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会展’新闻 22个
-
免签效应持续显现 韩国人爱上"中国游"
自去年11月8日中国实施免签政策以来,中国作为新的近距离旅游目的地备受关注。该政策允许对韩国等9个国家(地区)的持普通护照人员免签入境中国,最长可停留15天。这一举措简化了签证申请程序,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中国旅游。 免签政策发布后,赴华旅游商品的预订量大幅上涨。韩国旅游业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去年11月10日为准,Kyowon旅游社运营赴华旅游商品的预订量较前一周增长了2.6倍。同期,模德旅游(Modetour)的赴华旅游商品预订量上升了65%,Verygood旅行社增长了41.8%,黄色气球旅行社的预订量则增加了约35%。 与此同时,前往中国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据韩国法务部统计,从去年11月至今年1月,赴华韩国旅客人数为64.7901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60.6%。 自中国宣布免签政策已过四个月,多家旅行社近期集中开发赴华旅游商品。哈拿多乐(Hanatour)日前推出了陕西延安甘泉大峡谷、湖南郴州云海等特色旅游商品。模德旅游也扩大了赴华旅游商品矩阵,包括内蒙古大草原等充满异域风情的线路。 值得注意的是,赴华旅游的趋势也发生变化。过去,赴华旅游的主力被认为是中老年游客,旅行社的商品多以张家界、长白山等自然景观为主。但最近在年轻人中开始流行周五下班去中国度周末,特别是上海、青岛等旅游地深受年轻人青睐。旅游论坛上可见大量以上海东方明珠为背景的照片,或是“上海小众旅游打卡地”、“去中国必吃的街头小吃”等主题帖子。 业内人士表示,从近来赴华航班的销售趋势可以明显感知自由行旅客的增长,此前,不少人担心赴华旅游门槛较高。但随着Papago、支付宝、微信支付、滴滴出行等服务的普及,自由行的难度大幅降低,预计赴华旅游热度仍将持续升温。 ▲上海和青岛成韩国年轻人旅行首选 上海成为韩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之一。上海的国际化氛围、便捷的交通、美食购物体验等成为吸引韩国游客的重要因素。从外滩、南京路步行街、豫园等地标,到武康路、安福路等特色街区,韩国游客热衷打卡网红景点和热门餐厅。 韩国游客朴恩秀表示:“免签政策让韩国游客来中国更加方便。由于首尔至上海的飞行时间只需2个多小时,适合短途周末游。同时,外滩等核心区域的酒店多样,吃的选择也很多,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我愿意向朋友们推荐去上海旅游。” 韩国年轻一代对上海旅游的兴趣显著增加。过去,赴华旅游的主要是50至70多岁的中老年人,而如今,20至40多岁的年轻人也开始青睐中国游。由于短途旅行变得更加便利,“周五下班飞上海”成为许多韩国年轻人的新潮流。 携程、同程等中国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自免签政策实施至今年年初,韩国游客入境订单同比增长两倍一场。这些游客中,95后、00后年轻群体相比2019年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 在青岛,韩国游客的身影越来越多。三五成群,栈桥、五四广场、青岛啤酒博物馆等景点已成为韩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其中,青岛啤酒博物馆是韩国游客的必选打卡地。 韩国游客黄吉英透露:“在青岛啤酒博物馆可以看到啤酒酿造设备,让我对青岛啤酒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让我惊喜的是,在博物馆里还能品尝到刚刚酿造出来的原浆啤酒,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据悉,“到青岛过周末”也是韩国年轻人的出游选择。首尔至青岛的飞行时间只需1个多小时,同时往返票价也1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0元)至20万韩元左右,减轻了游客的费用负担。 ▲海南成企业奖励旅游打卡地 近年来,海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逐渐成为高尔夫旅游和企业奖励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全年气候温暖,拥有优美的海岸线和世界级高尔夫球场,吸引了大量韩国游客。 此外,海南凭借完善的会展设施和优质服务,也成为企业奖励旅游的理想目的地。哈拿多乐旗下商务旅行法人代表申锡元(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企业奖励旅游主要前往东南亚,但近年来,随着前往中国旅游的热潮兴起,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选择海南。” 上海夜景【图片提供 哈拿多乐】
2025-03-16 22:02:20 -
比亚迪强势登场韩企迎战!InterBattery 2025见证电池行业"龙虎斗"
韩国最大电池展会“InterBattery 2025”于3月5日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为期三天。今年展会的一大亮点,是中国电池企业比亚迪(BYD)和亿纬锂能(EVE)的首次参展,吸引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作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企业,比亚迪的亮相无疑成为焦点。其动力电池技术及储能解决方案备受瞩目,而亿纬锂能作为中国第四大动力电池制造商,也携前沿技术强势登场。中国企业的积极布局不仅彰显了对韩国市场的浓厚兴趣,也折射出全球电池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 比亚迪近期已在韩国市场销售搭载自家电池的电动汽车,此举被视为中韩两国在电池及电动汽车领域直接交锋的信号。本次展会,比亚迪在展馆一层设立了36平方米(约11坪)的展位,展出重点放在适用于两轮、三轮电动车的电池产品,特别是磷酸铁锂(LFP)电池。展位上,中国团队热情地向访客介绍公司产品,并强调其全球出货量已突破50亿块,涵盖软包、钢壳、圆柱形等多种电池类型。 比亚迪工作人员向访客介绍公司产品。【摄影 记者 崔锦宁】 本次展会上,比亚迪的展位正对着同样首次参展的LG化学与乐天化学集团(包含乐天化学、乐天能源材料、乐天Infracell)。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布局象征着中国企业正加速进军韩国市场,或将进一步撼动当地电池产业格局。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1月,中国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的市场占有率合计已达到55.8%。 乐天化学集团展位【摄影 记者 崔锦宁】 除比亚迪外,亿纬锂能也在本届展会首次设立展位。作为全球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九的企业,亿纬锂能的参展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电池企业进军韩国的决心。据韩国电池产业协会统计,今年InterBattery展会海外参展企业从去年的115家增长至172家,其中中国企业达到创纪录的79家,占比近一半。 面对中国企业的步步紧逼,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在展会上集中展示最新电池技术,并加速推进“46系列”(直径46毫米)电池的量产计划,包括4680、4695、46120型号,以强化全球市场竞争力,同时应对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暂时放缓(Chasm)带来的挑战。 LG新能源设立五大展示区,涵盖Hero电池解决方案、EV电池、非EV电池、未来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其中,最新推出的46系列圆柱形电池能量密度达到现有2170电池的五倍,成为本届展会的亮点之一。 LG新能源展示的46系列圆柱形电池。【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三星SDI则展出了搭载高性能电池的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并首次发布46mm直径的圆柱形电池系列。同时,三星SDI重点展示了高电压中镍(Mid-Nickel)电池、磷酸铁锂(LFP)电池,以及一项专注于电池安全性的热扩散防护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多个电池连接在一起时,如果某一处发生异常,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我们的技术可以有效阻止问题扩散。” 在三星SDI展台上,现代汽车·起亚的机器人实验室研发的服务机器人“DAL-e”将迎宾并介绍三星SDI的电池产品。【摄影 记者 崔锦宁】 SK On在展会上展示了三种主要电池形态(软包、方形、圆柱形),并首度公开高电压中镍电池。此外,SK On还展出了与SK Enmove合作开发的电动车浸没式冷却技术,以及独家研发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BMS),后者通过无线芯片取代传统BMS电缆,不仅提高冷却液流通性,还能降低泄漏风险。 POSCO Future M在展会上呈现了覆盖原材料—材料—回收的完整供应链,并展示了最新的正极和负极材料技术。展区还设置了脚踏发电体验区,观众可通过踩踏自行车发电,所产生的电量将换算后捐赠给POSCO 1%公益基金。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右三)在POSCO Future M展位聆听主持人介绍最新技术发展。【摄影 记者 崔锦宁】 LG化学此次展出了韩国首款量产的无前驱体正极材料(LPF),这项技术可直接从定制金属原料烧结生成正极材料,不仅提升了低温输出性能,还减少了研发时间、废水排放和碳排放,具备更高的环保价值。 此外,EcoPro在展会上详细介绍了其印尼一体化正极材料工厂的竞争力,计划在印尼苏拉威西省建设从冶炼—前驱体—正极材料的一体化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公司宣布整合旗下EcoPro CNG与EcoPro Innovation,以进一步优化废旧电池金属提取与锂精炼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韩国锌业(Korea Zinc)在本次展会重点展示其二次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并介绍了计划2026年底投产的全能型镍冶炼厂。而LS Electric则携旗下五家子公司展出了下一代储能系统(ESS),该“全能ESS平台”可通过电池和PCS中的传感器实时收集数据,实现用电量预测、故障预防和安全管理。 韩国锌业展位前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在展会开幕式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表示,政府将采取多项措施,包括电动汽车税收减免、充电基础设施扩建,并计划在未来将储能系统(ESS)市场规模扩大至现有的15倍,以促进电池市场需求增长。此外,政府正推动本土电池核心材料的生产,特别是在负极材料等关键领域,将提供财政、税收和基金等多重支持,以减少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 InterBattery 2025不仅展示了全球电池行业的最新技术与趋势,更见证了中韩企业在全球电池市场的正面交锋。面对中国企业的强势进军,韩国企业正加速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以确保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格局中的领先地位。
2025-03-06 20:11:01 -
电池巨头齐聚首尔 比亚迪与亿纬锂能展现中国技术实力
韩国最大电池展会“InterBattery 2025”于5日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今年展会的一大亮点是比亚迪(BYD)和亿纬锂能(EVE)首次参展,吸引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作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和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企业,比亚迪的亮相备受瞩目,其动力电池技术及储能解决方案成为展会焦点。此外,中国第四大动力电池制造商亿纬锂能也首次参展,展示其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的前沿技术。此次中国电池企业的强势参与,显示出对韩国市场的浓厚兴趣,也凸显了全球电池行业的激烈竞争与快速发展。 比亚迪展位前人潮涌动【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中国第四大动力电池厂商亿纬锂能(EVE)首次参加“InterBattery 2025”。【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3-06 00:48:48 -
"InterBattery 2025"今日盛大开幕 行业热潮席卷展会现场
韩国最大的电池展会“InterBattery 2025”于5日至7日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吸引了全球业界的广泛关注。展会现场人潮涌动,众多业内人士与观众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电池行业的最新技术突破与未来趋势。 本届展会创下历史新高,共有688家企业参展,设立2330个展位,规模空前。其中,海外企业达172家,中国参展企业数量达到79家,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对韩国电池市场的高度关注。展会涵盖电池制造、材料供应、储能解决方案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全球电池行业的最前沿创新成果。各大企业纷纷推出新产品、新技术,现场交流氛围浓厚,进一步推动全球电池产业的发展。 图为展会入口人头攒动,众多业内人士与观众纷纷涌入现场,展现出电池产业的火热关注度。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3-05 23:33:49 -
比亚迪首次亮相InterBattery 挑战韩国电池三巨头
韩国最大的电池展会“InterBattery 2025”于5日正式开幕。今年展会的三大关键词是:以比亚迪(BYD)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进军韩国市场、三星与现代汽车集团的电动汽车(EV)合作联盟,以及全球电池市场需求短暂放缓(Chasm)的克服。 据韩国电池产业协会4日消息,本届“InterBattery 2025”将在首尔三成洞COEX会展中心举行,为期三天(5日至7日),共有创纪录的688家企业参展,设立2330个展位。其中,海外企业达172家,其中79家来自中国,显示出中国企业对韩国电池市场的高度关注。 ▲比亚迪首次参展 进军韩国电池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及全球第二大电池生产商,比亚迪此次首次亮相韩国“InterBattery 2025”,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比亚迪近年来通过电动巴士、1吨级电动卡车等商用车进入韩国市场,并于今年1月推出紧凑型电动SUV“ATTO 3”,正式宣布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 业界认为,比亚迪此次参展不仅是其在韩国扩大电动汽车市场的一部分,也可能意味着其计划在电池业务上进一步挑战韩国企业。比亚迪主推磷酸铁锂(LFP)电池,与韩国三大电池企业(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主力产品三元锂(NCM)电池形成竞争。目前,韩国中型汽车企业KGM(前双龙汽车)已在“Torres EVX”和“Korando EV”车型上采用比亚迪的LFP电池。 ▲三星SDI与现代汽车集团首次联手参展 此次展会上,三星SDI和现代汽车集团首次进行联合营销,进一步巩固两大韩国企业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关系。在三星SDI展台上,现代汽车·起亚的机器人实验室研发的服务机器人“DAL-e”将迎宾并介绍三星SDI的电池产品,同时还将展示搭载三星SDI的21700圆柱电池的多用途移动平台MobED。 这一合作反映出三星与现代汽车在汽车电子(车载电子系统)领域的战略协同。三星电子正在扩展汽车电子业务,力求成为未来增长支柱,而现代汽车则希望通过三星的先进电子元件提升竞争力,以应对全球电动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今年2月24日,三星SDI与现代汽车·起亚正式签署“机器人专用电池联合开发”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应对市场需求放缓 韩国电池企业推出突破性技术 面对全球电动车市场增长放缓,韩国电池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突破性技术产品,以克服“电池需求停滞(Chasm)”的挑战。 LG新能源首次公开“46系列圆柱电池”产品线,与现有产品相比,该系列电池能量密度和功率提升至少5倍,旨在满足高性能电动车的需求。三星SDI展示采用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技术,该技术具有极高安全性,并能显著提升续航能力,被誉为“终极电池”。SK On推出“中镍(Mid-Nickel)”电池,采用镍含量70%的NCM正极材料,结合LFP电池的成本优势与高温稳定性,寻求市场突破。 三星SDI“InterBattery 2025”展位鸟瞰图【图片来源 三星SDI】
2025-03-04 23:33:55 -
比亚迪"小展位"大布局 剑指韩国电池市场
中国比亚迪正式进军韩国电动汽车市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比亚迪将于下月隆重参加韩国最具权威性的电池展览会“2025 Inter Battery”。继上月比亚迪在韩国成功推出紧凑型电动SUV“ATTO 3”并取得显著市场反响后,正积极深化其在韩国电动汽车及电池市场的布局。 比亚迪“ATTO 3”以近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1万元)的价格定位,凭借其显著的价格优势,迅速在韩国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据悉,该车型预售仅一周,销量即突破1000辆,彰显了比亚迪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业界于18日透露,比亚迪计划在3月5日至7日期间,于首尔江南区COEX会展中心举行的“2025 Inter Battery”展会上,全面展示其卓越的电池技术实力。比亚迪方面表示:“近30年发展锂离子电池事业以来,已累计出货超过50亿个电池,产品涵盖软包锂电池、钢壳锂电池、柱式锂电池等多种形态,展现了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广泛布局。” 尽管比亚迪在此次参展规模相对有限,其展位并未设于主展区,而是位于1楼角落的A厅,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比亚迪可能旨在通过首次参展观察市场反应,为后续的市场布局奠定基础。在比亚迪的对面,LG化学和乐天化学并排设立了展示空间。 Inter Battery元老级企业——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韩国三大电池企业将在位于3楼的C厅设置展示空间,全面展示其未来的电池技术和核心竞争力。 在展示规模方面,韩国与中国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LG能源解决方案和三星SDI的展位分别为540平方米、SK on的展位为450平方米,而比亚迪的展位面积仅为36平方米。 据统计,今年参展Inter Battery的企业数量从去年的579家增加约11.6%,达到历史最大规模的646家。其中,海外企业达130家,中国企业占比超过半数,达到79家。中国企业参展规模逐年扩大,从2023年的24家增至去年的62家,今年更是进一步增加,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存在感也逐年增强。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企业宁德时代在全球电池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比亚迪紧随其后,位居第二。两家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从2023年的52.5%增至去年的55.1%,增加2.6个百分点。同期,韩国三大电池巨头合计占有率则从23.1%降至18.4%。 专家指出,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各大中国电池企业正加速渗透韩国市场。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今年比亚迪的展示规模并不大,但作为全球电池行业的巨头,其影响力不容忽视。为应对中国企业的加速布局,韩国企业需积极研发创新,以保持其市场领先地位。”
2025-02-18 19:46:15 -
崔泰源:AI不是可选而是必选 事关全体产业发展
当地时间8日,SK集团会长崔泰源在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及信息技术展会CES 2025现场举行记者会,对人工智能(AI)的重要性强调称,AI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如果在竞争中落后,韩国长期以来引以为傲的所有产业竞争力都会遭到削弱。 崔泰源指出:“无论好坏,我们都必须投入AI领域,这不是可以选择的问题。依赖别人的模型是行不通的,即使我们无法独自打造基础模型,也需要基于其他模型自主开发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以应用于制造业AI、机器人技术,或把特定地区设定为战略重点并给予支持。” 崔泰源进一步表示:“现在大家需要思考的是,要站在前沿引领变革,还是仅仅追随他人,这会直接决定我们的经济形势起伏。如何选择我们所需的产业,如何集中发展AI,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韩国需要一个可以实验和运行AI的基础环境,如果过于依赖其他国家,则难以自主开拓未来。” 关于特朗普新政府成立后SK集团对美与对中战略的变化,崔泰源预计不会有太大调整。对于未来针对中美两国的投资及业务战略方向,他回答:“特朗普尚未上台,具体政策出台后才能进行进一步说明。从AI投资的角度来看,其实与特朗普新政府的关联不大。至于中国,作为全球市场的重要部分,我们没有理由放弃。” 当地时间8日上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SK集团会长崔泰源正在访问CES 2025现场的SK展馆。【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9 19:59:42 -
【CES 2025】科技届春晚来袭AI与未来移动性技术成最大看点
全球规模最大的家电与IT展览会“CES 2025”将于7日(当地时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盛大开幕。来自160多个国家的4500多家企业将在本次展会上展示全球尖端技术的发展方向。 CES最初以消费者家电展览会起步,但随着移动性、机械、人工智能(AI)等领域的扩展,现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技术展览之一。今年的主题是“连接、解决、发现、深入探究”(Connect, Solve, Discover, DIVE IN),展现对未来技术的深刻探索与创新渴望。 据业界5日消息,今年CES将集中展示AI技术的产业应用,备受关注。有分析指出,本次展会将揭示AI如何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尤其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潜力。AI技术将在移动性、数字健康、内容、生活方式和可持续性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其核心关键词包括超连接、经营模式创新和安全性。 除AI外,量子计算、生成型AI机器人、未来移动性技术和能源转换技术也成为展会的核心亮点。展会有望展现AI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全面进展,为与会者带来新的启示。 移动性领域技术在本届CES中备受瞩目,甚至有人将其比喻为“汽车展”。今年首次设立的“移动性舞台”预计将吸引大量观众。 日本丰田汽车在时隔5年后重返CES,计划展示其智慧城市模型“编织城市”(Woven City)的最新进展和技术应用案例。现代摩比斯则将代表现代汽车集团亮相,展出全息风挡显示屏等技术。 CES媒体日活动作为展会的前哨战,已于5日至6日在拉斯维加斯展开。三星电子和LG电子等企业将于6日举行媒体日活动。三星电子副会长韩宗熙将以“AI For All(为所有人的人工智能)”为主题发表演讲,探讨AI技术的普惠应用;LG电子社长赵周完则将以“共感智能”为主题,展示其未来愿景。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CEO)黄仁勋将在展会期间发表主题演讲,他将展示下一代AI加速器“Blackwell”的研发进展。达美航空CEO埃德·巴斯蒂安、沃尔沃集团总裁兼CEO马丁·伦德斯泰特和松下控股株式会社会长津贺一宏等业界领袖也将介绍各自在移动性与社会技术解决方案领域的创新计划。 本次CES的媒体日活动包括标志性项目“CES拉斯维加斯揭幕”(CES Unveiled Las Vegas),于5日下午率先登场。参展企业将通过这一平台抢先展示其技术突破与未来发展蓝图,激发全球产业的关注与期待。 CES 2025将持续至10日,预计将吸引众多技术爱好者、企业高管和政策制定者前来,共同探索科技的未来。 LG电子5日宣布,将于7日至10日(当地时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举办的“CES 2025”上,以“与共情智能相伴的日常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广告展示其技术愿景,迎接来自全球的参观者。【图片来源 LG电子】
2025-01-05 23:00:14 -
"花小钱办大事" 首尔时隔48年再次申办夏季奥运会
继1988年后,首尔市时隔48年再次挑战举办夏季奥运会,日前公开2036夏季奥运会申办计划,喊出“经济奥运”的口号,将最大程度地使用现有体育设施,并在釜山、仁川、京畿道、江原道等地设置分会场。 首尔市日前委托文化体育观光部下属的韩国体育科学院实施可行性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36年夏季奥运会总预算为5.083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5亿元),约为今年巴黎奥运会总投资规模(12.3万亿韩元)的40%。 根据计划,开闭幕式将再次在1988年汉城(首尔)奥运会开闭幕式举办场地蚕室综合运动场举行,目前运动场正在进行翻修工程,预计于2026年完工。 篮球、摔跤、柔道等比赛项目将在建设中的蚕室综合体育园区举行。园区将由韩华集团出资组成的财团负责招标建设,预计于2032年竣工,园区内包括巨蛋棒球场、酒店等配套设施。 射箭比赛将在首尔地标光化门广场举行,首尔市负责人称,将向全球展示运动健儿以李舜臣将军铜像为背景拉弓射箭的场面。 铁人三项比赛将在盘浦汉江公园举行,去年首尔曾在韩江举行市民铁人三项比赛。首尔市表示,巴黎奥运会在塞纳河举行游泳比赛,汉江水质远比塞纳河洁净。 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霹雳舞、滑板项目将在汝矣岛公园,排球和足球将分别在奖忠体育馆和首尔世界杯体育场举行。 位于首尔以外城市的体育场将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冲浪将在江原道襄阳的竹岛海滩,高尔夫将在仁川杰克·尼克劳斯高尔夫俱乐部、羽毛球和乒乓球将在京畿道高阳市的Kintex国际会展中心,赛艇将在釜山水营湾赛艇竞技场举行,为此首尔市已于今年10月与地方自治团体达成协议。 除首尔外,印度、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南非共和国、埃及等也有意申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将在2026年后决定最终举办地,2028年和2032年奥运会将先后在美国洛杉矶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 举办过两次夏季奥运会的国家仅有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希腊、日本和德国7个国家,若首尔申奥成功,将是时隔48年再次在韩国举行夏季奥运会,2036年正好距离马拉松运动员孙基祯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为韩国斩获首枚奥运会金牌过去整整100年。 各方对于举办奥运会带来的效果存在意见分歧,每年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排名的日本森纪念财团表示,东京和巴黎在举办奥运会后,城市竞争力大幅上升。在今年发布的排名中,首尔位居第6位,东京和巴黎分别为第3和第4位。 首尔市今年7月面向全国1000名民众实施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对申奥持积极看法,赞成举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的首尔市民中,85.2认为首尔可成功举行奥运会。广泛的民意支持也是国际奥委会在决定奥运会举办城市时考虑的核心因素之一。 今年8月,首尔市长吴世勋邀请巴黎奥运会参赛运动员举行座谈会。【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26 19:16:43 -
韩国内容闪耀迪士尼展会 本土OTT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11月20日至21日,“2024年迪士尼内容展示会”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办,集中展现了韩国内容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在介绍迪士尼院线电影和系列作品的活动中,7场演员与导演座谈会中有6部作品来自韩国。其中,改编自网漫作家姜草的《照明商店》尤为引人注目。这部作品不仅安排了30分钟的试映会,还在两天内进行了专场推介。 韩国内容在迪士尼平台上的成功并非首次。2022年推出的《超异能族》为韩国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口碑基础。该剧连续5周蝉联韩国OTT搜索平台KINO LIGHTS排行榜首位,并吸引了14万名新用户。美国文化娱乐杂志《Variety》盛赞其为“继奈飞《鱿鱼游戏》之后,亚洲又一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热门作品”。 迪士尼亚太地区原创内容战略总监卡罗尔·崔华特(Carol Choi)在发布会上表示,全球范围内前15部非美国地区制作的本地内容中,有9部来自韩国,凸显韩国在全球OTT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尽管国际市场对韩国内容需求旺盛,本地OTT行业却面临严峻挑战。奈飞在2022年和2023年的内容制作投资分别高达167亿美元,而迪士尼的年度总投资更是达到300亿美元(包括院线动画和电影)。相比之下,韩国OTT行业的年度投资仅为6000亿至8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96亿至41.28亿元),在资金规模上明显处于劣势。 制作成本的持续攀升也令韩国OTT行业承受巨大压力。2013年,每集电视剧的平均制作费用约为3.7亿韩元,而十年后,这一数字已激增至原来的4至10倍。从2022年到2023年第三季度,韩国两大OTT平台TVING和Wavve的营业收入分别从1315亿韩元增至2264亿韩元,以及从2301亿韩元增至2459亿韩元。然而,亏损幅度也随之扩大,分别从762亿韩元增加到1177亿韩元,以及从558亿韩元增加到797亿韩元。为缓解财务压力,两家公司于去年12月宣布合并,试图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成本节约。 在行业转型的关键时刻,专家建议韩国OTT探索新的投资与发行模式。例如,借鉴电影投资分配机制,通过收益分成吸引外部资本。韩国进出口银行研究员金允智(音)指出,制作费不足的电视剧行业需引入更积极的收益管理者,不仅要吸引投资,还要优化资本回报率。 电影市场分析师金亨浩(音)指出,同时,打造独特的本土特色是突围的关键。韩国OTT应借鉴这种模式,通过集中资源吸引忠实观众,形成竞争优势。 在全球市场竞争加剧和制作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韩国内容如何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竞争力,同时推动本地OTT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的关键课题。 电视剧《超异能族》宣传海报【图片来源 迪士尼】
2024-11-25 20:43:35
-
免签效应持续显现 韩国人爱上"中国游"
自去年11月8日中国实施免签政策以来,中国作为新的近距离旅游目的地备受关注。该政策允许对韩国等9个国家(地区)的持普通护照人员免签入境中国,最长可停留15天。这一举措简化了签证申请程序,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中国旅游。 免签政策发布后,赴华旅游商品的预订量大幅上涨。韩国旅游业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去年11月10日为准,Kyowon旅游社运营赴华旅游商品的预订量较前一周增长了2.6倍。同期,模德旅游(Modetour)的赴华旅游商品预订量上升了65%,Verygood旅行社增长了41.8%,黄色气球旅行社的预订量则增加了约35%。 与此同时,前往中国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据韩国法务部统计,从去年11月至今年1月,赴华韩国旅客人数为64.7901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60.6%。 自中国宣布免签政策已过四个月,多家旅行社近期集中开发赴华旅游商品。哈拿多乐(Hanatour)日前推出了陕西延安甘泉大峡谷、湖南郴州云海等特色旅游商品。模德旅游也扩大了赴华旅游商品矩阵,包括内蒙古大草原等充满异域风情的线路。 值得注意的是,赴华旅游的趋势也发生变化。过去,赴华旅游的主力被认为是中老年游客,旅行社的商品多以张家界、长白山等自然景观为主。但最近在年轻人中开始流行周五下班去中国度周末,特别是上海、青岛等旅游地深受年轻人青睐。旅游论坛上可见大量以上海东方明珠为背景的照片,或是“上海小众旅游打卡地”、“去中国必吃的街头小吃”等主题帖子。 业内人士表示,从近来赴华航班的销售趋势可以明显感知自由行旅客的增长,此前,不少人担心赴华旅游门槛较高。但随着Papago、支付宝、微信支付、滴滴出行等服务的普及,自由行的难度大幅降低,预计赴华旅游热度仍将持续升温。 ▲上海和青岛成韩国年轻人旅行首选 上海成为韩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之一。上海的国际化氛围、便捷的交通、美食购物体验等成为吸引韩国游客的重要因素。从外滩、南京路步行街、豫园等地标,到武康路、安福路等特色街区,韩国游客热衷打卡网红景点和热门餐厅。 韩国游客朴恩秀表示:“免签政策让韩国游客来中国更加方便。由于首尔至上海的飞行时间只需2个多小时,适合短途周末游。同时,外滩等核心区域的酒店多样,吃的选择也很多,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我愿意向朋友们推荐去上海旅游。” 韩国年轻一代对上海旅游的兴趣显著增加。过去,赴华旅游的主要是50至70多岁的中老年人,而如今,20至40多岁的年轻人也开始青睐中国游。由于短途旅行变得更加便利,“周五下班飞上海”成为许多韩国年轻人的新潮流。 携程、同程等中国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自免签政策实施至今年年初,韩国游客入境订单同比增长两倍一场。这些游客中,95后、00后年轻群体相比2019年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 在青岛,韩国游客的身影越来越多。三五成群,栈桥、五四广场、青岛啤酒博物馆等景点已成为韩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其中,青岛啤酒博物馆是韩国游客的必选打卡地。 韩国游客黄吉英透露:“在青岛啤酒博物馆可以看到啤酒酿造设备,让我对青岛啤酒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让我惊喜的是,在博物馆里还能品尝到刚刚酿造出来的原浆啤酒,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据悉,“到青岛过周末”也是韩国年轻人的出游选择。首尔至青岛的飞行时间只需1个多小时,同时往返票价也1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0元)至20万韩元左右,减轻了游客的费用负担。 ▲海南成企业奖励旅游打卡地 近年来,海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逐渐成为高尔夫旅游和企业奖励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全年气候温暖,拥有优美的海岸线和世界级高尔夫球场,吸引了大量韩国游客。 此外,海南凭借完善的会展设施和优质服务,也成为企业奖励旅游的理想目的地。哈拿多乐旗下商务旅行法人代表申锡元(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企业奖励旅游主要前往东南亚,但近年来,随着前往中国旅游的热潮兴起,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选择海南。” 上海夜景【图片提供 哈拿多乐】
2025-03-16 22:02:20 -
比亚迪强势登场韩企迎战!InterBattery 2025见证电池行业"龙虎斗"
韩国最大电池展会“InterBattery 2025”于3月5日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为期三天。今年展会的一大亮点,是中国电池企业比亚迪(BYD)和亿纬锂能(EVE)的首次参展,吸引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作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企业,比亚迪的亮相无疑成为焦点。其动力电池技术及储能解决方案备受瞩目,而亿纬锂能作为中国第四大动力电池制造商,也携前沿技术强势登场。中国企业的积极布局不仅彰显了对韩国市场的浓厚兴趣,也折射出全球电池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 比亚迪近期已在韩国市场销售搭载自家电池的电动汽车,此举被视为中韩两国在电池及电动汽车领域直接交锋的信号。本次展会,比亚迪在展馆一层设立了36平方米(约11坪)的展位,展出重点放在适用于两轮、三轮电动车的电池产品,特别是磷酸铁锂(LFP)电池。展位上,中国团队热情地向访客介绍公司产品,并强调其全球出货量已突破50亿块,涵盖软包、钢壳、圆柱形等多种电池类型。 比亚迪工作人员向访客介绍公司产品。【摄影 记者 崔锦宁】 本次展会上,比亚迪的展位正对着同样首次参展的LG化学与乐天化学集团(包含乐天化学、乐天能源材料、乐天Infracell)。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布局象征着中国企业正加速进军韩国市场,或将进一步撼动当地电池产业格局。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1月,中国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的市场占有率合计已达到55.8%。 乐天化学集团展位【摄影 记者 崔锦宁】 除比亚迪外,亿纬锂能也在本届展会首次设立展位。作为全球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九的企业,亿纬锂能的参展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电池企业进军韩国的决心。据韩国电池产业协会统计,今年InterBattery展会海外参展企业从去年的115家增长至172家,其中中国企业达到创纪录的79家,占比近一半。 面对中国企业的步步紧逼,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在展会上集中展示最新电池技术,并加速推进“46系列”(直径46毫米)电池的量产计划,包括4680、4695、46120型号,以强化全球市场竞争力,同时应对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暂时放缓(Chasm)带来的挑战。 LG新能源设立五大展示区,涵盖Hero电池解决方案、EV电池、非EV电池、未来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其中,最新推出的46系列圆柱形电池能量密度达到现有2170电池的五倍,成为本届展会的亮点之一。 LG新能源展示的46系列圆柱形电池。【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三星SDI则展出了搭载高性能电池的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并首次发布46mm直径的圆柱形电池系列。同时,三星SDI重点展示了高电压中镍(Mid-Nickel)电池、磷酸铁锂(LFP)电池,以及一项专注于电池安全性的热扩散防护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多个电池连接在一起时,如果某一处发生异常,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我们的技术可以有效阻止问题扩散。” 在三星SDI展台上,现代汽车·起亚的机器人实验室研发的服务机器人“DAL-e”将迎宾并介绍三星SDI的电池产品。【摄影 记者 崔锦宁】 SK On在展会上展示了三种主要电池形态(软包、方形、圆柱形),并首度公开高电压中镍电池。此外,SK On还展出了与SK Enmove合作开发的电动车浸没式冷却技术,以及独家研发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BMS),后者通过无线芯片取代传统BMS电缆,不仅提高冷却液流通性,还能降低泄漏风险。 POSCO Future M在展会上呈现了覆盖原材料—材料—回收的完整供应链,并展示了最新的正极和负极材料技术。展区还设置了脚踏发电体验区,观众可通过踩踏自行车发电,所产生的电量将换算后捐赠给POSCO 1%公益基金。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右三)在POSCO Future M展位聆听主持人介绍最新技术发展。【摄影 记者 崔锦宁】 LG化学此次展出了韩国首款量产的无前驱体正极材料(LPF),这项技术可直接从定制金属原料烧结生成正极材料,不仅提升了低温输出性能,还减少了研发时间、废水排放和碳排放,具备更高的环保价值。 此外,EcoPro在展会上详细介绍了其印尼一体化正极材料工厂的竞争力,计划在印尼苏拉威西省建设从冶炼—前驱体—正极材料的一体化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公司宣布整合旗下EcoPro CNG与EcoPro Innovation,以进一步优化废旧电池金属提取与锂精炼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韩国锌业(Korea Zinc)在本次展会重点展示其二次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并介绍了计划2026年底投产的全能型镍冶炼厂。而LS Electric则携旗下五家子公司展出了下一代储能系统(ESS),该“全能ESS平台”可通过电池和PCS中的传感器实时收集数据,实现用电量预测、故障预防和安全管理。 韩国锌业展位前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在展会开幕式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表示,政府将采取多项措施,包括电动汽车税收减免、充电基础设施扩建,并计划在未来将储能系统(ESS)市场规模扩大至现有的15倍,以促进电池市场需求增长。此外,政府正推动本土电池核心材料的生产,特别是在负极材料等关键领域,将提供财政、税收和基金等多重支持,以减少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 InterBattery 2025不仅展示了全球电池行业的最新技术与趋势,更见证了中韩企业在全球电池市场的正面交锋。面对中国企业的强势进军,韩国企业正加速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以确保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格局中的领先地位。
2025-03-06 20:11:01 -
电池巨头齐聚首尔 比亚迪与亿纬锂能展现中国技术实力
韩国最大电池展会“InterBattery 2025”于5日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今年展会的一大亮点是比亚迪(BYD)和亿纬锂能(EVE)首次参展,吸引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作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和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企业,比亚迪的亮相备受瞩目,其动力电池技术及储能解决方案成为展会焦点。此外,中国第四大动力电池制造商亿纬锂能也首次参展,展示其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的前沿技术。此次中国电池企业的强势参与,显示出对韩国市场的浓厚兴趣,也凸显了全球电池行业的激烈竞争与快速发展。 比亚迪展位前人潮涌动【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中国第四大动力电池厂商亿纬锂能(EVE)首次参加“InterBattery 2025”。【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3-06 00:48:48 -
"InterBattery 2025"今日盛大开幕 行业热潮席卷展会现场
韩国最大的电池展会“InterBattery 2025”于5日至7日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吸引了全球业界的广泛关注。展会现场人潮涌动,众多业内人士与观众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电池行业的最新技术突破与未来趋势。 本届展会创下历史新高,共有688家企业参展,设立2330个展位,规模空前。其中,海外企业达172家,中国参展企业数量达到79家,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对韩国电池市场的高度关注。展会涵盖电池制造、材料供应、储能解决方案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全球电池行业的最前沿创新成果。各大企业纷纷推出新产品、新技术,现场交流氛围浓厚,进一步推动全球电池产业的发展。 图为展会入口人头攒动,众多业内人士与观众纷纷涌入现场,展现出电池产业的火热关注度。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3-05 23:33:49 -
比亚迪首次亮相InterBattery 挑战韩国电池三巨头
韩国最大的电池展会“InterBattery 2025”于5日正式开幕。今年展会的三大关键词是:以比亚迪(BYD)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进军韩国市场、三星与现代汽车集团的电动汽车(EV)合作联盟,以及全球电池市场需求短暂放缓(Chasm)的克服。 据韩国电池产业协会4日消息,本届“InterBattery 2025”将在首尔三成洞COEX会展中心举行,为期三天(5日至7日),共有创纪录的688家企业参展,设立2330个展位。其中,海外企业达172家,其中79家来自中国,显示出中国企业对韩国电池市场的高度关注。 ▲比亚迪首次参展 进军韩国电池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及全球第二大电池生产商,比亚迪此次首次亮相韩国“InterBattery 2025”,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比亚迪近年来通过电动巴士、1吨级电动卡车等商用车进入韩国市场,并于今年1月推出紧凑型电动SUV“ATTO 3”,正式宣布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 业界认为,比亚迪此次参展不仅是其在韩国扩大电动汽车市场的一部分,也可能意味着其计划在电池业务上进一步挑战韩国企业。比亚迪主推磷酸铁锂(LFP)电池,与韩国三大电池企业(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主力产品三元锂(NCM)电池形成竞争。目前,韩国中型汽车企业KGM(前双龙汽车)已在“Torres EVX”和“Korando EV”车型上采用比亚迪的LFP电池。 ▲三星SDI与现代汽车集团首次联手参展 此次展会上,三星SDI和现代汽车集团首次进行联合营销,进一步巩固两大韩国企业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关系。在三星SDI展台上,现代汽车·起亚的机器人实验室研发的服务机器人“DAL-e”将迎宾并介绍三星SDI的电池产品,同时还将展示搭载三星SDI的21700圆柱电池的多用途移动平台MobED。 这一合作反映出三星与现代汽车在汽车电子(车载电子系统)领域的战略协同。三星电子正在扩展汽车电子业务,力求成为未来增长支柱,而现代汽车则希望通过三星的先进电子元件提升竞争力,以应对全球电动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今年2月24日,三星SDI与现代汽车·起亚正式签署“机器人专用电池联合开发”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应对市场需求放缓 韩国电池企业推出突破性技术 面对全球电动车市场增长放缓,韩国电池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突破性技术产品,以克服“电池需求停滞(Chasm)”的挑战。 LG新能源首次公开“46系列圆柱电池”产品线,与现有产品相比,该系列电池能量密度和功率提升至少5倍,旨在满足高性能电动车的需求。三星SDI展示采用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技术,该技术具有极高安全性,并能显著提升续航能力,被誉为“终极电池”。SK On推出“中镍(Mid-Nickel)”电池,采用镍含量70%的NCM正极材料,结合LFP电池的成本优势与高温稳定性,寻求市场突破。 三星SDI“InterBattery 2025”展位鸟瞰图【图片来源 三星SDI】
2025-03-04 23:33:55 -
比亚迪"小展位"大布局 剑指韩国电池市场
中国比亚迪正式进军韩国电动汽车市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比亚迪将于下月隆重参加韩国最具权威性的电池展览会“2025 Inter Battery”。继上月比亚迪在韩国成功推出紧凑型电动SUV“ATTO 3”并取得显著市场反响后,正积极深化其在韩国电动汽车及电池市场的布局。 比亚迪“ATTO 3”以近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1万元)的价格定位,凭借其显著的价格优势,迅速在韩国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据悉,该车型预售仅一周,销量即突破1000辆,彰显了比亚迪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业界于18日透露,比亚迪计划在3月5日至7日期间,于首尔江南区COEX会展中心举行的“2025 Inter Battery”展会上,全面展示其卓越的电池技术实力。比亚迪方面表示:“近30年发展锂离子电池事业以来,已累计出货超过50亿个电池,产品涵盖软包锂电池、钢壳锂电池、柱式锂电池等多种形态,展现了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广泛布局。” 尽管比亚迪在此次参展规模相对有限,其展位并未设于主展区,而是位于1楼角落的A厅,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比亚迪可能旨在通过首次参展观察市场反应,为后续的市场布局奠定基础。在比亚迪的对面,LG化学和乐天化学并排设立了展示空间。 Inter Battery元老级企业——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韩国三大电池企业将在位于3楼的C厅设置展示空间,全面展示其未来的电池技术和核心竞争力。 在展示规模方面,韩国与中国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LG能源解决方案和三星SDI的展位分别为540平方米、SK on的展位为450平方米,而比亚迪的展位面积仅为36平方米。 据统计,今年参展Inter Battery的企业数量从去年的579家增加约11.6%,达到历史最大规模的646家。其中,海外企业达130家,中国企业占比超过半数,达到79家。中国企业参展规模逐年扩大,从2023年的24家增至去年的62家,今年更是进一步增加,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存在感也逐年增强。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企业宁德时代在全球电池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比亚迪紧随其后,位居第二。两家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从2023年的52.5%增至去年的55.1%,增加2.6个百分点。同期,韩国三大电池巨头合计占有率则从23.1%降至18.4%。 专家指出,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各大中国电池企业正加速渗透韩国市场。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今年比亚迪的展示规模并不大,但作为全球电池行业的巨头,其影响力不容忽视。为应对中国企业的加速布局,韩国企业需积极研发创新,以保持其市场领先地位。”
2025-02-18 19:46:15 -
崔泰源:AI不是可选而是必选 事关全体产业发展
当地时间8日,SK集团会长崔泰源在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及信息技术展会CES 2025现场举行记者会,对人工智能(AI)的重要性强调称,AI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如果在竞争中落后,韩国长期以来引以为傲的所有产业竞争力都会遭到削弱。 崔泰源指出:“无论好坏,我们都必须投入AI领域,这不是可以选择的问题。依赖别人的模型是行不通的,即使我们无法独自打造基础模型,也需要基于其他模型自主开发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以应用于制造业AI、机器人技术,或把特定地区设定为战略重点并给予支持。” 崔泰源进一步表示:“现在大家需要思考的是,要站在前沿引领变革,还是仅仅追随他人,这会直接决定我们的经济形势起伏。如何选择我们所需的产业,如何集中发展AI,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韩国需要一个可以实验和运行AI的基础环境,如果过于依赖其他国家,则难以自主开拓未来。” 关于特朗普新政府成立后SK集团对美与对中战略的变化,崔泰源预计不会有太大调整。对于未来针对中美两国的投资及业务战略方向,他回答:“特朗普尚未上台,具体政策出台后才能进行进一步说明。从AI投资的角度来看,其实与特朗普新政府的关联不大。至于中国,作为全球市场的重要部分,我们没有理由放弃。” 当地时间8日上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SK集团会长崔泰源正在访问CES 2025现场的SK展馆。【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9 19:59:42 -
【CES 2025】科技届春晚来袭AI与未来移动性技术成最大看点
全球规模最大的家电与IT展览会“CES 2025”将于7日(当地时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盛大开幕。来自160多个国家的4500多家企业将在本次展会上展示全球尖端技术的发展方向。 CES最初以消费者家电展览会起步,但随着移动性、机械、人工智能(AI)等领域的扩展,现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技术展览之一。今年的主题是“连接、解决、发现、深入探究”(Connect, Solve, Discover, DIVE IN),展现对未来技术的深刻探索与创新渴望。 据业界5日消息,今年CES将集中展示AI技术的产业应用,备受关注。有分析指出,本次展会将揭示AI如何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尤其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潜力。AI技术将在移动性、数字健康、内容、生活方式和可持续性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其核心关键词包括超连接、经营模式创新和安全性。 除AI外,量子计算、生成型AI机器人、未来移动性技术和能源转换技术也成为展会的核心亮点。展会有望展现AI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全面进展,为与会者带来新的启示。 移动性领域技术在本届CES中备受瞩目,甚至有人将其比喻为“汽车展”。今年首次设立的“移动性舞台”预计将吸引大量观众。 日本丰田汽车在时隔5年后重返CES,计划展示其智慧城市模型“编织城市”(Woven City)的最新进展和技术应用案例。现代摩比斯则将代表现代汽车集团亮相,展出全息风挡显示屏等技术。 CES媒体日活动作为展会的前哨战,已于5日至6日在拉斯维加斯展开。三星电子和LG电子等企业将于6日举行媒体日活动。三星电子副会长韩宗熙将以“AI For All(为所有人的人工智能)”为主题发表演讲,探讨AI技术的普惠应用;LG电子社长赵周完则将以“共感智能”为主题,展示其未来愿景。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CEO)黄仁勋将在展会期间发表主题演讲,他将展示下一代AI加速器“Blackwell”的研发进展。达美航空CEO埃德·巴斯蒂安、沃尔沃集团总裁兼CEO马丁·伦德斯泰特和松下控股株式会社会长津贺一宏等业界领袖也将介绍各自在移动性与社会技术解决方案领域的创新计划。 本次CES的媒体日活动包括标志性项目“CES拉斯维加斯揭幕”(CES Unveiled Las Vegas),于5日下午率先登场。参展企业将通过这一平台抢先展示其技术突破与未来发展蓝图,激发全球产业的关注与期待。 CES 2025将持续至10日,预计将吸引众多技术爱好者、企业高管和政策制定者前来,共同探索科技的未来。 LG电子5日宣布,将于7日至10日(当地时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举办的“CES 2025”上,以“与共情智能相伴的日常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广告展示其技术愿景,迎接来自全球的参观者。【图片来源 LG电子】
2025-01-05 23:00:14 -
"花小钱办大事" 首尔时隔48年再次申办夏季奥运会
继1988年后,首尔市时隔48年再次挑战举办夏季奥运会,日前公开2036夏季奥运会申办计划,喊出“经济奥运”的口号,将最大程度地使用现有体育设施,并在釜山、仁川、京畿道、江原道等地设置分会场。 首尔市日前委托文化体育观光部下属的韩国体育科学院实施可行性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36年夏季奥运会总预算为5.083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5亿元),约为今年巴黎奥运会总投资规模(12.3万亿韩元)的40%。 根据计划,开闭幕式将再次在1988年汉城(首尔)奥运会开闭幕式举办场地蚕室综合运动场举行,目前运动场正在进行翻修工程,预计于2026年完工。 篮球、摔跤、柔道等比赛项目将在建设中的蚕室综合体育园区举行。园区将由韩华集团出资组成的财团负责招标建设,预计于2032年竣工,园区内包括巨蛋棒球场、酒店等配套设施。 射箭比赛将在首尔地标光化门广场举行,首尔市负责人称,将向全球展示运动健儿以李舜臣将军铜像为背景拉弓射箭的场面。 铁人三项比赛将在盘浦汉江公园举行,去年首尔曾在韩江举行市民铁人三项比赛。首尔市表示,巴黎奥运会在塞纳河举行游泳比赛,汉江水质远比塞纳河洁净。 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霹雳舞、滑板项目将在汝矣岛公园,排球和足球将分别在奖忠体育馆和首尔世界杯体育场举行。 位于首尔以外城市的体育场将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冲浪将在江原道襄阳的竹岛海滩,高尔夫将在仁川杰克·尼克劳斯高尔夫俱乐部、羽毛球和乒乓球将在京畿道高阳市的Kintex国际会展中心,赛艇将在釜山水营湾赛艇竞技场举行,为此首尔市已于今年10月与地方自治团体达成协议。 除首尔外,印度、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南非共和国、埃及等也有意申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将在2026年后决定最终举办地,2028年和2032年奥运会将先后在美国洛杉矶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 举办过两次夏季奥运会的国家仅有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希腊、日本和德国7个国家,若首尔申奥成功,将是时隔48年再次在韩国举行夏季奥运会,2036年正好距离马拉松运动员孙基祯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为韩国斩获首枚奥运会金牌过去整整100年。 各方对于举办奥运会带来的效果存在意见分歧,每年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排名的日本森纪念财团表示,东京和巴黎在举办奥运会后,城市竞争力大幅上升。在今年发布的排名中,首尔位居第6位,东京和巴黎分别为第3和第4位。 首尔市今年7月面向全国1000名民众实施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对申奥持积极看法,赞成举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的首尔市民中,85.2认为首尔可成功举行奥运会。广泛的民意支持也是国际奥委会在决定奥运会举办城市时考虑的核心因素之一。 今年8月,首尔市长吴世勋邀请巴黎奥运会参赛运动员举行座谈会。【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26 19:16:43 -
韩国内容闪耀迪士尼展会 本土OTT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11月20日至21日,“2024年迪士尼内容展示会”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办,集中展现了韩国内容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在介绍迪士尼院线电影和系列作品的活动中,7场演员与导演座谈会中有6部作品来自韩国。其中,改编自网漫作家姜草的《照明商店》尤为引人注目。这部作品不仅安排了30分钟的试映会,还在两天内进行了专场推介。 韩国内容在迪士尼平台上的成功并非首次。2022年推出的《超异能族》为韩国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口碑基础。该剧连续5周蝉联韩国OTT搜索平台KINO LIGHTS排行榜首位,并吸引了14万名新用户。美国文化娱乐杂志《Variety》盛赞其为“继奈飞《鱿鱼游戏》之后,亚洲又一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热门作品”。 迪士尼亚太地区原创内容战略总监卡罗尔·崔华特(Carol Choi)在发布会上表示,全球范围内前15部非美国地区制作的本地内容中,有9部来自韩国,凸显韩国在全球OTT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尽管国际市场对韩国内容需求旺盛,本地OTT行业却面临严峻挑战。奈飞在2022年和2023年的内容制作投资分别高达167亿美元,而迪士尼的年度总投资更是达到300亿美元(包括院线动画和电影)。相比之下,韩国OTT行业的年度投资仅为6000亿至8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96亿至41.28亿元),在资金规模上明显处于劣势。 制作成本的持续攀升也令韩国OTT行业承受巨大压力。2013年,每集电视剧的平均制作费用约为3.7亿韩元,而十年后,这一数字已激增至原来的4至10倍。从2022年到2023年第三季度,韩国两大OTT平台TVING和Wavve的营业收入分别从1315亿韩元增至2264亿韩元,以及从2301亿韩元增至2459亿韩元。然而,亏损幅度也随之扩大,分别从762亿韩元增加到1177亿韩元,以及从558亿韩元增加到797亿韩元。为缓解财务压力,两家公司于去年12月宣布合并,试图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成本节约。 在行业转型的关键时刻,专家建议韩国OTT探索新的投资与发行模式。例如,借鉴电影投资分配机制,通过收益分成吸引外部资本。韩国进出口银行研究员金允智(音)指出,制作费不足的电视剧行业需引入更积极的收益管理者,不仅要吸引投资,还要优化资本回报率。 电影市场分析师金亨浩(音)指出,同时,打造独特的本土特色是突围的关键。韩国OTT应借鉴这种模式,通过集中资源吸引忠实观众,形成竞争优势。 在全球市场竞争加剧和制作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韩国内容如何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竞争力,同时推动本地OTT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的关键课题。 电视剧《超异能族》宣传海报【图片来源 迪士尼】
2024-11-25 20: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