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居住’新闻 21个
-
"包餐"寄宿家庭人气回升 韩国大学街现供不应求
随着物价持续上涨,韩国首尔大学街一带的寄宿家庭需求激增,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在龙山区的一家寄宿家庭,三层楼全部作为寄宿用房,目前仅剩一个空房间。房东表示:“今天已经有两位客人来看房了,预计周六还会有一人前来。最近最近前来咨询的人明显增多。” 寄宿家庭曾是上世纪90年代末、无法入住学生宿舍的大学生们主要的居住选择。当时,单间公寓尚未普及,且房型多为简易房间,远不如如今现代化的一居室。然而,伴随经济低迷和物价高涨,寄宿模式正在韩国大学街悄然回归。 根据寄宿家庭信息平台Momstay的数据,今年1月至2月,寄宿家庭预订量达426件,较去年同期增长两倍以上。特别是以首尔主要大学街为中心,寄宿需求呈明显上升趋势。租客群体涵盖大学生、备考考生、外籍留学生及单身上班族等多种类型。 在高物价时代,能够按时吃饭是不少人选择寄宿家庭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街周边寄宿费用平均在每月50万至6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00至3000元)之间,考虑到包含早餐与晚餐,这一价格被认为“物有所值”。此外,与需缴纳高额押金的单间公寓不同,多数寄宿房无需押金,或仅需不到200万韩元,大幅减轻了租房者的经济压力。 在龙山经营寄宿家庭15年的李知慧(音)表示:“从去年12月开始就一直满房,咨询量比去年明显增加。随着物价与月租齐涨,越来越多的人转而关注寄宿房。” 数据显示,首尔主要大学街一带的房租在过去一年间呈现双位数增长,令学生的租房负担加重。与此不同,多数寄宿家庭多年来并未上调租金。房地产平台Dabang的资料显示,以今年1月为基准,大学街一居室(专用面积33平方米以下)的平均月租为57.4万韩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1.6%;平均管理费为7.2万韩元,同比上涨了20%左右。 以新村大学街为例,目前一居室月租已较去年上涨近10万韩元,达60万韩元左右。相比之下,寄宿家庭不仅仍每日提供两顿饭,而且多年未涨价,不要求高额押金,因此深受大学生欢迎。 在城北区经营寄宿家庭的金圣林(音)表示:“房租自疫情前起就未曾调整,考虑到学生的经济压力,确实难以涨价。”居住在龙山区的大学生崔智喜(音)也说道:“现在学生们越来越喜欢吃寄宿房的饭了,房东虽然每天做很多,但还是很快被吃光。” 随着线下授课和校园生活逐渐恢复,价格亲民的寄宿房迎来新一轮热潮。同时,由于对“全租房诈骗”的担忧,许多大学生开始将目光转向寄宿家庭。 房地产业相关人士指出:“寄宿家庭不仅是安身之所,更是走入陌生都市的一种心理依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寄宿文化的回归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居住环境的严峻现实。这并非只是潮流,更是一种无奈之选。” 在首尔冠岳区某大学街的公交车站张贴着寄宿家庭的传单【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08 21:53:52 -
【亚洲人之声】当关税魔盒开启 谁在导演这场全球经济惊悚剧?
这几天的全球市场,仿佛被卷入了一场高强度的魔幻现实主义肥皂剧。美国挥舞起关税大棒,瞬间引发全球市场雪崩。本周一,美股期货开盘即暴跌,道指、纳指、标普齐刷刷往下跳,仿佛在提前播放一部“经济末日”预告片。 日韩市场同样未能幸免。日经指数暴跌超7%,一度触及跌停板,像极了早上还没吃饭就被老板骂的股民情绪。韩国综合指数也跌近5%,7日上午9时12分11秒,金融监管机构紧急出手,启动程序化交易暂停机制“临时停牌”(Sidecar)措施,时长5分钟。 而就在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镜头前优雅地念出“关税对等”的咒语时,全世界仿佛被施了魔法。甚至连“企鹅居住的无人岛屿”都被纳入征税范围,这出黑色幽默剧的荒诞程度突破天际,听起来更像是《黑镜》的新一季剧本,让人一时搞不清楚到底是市场出了问题,还是逻辑出了Bug。 当然,这场“黑色星期一”引发的骨牌效应中,加密货币市场也未能幸免。比特币、以太坊双双重挫,币圈投资者的心凉得像被冰封在了北境长城外。这一幕,怎么看怎么像是经济版的《权力的游戏》,只是这一次,铁王座上的玩家正在把全球经济拖入一场凛冬。 实际上,这场风暴正是对“贸易保护主义”最直观的反应。每一次关税大棒挥下,受伤的不仅是目标国家,更是全球供应链脆弱的神经系统。当一个超级大国开始“认真”对待企鹅岛的战略价值时,我们也许真的要重新审视,政治逻辑如何重塑全球经济秩序。 关税并不是魔法,不能凭空召唤繁荣。但它确实像一条咒语,足以让全球市场陷入短期的混乱与恐慌。只不过,这一次,连企鹅都被卷了进来,实在是荒诞中透着几分辛酸。 这场市场的魔幻崩盘,也许正敲响了全球化时代的“变形记警钟”。当关税成为一种被常态化武器化的手段,硅谷的算法和华尔街的资本,也不过是棋盘上的卒子。而历史曾告诉我们,1914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最初也只是被当作“局部事件”。也许此刻,全球交易员在盯着跳动的K线之时,更该思考的是:我们是否正在悄然走向一场新的经济铁幕? 因为在这个关税魔盒被打开的时代,没有哪一个经济体,能独善其身。 7日,在首尔中区韩亚银行总行交易室内,交易员的业务用显示器上出现了关于启动程序化交易暂停机制“临时停牌”(Sidecar)措施的新闻报道。【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8 00:07:24 -
韩国青年住房形态双轨分化 全租比例大幅下滑 转向月租或购房
20日,首尔松坡区某房地产中介。【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研究院于27日发布的《各群体人生履历比较研究》报告显示,31至35岁年龄段的住房形态正经历显著结构性变化。根据对1970至1989年间出生群体的追踪分析,全税租房比例各代际呈递减趋势,而月租与自有住房比例则同步上升,反映出随着房地产暴涨,资产差距扩大,青年群体住房选择的"两极化"特征正在深化。 报告采用五年代际划分法,系统比较了不同出生队列在30岁初期的居住形态变迁。数据显示,月租居住比例呈持续增长态势。1970至1974年出生群体在该年龄段的月租比例为17.3%,1975至1979年出生群体增至19%,1980至1984年出生群体达到20.8%,1985至1989年出生群体则进一步攀升至21.3%。随着代际更替,30岁初期群体选择月租住房作为主要居住方式的现象日益普遍。 同时,自有住房比例也保持上升趋势。1970至1974年出生群体在30岁时期住房自有率为48.1%,1975至1979年出生群体为46.6%,1980至1984年出生群体为51.1%,1985至1989年出生群体为49%,虽然数据小幅波动,但整体上稳中有升。 反之,30岁时期全税租房比例呈下降曲线。研究指出,这一现象折射出韩国青年群体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的居住策略分化。具备经济实力的群体加速向自有住房过渡,而资金受限群体则被迫转向长期月租模式。 国家统计研究院专家表示:"住房形态的代际演变是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政策调控与个体经济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数据显示,30岁群体的居住选择正在形成明显的双轨分化,这一趋势可能对未来住房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或加剧社会不平等问题。"
2025-03-28 00:08:18 -
七成韩国国民对家庭经济状况持悲观态度 经济焦虑加剧
11日,首尔麻谷地区商业街景象【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每10名韩国国民中就有7名对家庭经济状况持悲观态度,物价上涨问题尤为突出。 韩国经济人协会(简称“韩经协”)面向1000名成年男女进行关于《民生经济现状及展望》的问卷调查,并于20日发布的结果显示,71.5%的受访者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同比有所恶化,仅28.5%的受访者表示有所改善。在经济困难原因方面,71.9%的受访者将"物价上涨"列为首要因素,其次为"收入减少"(11.9%)和"工作岗位不足及不稳定"(9.5%)。 在物价上涨的具体领域方面,72%的受访者认为"食品及外出就餐费"涨幅最大,其次为能源费用(11%)、租赁费(4.5%)和公共费用(3.4%)。据统计,54.1%的受访者表示"食品及外出就餐费"已成为最具负担的支出项目。 就业稳定性方面,43.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工作或事业状况"不稳定",而认为"稳定"的受访者仅占26.5%,“一般”占30.4%。对于未来一年家庭经济状况的预期,64.2%的受访者持悲观态度,预计将进一步恶化,仅35.8%的受访者表示乐观。 针对当前经济困境,58.4%的受访者认为在物价领域应采取“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化"措施;24.6%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强"针对弱势群体的就业岗位支援";在家庭负债领域,41.4%的受访者认为应实施"加强解决家庭负债增加因素(包括居住费、教育费、医疗费)"等。韩经协表示,在物价稳定和就业保障方面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民生经济稳定发展。
2025-03-21 00:58:06 -
贷款又被拒!在韩外国人贷款业务仍面临挑战
#在韩国居留的中国人陈伟持有长期居留签证F2签证。尽管他在韩国生活了近十年,韩语也说得非常流利,但申请贷款对他来说并非易事。最近,陈先生急需一笔资金,在网上搜索贷款信息时发现,由于韩国主要银行很少为外籍人员提供信用贷款业务,他难以找到合适的贷款渠道。 对于在韩国工作数年的外籍人员来说,攒下大量资金并非易事。由于生活成本上升、理财知识匮乏等多重原因,多数外籍人员面临着资金管理上的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全北银行和BNK庆南银行面向外籍客户分别推出了“JB外籍劳工贷款”和“K Dream外国人信用贷款”等贷款产品。此外,全北银行水原外国人金融中心正在向持有E9、E7、F2、F5和F6签证类型的外籍人员提供信用贷款“JB BRAVO KOREA LOAN”服务。其贷款金额最低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990元),最高4000万韩元。 随着韩国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外籍人员逐渐成为韩国金融市场的新兴客户群体。根据韩国法务部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长期居住(90天以上)的外籍人员已达265.0783万人,约占韩国总人口的5%,创下自201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尽管如此,外籍人员在申请贷款时仍面临诸多限制。与韩国人相比,外籍人员的信用记录不足,且缺乏担保资产,这使得他们在申请贷款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与此同时,部分银行对外籍人员的贷款审批流程更为严格,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贷款难度。 韩国主要商业银行也提供外籍人员可申请的贷款产品,如KB国民银行的“Welcome Plus全租资金贷款”、新韩银行的“SOL GLOBAL全租资金贷款”以及友利银行的“公寓贷款”等,但这些产品并非专门为外籍客户设计。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是不动产抵押贷款产品,对于更需要信用贷款的外籍人员来说,申请门槛较高。 银行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信用贷款无需任何担保,银行仅凭个人信用决定是否放贷。但如果外国人在贷款后离境并拒绝还款,银行将承受巨大的风险。因此,银行对外籍人员的信用贷款业务持谨慎态度。” 有观点认为,外籍人员在韩国开设银行账户、办理金融理财和海外汇款等业务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多数银行仍选择将外籍客户拒之门外。专家指出,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等方式来消化风险,但这一做法并未得到广泛采纳。 由于大型金融机构贷款渠道有限,外籍人员不得不转向私人放贷者或非法贷款渠道。专门处理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律师白秀雄(音)表示:“在韩国工作的外国人中,能够利用金融机构贷款产品的人并不多。因此,近年来利用非法私人金融的外国人受害案例不断增加,金融机构有必要考虑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合适的贷款产品。” 随着外籍人员收入规模的增加,提供适合其金融需求的服务已成为提升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韩亚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白钟浩(音)指出:“与普遍认为外国人主要是低收入劳动者、金融需求有限的观念不同,近年来外国劳动者的收入与韩国人相差不大,且具有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韩国金融业需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以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客户群体。”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3-07 17:00:00 -
韩国政局动荡反华情绪抬头 中国留学生校园内外倍感压力
近日,随着韩国政治局势的动荡,社会舆论中的反华情绪加剧,中国留学生在韩学习与生活的压力也随之上升。 韩国总统尹锡悦遭国会弹劾后,部分支持者在抗议集会中宣扬反华言论,并在社交媒体上散布不实信息,令在韩中国留学生群体陷入焦虑。尤其是在部分大学附近举行的反对弹劾集会上,一些集会参与者甚至当面对学生喊出“你是中国人吧?”“间谍无处不在”等言论,令留学生感到不安。 在一些韩国大学的网络论坛上,反华情绪也在持续发酵。3月4日,韩国延世大学的匿名论坛“Everytime”上发布了一篇题为“请加入反弹劾签名运动”的帖子,其中包含了所谓的“中国人操控选举”及“中国间谍渗透”之类的内容,并由12名韩国学生实名发布。除了现实中的压力,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也令中国留学生感到受伤。韩国部分社交平台流传着“中国留学生在韩国大学入学时享有特殊优待”的谣言。 截至2024年4月,在韩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已达到7.2万余人,仍是韩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外国学生群体。包括汉阳大学(5727人)、庆熙大学(5262人)、中央大学(3581人)等高校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均超过3000人。此外,清州大学(1347人)、湖南大学(1474人)、又松大学(1180人)等地方高校也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韩国高校因学龄人口减少、财政压力加大,近年来在国际招生方面竞争日益激烈。 除了高校,中国籍未成年学生的家长们也对当前社会环境感到担忧。一位居住在仁川的中国籍居民李某表示,她的孙女今年刚刚入读韩国的一所小学,她最担心的是孩子在学校里遭到歧视。“我害怕孩子在学校里听到一些侮辱性的言论,所以我总是提醒她尽量不要暴露自己是中国人。”她还提到,自己听说有些学校在点名时如果使用中文拼音发音,可能会让孩子受到同学的嘲笑,这让他们全家人在孩子入学前就感到焦虑。 2月7日,在首尔中区明洞中国驻韩大使馆前举行的"灭共庆典"集会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32:01 -
向中国学习!LG电子购入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用于研究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亮相春晚扭秧歌。【图片来源 网络】 据相关业界日前消息,LG电子旗下机器人先行研究所日前购入中国人形机器人研发公司宇树科技(Unitree)产品用于研究和测试。 LG机器人先行研究所研究人员一直使用自主研发的视觉双臂机器人进行多项研究,此次购买机器人被解读为出于研究近来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实际性能等。 LG电子将人形机器人视为“家电的未来”,一直专注于研发。2017年成立机器人先行研究所,并投资Bear Robotics等机器人初创企业。在今年初举行的CES 2025上,LG电子公开人工智能(AI)机器人Q9,计划今年内上市。 LG机器人先行研究所近来测试双臂机器人清理桌面或将托盘内的简易食品放入烹饪设备等任务,据悉双臂机器人课通过语音识别人类指令,并配备视觉传感器。 LG机器人先行研究所此次购买的宇树科技机器人近日因“会跳舞”成为机器人界的“顶流”。在今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宇树科技的16名机器人身着秧歌服、手持红手帕登上舞台,上演了一场创意舞蹈秀,成为春晚上最受瞩目的主角。宇树科技日前发布的人形机器人还会“硬核”展示中国功夫,令人叹为观止。 宇树科技上月线上发售G1和H1两款人形机器人,售价分别为9.9万元和65万元人民币,上线后短时间内售罄。但部分买家给出的评价为“功能表现不佳,像两三岁的小孩只能完成一些基本动作,令人失望。” 业界普遍认为,在商业和工业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家用市场才会开放。这是因为家用人形机器人需要处理的家务种类繁多,且个人居住环境不同,预计机器人自如处理食材和各种形态的衣物仍需更多时间。 LG机器人先行研究所所长白承珉日前在人形机器人有关会议上表示,LG电子的最终梦想是将人类凑够家务劳动中完全解放出来,但人形机器人要替代人类劳动,技术上仍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宇树科技生产的H1人形机器人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05 17:49:14 -
在韩居住外国人达265万 创历史新高
韩国法务部出入境和外国人政策本部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在韩居留的外籍人员共有265.0783万人,创下2019年以来最高值。这一人口规模占韩国总人口(5121.7211万人)的5.17%,同比上升0.28个百分点。 在韩外籍人员中,作为长期居留(90天以上)向政府部门进行登记或居住登记申报的人员共204.2017万人,占77%;短期居留人员共60.8766万人,占23%。 从国籍来看,中国籍以95.8959万人居首,其次为越南籍(30.5936万人)、泰国籍(18.877万人)、美国籍(17.0251万人)、乌兹别克斯坦籍(9.4893万人)等。 从年龄分布来看,20至30多岁的外国人占比接近一半,达到49.7%。其他年龄段依次为40多岁(15.9%)、50多岁(12.6%)和60岁以上(12.9%)等。 统计显示,外籍人员最多的地区为京畿道(31.4%)和首尔(17.8%)。其后依次为庆南、忠南、仁川、庆北、全南等地。 在韩外籍留学生人数自2020年起逐年增加,达到26.3775万人,同比增长16.5%。因学位课程等赴韩留学的外国人有17.8519万人,参加韩国语等研修的留学生有8.5256万人。 在韩国非法居留的外籍人员人数达到39.7522万人,同比减少6.2%。自2021年9月起,韩国政府实施电子旅行许可制度(K-ETA)以来,新增的非法滞留率从2021年的19.9%大幅下降至去年的15%。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03 18:58:11 -
首尔市长吴世勋公布AI发展七大战略 加速迈向全球AI中心
首尔市政府宣布,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AI)产业发展,计划每年培养1万名AI人才,并建设集工作、居住、休闲于一体的“AI科技城(AI Tech City)”,以加速人工智能产业的成长。 11日上午,首尔市长吴世勋在首尔江南COEX举行的“AI Seoul 2025”会议上,公布了首尔AI产业发展的七大核心战略,包括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产业融合、全球化、全民普及和行政创新,力求将韩国打造为人工智能强国。 尽管韩国在AI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但整体产业成熟度仍落后于美国和中国等国家。面对全球AI产业竞争,韩国迫切需要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支持本土企业在生成式AI等领域取得突破。 为应对AI产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首尔市计划每年培养1万名AI人才,其中4000人通过“青年就业学校”培养,6000人通过高校培养。此外,从今年起,首尔市将设立总额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1万元)的硕士奖学金计划,每年资助60名理工科硕士生,鼓励更多优秀人才投身AI领域。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首尔市将在AI良才中心建设总建筑面积达27万㎡的“首尔AI科技城”,预计2028年动工。该项目将引入国内外研究机构、高校,并融合文化、居住、商业空间,打造真正意义上的AI产业生态圈。 在投资方面,首尔市计划在2025年前筹集5000亿韩元AI产业基金,并提供GPU(图形处理单元)计算资源,支持生成式AI等高性能计算需求。 首尔市还计划通过产业融合,重组产业结构。例如,将AI技术与生物、机器人、金融科技等高科技领域结合,同时与设计、美容、时尚等传统行业融合,推动AI在各行业的渗透。 在国际合作方面,首尔市将加强与微软(Microsoft)、谷歌(Google)等全球科技巨头的联系,并与加拿大IVADO、德国Cyber Valley和弗劳恩霍夫协会、印度德里理工学院等国际顶尖机构展开合作。此外,还将积极引进全球AI研究机构和企业,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为让AI技术惠及更多市民,首尔市计划推出多个市民参与型AI体验活动,包括3月的“首尔AI嘉年华(AI Festa)”,以及10月的“智能生活周(Smart Life Week, SLW)”,让市民亲身体验AI技术的魅力。 此外,首尔市还将开放市政府的公共数据,并推出AI专用数据平台,支持企业和个人开发AI应用。同时,首尔市政府也将在行政管理中全面引入AI技术,“首尔数字基金会”将升级为“首尔AI基金会”,加快公共领域的智能化转型。 会议期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人工智能时代》等畅销书作者杰瑞·卡普兰(Jerry Kaplan)发表了主题演讲《生成式AI的现在与未来》。他表示,教育、医疗、艺术、机器人自动化将是AI影响最深远的领域,未来AI技术将像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一样,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日常生活。 卡普兰预测,未来5年,AI将全面融入各类产品和服务,届时人们将不会像今天这样专门讨论AI,而是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基础技术。他对首尔市的AI发展战略表示认可,称韩国企业完全有机会在AI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建议韩国进一步培养专业人才,扶持AI初创企业,以巩固竞争优势。 11日,首尔市长吴世勋在首尔江南COEX大宴会厅举行的“AI Seoul 2025”会议上发表AI发展愿景演讲。【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1 22:43:44 -
韩国正式迈入超高龄社会 银发市场迎新春
随着韩国迈入超高龄社会,银发经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银发经济针对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总体呈现出产业覆盖面广、业态形式多元、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备受关注。 随着韩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人口数量显著增长与老年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老年综合护理企业Caredoc日前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本年度韩国老年产业的关键词被概括为“G.R.A.N.D.S”,具体包括老年公寓市场的蓬勃发展(Growth of Housing)、老年资产管理的金融创新(Retirement Finance)、长期疗养保险服务的优化升级(Advanced Care)、引进海外人力资源的新体系(New System for Global Workers)、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机制(Distinguish the Best)以及社会福利工作岗位的显著增加(Social Care Jobs)等六大方面。 在老年人口数量持续攀升的背景下,银发经济所蕴含的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愈发广阔。特别是建设与房地产相关行业,正积极投身于以老年人为目标受众的“老年住宅”事业,致力于打造适宜老年人居住、便于就医、交通便利的优质居住环境。行政安全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3日,韩国65岁及以上居民登记人口已达1024.4550万人,占总人口的20%,标志着韩国正式迈入超高龄社会。因此,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预测认为,位于综合医院周边的公寓,即所谓的“医院圈公寓”,将引领房地产市场新趋势。 据调查,目前高龄人口能够舒适生活的住宅供应量却严重不足。住宅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0岁及以上老年家庭达775万户,占全体的36%。然而,老年人专用住宅却仅有约9000户,而配备有适合老年人居住设施的标准住宅也仅约2.1万户,针对老年人供应的住宅更是不足,仅约3万户,不到全体住宅供应数的1%。 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韩国各大建筑公司逐步将业务重心转向扩大针对老年人的住宅事业。老年住宅是专为高龄人口设计的居住空间,包括老年福利住宅、老年公寓以及配备专业设施的老年适居公寓等,预计老年住宅市场规模将逐年扩大。据推测,本年度入住老年住宅的规模将达到1461户,与2023年的9006户相比,实现大幅增长。政府去年发布的《老年人居住区活性化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将分阶段扩大老年住宅的供需规模,以支持老年产业的繁荣发展。 随着“婴儿潮”(1946至1964年)一代步入高龄社会,因较高的收入和资产水平以及庞大的净资产规模,使他们成为了各大产业竞相争夺的潜在消费群体,老年资产管理市场也因此备受瞩目,各大金融企业积极推出针对性产品,以期进一步拓展老年人的经济影响力。 “婴儿潮”一代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已做好了养老准备,因此对稳定养老的投资和资产管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近年来,各大金融企业纷纷推出针对老年人的特色金融产品。去年,韩亚金融推出“Hana Next年金(养老金)计划”、信荣证券推出“APEX家族服务”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多元化的创新金融产品相继推出,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投资选择,也进一步推动了老年资产管理市场的发展。 得益于政策的持续完善与优化,老年疗养及护理市场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自今年起,长期疗养保险费用有所上调,在家护理使用限度扩大,并推出了多样化的服务项目,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加的疗养和护理需求。同时,为解决护理人力不足问题,政府正积极探讨引进海外护理人力的方案,计划通过扩大签证范围,允许更多外籍劳工(包括外同胞签证F-4持有者)在护理领域就业,以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的紧张状情况。 在这一背景下,老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法逐渐显现。随着老年产业的不断创新与升级,具备专业基础、强大竞争力并提供差别化服务的企业通过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持续壮大市场,巩固老年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此外,随着对社会福利工作岗位的关注度提升,政府计划扩大老年“互”理事业和针对老年护理支援事业等,旨在为希望继续工作的老年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和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年产业的持续革新与发展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还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2025-01-28 19:49:11
-
"包餐"寄宿家庭人气回升 韩国大学街现供不应求
随着物价持续上涨,韩国首尔大学街一带的寄宿家庭需求激增,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在龙山区的一家寄宿家庭,三层楼全部作为寄宿用房,目前仅剩一个空房间。房东表示:“今天已经有两位客人来看房了,预计周六还会有一人前来。最近最近前来咨询的人明显增多。” 寄宿家庭曾是上世纪90年代末、无法入住学生宿舍的大学生们主要的居住选择。当时,单间公寓尚未普及,且房型多为简易房间,远不如如今现代化的一居室。然而,伴随经济低迷和物价高涨,寄宿模式正在韩国大学街悄然回归。 根据寄宿家庭信息平台Momstay的数据,今年1月至2月,寄宿家庭预订量达426件,较去年同期增长两倍以上。特别是以首尔主要大学街为中心,寄宿需求呈明显上升趋势。租客群体涵盖大学生、备考考生、外籍留学生及单身上班族等多种类型。 在高物价时代,能够按时吃饭是不少人选择寄宿家庭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街周边寄宿费用平均在每月50万至6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00至3000元)之间,考虑到包含早餐与晚餐,这一价格被认为“物有所值”。此外,与需缴纳高额押金的单间公寓不同,多数寄宿房无需押金,或仅需不到200万韩元,大幅减轻了租房者的经济压力。 在龙山经营寄宿家庭15年的李知慧(音)表示:“从去年12月开始就一直满房,咨询量比去年明显增加。随着物价与月租齐涨,越来越多的人转而关注寄宿房。” 数据显示,首尔主要大学街一带的房租在过去一年间呈现双位数增长,令学生的租房负担加重。与此不同,多数寄宿家庭多年来并未上调租金。房地产平台Dabang的资料显示,以今年1月为基准,大学街一居室(专用面积33平方米以下)的平均月租为57.4万韩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1.6%;平均管理费为7.2万韩元,同比上涨了20%左右。 以新村大学街为例,目前一居室月租已较去年上涨近10万韩元,达60万韩元左右。相比之下,寄宿家庭不仅仍每日提供两顿饭,而且多年未涨价,不要求高额押金,因此深受大学生欢迎。 在城北区经营寄宿家庭的金圣林(音)表示:“房租自疫情前起就未曾调整,考虑到学生的经济压力,确实难以涨价。”居住在龙山区的大学生崔智喜(音)也说道:“现在学生们越来越喜欢吃寄宿房的饭了,房东虽然每天做很多,但还是很快被吃光。” 随着线下授课和校园生活逐渐恢复,价格亲民的寄宿房迎来新一轮热潮。同时,由于对“全租房诈骗”的担忧,许多大学生开始将目光转向寄宿家庭。 房地产业相关人士指出:“寄宿家庭不仅是安身之所,更是走入陌生都市的一种心理依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寄宿文化的回归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居住环境的严峻现实。这并非只是潮流,更是一种无奈之选。” 在首尔冠岳区某大学街的公交车站张贴着寄宿家庭的传单【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08 21:53:52 -
【亚洲人之声】当关税魔盒开启 谁在导演这场全球经济惊悚剧?
这几天的全球市场,仿佛被卷入了一场高强度的魔幻现实主义肥皂剧。美国挥舞起关税大棒,瞬间引发全球市场雪崩。本周一,美股期货开盘即暴跌,道指、纳指、标普齐刷刷往下跳,仿佛在提前播放一部“经济末日”预告片。 日韩市场同样未能幸免。日经指数暴跌超7%,一度触及跌停板,像极了早上还没吃饭就被老板骂的股民情绪。韩国综合指数也跌近5%,7日上午9时12分11秒,金融监管机构紧急出手,启动程序化交易暂停机制“临时停牌”(Sidecar)措施,时长5分钟。 而就在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镜头前优雅地念出“关税对等”的咒语时,全世界仿佛被施了魔法。甚至连“企鹅居住的无人岛屿”都被纳入征税范围,这出黑色幽默剧的荒诞程度突破天际,听起来更像是《黑镜》的新一季剧本,让人一时搞不清楚到底是市场出了问题,还是逻辑出了Bug。 当然,这场“黑色星期一”引发的骨牌效应中,加密货币市场也未能幸免。比特币、以太坊双双重挫,币圈投资者的心凉得像被冰封在了北境长城外。这一幕,怎么看怎么像是经济版的《权力的游戏》,只是这一次,铁王座上的玩家正在把全球经济拖入一场凛冬。 实际上,这场风暴正是对“贸易保护主义”最直观的反应。每一次关税大棒挥下,受伤的不仅是目标国家,更是全球供应链脆弱的神经系统。当一个超级大国开始“认真”对待企鹅岛的战略价值时,我们也许真的要重新审视,政治逻辑如何重塑全球经济秩序。 关税并不是魔法,不能凭空召唤繁荣。但它确实像一条咒语,足以让全球市场陷入短期的混乱与恐慌。只不过,这一次,连企鹅都被卷了进来,实在是荒诞中透着几分辛酸。 这场市场的魔幻崩盘,也许正敲响了全球化时代的“变形记警钟”。当关税成为一种被常态化武器化的手段,硅谷的算法和华尔街的资本,也不过是棋盘上的卒子。而历史曾告诉我们,1914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最初也只是被当作“局部事件”。也许此刻,全球交易员在盯着跳动的K线之时,更该思考的是:我们是否正在悄然走向一场新的经济铁幕? 因为在这个关税魔盒被打开的时代,没有哪一个经济体,能独善其身。 7日,在首尔中区韩亚银行总行交易室内,交易员的业务用显示器上出现了关于启动程序化交易暂停机制“临时停牌”(Sidecar)措施的新闻报道。【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8 00:07:24 -
韩国青年住房形态双轨分化 全租比例大幅下滑 转向月租或购房
20日,首尔松坡区某房地产中介。【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研究院于27日发布的《各群体人生履历比较研究》报告显示,31至35岁年龄段的住房形态正经历显著结构性变化。根据对1970至1989年间出生群体的追踪分析,全税租房比例各代际呈递减趋势,而月租与自有住房比例则同步上升,反映出随着房地产暴涨,资产差距扩大,青年群体住房选择的"两极化"特征正在深化。 报告采用五年代际划分法,系统比较了不同出生队列在30岁初期的居住形态变迁。数据显示,月租居住比例呈持续增长态势。1970至1974年出生群体在该年龄段的月租比例为17.3%,1975至1979年出生群体增至19%,1980至1984年出生群体达到20.8%,1985至1989年出生群体则进一步攀升至21.3%。随着代际更替,30岁初期群体选择月租住房作为主要居住方式的现象日益普遍。 同时,自有住房比例也保持上升趋势。1970至1974年出生群体在30岁时期住房自有率为48.1%,1975至1979年出生群体为46.6%,1980至1984年出生群体为51.1%,1985至1989年出生群体为49%,虽然数据小幅波动,但整体上稳中有升。 反之,30岁时期全税租房比例呈下降曲线。研究指出,这一现象折射出韩国青年群体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的居住策略分化。具备经济实力的群体加速向自有住房过渡,而资金受限群体则被迫转向长期月租模式。 国家统计研究院专家表示:"住房形态的代际演变是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政策调控与个体经济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数据显示,30岁群体的居住选择正在形成明显的双轨分化,这一趋势可能对未来住房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或加剧社会不平等问题。"
2025-03-28 00:08:18 -
七成韩国国民对家庭经济状况持悲观态度 经济焦虑加剧
11日,首尔麻谷地区商业街景象【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每10名韩国国民中就有7名对家庭经济状况持悲观态度,物价上涨问题尤为突出。 韩国经济人协会(简称“韩经协”)面向1000名成年男女进行关于《民生经济现状及展望》的问卷调查,并于20日发布的结果显示,71.5%的受访者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同比有所恶化,仅28.5%的受访者表示有所改善。在经济困难原因方面,71.9%的受访者将"物价上涨"列为首要因素,其次为"收入减少"(11.9%)和"工作岗位不足及不稳定"(9.5%)。 在物价上涨的具体领域方面,72%的受访者认为"食品及外出就餐费"涨幅最大,其次为能源费用(11%)、租赁费(4.5%)和公共费用(3.4%)。据统计,54.1%的受访者表示"食品及外出就餐费"已成为最具负担的支出项目。 就业稳定性方面,43.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工作或事业状况"不稳定",而认为"稳定"的受访者仅占26.5%,“一般”占30.4%。对于未来一年家庭经济状况的预期,64.2%的受访者持悲观态度,预计将进一步恶化,仅35.8%的受访者表示乐观。 针对当前经济困境,58.4%的受访者认为在物价领域应采取“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化"措施;24.6%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强"针对弱势群体的就业岗位支援";在家庭负债领域,41.4%的受访者认为应实施"加强解决家庭负债增加因素(包括居住费、教育费、医疗费)"等。韩经协表示,在物价稳定和就业保障方面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民生经济稳定发展。
2025-03-21 00:58:06 -
贷款又被拒!在韩外国人贷款业务仍面临挑战
#在韩国居留的中国人陈伟持有长期居留签证F2签证。尽管他在韩国生活了近十年,韩语也说得非常流利,但申请贷款对他来说并非易事。最近,陈先生急需一笔资金,在网上搜索贷款信息时发现,由于韩国主要银行很少为外籍人员提供信用贷款业务,他难以找到合适的贷款渠道。 对于在韩国工作数年的外籍人员来说,攒下大量资金并非易事。由于生活成本上升、理财知识匮乏等多重原因,多数外籍人员面临着资金管理上的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全北银行和BNK庆南银行面向外籍客户分别推出了“JB外籍劳工贷款”和“K Dream外国人信用贷款”等贷款产品。此外,全北银行水原外国人金融中心正在向持有E9、E7、F2、F5和F6签证类型的外籍人员提供信用贷款“JB BRAVO KOREA LOAN”服务。其贷款金额最低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990元),最高4000万韩元。 随着韩国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外籍人员逐渐成为韩国金融市场的新兴客户群体。根据韩国法务部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长期居住(90天以上)的外籍人员已达265.0783万人,约占韩国总人口的5%,创下自201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尽管如此,外籍人员在申请贷款时仍面临诸多限制。与韩国人相比,外籍人员的信用记录不足,且缺乏担保资产,这使得他们在申请贷款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与此同时,部分银行对外籍人员的贷款审批流程更为严格,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贷款难度。 韩国主要商业银行也提供外籍人员可申请的贷款产品,如KB国民银行的“Welcome Plus全租资金贷款”、新韩银行的“SOL GLOBAL全租资金贷款”以及友利银行的“公寓贷款”等,但这些产品并非专门为外籍客户设计。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是不动产抵押贷款产品,对于更需要信用贷款的外籍人员来说,申请门槛较高。 银行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信用贷款无需任何担保,银行仅凭个人信用决定是否放贷。但如果外国人在贷款后离境并拒绝还款,银行将承受巨大的风险。因此,银行对外籍人员的信用贷款业务持谨慎态度。” 有观点认为,外籍人员在韩国开设银行账户、办理金融理财和海外汇款等业务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多数银行仍选择将外籍客户拒之门外。专家指出,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等方式来消化风险,但这一做法并未得到广泛采纳。 由于大型金融机构贷款渠道有限,外籍人员不得不转向私人放贷者或非法贷款渠道。专门处理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律师白秀雄(音)表示:“在韩国工作的外国人中,能够利用金融机构贷款产品的人并不多。因此,近年来利用非法私人金融的外国人受害案例不断增加,金融机构有必要考虑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合适的贷款产品。” 随着外籍人员收入规模的增加,提供适合其金融需求的服务已成为提升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韩亚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白钟浩(音)指出:“与普遍认为外国人主要是低收入劳动者、金融需求有限的观念不同,近年来外国劳动者的收入与韩国人相差不大,且具有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韩国金融业需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以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客户群体。”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3-07 17:00:00 -
韩国政局动荡反华情绪抬头 中国留学生校园内外倍感压力
近日,随着韩国政治局势的动荡,社会舆论中的反华情绪加剧,中国留学生在韩学习与生活的压力也随之上升。 韩国总统尹锡悦遭国会弹劾后,部分支持者在抗议集会中宣扬反华言论,并在社交媒体上散布不实信息,令在韩中国留学生群体陷入焦虑。尤其是在部分大学附近举行的反对弹劾集会上,一些集会参与者甚至当面对学生喊出“你是中国人吧?”“间谍无处不在”等言论,令留学生感到不安。 在一些韩国大学的网络论坛上,反华情绪也在持续发酵。3月4日,韩国延世大学的匿名论坛“Everytime”上发布了一篇题为“请加入反弹劾签名运动”的帖子,其中包含了所谓的“中国人操控选举”及“中国间谍渗透”之类的内容,并由12名韩国学生实名发布。除了现实中的压力,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也令中国留学生感到受伤。韩国部分社交平台流传着“中国留学生在韩国大学入学时享有特殊优待”的谣言。 截至2024年4月,在韩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已达到7.2万余人,仍是韩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外国学生群体。包括汉阳大学(5727人)、庆熙大学(5262人)、中央大学(3581人)等高校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均超过3000人。此外,清州大学(1347人)、湖南大学(1474人)、又松大学(1180人)等地方高校也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韩国高校因学龄人口减少、财政压力加大,近年来在国际招生方面竞争日益激烈。 除了高校,中国籍未成年学生的家长们也对当前社会环境感到担忧。一位居住在仁川的中国籍居民李某表示,她的孙女今年刚刚入读韩国的一所小学,她最担心的是孩子在学校里遭到歧视。“我害怕孩子在学校里听到一些侮辱性的言论,所以我总是提醒她尽量不要暴露自己是中国人。”她还提到,自己听说有些学校在点名时如果使用中文拼音发音,可能会让孩子受到同学的嘲笑,这让他们全家人在孩子入学前就感到焦虑。 2月7日,在首尔中区明洞中国驻韩大使馆前举行的"灭共庆典"集会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32:01 -
向中国学习!LG电子购入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用于研究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亮相春晚扭秧歌。【图片来源 网络】 据相关业界日前消息,LG电子旗下机器人先行研究所日前购入中国人形机器人研发公司宇树科技(Unitree)产品用于研究和测试。 LG机器人先行研究所研究人员一直使用自主研发的视觉双臂机器人进行多项研究,此次购买机器人被解读为出于研究近来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实际性能等。 LG电子将人形机器人视为“家电的未来”,一直专注于研发。2017年成立机器人先行研究所,并投资Bear Robotics等机器人初创企业。在今年初举行的CES 2025上,LG电子公开人工智能(AI)机器人Q9,计划今年内上市。 LG机器人先行研究所近来测试双臂机器人清理桌面或将托盘内的简易食品放入烹饪设备等任务,据悉双臂机器人课通过语音识别人类指令,并配备视觉传感器。 LG机器人先行研究所此次购买的宇树科技机器人近日因“会跳舞”成为机器人界的“顶流”。在今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宇树科技的16名机器人身着秧歌服、手持红手帕登上舞台,上演了一场创意舞蹈秀,成为春晚上最受瞩目的主角。宇树科技日前发布的人形机器人还会“硬核”展示中国功夫,令人叹为观止。 宇树科技上月线上发售G1和H1两款人形机器人,售价分别为9.9万元和65万元人民币,上线后短时间内售罄。但部分买家给出的评价为“功能表现不佳,像两三岁的小孩只能完成一些基本动作,令人失望。” 业界普遍认为,在商业和工业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家用市场才会开放。这是因为家用人形机器人需要处理的家务种类繁多,且个人居住环境不同,预计机器人自如处理食材和各种形态的衣物仍需更多时间。 LG机器人先行研究所所长白承珉日前在人形机器人有关会议上表示,LG电子的最终梦想是将人类凑够家务劳动中完全解放出来,但人形机器人要替代人类劳动,技术上仍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宇树科技生产的H1人形机器人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05 17:49:14 -
在韩居住外国人达265万 创历史新高
韩国法务部出入境和外国人政策本部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在韩居留的外籍人员共有265.0783万人,创下2019年以来最高值。这一人口规模占韩国总人口(5121.7211万人)的5.17%,同比上升0.28个百分点。 在韩外籍人员中,作为长期居留(90天以上)向政府部门进行登记或居住登记申报的人员共204.2017万人,占77%;短期居留人员共60.8766万人,占23%。 从国籍来看,中国籍以95.8959万人居首,其次为越南籍(30.5936万人)、泰国籍(18.877万人)、美国籍(17.0251万人)、乌兹别克斯坦籍(9.4893万人)等。 从年龄分布来看,20至30多岁的外国人占比接近一半,达到49.7%。其他年龄段依次为40多岁(15.9%)、50多岁(12.6%)和60岁以上(12.9%)等。 统计显示,外籍人员最多的地区为京畿道(31.4%)和首尔(17.8%)。其后依次为庆南、忠南、仁川、庆北、全南等地。 在韩外籍留学生人数自2020年起逐年增加,达到26.3775万人,同比增长16.5%。因学位课程等赴韩留学的外国人有17.8519万人,参加韩国语等研修的留学生有8.5256万人。 在韩国非法居留的外籍人员人数达到39.7522万人,同比减少6.2%。自2021年9月起,韩国政府实施电子旅行许可制度(K-ETA)以来,新增的非法滞留率从2021年的19.9%大幅下降至去年的15%。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03 18:58:11 -
首尔市长吴世勋公布AI发展七大战略 加速迈向全球AI中心
首尔市政府宣布,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AI)产业发展,计划每年培养1万名AI人才,并建设集工作、居住、休闲于一体的“AI科技城(AI Tech City)”,以加速人工智能产业的成长。 11日上午,首尔市长吴世勋在首尔江南COEX举行的“AI Seoul 2025”会议上,公布了首尔AI产业发展的七大核心战略,包括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产业融合、全球化、全民普及和行政创新,力求将韩国打造为人工智能强国。 尽管韩国在AI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但整体产业成熟度仍落后于美国和中国等国家。面对全球AI产业竞争,韩国迫切需要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支持本土企业在生成式AI等领域取得突破。 为应对AI产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首尔市计划每年培养1万名AI人才,其中4000人通过“青年就业学校”培养,6000人通过高校培养。此外,从今年起,首尔市将设立总额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1万元)的硕士奖学金计划,每年资助60名理工科硕士生,鼓励更多优秀人才投身AI领域。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首尔市将在AI良才中心建设总建筑面积达27万㎡的“首尔AI科技城”,预计2028年动工。该项目将引入国内外研究机构、高校,并融合文化、居住、商业空间,打造真正意义上的AI产业生态圈。 在投资方面,首尔市计划在2025年前筹集5000亿韩元AI产业基金,并提供GPU(图形处理单元)计算资源,支持生成式AI等高性能计算需求。 首尔市还计划通过产业融合,重组产业结构。例如,将AI技术与生物、机器人、金融科技等高科技领域结合,同时与设计、美容、时尚等传统行业融合,推动AI在各行业的渗透。 在国际合作方面,首尔市将加强与微软(Microsoft)、谷歌(Google)等全球科技巨头的联系,并与加拿大IVADO、德国Cyber Valley和弗劳恩霍夫协会、印度德里理工学院等国际顶尖机构展开合作。此外,还将积极引进全球AI研究机构和企业,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为让AI技术惠及更多市民,首尔市计划推出多个市民参与型AI体验活动,包括3月的“首尔AI嘉年华(AI Festa)”,以及10月的“智能生活周(Smart Life Week, SLW)”,让市民亲身体验AI技术的魅力。 此外,首尔市还将开放市政府的公共数据,并推出AI专用数据平台,支持企业和个人开发AI应用。同时,首尔市政府也将在行政管理中全面引入AI技术,“首尔数字基金会”将升级为“首尔AI基金会”,加快公共领域的智能化转型。 会议期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人工智能时代》等畅销书作者杰瑞·卡普兰(Jerry Kaplan)发表了主题演讲《生成式AI的现在与未来》。他表示,教育、医疗、艺术、机器人自动化将是AI影响最深远的领域,未来AI技术将像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一样,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日常生活。 卡普兰预测,未来5年,AI将全面融入各类产品和服务,届时人们将不会像今天这样专门讨论AI,而是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基础技术。他对首尔市的AI发展战略表示认可,称韩国企业完全有机会在AI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建议韩国进一步培养专业人才,扶持AI初创企业,以巩固竞争优势。 11日,首尔市长吴世勋在首尔江南COEX大宴会厅举行的“AI Seoul 2025”会议上发表AI发展愿景演讲。【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1 22:43:44 -
韩国正式迈入超高龄社会 银发市场迎新春
随着韩国迈入超高龄社会,银发经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银发经济针对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总体呈现出产业覆盖面广、业态形式多元、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备受关注。 随着韩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人口数量显著增长与老年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老年综合护理企业Caredoc日前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本年度韩国老年产业的关键词被概括为“G.R.A.N.D.S”,具体包括老年公寓市场的蓬勃发展(Growth of Housing)、老年资产管理的金融创新(Retirement Finance)、长期疗养保险服务的优化升级(Advanced Care)、引进海外人力资源的新体系(New System for Global Workers)、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机制(Distinguish the Best)以及社会福利工作岗位的显著增加(Social Care Jobs)等六大方面。 在老年人口数量持续攀升的背景下,银发经济所蕴含的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愈发广阔。特别是建设与房地产相关行业,正积极投身于以老年人为目标受众的“老年住宅”事业,致力于打造适宜老年人居住、便于就医、交通便利的优质居住环境。行政安全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3日,韩国65岁及以上居民登记人口已达1024.4550万人,占总人口的20%,标志着韩国正式迈入超高龄社会。因此,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预测认为,位于综合医院周边的公寓,即所谓的“医院圈公寓”,将引领房地产市场新趋势。 据调查,目前高龄人口能够舒适生活的住宅供应量却严重不足。住宅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0岁及以上老年家庭达775万户,占全体的36%。然而,老年人专用住宅却仅有约9000户,而配备有适合老年人居住设施的标准住宅也仅约2.1万户,针对老年人供应的住宅更是不足,仅约3万户,不到全体住宅供应数的1%。 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韩国各大建筑公司逐步将业务重心转向扩大针对老年人的住宅事业。老年住宅是专为高龄人口设计的居住空间,包括老年福利住宅、老年公寓以及配备专业设施的老年适居公寓等,预计老年住宅市场规模将逐年扩大。据推测,本年度入住老年住宅的规模将达到1461户,与2023年的9006户相比,实现大幅增长。政府去年发布的《老年人居住区活性化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将分阶段扩大老年住宅的供需规模,以支持老年产业的繁荣发展。 随着“婴儿潮”(1946至1964年)一代步入高龄社会,因较高的收入和资产水平以及庞大的净资产规模,使他们成为了各大产业竞相争夺的潜在消费群体,老年资产管理市场也因此备受瞩目,各大金融企业积极推出针对性产品,以期进一步拓展老年人的经济影响力。 “婴儿潮”一代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已做好了养老准备,因此对稳定养老的投资和资产管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近年来,各大金融企业纷纷推出针对老年人的特色金融产品。去年,韩亚金融推出“Hana Next年金(养老金)计划”、信荣证券推出“APEX家族服务”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多元化的创新金融产品相继推出,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投资选择,也进一步推动了老年资产管理市场的发展。 得益于政策的持续完善与优化,老年疗养及护理市场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自今年起,长期疗养保险费用有所上调,在家护理使用限度扩大,并推出了多样化的服务项目,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加的疗养和护理需求。同时,为解决护理人力不足问题,政府正积极探讨引进海外护理人力的方案,计划通过扩大签证范围,允许更多外籍劳工(包括外同胞签证F-4持有者)在护理领域就业,以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的紧张状情况。 在这一背景下,老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法逐渐显现。随着老年产业的不断创新与升级,具备专业基础、强大竞争力并提供差别化服务的企业通过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持续壮大市场,巩固老年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此外,随着对社会福利工作岗位的关注度提升,政府计划扩大老年“互”理事业和针对老年护理支援事业等,旨在为希望继续工作的老年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和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年产业的持续革新与发展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还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2025-01-28 19: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