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库存’新闻 15个
-
韩国小型新车遇冷 二手市场逆势升温
在经济低迷的态势下,韩国汽车消费市场呈显著结构性变化。小型轿车在新车市场遇冷,反之在二手市场人气高涨。 韩国汽车数据研究机构Carisyou于20日发布数据显示,以上月为基准,起亚Morning在二手汽车市场最为畅销,销量达3497辆。雪佛兰斯帕可(3189辆)和起亚New Ray(2709辆)位列二三位,小型轿车包揽韩国二手车销量前三甲。此外,在韩国本土二手车销量前十车型中,小型轿车独占四席,其中起亚Ray以2043辆的业绩位列第八。今年前五个月起亚Morning、雪佛兰斯帕可和起亚Ray累计销量分别达5.0648万辆、2.9394万辆和2.4947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二、第六和第七。 市场热度更直观体现在销售周期上。韩国最大直营二手车交易平台K Car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至4月期间,现代汽车Casper平均库存周转周期仅为14天,成为全平台销售速度最快的车型。雪佛兰斯帕可与The Next Spark以15天的周期紧随其后,起亚The New Morning则以18天位列第四。 反之,小型轿车在新车市场持续萎缩。Carisyou数据显示,5月韩国小型轿车新车注册量同比骤降37.4%,仅为5626辆。在新车销量排名中,起亚Ray表现最佳,但也仅录得3846辆的销量业绩,位居第十一位。 专家分析称,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消费者更注重汽车的性价比,是推动小型轿车在二手车市场上热销的主要原因。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对小型轿车的功能性需求并未减弱,但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二手车凭借更高的性价比优势,自然成为理性消费者的优先选择。”
2025-06-20 23:27:52 -
产能过剩叠加低价竞争 中国电动汽车深陷"内卷"泥潭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下陷入危机。部分企业已经破产,而行业龙头比亚迪也被曝可能背负超过4000亿元的债务。外界开始质疑由中国政府主导的“电动汽车崛起”战略是否已经走向失败。 据汽车行业16日消息,近期中国政府召集主要电动汽车企业高管前往北京,旨在遏制日益激烈的价格竞争。业内认为,产能过剩导致各大品牌必须通过降价争夺市场,最终形成“自相残杀”的局面。外媒报道称,政府已要求企业自我约束,避免低于成本销售和过度折扣行为。 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产能远超市场需求。去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量达1289万辆,同比增长约34%,而同期内销增长仅为22%。生产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需求增长。 为消化过剩产能,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开始积极扩大海外销售,但海外市场拓展并不顺利,反而进一步加剧国内价格竞争。比亚迪对部分车型提供高达34%的折扣,奇瑞汽车则把部分车型折扣幅度提高至47%。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仅在10%左右,因此上述车辆售价或低于生产成本。 此外,与以交付客户为准的其他国家统计方式不同,中国的新车运往销售渠道即算作“销售”。因此,不少企业为了虚增销量盲目扩大生产。实际上,中国市场上“0公里二手车”正在流行,即车辆已出库但从未使用就作为二手车转卖。摩根士丹利估算,在中国二手车市场中,上市3个月内、行驶里程在50公里以下的车辆达到1960万辆,占整体二手车市场的约13%。 这种销售策略显然不可持续,部分资金不足的初创电动汽车企业已相继倒闭。曾一度被誉为“特斯拉竞争者”的极越汽车自去年11月起已逐步停产并关闭门店。行业龙头比亚迪也未能幸免。外媒报道称,比亚迪尚未支付给合作伙伴的商票金额已超过4000亿元。比亚迪通常拥有较长的付款周期,外界担忧目前已经面临无法如期付款的危机。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风险加剧,近期中国部分电动车企宣布缩短合作伙伴的结算周期至60天以内。这一举措可能直接冲击企业财务状况,或引发新一轮的行业结构调整。业内认为,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少企业恐怕难以为继。 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在当前全球环境下,中国电动汽车内需增长已难以重现往日的高速趋势,美国市场基本“关门”,如果欧洲和亚洲市场无法吸收库存,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不会太多。 另有观点认为,中国电动车企的困境可能为韩国企业带来机遇。三星证券研究院表示,未来中国也会出现一批无奈提价的电动汽车企业,在此情况下,具备功能和品质优势的现代和起亚等韩国品牌或许更加具备竞争优势。
2025-06-17 23:15:54 -
Musinsa启动IPO筹资 加码中国线下市场布局
韩国在线时尚平台Musinsa正推进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加快全球业务扩张步伐。鉴于海外市场布局涉及物流与线下渠道等领域的大规模投入,公司计划通过上市提前筹集资金,为全球化战略提供支撑。 据业界12日消息,Musinsa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开设逾100家线下门店。目前公司在韩国本土运营33家门店,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将明显加快。中国首家门店预计于今年第四季度在上海或杭州等主要城市开业。 目前,Musinsa的线下布局主要包括自有品牌(PB)门店Musinsa Standard以及集合型门店Musinsa Store。今年4月,Musinsa与品牌Matin Kim签署总代理协议,并在日本东京开设门店,借此试探海外线下市场的拓展潜力。通过Matin Kim门店的运营情况,公司确认了韩国时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计划自今年起全面加快海外线下扩张步伐。 在业绩目标方面,Musinsa同样制定了积极的增长规划。尤其是在重点布局的中国市场,公司提出到2030年实现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6亿元)销售额的目标。考虑到Musinsa去年整体销售额为1.2427万亿韩元,这一目标颇具挑战性。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时尚市场整体规模高达665万亿韩元,市场潜力可观。 在盈利模式方面,Musinsa通过线上平台连接品牌与消费者,收取佣金获得收入,线下门店的销售额则直接计入公司营收。去年,公司销售额约为1万亿韩元,但交易总额已突破4万亿韩元。随着中国市场线下门店的大规模扩张,销售目标也随之大幅提升。 然而,要实现上述目标,Musinsa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特别是在物流体系和线下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本。为此,公司计划在中国市场与运动品牌安踏体育(Anta Sports)合作,借助当地合作伙伴的物流网络构建初期配送体系,但最终目标仍是打造自主的全球物流能力。 目前,Musinsa已设立物流子公司Musinsa Logistics。为提升全球配送效率,公司在韩国物流中心引入自动化系统,并在海外建设库存仓库,力求实现海外消费者1至2天内收货,提供接近韩国本土的购物体验。 为顺利筹集扩张资金,Musinsa正同步考虑在韩国和海外两地上市的可能性。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朴俊模(音)表示:“全球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尤其是在物流和线下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IPO将成为推动全球化布局的重要资金来源。公司将对具体的上市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业界相关人士表示,Musinsa若选择在韩国上市,预计不会遇到太大阻碍;但若考虑海外上市,则需面对品牌全球知名度较低以及交易额与销售额存在一定差距的挑战。综合融资需求,公司可能会同时推进韩国和海外两地的上市计划。
2025-06-12 19:42:41 -
美国关税施压致韩国汽车出口大幅下滑
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作为韩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上月出口大幅下滑,引发各界高度担忧。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于2日公布的5月进出口动向数据显示,5月韩国汽车出口额为62亿美元,同比下降4.4%。其中,对美国市场出口额仅为18.4亿美元,同比骤降32%,凸显出美国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正在持续深化。 造成对美出口急剧萎缩的主因在于特朗普政府自4月起实施的25%汽车进口关税政策,以及5月进一步扩大的汽车零部件征税范围。面对这一政策变化,韩国车企不得不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包括集中消化在美库存、相应缩减出口规模等,这些举措直接导致了整体出口下滑。 现代汽车、起亚汽车及韩国通用三大车企对美出口占比分别高达54%、28%和85%,韩国汽车产业对美国市场具有极高的依存度。当前依靠仅存2至3个月的在美库存维持销售的策略已接近极限。为此,现代、起亚等主要车企正加速推进本地化生产战略,同时考虑调整终端售价。若最终落实提价措施以吸收关税成本,势必会影响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进而对韩国汽车出口造成更深远的负面影响。 关税政策的冲击逐渐波及上游产业。现代汽车近期已调整生产计划,取消了蔚山第一工厂第二生产线的周末加班工期,相应减少了电动汽车产量。韩国产业研究院预测,今年下半年汽车出口将同比减少11.4%,全年预计下降8%。 此外,5月份韩国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也出现8.3%的同比下降,仅为4.3亿美元。汽车业界相关人士表示:“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向整个汽车产业体系蔓延,从整车到零部件的出口均受到显著冲击。”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韩国汽车产业正密切关注韩美两国间的关税实务谈判进展。鉴于关税长期化可能对整车制造及零部件供应链造成全面冲击,业界普遍呼吁韩国政府应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外交策略,争取在对美谈判中达成实质性协议。
2025-06-02 19:01:16 -
物价高企催生二手时尚热潮 韩国企业抢占循环消费新赛道
在物价高企与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二手时尚正逐步崛起为新兴消费趋势。过去被视为“用过的旧物”的二手商品,如今已演变为兼具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全新消费文化。随着消费者价值观的转变,韩国时尚业迅速响应,越来越多品牌与平台加快布局二手市场,积极探索差异化商业模式。 据大韩商工会议所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该机构面向全国20至50岁、具有二手交易经验的1000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5.3%的受访者对二手交易持肯定态度,仅有1.9%表达否定看法。同时,51.8%的受访者表示,相较三年前,对二手商品的心理抵触明显减轻。 调查还指出,消费者选择二手商品的首要原因是“性价比”。67.5%的受访者认为二手商品是“以较低价格购买优质商品的有效方式”,另有68.6%表示“商品使用后仍可转售,具备一定经济回报”。 基于此,大韩商工会议所分析称,在物价高企和消费趋于谨慎的趋势下,二手交易市场持续扩张,其中二手时尚板块增长尤为迅猛。预测数据显示,未来三年全球二手时尚市场规模将增长48.7%,远超同期传统时尚市场8.4%的增幅,增速达到六倍以上。 面对这一趋势,韩国时尚企业积极进军二手交易领域。可隆工业(Kolon Industries)FnC部门自2022年起携手转售解决方案公司Madeleine Memory,运营旗下二手流通平台“OLO Relay Market”。平台商品价格维持在原价五至六折,所有商品均需通过质量检测,卖方还可获得Kolon Mall积分回馈。截至2023年12月,平台会员数达2.3万,累计回收商品超3.5万件,销售件数超2.6万件,库存消化率高达95%。 对此,可隆工业FnC部门负责人表示:“OLO Relay Market是公司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与Kolon Mall实现多渠道整合,打造可持续的循环消费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在线时尚平台Musinsa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推出二手交易服务“Musinsa Used”,强化其在循环时尚领域的市场影响力。该服务无需下载独立应用,用户可直接在现有平台完成服饰转售。Musinsa方面称,将依托多年积累的社区数据与用户偏好分析,构建便捷且可信赖的二手交易环境,推动时尚产业向可持续模式转型。 Musinsa相关负责人指出:“消费者的时尚需求日益多样且快速,Musinsa Used不仅是交易平台,更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一环。” 传统二手交易平台表现同样亮眼。韩国本土平台“Bungaejangter”透露,截至今年2月,月交易笔数突破100万,月交易额达900亿韩元(约合4.7亿元人民币)。2023年全年交易额超过2万亿韩元,其中时尚类交易约占1万亿韩元,约占整体交易额一半。 自去年8月引入“安全支付”系统以来,该平台信任度显著提升,消费者间(C2C)交易活跃度同比接近翻三倍。2024年2月,平台月活跃用户数(MAU)达到680万。平台负责人表示:“支付流程的安全性提升,有效增强了用户交易信心,买卖双方满意度和粘性明显提高。” 业内人士分析称,面对不断攀升的物价与经济压力,消费者对全新商品的执着逐渐减弱。只要质量可靠,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二手商品。品牌与平台也将这一变化视为重要机遇,积极推进多元化与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建设。
2025-05-30 22:24:46 -
SK集团会长崔泰源就用户手机卡信息泄露事件向国民道歉
韩国SK集团会长崔泰源7日就SK电讯服务器遭黑客攻击、导致用户手机卡(USIM)信息泄露一事向国民致歉,并承诺将全力以赴解决相关问题。 崔泰源当天在位于首尔中区的SK电讯总部召开记者会时表示,近期SK电讯服务器遭遇黑客植入恶意软件攻击,事件给用户及国民带来了诸多不便,我谨代表SK集团对此表示诚挚歉意。 崔泰源还表示:“有些用户在百忙之中亲自前往营业厅长时间等待,遭遇了极大的不便。即便到现在,仍有不少人担心自身是否会受到影响。对此,我再次向所有受到影响的用户表示深深的歉意。” 崔泰源指出,事故发生后公司在与用户沟通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我本人和公司高管都对此深刻反省,并将虚心接受用户、国会、政府机关等各方谴责。他表示,公司将设立专门机构调查事故原因,并研究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他还向信任公司的2400万名USIM保护服务用户表示感谢,并承诺将为希望更换USIM卡的用户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支持。 SK电讯于上月18日发现公司服务器遭遇黑客恶意软件攻击,导致USIM卡相关用户信息泄露。对此,公司于上月28日正式启动了USIM卡免费更换服务。然而,由于库存严重不足,全国T world门店纷纷出现库存告罄、用户排长队等待的混乱局面。 为应对当前局面,公司已为所有用户自动开通“USIM保护服务”。截至本月6日,已有2411万人启用该服务,USIM卡更换用户累计达107万人。SK电讯方面表示,计划在5月底前追加采购约500万张USIM卡,并在6月继续准备500万张,以满足用户需求。 7日,在首尔中区SK电讯总部,SK集团会长崔泰源就SK电讯用户USIM卡信息被泄事件致歉。【摄影 记者 李雅贤】
2025-05-07 23:25:01 -
SK电讯遭黑客攻击引发用户信息泄露 免费更换USIM卡面临供货难题
因用户USIM(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信息遭黑客窃取,韩国SK电讯公司(SKT)28日起正式启动USIM卡免费更换服务。然而,由于库存严重不足,全国T world门店纷纷出现库存告罄、用户排长队等待的混乱局面。 据悉,SKT当前可动用的USIM卡数量仅为600万张,不及2500万用户总数的四分之一。尽管SKT已要求供应商最大限度提升产量,但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供货,用户混乱局面或将持续。 28日上午,SKT全国约2600家T world门店一开门便涌入大批前来更换USIM卡的用户,不少门店门前出现“开放即排队”的景象。特别是库存较少的代理门店,更是因人流量剧增导致服务人员应接不暇。即便是库存相对充足的大型直营门店,也难以完全满足需求。 为了缓解线下混乱,SKT宣布开通线上预约渠道。但T world应用程序及网页因访问人数激增频频出现系统延迟提示,进一步加剧了用户的不满与不便。 业内人士指出,USIM卡生产企业数量有限,且USIM作为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在出厂前必须经过多轮严格检测,这使得短时间内增加大批量供应成为难题。此外,不同通信运营商的USIM卡认证流程与信息格式各异,因此即使是KT、LG U+等竞争对手的库存也无法直接调配使用。 目前,SKT仅有约100万张现货USIM卡,并计划在下月内追加采购约500万张,但相较其庞大的用户规模,仍显捉襟见肘。SKT在向内部员工发布的说明会上还提到,除无偿更换USIM卡外,公司计划引入通过软件初始化方式保护用户信息的措施。但SKT方面对外表示,相关细节暂不便公开确认。 受黑客事件影响,用户对SKT信任度显著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6日,SKT单日净流失1666名用户,转向其他通信公司的趋势明显。 SK电讯用户USIM卡信息遭窃取后,于28日启动USIM卡免费更换服务。当天在首尔市内一家SKT代理店,市民们为更换USIM卡排起长队等候办理。【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9 19:49:10 -
韩国钢铁企业逆势涨价 减产与反倾销税成背后推力
进入今年以来,钢铁企业积极推进减产政策,市场库存减少后,近期决定上调部分产品价格。韩国政府对中国低价产品作出征收反倾销关税的初步裁定,也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此前,受下游行业疲软与中国低价竞争影响,韩国钢铁企业未能把成本上涨反映至销售价格,导致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据钢铁行业22日消息,现代制铁正在考虑自5月起把钢筋基准价格每吨上调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4元)。基准价格以钢铁生产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废钢采购价格为基础设定,钢铁企业以此价格向大型建筑公司及中间分销商销售钢筋。 近来建筑行业持续低迷,加上中国低价钢材的大量涌入,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无法反映到销售价格上,钢铁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恶化。现代制铁去年营收23.226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仅3144亿韩元,分别同比减少10.4%与60.6%。 随着市场库存持续减少,钢铁企业开始积极采取涨价措施。据韩国钢铁协会统计,今年1月钢筋库存为55.3万吨,同比减少21.6%。业内估算3月库存可能已降至50万吨以下。现代制铁本月暂停年产150万吨的仁川工厂运转,因此库存减少趋势还会持续。 除了钢筋以外,用于建筑工地的H型钢也加入涨价行列。H型钢是截面形似英文字母“H”的钢材。现代制铁与东国制钢计划自下月起把H型钢价格每吨上调5万韩元。今年1月H型钢库存为43.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7.3%。 主要用于造船领域的厚板方面,东国制钢本月已把每吨价格上调3万韩元。近来厚板库存有所增加,但今年2月韩国政府对中国厚板作出拟征收最高38%反倾销关税的初步裁定,导致未来中国低价产品难以进入韩国市场,因此本次调价是对市场预期的反映。 此前,中国钢铁内需疲软,库存以低价出口至韩国等准入门槛较低的市场。中国厚板价格大约较韩国本土产品低出20%,去年韩国自华进口厚板总量多达117.9328万吨,较前一年增长5%,创下历史新高。 钢铁行业相关人士指出:“在政治动荡与韩元贬值的背景下,汇率一度飙升至近1500韩元,进一步推高原材料价格。目前下游行业持续低迷,但我们选择持续推动价格恢复至合理水平。” 另外,业内对建筑行业持续低迷也表示担忧。受汇率上涨影响,施工成本大幅增加,导致开工项目减少。与此同时,美国对钢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也成为韩国钢铁出口业绩的重要变量。自关税实施以来,今年3月韩国对美钢铁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8.9%。 业内人士表示,在下游产业未见复苏的情况下,仅靠提价与减产政策难以期待业绩回暖,如果美国市场关闭导致全球钢铁供应大量涌入亚洲市场,整体市况恐会进一步恶化。 现代制铁唐津炼铁厂全景【图片来源 现代制铁】
2025-04-22 19:15:51 -
特朗普关税风暴来袭 PC企业被迫涨价或调整生产布局
今年,受人工智能(AI)PC需求增长的推动,笔记本电脑市场原本有望强势反弹。然而,美国突如其来的关税政策让PC企业不得不下调业务预期。面对关税冲击导致的盈利能力下降风险,全球PC企业正在加快应对措施,包括将生产工厂迁往美国或提高美国市场产品售价。 据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于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预计同比下降7.9%。2024年第四季度,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PC经销商提前大量囤货,导致今年以来订单减少。与此同时,市场寄予厚望的设备更换需求增长迟缓,PC经销商在追加订单方面保持谨慎。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给刚露出复苏迹象的笔记本市场泼了一盆冷水。美国政府自2月4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关税,3月3日进一步加征10%,使总税率达到20%。中国是全球笔记本电脑的主要生产地,全球约89%的笔记本电脑产自中国。 市场原本预计,受Windows 10停止服务及AI PC需求增长的双重推动,2025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将同比增长4%以上。然而,随着关税负担加重,PC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乐观情绪降温。 全球第二大PC制造商惠普(HP)已表示,关税对公司业绩将产生负面影响。在2月27日(当地时间)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2至4月)财报展望中,惠普给出了低于市场预期的盈利指引,并指出:“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以及零部件成本上升正在压缩利润空间。” 全球PC市场排名第一的联想(Lenovo)也受到了关税影响。由于其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大幅增加库存,以应对新关税政策。分析师预计,这一库存调整将导致2025年第一季度联想PC出货量大幅下降。 面对关税冲击,PC企业正加速调整生产布局。一些企业计划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至其他国家,或直接提高美国市场产品价格。 惠普正考虑将部分制造工厂迁至美国,以符合特朗普的“美国制造”(Made in America)政策。公司CEO恩里克·洛雷斯表示:“到2025财年末(10月31日),惠普将在北美市场销售的中国制造产品比例减少至10%以下,并考虑在美国进行生产。”不过,他也强调:“如果将制造基地迁往美国,不仅需要调整组装流程,还需重新建立零部件供应链,因此这一评估将需要较长时间。” 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仍在持续扩大,其潜在影响不容忽视。目前,美国政府已三度推迟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实施25%关税,而墨西哥也是PC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联想在墨西哥运营着大规模服务器组装工厂,惠普近年来也在墨西哥扩大PC生产,并逐步将部分笔记本电脑制造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洛雷斯表示:“如果(墨西哥等地)被加征额外关税,我们会像调整中国供应链一样进行风险管理,并根据需要采取成本优化及价格调整措施。”此外,惠普计划在2025年内裁员最多2000人以降低运营成本。 中国台湾PC制造商宏碁(Acer) 也宣布,将在美国市场上调笔记本电脑售价10%,若关税进一步上升,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明星产品AI PC本身成本已经较高,如今再叠加关税,企业必须尽快制定应对方案。可以预见,美国市场的PC价格上涨只是时间问题。” 3月3日,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联想Yoga太阳能笔记本电脑亮相。【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3-12 00:57:39 -
多项业务市占率下滑 三星召集全体高管强调危机意识
三星集团面临的市场环境愈发严峻。18日下午发布的《股东大会目的事项记载事项》显示,电视、智能手机、DRAM、智能手机面板、汽车数字座舱等五大核心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均呈下降趋势。 三星电视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19年稳居全球市场第一。然而,2023年的市场占有率为30.1%,预计2024年降至28.3%。主要原因在于TCL等中国厂商推出大量低价电视产品,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智能手机业务同样受到挑战。三星电子2022年全球市场份额为21.7%,但2024年下滑至18.6%(推测值)。尽管三星不断推出高端智能手机,但华为、小米、OPPO等中国厂商也相继进入折叠屏市场,对三星的领先地位构成威胁。三星方面表示,受AI智能手机需求增长带动,预计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从2024年的12.1亿部小幅增至2025年的12.3亿部。 半导体业务也面临挑战。DRAM市场份额自2022年的43.1%下降至2023年的42.2%,预测2024年继续降至41.3%。三星电子分析认为,主要竞争对手的追赶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预计,存储市场方面,移动端和PC端的库存调整可能持续至2024年第一季度,而服务器市场的需求则受GPU供应情况影响,可能出现波动。 此外,三星智能手机面板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50.1%降至2024年的41.3%。中国面板制造商京东方(BOE)向OPPO、Vivo等品牌供应面板,对三星市场份额造成冲击。 汽车数字座舱市场份额亦从2023年的16.5%下降至2024年的12.4%。主要原因在于全球汽车制造商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导致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三星在该领域的主要对手包括LG电子、大陆集团(Continental)和松下(Panasonic)等。 面对市场份额下滑的压力,三星正加快布局高端市场,以维持竞争优势。 在半导体领域,公司决定减少通用型产品的供应,并加大对高价值产品的投入,例如高带宽存储(HBM)和DDR5等。与此同时,三星电子计划于今年下半年量产首批2nm工艺芯片。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基于2nm工艺的Exynos芯片,并完成样品制作。2nm制程采用最新的“环绕栅极”(GAA)晶体管技术,以提升芯片性能和能效。 在电视业务方面,三星将聚焦98英寸Neo QLED 8K、OLED及高端生活方式电视,强化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在面板领域,三星计划拓展产品线,从智能手机面板延伸至IT设备、汽车和游戏显示器等新兴市场。 不过,三星内部普遍认为,在快速变化的半导体、显示面板和汽车电子行业,仅依靠价格和品质已难以维持竞争力。因此,公司管理层需要具备更强的战略决策能力,并加强组织管理,以应对当前挑战。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在2022年上任时曾在公司内部网发表题为《挑战未来》的就职演讲。他表示,未来的“三星精神”应是“将梦想和想象变成现实的企业”、“不断开创新世界的企业”,以及“以独有技术让人类社会更加富裕的企业”。李在镕强调:“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更要提前布局、提升实力,当前正是需要更加果敢地迎难而上的时刻。” 图为三星江南“Galaxy Studio”以地铁为概念的数字立面全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0 19:40:01
-
韩国小型新车遇冷 二手市场逆势升温
在经济低迷的态势下,韩国汽车消费市场呈显著结构性变化。小型轿车在新车市场遇冷,反之在二手市场人气高涨。 韩国汽车数据研究机构Carisyou于20日发布数据显示,以上月为基准,起亚Morning在二手汽车市场最为畅销,销量达3497辆。雪佛兰斯帕可(3189辆)和起亚New Ray(2709辆)位列二三位,小型轿车包揽韩国二手车销量前三甲。此外,在韩国本土二手车销量前十车型中,小型轿车独占四席,其中起亚Ray以2043辆的业绩位列第八。今年前五个月起亚Morning、雪佛兰斯帕可和起亚Ray累计销量分别达5.0648万辆、2.9394万辆和2.4947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二、第六和第七。 市场热度更直观体现在销售周期上。韩国最大直营二手车交易平台K Car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至4月期间,现代汽车Casper平均库存周转周期仅为14天,成为全平台销售速度最快的车型。雪佛兰斯帕可与The Next Spark以15天的周期紧随其后,起亚The New Morning则以18天位列第四。 反之,小型轿车在新车市场持续萎缩。Carisyou数据显示,5月韩国小型轿车新车注册量同比骤降37.4%,仅为5626辆。在新车销量排名中,起亚Ray表现最佳,但也仅录得3846辆的销量业绩,位居第十一位。 专家分析称,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消费者更注重汽车的性价比,是推动小型轿车在二手车市场上热销的主要原因。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对小型轿车的功能性需求并未减弱,但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二手车凭借更高的性价比优势,自然成为理性消费者的优先选择。”
2025-06-20 23:27:52 -
产能过剩叠加低价竞争 中国电动汽车深陷"内卷"泥潭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下陷入危机。部分企业已经破产,而行业龙头比亚迪也被曝可能背负超过4000亿元的债务。外界开始质疑由中国政府主导的“电动汽车崛起”战略是否已经走向失败。 据汽车行业16日消息,近期中国政府召集主要电动汽车企业高管前往北京,旨在遏制日益激烈的价格竞争。业内认为,产能过剩导致各大品牌必须通过降价争夺市场,最终形成“自相残杀”的局面。外媒报道称,政府已要求企业自我约束,避免低于成本销售和过度折扣行为。 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产能远超市场需求。去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量达1289万辆,同比增长约34%,而同期内销增长仅为22%。生产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需求增长。 为消化过剩产能,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开始积极扩大海外销售,但海外市场拓展并不顺利,反而进一步加剧国内价格竞争。比亚迪对部分车型提供高达34%的折扣,奇瑞汽车则把部分车型折扣幅度提高至47%。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仅在10%左右,因此上述车辆售价或低于生产成本。 此外,与以交付客户为准的其他国家统计方式不同,中国的新车运往销售渠道即算作“销售”。因此,不少企业为了虚增销量盲目扩大生产。实际上,中国市场上“0公里二手车”正在流行,即车辆已出库但从未使用就作为二手车转卖。摩根士丹利估算,在中国二手车市场中,上市3个月内、行驶里程在50公里以下的车辆达到1960万辆,占整体二手车市场的约13%。 这种销售策略显然不可持续,部分资金不足的初创电动汽车企业已相继倒闭。曾一度被誉为“特斯拉竞争者”的极越汽车自去年11月起已逐步停产并关闭门店。行业龙头比亚迪也未能幸免。外媒报道称,比亚迪尚未支付给合作伙伴的商票金额已超过4000亿元。比亚迪通常拥有较长的付款周期,外界担忧目前已经面临无法如期付款的危机。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风险加剧,近期中国部分电动车企宣布缩短合作伙伴的结算周期至60天以内。这一举措可能直接冲击企业财务状况,或引发新一轮的行业结构调整。业内认为,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少企业恐怕难以为继。 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在当前全球环境下,中国电动汽车内需增长已难以重现往日的高速趋势,美国市场基本“关门”,如果欧洲和亚洲市场无法吸收库存,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不会太多。 另有观点认为,中国电动车企的困境可能为韩国企业带来机遇。三星证券研究院表示,未来中国也会出现一批无奈提价的电动汽车企业,在此情况下,具备功能和品质优势的现代和起亚等韩国品牌或许更加具备竞争优势。
2025-06-17 23:15:54 -
Musinsa启动IPO筹资 加码中国线下市场布局
韩国在线时尚平台Musinsa正推进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加快全球业务扩张步伐。鉴于海外市场布局涉及物流与线下渠道等领域的大规模投入,公司计划通过上市提前筹集资金,为全球化战略提供支撑。 据业界12日消息,Musinsa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开设逾100家线下门店。目前公司在韩国本土运营33家门店,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将明显加快。中国首家门店预计于今年第四季度在上海或杭州等主要城市开业。 目前,Musinsa的线下布局主要包括自有品牌(PB)门店Musinsa Standard以及集合型门店Musinsa Store。今年4月,Musinsa与品牌Matin Kim签署总代理协议,并在日本东京开设门店,借此试探海外线下市场的拓展潜力。通过Matin Kim门店的运营情况,公司确认了韩国时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计划自今年起全面加快海外线下扩张步伐。 在业绩目标方面,Musinsa同样制定了积极的增长规划。尤其是在重点布局的中国市场,公司提出到2030年实现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6亿元)销售额的目标。考虑到Musinsa去年整体销售额为1.2427万亿韩元,这一目标颇具挑战性。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时尚市场整体规模高达665万亿韩元,市场潜力可观。 在盈利模式方面,Musinsa通过线上平台连接品牌与消费者,收取佣金获得收入,线下门店的销售额则直接计入公司营收。去年,公司销售额约为1万亿韩元,但交易总额已突破4万亿韩元。随着中国市场线下门店的大规模扩张,销售目标也随之大幅提升。 然而,要实现上述目标,Musinsa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特别是在物流体系和线下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本。为此,公司计划在中国市场与运动品牌安踏体育(Anta Sports)合作,借助当地合作伙伴的物流网络构建初期配送体系,但最终目标仍是打造自主的全球物流能力。 目前,Musinsa已设立物流子公司Musinsa Logistics。为提升全球配送效率,公司在韩国物流中心引入自动化系统,并在海外建设库存仓库,力求实现海外消费者1至2天内收货,提供接近韩国本土的购物体验。 为顺利筹集扩张资金,Musinsa正同步考虑在韩国和海外两地上市的可能性。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朴俊模(音)表示:“全球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尤其是在物流和线下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IPO将成为推动全球化布局的重要资金来源。公司将对具体的上市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业界相关人士表示,Musinsa若选择在韩国上市,预计不会遇到太大阻碍;但若考虑海外上市,则需面对品牌全球知名度较低以及交易额与销售额存在一定差距的挑战。综合融资需求,公司可能会同时推进韩国和海外两地的上市计划。
2025-06-12 19:42:41 -
美国关税施压致韩国汽车出口大幅下滑
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作为韩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上月出口大幅下滑,引发各界高度担忧。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于2日公布的5月进出口动向数据显示,5月韩国汽车出口额为62亿美元,同比下降4.4%。其中,对美国市场出口额仅为18.4亿美元,同比骤降32%,凸显出美国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正在持续深化。 造成对美出口急剧萎缩的主因在于特朗普政府自4月起实施的25%汽车进口关税政策,以及5月进一步扩大的汽车零部件征税范围。面对这一政策变化,韩国车企不得不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包括集中消化在美库存、相应缩减出口规模等,这些举措直接导致了整体出口下滑。 现代汽车、起亚汽车及韩国通用三大车企对美出口占比分别高达54%、28%和85%,韩国汽车产业对美国市场具有极高的依存度。当前依靠仅存2至3个月的在美库存维持销售的策略已接近极限。为此,现代、起亚等主要车企正加速推进本地化生产战略,同时考虑调整终端售价。若最终落实提价措施以吸收关税成本,势必会影响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进而对韩国汽车出口造成更深远的负面影响。 关税政策的冲击逐渐波及上游产业。现代汽车近期已调整生产计划,取消了蔚山第一工厂第二生产线的周末加班工期,相应减少了电动汽车产量。韩国产业研究院预测,今年下半年汽车出口将同比减少11.4%,全年预计下降8%。 此外,5月份韩国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也出现8.3%的同比下降,仅为4.3亿美元。汽车业界相关人士表示:“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向整个汽车产业体系蔓延,从整车到零部件的出口均受到显著冲击。”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韩国汽车产业正密切关注韩美两国间的关税实务谈判进展。鉴于关税长期化可能对整车制造及零部件供应链造成全面冲击,业界普遍呼吁韩国政府应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外交策略,争取在对美谈判中达成实质性协议。
2025-06-02 19:01:16 -
物价高企催生二手时尚热潮 韩国企业抢占循环消费新赛道
在物价高企与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二手时尚正逐步崛起为新兴消费趋势。过去被视为“用过的旧物”的二手商品,如今已演变为兼具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全新消费文化。随着消费者价值观的转变,韩国时尚业迅速响应,越来越多品牌与平台加快布局二手市场,积极探索差异化商业模式。 据大韩商工会议所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该机构面向全国20至50岁、具有二手交易经验的1000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5.3%的受访者对二手交易持肯定态度,仅有1.9%表达否定看法。同时,51.8%的受访者表示,相较三年前,对二手商品的心理抵触明显减轻。 调查还指出,消费者选择二手商品的首要原因是“性价比”。67.5%的受访者认为二手商品是“以较低价格购买优质商品的有效方式”,另有68.6%表示“商品使用后仍可转售,具备一定经济回报”。 基于此,大韩商工会议所分析称,在物价高企和消费趋于谨慎的趋势下,二手交易市场持续扩张,其中二手时尚板块增长尤为迅猛。预测数据显示,未来三年全球二手时尚市场规模将增长48.7%,远超同期传统时尚市场8.4%的增幅,增速达到六倍以上。 面对这一趋势,韩国时尚企业积极进军二手交易领域。可隆工业(Kolon Industries)FnC部门自2022年起携手转售解决方案公司Madeleine Memory,运营旗下二手流通平台“OLO Relay Market”。平台商品价格维持在原价五至六折,所有商品均需通过质量检测,卖方还可获得Kolon Mall积分回馈。截至2023年12月,平台会员数达2.3万,累计回收商品超3.5万件,销售件数超2.6万件,库存消化率高达95%。 对此,可隆工业FnC部门负责人表示:“OLO Relay Market是公司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与Kolon Mall实现多渠道整合,打造可持续的循环消费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在线时尚平台Musinsa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推出二手交易服务“Musinsa Used”,强化其在循环时尚领域的市场影响力。该服务无需下载独立应用,用户可直接在现有平台完成服饰转售。Musinsa方面称,将依托多年积累的社区数据与用户偏好分析,构建便捷且可信赖的二手交易环境,推动时尚产业向可持续模式转型。 Musinsa相关负责人指出:“消费者的时尚需求日益多样且快速,Musinsa Used不仅是交易平台,更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一环。” 传统二手交易平台表现同样亮眼。韩国本土平台“Bungaejangter”透露,截至今年2月,月交易笔数突破100万,月交易额达900亿韩元(约合4.7亿元人民币)。2023年全年交易额超过2万亿韩元,其中时尚类交易约占1万亿韩元,约占整体交易额一半。 自去年8月引入“安全支付”系统以来,该平台信任度显著提升,消费者间(C2C)交易活跃度同比接近翻三倍。2024年2月,平台月活跃用户数(MAU)达到680万。平台负责人表示:“支付流程的安全性提升,有效增强了用户交易信心,买卖双方满意度和粘性明显提高。” 业内人士分析称,面对不断攀升的物价与经济压力,消费者对全新商品的执着逐渐减弱。只要质量可靠,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二手商品。品牌与平台也将这一变化视为重要机遇,积极推进多元化与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建设。
2025-05-30 22:24:46 -
SK集团会长崔泰源就用户手机卡信息泄露事件向国民道歉
韩国SK集团会长崔泰源7日就SK电讯服务器遭黑客攻击、导致用户手机卡(USIM)信息泄露一事向国民致歉,并承诺将全力以赴解决相关问题。 崔泰源当天在位于首尔中区的SK电讯总部召开记者会时表示,近期SK电讯服务器遭遇黑客植入恶意软件攻击,事件给用户及国民带来了诸多不便,我谨代表SK集团对此表示诚挚歉意。 崔泰源还表示:“有些用户在百忙之中亲自前往营业厅长时间等待,遭遇了极大的不便。即便到现在,仍有不少人担心自身是否会受到影响。对此,我再次向所有受到影响的用户表示深深的歉意。” 崔泰源指出,事故发生后公司在与用户沟通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我本人和公司高管都对此深刻反省,并将虚心接受用户、国会、政府机关等各方谴责。他表示,公司将设立专门机构调查事故原因,并研究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他还向信任公司的2400万名USIM保护服务用户表示感谢,并承诺将为希望更换USIM卡的用户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支持。 SK电讯于上月18日发现公司服务器遭遇黑客恶意软件攻击,导致USIM卡相关用户信息泄露。对此,公司于上月28日正式启动了USIM卡免费更换服务。然而,由于库存严重不足,全国T world门店纷纷出现库存告罄、用户排长队等待的混乱局面。 为应对当前局面,公司已为所有用户自动开通“USIM保护服务”。截至本月6日,已有2411万人启用该服务,USIM卡更换用户累计达107万人。SK电讯方面表示,计划在5月底前追加采购约500万张USIM卡,并在6月继续准备500万张,以满足用户需求。 7日,在首尔中区SK电讯总部,SK集团会长崔泰源就SK电讯用户USIM卡信息被泄事件致歉。【摄影 记者 李雅贤】
2025-05-07 23:25:01 -
SK电讯遭黑客攻击引发用户信息泄露 免费更换USIM卡面临供货难题
因用户USIM(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信息遭黑客窃取,韩国SK电讯公司(SKT)28日起正式启动USIM卡免费更换服务。然而,由于库存严重不足,全国T world门店纷纷出现库存告罄、用户排长队等待的混乱局面。 据悉,SKT当前可动用的USIM卡数量仅为600万张,不及2500万用户总数的四分之一。尽管SKT已要求供应商最大限度提升产量,但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供货,用户混乱局面或将持续。 28日上午,SKT全国约2600家T world门店一开门便涌入大批前来更换USIM卡的用户,不少门店门前出现“开放即排队”的景象。特别是库存较少的代理门店,更是因人流量剧增导致服务人员应接不暇。即便是库存相对充足的大型直营门店,也难以完全满足需求。 为了缓解线下混乱,SKT宣布开通线上预约渠道。但T world应用程序及网页因访问人数激增频频出现系统延迟提示,进一步加剧了用户的不满与不便。 业内人士指出,USIM卡生产企业数量有限,且USIM作为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在出厂前必须经过多轮严格检测,这使得短时间内增加大批量供应成为难题。此外,不同通信运营商的USIM卡认证流程与信息格式各异,因此即使是KT、LG U+等竞争对手的库存也无法直接调配使用。 目前,SKT仅有约100万张现货USIM卡,并计划在下月内追加采购约500万张,但相较其庞大的用户规模,仍显捉襟见肘。SKT在向内部员工发布的说明会上还提到,除无偿更换USIM卡外,公司计划引入通过软件初始化方式保护用户信息的措施。但SKT方面对外表示,相关细节暂不便公开确认。 受黑客事件影响,用户对SKT信任度显著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6日,SKT单日净流失1666名用户,转向其他通信公司的趋势明显。 SK电讯用户USIM卡信息遭窃取后,于28日启动USIM卡免费更换服务。当天在首尔市内一家SKT代理店,市民们为更换USIM卡排起长队等候办理。【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9 19:49:10 -
韩国钢铁企业逆势涨价 减产与反倾销税成背后推力
进入今年以来,钢铁企业积极推进减产政策,市场库存减少后,近期决定上调部分产品价格。韩国政府对中国低价产品作出征收反倾销关税的初步裁定,也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此前,受下游行业疲软与中国低价竞争影响,韩国钢铁企业未能把成本上涨反映至销售价格,导致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据钢铁行业22日消息,现代制铁正在考虑自5月起把钢筋基准价格每吨上调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4元)。基准价格以钢铁生产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废钢采购价格为基础设定,钢铁企业以此价格向大型建筑公司及中间分销商销售钢筋。 近来建筑行业持续低迷,加上中国低价钢材的大量涌入,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无法反映到销售价格上,钢铁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恶化。现代制铁去年营收23.226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仅3144亿韩元,分别同比减少10.4%与60.6%。 随着市场库存持续减少,钢铁企业开始积极采取涨价措施。据韩国钢铁协会统计,今年1月钢筋库存为55.3万吨,同比减少21.6%。业内估算3月库存可能已降至50万吨以下。现代制铁本月暂停年产150万吨的仁川工厂运转,因此库存减少趋势还会持续。 除了钢筋以外,用于建筑工地的H型钢也加入涨价行列。H型钢是截面形似英文字母“H”的钢材。现代制铁与东国制钢计划自下月起把H型钢价格每吨上调5万韩元。今年1月H型钢库存为43.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7.3%。 主要用于造船领域的厚板方面,东国制钢本月已把每吨价格上调3万韩元。近来厚板库存有所增加,但今年2月韩国政府对中国厚板作出拟征收最高38%反倾销关税的初步裁定,导致未来中国低价产品难以进入韩国市场,因此本次调价是对市场预期的反映。 此前,中国钢铁内需疲软,库存以低价出口至韩国等准入门槛较低的市场。中国厚板价格大约较韩国本土产品低出20%,去年韩国自华进口厚板总量多达117.9328万吨,较前一年增长5%,创下历史新高。 钢铁行业相关人士指出:“在政治动荡与韩元贬值的背景下,汇率一度飙升至近1500韩元,进一步推高原材料价格。目前下游行业持续低迷,但我们选择持续推动价格恢复至合理水平。” 另外,业内对建筑行业持续低迷也表示担忧。受汇率上涨影响,施工成本大幅增加,导致开工项目减少。与此同时,美国对钢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也成为韩国钢铁出口业绩的重要变量。自关税实施以来,今年3月韩国对美钢铁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8.9%。 业内人士表示,在下游产业未见复苏的情况下,仅靠提价与减产政策难以期待业绩回暖,如果美国市场关闭导致全球钢铁供应大量涌入亚洲市场,整体市况恐会进一步恶化。 现代制铁唐津炼铁厂全景【图片来源 现代制铁】
2025-04-22 19:15:51 -
特朗普关税风暴来袭 PC企业被迫涨价或调整生产布局
今年,受人工智能(AI)PC需求增长的推动,笔记本电脑市场原本有望强势反弹。然而,美国突如其来的关税政策让PC企业不得不下调业务预期。面对关税冲击导致的盈利能力下降风险,全球PC企业正在加快应对措施,包括将生产工厂迁往美国或提高美国市场产品售价。 据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于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预计同比下降7.9%。2024年第四季度,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PC经销商提前大量囤货,导致今年以来订单减少。与此同时,市场寄予厚望的设备更换需求增长迟缓,PC经销商在追加订单方面保持谨慎。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给刚露出复苏迹象的笔记本市场泼了一盆冷水。美国政府自2月4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关税,3月3日进一步加征10%,使总税率达到20%。中国是全球笔记本电脑的主要生产地,全球约89%的笔记本电脑产自中国。 市场原本预计,受Windows 10停止服务及AI PC需求增长的双重推动,2025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将同比增长4%以上。然而,随着关税负担加重,PC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乐观情绪降温。 全球第二大PC制造商惠普(HP)已表示,关税对公司业绩将产生负面影响。在2月27日(当地时间)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2至4月)财报展望中,惠普给出了低于市场预期的盈利指引,并指出:“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以及零部件成本上升正在压缩利润空间。” 全球PC市场排名第一的联想(Lenovo)也受到了关税影响。由于其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大幅增加库存,以应对新关税政策。分析师预计,这一库存调整将导致2025年第一季度联想PC出货量大幅下降。 面对关税冲击,PC企业正加速调整生产布局。一些企业计划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至其他国家,或直接提高美国市场产品价格。 惠普正考虑将部分制造工厂迁至美国,以符合特朗普的“美国制造”(Made in America)政策。公司CEO恩里克·洛雷斯表示:“到2025财年末(10月31日),惠普将在北美市场销售的中国制造产品比例减少至10%以下,并考虑在美国进行生产。”不过,他也强调:“如果将制造基地迁往美国,不仅需要调整组装流程,还需重新建立零部件供应链,因此这一评估将需要较长时间。” 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仍在持续扩大,其潜在影响不容忽视。目前,美国政府已三度推迟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实施25%关税,而墨西哥也是PC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联想在墨西哥运营着大规模服务器组装工厂,惠普近年来也在墨西哥扩大PC生产,并逐步将部分笔记本电脑制造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洛雷斯表示:“如果(墨西哥等地)被加征额外关税,我们会像调整中国供应链一样进行风险管理,并根据需要采取成本优化及价格调整措施。”此外,惠普计划在2025年内裁员最多2000人以降低运营成本。 中国台湾PC制造商宏碁(Acer) 也宣布,将在美国市场上调笔记本电脑售价10%,若关税进一步上升,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明星产品AI PC本身成本已经较高,如今再叠加关税,企业必须尽快制定应对方案。可以预见,美国市场的PC价格上涨只是时间问题。” 3月3日,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联想Yoga太阳能笔记本电脑亮相。【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3-12 00:57:39 -
多项业务市占率下滑 三星召集全体高管强调危机意识
三星集团面临的市场环境愈发严峻。18日下午发布的《股东大会目的事项记载事项》显示,电视、智能手机、DRAM、智能手机面板、汽车数字座舱等五大核心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均呈下降趋势。 三星电视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19年稳居全球市场第一。然而,2023年的市场占有率为30.1%,预计2024年降至28.3%。主要原因在于TCL等中国厂商推出大量低价电视产品,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智能手机业务同样受到挑战。三星电子2022年全球市场份额为21.7%,但2024年下滑至18.6%(推测值)。尽管三星不断推出高端智能手机,但华为、小米、OPPO等中国厂商也相继进入折叠屏市场,对三星的领先地位构成威胁。三星方面表示,受AI智能手机需求增长带动,预计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从2024年的12.1亿部小幅增至2025年的12.3亿部。 半导体业务也面临挑战。DRAM市场份额自2022年的43.1%下降至2023年的42.2%,预测2024年继续降至41.3%。三星电子分析认为,主要竞争对手的追赶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预计,存储市场方面,移动端和PC端的库存调整可能持续至2024年第一季度,而服务器市场的需求则受GPU供应情况影响,可能出现波动。 此外,三星智能手机面板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50.1%降至2024年的41.3%。中国面板制造商京东方(BOE)向OPPO、Vivo等品牌供应面板,对三星市场份额造成冲击。 汽车数字座舱市场份额亦从2023年的16.5%下降至2024年的12.4%。主要原因在于全球汽车制造商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导致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三星在该领域的主要对手包括LG电子、大陆集团(Continental)和松下(Panasonic)等。 面对市场份额下滑的压力,三星正加快布局高端市场,以维持竞争优势。 在半导体领域,公司决定减少通用型产品的供应,并加大对高价值产品的投入,例如高带宽存储(HBM)和DDR5等。与此同时,三星电子计划于今年下半年量产首批2nm工艺芯片。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基于2nm工艺的Exynos芯片,并完成样品制作。2nm制程采用最新的“环绕栅极”(GAA)晶体管技术,以提升芯片性能和能效。 在电视业务方面,三星将聚焦98英寸Neo QLED 8K、OLED及高端生活方式电视,强化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在面板领域,三星计划拓展产品线,从智能手机面板延伸至IT设备、汽车和游戏显示器等新兴市场。 不过,三星内部普遍认为,在快速变化的半导体、显示面板和汽车电子行业,仅依靠价格和品质已难以维持竞争力。因此,公司管理层需要具备更强的战略决策能力,并加强组织管理,以应对当前挑战。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在2022年上任时曾在公司内部网发表题为《挑战未来》的就职演讲。他表示,未来的“三星精神”应是“将梦想和想象变成现实的企业”、“不断开创新世界的企业”,以及“以独有技术让人类社会更加富裕的企业”。李在镕强调:“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更要提前布局、提升实力,当前正是需要更加果敢地迎难而上的时刻。” 图为三星江南“Galaxy Studio”以地铁为概念的数字立面全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0 19: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