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大型超市’新闻 6个
-
经济衰退下韩国消费者转向企业型超市
去年,韩国零售销售额创下21年来最大跌幅,并连续第三年下滑。随着韩国遭遇21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消费者纷纷转向超市购物,而非选择大型超市。 韩国统计厅最新数据显示,去年零售销售同比下降2.2%,主要受高通胀压力影响,耐用品和非耐用品的销售均出现下滑。这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大年度降幅,也是继2022年下降0.3%和2023年下降1.4%之后,零售销售额连续第三年下跌。 内需疲软导致百货商店、大型超市等大部分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双双下滑。然而,企业型超市(SSM)却逆势增长,成为市场的新宠。 GS零售旗下的企业型超市GS The Fresh近日公布,去年销售额达到1.60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0.9亿元)同比增长11.1%;营业利润为315亿韩元,同比增长15.4%。 值得注意的是,GS The Fresh的销售额已连续三年增长,营业利润也连续两年上升。分析指出,企业型超市通常位于居民区或商业区,方便消费者就近购物,因此吸引了更多顾客。 另一家企业型超市乐天超市的去年销售额为1.296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293亿韩元。尽管销售额同比小幅下降0.8%,但营业利润增长了14.4%。自2022年录得55亿韩元亏损后,乐天超市的营业利润已连续两年增长。相比之下,乐天玛特的销售额(5.5765万亿韩元)和营业利润(650亿韩元)同比分别下降了2.8%和25.5%。 事实上,在乐天购物运营的百货商店、大型超市、电商、Himart等零售渠道中,只有企业型超市的营业利润实现增长。企业型超市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便利性和以小包装商品为主的销售策略。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按需购买、理性消费,而企业型超市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资料,去年韩国企业型超市行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6%,超过了便利店(4.3%),成为增长最快的零售渠道。百货商店的销售额仅增长1.4%,而大型超市则下降了0.8%。 位于仁川市黔丹洞的企业型超市GS The Fresh【图片提供 GS零售】
2025-02-11 23:34:58 -
韩国最大购物旅游庆典"2025韩国购物季"拉开帷幕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以下简称“文体部”)15日宣布,携手韩国访问之年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25韩国购物季”活动当天开幕,截至下月28日。 韩国购物季是面向外籍游客推出的航空、住宿、购物等优惠打折和体验活动。今年有1680家航空、住宿、购物、美食企业参与,创2011年活动启动以来的最大规模。 在航司方面,大韩航空、韩亚航空等国内10家航司从去年9月起参与酬宾促销活动,针对214条航线推出打折机票,最大折扣幅度高达94%。住宿方面,首尔江南宜必思时尚大使酒店、首尔玫菲尔酒店等参与活动,最大折扣达19%。 购物方面,全国各地的大型免税店、百货店、大型超市、奥特莱斯、便利店等19家企业参与,提供最高达80%的折扣优惠。同时,参与企业还提供会员升级、赠送纪念品等各种各样的附加服务。除了购物、机票和购物以外,外籍游客可以享受K-POP、餐饮、美容、文化遗产、地方文化等17项韩国文化体验活动。 为方便外籍游客,文体部在明洞、弘大、江南、蚕室、圣水和庆州六大旅游胜地设立了“韩国购物季迎宾中心”。游客可在迎宾中心享受购物季相关折扣、获取多语言旅游咨询、使用行李寄存和托运服务。此外,还可参与迎宾中心举办的韩国文化体验活动,感受多样化的文化魅力。 15日,在位于明洞的韩国购物季迎宾中心,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第二次官张美兰向外籍游客赠送礼品后留影。【图片提供 文化体育观光部】
2025-01-16 02:19:57 -
韩国免税店行业持续低迷 线下流通迎来全新变革
2日,大韩商工会议所举办了“2025年流通产业展望研讨会”,总结今年流通行业的表现,并展望明年流通市场的变化与趋势。在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免税店成为受衰退影响最严重的流通渠道。随着外籍游客数量减少,免税店业务持续下滑。 大信证券研究员柳正铉(音)表示:“外籍游客的购物重心正从市内免税店逐渐转向健康与美容(H&B)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相比免税店业绩的低迷,欧利芙洋今年的销售增长率预计将达到去年水平的约30%。” 韩国免税店协会团长黄善奎(音)表示:“免税店的消费群体正在从以往的少数大额采购者转变为更多的个体旅行者。如今,游客对品尝美食等体验型旅游的兴趣已超越免税店购物,他们更倾向于光顾路边商店而非免税店。展望明年,免税店行业预计将继续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经济放缓可能缩减中国游客的入境规模;另一方面,中国扩大市内免税店政策可能进一步分流中国消费者。” 韩国咨询公司Business Insight副会长金仁浩(音)表示,面对经济衰退,百货店行业的关键应对策略是“品牌重塑”和“城镇化”。例如,现代百货将大邱店更名为“The Hyundai大邱”,釜山店更名为“Connect Hyundai”;新世界则将京畿店重新命名为“新世界South City”。 此外,“城镇化”正逐渐成为百货行业变革的核心趋势。这种模式通过整合百货店、大型超市、电影院、酒店及娱乐设施,打造一站式消费体验,以吸引更多消费者。金仁浩预测:“随着首都圈与地方市场的差异进一步扩大,明年百货行业或将面临商圈两极化加速的局面。” BCG韩国消费品部门合伙人宋智妍(音)强调:“线下流通行业正面临转型的关键期。企业需要以客户为中心,依托数据和消费者洞察,而非仅仅依赖价格和成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对于电商行业,提供个性化的客户体验、打造有趣且富有故事性的商业模式,以及建立支持新型运营方式,将成为制胜的关键。” “Olive Young N 圣水”内部一景【图片来源 欧利芙洋】
2024-12-02 23:40:07 -
韩国流通行业竞争加剧 大型超市探索差异化经营
随着韩国电商平台Coupang、中国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和Temu的迅猛增长,韩国流通业界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于大型超市来说,在电商平台越来越明显的价格优势下,已无法持续通过价格竞争来垄断市场。因此,大型超市目前把重点放在打造卖场差异化上。 据韩国流通业界13日消息,乐天玛特去年9月重新装修外籍游客经常光顾的首尔站店,在加工食品区设立了“外籍顾客专区”。该区域销售外籍顾客购买频率较高的零食、咖啡、坚果等食品类热门产品。 乐天玛特还运营韩国文化商品馆“BOMUL”(宝物)。并且,乐天玛特分析国内外顾客偏好的类别,重新调整店内动线,以避免顾客拥挤。根据乐天玛特的数据,首尔站在疫情期间大幅下降的外籍顾客销售比例现已提高至40%。 此外,另一家大型超市HomePlus于2022年6月在位于首尔道峰区放鹤店推出了“方便面博物馆”,目前扩大至20家门店。“方便面博物馆”汇集了韩国或全球各地的方便面,种类超过330种。 韩国流通业内人士表示:“自新冠疫情以来,线上流通市场发展迅猛,传统线下市场面临挑战。因此,大型超市目前把重点放在打造产品和卖场差异化上。预计通过重塑线下空间,打造出独特的差异化优势将持续一段时间。” 乐天玛特内“外籍顾客专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0-14 00:47:54 -
韩国小包装产品受宠 一人户消费趋势推动销售增长
据韩国流通业界29日消息,随着韩国“一人户”家庭的增加,小包装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韩国大型超市也推出蔬菜、水果、大米等新鲜食品的小包装产品。 韩国行政安全部日前发布的居民登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韩国全国“一人户”家庭约1002万户,首次突破千万户,创下历史新高。统计指出,1至2人户微型家庭数量增加,4人户以上家庭则减少。 在此背景下,为了满足“一人户”家庭的需求,大型超市通过压减包装和容量,推出“一人食”小包装产品。与传统的大包装相比,小包装体积轻巧、储存方便、便于携带,对逐渐增多的“一人户”家庭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为了顺应新型消费趋势,韩国大型超市品牌易买得(E-mart)于2022年推出了“小小的一天”品牌,销售10余种小包装蔬菜产品,包括1至2个洋葱、200克的大葱、80克的蒜瓣等,并于去年3月还推出了含4个鸡蛋的小包装产品。 这些小包装产品的销售额也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易买得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1至2人份小包装鸡蛋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65%,胡萝卜和洋葱销售额分别增长了77%和13%。 易买得相关人士表示:“大型超市一直以4人户家庭为标准组织产品,但新鲜食品难以长期保存,对1至2人户家庭来说购买负担较重。但小包装产品可以减轻这种负担,因此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另一家大型超市乐天玛特自2017年起销售小包装蔬菜产品,包括生菜、紫苏叶、洋葱、辣椒等。总体来看,该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今年(1月至9月)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 目前,乐天玛特正在销售5公斤以下的小包装大米。小包装大米产品种类也从2022年的18种增至去年的20种,今年进一步将增至25种。乐天玛特还销售4种小包装杂粮。一般杂粮产品容量为2至3公斤,但这4种小包装杂粮的容量则为800克。 乐天玛特产品策划负责人金美兰(音)表示:“随着1至2人户家庭的增加,各式各样的小包装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对大米来说,需求从20公斤转向10公斤,从10公斤转向5公斤以下的产品,因此我们计划扩大在超市内小包装产品的展示面积。” 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景【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29 20:31:34 -
韩国便利店追赶百货店 线下渠道销售份额"势均力敌"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7日发布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GS25、CU、7-11三大便利店的销售总额占韩国零售行业的16%。乐天、现代、新世界三大百货的销售总额占零售行业的16.8%,两个渠道间的差距仅为0.8个百分点。 除韩国三大便利店和三大百货外,产业通商资源部每月发布的报告还对易买得、乐天玛、Homeplus三大超市进行了统计。根据报告,三大超市的销售总额占零售行业的11.3%,便利店的销售额比大型超市高出近5%。 韩国产业通商部之前统计结果显示,之前零售业线下销售前三一直维持百货店、大型超市、便利店的顺序,2021年大型超销售比重首次出现下降,便利店销售上升。截至目前,便利店位居第二位。 由于韩国经济受到高物价、高利率、高汇率的影响,零售市场版图发生了变化。消费者不再选择在远处的大型超市或企业型超市(SSM)大量采购储存,而是倾向于在便利店购买即时所需的食品。并且消费者开始勒紧裤腰带,百货店的销售额有所下降。 在此背景下,便利店凭借较高的可及性收获人气,其中加工食品、即食快餐等商品的销量上升明显。目前便利店还为拓展客户群,正在销售小型和小包装食品,以满足单人家庭的需求。 便利店业界人士称,不过十年前大型超市还是业界最强者,但疫情之后,便利店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寻找市场机遇,预计今后市场版图还将发生变化。 首尔市内一家便利店内景【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17 20:40:41
-
经济衰退下韩国消费者转向企业型超市
去年,韩国零售销售额创下21年来最大跌幅,并连续第三年下滑。随着韩国遭遇21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消费者纷纷转向超市购物,而非选择大型超市。 韩国统计厅最新数据显示,去年零售销售同比下降2.2%,主要受高通胀压力影响,耐用品和非耐用品的销售均出现下滑。这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大年度降幅,也是继2022年下降0.3%和2023年下降1.4%之后,零售销售额连续第三年下跌。 内需疲软导致百货商店、大型超市等大部分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双双下滑。然而,企业型超市(SSM)却逆势增长,成为市场的新宠。 GS零售旗下的企业型超市GS The Fresh近日公布,去年销售额达到1.60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0.9亿元)同比增长11.1%;营业利润为315亿韩元,同比增长15.4%。 值得注意的是,GS The Fresh的销售额已连续三年增长,营业利润也连续两年上升。分析指出,企业型超市通常位于居民区或商业区,方便消费者就近购物,因此吸引了更多顾客。 另一家企业型超市乐天超市的去年销售额为1.296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293亿韩元。尽管销售额同比小幅下降0.8%,但营业利润增长了14.4%。自2022年录得55亿韩元亏损后,乐天超市的营业利润已连续两年增长。相比之下,乐天玛特的销售额(5.5765万亿韩元)和营业利润(650亿韩元)同比分别下降了2.8%和25.5%。 事实上,在乐天购物运营的百货商店、大型超市、电商、Himart等零售渠道中,只有企业型超市的营业利润实现增长。企业型超市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便利性和以小包装商品为主的销售策略。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按需购买、理性消费,而企业型超市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资料,去年韩国企业型超市行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6%,超过了便利店(4.3%),成为增长最快的零售渠道。百货商店的销售额仅增长1.4%,而大型超市则下降了0.8%。 位于仁川市黔丹洞的企业型超市GS The Fresh【图片提供 GS零售】
2025-02-11 23:34:58 -
韩国最大购物旅游庆典"2025韩国购物季"拉开帷幕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以下简称“文体部”)15日宣布,携手韩国访问之年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25韩国购物季”活动当天开幕,截至下月28日。 韩国购物季是面向外籍游客推出的航空、住宿、购物等优惠打折和体验活动。今年有1680家航空、住宿、购物、美食企业参与,创2011年活动启动以来的最大规模。 在航司方面,大韩航空、韩亚航空等国内10家航司从去年9月起参与酬宾促销活动,针对214条航线推出打折机票,最大折扣幅度高达94%。住宿方面,首尔江南宜必思时尚大使酒店、首尔玫菲尔酒店等参与活动,最大折扣达19%。 购物方面,全国各地的大型免税店、百货店、大型超市、奥特莱斯、便利店等19家企业参与,提供最高达80%的折扣优惠。同时,参与企业还提供会员升级、赠送纪念品等各种各样的附加服务。除了购物、机票和购物以外,外籍游客可以享受K-POP、餐饮、美容、文化遗产、地方文化等17项韩国文化体验活动。 为方便外籍游客,文体部在明洞、弘大、江南、蚕室、圣水和庆州六大旅游胜地设立了“韩国购物季迎宾中心”。游客可在迎宾中心享受购物季相关折扣、获取多语言旅游咨询、使用行李寄存和托运服务。此外,还可参与迎宾中心举办的韩国文化体验活动,感受多样化的文化魅力。 15日,在位于明洞的韩国购物季迎宾中心,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第二次官张美兰向外籍游客赠送礼品后留影。【图片提供 文化体育观光部】
2025-01-16 02:19:57 -
韩国免税店行业持续低迷 线下流通迎来全新变革
2日,大韩商工会议所举办了“2025年流通产业展望研讨会”,总结今年流通行业的表现,并展望明年流通市场的变化与趋势。在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免税店成为受衰退影响最严重的流通渠道。随着外籍游客数量减少,免税店业务持续下滑。 大信证券研究员柳正铉(音)表示:“外籍游客的购物重心正从市内免税店逐渐转向健康与美容(H&B)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相比免税店业绩的低迷,欧利芙洋今年的销售增长率预计将达到去年水平的约30%。” 韩国免税店协会团长黄善奎(音)表示:“免税店的消费群体正在从以往的少数大额采购者转变为更多的个体旅行者。如今,游客对品尝美食等体验型旅游的兴趣已超越免税店购物,他们更倾向于光顾路边商店而非免税店。展望明年,免税店行业预计将继续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经济放缓可能缩减中国游客的入境规模;另一方面,中国扩大市内免税店政策可能进一步分流中国消费者。” 韩国咨询公司Business Insight副会长金仁浩(音)表示,面对经济衰退,百货店行业的关键应对策略是“品牌重塑”和“城镇化”。例如,现代百货将大邱店更名为“The Hyundai大邱”,釜山店更名为“Connect Hyundai”;新世界则将京畿店重新命名为“新世界South City”。 此外,“城镇化”正逐渐成为百货行业变革的核心趋势。这种模式通过整合百货店、大型超市、电影院、酒店及娱乐设施,打造一站式消费体验,以吸引更多消费者。金仁浩预测:“随着首都圈与地方市场的差异进一步扩大,明年百货行业或将面临商圈两极化加速的局面。” BCG韩国消费品部门合伙人宋智妍(音)强调:“线下流通行业正面临转型的关键期。企业需要以客户为中心,依托数据和消费者洞察,而非仅仅依赖价格和成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对于电商行业,提供个性化的客户体验、打造有趣且富有故事性的商业模式,以及建立支持新型运营方式,将成为制胜的关键。” “Olive Young N 圣水”内部一景【图片来源 欧利芙洋】
2024-12-02 23:40:07 -
韩国流通行业竞争加剧 大型超市探索差异化经营
随着韩国电商平台Coupang、中国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和Temu的迅猛增长,韩国流通业界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于大型超市来说,在电商平台越来越明显的价格优势下,已无法持续通过价格竞争来垄断市场。因此,大型超市目前把重点放在打造卖场差异化上。 据韩国流通业界13日消息,乐天玛特去年9月重新装修外籍游客经常光顾的首尔站店,在加工食品区设立了“外籍顾客专区”。该区域销售外籍顾客购买频率较高的零食、咖啡、坚果等食品类热门产品。 乐天玛特还运营韩国文化商品馆“BOMUL”(宝物)。并且,乐天玛特分析国内外顾客偏好的类别,重新调整店内动线,以避免顾客拥挤。根据乐天玛特的数据,首尔站在疫情期间大幅下降的外籍顾客销售比例现已提高至40%。 此外,另一家大型超市HomePlus于2022年6月在位于首尔道峰区放鹤店推出了“方便面博物馆”,目前扩大至20家门店。“方便面博物馆”汇集了韩国或全球各地的方便面,种类超过330种。 韩国流通业内人士表示:“自新冠疫情以来,线上流通市场发展迅猛,传统线下市场面临挑战。因此,大型超市目前把重点放在打造产品和卖场差异化上。预计通过重塑线下空间,打造出独特的差异化优势将持续一段时间。” 乐天玛特内“外籍顾客专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0-14 00:47:54 -
韩国小包装产品受宠 一人户消费趋势推动销售增长
据韩国流通业界29日消息,随着韩国“一人户”家庭的增加,小包装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韩国大型超市也推出蔬菜、水果、大米等新鲜食品的小包装产品。 韩国行政安全部日前发布的居民登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韩国全国“一人户”家庭约1002万户,首次突破千万户,创下历史新高。统计指出,1至2人户微型家庭数量增加,4人户以上家庭则减少。 在此背景下,为了满足“一人户”家庭的需求,大型超市通过压减包装和容量,推出“一人食”小包装产品。与传统的大包装相比,小包装体积轻巧、储存方便、便于携带,对逐渐增多的“一人户”家庭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为了顺应新型消费趋势,韩国大型超市品牌易买得(E-mart)于2022年推出了“小小的一天”品牌,销售10余种小包装蔬菜产品,包括1至2个洋葱、200克的大葱、80克的蒜瓣等,并于去年3月还推出了含4个鸡蛋的小包装产品。 这些小包装产品的销售额也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易买得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1至2人份小包装鸡蛋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65%,胡萝卜和洋葱销售额分别增长了77%和13%。 易买得相关人士表示:“大型超市一直以4人户家庭为标准组织产品,但新鲜食品难以长期保存,对1至2人户家庭来说购买负担较重。但小包装产品可以减轻这种负担,因此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另一家大型超市乐天玛特自2017年起销售小包装蔬菜产品,包括生菜、紫苏叶、洋葱、辣椒等。总体来看,该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今年(1月至9月)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 目前,乐天玛特正在销售5公斤以下的小包装大米。小包装大米产品种类也从2022年的18种增至去年的20种,今年进一步将增至25种。乐天玛特还销售4种小包装杂粮。一般杂粮产品容量为2至3公斤,但这4种小包装杂粮的容量则为800克。 乐天玛特产品策划负责人金美兰(音)表示:“随着1至2人户家庭的增加,各式各样的小包装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对大米来说,需求从20公斤转向10公斤,从10公斤转向5公斤以下的产品,因此我们计划扩大在超市内小包装产品的展示面积。” 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景【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29 20:31:34 -
韩国便利店追赶百货店 线下渠道销售份额"势均力敌"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7日发布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GS25、CU、7-11三大便利店的销售总额占韩国零售行业的16%。乐天、现代、新世界三大百货的销售总额占零售行业的16.8%,两个渠道间的差距仅为0.8个百分点。 除韩国三大便利店和三大百货外,产业通商资源部每月发布的报告还对易买得、乐天玛、Homeplus三大超市进行了统计。根据报告,三大超市的销售总额占零售行业的11.3%,便利店的销售额比大型超市高出近5%。 韩国产业通商部之前统计结果显示,之前零售业线下销售前三一直维持百货店、大型超市、便利店的顺序,2021年大型超销售比重首次出现下降,便利店销售上升。截至目前,便利店位居第二位。 由于韩国经济受到高物价、高利率、高汇率的影响,零售市场版图发生了变化。消费者不再选择在远处的大型超市或企业型超市(SSM)大量采购储存,而是倾向于在便利店购买即时所需的食品。并且消费者开始勒紧裤腰带,百货店的销售额有所下降。 在此背景下,便利店凭借较高的可及性收获人气,其中加工食品、即食快餐等商品的销量上升明显。目前便利店还为拓展客户群,正在销售小型和小包装食品,以满足单人家庭的需求。 便利店业界人士称,不过十年前大型超市还是业界最强者,但疫情之后,便利店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寻找市场机遇,预计今后市场版图还将发生变化。 首尔市内一家便利店内景【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17 2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