国化妆品企业大失所望,股价表现疲软,为投资者的热情泼了一盆冷水。 化妆品龙头股爱茉莉太平洋本月11日交易价以11.66万韩元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28%,LG生活健康以34.7万韩元收盘,与前一交易日持平。当天正值中国电商平台年度盛事“双十一”,“双十一”源于阿里巴巴2009年举办的促销活动,至今已举行十六年。每年“双十一”不仅是中国内需消费的高峰,也是对华出口企业收获业绩惊喜的机会。 但化妆品股对业绩实现反弹的期待落空,投资者对中国政府近来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较为失望。上周五,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人民币,并在未来五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共计4万亿元,总共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政策规模低于市场预期,令投资者大失所望,悲观情绪直接反映在股市上。 尤其是受中国经济表现影响较大的化妆品股大部分下跌,爱茉莉太平洋“重塑全球平衡”(Global Rebalancing)战略本期待自第三季度起效果逐渐显现,但股价反弹仅为昙花一现。LG生活健康更是遭遇“业绩冲击”(earning shock)。 NH投资证券统计显示,爱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的投资者亏损比例为88.06%和96.36%,14家券商中2家下调爱茉莉太平洋的目标股价。对LG生活健康的投资意见从买入更改为中立。 “双十一”日前收官,两大电商阿里和京东今年发布的战报均较为简略。天猫“双十一”期间交易额同比去年增长46.5%,刷新历史纪录,京东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考虑到今年“双十一”持续时间近一个月,与过去仅持续两天的战绩相比相对较为平淡。 11日,某物流企业员工在北京一处仓库内对快递包裹进行分拣。【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12 22:56:10 -
LG显示陷投资困境 8.6代OLED生产线建设前景不明
LG显示正艰难抉择是否投资建设8.6代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生产线,这一生产线被认为能够显著降低面板成本。然而,由于“脱离亏损”是公司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LG显示对新投资保持谨慎态度。业内专家指出,在全球OLED市场中,量产竞争尤为激烈,一旦落后,追赶的难度将非常大,LG显示的决策时间已然紧迫。 据业界18日消息,LG显示尚未就建设8.6代OLED生产线作出最终决定,原因是当前公司面临严峻的资金压力。启动该生产线至少需要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5.7亿元)的投入,主要用于采购蒸镀机等核心设备。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LG显示连续六个季度亏损,今年第一、二季度继续亏损,第三季度亦不容乐观。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负债率已高达282.1%。 自郑哲东社长上任以来,LG显示的经营战略更多地聚焦于紧缩管理与成本控制,以减少亏损。郑哲东明确提出,“实现年度盈利”是公司当前的最大目标,因此,他采取了严格的紧缩措施。 为了改善财务结构,LG显示去年从LG电子借款1万亿韩元,并在年底进行了规模达1.36万亿韩元的增资。此外,将广州液晶显示器(LCD)工厂出售给中国华星光电(CSOT),预计可产生约2.03万亿韩元的收入,这笔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尽管财务压力沉重,业内普遍认为,为保持中小型OLED市场的竞争力,LG显示仍需加快8.6代OLED生产线的投资步伐。该技术最初将用于信息技术(IT)面板生产,但未来有望扩展至中小型OLED市场。苹果公司作为LG显示的核心客户,已计划自明年起在其平板电脑产品中采用OLED显示屏,并将在2025年进一步推广至MacBook系列。 业内专家指出,8.6代OLED生产技术在量产效率上被视为“游戏规则改变者”。这一技术使用的玻璃基板尺寸为2290mm×2620mm,比现有6代(1500mm×1850mm)玻璃基板的面积大两倍多。以14.3英寸平板电脑为例,6代生产线年产能为450万台,而8.6代生产线则可提高至1000万台。 在全球OLED市场,LG显示的竞争对手已纷纷抢先布局。三星显示器计划投资4.1万亿韩元,在牙山工厂建立每月1.5万张生产能力的8.6代OLED生产线。而中国的京东方(BOE)、维信诺(Visionox)等企业也确认了类似的投资计划。尽管中国企业的OLED技术水平较韩国企业落后2至3年,但其价格优势显著。目前,三星显示计划每月生产1.5万张8.6代OLED玻璃基板,而BOE与维信诺则计划将产能提升至每月3.2万张。 市场调研机构DSCC预测,中国从2023年到2028年将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远超韩国的2%。到2028年,中国在全球显示器生产能力中的份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68%增至74%。 业内人士指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与企业业绩疲软的背景下,单靠企业自身难以承担大规模的未来投资,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目前,韩国政府对国内显示器企业的研发和设施投资提供了一定的税收减免支持。然而,根据《税收特例限制法》,与国家战略技术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将于今年12月到期。业内担忧,如果韩国企业无法获得更多支持,而竞争国家通过政府补贴加速投资,韩国企业将可能像液晶显示器(LCD)领域一样,被中国企业迅速赶超。 【图片来源 LG显示】
2024-10-19 00:28:47 -
Galaxy Ring触发智能戒指市场争夺战 中国企业领衔参战
中国企业正在大举进军智能戒指市场,售价仅100元的超低价产品不仅具备血氧检测、睡眠分析等健康管理功能,还支持设备控制,超高性价比吸引业界广泛关注。自三星电子今年7月推出Galaxy Ring以来,中国、印度、芬兰等海外企业也纷纷发布新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据IT行业近日消息,中国智能戒指品牌Colmi Tech上月推出新品R06,定价299元,但本月已降价至100元,相当于Galaxy Ring价格的26分之1。R06具备心率、血氧、运动测量和睡眠分析功能,还支持与其他平台共享健康数据。Colmi Tech是一家可穿戴设备代工(OEM)企业,生产并销售智能戒指和智能手表。小米旗下黑鲨智能戒指售价也相对较低,约为599元。 在中国电商平台淘宝和京东上搜索“智能戒指”,就可以轻松找到价格不到300元的产品。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某制造工厂业内人士透露,自去年下半年传出三星即将推出Galaxy Ring的消息后,订单开始陆续增加,多数订单是仅搭载少数几项核心功能的低价产品。 不仅是中国企业,芬兰和印度企业也开始积极抢占智能戒指市场。近日,芬兰公司Oura发布新品Oura 4,支持提供心血管年龄和压力恢复力等长期健康指标。印度公司UltraHuman今年7月推出可以检测心房颤动功能的Ring Air,并且能够追踪维生素D和咖啡因摄入量,提醒用户适量摄入。 智能戒指市场目前前景向好。市场调研机构Data Horizon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戒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1.471亿美元以年均25.4%的速度增长,在2032年达到14.51亿美元。部分分析认为,智能戒指的体积和电池容量有限,功能也随之受到局限,因此相比戒指本身,与其他设备的联动服务更加值得关注。 智能戒指功能受限,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度较高。这也是三星电子通过把Galaxy Ring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设备联动,以此提升数字健康业务的原因之一。有分析指出,未来智能戒指可能会作为扩展现实(XR)设备的控制器使用。据悉,苹果公司自2015年起已多次申请智能戒指相关专利,专利范围不仅涵盖健康信息测量功能,还包括移动设备控制功能。 实际上,目前苹果在智能戒指开发方面的进展尚不明朗。近期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已经放弃智能戒指的开发,原因是可能会对苹果智能手表的成功产生潜在影响。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援引市场调研机构CCS Insight年度预测报告发表不同观点称,苹果可能会在2027年前推出智能戒指。 三星电子在Galaxy Unpacked 2024上公开的Galaxy Ring【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10-10 23:55:03 -
中美日斥巨资扶持尖端产业 韩国零补贴恐致竞争力下滑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7日发布《主要国家尖端产业代表企业支援政策比较》报告指出,美国、中国和日本在经济安全层面加强对半导体和二次电池的政策支援,但韩国的支援水平相当不足。 韩经协的报告显示,美国、中国和日本都把半导体和二次电池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并投入数十亿美元补贴。美国总统拜登在2022年《芯片法案》签署仪式上强调,国家安全取决于半导体产业。同年10月,美国通过修订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强化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并宣布向英特尔提供85亿美元补贴的计划。中国为提高半导体自给率至70%,从2023年起向代表企业中芯国际(SMIC)提供2.7亿美元补贴。日本政府为复兴半导体产业,向联合半导体企业Rapidus注入63亿美元补贴,并正在考虑额外支援方案。 在二次电池领域,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IRA)保护电动汽车市场。没有二次电池代表企业的美国通过IRA规定,零部件的50%以上在北美地区生产和组装时,才可获得补贴。中国政府根据1990年第八个五年计划,从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宁德时代(CATL)2011年成立时提供支援至今。最近,中国还把补贴范围扩大到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日本也决定向丰田提供8.5亿美元的研发补贴,支援二次电池相关研发。 对此韩经协指出,相比之下,韩国政府在半导体和二次电池产业没有提供任何补贴,最终可能导致竞争力下降。韩国二次电池企业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的全球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30.2%降至2022年的23.7%,并在2023年进一步降至23.1%,两年间下降7.1个百分点。 韩经协强调,其他国家的战略投资导致韩国在显示器产业上失去竞争力,对此韩国应该引以为戒。自从中国在2012年把显示器产业列为“战略性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并投入大量补贴后,一度主导全球市场的韩国液晶显示器(LCD)产品失去价格竞争力。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领域,韩国也面临中国的大规模补贴和投资威胁。中国政府在2023年向中国LCD和OLED代表企业京东方(BOE)提供4.2亿美元补贴。 韩经协建议,补贴政策在确保尖端产业的价格竞争力和技术实力方面非常有效,韩国也应实行类似美国的直接退税制度。直接退税制度是指企业的税收减免金额超过应缴税款或没有应缴税款时,政府以现金形式向企业返还差额或减免金额全额。此外,韩经协还建议韩国参考美国提升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至部长级,由单一组织推进产业与安全政策,建立统一的经济安全控制中心。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0-07 20:04:06 -
美国拟制裁中国显示屏企业 韩国或借机重夺市场主导权
随着美国政府对中国威胁半导体和电池供应链的企业实施一系列制裁,近日在众议院的推动下,这一制裁范围扩大至显示屏领域。如果制裁最终落实,可能会遏制中国在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市场的扩张。长期来看,美国对中国显示屏企业的制裁有望为韩国相关企业带来间接利好。 当地时间9月2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伦纳尔致信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敦促将中国的两大显示技术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和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Tianma)——列入美国国防部的中国军事公司清单(即1260H清单),理由是这些企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穆伦纳尔在信中虽未直接提及三星显示和LG显示,但他对中国企业通过政府补贴和低价策略挤压三星和LG等竞争对手的行为提出了批评。他指出:“中国在全球LCD市场的份额从2004年的0%增长到如今的72%”,并强调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低价战略正对其他国家的企业构成严峻挑战。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苹果MacBook所用的LCD面板中,有31%来自京东方;iPad使用的LCD面板中,京东方的供应比例也高达24.7%。这一数据进一步反映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显示屏市场的强劲增长。 韩国显示屏行业曾在2016年以前主导全球LCD市场,但随着中国企业凭借低价策略持续攻势,韩国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减。三星显示于2021年将其位于中国苏州的LCD工厂出售给了中国华星光电(CSOT),而LG显示近期也签署协议,将其在中国广州的大尺寸LCD面板及模组工厂股份出售给了华星光电。 尽管韩国企业目前正集中力量发展OLED技术,但在这一领域同样面临来自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2023年底,三星显示在中小尺寸OLED市场的份额超过50%;但到了2024年上半年,三星的市场份额下降至44%,中国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和天马等企业迅速崛起。 京东方在2023年宣布了一项价值1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78亿元)的第8代OLED投资计划,并开始建设大规模生产线。 业内分析认为,美国对中国显示屏企业的制裁将有可能为韩国企业带来市场机遇。三星显示社长崔周善在9月26日于首尔举行的“第15届显示日纪念仪式”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美国可能实施的制裁对韩国显示屏企业具有一定影响,但当前形势尚不明朗,仍需密切关注后续进展。 BOE(京东方)亮相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图片来源 新华社】
2024-10-04 16:25:00 -
华星光电收购LG显示广州工厂 中国面板市场竞争加剧
由于LG显示(乐金显示)将其位于广州的大型液晶显示器(LCD)工厂出售给中国第二大面板企业华星光电(CSOT),预计中国本地面板厂商之间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市场研究机构奥姆迪亚(Omdia)的数据显示,去年电视用LCD市场中,京东方(BOE)以32.3%的面板面积占有率位居第一,华星光电以17.4%紧随其后,LG显示的市场份额则约为11%。随着华星光电吸收LG显示广州工厂的产能,其市场份额预计将增至28.4%,使华星光电与京东方的市场份额差距缩小至约3个百分点。 与京东方不同,华星光电的母公司为TCL集团,业内分析认为,这一背景将为华星光电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提供更多优势。华星光电作为TCL的子公司,已在中国本地建立了稳固的客户基础,这将进一步增强其与京东方在市场上的双强竞争格局。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的分析,LG显示广州工厂的8.5代生产线主要生产电视用LCD面板,预计今年将生产约1400万片,其中55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面板占比将超过一半。收购完成后,华星光电的全球电视面板供应面积将占到四分之一以上。 LG显示于9月26日发布公告,宣布与华星光电签署协议,将其在广州的大型LCD面板及模组工厂的股权出售给华星光电,交易金额为108亿人民币,预计交易将于2025年3月31日完成。 广州大型LCD面板工厂由LG显示控股51%,其中国子公司持股19%,广州开发区与创维分别持有20%和10%的股份。9月13日,LG显示通过以13亿人民币收购创维股份,将其持股比例提高至80%。 LG显示在公告中表示,此次出售的目的是通过剥离大尺寸LCD资产,优化公司业务结构,进一步聚焦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业务。 据悉,LG显示广州工厂的大部分面板客户为韩国企业,但其中不少与华星光电现有客户重合。集邦咨询指出,虽然华星光电在维持订单量方面可能面临一定挑战,但其未来1到2年内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优化工厂的生产成本。 LG显示广州工厂【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0-03 19: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