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增长’新闻 209个
-
"躺平"青年一年激增12% 短期就业显著增加
受去年年底的紧急戒严事态及内需疲软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韩国15至29岁“躺平”青年人数同比增加12%以上。此外,就业人口中工作时间较短、希望增加工作机会的“非完全就业者”人数也显著上升。 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9日数据,去年12月15至29岁“躺平”青年达41.1万人,较2023年12月的36.6万人增加12.3%。同期青年人口总数从830.6万人减至805.5万人,减少3%,但“躺平”人口依旧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躺平”人口指没有明确理由不工作且不求职的群体,统计时划入非经济活动人口。从过去几年来看,12月青年“躺平”人口在疫情高峰的2020年达到48.5万人后逐年下降,分别为2021年40.9万人、2022年40.6万人和2023年36.6万人,2024年时隔四年再次出现增长趋势。从去年5月起,“躺平”人口连续8个月同比增加。 从全年数据来看,2024年青年“躺平”人口为42.1万人,较上一年增加2.1万人,为2020年44.8万人以来的最高值。与此同时,失业青年也有所增加。2024年12月青年失业人数较2023年增加2000人,失业率从5.5%升至5.9%。 分析认为,疫后“就业暖风”逐渐消退,加上经济复苏步伐慢于预期,导致青年就业指标迅速恶化。此外,“12·3紧急戒严事态”和济州航空坠机惨案及寒潮等不利因素叠加,导致传统的年末消费热潮不复存在,对12月就业指标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找到工作的青年处境也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去年12月就业青年中属于时间相关“非完全就业者”人数达到13.3万人,同比(9.7万人)增加37.4%(3.6万人)。这是继疫情高峰期2020年(65.4%)之后的首次增长。 时间相关“非完全就业者”是指每周工作时间不足36小时,但有意愿和能力增加工作时间的群体。这一群体在调查中表示“希望增加现有工作的工作时间”、“希望寻找额外工作”或“希望更换成可以增加工作时间的工作岗位”。统计上视这一群体为就业人口,但由于多为临时或短期工作,同时也称“非完全就业者”。 此外,长期失业青年人数也在持续增长。青年经济活动人口附加调查数据显示,去年5月未就业时长超过三年的青年人口为23.8万人,同比增加9.3%(2万人)。未就业时长在6个月至1年之间的青年人数也同比增长12.4%(2万人)。 16日,在首尔瑞草区举行的“2025公共机关招聘信息博览会”上,求职青年正在查看招聘信息。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9 23:17:33 -
全球扩张显成效 韩国食品出口目标今年瞄准140亿美元
去年,韩国食品不仅涵盖传统农食品,还延伸至智能农场等上下游产业,其总出口额突破130亿美元,再创历史纪录。面对农业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韩国政府为2025年设定了140亿美元的出口目标。 根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18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食品出口额达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6.1%,创下新高。其中,农食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0%,接近过去三年的三倍增长率。这是继2021年(13.1%)以来的最大增幅,当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家庭食品消费激增,推动出口大幅增长。 自2015年以来,农食品出口连续9年保持增长,2024年的成果尤为显著。在出口品目中,有14类产品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加工食品表现尤为亮眼。方便面出口额同比增长31.1%,达到12.485亿美元;大米加工食品出口增长38.4%,达2.992亿美元。 随着韩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扩大,美国等市场成为韩国食品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美国一跃成为韩国农食品出口的最大市场,超过此前的中国与日本。 特别是在美国,方便面和大米加工食品的增长率均超过50%。德克萨斯州的大型零售商新设门店推动了70%以上的出口增长;大米加工食品因其“无麸质健康食品”以及“简便一餐”的特性,在美国市场增长了51.0%。 新鲜食品出口同样表现不俗,辛奇在美国和荷兰的出口增长率超过20%,出口额达到1.636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 尽管农食品出口增长强劲,但上下游产业链出口同比下降2.4%。2024年,智能农场、农药和化肥等农资产品的出口增速放缓,主要受2023年中东地区大型订单基数效应的影响。然而,农林畜产食品部指出,目前正在谈判中的1.66亿美元海外订单有望在2025年转化为实际合同,前景依然光明。 另一方面,占上下游产业链出口约40%的农机械出口也出现增长放缓。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人士解释称:“北美是主要出口市场,但疫情期间家用农机械出口量较大,这些设备尚未达到更换周期,影响了新出口需求。” 宠物食品、动物用药品、农药等具有潜力的产品在2024年出口增长显著。农药在南美和东南亚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额增长61.7%;动物用药品因中东家禽疫苗需求增加,增长9.0%;宠物食品得益于新项目支持,增长7.4%。 展望2025年,农林畜产食品部计划将韩国食品出口目标定为140亿美元,同比增长7.4%。未来,将重点开拓中东、南非等新兴市场,以及美、中、日中小城市的市场潜力。 尽管韩国食品的出口持续增长,但仍面临一些阻碍。农协未来战略研究所在报告中指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于美国、中国和日本,产品组合以加工食品为主的结构性问题,可能限制韩国食品的长远发展。同时,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也给出口带来了风险。 然而,与内需低迷形成对比,韩国食品出口的增长态势预计将在2025年延续,为韩国农业贸易注入持续动力。 8日,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里,市民正在购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9 23:08:33 -
免签带动韩游客访华热潮 旅游业界看好增长趋势
中国政府自去年11月起对韩国公民实施免签入境政策,赴中国旅游的韩国游客数量随之显著增长。中国媒体近日报道了该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并指出韩国游客数量大幅增加。 根据韩国模德旅游1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从去年11月1日免签政策宣布至同年11月16日,赴华旅游的预订率同比增长104%。数据显示,去年12月,通过该公司前往中国的游客人数为9913人,较前一年同期的5631人增长了76%。 另一家大型旅行社哈拿多乐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前往中国的游客人数较前一年同期增加近两倍。该旅行社还指出,11月1日至15日期间的预订人数较此前半个月增长30%。教元旅游的统计则显示,去年11月8日至12月31日,通过该公司赴华的游客总数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34.4%。 旅游业内人士预测,随着韩国公众对中国的关注和了解不断加深,赴华旅游需求的增长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 根据多家旅行社统计,张家界是韩国游客最为青睐的中国旅游目的地之一。哈拿多乐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张家界的预订量同比显著增长。此外,从增长率来看,上海增长292%,青岛增长130%,成为热门目的地中的佼佼者。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近日报道,免签政策实施后,上海因韩国游客的大量到访变得格外繁忙。《环球时报》援引中国在线旅行平台“携程”的统计数据称,从韩国出发的赴华旅游预订量大幅增长。携程数据显示,去年11月8日至12月2日期间,从韩国出发至上海的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80%以上,环比增长15%。 模德旅游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1日至今年1月16日(按预订日期统计),张家界的预订比例占26%,位居首位,其次为青岛(19%)、上海(10%)和长白山(7%)。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假期临近,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人流量可能会较大,我们将采取措施保障游客安全,并尽量减少等待时间。此外,我们还推出了无需排队即可乘坐的张家界百龙天梯服务。” 教元旅游的数据显示,张家界以29.7%的占比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其次为青岛(19.2%)、大连(18.0%)、上海(17.5%)和太行山(3.3%)。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虽然冬季通常是旅游淡季,但免签政策的实施有效激发了20至30多岁年轻人和中老年游客的出游热情。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地因此表现突出。” 目前,中国对包括部分欧洲国家在内的亚洲、大洋洲等38个国家公民实施免签政策,旨在提振内需、推动旅游业发展。然而,这一政策的整体成效仍有待观察。彭博社报道,去年前三季度,来华外国游客总数为2300万人次,未能达到官方预期。报道指出:“尽管免签国家数量有所增加,目前的访华外国游客总数仅为2019年的约66%。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吸引外国游客行动未能实现预期效果,放宽签证要求所带来的消费增长也未达到目标。” 与此同时,韩国是否会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的免签政策备受关注。今年1月2日发布的《2025年经济政策方向》中,韩国政府表示正在研究实施针对中国团体游客的临时免签试点政策。韩国政府在去年底召开的第九次国家旅游战略会议上也提到,计划通过韩中旅行社合作,招募中国团体游客试点免签政策。 旅游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团体游客免签制度的试点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但要实现大规模增长,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中国内部旅游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在仁川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一架飞机正在起飞。【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9 20:17:44 -
韩国庆南外籍人口突破10万 成非首都圈之最
根据韩国法务部于16日发布的《外籍人口居住地区登记现状》等资料,截至去年11月,韩国庆尚南道(以下简称“庆南”)的外籍人口登记数量达到10.108万人,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京畿道(46.5367万人)和首尔(26.5505万人),在非首都圈地区排名第一。 根据韩国《出入境管理法》,外籍居民是指在韩国居留超过91天需进行登记,并获得登陆证号码。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庆南地区的外籍人口登记数量低于忠清南道和仁川市。然而,近年来随着造船业等制造业对外籍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庆南地区的外籍人口显著增长。 与外籍人口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庆南本地户籍人口持续减少。截至去年底,道厅所在地昌原市的户籍人口降至99.9858万人;咸安郡的总人口也首次跌破6万人,这是34年来的最低纪录。 在这一背景下,专家呼吁庆南应率先推进多元文化政策,以应对人口减少和地区消亡的挑战。庆南移民中心负责人李哲承(音)指出:“韩国地方人口减少问题日益严峻。为扭转这一趋势,需要为外国人创造更友好的居住环境,并强化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 目前,庆南政府正通过增加外国人支援中心、推进“庆南广域型签证”(地区定制型签证)等举措,以改善外籍劳动力的生活条件。然而,李哲承认为,仅限于经济领域的政策难以有效应对地区消亡的挑战。他强调:“政府需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制定将外国人视为‘居民’而非‘外来者’的支持政策。” 李哲承进一步建议,庆南需将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作为多元文化政策的核心内容。例如,可以推出面向外籍居民的公共租赁公寓项目、为医院配备专业口译人员等。这些举措不仅能切实解决外籍居民的定居难题,还能为缓解低生育率和老龄化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5日,外籍游客在首尔钟路区景福宫拍照留念。【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7 00:16:35 -
全面进入超高龄社会 首尔市正式讨论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
韩国行政安全部上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总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超过20%,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有关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的讨论正式提上日程。 据首尔市16日消息,定于本月成立的人口政策委员会将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人口政策委员会是在去年首尔市成立的人口变化应对委员会基础上更名而成,主要负责对首尔市的人口政策进行制定和审议。 人口政策委员人数从先前的15人增加至20人,由低生育、老龄化、城市空间规划等在人口政策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 今年的主要议题为上调老年人的年龄标准,首尔市在去年6月发表的《人口政策基本规划》中提出,新出台的福利政策对象老年人年龄标准将灵活适用于60-80岁。 这主要是由于退休后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活跃老年人”(Active Senior)逐年增长,相应的福利财政也有所扩大。去年韩国65岁以上登记人口为1024.455万人,超过总人口的20%。首尔市65岁以上人口约177万人,占总人口的19%,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 保健福祉部今年也将讨论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首尔市将通过首尔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反映在政策上。 国民力量党议员尹英熙此前委托民调机构With Research实施的调查显示,45.2%的首尔市民认为老年人的标准为70岁以上,其次依次为65岁以上(24%)、75岁以上(17.7%)、80岁以上(7.8%),认为60岁以上即为老年人的比重仅为5.4%。 首尔市计划先从与生计无直接关系的文化支援项目入手,将老年人的年龄标准上调至70-80岁,逐步缩小支援对象的范围。 首尔市负责人表示,虽然首尔市可单独推动的项目有限,但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的讨论已提上日程,今后将与各地方自治团体展开合作,持续对人口结构变化、民众认知进行观察,完善及优化人口政策。 位于首尔钟路区的塔谷公园外,老年人正在排队领取免费供餐。【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6 23:33:19 -
科丝美诗布局定制化妆品市场 瞄准未来增长新机遇
韩国化妆品设计代工(ODM)企业科丝美诗(COSMAX)在全球美妆行业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凭借与跨国化妆品品牌、小众独立品牌及网红的密切合作,科丝美诗专注于定制化妆品的研发与生产,成功推动了销售额的持续增长。 业界表示,科丝美诗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高效的战略执行力,是其能够迅速应对全球美妆行业变化并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根据预测,科丝美诗今年的年销售额将同比增长14%,达到2.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1亿元),营业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5%,达到2025亿韩元。 科丝美诗以创新技术和高效产品开发周期为核心竞争力,为化妆品品牌提供从创意到产品落地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科丝美诗通过将客户需求转化为高品质产品,并快速响应市场趋势,巩固了自身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在客户信任的基础上,科丝美诗进一步确立了其作为全球美妆行业重要合作伙伴的地位。同时,公司积极践行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理念,率先引入可持续产品开发与环保包装技术。这些努力不仅成为推动业务增长的新动能,也使其赢得了全球美妆品牌的长期信赖。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科丝美诗还将超过5%的销售额投入到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化妆品开发等前沿技术领域,这一举措标志着公司正从传统制造商向全球美妆生态系统法人关键枢纽转型。 此外,随着韩国文化(K-Culture)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韩国化妆品的市场需求也持续攀升。科丝美诗作为这一趋势的受益者,持续吸引来自全球美妆品牌的合作机会。依靠卓越的技术研发与严格的质量管控,公司在亚洲、北美、欧洲等主要市场巩固了其行业领导地位。 展望未来,科丝美诗将继续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核心地位,并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致力于将韩国美妆的卓越品质推广至全球,同时通过与客户的深度合作,不断创造新的行业价值。” 位于京畿道城南市板桥的科丝美诗总部一景【图片来源 科丝美诗】
2025-01-16 19:08:02 -
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大举扩张 韩电池三巨头以技术创新谋突围
在中国宁德时代(CATL)与比亚迪依靠低价电池快速扩大全球市场份额之际,韩国电池“三巨头”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正通过技术竞争力寻求市场反击。LG新能源将重点开拓中低端电池市场,三星SDI则致力于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以巩固技术优势,SK On则通过正式进军ESS(能源储存系统)领域加速全球市场布局。 据SNE Research于14日公布的数据,2021年1月至11月期间,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从38%增长至53.9%,提升了15.9个百分点。同时,中国企业中创新航(CALB)的市场份额也从2.7%上升至4.6%。中国电池企业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其强大的国内市场支持,以及中国整车企业对国产电池的广泛采用,这推动其在亚洲、欧洲和新兴市场的扩张。 相比之下,韩国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三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则从2020年的34.8%降至2023年的23.3%,创下新低。2024年1月至11月期间,三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为19.8%,较前一年下降3.5个百分点。这是韩企电池市场份额首次跌至10%区间。 面对这一局面,韩国电池三巨头纷纷通过技术创新寻求突破。LG新能源重点开发LFP、LMFP及高压中镍NCM(镍钴锰)电池,以增强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力。LG还成为韩国首家与车企签订电动车用LFP电池供应协议的公司,计划向雷诺供应至2030年的LFP电池。 三星SDI则押注全固态电池这一下一代技术,力争实现领先。全固态电池因其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而被视为革命性技术。三星SDI已完成全固态电池试验生产线建设,并向三家车企提供了样品,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量产。 SK On则将ESS业务作为核心增长动力,加速布局全球市场。公司在2025年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将ESS业务上升至首席执行官直管部门,同时与美国IHI TerraSun Solutions签署合作协议,为进入北美市场奠定基础。此外,SK On完成了方形、圆柱形及软包电池的研发,进一步增强了适应多种应用场景的供应能力。 业内人士表示,韩企凭借技术优势正在积极应对CATL与比亚迪的攻势,随着全球电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韩国电池企业的未来更加备受关注。 【图片来源 Chatgpt生成AI图片】
2025-01-15 23:40:53 -
现代起亚去年环保车型出口量超70万辆 同比增长3%
现代汽车集团14日宣布,尽管韩国经济放缓,但现代汽车和其子公司起亚汽车两家公司去年环保型汽车的总出口量增长3%,达到70.7852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汽油混合动力车型出口量增长44.6%,达到39.72万辆,推动环保车型出口增长。其出口量占环保汽车总出口量的56.1%。 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环保车型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与2020年相比,其出口量增长了160%,同期环保车型出口比重从17%提升至32%。 现代汽车集团表示,尽管纯电动汽车的需求放缓,但公司将继续增加纯电动车型,同时推出汽油混合动力车型。这些措施带动了出口业绩增长。 从车型来看,现代途胜混合动力车型的出口量最多,达到9.3547万量,其后依次为现代汽车科纳混合动力车型(7.353万辆)、起亚极睿混合动力车型(6.9545万辆)和现代艾尼氪5(6.8227万辆)。 另外,现代起亚的混合动力车型深受海外专业媒体的高度评价。其中,科纳混合动力车型受到德国专业媒体《Auto Bild》的好评;起亚Niro混合动力车荣获美国汽车专业评价网站《Cars.com》的“2023年度最佳车型奖”。 现代汽车蔚山工厂出口装船码头旁的露天堆货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4 22:51:37 -
健康热潮引领新年消费 韩国体育用品销量飙升
随着新年的到来,韩国主要时尚电商平台上的运动服、运动鞋等体育用品,以及保健食品的销量显著增长。这一趋势反映了消费者将健康管理和持续锻炼作为新年目标,从而推动了相关商品的市场需求。 根据时尚电商平台Musinsa13日发布的数据,从去年12月31日至今年1月6日,健身用品的交易额较前一周激增2.2倍。其中,运动服(上衣和下装)销售额增长58%,运动鞋和健身包分别增长72%。 具体来看,各类运动项目相关商品的销量均呈现均衡增长。例如,跑鞋及训练夹克、裤子的交易额分别增长约65%,泳装和运动紧身裤的销售额则增长约80%。 其他平台的数据也显示出类似的增长趋势。据ABLY平台统计,同期“体育及休闲”类别的整体交易额同比增长约40%,较前一周(12月24日至30日)增长约20%。其中,休闲品牌XEXYMIX销售额同比增长295%,全球知名品牌如耐克(25%)、阿迪达斯(70%)、安德玛(155%)、乐斯菲斯(130%)的销售额也实现显著增长。 在Kakao Style旗下的电商平台Zigzag上,瑜伽服和运动内衣等商品的销量有所上升,特别受到20至30岁女性消费者的喜爱。数据显示,从1月1日至12日,Zigzag平台瑜伽服的销售额较前12天增长60%,运动内衣增长52%,短袖增长30%,运动袜更是激增97%。 除了体育用品需求上升,与饮食管理相关的保健食品销量也大幅攀升。同一时期,Zigzag平台蛋白粉的销售额增长196%,鸡胸肉的销售额增长103%。 尽管冬季气温较低,消费者在新年期间对健康管理的关注未见减弱。ABLY平台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31日至今年1月6日,跑鞋搜索量较前一周增长80%,泳装搜索量增长40%,运动鞋、训练服和紧身裤的搜索量分别增长35%、30%和25%。 ABLY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跑鞋和泳装等商品通常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但作为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预计这一健康管理热潮将在今年初持续,推动更多运动类别获得关注,同时削弱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1-14 19:57:30 -
三星稳坐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头把交椅 小米增速领跑前五
全球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三星电子去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场占有率达到19%,稳居第一。这一数字较2023年下降1个百分点,但三星依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指出,三星能够持续引领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Galaxy S24系列和Galaxy A系列产品的强劲需求。尤其是三星首款人工智能(AI)手机Galaxy S24系列的卓越表现优于前代机型,在西欧和美国市场广受好评。 苹果以18%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与去年相比同样下降1个百分点。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苹果的iPhone 16系列在发布当时智能功能方面表现不及预期,导致市场反馈褒贬不一,但苹果在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亚太地区等非核心市场取得强劲增长。 继三星和苹果之后,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小米以14%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较去年扩大1个百分点。Counterpoint Research指出,小米通过调整产品组合、推出高端手机并积极拓展市场,成为去年全球前五大品牌中增长最快的厂商。 此外,OPPO和vivo分别以8%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四和第五。与去年相比,OPPO市场占有率下降1个百分点,而vivo保持不变。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称,搭载生成式AI的智能手机会逐渐从高端市场普及至中端市场。随着宏观经济的改善与消费信心的恢复,截至2028年,售价在25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机中,AI手机占比或高达90%。 另外,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较创下十年以来最低纪录的2023年增长4%。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今年的市场收入增速会继续领先销量增速,收入增长率预期为8%,而销量增长率为4%。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场占有率【图片来源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1-14 19:28:10
-
"躺平"青年一年激增12% 短期就业显著增加
受去年年底的紧急戒严事态及内需疲软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韩国15至29岁“躺平”青年人数同比增加12%以上。此外,就业人口中工作时间较短、希望增加工作机会的“非完全就业者”人数也显著上升。 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19日数据,去年12月15至29岁“躺平”青年达41.1万人,较2023年12月的36.6万人增加12.3%。同期青年人口总数从830.6万人减至805.5万人,减少3%,但“躺平”人口依旧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躺平”人口指没有明确理由不工作且不求职的群体,统计时划入非经济活动人口。从过去几年来看,12月青年“躺平”人口在疫情高峰的2020年达到48.5万人后逐年下降,分别为2021年40.9万人、2022年40.6万人和2023年36.6万人,2024年时隔四年再次出现增长趋势。从去年5月起,“躺平”人口连续8个月同比增加。 从全年数据来看,2024年青年“躺平”人口为42.1万人,较上一年增加2.1万人,为2020年44.8万人以来的最高值。与此同时,失业青年也有所增加。2024年12月青年失业人数较2023年增加2000人,失业率从5.5%升至5.9%。 分析认为,疫后“就业暖风”逐渐消退,加上经济复苏步伐慢于预期,导致青年就业指标迅速恶化。此外,“12·3紧急戒严事态”和济州航空坠机惨案及寒潮等不利因素叠加,导致传统的年末消费热潮不复存在,对12月就业指标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找到工作的青年处境也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去年12月就业青年中属于时间相关“非完全就业者”人数达到13.3万人,同比(9.7万人)增加37.4%(3.6万人)。这是继疫情高峰期2020年(65.4%)之后的首次增长。 时间相关“非完全就业者”是指每周工作时间不足36小时,但有意愿和能力增加工作时间的群体。这一群体在调查中表示“希望增加现有工作的工作时间”、“希望寻找额外工作”或“希望更换成可以增加工作时间的工作岗位”。统计上视这一群体为就业人口,但由于多为临时或短期工作,同时也称“非完全就业者”。 此外,长期失业青年人数也在持续增长。青年经济活动人口附加调查数据显示,去年5月未就业时长超过三年的青年人口为23.8万人,同比增加9.3%(2万人)。未就业时长在6个月至1年之间的青年人数也同比增长12.4%(2万人)。 16日,在首尔瑞草区举行的“2025公共机关招聘信息博览会”上,求职青年正在查看招聘信息。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9 23:17:33 -
全球扩张显成效 韩国食品出口目标今年瞄准140亿美元
去年,韩国食品不仅涵盖传统农食品,还延伸至智能农场等上下游产业,其总出口额突破130亿美元,再创历史纪录。面对农业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韩国政府为2025年设定了140亿美元的出口目标。 根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18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食品出口额达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6.1%,创下新高。其中,农食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0%,接近过去三年的三倍增长率。这是继2021年(13.1%)以来的最大增幅,当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家庭食品消费激增,推动出口大幅增长。 自2015年以来,农食品出口连续9年保持增长,2024年的成果尤为显著。在出口品目中,有14类产品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加工食品表现尤为亮眼。方便面出口额同比增长31.1%,达到12.485亿美元;大米加工食品出口增长38.4%,达2.992亿美元。 随着韩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扩大,美国等市场成为韩国食品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美国一跃成为韩国农食品出口的最大市场,超过此前的中国与日本。 特别是在美国,方便面和大米加工食品的增长率均超过50%。德克萨斯州的大型零售商新设门店推动了70%以上的出口增长;大米加工食品因其“无麸质健康食品”以及“简便一餐”的特性,在美国市场增长了51.0%。 新鲜食品出口同样表现不俗,辛奇在美国和荷兰的出口增长率超过20%,出口额达到1.636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 尽管农食品出口增长强劲,但上下游产业链出口同比下降2.4%。2024年,智能农场、农药和化肥等农资产品的出口增速放缓,主要受2023年中东地区大型订单基数效应的影响。然而,农林畜产食品部指出,目前正在谈判中的1.66亿美元海外订单有望在2025年转化为实际合同,前景依然光明。 另一方面,占上下游产业链出口约40%的农机械出口也出现增长放缓。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人士解释称:“北美是主要出口市场,但疫情期间家用农机械出口量较大,这些设备尚未达到更换周期,影响了新出口需求。” 宠物食品、动物用药品、农药等具有潜力的产品在2024年出口增长显著。农药在南美和东南亚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额增长61.7%;动物用药品因中东家禽疫苗需求增加,增长9.0%;宠物食品得益于新项目支持,增长7.4%。 展望2025年,农林畜产食品部计划将韩国食品出口目标定为140亿美元,同比增长7.4%。未来,将重点开拓中东、南非等新兴市场,以及美、中、日中小城市的市场潜力。 尽管韩国食品的出口持续增长,但仍面临一些阻碍。农协未来战略研究所在报告中指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于美国、中国和日本,产品组合以加工食品为主的结构性问题,可能限制韩国食品的长远发展。同时,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也给出口带来了风险。 然而,与内需低迷形成对比,韩国食品出口的增长态势预计将在2025年延续,为韩国农业贸易注入持续动力。 8日,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里,市民正在购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9 23:08:33 -
免签带动韩游客访华热潮 旅游业界看好增长趋势
中国政府自去年11月起对韩国公民实施免签入境政策,赴中国旅游的韩国游客数量随之显著增长。中国媒体近日报道了该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并指出韩国游客数量大幅增加。 根据韩国模德旅游1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从去年11月1日免签政策宣布至同年11月16日,赴华旅游的预订率同比增长104%。数据显示,去年12月,通过该公司前往中国的游客人数为9913人,较前一年同期的5631人增长了76%。 另一家大型旅行社哈拿多乐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前往中国的游客人数较前一年同期增加近两倍。该旅行社还指出,11月1日至15日期间的预订人数较此前半个月增长30%。教元旅游的统计则显示,去年11月8日至12月31日,通过该公司赴华的游客总数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34.4%。 旅游业内人士预测,随着韩国公众对中国的关注和了解不断加深,赴华旅游需求的增长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 根据多家旅行社统计,张家界是韩国游客最为青睐的中国旅游目的地之一。哈拿多乐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张家界的预订量同比显著增长。此外,从增长率来看,上海增长292%,青岛增长130%,成为热门目的地中的佼佼者。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近日报道,免签政策实施后,上海因韩国游客的大量到访变得格外繁忙。《环球时报》援引中国在线旅行平台“携程”的统计数据称,从韩国出发的赴华旅游预订量大幅增长。携程数据显示,去年11月8日至12月2日期间,从韩国出发至上海的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80%以上,环比增长15%。 模德旅游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1日至今年1月16日(按预订日期统计),张家界的预订比例占26%,位居首位,其次为青岛(19%)、上海(10%)和长白山(7%)。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假期临近,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人流量可能会较大,我们将采取措施保障游客安全,并尽量减少等待时间。此外,我们还推出了无需排队即可乘坐的张家界百龙天梯服务。” 教元旅游的数据显示,张家界以29.7%的占比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其次为青岛(19.2%)、大连(18.0%)、上海(17.5%)和太行山(3.3%)。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虽然冬季通常是旅游淡季,但免签政策的实施有效激发了20至30多岁年轻人和中老年游客的出游热情。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地因此表现突出。” 目前,中国对包括部分欧洲国家在内的亚洲、大洋洲等38个国家公民实施免签政策,旨在提振内需、推动旅游业发展。然而,这一政策的整体成效仍有待观察。彭博社报道,去年前三季度,来华外国游客总数为2300万人次,未能达到官方预期。报道指出:“尽管免签国家数量有所增加,目前的访华外国游客总数仅为2019年的约66%。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吸引外国游客行动未能实现预期效果,放宽签证要求所带来的消费增长也未达到目标。” 与此同时,韩国是否会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的免签政策备受关注。今年1月2日发布的《2025年经济政策方向》中,韩国政府表示正在研究实施针对中国团体游客的临时免签试点政策。韩国政府在去年底召开的第九次国家旅游战略会议上也提到,计划通过韩中旅行社合作,招募中国团体游客试点免签政策。 旅游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团体游客免签制度的试点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但要实现大规模增长,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中国内部旅游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在仁川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一架飞机正在起飞。【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9 20:17:44 -
韩国庆南外籍人口突破10万 成非首都圈之最
根据韩国法务部于16日发布的《外籍人口居住地区登记现状》等资料,截至去年11月,韩国庆尚南道(以下简称“庆南”)的外籍人口登记数量达到10.108万人,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京畿道(46.5367万人)和首尔(26.5505万人),在非首都圈地区排名第一。 根据韩国《出入境管理法》,外籍居民是指在韩国居留超过91天需进行登记,并获得登陆证号码。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庆南地区的外籍人口登记数量低于忠清南道和仁川市。然而,近年来随着造船业等制造业对外籍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庆南地区的外籍人口显著增长。 与外籍人口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庆南本地户籍人口持续减少。截至去年底,道厅所在地昌原市的户籍人口降至99.9858万人;咸安郡的总人口也首次跌破6万人,这是34年来的最低纪录。 在这一背景下,专家呼吁庆南应率先推进多元文化政策,以应对人口减少和地区消亡的挑战。庆南移民中心负责人李哲承(音)指出:“韩国地方人口减少问题日益严峻。为扭转这一趋势,需要为外国人创造更友好的居住环境,并强化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 目前,庆南政府正通过增加外国人支援中心、推进“庆南广域型签证”(地区定制型签证)等举措,以改善外籍劳动力的生活条件。然而,李哲承认为,仅限于经济领域的政策难以有效应对地区消亡的挑战。他强调:“政府需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制定将外国人视为‘居民’而非‘外来者’的支持政策。” 李哲承进一步建议,庆南需将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作为多元文化政策的核心内容。例如,可以推出面向外籍居民的公共租赁公寓项目、为医院配备专业口译人员等。这些举措不仅能切实解决外籍居民的定居难题,还能为缓解低生育率和老龄化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5日,外籍游客在首尔钟路区景福宫拍照留念。【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7 00:16:35 -
全面进入超高龄社会 首尔市正式讨论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
韩国行政安全部上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总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超过20%,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有关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的讨论正式提上日程。 据首尔市16日消息,定于本月成立的人口政策委员会将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人口政策委员会是在去年首尔市成立的人口变化应对委员会基础上更名而成,主要负责对首尔市的人口政策进行制定和审议。 人口政策委员人数从先前的15人增加至20人,由低生育、老龄化、城市空间规划等在人口政策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 今年的主要议题为上调老年人的年龄标准,首尔市在去年6月发表的《人口政策基本规划》中提出,新出台的福利政策对象老年人年龄标准将灵活适用于60-80岁。 这主要是由于退休后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活跃老年人”(Active Senior)逐年增长,相应的福利财政也有所扩大。去年韩国65岁以上登记人口为1024.455万人,超过总人口的20%。首尔市65岁以上人口约177万人,占总人口的19%,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 保健福祉部今年也将讨论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首尔市将通过首尔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反映在政策上。 国民力量党议员尹英熙此前委托民调机构With Research实施的调查显示,45.2%的首尔市民认为老年人的标准为70岁以上,其次依次为65岁以上(24%)、75岁以上(17.7%)、80岁以上(7.8%),认为60岁以上即为老年人的比重仅为5.4%。 首尔市计划先从与生计无直接关系的文化支援项目入手,将老年人的年龄标准上调至70-80岁,逐步缩小支援对象的范围。 首尔市负责人表示,虽然首尔市可单独推动的项目有限,但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的讨论已提上日程,今后将与各地方自治团体展开合作,持续对人口结构变化、民众认知进行观察,完善及优化人口政策。 位于首尔钟路区的塔谷公园外,老年人正在排队领取免费供餐。【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6 23:33:19 -
科丝美诗布局定制化妆品市场 瞄准未来增长新机遇
韩国化妆品设计代工(ODM)企业科丝美诗(COSMAX)在全球美妆行业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凭借与跨国化妆品品牌、小众独立品牌及网红的密切合作,科丝美诗专注于定制化妆品的研发与生产,成功推动了销售额的持续增长。 业界表示,科丝美诗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高效的战略执行力,是其能够迅速应对全球美妆行业变化并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根据预测,科丝美诗今年的年销售额将同比增长14%,达到2.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1亿元),营业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5%,达到2025亿韩元。 科丝美诗以创新技术和高效产品开发周期为核心竞争力,为化妆品品牌提供从创意到产品落地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科丝美诗通过将客户需求转化为高品质产品,并快速响应市场趋势,巩固了自身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在客户信任的基础上,科丝美诗进一步确立了其作为全球美妆行业重要合作伙伴的地位。同时,公司积极践行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理念,率先引入可持续产品开发与环保包装技术。这些努力不仅成为推动业务增长的新动能,也使其赢得了全球美妆品牌的长期信赖。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科丝美诗还将超过5%的销售额投入到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化妆品开发等前沿技术领域,这一举措标志着公司正从传统制造商向全球美妆生态系统法人关键枢纽转型。 此外,随着韩国文化(K-Culture)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韩国化妆品的市场需求也持续攀升。科丝美诗作为这一趋势的受益者,持续吸引来自全球美妆品牌的合作机会。依靠卓越的技术研发与严格的质量管控,公司在亚洲、北美、欧洲等主要市场巩固了其行业领导地位。 展望未来,科丝美诗将继续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核心地位,并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致力于将韩国美妆的卓越品质推广至全球,同时通过与客户的深度合作,不断创造新的行业价值。” 位于京畿道城南市板桥的科丝美诗总部一景【图片来源 科丝美诗】
2025-01-16 19:08:02 -
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大举扩张 韩电池三巨头以技术创新谋突围
在中国宁德时代(CATL)与比亚迪依靠低价电池快速扩大全球市场份额之际,韩国电池“三巨头”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正通过技术竞争力寻求市场反击。LG新能源将重点开拓中低端电池市场,三星SDI则致力于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以巩固技术优势,SK On则通过正式进军ESS(能源储存系统)领域加速全球市场布局。 据SNE Research于14日公布的数据,2021年1月至11月期间,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从38%增长至53.9%,提升了15.9个百分点。同时,中国企业中创新航(CALB)的市场份额也从2.7%上升至4.6%。中国电池企业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其强大的国内市场支持,以及中国整车企业对国产电池的广泛采用,这推动其在亚洲、欧洲和新兴市场的扩张。 相比之下,韩国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三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则从2020年的34.8%降至2023年的23.3%,创下新低。2024年1月至11月期间,三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为19.8%,较前一年下降3.5个百分点。这是韩企电池市场份额首次跌至10%区间。 面对这一局面,韩国电池三巨头纷纷通过技术创新寻求突破。LG新能源重点开发LFP、LMFP及高压中镍NCM(镍钴锰)电池,以增强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力。LG还成为韩国首家与车企签订电动车用LFP电池供应协议的公司,计划向雷诺供应至2030年的LFP电池。 三星SDI则押注全固态电池这一下一代技术,力争实现领先。全固态电池因其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而被视为革命性技术。三星SDI已完成全固态电池试验生产线建设,并向三家车企提供了样品,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量产。 SK On则将ESS业务作为核心增长动力,加速布局全球市场。公司在2025年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将ESS业务上升至首席执行官直管部门,同时与美国IHI TerraSun Solutions签署合作协议,为进入北美市场奠定基础。此外,SK On完成了方形、圆柱形及软包电池的研发,进一步增强了适应多种应用场景的供应能力。 业内人士表示,韩企凭借技术优势正在积极应对CATL与比亚迪的攻势,随着全球电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韩国电池企业的未来更加备受关注。 【图片来源 Chatgpt生成AI图片】
2025-01-15 23:40:53 -
现代起亚去年环保车型出口量超70万辆 同比增长3%
现代汽车集团14日宣布,尽管韩国经济放缓,但现代汽车和其子公司起亚汽车两家公司去年环保型汽车的总出口量增长3%,达到70.7852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汽油混合动力车型出口量增长44.6%,达到39.72万辆,推动环保车型出口增长。其出口量占环保汽车总出口量的56.1%。 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环保车型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与2020年相比,其出口量增长了160%,同期环保车型出口比重从17%提升至32%。 现代汽车集团表示,尽管纯电动汽车的需求放缓,但公司将继续增加纯电动车型,同时推出汽油混合动力车型。这些措施带动了出口业绩增长。 从车型来看,现代途胜混合动力车型的出口量最多,达到9.3547万量,其后依次为现代汽车科纳混合动力车型(7.353万辆)、起亚极睿混合动力车型(6.9545万辆)和现代艾尼氪5(6.8227万辆)。 另外,现代起亚的混合动力车型深受海外专业媒体的高度评价。其中,科纳混合动力车型受到德国专业媒体《Auto Bild》的好评;起亚Niro混合动力车荣获美国汽车专业评价网站《Cars.com》的“2023年度最佳车型奖”。 现代汽车蔚山工厂出口装船码头旁的露天堆货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4 22:51:37 -
健康热潮引领新年消费 韩国体育用品销量飙升
随着新年的到来,韩国主要时尚电商平台上的运动服、运动鞋等体育用品,以及保健食品的销量显著增长。这一趋势反映了消费者将健康管理和持续锻炼作为新年目标,从而推动了相关商品的市场需求。 根据时尚电商平台Musinsa13日发布的数据,从去年12月31日至今年1月6日,健身用品的交易额较前一周激增2.2倍。其中,运动服(上衣和下装)销售额增长58%,运动鞋和健身包分别增长72%。 具体来看,各类运动项目相关商品的销量均呈现均衡增长。例如,跑鞋及训练夹克、裤子的交易额分别增长约65%,泳装和运动紧身裤的销售额则增长约80%。 其他平台的数据也显示出类似的增长趋势。据ABLY平台统计,同期“体育及休闲”类别的整体交易额同比增长约40%,较前一周(12月24日至30日)增长约20%。其中,休闲品牌XEXYMIX销售额同比增长295%,全球知名品牌如耐克(25%)、阿迪达斯(70%)、安德玛(155%)、乐斯菲斯(130%)的销售额也实现显著增长。 在Kakao Style旗下的电商平台Zigzag上,瑜伽服和运动内衣等商品的销量有所上升,特别受到20至30岁女性消费者的喜爱。数据显示,从1月1日至12日,Zigzag平台瑜伽服的销售额较前12天增长60%,运动内衣增长52%,短袖增长30%,运动袜更是激增97%。 除了体育用品需求上升,与饮食管理相关的保健食品销量也大幅攀升。同一时期,Zigzag平台蛋白粉的销售额增长196%,鸡胸肉的销售额增长103%。 尽管冬季气温较低,消费者在新年期间对健康管理的关注未见减弱。ABLY平台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31日至今年1月6日,跑鞋搜索量较前一周增长80%,泳装搜索量增长40%,运动鞋、训练服和紧身裤的搜索量分别增长35%、30%和25%。 ABLY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跑鞋和泳装等商品通常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但作为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预计这一健康管理热潮将在今年初持续,推动更多运动类别获得关注,同时削弱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1-14 19:57:30 -
三星稳坐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头把交椅 小米增速领跑前五
全球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三星电子去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场占有率达到19%,稳居第一。这一数字较2023年下降1个百分点,但三星依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指出,三星能够持续引领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Galaxy S24系列和Galaxy A系列产品的强劲需求。尤其是三星首款人工智能(AI)手机Galaxy S24系列的卓越表现优于前代机型,在西欧和美国市场广受好评。 苹果以18%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与去年相比同样下降1个百分点。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苹果的iPhone 16系列在发布当时智能功能方面表现不及预期,导致市场反馈褒贬不一,但苹果在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亚太地区等非核心市场取得强劲增长。 继三星和苹果之后,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小米以14%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较去年扩大1个百分点。Counterpoint Research指出,小米通过调整产品组合、推出高端手机并积极拓展市场,成为去年全球前五大品牌中增长最快的厂商。 此外,OPPO和vivo分别以8%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四和第五。与去年相比,OPPO市场占有率下降1个百分点,而vivo保持不变。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称,搭载生成式AI的智能手机会逐渐从高端市场普及至中端市场。随着宏观经济的改善与消费信心的恢复,截至2028年,售价在25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机中,AI手机占比或高达90%。 另外,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较创下十年以来最低纪录的2023年增长4%。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今年的市场收入增速会继续领先销量增速,收入增长率预期为8%,而销量增长率为4%。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场占有率【图片来源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1-14 19: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