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农心’新闻 15个
-
政局动荡叠加成本高企 韩国食品价格再掀涨潮
今年以来,随着加工食品和在外就餐价格持续上涨,消费者物价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原材料成本上升、韩元贬值、人工和能源成本增加,再加上政局动荡引发的不确定性,共同推动食品价格普遍走高。 根据韩国统计厅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1%。其中,加工食品价格上涨3.6%,创2023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咖啡(8.3%)、面包(6.3%)、火腿和培根(6%)等主要品类涨幅明显;外出就餐价格也已连续两个月同比上涨超过3%。 今年一季度,咖啡、面包、冷冻饺子等多个品类相继提价;进入4月,方便面、啤酒、汉堡等产品也陆续上调售价。CJ第一制糖、大象、东远F&B、乐天沃食品(Wellfood)、不倒翁、农心、SPC三立等主要食品企业,已完成新一轮价格调整。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食品价格难以回落。一位食品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局不稳、经济疲软、销售承压的背景下,加之原材料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涨价压力仍未缓解。”他预计,在新政府正式上台之前,企业提价趋势仍将持续。 餐饮业也难以摆脱成本上升的压力。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仅对部分配送菜品进行了价格调整,但整体利润已大幅缩水,目前几乎已到了不得不全面提价的地步。” 与此同时,国际因素也在加剧物价上涨压力。业内人士指出,美国主导的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推高全球通胀风险,并通过进口渠道间接推高国内食品价格。 尽管宪法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的罢免裁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治不确定性,但韩元兑美元汇率仍维持在1400韩元以上,企业面临的进口原材料成本压力依旧严峻。一家食品企业相关人士表示:“若汇率长期维持高位,成本负担恐难以缓解。” 此外,极端天气频发也持续推高食品价格,“气候通胀”(即气候变化引发的通货膨胀)现象日益明显。统计厅数据显示,受异常气候影响导致产量锐减,3月白菜价格同比上涨49.7%,萝卜价格更是飙升86.4%。 全球气候异常同样影响进口商品价格。受干旱影响,巴西与越南咖啡豆减产,西非可可供应紧张,推动相关进口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同时,韩国本土也频发山火、暴雨等自然灾害。近期庆尚北道发生大规模山火,影响全国约9%的苹果种植面积,大蒜、辣椒等农作物亦遭受不同程度损害。统计厅预计,此次山火或将在短期内推高部分农产品价格。 首尔某大型超市的方便面销售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6 20:18:48 -
去年韩国食品公司在华业绩分化 业界看好今年回暖前景
去年,韩国主要食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呈现两极分化。好丽友在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上双双实现强劲增长,而农心在规模扩张方面遭遇阻力,宾格瑞则错失了盈利机会。然而,随着中国政府推出经济刺激政策,加之“限韩令”有望解除的预期,业界对今年业绩回暖持乐观态度。 据食品业界20日消息,好丽友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1.270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3亿元),同比增长7.7%。同期营业利润增长10.4%,达到2439亿韩元。好丽友相关负责人表示:“零食店、散装市场等渠道的持续扩展,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好丽友中国法人将大型超市的供货模式从直接供货调整为通过中间批发商的间接供货。尽管业务结构调整初期业绩有所波动,但通过积极的营销策略,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心中国法人去年在规模扩张方面表现不佳,但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去年销售额为3549亿韩元,同比下降5%,成为农心所有海外市场中降幅最大的地区。分析认为,这主要受中国在线渠道销售下滑的影响。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内需低迷的背景下,我们更注重盈利能力而非规模扩张。同时,在线渠道销售在供应链模式的调整过程中出现放缓。” 三养食品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大幅增长75%。公司表示,通过加强火鸡面品牌的本地化产品开发以及其他定制化策略,成功推动了销售增长。 宾格瑞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421亿韩元,同比增长10.6%,但净利润仅为1.6亿韩元,同比下降92.4%。宾格瑞相关负责人表示:“物流成本上升以及为提升销售额而增加的营销费用导致利润下滑。公司计划今年以销售额增长为基础,通过提升本地盈利能力的策略巩固市场地位。” 展望今年,韩国食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表现充满信心。三养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限韩令’解除,韩国文化内容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有望激发消费者对韩国食品的兴趣,从而推动销售增长。” 此外,也有分析指出,海外法人的产品价格可能会有所上调。IBK投资证券分析师金泰焕(音)预测:“随着美国等国家关税政策的变化,食品公司可能会提高海外市场产品的价格。” 好丽友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图片来源 好丽友】
2025-03-21 00:10:20 -
韩国方便面全球"圈粉" 2月出口额创新高
6日,在CU弘益店陈列的方便面。【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方便面出口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上月方便面出口额首次突破1.2亿美元,创单月历史新高,业界对今年出口额能否再次刷新纪录备受关注。 关税厅和韩国贸易统计信息门户网站(TRASS)于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月方便面出口额为1.2115亿美元,同比(9290.2万美元)增长30.4%,创新高。从年初至今,韩国方便面出口持续保持增长势头。今年1至2月,方便面出口额为2.2864亿美元,同比(1.78653亿美元)增加28%,出口量达5.719万吨,同比增加30.2%。显示出韩国方便面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力。 韩国方便面在农食品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出口额自2015年以来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达20%。这一增长得益于韩国文化内容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以及全球消费者对方便食品的偏好增加。特别是随着韩国影视、音乐等文化产品的流行,韩国方便面作为代表性的速食食品,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全球需求,韩国主要方便面生产企业纷纷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农心公司本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设立了欧洲法人"农心欧洲",以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同时,还计划在釜山江西区的菉山国家产业园区建立专供出口的新工厂,预计明年下半年正式投产。该工厂投产后,农心国内出口产能将从目前的5亿包提升至10亿包。此外,农心在美国和中国的工厂分别具备年产10亿包和7亿包的生产能力,届时其全球总供应量将达到27亿包,接近韩国国内销量的80%。三养食品公司也在积极扩大方便面生产能力,其密阳第二工厂预计将于今年6月竣工。该工厂正式投产后,将显著提升公司的海外销售能力。 然而,韩国方便面出口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美国作为韩国食品的最大出口市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可能对包括方便面在内的韩国农食品出口产生影响。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正在密切关注美国政府的政策动向,并研究相应的应对方案。 随着韩国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扩大和全球对方便食品需求的增长,韩国方便面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主要生产企业通过扩大海外生产基地、提升产能等措施,将进一步巩固韩国方便面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2025-03-12 22:28:27 -
"限韩令"或松绑 韩国食品行业再迎新机遇
近日有消息称,自2017年起持续至今的“限韩令”有望最早于今年5月解除,对韩国文化产品的限制有望松绑。该限令最初被认为是中国对韩国部署美国“萨德”导弹系统的反制措施,至今已持续八年。 随着中国可能解除限韩令的预期持续升温,韩国食品行业对此充满期待,希望借此契机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近期,中国市场对韩国食品的关注度有所回升,三养食品、好丽友、农心等主要食品企业正加强中国市场营销力度,并积极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若限韩令被解除,三养食品将借助韩流传播再次迎来发展机遇,预计将获得可观的市场红利。此外,由于三养食品计划到2027年在中国建立首个海外生产工厂,目前中国市场占其海外销售的比重预计将进一步扩大。 好丽友通过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去年中国法人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7%和10.4%,取得了良好业绩。好丽友今年计划推出新产品,同时加强产品竞争力,拓展新兴渠道。 农心则计划通过推出“辛拉面冬阴功”、“辛拉面Toomba”等新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此外,农心还计划推出融合中国各地区知名美食的本地化产品,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在中国市场内韩国内容扩散,对韩国文化和食品的关注度将提高,食品公司也可能获得额外的收益。”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农心新拉面电车广告【图片提供 农心】
2025-02-27 19:09:28 -
火鸡面风靡全球 三养食品超越农心成行业领军者
据韩国食品行业13日消息,农心去年暂定业绩为销售额3.438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3.7亿元),同比增长0.8%;营业利润为1631亿韩元同比减少23.1%;净利润为1576亿韩元,同比减少8.1%。 农心去年业绩下滑在预料之中。业内人士指出,业绩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内需消费疲软和竞争加剧导致的促销费用增加。与此同时,农心的海外业绩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尽管在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越南市场表现良好,但在北美和中国市场业绩不佳。 根据农心去年第三季度的财报,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为8504亿韩元和376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6%和32.5%。由于营业利润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30亿韩元,因此被评价为业绩不佳。在此情况下,农心计划通过今年在国内市场推出新产品,以实现业绩反弹。 然而,三养食品却创下了成立以来的最佳业绩。三养食品近日公布,去年销售额为1.7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5%;营业利润为3442亿韩元,同比增长133%;净利润为2723亿韩元,同比增长115%。 值得注意的是,三养食品营业利润规模超过农心两倍以上,首次实现反超。公司的代表性产品三养火鸡面是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三养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火鸡面系列尤其在美国和欧洲深受欢迎,同时中国市场也在稳定增长。随着海外需求急剧增加,此次成功实现最佳业绩。” 三养食品预计,今年6月密阳第二工厂正式投产后,海外销售额将进一步扩大。此外,三养食品还出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在中国浙江省嘉兴设立生产法人和工厂。根据计划,截至2027年1月,嘉兴工厂建成后将拥有6条生产线。这是三养食品首次在海外建厂,旨在应对火鸡面需求激增导致的供应不足问题。 另外,三养食品的优异业绩推动了公司股价上涨,使其市值大幅领先于农心。截至本月13日下午2点,三养食品的市值为6.0791万亿韩元,而农心则为2.0559万亿韩元,两家公司相差近三倍。 三养食品火鸡面系列【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3 23:49:42 -
好丽友三养食品海外战略奏效 营业利润率近20%创历史新高
在韩国食品业平均营业利润率仅约5%的背景下,好丽友和三养食品通过海外市场的成功经营,去年实现了接近20%的营业利润率。今年,两家公司将延续这一趋势,扩大海外业务比重,通过增加当地生产设施和强化出口基础,加速海外市场的布局。目前,两家公司的海外业务比重均已超过60%。 据食品行业13日消息,去年公开业绩(包括暂定数据)的国内主要上市食品制造商9家(包括希杰第一制糖、东远F&B、大象、乐天健康食品、乐天七星饮料、农心、SPC三立、圃美多、海特真露)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4.6%。其中,营业利润率最高的是海特真露,为8.5%,最低的则是圃美多,仅为2.9%。业内人士表示:“国内食品企业经营模式一般为售价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元)的产品,其成本高达950韩元,仅剩50韩元利润,营业利润率极低。” 在韩国主要食品企业普遍处于低营业利润率的情况下,好丽友和三养食品去年均创下了销售额和营业利润的历史新高,分别达到了17.5%和19.9%的营业利润率。好丽友去年销售额达到3.104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6%,营业利润增长10.4%,达到5436亿韩元,创办以来首次突破5000亿韩元大关。同一时期,三养食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5%,达到1.73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则大幅增长133%,达到3442亿韩元,这也是其营业利润首次突破3000亿韩元。 业内分析指出,好丽友和三养食品能够取得远高于同行的营业利润率,核心原因在于它们较高的海外业务比重。好丽友在中国、越南、俄罗斯、印度四个国家设有海外法人机构,运营11个工厂,通过“本土化”战略实现当地生产与销售。去年,其海外销售比重达到65%。好丽友相关人士表示:“海外法人几乎全部由当地员工构成,他们生产符合当地口味的产品并开展当地销售。海外销售比重高于国内销售,这种本土化战略显著改善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而三养食品则全部在国内生产后出口,去年第三季度其出口比重已超过77%,2023年销售中的海外比重为68%,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使得营业利润率从2023年的12.4%上升至去年的19.9%。分析认为,三养食品采用以美元结算的出口模式,在当前高汇率趋势下通过汇兑收益进一步提升了利润率。三养食品相关人士表示:“随着海外业务比重的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加之汇率持续走高,营业利润也随之增长。” 据悉,两家公司均在加速推动海外业务比重的进一步提升。好丽友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越南河内安丰工厂的新建及扩建工程,同时扩充其米制零食生产线,并启动第三工厂建设,该工厂将包括包装线及物流中心。在俄罗斯,随着当地需求不断增加,其特维尔新工厂和新西伯利亚工厂的运作率已超过128%,好丽友还计划在特维尔增建厂房。同时,好丽友考虑在美国建立本地生产工厂,若单一品类年销售额超过400亿韩元,则有望在美国设立生产基地,目前美国仅设有其销售法人。 不仅如此,为了扩大出口和内外供货能力,好丽友今年还计划在忠北镇川科技城工业园区内约5.6万坪的地块上建设生产、包装和物流综合中心,作为国内外供应量扩大的前沿基地。 与此同时,三养食品也在推动首座海外工厂的建设。去年12月,三阳食品成立了名为“三阳食品新加坡有限公司(暂定)”的法人,并公布了647亿韩元的投资计划。该公司计划通过新加坡法人投资约2014亿韩元,以2027年1月竣工为目标,在中国嘉兴市设立生产法人。今年6月,三养食品还将迎来密阳第2工厂的竣工。新建的中国工厂将生产供应中国内需,而密阳第1、2工厂则专注于为美国、欧洲等地出口产品生产。 好丽友相关人士表示:“作为到2024年海外销售比重达到65%的全球化企业,我们将持续强化海外法人市场的主导地位,并通过扩大出口不断提升海外比重。”而三养食品相关人士则表示:“随着‘火鸡面’品牌在亚洲之外的美洲、欧洲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未来海外需求将持续增长;一旦6月竣工的密阳第2工厂全面投入运行,我们将尽快扩大海外销售。” 好丽友派和三养火鸡面【图片来源 好丽友中国、三养食品中国】
2025-02-13 20:35:44 -
韩国食品业"3万亿俱乐部"扩容 好丽友和圃美多首次入围
根据韩国食品和金融业界26日消息,预计2024年韩国食品行业销售额达到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2亿元)的“3万亿俱乐部”(市值超过3万亿韩元)成员将首次迎来好丽友和圃美多。 联合Infomax近期发布的证券公司一致预期(业绩预测值)显示,好丽友2024年销售额预计为3.105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6%。营业利润预计增长11%,达到5463亿韩元。 圃美多虽未在2023年实现3万亿韩元的销售额,但预计2024年将轻松突破这一目标,销售额预计为3.18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5%。营业利润预计增长33.9%,达到830亿韩元。 好丽友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越南、俄罗斯等海外子公司的持续高增长,推动了整体业绩的提升。公司将继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实施市场拓展战略。” 圃美多方面表示:“美国子公司占海外业务的50%,目前正经历快速增长。由于美国市场豆腐销售额大幅增长,预计今年上半年美国子公司将实现盈利。” 经营食材配送和餐饮服务的希杰富乐味(CJ Freshway)预计2024年销售额增长5%,达到3.2286万亿韩元。然而,受餐饮市场低迷影响,其营业利润预计下降4.1%,为952亿韩元。 除好丽友和圃美多外,农心、SPC三立和不倒翁等公司也预计将实现3万亿韩元左右的销售额。 乐天七星饮料去年销售额预计为4.039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5.3%。由于去年收购菲律宾百事可乐后,业绩全面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乐天七星饮料有望加入“4万亿俱乐部”。然而,受内需经济低迷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去年营业利润预计下降5%,至2000亿韩元。 乐天Wellfood通过与乐天食品的合并,2023年销售额达到4.0664万亿韩元,成功加入4万亿俱乐部,预计2024年销售额将与去年持平。 此外,东元F&B和大象也加入了4万亿韩元级别的食品企业行列。其去年销售额预计分别为4.4537万亿韩元和4.228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1%和2.9%。 好丽友产品【图片来源 好丽友】
2025-01-26 23:08:53 -
爆款频出持续热卖 韩国方便面今年出口有望突破2万亿韩元
韩国方便面出口规模去年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距离出口两万亿韩元的“小目标”又近了一步。 关税厅日前发布的进出口贸易统计显示,去年韩国方便面出口额为1.8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1亿元),同比增长31.1%,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统计仅包括出口规模,若加上在海外工厂生产销售规模,整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美国的增势最为明显。去年韩国对美国方便面出口额为2.1561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0.3%。其次为对荷兰和对中国出口增幅,分别为50.1%和20.9%。 韩国方便面企业趁热打铁,今年计划加快布局美国、欧洲及中国等市场。三养食品位于庆尚南道密阳市的第二工厂将于今年上半年竣工投产,工厂投资规模1838亿韩元,共6条生产线,年产能6.9亿包方便面。密阳第二工厂的投产将拉动三养食品年产能从目前的18亿包增至25亿包。 三养食品上月官宣将在中国建设首家海外生产基地,工厂选址浙江省嘉兴市,投资约2014亿韩元,目标2027年1月竣工。工厂建成后,将主要负责生产出口至美国、欧洲的产品。 去年,美国说唱女歌手卡迪·B(Cardi B)在tiktok公开了试吃三养奶油味火鸡面的视频,创下巨大话题热度,一度引发断货热潮。一位外国少女在生日收到奶油火鸡面喜极而泣的视频在tiktok创下超过1亿次的点击率,《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当地权威媒体多次集中介绍火鸡面,也进一步推动火鸡面的热度。 三养美国法人去年前3季度累计销售额约2800亿韩元,同比大增126%,仅第三季度销售额就超过上一年全年销售额。 农心联手泰国名厨Jay Fai推出的冬阴功口味辛拉面。【图片提供 农心】 农心接连推出冬阴功和通心粉口味的爆款产品,在占海外市场销售四成的美国持续热卖。今年第一季度,将扩大对澳大利亚、日本、中国、欧洲等地的出口规模。2023年,农心与泰国名厨Jay Fai联手推出冬阴功口味辛拉面,一经推出便引发巨大人气,各国买家咨询络绎不绝,农心方面持续扩大出口国家(地区)。 不倒翁食品则依靠真拉面和芝士拉面两款热卖产品在东南亚站稳脚跟,今年将扩大在美洲的销售网络。 韩国方便面已连续10年刷新出口纪录,按照这一趋势,各界预测今年将轻松实现2万亿韩元出口目标。 首尔一家大型超市中,消费者正在选购方便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7 18:30:17 -
韩国11家食品企业跻身"3万亿俱乐部"
去年,韩国食品出口额达到13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预计年销售额超过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1.2亿元)的食品企业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韩国金融信息企业FnGuide的数据显示,韩国乐天七星饮料去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4.076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6.4%。继2023年首次突破3万亿韩元后,公司仅一年内有望突破4万亿韩元大关。 乐天七星饮料负责人表示,尽管去年第三季度国内消费低迷,导致经营环境恶化,但全球销售额却实现了显著增长。全球业务销售额达到3510亿韩元,同比暴增359%,饮料出口额也同比增长31%。此外,2023年收购的菲律宾百事可乐子公司的业绩也对整体销售额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乐天七星饮料将成为继希杰第一制糖、东远F&B、大象食品、乐天健康食品之后,第五家加入“4万亿俱乐部”的韩国食品企业。 此外,圃美多和好丽友也将首次跻身“3万亿俱乐部”。圃美多去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3.214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7.4%。这主要得益于豆腐、面条等产品持续热销。特别是,圃美多旗下美国子公司去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3.3%,推动了整体业绩增长。 好丽友去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3.092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2%。其中,好丽友俄罗斯和越南子公司表现亮眼,去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分别增长27.6%和3.5%。 若圃美多和好丽友销售额成功突破3万亿韩元,跻身“3万亿俱乐部”的食品企业数量也将增至11家,包括希杰第一制糖、东远F&B、大象食品、乐天健康食品、农心、SPC集团、乐天七星饮料、希杰富乐味、圃美多和好丽友等。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除了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外,食品企业还需要提升盈利能力。开拓海外市场固然重要,但为了提升盈利能力,还需要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 农心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进行辛拉面宣传活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0 00:21:50 -
韩国方便面出口再创新高 新年全球热销势头强劲
韩国方便面去年成功刷新历史最大出口规模,在全球范围内的超高人气进一步得到验证,业界计划今年继续加速推进全球市场拓展。 韩国贸易统计振兴院(TRASS)6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韩国方便面出口规模达到12.4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1%,远超2023年的9.524亿美元。早在去年10月,韩国方便面累计出口规模已突破10亿美元,超过2023年全年纪录。11月单月出口规模为1.1759亿美元,12月初步数据为1.1029亿美元。 从出口地区来看,对美出口规模达到2.16亿美元,同比增长70%;对欧洲五大主要国家出口规模达到1.87亿美元,同比增长41%。在东南亚和中国等韩国方便面传统热销市场,去年的出口规模也分别增长22%和21%。 三养食品的“火鸡面”系列已稳居“超级品牌”地位,去年单品营收突破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同时成为食品行业首个实现“7亿美元出口塔”奖项的品牌。农心作为美国方便面市场份额第二的企业,在美国最大零售渠道沃尔玛的亚洲食品专区中晋升“核心专区”,引发市场期待。 业内预测,2024年韩国拉面出口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三养食品计划今年5月启用密阳第二工厂,旨在满足供不应求的现状,预计产能提升可以直接带动出口增长。此外,三养食品去年在荷兰设立法人,扩大欧洲市场布局,并计划截至2027年在中国完成新的工厂建设,以提升亚洲地区的供应能力。 农心去年10月扩建美国第二工厂,以应对当地市场需求。今年上半年农心还计划在韩国菉山工业园区建设新的出口专用工厂。此外,农心去年11月推出的新品“辛拉面Toomba”在美国市场销售良好,预计北美和南美市场销量会进一步增长。 作为后起之秀,韩国食品企业不倒翁也在加速布局全球市场。第三代掌门人咸妍智进入不倒翁美国公司,设目标为提升方便面出口规模至1000亿韩元。 教保证券研究员权宇正(音)表示,预计截至2025年底,以方便面为主的出口增长趋势还会延续。近期韩元汇率走弱的趋势也为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带来利好。 农心为纪念创立60周年再次推出的70年代大热产品“农心拉面”【图片来源 农心】
2025-01-06 23:42:09
-
政局动荡叠加成本高企 韩国食品价格再掀涨潮
今年以来,随着加工食品和在外就餐价格持续上涨,消费者物价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原材料成本上升、韩元贬值、人工和能源成本增加,再加上政局动荡引发的不确定性,共同推动食品价格普遍走高。 根据韩国统计厅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1%。其中,加工食品价格上涨3.6%,创2023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咖啡(8.3%)、面包(6.3%)、火腿和培根(6%)等主要品类涨幅明显;外出就餐价格也已连续两个月同比上涨超过3%。 今年一季度,咖啡、面包、冷冻饺子等多个品类相继提价;进入4月,方便面、啤酒、汉堡等产品也陆续上调售价。CJ第一制糖、大象、东远F&B、乐天沃食品(Wellfood)、不倒翁、农心、SPC三立等主要食品企业,已完成新一轮价格调整。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食品价格难以回落。一位食品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局不稳、经济疲软、销售承压的背景下,加之原材料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涨价压力仍未缓解。”他预计,在新政府正式上台之前,企业提价趋势仍将持续。 餐饮业也难以摆脱成本上升的压力。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仅对部分配送菜品进行了价格调整,但整体利润已大幅缩水,目前几乎已到了不得不全面提价的地步。” 与此同时,国际因素也在加剧物价上涨压力。业内人士指出,美国主导的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推高全球通胀风险,并通过进口渠道间接推高国内食品价格。 尽管宪法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的罢免裁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治不确定性,但韩元兑美元汇率仍维持在1400韩元以上,企业面临的进口原材料成本压力依旧严峻。一家食品企业相关人士表示:“若汇率长期维持高位,成本负担恐难以缓解。” 此外,极端天气频发也持续推高食品价格,“气候通胀”(即气候变化引发的通货膨胀)现象日益明显。统计厅数据显示,受异常气候影响导致产量锐减,3月白菜价格同比上涨49.7%,萝卜价格更是飙升86.4%。 全球气候异常同样影响进口商品价格。受干旱影响,巴西与越南咖啡豆减产,西非可可供应紧张,推动相关进口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同时,韩国本土也频发山火、暴雨等自然灾害。近期庆尚北道发生大规模山火,影响全国约9%的苹果种植面积,大蒜、辣椒等农作物亦遭受不同程度损害。统计厅预计,此次山火或将在短期内推高部分农产品价格。 首尔某大型超市的方便面销售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6 20:18:48 -
去年韩国食品公司在华业绩分化 业界看好今年回暖前景
去年,韩国主要食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呈现两极分化。好丽友在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上双双实现强劲增长,而农心在规模扩张方面遭遇阻力,宾格瑞则错失了盈利机会。然而,随着中国政府推出经济刺激政策,加之“限韩令”有望解除的预期,业界对今年业绩回暖持乐观态度。 据食品业界20日消息,好丽友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1.270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3亿元),同比增长7.7%。同期营业利润增长10.4%,达到2439亿韩元。好丽友相关负责人表示:“零食店、散装市场等渠道的持续扩展,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好丽友中国法人将大型超市的供货模式从直接供货调整为通过中间批发商的间接供货。尽管业务结构调整初期业绩有所波动,但通过积极的营销策略,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心中国法人去年在规模扩张方面表现不佳,但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去年销售额为3549亿韩元,同比下降5%,成为农心所有海外市场中降幅最大的地区。分析认为,这主要受中国在线渠道销售下滑的影响。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内需低迷的背景下,我们更注重盈利能力而非规模扩张。同时,在线渠道销售在供应链模式的调整过程中出现放缓。” 三养食品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大幅增长75%。公司表示,通过加强火鸡面品牌的本地化产品开发以及其他定制化策略,成功推动了销售增长。 宾格瑞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421亿韩元,同比增长10.6%,但净利润仅为1.6亿韩元,同比下降92.4%。宾格瑞相关负责人表示:“物流成本上升以及为提升销售额而增加的营销费用导致利润下滑。公司计划今年以销售额增长为基础,通过提升本地盈利能力的策略巩固市场地位。” 展望今年,韩国食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表现充满信心。三养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限韩令’解除,韩国文化内容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有望激发消费者对韩国食品的兴趣,从而推动销售增长。” 此外,也有分析指出,海外法人的产品价格可能会有所上调。IBK投资证券分析师金泰焕(音)预测:“随着美国等国家关税政策的变化,食品公司可能会提高海外市场产品的价格。” 好丽友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图片来源 好丽友】
2025-03-21 00:10:20 -
韩国方便面全球"圈粉" 2月出口额创新高
6日,在CU弘益店陈列的方便面。【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方便面出口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上月方便面出口额首次突破1.2亿美元,创单月历史新高,业界对今年出口额能否再次刷新纪录备受关注。 关税厅和韩国贸易统计信息门户网站(TRASS)于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月方便面出口额为1.2115亿美元,同比(9290.2万美元)增长30.4%,创新高。从年初至今,韩国方便面出口持续保持增长势头。今年1至2月,方便面出口额为2.2864亿美元,同比(1.78653亿美元)增加28%,出口量达5.719万吨,同比增加30.2%。显示出韩国方便面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力。 韩国方便面在农食品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出口额自2015年以来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达20%。这一增长得益于韩国文化内容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以及全球消费者对方便食品的偏好增加。特别是随着韩国影视、音乐等文化产品的流行,韩国方便面作为代表性的速食食品,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全球需求,韩国主要方便面生产企业纷纷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农心公司本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设立了欧洲法人"农心欧洲",以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同时,还计划在釜山江西区的菉山国家产业园区建立专供出口的新工厂,预计明年下半年正式投产。该工厂投产后,农心国内出口产能将从目前的5亿包提升至10亿包。此外,农心在美国和中国的工厂分别具备年产10亿包和7亿包的生产能力,届时其全球总供应量将达到27亿包,接近韩国国内销量的80%。三养食品公司也在积极扩大方便面生产能力,其密阳第二工厂预计将于今年6月竣工。该工厂正式投产后,将显著提升公司的海外销售能力。 然而,韩国方便面出口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美国作为韩国食品的最大出口市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可能对包括方便面在内的韩国农食品出口产生影响。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正在密切关注美国政府的政策动向,并研究相应的应对方案。 随着韩国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扩大和全球对方便食品需求的增长,韩国方便面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主要生产企业通过扩大海外生产基地、提升产能等措施,将进一步巩固韩国方便面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2025-03-12 22:28:27 -
"限韩令"或松绑 韩国食品行业再迎新机遇
近日有消息称,自2017年起持续至今的“限韩令”有望最早于今年5月解除,对韩国文化产品的限制有望松绑。该限令最初被认为是中国对韩国部署美国“萨德”导弹系统的反制措施,至今已持续八年。 随着中国可能解除限韩令的预期持续升温,韩国食品行业对此充满期待,希望借此契机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近期,中国市场对韩国食品的关注度有所回升,三养食品、好丽友、农心等主要食品企业正加强中国市场营销力度,并积极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若限韩令被解除,三养食品将借助韩流传播再次迎来发展机遇,预计将获得可观的市场红利。此外,由于三养食品计划到2027年在中国建立首个海外生产工厂,目前中国市场占其海外销售的比重预计将进一步扩大。 好丽友通过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去年中国法人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7%和10.4%,取得了良好业绩。好丽友今年计划推出新产品,同时加强产品竞争力,拓展新兴渠道。 农心则计划通过推出“辛拉面冬阴功”、“辛拉面Toomba”等新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此外,农心还计划推出融合中国各地区知名美食的本地化产品,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在中国市场内韩国内容扩散,对韩国文化和食品的关注度将提高,食品公司也可能获得额外的收益。”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农心新拉面电车广告【图片提供 农心】
2025-02-27 19:09:28 -
火鸡面风靡全球 三养食品超越农心成行业领军者
据韩国食品行业13日消息,农心去年暂定业绩为销售额3.438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3.7亿元),同比增长0.8%;营业利润为1631亿韩元同比减少23.1%;净利润为1576亿韩元,同比减少8.1%。 农心去年业绩下滑在预料之中。业内人士指出,业绩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内需消费疲软和竞争加剧导致的促销费用增加。与此同时,农心的海外业绩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尽管在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越南市场表现良好,但在北美和中国市场业绩不佳。 根据农心去年第三季度的财报,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为8504亿韩元和376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6%和32.5%。由于营业利润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30亿韩元,因此被评价为业绩不佳。在此情况下,农心计划通过今年在国内市场推出新产品,以实现业绩反弹。 然而,三养食品却创下了成立以来的最佳业绩。三养食品近日公布,去年销售额为1.7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5%;营业利润为3442亿韩元,同比增长133%;净利润为2723亿韩元,同比增长115%。 值得注意的是,三养食品营业利润规模超过农心两倍以上,首次实现反超。公司的代表性产品三养火鸡面是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三养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火鸡面系列尤其在美国和欧洲深受欢迎,同时中国市场也在稳定增长。随着海外需求急剧增加,此次成功实现最佳业绩。” 三养食品预计,今年6月密阳第二工厂正式投产后,海外销售额将进一步扩大。此外,三养食品还出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在中国浙江省嘉兴设立生产法人和工厂。根据计划,截至2027年1月,嘉兴工厂建成后将拥有6条生产线。这是三养食品首次在海外建厂,旨在应对火鸡面需求激增导致的供应不足问题。 另外,三养食品的优异业绩推动了公司股价上涨,使其市值大幅领先于农心。截至本月13日下午2点,三养食品的市值为6.0791万亿韩元,而农心则为2.0559万亿韩元,两家公司相差近三倍。 三养食品火鸡面系列【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3 23:49:42 -
好丽友三养食品海外战略奏效 营业利润率近20%创历史新高
在韩国食品业平均营业利润率仅约5%的背景下,好丽友和三养食品通过海外市场的成功经营,去年实现了接近20%的营业利润率。今年,两家公司将延续这一趋势,扩大海外业务比重,通过增加当地生产设施和强化出口基础,加速海外市场的布局。目前,两家公司的海外业务比重均已超过60%。 据食品行业13日消息,去年公开业绩(包括暂定数据)的国内主要上市食品制造商9家(包括希杰第一制糖、东远F&B、大象、乐天健康食品、乐天七星饮料、农心、SPC三立、圃美多、海特真露)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4.6%。其中,营业利润率最高的是海特真露,为8.5%,最低的则是圃美多,仅为2.9%。业内人士表示:“国内食品企业经营模式一般为售价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元)的产品,其成本高达950韩元,仅剩50韩元利润,营业利润率极低。” 在韩国主要食品企业普遍处于低营业利润率的情况下,好丽友和三养食品去年均创下了销售额和营业利润的历史新高,分别达到了17.5%和19.9%的营业利润率。好丽友去年销售额达到3.104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6%,营业利润增长10.4%,达到5436亿韩元,创办以来首次突破5000亿韩元大关。同一时期,三养食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5%,达到1.73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则大幅增长133%,达到3442亿韩元,这也是其营业利润首次突破3000亿韩元。 业内分析指出,好丽友和三养食品能够取得远高于同行的营业利润率,核心原因在于它们较高的海外业务比重。好丽友在中国、越南、俄罗斯、印度四个国家设有海外法人机构,运营11个工厂,通过“本土化”战略实现当地生产与销售。去年,其海外销售比重达到65%。好丽友相关人士表示:“海外法人几乎全部由当地员工构成,他们生产符合当地口味的产品并开展当地销售。海外销售比重高于国内销售,这种本土化战略显著改善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而三养食品则全部在国内生产后出口,去年第三季度其出口比重已超过77%,2023年销售中的海外比重为68%,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使得营业利润率从2023年的12.4%上升至去年的19.9%。分析认为,三养食品采用以美元结算的出口模式,在当前高汇率趋势下通过汇兑收益进一步提升了利润率。三养食品相关人士表示:“随着海外业务比重的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加之汇率持续走高,营业利润也随之增长。” 据悉,两家公司均在加速推动海外业务比重的进一步提升。好丽友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越南河内安丰工厂的新建及扩建工程,同时扩充其米制零食生产线,并启动第三工厂建设,该工厂将包括包装线及物流中心。在俄罗斯,随着当地需求不断增加,其特维尔新工厂和新西伯利亚工厂的运作率已超过128%,好丽友还计划在特维尔增建厂房。同时,好丽友考虑在美国建立本地生产工厂,若单一品类年销售额超过400亿韩元,则有望在美国设立生产基地,目前美国仅设有其销售法人。 不仅如此,为了扩大出口和内外供货能力,好丽友今年还计划在忠北镇川科技城工业园区内约5.6万坪的地块上建设生产、包装和物流综合中心,作为国内外供应量扩大的前沿基地。 与此同时,三养食品也在推动首座海外工厂的建设。去年12月,三阳食品成立了名为“三阳食品新加坡有限公司(暂定)”的法人,并公布了647亿韩元的投资计划。该公司计划通过新加坡法人投资约2014亿韩元,以2027年1月竣工为目标,在中国嘉兴市设立生产法人。今年6月,三养食品还将迎来密阳第2工厂的竣工。新建的中国工厂将生产供应中国内需,而密阳第1、2工厂则专注于为美国、欧洲等地出口产品生产。 好丽友相关人士表示:“作为到2024年海外销售比重达到65%的全球化企业,我们将持续强化海外法人市场的主导地位,并通过扩大出口不断提升海外比重。”而三养食品相关人士则表示:“随着‘火鸡面’品牌在亚洲之外的美洲、欧洲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未来海外需求将持续增长;一旦6月竣工的密阳第2工厂全面投入运行,我们将尽快扩大海外销售。” 好丽友派和三养火鸡面【图片来源 好丽友中国、三养食品中国】
2025-02-13 20:35:44 -
韩国食品业"3万亿俱乐部"扩容 好丽友和圃美多首次入围
根据韩国食品和金融业界26日消息,预计2024年韩国食品行业销售额达到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2亿元)的“3万亿俱乐部”(市值超过3万亿韩元)成员将首次迎来好丽友和圃美多。 联合Infomax近期发布的证券公司一致预期(业绩预测值)显示,好丽友2024年销售额预计为3.105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6%。营业利润预计增长11%,达到5463亿韩元。 圃美多虽未在2023年实现3万亿韩元的销售额,但预计2024年将轻松突破这一目标,销售额预计为3.18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5%。营业利润预计增长33.9%,达到830亿韩元。 好丽友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越南、俄罗斯等海外子公司的持续高增长,推动了整体业绩的提升。公司将继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实施市场拓展战略。” 圃美多方面表示:“美国子公司占海外业务的50%,目前正经历快速增长。由于美国市场豆腐销售额大幅增长,预计今年上半年美国子公司将实现盈利。” 经营食材配送和餐饮服务的希杰富乐味(CJ Freshway)预计2024年销售额增长5%,达到3.2286万亿韩元。然而,受餐饮市场低迷影响,其营业利润预计下降4.1%,为952亿韩元。 除好丽友和圃美多外,农心、SPC三立和不倒翁等公司也预计将实现3万亿韩元左右的销售额。 乐天七星饮料去年销售额预计为4.039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5.3%。由于去年收购菲律宾百事可乐后,业绩全面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乐天七星饮料有望加入“4万亿俱乐部”。然而,受内需经济低迷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去年营业利润预计下降5%,至2000亿韩元。 乐天Wellfood通过与乐天食品的合并,2023年销售额达到4.0664万亿韩元,成功加入4万亿俱乐部,预计2024年销售额将与去年持平。 此外,东元F&B和大象也加入了4万亿韩元级别的食品企业行列。其去年销售额预计分别为4.4537万亿韩元和4.228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1%和2.9%。 好丽友产品【图片来源 好丽友】
2025-01-26 23:08:53 -
爆款频出持续热卖 韩国方便面今年出口有望突破2万亿韩元
韩国方便面出口规模去年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距离出口两万亿韩元的“小目标”又近了一步。 关税厅日前发布的进出口贸易统计显示,去年韩国方便面出口额为1.8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1亿元),同比增长31.1%,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统计仅包括出口规模,若加上在海外工厂生产销售规模,整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美国的增势最为明显。去年韩国对美国方便面出口额为2.1561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0.3%。其次为对荷兰和对中国出口增幅,分别为50.1%和20.9%。 韩国方便面企业趁热打铁,今年计划加快布局美国、欧洲及中国等市场。三养食品位于庆尚南道密阳市的第二工厂将于今年上半年竣工投产,工厂投资规模1838亿韩元,共6条生产线,年产能6.9亿包方便面。密阳第二工厂的投产将拉动三养食品年产能从目前的18亿包增至25亿包。 三养食品上月官宣将在中国建设首家海外生产基地,工厂选址浙江省嘉兴市,投资约2014亿韩元,目标2027年1月竣工。工厂建成后,将主要负责生产出口至美国、欧洲的产品。 去年,美国说唱女歌手卡迪·B(Cardi B)在tiktok公开了试吃三养奶油味火鸡面的视频,创下巨大话题热度,一度引发断货热潮。一位外国少女在生日收到奶油火鸡面喜极而泣的视频在tiktok创下超过1亿次的点击率,《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当地权威媒体多次集中介绍火鸡面,也进一步推动火鸡面的热度。 三养美国法人去年前3季度累计销售额约2800亿韩元,同比大增126%,仅第三季度销售额就超过上一年全年销售额。 农心联手泰国名厨Jay Fai推出的冬阴功口味辛拉面。【图片提供 农心】 农心接连推出冬阴功和通心粉口味的爆款产品,在占海外市场销售四成的美国持续热卖。今年第一季度,将扩大对澳大利亚、日本、中国、欧洲等地的出口规模。2023年,农心与泰国名厨Jay Fai联手推出冬阴功口味辛拉面,一经推出便引发巨大人气,各国买家咨询络绎不绝,农心方面持续扩大出口国家(地区)。 不倒翁食品则依靠真拉面和芝士拉面两款热卖产品在东南亚站稳脚跟,今年将扩大在美洲的销售网络。 韩国方便面已连续10年刷新出口纪录,按照这一趋势,各界预测今年将轻松实现2万亿韩元出口目标。 首尔一家大型超市中,消费者正在选购方便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7 18:30:17 -
韩国11家食品企业跻身"3万亿俱乐部"
去年,韩国食品出口额达到13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预计年销售额超过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1.2亿元)的食品企业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韩国金融信息企业FnGuide的数据显示,韩国乐天七星饮料去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4.076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6.4%。继2023年首次突破3万亿韩元后,公司仅一年内有望突破4万亿韩元大关。 乐天七星饮料负责人表示,尽管去年第三季度国内消费低迷,导致经营环境恶化,但全球销售额却实现了显著增长。全球业务销售额达到3510亿韩元,同比暴增359%,饮料出口额也同比增长31%。此外,2023年收购的菲律宾百事可乐子公司的业绩也对整体销售额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乐天七星饮料将成为继希杰第一制糖、东远F&B、大象食品、乐天健康食品之后,第五家加入“4万亿俱乐部”的韩国食品企业。 此外,圃美多和好丽友也将首次跻身“3万亿俱乐部”。圃美多去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3.214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7.4%。这主要得益于豆腐、面条等产品持续热销。特别是,圃美多旗下美国子公司去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3.3%,推动了整体业绩增长。 好丽友去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3.092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2%。其中,好丽友俄罗斯和越南子公司表现亮眼,去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分别增长27.6%和3.5%。 若圃美多和好丽友销售额成功突破3万亿韩元,跻身“3万亿俱乐部”的食品企业数量也将增至11家,包括希杰第一制糖、东远F&B、大象食品、乐天健康食品、农心、SPC集团、乐天七星饮料、希杰富乐味、圃美多和好丽友等。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除了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外,食品企业还需要提升盈利能力。开拓海外市场固然重要,但为了提升盈利能力,还需要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 农心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进行辛拉面宣传活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0 00:21:50 -
韩国方便面出口再创新高 新年全球热销势头强劲
韩国方便面去年成功刷新历史最大出口规模,在全球范围内的超高人气进一步得到验证,业界计划今年继续加速推进全球市场拓展。 韩国贸易统计振兴院(TRASS)6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韩国方便面出口规模达到12.4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1%,远超2023年的9.524亿美元。早在去年10月,韩国方便面累计出口规模已突破10亿美元,超过2023年全年纪录。11月单月出口规模为1.1759亿美元,12月初步数据为1.1029亿美元。 从出口地区来看,对美出口规模达到2.16亿美元,同比增长70%;对欧洲五大主要国家出口规模达到1.87亿美元,同比增长41%。在东南亚和中国等韩国方便面传统热销市场,去年的出口规模也分别增长22%和21%。 三养食品的“火鸡面”系列已稳居“超级品牌”地位,去年单品营收突破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同时成为食品行业首个实现“7亿美元出口塔”奖项的品牌。农心作为美国方便面市场份额第二的企业,在美国最大零售渠道沃尔玛的亚洲食品专区中晋升“核心专区”,引发市场期待。 业内预测,2024年韩国拉面出口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三养食品计划今年5月启用密阳第二工厂,旨在满足供不应求的现状,预计产能提升可以直接带动出口增长。此外,三养食品去年在荷兰设立法人,扩大欧洲市场布局,并计划截至2027年在中国完成新的工厂建设,以提升亚洲地区的供应能力。 农心去年10月扩建美国第二工厂,以应对当地市场需求。今年上半年农心还计划在韩国菉山工业园区建设新的出口专用工厂。此外,农心去年11月推出的新品“辛拉面Toomba”在美国市场销售良好,预计北美和南美市场销量会进一步增长。 作为后起之秀,韩国食品企业不倒翁也在加速布局全球市场。第三代掌门人咸妍智进入不倒翁美国公司,设目标为提升方便面出口规模至1000亿韩元。 教保证券研究员权宇正(音)表示,预计截至2025年底,以方便面为主的出口增长趋势还会延续。近期韩元汇率走弱的趋势也为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带来利好。 农心为纪念创立60周年再次推出的70年代大热产品“农心拉面”【图片来源 农心】
2025-01-06 23: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