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宁德时代’新闻 6个
-
电动汽车电池需求持续增长 中国强势崛起韩企份额下滑
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出现“鸿沟”(Chasm,需求暂时停滞)的背景下,除中国市场外的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使用依旧保持增长,但韩国三大电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却出现超过5个百分点的下滑。 能源专业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本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4月,除中国市场外,全球注册的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及混合动力汽车(HEV)中所搭载的电池总量约为132.6千兆瓦时(GWh),同比增长26.8%。 同期,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的合计市场占有率为39%,较去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其中,LG新能源以28.9GWh的电池使用量保持第二位,同比增长15.6%,但市场占有率由去年的23.9%降至21.8%。 SK On的电池使用量为13.4GWh,同比增长24.1%,位居第三,但市场占有率从10.3%略降至10.1%。三星SDI的电池使用量为10.3GWh,同比下降11.2%,市场占有率则从11.1%跌至7.8%。 与此同时,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正在持续扩大。宁德时代(CATL)电池使用量达到39.3GWh,同比增长36%,以29.6%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比亚迪(BYD)则以127.5%的高增长率实现9.1GWh的电池使用量,排名第六。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正在积极扩大在韩国和欧洲市场的业务布局。 主要为特斯拉供应电池的日本松下(Panasonic)电池使用量为9.4GWh,同比下降8.7%,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五。SNE Research指出,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市场的积极扩张以及当地投资建厂的举措,正在成为韩国电池企业面临的全新挑战。
2025-06-09 23:13:47 -
中国电池企业全球市场份额超六成 韩国三巨头节节败退
不过就在几年前,中国电动车电池还被贴上“廉价”、“粗制滥造”的标签,但如今却在内需乃至全球电池市场上 悄然完成逆袭。而曾主导全球市场的韩国电池产业却在中国企业势如破竹的发展下节节败退,市场份额持续被蚕食。 本月20日,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上市当天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6.42%,此次IPO创下港交所近4年的融资纪录,从启动上市到正式交易仅耗时128天。此次募集资金净额约35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25.7亿元),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上市募资额。 据SNE Research数据显示,去年宁德时代全球市场份额为37.9%,连续4年居全球首位。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为38.3%持续攀升。 不仅是宁德时代,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兼动力电池生产商比亚迪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为16.7%,再加上中创新航(CALB)、国轩高科等,中国电池生产企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超过60%。 成立于2011年的宁德时代仅用了十几年便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生产商“顶流”,中国电池企业迅速崛起的背后离不开中国政府强力的政策支持。政府除了对企业进行直接扶持外,还通过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等方式间接扩大市场规模。 但若将中国电池企业的异军突起完全归功于政府扶持则是严重的误判,各家企业同时在研发方面投资巨资,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在上月底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宁德时代展示了三款革新性产品,覆盖钠离子电池、双核架构电池及超充技术等。比亚迪也于今年3月公开了“超级e平台”,实现5分钟充电400公里,目前已搭载旗下汉L等车型。 与中国企业集体崛起相比,韩国电池企业的市场地位日益下降。今年第一季度,韩国三大电池生产商全球市场份额总计为18.7%,同比收窄4.6%。LG新能源为10.7%,被比亚迪反超跌至全球第三位,SK On和三星电子分别以4.7%和3.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4位和第7位。 尽管美国通过高关税和《通胀削减法案》(IRA)等补贴政策,为中国电池进入美国市场设置重重障碍,但仍无法阻挡韩国电池企业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颓势。目前全球电池市场主流标准正在向由中国主导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倾斜,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能高、成本较低,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能力密度不足的短板也得到弥补。原本专注于镍钴锰三元电池(NCM)的韩国企业也纷纷入局这一赛道。 中国电池企业也已开始打入韩国主场,今年1月,宁德时代在韩国成立法人,业务范围包括电池、电力储能设备及相关产品的各类业务,以及电池回收相关业务等。SNE Research近日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左右全球电池市场的重要变数,韩国电池产业需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欧洲环保规定日趋严苛,以及中国低价成本的三重压力下寻找新的发展战略。
2025-05-22 23:18:26 -
美国削减补贴欧洲竞争加剧 韩国电池企业面临双重压力
随着美国计划缩减对电动汽车与清洁能源的财政补贴,韩国电池企业正在面临新的压力,而中国电池巨头纷纷把目光转向欧洲市场,导致双方竞争进一步加剧。 据电池行业21日消息,美国联邦众议院正在审议一项大规模减税法案,目前已在预算委员会通过,正在等待运营委员会及全体会议审议,众议院通过后,后续还需参议院进一步讨论。该法案的核心在于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实现大规模减税,其中包括电动汽车相关补贴在内的清洁能源税收抵免,以及低收入人群医疗补助项目都在削减名单中。 部分外媒报道称,美国共和党方面已就先进制造业税收抵免(AMPC)在2028年终止达成初步协议。三星证券研究员赵炫烈(音)表示,如果该项税收抵免在2028年全面取消,LG新能源与SK On预计分别损失约74%和80%的AMPC收益。 业内普遍认为,该项法案超过1000页,内容庞杂,可能在立法过程中发生变动,尤其是考虑到韩国电池企业在美国创造的就业和产业链带动效应,补贴政策可能依旧存在回旋余地。与此同时,韩国电池在欧洲市场也面临挑战。全球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CATL)与比亚迪(BYD)正在大举扩张,进一步加剧当地市场竞争。 宁德时代通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35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25亿元),其中90%的资金计划投向在匈牙利建设的超大型电池工厂。该项目总投资高达7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98亿元),计划建成年产能100GWh的生产基地。 比亚迪则宣布在匈牙利设立欧洲总部,并计划今年年底启动一座年产能20万辆的电动汽车工厂。比亚迪是同时具备整车与电池制造能力的企业,一体化战略也对韩企构成威胁。为了推进本地化战略,韩国电池企业已经早早进入东欧市场,三星SDI与SK On在匈牙利设有生产基地,LG新能源则在波兰运营工厂。 电池行业相关人士指出,东欧是针对欧洲整车厂商的重要生产基地,当前客户关系比以往更加重要。主要车企已经开始采用宁德时代的电池,竞争的焦点正在转向如何稳固与整车企业的合作关系。
2025-05-21 19:31:13 -
中国企业"出海"版图再扩张 宁德时代成立韩国法人
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的宁德时代总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日前在韩国成立法人,正式吹响进军韩国市场的号角。 据悉,宁德时代今年1月成立韩国法人,地址位于首尔市江南区德黑兰大路。注册资金为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8万元),发行股票12万股。由一名中国籍和一名澳大利亚国籍理事共同担任法人代表。经营范围包括电池、电力储存设备及相关产品,电池回收利用等。 宁德时代韩国目前正在公开招聘经营、市场营销、人事等领域的员工,加速招兵买马。业界认为,宁德时代韩国法人的成立,标志着将正式在韩国开拓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ESS)电池业务。 凭借价格优势突出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宁德时代在全球电动汽车需求短暂停滞期仍保持稳步增长,不仅成为中国内需市场的绝对霸主,还为宝马、奔驰、大众等国际品牌供应电池。 市场调查机构SNE Research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宁德时代市场份额为37.9%,超过比亚迪(17.2%)和LG新能源(10.8%),以压倒性优势夺冠。 比亚迪韩国首位客户喜提“ATTO 3”。【图片提供 比亚迪韩国】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在韩国发售的首款小型电动SUV“ATTO 3”(中国市场名元PLUS)日前正式启动客户交付。“ATTO 3”今年1月16日在韩国上市,但因环境部补贴评估等行政流程直至本月初才完成,交付客户的时间也一再推迟。据悉,ATTO 3基础版售价为3100万韩元,高配版ATTO3 PLUS为3300万韩元,叠加145万韩元的中央政府补贴及各地方政策额外补贴后,实际入手价不到3000万韩元。 韩国消费者对比亚迪“ATTO 3”的购买意向也持续上升,调查机构NICE D&R日前面向4579名消费者实施调查结果显示,20%的受访者称有意向购买比亚迪汽车,主要原因在于价格竞争力。 智能手机市场中,华为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智能手机Mate XT去年9月上市后,累计销量已突破40万部。考虑到这款手机起步价为2万元人民币,总销售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三星电子计划今年10月在中韩市场首发首款三折叠屏手机,届时将正面挑战华为,成为今年智能手机市场最大的看点之一。
2025-04-17 20:24:59 -
宁德时代比亚迪引领中国电池市场 磷酸铁锂装机量快速攀升
据《Car News China》等媒体20日报道,2024年中国电池市场持续增长,宁德时代(CATL)以45.2%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而比亚迪(BYD)以25.1%的份额稳居第二。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达到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三元电池装机量为139GWh,占比25.3%,同比增长10.2%。另一方面,磷酸铁锂(LFP)电池装机量为409GWh,占比74.6%,同比大幅增长56.7%。 仅在2024年12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75.4GWh,同比大增57%,环比增长12.2%。其中,三元电池装机量为14.3GWh,占比19%,同比下降13.4%。而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61GWh,占比80.9%,同比激增95.1%。 比亚迪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5%增长到2024年的25%,在第四季度更是达到26%。相比之下,宁德时代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下降至43%。全年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的总装机量为256.01GWh,而比亚迪为135.02GWh。两家公司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装机量分别超过151.63GWh和134.84GWh。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1 00:51:37 -
韩国电池企业发力人才培养 应对中企竞争压力
韩国电池制造企业正在加速培养电池技术专业人才,以应对全球电动车市场快速增长背景下,中国企业日益增强的竞争力。 据中国媒体报道,三星SDI计划自2026年起与成均馆大学合作,设立韩国首个专门培养电池专业人才的“电池工学系”。该学系每年将招收30名学生,系统教授从电池材料研发到大型部件制造的全流程知识,并为毕业生提供优先进入三星SDI工作的机会。 早在2021年,三星SDI已与首尔大学等6所理工科大学合作,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电池课程,并计划未来10年内为700名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实习机会。此外,三星集团早在2006年就与成均馆大学合作设立了“半导体系统工学系”,每年培养约60名毕业生,成功构建了产学合作模式。三星SDI希望将这一模式扩展至电池产业。 不仅是三星SDI,其他韩国电池制造企业也在积极行动。SK On总裁李锡熙去年亲自前往首尔大学和高丽大学,与学生分享电池产业的广阔前景和技术潜力,鼓励年轻学子加入电池领域。而LG新能源去年5月在美国纽约举办了“电池技术会议”,吸引了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在内的4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旨在满足其美国工厂扩建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据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去年中国宁德时代(CATL)的电动车电池市场占有率达到36.8%,同比增长0.9个百分点。而韩国三星SDI、SK On和LG新能源的市场占有率合计下降至20.1%,同比减少3.7个百分点。同样来自中国的比亚迪市场占有率从16%上升至16.8%,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有分析指出,中国在过去10年掌握了全球60%以上的磷酸铁锂(LFP)电池相关专利,形成技术优势。相比之下,韩国企业正努力通过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寻求突破。 此外,韩国还面临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对年轻高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日本《日经新闻》评论称,“韩国企业加强大学阶段人才培养和招募战略,将对提升其全球电池市场竞争力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宁德时代工厂【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7 23:03:38
-
电动汽车电池需求持续增长 中国强势崛起韩企份额下滑
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出现“鸿沟”(Chasm,需求暂时停滞)的背景下,除中国市场外的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使用依旧保持增长,但韩国三大电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却出现超过5个百分点的下滑。 能源专业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本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4月,除中国市场外,全球注册的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及混合动力汽车(HEV)中所搭载的电池总量约为132.6千兆瓦时(GWh),同比增长26.8%。 同期,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的合计市场占有率为39%,较去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其中,LG新能源以28.9GWh的电池使用量保持第二位,同比增长15.6%,但市场占有率由去年的23.9%降至21.8%。 SK On的电池使用量为13.4GWh,同比增长24.1%,位居第三,但市场占有率从10.3%略降至10.1%。三星SDI的电池使用量为10.3GWh,同比下降11.2%,市场占有率则从11.1%跌至7.8%。 与此同时,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正在持续扩大。宁德时代(CATL)电池使用量达到39.3GWh,同比增长36%,以29.6%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比亚迪(BYD)则以127.5%的高增长率实现9.1GWh的电池使用量,排名第六。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正在积极扩大在韩国和欧洲市场的业务布局。 主要为特斯拉供应电池的日本松下(Panasonic)电池使用量为9.4GWh,同比下降8.7%,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五。SNE Research指出,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市场的积极扩张以及当地投资建厂的举措,正在成为韩国电池企业面临的全新挑战。
2025-06-09 23:13:47 -
中国电池企业全球市场份额超六成 韩国三巨头节节败退
不过就在几年前,中国电动车电池还被贴上“廉价”、“粗制滥造”的标签,但如今却在内需乃至全球电池市场上 悄然完成逆袭。而曾主导全球市场的韩国电池产业却在中国企业势如破竹的发展下节节败退,市场份额持续被蚕食。 本月20日,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上市当天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6.42%,此次IPO创下港交所近4年的融资纪录,从启动上市到正式交易仅耗时128天。此次募集资金净额约35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25.7亿元),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上市募资额。 据SNE Research数据显示,去年宁德时代全球市场份额为37.9%,连续4年居全球首位。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为38.3%持续攀升。 不仅是宁德时代,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兼动力电池生产商比亚迪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为16.7%,再加上中创新航(CALB)、国轩高科等,中国电池生产企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超过60%。 成立于2011年的宁德时代仅用了十几年便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生产商“顶流”,中国电池企业迅速崛起的背后离不开中国政府强力的政策支持。政府除了对企业进行直接扶持外,还通过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等方式间接扩大市场规模。 但若将中国电池企业的异军突起完全归功于政府扶持则是严重的误判,各家企业同时在研发方面投资巨资,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在上月底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宁德时代展示了三款革新性产品,覆盖钠离子电池、双核架构电池及超充技术等。比亚迪也于今年3月公开了“超级e平台”,实现5分钟充电400公里,目前已搭载旗下汉L等车型。 与中国企业集体崛起相比,韩国电池企业的市场地位日益下降。今年第一季度,韩国三大电池生产商全球市场份额总计为18.7%,同比收窄4.6%。LG新能源为10.7%,被比亚迪反超跌至全球第三位,SK On和三星电子分别以4.7%和3.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4位和第7位。 尽管美国通过高关税和《通胀削减法案》(IRA)等补贴政策,为中国电池进入美国市场设置重重障碍,但仍无法阻挡韩国电池企业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颓势。目前全球电池市场主流标准正在向由中国主导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倾斜,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能高、成本较低,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能力密度不足的短板也得到弥补。原本专注于镍钴锰三元电池(NCM)的韩国企业也纷纷入局这一赛道。 中国电池企业也已开始打入韩国主场,今年1月,宁德时代在韩国成立法人,业务范围包括电池、电力储能设备及相关产品的各类业务,以及电池回收相关业务等。SNE Research近日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左右全球电池市场的重要变数,韩国电池产业需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欧洲环保规定日趋严苛,以及中国低价成本的三重压力下寻找新的发展战略。
2025-05-22 23:18:26 -
美国削减补贴欧洲竞争加剧 韩国电池企业面临双重压力
随着美国计划缩减对电动汽车与清洁能源的财政补贴,韩国电池企业正在面临新的压力,而中国电池巨头纷纷把目光转向欧洲市场,导致双方竞争进一步加剧。 据电池行业21日消息,美国联邦众议院正在审议一项大规模减税法案,目前已在预算委员会通过,正在等待运营委员会及全体会议审议,众议院通过后,后续还需参议院进一步讨论。该法案的核心在于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实现大规模减税,其中包括电动汽车相关补贴在内的清洁能源税收抵免,以及低收入人群医疗补助项目都在削减名单中。 部分外媒报道称,美国共和党方面已就先进制造业税收抵免(AMPC)在2028年终止达成初步协议。三星证券研究员赵炫烈(音)表示,如果该项税收抵免在2028年全面取消,LG新能源与SK On预计分别损失约74%和80%的AMPC收益。 业内普遍认为,该项法案超过1000页,内容庞杂,可能在立法过程中发生变动,尤其是考虑到韩国电池企业在美国创造的就业和产业链带动效应,补贴政策可能依旧存在回旋余地。与此同时,韩国电池在欧洲市场也面临挑战。全球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CATL)与比亚迪(BYD)正在大举扩张,进一步加剧当地市场竞争。 宁德时代通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35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25亿元),其中90%的资金计划投向在匈牙利建设的超大型电池工厂。该项目总投资高达7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98亿元),计划建成年产能100GWh的生产基地。 比亚迪则宣布在匈牙利设立欧洲总部,并计划今年年底启动一座年产能20万辆的电动汽车工厂。比亚迪是同时具备整车与电池制造能力的企业,一体化战略也对韩企构成威胁。为了推进本地化战略,韩国电池企业已经早早进入东欧市场,三星SDI与SK On在匈牙利设有生产基地,LG新能源则在波兰运营工厂。 电池行业相关人士指出,东欧是针对欧洲整车厂商的重要生产基地,当前客户关系比以往更加重要。主要车企已经开始采用宁德时代的电池,竞争的焦点正在转向如何稳固与整车企业的合作关系。
2025-05-21 19:31:13 -
中国企业"出海"版图再扩张 宁德时代成立韩国法人
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的宁德时代总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日前在韩国成立法人,正式吹响进军韩国市场的号角。 据悉,宁德时代今年1月成立韩国法人,地址位于首尔市江南区德黑兰大路。注册资金为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8万元),发行股票12万股。由一名中国籍和一名澳大利亚国籍理事共同担任法人代表。经营范围包括电池、电力储存设备及相关产品,电池回收利用等。 宁德时代韩国目前正在公开招聘经营、市场营销、人事等领域的员工,加速招兵买马。业界认为,宁德时代韩国法人的成立,标志着将正式在韩国开拓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ESS)电池业务。 凭借价格优势突出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宁德时代在全球电动汽车需求短暂停滞期仍保持稳步增长,不仅成为中国内需市场的绝对霸主,还为宝马、奔驰、大众等国际品牌供应电池。 市场调查机构SNE Research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宁德时代市场份额为37.9%,超过比亚迪(17.2%)和LG新能源(10.8%),以压倒性优势夺冠。 比亚迪韩国首位客户喜提“ATTO 3”。【图片提供 比亚迪韩国】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在韩国发售的首款小型电动SUV“ATTO 3”(中国市场名元PLUS)日前正式启动客户交付。“ATTO 3”今年1月16日在韩国上市,但因环境部补贴评估等行政流程直至本月初才完成,交付客户的时间也一再推迟。据悉,ATTO 3基础版售价为3100万韩元,高配版ATTO3 PLUS为3300万韩元,叠加145万韩元的中央政府补贴及各地方政策额外补贴后,实际入手价不到3000万韩元。 韩国消费者对比亚迪“ATTO 3”的购买意向也持续上升,调查机构NICE D&R日前面向4579名消费者实施调查结果显示,20%的受访者称有意向购买比亚迪汽车,主要原因在于价格竞争力。 智能手机市场中,华为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智能手机Mate XT去年9月上市后,累计销量已突破40万部。考虑到这款手机起步价为2万元人民币,总销售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三星电子计划今年10月在中韩市场首发首款三折叠屏手机,届时将正面挑战华为,成为今年智能手机市场最大的看点之一。
2025-04-17 20:24:59 -
宁德时代比亚迪引领中国电池市场 磷酸铁锂装机量快速攀升
据《Car News China》等媒体20日报道,2024年中国电池市场持续增长,宁德时代(CATL)以45.2%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而比亚迪(BYD)以25.1%的份额稳居第二。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达到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三元电池装机量为139GWh,占比25.3%,同比增长10.2%。另一方面,磷酸铁锂(LFP)电池装机量为409GWh,占比74.6%,同比大幅增长56.7%。 仅在2024年12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75.4GWh,同比大增57%,环比增长12.2%。其中,三元电池装机量为14.3GWh,占比19%,同比下降13.4%。而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61GWh,占比80.9%,同比激增95.1%。 比亚迪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5%增长到2024年的25%,在第四季度更是达到26%。相比之下,宁德时代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下降至43%。全年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的总装机量为256.01GWh,而比亚迪为135.02GWh。两家公司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装机量分别超过151.63GWh和134.84GWh。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1 00:51:37 -
韩国电池企业发力人才培养 应对中企竞争压力
韩国电池制造企业正在加速培养电池技术专业人才,以应对全球电动车市场快速增长背景下,中国企业日益增强的竞争力。 据中国媒体报道,三星SDI计划自2026年起与成均馆大学合作,设立韩国首个专门培养电池专业人才的“电池工学系”。该学系每年将招收30名学生,系统教授从电池材料研发到大型部件制造的全流程知识,并为毕业生提供优先进入三星SDI工作的机会。 早在2021年,三星SDI已与首尔大学等6所理工科大学合作,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电池课程,并计划未来10年内为700名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实习机会。此外,三星集团早在2006年就与成均馆大学合作设立了“半导体系统工学系”,每年培养约60名毕业生,成功构建了产学合作模式。三星SDI希望将这一模式扩展至电池产业。 不仅是三星SDI,其他韩国电池制造企业也在积极行动。SK On总裁李锡熙去年亲自前往首尔大学和高丽大学,与学生分享电池产业的广阔前景和技术潜力,鼓励年轻学子加入电池领域。而LG新能源去年5月在美国纽约举办了“电池技术会议”,吸引了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在内的4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旨在满足其美国工厂扩建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据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去年中国宁德时代(CATL)的电动车电池市场占有率达到36.8%,同比增长0.9个百分点。而韩国三星SDI、SK On和LG新能源的市场占有率合计下降至20.1%,同比减少3.7个百分点。同样来自中国的比亚迪市场占有率从16%上升至16.8%,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有分析指出,中国在过去10年掌握了全球60%以上的磷酸铁锂(LFP)电池相关专利,形成技术优势。相比之下,韩国企业正努力通过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寻求突破。 此外,韩国还面临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对年轻高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日本《日经新闻》评论称,“韩国企业加强大学阶段人才培养和招募战略,将对提升其全球电池市场竞争力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宁德时代工厂【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7 23: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