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大韩航空’新闻 14个
-
韩国航空公司下调国际航线燃油附加费 或刺激五月出境游热潮
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影响,韩国主要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燃油附加费连续两月下调,并创下近三年来最低水平,旅客购票成本有望大幅减轻。叠加即将到来的五月黄金连休,韩国航空客运量有望显著增长。 据韩国航空业界23日消息,大韩航空将自5月1日起,下调国际航线(韩国出发单程)机票的燃油附加费,最大降幅达22.6%。调整后,附加费用将由目前的1.35万韩元至9.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8元至505元),下调至1.05万韩元至7.65万韩元。 韩亚航空也宣布自5月起实施新一轮调价,其国际线燃油附加费将下调最多21.1%。届时,乘客将按1.17万韩元至6.56万韩元的区间支付相关费用。以美元计费的真航空(Jin Air)亦同步下调国际航线附加费,最低为1美元,最高4美元。 航空业界表示,韩国国际航线燃油附加费连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定价基准的MOPS价格持续走低。据了解,2025年3月16日至4月15日期间的MOPS平均价为每加仑197.94美分,降至第5档。而两个月前仍维持在第8档,降幅显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韩航空本次将国际航线附加费降至第5档,乃自2019年6月以来首次,距今已时隔5年10个月。当时其最短航段的国际线附加费为8400韩元。而以价格计算,此次下调也创下自2022年2月(1.08万韩元)以来最低纪录。自新冠疫情期间附加费曾一度取消或大幅减少后,自2022年起费用逐步回升。 随着五月黄金连休临近,航空公司普遍看好即将到来的出境旅游热潮。事实上,大韩航空、韩亚航空、济州航空等韩国主要航司飞往济州岛的航班机票已大部分售罄。5月1日为劳动节,若民众在5月2日请假一天,即可连休六日,利好出境游计划。 韩国航空业一位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线,尤其是飞往济州岛的航班已几乎售罄。随着5月黄金连休临近,海外旅游需求明显回暖,届时旅客购票热情将进一步高涨。” 24日,在仁川中区大韩航空维修机库前,大韩航空的员工们正在对波音777-300ER型HL8008航班的飞机机身进行清洗。【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4 23:13:20 -
韩国职场离职率攀升 百强企业员工"黏性"不降反增
9日,在京畿道水原市举行的“水原工作岗位博览会”上。青年们在查看招聘公告栏。【图片新闻 韩联社】 尽管近年来韩国20至40岁年轻人受频繁跳槽风潮及经济低迷影响,自愿离职率持续攀升,然而,韩国百强企业员工的平均在职年限不降反升。 16日,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面向销售额排名前100位的韩国企业中,公开近5年的员工在职年限数据的80家企业进行调查并发布结果显示,以去年为基准,受访企业的员工平均在职年限为14.03年,较2020年增加0.48年。数据显示,大企业员工的平均在职年限呈温和上升趋势,具体来看,2020年为13.55年,2021年为13.7年,2022年为13.63年,2023年为13.91年。 其中,女性员工在职年限的增长尤为明显。女性员工平均在职年限从2020年的11.38年提升至2024年的12.94年,增加1.56年;相比之下,男性员工的在职年限仅从14.29年上升至14.41年,增幅为0.12年。男女员工在职年限的差距从2020年的2.91年缩小至2024年的1.47年。 从企业来看,去年,起亚汽车员工平均在职年限最长,为21.80年;其次为KT(20.5年)、SK仁川石油化学(20年)、花旗银行(18.84年)、SK能源(18.68年)、Hanon系统(18.64年)、大韩航空(18.4年)、SK geocentric(18年)、渣打银行(17.94年)和S-Oil(17.8年)。反之,百强企业中员工平均在职年限最短的是斗山,仅为3.2年。其后依次为未来资产(MiraeAsset ,4.2年)、HD现代重工(4.3年)、Kiwoom证券(6.58年)、Daou科技(6.88年)、GS零售(7.2年)、Naver(7.40年)等。 近几年,在职年限增幅最大的企业是SK Networks,从2020年的9.05年增加至2024年的13.92年,增长4.87年。HD现代重工(3.4年)、易买得(3.2年)、韩国泰科(3年)、三星SDS(2.8年)、三星物产(2.6年)、未来资产证券(2.41年)、乐天购物(2.4年)、现代工程建设(2.3年)和LG显示(2.2年)等企业的员工在职年限也显著提升。反之,现代汽车员工平均在职年限从2020年的18.8年下降至2024年的15.8年,减少3年,降幅最为显著。其次依次为SK能源(2.31年)、高丽锌业(2.17年)、韩华生命(1.7年)、SK geocentric(1.63年)、KG化学(1.3年)、KT(1.1年)以及现代摩比斯(1年)等。
2025-04-16 19:37:46 -
韩国大企应届生薪资领跑亚洲 全球竞争力几何?
【图片提供 网络】 韩国大型企业应届毕业生平均年薪在韩国属于超高水准,那么在全球是否也处于较高水平呢?从全球范围来看,韩国大企起薪水平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中位居前列,但相较于美国和英国较低。 近日,韩国经营者总协会发布的《韩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初薪分析》报告显示,韩国300人以上规模企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不含奖金等额外薪资)达500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4.7万元),包含额外薪资后的平均年薪达5302万韩元,显著高于韩国全体企业平均起薪3675万韩元。 从国际比较来看,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韩国大企应届毕业生起薪达5.7568万美元,较日本同类型企业高出57.9%。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方面,韩国较日本领先26.5个百分点,显示出较强的薪酬竞争力。 韩国头部企业的薪酬水平更为突出。韩国金融监督院和主要就业门户网站数据显示,以税前标准计算,韩国十大企业集团应届毕业生平均年薪均突破5000万韩元。其中,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达6900万至7000万韩元,现代汽车、LG电子、起亚等企业均在5500万至7000万韩元区间。尽管受企业业绩和经济环境影响,大企新员工年薪存在一定波动,但整体维持在5000万至7000万韩元之间。以去年为基准,韩国整体大企新员工平均年薪首次突破5000万韩元大关,较中小企业3200万韩元的起薪水平高出35%,凸显出韩国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薪酬差距。 从全球范围来看,以普通大企为基准,美国应届毕业生平均年薪为5.1万美元,德国5万美元,法国3.3万美元,加拿大4.2万美元,英国4.5万美元,澳大利亚3.6万美元,新加坡3万美元,日本2.8万美元。韩国大企新员工平均年薪超过法国,略低于美国和德国。综合考虑各国生活成本、税收政策及福利待遇等因素,韩国大型企业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已跻身全球前列,展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自2020年以来,韩国大型企业年薪水平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这一现象主要受包括通货膨胀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各行业人才争夺战加剧、IT及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劳动市场结构性变革等多重因素影响。此外,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者)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重视程度提升,也成为推动企业薪酬改革的重要因素。 薪酬体系方面,绩效导向的奖金制度与多元化福利政策正成为新趋势。除传统薪资外,远程办公、弹性工作制、住房补贴等新型福利待遇日益受到重视。调查显示,新一代求职者在择业时,不仅关注薪酬水平,同时更看重长期职业发展空间和企业社会价值等综合因素。 根据大学生调研机构VinuLabs Insight日前发布的《2024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在对500名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70.2%的受访者将"薪资水平"列为首要考虑因素,其次分别为“岗位匹配度”(52.6%)、“企业文化”(33.6%)和“工作地点”(30.2%)等。 在企业偏好方面,三星电子以8.1%的支持率位居榜首,其次依次为Naver(7.2%)、Kakao(5.5%)、现代汽车(4.7%)、希杰娱乐(3.3%)、爱茉莉太平洋(3.2%)、希杰第一制糖(3%)、大韩航空(2.9%)、SK海力士(2.5%)、LG电子(2%)等知名企业。选择理由中,“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39.7%)和“企业荣誉感”(24.4%)占比最高。 就业类型选择上,29.5%的毕业生倾向大型企业,政府机构(17.9%)和国有企业(16.1%)分列二三位。与2021年相比,毕业生对体制内单位的偏好有所下降,而对大型企业和自主创业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据悉,《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最佳职场”榜单显示,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场格局呈现新变化。三星电子虽从连续四年的榜首位置降至第三,落后于微软和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但仍领跑亚洲企业。同时,包括三星电子在内,KB金融集团(第11位),新韩金融集团(第92位)、起亚(第108位)、IBK企业银行(第123位)、现代汽车(第137位)、NAVER(第148位)、SK集团(第153位)、LG(第171位)等24家韩国企业上榜。
2025-03-28 19:53:22 -
韩国济州航空重返低成本航空公司榜首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韩国济州航空上月重返国内低成本航空公司(LCC)榜首。 根据韩国国土交通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上月韩国10家航空公司的乘客总量为724.8276万人次,环比下降9.4%。其中,国内航线乘客量为197.8079万人次,环比下降12.5%;国际航线则为527.0197万人次,环比下降8.2%。具体来看,大韩航空(8.7%)和韩亚航空(11.1%)等大型航空公司的乘客量均大幅下滑。 然而,上月济州航空的乘客数量为87.9万人次,环比下降0.2%,成为国内航司中降幅最小的一家。从其他LCC公司来看,真航空上月乘客数量为86.3万人次,环比下降7.6%;德威航空为83.8万人次,环比下降9%。从市场份额来看,济州航空以22.7%的占有率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真航空(22.3%)和德威航空(21.7%)。 去年12月,在全南务安机场发生坠机事故后,济州航空的机票取消量激增。根据济州航空的数据,从去年12月29日0点开始到12月30日13点,共有6.8万张机票被取消。其中,韩国国内航线约有3.3万张机票,国际航线约有3.4万张。事故发生后,济州航空迅速采取了行动,为乘客提供免手续费退票服务。 济州航空去年1月以12.5%的市场占有率稳居LCC首位,并在此后11个月内保持领先地位。然而,受事故影响,其市场份额在今年1月跌至9.1%,落后于真航空(10.2%)和德威航空(10.1%)。为挽回消费者信心,济州航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航班数量、修订机内电池携带规定以及加强乘务员安全培训等,以提升飞行安全和服务质量。 未来,济州航空计划进一步拓展中程航线,包括从7月25日起每日运营仁川至新加坡航线,并计划开通至乌兹别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等新航线,展现出在中程航线市场的决心。 本月4日,济州航空客舱乘务员正在进行机内火灾安全训练。【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3 19:33:18 -
韩国最大购物旅游庆典"2025韩国购物季"拉开帷幕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以下简称“文体部”)15日宣布,携手韩国访问之年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25韩国购物季”活动当天开幕,截至下月28日。 韩国购物季是面向外籍游客推出的航空、住宿、购物等优惠打折和体验活动。今年有1680家航空、住宿、购物、美食企业参与,创2011年活动启动以来的最大规模。 在航司方面,大韩航空、韩亚航空等国内10家航司从去年9月起参与酬宾促销活动,针对214条航线推出打折机票,最大折扣幅度高达94%。住宿方面,首尔江南宜必思时尚大使酒店、首尔玫菲尔酒店等参与活动,最大折扣达19%。 购物方面,全国各地的大型免税店、百货店、大型超市、奥特莱斯、便利店等19家企业参与,提供最高达80%的折扣优惠。同时,参与企业还提供会员升级、赠送纪念品等各种各样的附加服务。除了购物、机票和购物以外,外籍游客可以享受K-POP、餐饮、美容、文化遗产、地方文化等17项韩国文化体验活动。 为方便外籍游客,文体部在明洞、弘大、江南、蚕室、圣水和庆州六大旅游胜地设立了“韩国购物季迎宾中心”。游客可在迎宾中心享受购物季相关折扣、获取多语言旅游咨询、使用行李寄存和托运服务。此外,还可参与迎宾中心举办的韩国文化体验活动,感受多样化的文化魅力。 15日,在位于明洞的韩国购物季迎宾中心,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第二次官张美兰向外籍游客赠送礼品后留影。【图片提供 文化体育观光部】
2025-01-16 02:19:57 -
济州航空月均飞行时间及平均机龄均居首 引安全担忧
韩国金融监督院电子公示系统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济州航空月均飞行时间为418小时,在韩国六家航空公司中最长。这一数字不仅超过大韩航空(355小时)和韩亚航空(335小时),还高于真航空(371小时)、德威航空(386小时)和釜山航空(340小时)等低成本航空公司(LCC)。 29日,坠机事故发生后,业内人士对航空公司和旅行社携手推出的包机游产品表示担忧。他指出,在年末旅游旺季到来之际,航空公司和旅行社可能强行安排包机,以抓住市场需求。据悉,事发前48小时内,该航班已执飞13次。这引发了韩国民众对短时间内过度使用飞机的担忧。 根据航空技术信息系统(ATIS)的数据,在韩国八家航空公司中,济州航空的平均机龄达到14.4年,较大韩航空(11.4年)和韩亚航空(12.3年)高出2至3年。与釜山航空(9.7年)、真航空(12.7年)、德威航空(13年)相比,机龄差距也较明显。 此外,根据韩国国土交通部的数据,从2020年至今年9月,10家韩国航空公司因违反《航空安全法》等法规,共受到行政处罚36次。其中,济州航空受到处罚次数最多,为9次,其次为大韩航空(8次),德威航空(7次)和韩亚航空(4次)等。 从罚款金额方面来看,济州航空的罚款总额为37.3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57万元),其次依次为易斯达航空(28.6亿韩元)、德威航空(24.39亿韩元)、大韩航空(16.2亿韩元)、韩亚航空(15.54亿韩元)、真航空(13.59亿韩元)、首尔航空(2.1亿韩元)以及釜山航空(2000万韩元)。 韩国国土交通部宣布,将对全国所有航空公司运营的共计101架波音737-800型客机展开全面特别检查,涉及飞机使用频次、检查和维护记录等。此外,鉴于济州航空客机多次发生起落架故障,国土交通部还将对这家空运商展开严格安全检查。 30日,济州航空客机在金浦国际机场航站楼准备起飞。【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31 19:41:10 -
大韩航空合并后掀起航线资源争夺战 中方优势引发韩国担忧
随着大韩航空与韩亚航空合并的推进,关于“黄金航线”运输权和航班起降时刻(SLOT)分配的争议日益加剧,尤其是中国航空公司可能因此获益的风险,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据相关业界消息,韩亚航空与大韩航空合并后,涉及的航线和航班起降时刻重新分配规模约为9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其中中国航线规模约为1300亿韩元。根据中方在2022年批准这次合并的条件,“竞争限制航线”的部分航班起降时刻需归还给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以下简称“中国民航局”)的航班时刻协调人,随后重新分配。这一条款显著增加了中国航空公司在航班起降时刻分配中的竞争优势。 航班起降时刻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航班运营的决定性作用。即使航空公司获得了运输权,但如果无法确保关键时段的航班起降时刻,就无法有效运营航班。尤其是在需求旺盛的中国上海等热门航线上,由于航班起降时刻资源有限,许多航空公司因缺乏时刻资源而无法顺利投入运营。 随着大韩航空完成对韩亚航空的收购,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要求其采取纠正措施,以维护市场竞争。根据2019年数据,大韩航空、韩亚航空及其子公司(包括真航空、釜山航空、首尔航空)在某些航线上的市场份额超过50%,这些航线被界定为“竞争限制航线”。为了缓解市场垄断风险,这些航线的运输权和航班起降时刻需退还给国土交通部,并由后者重新分配。 专家分析,中国政府对国内航空公司提供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国民航局对航班起降时刻分配的集中管理,为中国航空公司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人士警告,如果航班起降时刻分配过于倾向中国航空公司,可能会削弱韩国航空业在国际航线上的竞争力,并进一步导致市场失衡。他们建议,应通过航空时刻调整委员会等机制加强监管,确保分配过程的透明性和公平性,避免韩国航空公司被边缘化。 对此,国土交通部表示,将密切关注中韩航线的航班起降时刻分配过程,确保韩国航空公司在分配中不处于劣势。同时,由于航班起降时刻的分配牵涉两国机场的管理权限,韩国方面将采取国际协作与本土政策相结合的方式,以防止中国方面可能的过度干预。 【图片来源 大韩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官网】
2024-12-26 19:36:35 -
大韩航空举行中韩航线通航30周年纪念活动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2日,在中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韩航空举行中韩航线通航30周年纪念活动。第30位搭载KE832次航班的乘客获赠飞往韩国的往返商务舱机票。
2024-12-23 18:37:03 -
韩国航空"翼"起联网 让旅客在云端畅游网络
据航空业界22日消息,大韩航空持续推进客舱互联网服务升级,目前,每4架客机中就有1架实现Wi-Fi覆盖。 大韩航空在客舱互联网服务的拓展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自引进该服务18个月以来,飞国际与国内航线的135架客机中,已有34架(占比25.2%)实现了客舱互联网服务的全面覆盖,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空中连接体验。 大韩航空在2005年首次引进客舱互联网,但由于当时技术有限,Wi-Fi速度缓慢,市场需求不足,因此在1年内就停止了服务。此后,去年6月,在B737-8国际航线客机上重启客舱互联网服务后,稳步扩大服务范围,今年5月开始扩大至国内航线。 据悉,客舱互联网服务在长途航线上需求尤为强烈。大韩航空透露,所有航线客舱互联网服务平均使用率均保持在10%以上。大韩航空表示:“将致力于逐步将客舱互联网服务扩展至所有机型,以进一步提升乘客的航空旅行体验,满足日益增长的空中连接需求。" 客舱互联网服务依托于先进的卫星通讯技术。通过飞机上的天线系统接收信号,再经由机载服务器转换为Wi-Fi信号,供乘客在飞行过程中自由使用。目前,在韩国航空公司中,大韩航空、韩亚航空、真航空及普莱米娅等四家航空公司已率先提供客舱互联网服务。 韩亚航空自2017年5月首次提供客舱互联网以来,在全体69架客机中,15架客机(21.7%)已完成客舱互联网服务部署。普莱米娅从2021年开始提供服务,在全体6架飞机中,有3架提供客舱互联网,预计今后将扩大至全体客机。真航空从今年1月首次投入客舱互联网以来,截止目前,共5架客机提供客舱互联网服务。随着客舱互联网需求激增,国内航线也接连考虑引进该服务。 海外航空公司中,德国汉莎航空是全球第一家提供客舱互联网服务的航空公司,于2004年首次引进。此外,达美航空、加拿大航空等主要航空公司也均提供客舱互联网服务。夏威夷航空更是与SpaceX携手合作,部署星链系统,为乘客提供高速、免费的互联网服务,进一步提升乘客的飞行体验。 大韩航空相关人士表示:“相较于机内有限的娱乐内容,乘客更倾向于使用优兔或手机游戏。为了满足乘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大韩航空将坚持创新理念,全力推广客舱互联网服务,旨在为乘客打造更加便捷、舒适的航空旅行体验。”
2024-12-22 19:46:43 -
韩国两大航司合并案获欧盟委员会批准
据大韩航空28日消息,大韩航空与韩亚航空的合并已获得欧盟委员会(EC)的最终批准。EU于本月28日(当地时间)宣布,大韩航空和韩亚航空合并案已满足所有先行条件,审批过程已顺利结束。 据了解,EC于今年2月对该合并案进行了附条件批准,并提出了多项要求,包括确保新进入竞争者(Remedy Taker)在巴黎、法兰克福、巴塞罗那、罗马欧洲的四条重叠航线稳定运营,以及剥离韩亚航空的货运业务等,以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为此,大韩航空已将德威航空选定为客运业务的新进入竞争者,并提供了全面支持,包括飞机、乘务员和维修保养等服务,以确保德威航空能够顺利运营。同时,大韩航空还将仁川航空选定为韩亚航空货运业务的收购者。 目前,大韩航空已向美国司法部(DOJ)通报了欧盟委员会对此项企业合并案的最终批准决定。大韩航空预计将于今年12月内通过行政程序,正式完成对韩亚航空的收购。 大韩航空航机波音787-9【图片提供 大韩航空】
2024-11-29 18:29:32
-
韩国航空公司下调国际航线燃油附加费 或刺激五月出境游热潮
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影响,韩国主要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燃油附加费连续两月下调,并创下近三年来最低水平,旅客购票成本有望大幅减轻。叠加即将到来的五月黄金连休,韩国航空客运量有望显著增长。 据韩国航空业界23日消息,大韩航空将自5月1日起,下调国际航线(韩国出发单程)机票的燃油附加费,最大降幅达22.6%。调整后,附加费用将由目前的1.35万韩元至9.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8元至505元),下调至1.05万韩元至7.65万韩元。 韩亚航空也宣布自5月起实施新一轮调价,其国际线燃油附加费将下调最多21.1%。届时,乘客将按1.17万韩元至6.56万韩元的区间支付相关费用。以美元计费的真航空(Jin Air)亦同步下调国际航线附加费,最低为1美元,最高4美元。 航空业界表示,韩国国际航线燃油附加费连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定价基准的MOPS价格持续走低。据了解,2025年3月16日至4月15日期间的MOPS平均价为每加仑197.94美分,降至第5档。而两个月前仍维持在第8档,降幅显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韩航空本次将国际航线附加费降至第5档,乃自2019年6月以来首次,距今已时隔5年10个月。当时其最短航段的国际线附加费为8400韩元。而以价格计算,此次下调也创下自2022年2月(1.08万韩元)以来最低纪录。自新冠疫情期间附加费曾一度取消或大幅减少后,自2022年起费用逐步回升。 随着五月黄金连休临近,航空公司普遍看好即将到来的出境旅游热潮。事实上,大韩航空、韩亚航空、济州航空等韩国主要航司飞往济州岛的航班机票已大部分售罄。5月1日为劳动节,若民众在5月2日请假一天,即可连休六日,利好出境游计划。 韩国航空业一位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线,尤其是飞往济州岛的航班已几乎售罄。随着5月黄金连休临近,海外旅游需求明显回暖,届时旅客购票热情将进一步高涨。” 24日,在仁川中区大韩航空维修机库前,大韩航空的员工们正在对波音777-300ER型HL8008航班的飞机机身进行清洗。【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4 23:13:20 -
韩国职场离职率攀升 百强企业员工"黏性"不降反增
9日,在京畿道水原市举行的“水原工作岗位博览会”上。青年们在查看招聘公告栏。【图片新闻 韩联社】 尽管近年来韩国20至40岁年轻人受频繁跳槽风潮及经济低迷影响,自愿离职率持续攀升,然而,韩国百强企业员工的平均在职年限不降反升。 16日,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面向销售额排名前100位的韩国企业中,公开近5年的员工在职年限数据的80家企业进行调查并发布结果显示,以去年为基准,受访企业的员工平均在职年限为14.03年,较2020年增加0.48年。数据显示,大企业员工的平均在职年限呈温和上升趋势,具体来看,2020年为13.55年,2021年为13.7年,2022年为13.63年,2023年为13.91年。 其中,女性员工在职年限的增长尤为明显。女性员工平均在职年限从2020年的11.38年提升至2024年的12.94年,增加1.56年;相比之下,男性员工的在职年限仅从14.29年上升至14.41年,增幅为0.12年。男女员工在职年限的差距从2020年的2.91年缩小至2024年的1.47年。 从企业来看,去年,起亚汽车员工平均在职年限最长,为21.80年;其次为KT(20.5年)、SK仁川石油化学(20年)、花旗银行(18.84年)、SK能源(18.68年)、Hanon系统(18.64年)、大韩航空(18.4年)、SK geocentric(18年)、渣打银行(17.94年)和S-Oil(17.8年)。反之,百强企业中员工平均在职年限最短的是斗山,仅为3.2年。其后依次为未来资产(MiraeAsset ,4.2年)、HD现代重工(4.3年)、Kiwoom证券(6.58年)、Daou科技(6.88年)、GS零售(7.2年)、Naver(7.40年)等。 近几年,在职年限增幅最大的企业是SK Networks,从2020年的9.05年增加至2024年的13.92年,增长4.87年。HD现代重工(3.4年)、易买得(3.2年)、韩国泰科(3年)、三星SDS(2.8年)、三星物产(2.6年)、未来资产证券(2.41年)、乐天购物(2.4年)、现代工程建设(2.3年)和LG显示(2.2年)等企业的员工在职年限也显著提升。反之,现代汽车员工平均在职年限从2020年的18.8年下降至2024年的15.8年,减少3年,降幅最为显著。其次依次为SK能源(2.31年)、高丽锌业(2.17年)、韩华生命(1.7年)、SK geocentric(1.63年)、KG化学(1.3年)、KT(1.1年)以及现代摩比斯(1年)等。
2025-04-16 19:37:46 -
韩国大企应届生薪资领跑亚洲 全球竞争力几何?
【图片提供 网络】 韩国大型企业应届毕业生平均年薪在韩国属于超高水准,那么在全球是否也处于较高水平呢?从全球范围来看,韩国大企起薪水平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中位居前列,但相较于美国和英国较低。 近日,韩国经营者总协会发布的《韩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初薪分析》报告显示,韩国300人以上规模企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不含奖金等额外薪资)达500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4.7万元),包含额外薪资后的平均年薪达5302万韩元,显著高于韩国全体企业平均起薪3675万韩元。 从国际比较来看,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韩国大企应届毕业生起薪达5.7568万美元,较日本同类型企业高出57.9%。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方面,韩国较日本领先26.5个百分点,显示出较强的薪酬竞争力。 韩国头部企业的薪酬水平更为突出。韩国金融监督院和主要就业门户网站数据显示,以税前标准计算,韩国十大企业集团应届毕业生平均年薪均突破5000万韩元。其中,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达6900万至7000万韩元,现代汽车、LG电子、起亚等企业均在5500万至7000万韩元区间。尽管受企业业绩和经济环境影响,大企新员工年薪存在一定波动,但整体维持在5000万至7000万韩元之间。以去年为基准,韩国整体大企新员工平均年薪首次突破5000万韩元大关,较中小企业3200万韩元的起薪水平高出35%,凸显出韩国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薪酬差距。 从全球范围来看,以普通大企为基准,美国应届毕业生平均年薪为5.1万美元,德国5万美元,法国3.3万美元,加拿大4.2万美元,英国4.5万美元,澳大利亚3.6万美元,新加坡3万美元,日本2.8万美元。韩国大企新员工平均年薪超过法国,略低于美国和德国。综合考虑各国生活成本、税收政策及福利待遇等因素,韩国大型企业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已跻身全球前列,展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自2020年以来,韩国大型企业年薪水平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这一现象主要受包括通货膨胀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各行业人才争夺战加剧、IT及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劳动市场结构性变革等多重因素影响。此外,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者)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重视程度提升,也成为推动企业薪酬改革的重要因素。 薪酬体系方面,绩效导向的奖金制度与多元化福利政策正成为新趋势。除传统薪资外,远程办公、弹性工作制、住房补贴等新型福利待遇日益受到重视。调查显示,新一代求职者在择业时,不仅关注薪酬水平,同时更看重长期职业发展空间和企业社会价值等综合因素。 根据大学生调研机构VinuLabs Insight日前发布的《2024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在对500名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70.2%的受访者将"薪资水平"列为首要考虑因素,其次分别为“岗位匹配度”(52.6%)、“企业文化”(33.6%)和“工作地点”(30.2%)等。 在企业偏好方面,三星电子以8.1%的支持率位居榜首,其次依次为Naver(7.2%)、Kakao(5.5%)、现代汽车(4.7%)、希杰娱乐(3.3%)、爱茉莉太平洋(3.2%)、希杰第一制糖(3%)、大韩航空(2.9%)、SK海力士(2.5%)、LG电子(2%)等知名企业。选择理由中,“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39.7%)和“企业荣誉感”(24.4%)占比最高。 就业类型选择上,29.5%的毕业生倾向大型企业,政府机构(17.9%)和国有企业(16.1%)分列二三位。与2021年相比,毕业生对体制内单位的偏好有所下降,而对大型企业和自主创业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据悉,《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最佳职场”榜单显示,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场格局呈现新变化。三星电子虽从连续四年的榜首位置降至第三,落后于微软和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但仍领跑亚洲企业。同时,包括三星电子在内,KB金融集团(第11位),新韩金融集团(第92位)、起亚(第108位)、IBK企业银行(第123位)、现代汽车(第137位)、NAVER(第148位)、SK集团(第153位)、LG(第171位)等24家韩国企业上榜。
2025-03-28 19:53:22 -
韩国济州航空重返低成本航空公司榜首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韩国济州航空上月重返国内低成本航空公司(LCC)榜首。 根据韩国国土交通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上月韩国10家航空公司的乘客总量为724.8276万人次,环比下降9.4%。其中,国内航线乘客量为197.8079万人次,环比下降12.5%;国际航线则为527.0197万人次,环比下降8.2%。具体来看,大韩航空(8.7%)和韩亚航空(11.1%)等大型航空公司的乘客量均大幅下滑。 然而,上月济州航空的乘客数量为87.9万人次,环比下降0.2%,成为国内航司中降幅最小的一家。从其他LCC公司来看,真航空上月乘客数量为86.3万人次,环比下降7.6%;德威航空为83.8万人次,环比下降9%。从市场份额来看,济州航空以22.7%的占有率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真航空(22.3%)和德威航空(21.7%)。 去年12月,在全南务安机场发生坠机事故后,济州航空的机票取消量激增。根据济州航空的数据,从去年12月29日0点开始到12月30日13点,共有6.8万张机票被取消。其中,韩国国内航线约有3.3万张机票,国际航线约有3.4万张。事故发生后,济州航空迅速采取了行动,为乘客提供免手续费退票服务。 济州航空去年1月以12.5%的市场占有率稳居LCC首位,并在此后11个月内保持领先地位。然而,受事故影响,其市场份额在今年1月跌至9.1%,落后于真航空(10.2%)和德威航空(10.1%)。为挽回消费者信心,济州航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航班数量、修订机内电池携带规定以及加强乘务员安全培训等,以提升飞行安全和服务质量。 未来,济州航空计划进一步拓展中程航线,包括从7月25日起每日运营仁川至新加坡航线,并计划开通至乌兹别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等新航线,展现出在中程航线市场的决心。 本月4日,济州航空客舱乘务员正在进行机内火灾安全训练。【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3 19:33:18 -
韩国最大购物旅游庆典"2025韩国购物季"拉开帷幕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以下简称“文体部”)15日宣布,携手韩国访问之年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25韩国购物季”活动当天开幕,截至下月28日。 韩国购物季是面向外籍游客推出的航空、住宿、购物等优惠打折和体验活动。今年有1680家航空、住宿、购物、美食企业参与,创2011年活动启动以来的最大规模。 在航司方面,大韩航空、韩亚航空等国内10家航司从去年9月起参与酬宾促销活动,针对214条航线推出打折机票,最大折扣幅度高达94%。住宿方面,首尔江南宜必思时尚大使酒店、首尔玫菲尔酒店等参与活动,最大折扣达19%。 购物方面,全国各地的大型免税店、百货店、大型超市、奥特莱斯、便利店等19家企业参与,提供最高达80%的折扣优惠。同时,参与企业还提供会员升级、赠送纪念品等各种各样的附加服务。除了购物、机票和购物以外,外籍游客可以享受K-POP、餐饮、美容、文化遗产、地方文化等17项韩国文化体验活动。 为方便外籍游客,文体部在明洞、弘大、江南、蚕室、圣水和庆州六大旅游胜地设立了“韩国购物季迎宾中心”。游客可在迎宾中心享受购物季相关折扣、获取多语言旅游咨询、使用行李寄存和托运服务。此外,还可参与迎宾中心举办的韩国文化体验活动,感受多样化的文化魅力。 15日,在位于明洞的韩国购物季迎宾中心,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第二次官张美兰向外籍游客赠送礼品后留影。【图片提供 文化体育观光部】
2025-01-16 02:19:57 -
济州航空月均飞行时间及平均机龄均居首 引安全担忧
韩国金融监督院电子公示系统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济州航空月均飞行时间为418小时,在韩国六家航空公司中最长。这一数字不仅超过大韩航空(355小时)和韩亚航空(335小时),还高于真航空(371小时)、德威航空(386小时)和釜山航空(340小时)等低成本航空公司(LCC)。 29日,坠机事故发生后,业内人士对航空公司和旅行社携手推出的包机游产品表示担忧。他指出,在年末旅游旺季到来之际,航空公司和旅行社可能强行安排包机,以抓住市场需求。据悉,事发前48小时内,该航班已执飞13次。这引发了韩国民众对短时间内过度使用飞机的担忧。 根据航空技术信息系统(ATIS)的数据,在韩国八家航空公司中,济州航空的平均机龄达到14.4年,较大韩航空(11.4年)和韩亚航空(12.3年)高出2至3年。与釜山航空(9.7年)、真航空(12.7年)、德威航空(13年)相比,机龄差距也较明显。 此外,根据韩国国土交通部的数据,从2020年至今年9月,10家韩国航空公司因违反《航空安全法》等法规,共受到行政处罚36次。其中,济州航空受到处罚次数最多,为9次,其次为大韩航空(8次),德威航空(7次)和韩亚航空(4次)等。 从罚款金额方面来看,济州航空的罚款总额为37.3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57万元),其次依次为易斯达航空(28.6亿韩元)、德威航空(24.39亿韩元)、大韩航空(16.2亿韩元)、韩亚航空(15.54亿韩元)、真航空(13.59亿韩元)、首尔航空(2.1亿韩元)以及釜山航空(2000万韩元)。 韩国国土交通部宣布,将对全国所有航空公司运营的共计101架波音737-800型客机展开全面特别检查,涉及飞机使用频次、检查和维护记录等。此外,鉴于济州航空客机多次发生起落架故障,国土交通部还将对这家空运商展开严格安全检查。 30日,济州航空客机在金浦国际机场航站楼准备起飞。【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31 19:41:10 -
大韩航空合并后掀起航线资源争夺战 中方优势引发韩国担忧
随着大韩航空与韩亚航空合并的推进,关于“黄金航线”运输权和航班起降时刻(SLOT)分配的争议日益加剧,尤其是中国航空公司可能因此获益的风险,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据相关业界消息,韩亚航空与大韩航空合并后,涉及的航线和航班起降时刻重新分配规模约为9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其中中国航线规模约为1300亿韩元。根据中方在2022年批准这次合并的条件,“竞争限制航线”的部分航班起降时刻需归还给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以下简称“中国民航局”)的航班时刻协调人,随后重新分配。这一条款显著增加了中国航空公司在航班起降时刻分配中的竞争优势。 航班起降时刻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航班运营的决定性作用。即使航空公司获得了运输权,但如果无法确保关键时段的航班起降时刻,就无法有效运营航班。尤其是在需求旺盛的中国上海等热门航线上,由于航班起降时刻资源有限,许多航空公司因缺乏时刻资源而无法顺利投入运营。 随着大韩航空完成对韩亚航空的收购,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要求其采取纠正措施,以维护市场竞争。根据2019年数据,大韩航空、韩亚航空及其子公司(包括真航空、釜山航空、首尔航空)在某些航线上的市场份额超过50%,这些航线被界定为“竞争限制航线”。为了缓解市场垄断风险,这些航线的运输权和航班起降时刻需退还给国土交通部,并由后者重新分配。 专家分析,中国政府对国内航空公司提供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国民航局对航班起降时刻分配的集中管理,为中国航空公司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人士警告,如果航班起降时刻分配过于倾向中国航空公司,可能会削弱韩国航空业在国际航线上的竞争力,并进一步导致市场失衡。他们建议,应通过航空时刻调整委员会等机制加强监管,确保分配过程的透明性和公平性,避免韩国航空公司被边缘化。 对此,国土交通部表示,将密切关注中韩航线的航班起降时刻分配过程,确保韩国航空公司在分配中不处于劣势。同时,由于航班起降时刻的分配牵涉两国机场的管理权限,韩国方面将采取国际协作与本土政策相结合的方式,以防止中国方面可能的过度干预。 【图片来源 大韩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官网】
2024-12-26 19:36:35 -
大韩航空举行中韩航线通航30周年纪念活动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2日,在中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韩航空举行中韩航线通航30周年纪念活动。第30位搭载KE832次航班的乘客获赠飞往韩国的往返商务舱机票。
2024-12-23 18:37:03 -
韩国航空"翼"起联网 让旅客在云端畅游网络
据航空业界22日消息,大韩航空持续推进客舱互联网服务升级,目前,每4架客机中就有1架实现Wi-Fi覆盖。 大韩航空在客舱互联网服务的拓展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自引进该服务18个月以来,飞国际与国内航线的135架客机中,已有34架(占比25.2%)实现了客舱互联网服务的全面覆盖,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空中连接体验。 大韩航空在2005年首次引进客舱互联网,但由于当时技术有限,Wi-Fi速度缓慢,市场需求不足,因此在1年内就停止了服务。此后,去年6月,在B737-8国际航线客机上重启客舱互联网服务后,稳步扩大服务范围,今年5月开始扩大至国内航线。 据悉,客舱互联网服务在长途航线上需求尤为强烈。大韩航空透露,所有航线客舱互联网服务平均使用率均保持在10%以上。大韩航空表示:“将致力于逐步将客舱互联网服务扩展至所有机型,以进一步提升乘客的航空旅行体验,满足日益增长的空中连接需求。" 客舱互联网服务依托于先进的卫星通讯技术。通过飞机上的天线系统接收信号,再经由机载服务器转换为Wi-Fi信号,供乘客在飞行过程中自由使用。目前,在韩国航空公司中,大韩航空、韩亚航空、真航空及普莱米娅等四家航空公司已率先提供客舱互联网服务。 韩亚航空自2017年5月首次提供客舱互联网以来,在全体69架客机中,15架客机(21.7%)已完成客舱互联网服务部署。普莱米娅从2021年开始提供服务,在全体6架飞机中,有3架提供客舱互联网,预计今后将扩大至全体客机。真航空从今年1月首次投入客舱互联网以来,截止目前,共5架客机提供客舱互联网服务。随着客舱互联网需求激增,国内航线也接连考虑引进该服务。 海外航空公司中,德国汉莎航空是全球第一家提供客舱互联网服务的航空公司,于2004年首次引进。此外,达美航空、加拿大航空等主要航空公司也均提供客舱互联网服务。夏威夷航空更是与SpaceX携手合作,部署星链系统,为乘客提供高速、免费的互联网服务,进一步提升乘客的飞行体验。 大韩航空相关人士表示:“相较于机内有限的娱乐内容,乘客更倾向于使用优兔或手机游戏。为了满足乘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大韩航空将坚持创新理念,全力推广客舱互联网服务,旨在为乘客打造更加便捷、舒适的航空旅行体验。”
2024-12-22 19:46:43 -
韩国两大航司合并案获欧盟委员会批准
据大韩航空28日消息,大韩航空与韩亚航空的合并已获得欧盟委员会(EC)的最终批准。EU于本月28日(当地时间)宣布,大韩航空和韩亚航空合并案已满足所有先行条件,审批过程已顺利结束。 据了解,EC于今年2月对该合并案进行了附条件批准,并提出了多项要求,包括确保新进入竞争者(Remedy Taker)在巴黎、法兰克福、巴塞罗那、罗马欧洲的四条重叠航线稳定运营,以及剥离韩亚航空的货运业务等,以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为此,大韩航空已将德威航空选定为客运业务的新进入竞争者,并提供了全面支持,包括飞机、乘务员和维修保养等服务,以确保德威航空能够顺利运营。同时,大韩航空还将仁川航空选定为韩亚航空货运业务的收购者。 目前,大韩航空已向美国司法部(DOJ)通报了欧盟委员会对此项企业合并案的最终批准决定。大韩航空预计将于今年12月内通过行政程序,正式完成对韩亚航空的收购。 大韩航空航机波音787-9【图片提供 大韩航空】
2024-11-29 18: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