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债务’新闻 17个
-
韩去年四季度家庭负债占GDP比重全球第二 楼市回暖或加剧金融压力
韩国的家庭负债率仍处于全球最高水平。尽管政府设定了将家庭负债率控制在80%的目标,但在首尔市解除部分地区土地交易许可规定后,韩国银行(央行)又下调基准利率,房地产市场再度升温,家庭负债增加的趋势预计将持续。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16日发布的最新《全球负债》(Global Debt)报告,2024年第四季度韩国的家庭负债占GDP的比重为91.7%,在全球38个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加拿大(100.6%)。这一比重远高于新兴市场平均水平(46.0%)、亚洲新兴市场平均水平(57.4%)以及全球平均水平(60.3%)。 韩国的家庭负债占GDP比重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17年上升,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2020至2021年)急剧攀升,2021年底一度达到98.7%,被视为韩国经济的潜在风险之一。此后,由于调整国民账户统计基准,使GDP规模扩大,该比重有所下降至90%出头的水平。 不过,有分析指出,若将韩国独特的“全税保证金”纳入统计,韩国的家庭负债率或已达到全球最高水平。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下属的韩国经济研究院(KERI)在2023年发布的《全税保证金计入家庭负债的估算及启示》报告中指出,未被纳入国际统计的全税保证金在2022年底已达1058.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09万亿元)。 央行的《家庭信贷累积风险分析与政策启示》研究报告显示,若家庭负债占GDP的比重(3年累计)上升1个百分点,4至5年后GDP增长率(3年累计)将下降0.25至0.28个百分点。研究还显示,家庭信贷持续增加后,3至5年内发生“经济衰退(年度GDP增长率转负)”的概率明显上升。此外,当家庭信贷比率超过80%后,消费收缩将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衰退的风险。 面对居高不下的家庭债务比率,韩国政府已多次表态将推动债务水平缓解。韩国代行总统职权的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2月21日在宏观经济与金融事务会议(F4)上表示:“为了将家庭债务比率稳定至不会对国家经济造成负担的80%水平,未来家庭债务增长率应严格控制在2025年预计经济增长率(3.8%)范围内。” 不过,近期一系列政策举措可能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随着主要商业银行近期放宽住房抵押贷款条件,带动2月第一周首尔公寓价格在连续三周下跌后反弹。2月12日,首尔市长吴世勋宣布解除江南区三成洞、大峙洞、清潭洞及蚕室洞291个住宅地块的土地交易许可限制。2月25日,韩国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至2.75%。 由于房地产交易的贷款审批及放款通常存在2至3个月的滞后期,上述政策调整对家庭债务增长的影响预计将在未来数月进一步显现。
2025-03-16 20:22:10 -
停业比经营更难! 韩国个体工商户困境重重
韩国统计厅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韩国个体工商户数量为550万户,较去年11月的570万户减少20万户。这一数字低于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时期的590万户。 专家分析指出,个体工商户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内需疲软和经济长期低迷。特别是去年12月实施紧急戒严后,消费心理迅速冻结,导致个体工商户收入和信用度下降,债务负担加重。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申请贷款的个体工商户共有335.8956万户,贷款总额达到1122.791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5886万亿元),同比增加7719亿韩元。其中,贷款逾期超过3个月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到15.506万户,同比增长35%;贷款规模为30.724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9.9%。 业内人士表示,疫情期间,许多个体工商户依靠贷款延期政策勉强维持经营,但随着内需持续低迷,经营压力日益加重,难以维持生计。即使选择停业,个体工商户仍需承担店铺修复费用、现有贷款偿还等成本。对于加盟店而言,还需支付违约金,选择停业同样需要大量资金。 面对个体工商户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相关业界呼吁政府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韩国经济人协会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当前家庭消费恶化和内需冻结等问题,使得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首尔一家已停业的餐厅内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2 00:08:36 -
Homeplus陷入停业危机 供应链动荡引发市场担忧
随着韩国大型连锁超市Homeplus于本月4日正式申请企业重整,其合作企业相继撤出,导致公司陷入停业危机。目前,Homeplus正通过分阶段支付货款以稳定供应链。尽管部分暂停供货的食品企业已恢复供货,但仍有企业尚未决定是否重启供应。同时部分门店出现商品短缺,引发市场对其正常运营能力的担忧。 据食品行业9日消息,不倒翁、乐天Wellfood和三养食品已恢复或计划恢复对Homeplus的供货。不倒翁在6日暂停供货后,于次日重新供货;乐天Wellfood和三养食品在7日收到延迟付款后决定恢复,其中乐天Wellfood已于8日恢复供货,三养食品则计划于10日重启供应。 然而,乐天七星饮料、东西食品和八道食品仍未恢复供货,供应中断已对门店运营造成影响。一名门店员工表示:“目前供应链存在问题,但预计周一将有新货到。”食品企业方面解释称,Homeplus7日下单时间较晚,导致供应链调整出现问题。企业优先向大型门店发货,导致小型门店的畅销商品出现短缺。 由于供应商纷纷调整合作策略,原定于7日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主持的电子及食品企业与Homeplus合作商座谈会被取消。业内人士分析指出,Homeplus可能因希望自行解决问题而未召开会议。然而,供应商对其支付能力的疑虑仍未消除。 Homeplus需通过正常经营活动获取现金流,以支付每月约2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的应付款项。然而,供应商担忧,若公司在重整程序启动后经营能力受损,现金流可能面临压力。对此,Homeplus及其大股东MBK Partners表示,目前公司现金余额约为3000亿韩元,预计本月经营活动将带来约3000亿韩元的现金流入,足以覆盖一般商业债务的支付需求。 一名暂停供货的食品企业负责人表示:“Homeplus尚未明确资金结算计划,因此我们仍在观望。如果结算安排确定,我们将恢复供货。”另一家暂停供货的企业则称:“我们将持续关注本周初的情况。鉴于Homeplus当前经营状况不佳,现有付款条件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正就新的合作条款进行协商。” 8日下午,在首尔麻浦区的一家Homeplus Express门店,不倒翁芝麻鸡蛋拉面等部分商品出现缺货现象。【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9 19:33:01 -
韩国年轻人消费模式转变 "YOLO"变"YONO"
近年来,韩国经济增长放缓,物价不断攀升,使得20至30多岁(简称“2030一代”)的年轻人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曾经追求享乐、强调个性消费的“YOLO”(You Only Live Once,意为“人生只有一次”)文化,正逐渐被“YONO”(You Only Need One,意为“只需要一个”)所取代。年轻人普遍削减日常开销,但在个人兴趣相关的消费上却毫不吝啬。 ▲节约日常开销 减少奢侈消费 数据显示,韩国2030一代在百货商店的消费正在明显减少。金融科技企业“Finda”统计显示,2024年,韩国2030一代在百货商店的消费额为4.21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1.75亿元),同比下降5.6%。相比之下,其他年龄段消费者的百货商店支出增长7.4%。与此同时,年轻人的消费开始向更具“性价比”的渠道转移。例如,主营低价日用品的连锁品牌“大创”(Daiso),其2030消费者支出同比增长12.2%,达到了5776亿韩元。 汽车购买数据也反映出这一趋势。韩国汽车数据研究机构Carisyou的统计显示,2024年,2030一代新购买的乘用车数量为26.8665万辆,较2020年的35.3852万辆减少24.1%。其中,进口车购买量降幅更为明显,从2020年的6.5601万辆降至去年的5.2227万辆,下降20.4%。相较之下,40岁以上人群在同一时期内的进口车购买量则增加了7.3%。 ▲节俭与狂热并存 粉丝经济依然火热 尽管韩国年轻人在日常消费上趋于节俭,但在个人兴趣和文化消费方面仍然愿意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尤其是在与粉丝文化相关的产品上。 例如,百货商店中的快闪店(Pop-up Store)依然受到年轻人的热捧。以首尔最具代表性的高端购物中心“The现代首尔百货”为例,2030消费者的销售额占比高达58%,远高于现代百货旗下其他15家门店24.8%的平均水平。如今,快闪店不仅局限于奢侈品和时尚品牌,还拓展至游戏、动画、漫画等领域。上个月,日本动画周边商店“JUMP SHOP”在The现代首尔百货开设快闪店,每天都有4000多人排队等候入场。 二手交易平台的活跃度也有所提升。数据显示,韩国主要二手交易平台“胡萝卜市场”的2030用户数量同比增长5.3%,从854.4725万人增加至899.8188万人。与此同时,奢侈品购物平台的用户则大幅减少,韩国三大奢侈品电商平台“Must It”、“Trenbe”和“Balaan”的2030活跃用户量同比下降14.3%。 ▲“最少的消费 最大的满足” 专家分析认为,韩国年轻人的消费模式变化主要受到经济环境影响。KB金融经营研究所的房锡勋(音)研究员指出:“工资增长跟不上物价上涨,债务偿还压力增加,使得年轻人的经济负担加重。因此,他们并非单纯地节俭,而是尽量用最少的消费换取最大的满足。” 消费趋势分析中心研究员全美英(音)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生的年轻人未曾经历过高速经济增长,因此,相较于父母辈,他们更容易接受就业困难和高物价的现实。在社交媒体上,他们通过‘无支出挑战’(No-Spending Challenge)或‘精打细算的消费’等方式,积极分享节俭经验,并推动‘YONO消费’文化的流行。” 2月26日,在位于清凉里大创卖场的化妆品柜台,顾客们正在挑选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14:03 -
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从3%下调至2.75%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于25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从3%下调至2.75%。这是自2022年10月以来,时隔2年4个月基准利率首次降至2%区间。 央行自去年10月启动降息周期,首次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3.25%,并于11月进一步下调至3%。上月,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韩国国内戒严及弹劾事态引发的政治动荡,以及韩元贬值等因素,央行决定暂停降息。而本月,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 央行对此表示:“尽管外汇市场的警惕情绪依然存在,但在物价上涨率趋于稳定、家庭债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率预计将大幅下降。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此次决定下调基准利率。” 同时,央行将今年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从此前的1.9%下调至1.5%,低于经合组织(OECD)的2.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2%、韩国政府的1.8%以及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的1.6%。 央行调低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年底紧急戒严事态加剧政治不确定性。央行还考虑到特朗普关税政策对韩国经济造成的影响,补充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进展缓慢也对此次预期下调产生了一定作用。 此外,央行维持明年经济增长预期1.8%不变,并保持今年和明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预期均为1.9%。 25日,在位于首尔中区的韩国银行总部,行长李昌镛主持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25 20:28:00 -
韩国60岁以上高龄多重负债者激增 债务问题日益严峻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韩国60岁以上高龄多重负债者激增。 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所属的国民力量党议员朴成训于28日从韩国银行收到的资料显示,60岁以上多重负债人贷款余额在去年第三季度达到80.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30.3亿元),较2023年的72.8万亿韩元上涨10%以上,多重负债者是指在3家以上金融机构贷款的借款人。 同期,30岁以下多重负债者贷款余额从140.5万亿韩元减少至134.4万亿韩元,减少4.3%;40多岁多重负债者贷款余额从189.8万亿韩元减少至186.5万亿韩元,减少1.7%;50多岁多重负债者贷款余额从163万亿韩元减少至156.2万亿韩元,减少4.2%。在全体年龄层中,仅60岁以上负债者贷款余额有所增加。 从各年龄层多重负债者人数来看,60岁以上多重负债者人数从2023年60.2万名增加至去年第三季度末的63.4万名,增加5%以上。同期,30岁以下从138.3万名减少至137.6万名,减少0.5%;40多岁从134.4万名减少至131.9万名,减少1.9%。50多岁人群从119.6万名增加至120.3万名,但增幅仅0.6%。 从人均负债来看,30岁以下和40多岁人群的增加趋势尤为迅猛。30岁以下年龄层人均银行贷款余额在去年第三季度末为7314万元,较2023年的6999万元增长4.5%。40多岁的人均贷款余额也从1.0567亿韩元增加至1.103亿韩元,增加4.1%。50多岁人群人均贷款余额从9033万韩元增至9210万韩元,增加2%,60岁以上人群人均贷款余额从7618万韩元增至7753万韩元,增加1.8%,增长率相对较低。 朴成训表示:“随着内需不振长期化,以高龄层和30至40多岁为中心,家庭负债进一步加剧。因此,政府亟需采取有力措施,以促进经济复苏,同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并积极致力于稳定家庭负债的管理工作。"
2025-01-28 23:13:08 -
AI需求驱动HBM销售增长 SK海力士去年业绩创历史新高
SK海力士23日发布2024财年及第四季度财报显示,2024财年营收66.19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50.87亿元);营业利润为23.4673万亿韩元,营业利润率35%;净利润为19.7969万亿韩元,净利润率30%;创下有史以来最佳年度业绩。 2024年总营收与此前最高纪录的2022年营收(44.6216万亿韩元)相比高出21万亿韩元以上,去年营业利润也超越2018年(20.8437万亿韩元)存储芯片市场繁荣时期的业绩。 去年第四季度营收为19.767万亿韩元,环比增长12%;营业利润为8.0828万亿韩元,环比增长15%;净利润为8.0065万亿韩元。去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率与净利润率均达到41%。 SK海力士解释称,去年第四季度呈现迅猛增势的HBM占据整个DRAM营收的40%以上,企业级固态硬盘(eSSD)销售也持续增加。在人工智能(AI)半导体需求强劲的情况下,公司凭借业界领先的高带宽存储器(HBM)技术实力和盈利为主的经营活动,成功实现历史最佳业绩。 截至2024年底,SK海力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5.2万亿韩元,债务为22.7万亿韩元,同比减少6.8万亿韩元。债务和净债务比率也分别大幅改善至31%和12%。 SK海力士预测,随着大型科技公司对AI服务器投资的扩大,AI推理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因此高性能计算所必需的HBM和高容量服务器DRAM的需求会持续增长。同时在客户端产品市场预测部分库存调整的情况下,搭载AI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销售有望提升,预计下半年市场状况有所改善。 对此,公司计划今年增加HBM3E的供应量,并适时开发出HBM4,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供应。与此同时,在需求稳定持续的情况下,为了提升DDR5和LPDDR5的生产竞争力,SK海力士计划推进所需的先进工艺转换。NAND闪存方面,公司计划继去年之后继续以盈利为主的运营和满足需求的灵活销售战略应对市场。 另外,SK海力士把固定年度股息从每股1200韩元上调至1500韩元,幅度达25%,并扩大现金股息全年总额至1万亿韩元规模。公司表示今后仅派发固定股息,把此前政策中包含的年度累计自由现金流(FCF)中5%的份额优先用于加强健全的财务结构。 SK海力士首席财务官(CFO)金祐贤副社长表示:“通过大幅提高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比重,在市场状况调整时期具备较过去更能实现稳定营收和利润的业务结构,未来也会维持以盈利能力较强产品为主的投资,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3 19:23:36 -
彭博社曝比亚迪实际净债务达3230亿元 供应链融资成"隐形炸弹"
据彭博社20日报道,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比亚迪(BYD)通过推迟向供应商支付货款来掩盖债务增长问题。报道称,快速发展的企业利用债务推动增长并不罕见,但曾经预测房地产企业恒大集团债务问题的中国香港沽空机构GMT Research指出,比亚迪似乎对供应链融资上瘾,动向值得关注。 在去年创下1286万辆销量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比亚迪以427万辆的销售成绩占据3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比亚迪销量在短短五年内激增约20倍,远超特斯拉,但比亚迪似乎通过推迟支付供应商货款来填补资金缺口,而非增加债务。 GMT本月10日发布报告显示,如果把因出售或借贷而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的应收账款重新纳入计算,并把超过90天期限的应付账款调整为债务,截至去年6月底,比亚迪的净债务高达3230亿元人民币。目前官方公开的去年同期净债务仅为277亿元人民币。对此,比亚迪方面拒绝发表立场。 GMT分析师奈杰尔·史蒂文森(Nigel Stevenson)指出,无论结构如何,这显然是一种融资或隐藏债务的方式,比亚迪通过巧妙的方法把这部分债务表现为营运资本的一部分。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隐藏债务的存在让投资者更难评估比亚迪的真实财务状况。中国汽车企业之间价格竞争激烈,小型企业正在遭遇淘汰,而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则逐步扩大。 GMT特别关注的是,比亚迪的其他应付账款从2021年底的413亿元人民币激增至2023年底的1650亿元人民币,但有关该项明细的信息严重不足。相比之下,吉利汽车的应付账款从2021年的574亿元人民币仅增至2023年的874亿元人民币。此外,吉利还详细公开其他应付账款中的债务与支付对象。 彭博社引用史蒂文森的分析称,比亚迪的财务报表中可能包含供应链融资。也就是说供应商如果想要早日收到货款,可能需要给出折扣或手续费,否则就要等待较长的付款周期。 比亚迪的债务披露方式并未违反会计规定,但美国会计准则(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修订后,要求披露供应链融资对债务、现金流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以便全面评估企业财务状况。 彭博社数据显示,2023年比亚迪支付供应商货款的平均周期长达275天。中国汽车行业整体付款周期延长,但比亚迪远超其他国家汽车企业45至60天的平均水平。相比之下,特斯拉的付款周期通常在90天以内。 16日,在仁川举行的中国比亚迪乘用车品牌上市新闻发布会上,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正在介绍产品。【图片来源 比亚迪韩国】
2025-01-21 19:01:22 -
韩经济放缓敲响信贷警钟 各收入层贷款滞纳率创新高
【图片来源 韩联社】 由于韩国经济增速放缓,各收入阶层个体工商户贷款滞纳率均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 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所属的国民力量党议员朴成训于8日从韩国银行(央行)得到的资料显示,以去年第三季度为基准,高收入个体工商户(收入前30%)贷款滞纳率达1.35%,创自2015年第一季度(1.71%)以后时隔9年6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高收入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滞纳率自2023年第四季度(0.98%)呈持续攀升趋势,第一季度达1.16%,第二季度达1.09%,第三季度进一步攀升至1.35%,一直维持在1%以上的高位。对比新冠疫情期间的2020至2021年,当年大部分行业遭遇寒冬,但滞纳率也仅为0.5%,当前的高滞纳率无疑凸显出问题的严峻性。 据统计,以去年第三季度为基准,高收入个体工商户借款人共146.7万人,占全体的46.9%,贷款余额达73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万亿元),远高于低收入(133.1万亿韩元)和中等收入个体工商户(194.3万亿韩元)。专家指出,若高收入个体工商户的贷款亏损持续扩大,将对整个金融机构的资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图片来源 AI】 据调查,中等收入个体工商户的贷款状况也不容乐观。中等收入群体是指排除前后30%收入后的中等收入阶层。去年第三季度,中等收入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滞纳率为3.04%,同样创自2015年第一季度(4.76%)以来,时隔9年6个月的新高。从2022年的低于1%,到2023年攀升至1%以上,再到去年跃升至3%的水平,增势迅猛令人堪忧。同期,低收入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滞纳率为1.68%,创自2014年第二季度(1.83%)以来,时隔10年3个月的最高水平。央行相关人士表示,当前所有收入区间的低信用人数均在增加,这一趋势需引起高度重视。 上月,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显示,去年第三季度,全体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滞纳率为1.7%,创自2015年第一季度(2.05%)以来的最高值。同期,不良债务人兼低收入者的“脆弱”个体工商户滞纳率达11.55%,创自2013年第三季度(12.02%)以来,时隔11年的新高。 朴成训强调,尽管去年韩国出口业绩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内需疲软、政局动荡等因素导致国民经济面临诸多困难。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向受高利率影响而陷入困境的个体工商户提供资金补贴,并灵活调整相关支援政策,以全力挽救内需不振的局面。
2025-01-08 19:57:59 -
外资抛售与大规模发债双压 韩国国债市场震荡
长期以来被视为国际资本市场重要投资标的的韩国国债近期遭遇信任危机。外资大规模抛售引发市场波动,而韩国政府计划在今年发行创纪录规模的国债,使得这一局势更加复杂。 韩国财政部门5日初步核算数据显示,自2024年12月以来,外资持有的韩国国债现货减少约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9亿元),显示一个月内外资净抛售额达到这一水平。在期货市场上,抛售压力同样显著。去年12月,外资净抛售韩国国债期货(3至30年期标准)金额达15.8949万亿韩元;紧急戒严后的12月4日以来,该数据增至18.7131万亿韩元,为2021年9月以来最大单月抛售规模(-21.3513万亿韩元)。 分析人士认为,外资抛售潮的背后不仅包括对韩国国债收益率前景的调整,还受到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要发行规模达200万亿韩元的国债、规模为20万亿韩元的韩元外汇平准基金债券(外平债),再加上可能成为现实的追加更正预算的资金来源等大规模国债发行,政府要筹集国家运转资金,负担必然加重。 政府确定的今年国债总发行限额为197.6万亿韩元,这是历史上的最大规模。其中,仅净发行限额就达80万亿韩元。除去为减少到期国债兑付或偿还风险而进行的到期平滑操作(回购债券)等用于市场构建的发行部分,真正增加国家债务的所谓“赤字国债”就发行80万亿韩元。 如果政府在年初推出额外财政补充预算(规模预计为10至20万亿韩元),同样需要依靠新增国债筹集资金。这使市场对国债供给过剩及利率上升的担忧加剧。经济学家警告,大规模国债发行可能对利率形成进一步的上行压力。若外国投资者持续撤离,市场利率可能大幅上涨,导致政府筹资成本快速攀升,给财政可持续性带来更大挑战。 2022年9月30日下午,在首尔钟路区的韩联社旗下金融信息子公司联合Infomax广场安装的显示器上显示着韩国国债收益率。【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6 19:43:24
-
韩去年四季度家庭负债占GDP比重全球第二 楼市回暖或加剧金融压力
韩国的家庭负债率仍处于全球最高水平。尽管政府设定了将家庭负债率控制在80%的目标,但在首尔市解除部分地区土地交易许可规定后,韩国银行(央行)又下调基准利率,房地产市场再度升温,家庭负债增加的趋势预计将持续。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16日发布的最新《全球负债》(Global Debt)报告,2024年第四季度韩国的家庭负债占GDP的比重为91.7%,在全球38个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加拿大(100.6%)。这一比重远高于新兴市场平均水平(46.0%)、亚洲新兴市场平均水平(57.4%)以及全球平均水平(60.3%)。 韩国的家庭负债占GDP比重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17年上升,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2020至2021年)急剧攀升,2021年底一度达到98.7%,被视为韩国经济的潜在风险之一。此后,由于调整国民账户统计基准,使GDP规模扩大,该比重有所下降至90%出头的水平。 不过,有分析指出,若将韩国独特的“全税保证金”纳入统计,韩国的家庭负债率或已达到全球最高水平。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下属的韩国经济研究院(KERI)在2023年发布的《全税保证金计入家庭负债的估算及启示》报告中指出,未被纳入国际统计的全税保证金在2022年底已达1058.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09万亿元)。 央行的《家庭信贷累积风险分析与政策启示》研究报告显示,若家庭负债占GDP的比重(3年累计)上升1个百分点,4至5年后GDP增长率(3年累计)将下降0.25至0.28个百分点。研究还显示,家庭信贷持续增加后,3至5年内发生“经济衰退(年度GDP增长率转负)”的概率明显上升。此外,当家庭信贷比率超过80%后,消费收缩将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衰退的风险。 面对居高不下的家庭债务比率,韩国政府已多次表态将推动债务水平缓解。韩国代行总统职权的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2月21日在宏观经济与金融事务会议(F4)上表示:“为了将家庭债务比率稳定至不会对国家经济造成负担的80%水平,未来家庭债务增长率应严格控制在2025年预计经济增长率(3.8%)范围内。” 不过,近期一系列政策举措可能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随着主要商业银行近期放宽住房抵押贷款条件,带动2月第一周首尔公寓价格在连续三周下跌后反弹。2月12日,首尔市长吴世勋宣布解除江南区三成洞、大峙洞、清潭洞及蚕室洞291个住宅地块的土地交易许可限制。2月25日,韩国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至2.75%。 由于房地产交易的贷款审批及放款通常存在2至3个月的滞后期,上述政策调整对家庭债务增长的影响预计将在未来数月进一步显现。
2025-03-16 20:22:10 -
停业比经营更难! 韩国个体工商户困境重重
韩国统计厅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韩国个体工商户数量为550万户,较去年11月的570万户减少20万户。这一数字低于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时期的590万户。 专家分析指出,个体工商户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内需疲软和经济长期低迷。特别是去年12月实施紧急戒严后,消费心理迅速冻结,导致个体工商户收入和信用度下降,债务负担加重。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申请贷款的个体工商户共有335.8956万户,贷款总额达到1122.791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5886万亿元),同比增加7719亿韩元。其中,贷款逾期超过3个月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达到15.506万户,同比增长35%;贷款规模为30.724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9.9%。 业内人士表示,疫情期间,许多个体工商户依靠贷款延期政策勉强维持经营,但随着内需持续低迷,经营压力日益加重,难以维持生计。即使选择停业,个体工商户仍需承担店铺修复费用、现有贷款偿还等成本。对于加盟店而言,还需支付违约金,选择停业同样需要大量资金。 面对个体工商户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相关业界呼吁政府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韩国经济人协会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当前家庭消费恶化和内需冻结等问题,使得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首尔一家已停业的餐厅内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2 00:08:36 -
Homeplus陷入停业危机 供应链动荡引发市场担忧
随着韩国大型连锁超市Homeplus于本月4日正式申请企业重整,其合作企业相继撤出,导致公司陷入停业危机。目前,Homeplus正通过分阶段支付货款以稳定供应链。尽管部分暂停供货的食品企业已恢复供货,但仍有企业尚未决定是否重启供应。同时部分门店出现商品短缺,引发市场对其正常运营能力的担忧。 据食品行业9日消息,不倒翁、乐天Wellfood和三养食品已恢复或计划恢复对Homeplus的供货。不倒翁在6日暂停供货后,于次日重新供货;乐天Wellfood和三养食品在7日收到延迟付款后决定恢复,其中乐天Wellfood已于8日恢复供货,三养食品则计划于10日重启供应。 然而,乐天七星饮料、东西食品和八道食品仍未恢复供货,供应中断已对门店运营造成影响。一名门店员工表示:“目前供应链存在问题,但预计周一将有新货到。”食品企业方面解释称,Homeplus7日下单时间较晚,导致供应链调整出现问题。企业优先向大型门店发货,导致小型门店的畅销商品出现短缺。 由于供应商纷纷调整合作策略,原定于7日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主持的电子及食品企业与Homeplus合作商座谈会被取消。业内人士分析指出,Homeplus可能因希望自行解决问题而未召开会议。然而,供应商对其支付能力的疑虑仍未消除。 Homeplus需通过正常经营活动获取现金流,以支付每月约2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的应付款项。然而,供应商担忧,若公司在重整程序启动后经营能力受损,现金流可能面临压力。对此,Homeplus及其大股东MBK Partners表示,目前公司现金余额约为3000亿韩元,预计本月经营活动将带来约3000亿韩元的现金流入,足以覆盖一般商业债务的支付需求。 一名暂停供货的食品企业负责人表示:“Homeplus尚未明确资金结算计划,因此我们仍在观望。如果结算安排确定,我们将恢复供货。”另一家暂停供货的企业则称:“我们将持续关注本周初的情况。鉴于Homeplus当前经营状况不佳,现有付款条件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正就新的合作条款进行协商。” 8日下午,在首尔麻浦区的一家Homeplus Express门店,不倒翁芝麻鸡蛋拉面等部分商品出现缺货现象。【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9 19:33:01 -
韩国年轻人消费模式转变 "YOLO"变"YONO"
近年来,韩国经济增长放缓,物价不断攀升,使得20至30多岁(简称“2030一代”)的年轻人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曾经追求享乐、强调个性消费的“YOLO”(You Only Live Once,意为“人生只有一次”)文化,正逐渐被“YONO”(You Only Need One,意为“只需要一个”)所取代。年轻人普遍削减日常开销,但在个人兴趣相关的消费上却毫不吝啬。 ▲节约日常开销 减少奢侈消费 数据显示,韩国2030一代在百货商店的消费正在明显减少。金融科技企业“Finda”统计显示,2024年,韩国2030一代在百货商店的消费额为4.21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1.75亿元),同比下降5.6%。相比之下,其他年龄段消费者的百货商店支出增长7.4%。与此同时,年轻人的消费开始向更具“性价比”的渠道转移。例如,主营低价日用品的连锁品牌“大创”(Daiso),其2030消费者支出同比增长12.2%,达到了5776亿韩元。 汽车购买数据也反映出这一趋势。韩国汽车数据研究机构Carisyou的统计显示,2024年,2030一代新购买的乘用车数量为26.8665万辆,较2020年的35.3852万辆减少24.1%。其中,进口车购买量降幅更为明显,从2020年的6.5601万辆降至去年的5.2227万辆,下降20.4%。相较之下,40岁以上人群在同一时期内的进口车购买量则增加了7.3%。 ▲节俭与狂热并存 粉丝经济依然火热 尽管韩国年轻人在日常消费上趋于节俭,但在个人兴趣和文化消费方面仍然愿意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尤其是在与粉丝文化相关的产品上。 例如,百货商店中的快闪店(Pop-up Store)依然受到年轻人的热捧。以首尔最具代表性的高端购物中心“The现代首尔百货”为例,2030消费者的销售额占比高达58%,远高于现代百货旗下其他15家门店24.8%的平均水平。如今,快闪店不仅局限于奢侈品和时尚品牌,还拓展至游戏、动画、漫画等领域。上个月,日本动画周边商店“JUMP SHOP”在The现代首尔百货开设快闪店,每天都有4000多人排队等候入场。 二手交易平台的活跃度也有所提升。数据显示,韩国主要二手交易平台“胡萝卜市场”的2030用户数量同比增长5.3%,从854.4725万人增加至899.8188万人。与此同时,奢侈品购物平台的用户则大幅减少,韩国三大奢侈品电商平台“Must It”、“Trenbe”和“Balaan”的2030活跃用户量同比下降14.3%。 ▲“最少的消费 最大的满足” 专家分析认为,韩国年轻人的消费模式变化主要受到经济环境影响。KB金融经营研究所的房锡勋(音)研究员指出:“工资增长跟不上物价上涨,债务偿还压力增加,使得年轻人的经济负担加重。因此,他们并非单纯地节俭,而是尽量用最少的消费换取最大的满足。” 消费趋势分析中心研究员全美英(音)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生的年轻人未曾经历过高速经济增长,因此,相较于父母辈,他们更容易接受就业困难和高物价的现实。在社交媒体上,他们通过‘无支出挑战’(No-Spending Challenge)或‘精打细算的消费’等方式,积极分享节俭经验,并推动‘YONO消费’文化的流行。” 2月26日,在位于清凉里大创卖场的化妆品柜台,顾客们正在挑选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14:03 -
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从3%下调至2.75%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于25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从3%下调至2.75%。这是自2022年10月以来,时隔2年4个月基准利率首次降至2%区间。 央行自去年10月启动降息周期,首次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3.25%,并于11月进一步下调至3%。上月,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韩国国内戒严及弹劾事态引发的政治动荡,以及韩元贬值等因素,央行决定暂停降息。而本月,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 央行对此表示:“尽管外汇市场的警惕情绪依然存在,但在物价上涨率趋于稳定、家庭债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率预计将大幅下降。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此次决定下调基准利率。” 同时,央行将今年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从此前的1.9%下调至1.5%,低于经合组织(OECD)的2.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2%、韩国政府的1.8%以及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的1.6%。 央行调低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年底紧急戒严事态加剧政治不确定性。央行还考虑到特朗普关税政策对韩国经济造成的影响,补充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进展缓慢也对此次预期下调产生了一定作用。 此外,央行维持明年经济增长预期1.8%不变,并保持今年和明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预期均为1.9%。 25日,在位于首尔中区的韩国银行总部,行长李昌镛主持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25 20:28:00 -
韩国60岁以上高龄多重负债者激增 债务问题日益严峻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韩国60岁以上高龄多重负债者激增。 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所属的国民力量党议员朴成训于28日从韩国银行收到的资料显示,60岁以上多重负债人贷款余额在去年第三季度达到80.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30.3亿元),较2023年的72.8万亿韩元上涨10%以上,多重负债者是指在3家以上金融机构贷款的借款人。 同期,30岁以下多重负债者贷款余额从140.5万亿韩元减少至134.4万亿韩元,减少4.3%;40多岁多重负债者贷款余额从189.8万亿韩元减少至186.5万亿韩元,减少1.7%;50多岁多重负债者贷款余额从163万亿韩元减少至156.2万亿韩元,减少4.2%。在全体年龄层中,仅60岁以上负债者贷款余额有所增加。 从各年龄层多重负债者人数来看,60岁以上多重负债者人数从2023年60.2万名增加至去年第三季度末的63.4万名,增加5%以上。同期,30岁以下从138.3万名减少至137.6万名,减少0.5%;40多岁从134.4万名减少至131.9万名,减少1.9%。50多岁人群从119.6万名增加至120.3万名,但增幅仅0.6%。 从人均负债来看,30岁以下和40多岁人群的增加趋势尤为迅猛。30岁以下年龄层人均银行贷款余额在去年第三季度末为7314万元,较2023年的6999万元增长4.5%。40多岁的人均贷款余额也从1.0567亿韩元增加至1.103亿韩元,增加4.1%。50多岁人群人均贷款余额从9033万韩元增至9210万韩元,增加2%,60岁以上人群人均贷款余额从7618万韩元增至7753万韩元,增加1.8%,增长率相对较低。 朴成训表示:“随着内需不振长期化,以高龄层和30至40多岁为中心,家庭负债进一步加剧。因此,政府亟需采取有力措施,以促进经济复苏,同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并积极致力于稳定家庭负债的管理工作。"
2025-01-28 23:13:08 -
AI需求驱动HBM销售增长 SK海力士去年业绩创历史新高
SK海力士23日发布2024财年及第四季度财报显示,2024财年营收66.19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50.87亿元);营业利润为23.4673万亿韩元,营业利润率35%;净利润为19.7969万亿韩元,净利润率30%;创下有史以来最佳年度业绩。 2024年总营收与此前最高纪录的2022年营收(44.6216万亿韩元)相比高出21万亿韩元以上,去年营业利润也超越2018年(20.8437万亿韩元)存储芯片市场繁荣时期的业绩。 去年第四季度营收为19.767万亿韩元,环比增长12%;营业利润为8.0828万亿韩元,环比增长15%;净利润为8.0065万亿韩元。去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率与净利润率均达到41%。 SK海力士解释称,去年第四季度呈现迅猛增势的HBM占据整个DRAM营收的40%以上,企业级固态硬盘(eSSD)销售也持续增加。在人工智能(AI)半导体需求强劲的情况下,公司凭借业界领先的高带宽存储器(HBM)技术实力和盈利为主的经营活动,成功实现历史最佳业绩。 截至2024年底,SK海力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5.2万亿韩元,债务为22.7万亿韩元,同比减少6.8万亿韩元。债务和净债务比率也分别大幅改善至31%和12%。 SK海力士预测,随着大型科技公司对AI服务器投资的扩大,AI推理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因此高性能计算所必需的HBM和高容量服务器DRAM的需求会持续增长。同时在客户端产品市场预测部分库存调整的情况下,搭载AI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销售有望提升,预计下半年市场状况有所改善。 对此,公司计划今年增加HBM3E的供应量,并适时开发出HBM4,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供应。与此同时,在需求稳定持续的情况下,为了提升DDR5和LPDDR5的生产竞争力,SK海力士计划推进所需的先进工艺转换。NAND闪存方面,公司计划继去年之后继续以盈利为主的运营和满足需求的灵活销售战略应对市场。 另外,SK海力士把固定年度股息从每股1200韩元上调至1500韩元,幅度达25%,并扩大现金股息全年总额至1万亿韩元规模。公司表示今后仅派发固定股息,把此前政策中包含的年度累计自由现金流(FCF)中5%的份额优先用于加强健全的财务结构。 SK海力士首席财务官(CFO)金祐贤副社长表示:“通过大幅提高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比重,在市场状况调整时期具备较过去更能实现稳定营收和利润的业务结构,未来也会维持以盈利能力较强产品为主的投资,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3 19:23:36 -
彭博社曝比亚迪实际净债务达3230亿元 供应链融资成"隐形炸弹"
据彭博社20日报道,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比亚迪(BYD)通过推迟向供应商支付货款来掩盖债务增长问题。报道称,快速发展的企业利用债务推动增长并不罕见,但曾经预测房地产企业恒大集团债务问题的中国香港沽空机构GMT Research指出,比亚迪似乎对供应链融资上瘾,动向值得关注。 在去年创下1286万辆销量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比亚迪以427万辆的销售成绩占据3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比亚迪销量在短短五年内激增约20倍,远超特斯拉,但比亚迪似乎通过推迟支付供应商货款来填补资金缺口,而非增加债务。 GMT本月10日发布报告显示,如果把因出售或借贷而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的应收账款重新纳入计算,并把超过90天期限的应付账款调整为债务,截至去年6月底,比亚迪的净债务高达3230亿元人民币。目前官方公开的去年同期净债务仅为277亿元人民币。对此,比亚迪方面拒绝发表立场。 GMT分析师奈杰尔·史蒂文森(Nigel Stevenson)指出,无论结构如何,这显然是一种融资或隐藏债务的方式,比亚迪通过巧妙的方法把这部分债务表现为营运资本的一部分。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隐藏债务的存在让投资者更难评估比亚迪的真实财务状况。中国汽车企业之间价格竞争激烈,小型企业正在遭遇淘汰,而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则逐步扩大。 GMT特别关注的是,比亚迪的其他应付账款从2021年底的413亿元人民币激增至2023年底的1650亿元人民币,但有关该项明细的信息严重不足。相比之下,吉利汽车的应付账款从2021年的574亿元人民币仅增至2023年的874亿元人民币。此外,吉利还详细公开其他应付账款中的债务与支付对象。 彭博社引用史蒂文森的分析称,比亚迪的财务报表中可能包含供应链融资。也就是说供应商如果想要早日收到货款,可能需要给出折扣或手续费,否则就要等待较长的付款周期。 比亚迪的债务披露方式并未违反会计规定,但美国会计准则(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修订后,要求披露供应链融资对债务、现金流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以便全面评估企业财务状况。 彭博社数据显示,2023年比亚迪支付供应商货款的平均周期长达275天。中国汽车行业整体付款周期延长,但比亚迪远超其他国家汽车企业45至60天的平均水平。相比之下,特斯拉的付款周期通常在90天以内。 16日,在仁川举行的中国比亚迪乘用车品牌上市新闻发布会上,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正在介绍产品。【图片来源 比亚迪韩国】
2025-01-21 19:01:22 -
韩经济放缓敲响信贷警钟 各收入层贷款滞纳率创新高
【图片来源 韩联社】 由于韩国经济增速放缓,各收入阶层个体工商户贷款滞纳率均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 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所属的国民力量党议员朴成训于8日从韩国银行(央行)得到的资料显示,以去年第三季度为基准,高收入个体工商户(收入前30%)贷款滞纳率达1.35%,创自2015年第一季度(1.71%)以后时隔9年6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高收入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滞纳率自2023年第四季度(0.98%)呈持续攀升趋势,第一季度达1.16%,第二季度达1.09%,第三季度进一步攀升至1.35%,一直维持在1%以上的高位。对比新冠疫情期间的2020至2021年,当年大部分行业遭遇寒冬,但滞纳率也仅为0.5%,当前的高滞纳率无疑凸显出问题的严峻性。 据统计,以去年第三季度为基准,高收入个体工商户借款人共146.7万人,占全体的46.9%,贷款余额达73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万亿元),远高于低收入(133.1万亿韩元)和中等收入个体工商户(194.3万亿韩元)。专家指出,若高收入个体工商户的贷款亏损持续扩大,将对整个金融机构的资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图片来源 AI】 据调查,中等收入个体工商户的贷款状况也不容乐观。中等收入群体是指排除前后30%收入后的中等收入阶层。去年第三季度,中等收入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滞纳率为3.04%,同样创自2015年第一季度(4.76%)以来,时隔9年6个月的新高。从2022年的低于1%,到2023年攀升至1%以上,再到去年跃升至3%的水平,增势迅猛令人堪忧。同期,低收入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滞纳率为1.68%,创自2014年第二季度(1.83%)以来,时隔10年3个月的最高水平。央行相关人士表示,当前所有收入区间的低信用人数均在增加,这一趋势需引起高度重视。 上月,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显示,去年第三季度,全体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滞纳率为1.7%,创自2015年第一季度(2.05%)以来的最高值。同期,不良债务人兼低收入者的“脆弱”个体工商户滞纳率达11.55%,创自2013年第三季度(12.02%)以来,时隔11年的新高。 朴成训强调,尽管去年韩国出口业绩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内需疲软、政局动荡等因素导致国民经济面临诸多困难。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向受高利率影响而陷入困境的个体工商户提供资金补贴,并灵活调整相关支援政策,以全力挽救内需不振的局面。
2025-01-08 19:57:59 -
外资抛售与大规模发债双压 韩国国债市场震荡
长期以来被视为国际资本市场重要投资标的的韩国国债近期遭遇信任危机。外资大规模抛售引发市场波动,而韩国政府计划在今年发行创纪录规模的国债,使得这一局势更加复杂。 韩国财政部门5日初步核算数据显示,自2024年12月以来,外资持有的韩国国债现货减少约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9亿元),显示一个月内外资净抛售额达到这一水平。在期货市场上,抛售压力同样显著。去年12月,外资净抛售韩国国债期货(3至30年期标准)金额达15.8949万亿韩元;紧急戒严后的12月4日以来,该数据增至18.7131万亿韩元,为2021年9月以来最大单月抛售规模(-21.3513万亿韩元)。 分析人士认为,外资抛售潮的背后不仅包括对韩国国债收益率前景的调整,还受到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要发行规模达200万亿韩元的国债、规模为20万亿韩元的韩元外汇平准基金债券(外平债),再加上可能成为现实的追加更正预算的资金来源等大规模国债发行,政府要筹集国家运转资金,负担必然加重。 政府确定的今年国债总发行限额为197.6万亿韩元,这是历史上的最大规模。其中,仅净发行限额就达80万亿韩元。除去为减少到期国债兑付或偿还风险而进行的到期平滑操作(回购债券)等用于市场构建的发行部分,真正增加国家债务的所谓“赤字国债”就发行80万亿韩元。 如果政府在年初推出额外财政补充预算(规模预计为10至20万亿韩元),同样需要依靠新增国债筹集资金。这使市场对国债供给过剩及利率上升的担忧加剧。经济学家警告,大规模国债发行可能对利率形成进一步的上行压力。若外国投资者持续撤离,市场利率可能大幅上涨,导致政府筹资成本快速攀升,给财政可持续性带来更大挑战。 2022年9月30日下午,在首尔钟路区的韩联社旗下金融信息子公司联合Infomax广场安装的显示器上显示着韩国国债收益率。【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6 19: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