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文学’新闻 11个
-
韩江获奖难挡读者流失 韩国2024年图书市场销售额继续下滑
尽管韩国作家韩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一轮文学热潮,但韩国国内主要出版社去年的总销售额仍出现下滑,显示整体阅读率下降、图书消费持续萎缩的趋势。 据大韩出版文化协会21日发布的《2024年出版市场统计》报告,韩国主要71家出版企业2023年总销售额为约4.891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1.89亿元),较2023年下降0.1%(约52亿韩元)。尽管图书价格有所上涨,但销售额减少反映出图书销量下降的现实。然而,总营业利润约为1468亿韩元,较前一年增长36.4%(约392亿韩元)。 从细分领域看,教材类图书出版商(42家)的销售额略有下降;但单行本出版商(22家)以及漫画、网络漫画和网络小说出版商(8家)的销售额则实现增长,所有领域的营业利润均较上年增长。其中,漫画及网络内容类出版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尤为显著。 2024年,韩国主要教材出版企业的总销售额约为4.1622万亿韩元,较上年下降1.7%;但营业利润总额达915亿韩元,增长8.7%。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与学习辅导资料板块的营业利润同比减少21.8%。有分析认为,近期围绕人工智能(AI)数字教科书的争议所引发的混乱,可能将对教材市场带来新的变数。 主要单行本出版企业去年的销售额为约4653亿韩元,同比增长4.3%;营业利润总额为431亿韩元,增长达105.3%。其中,出版韩江作品的文艺出版社“Munhakdongne”与“Changbi Publishers”在销售和利润方面均实现大幅提升,被认为直接受益于“诺奖效应”。 在“漫画热潮”的推动下,韩国主要漫画、网络漫画与网络小说出版商的总销售额达到约2635亿韩元,同比增长22.1%;营业利润则达到123亿韩元,增长率高达385.9%。其中,位居该部门首位D&C Media通过知识产权(IP)出口,实现了销售额与利润的双重飞跃。 另一方面,尽管主要线上线下书店的销售额有所增长,但利润表现不一。教保文库、YES24、Aladin、永丰文库、Libro等五家主要书店2024年合计销售额约为2.252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1%;总营业利润则由前一年赤字114亿韩元转为盈利189亿韩元。教保文库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有所缩小;Aladin的利润同比减少9.8%;而YES24则实现104.4%的利润增长。 在经济低迷背景下,大型书店销售额实现增长,与韩江所带动的文学图书销售热潮有关。教保文库通过从零售扩展至批发(B2B)业务,其B2B销售额同比暴增296.5%,在整体销售中的占比也从2023年的2.9%升至去年的9.9%。 另据报告指出,目前在图书销售额增长显著的Coupang(쿠팡)方面,尚未披露具体数据,后续或将进行专项调查。 与纸质图书不同,电子出版物市场持续保持增长势头。2024年,13家主要电子出版平台企业(涵盖电子书、网络漫画与网络小说)的总销售额达约1.595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2%;营业利润合计654亿韩元,增长25.6%。 22日,来到首尔钟路区教保文库光化门店的市民正在挑选漫画书。【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3 00:09:52 -
中日韩共用汉字论坛20日安阳启幕 聚焦文化合作与汉字推广
中日韩共用汉字论坛将于本月20日在中国河南省安阳市举行。届时,来自三国的汉字专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将汇聚一堂,围绕共用汉字的推广与应用、文化交流的深化等议题展开讨论,推动三国文化的共同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主办,河南省外事工作办公室、安阳市政府联合承办,中国文字博物馆、日本汉字博物馆、韩国汉字研究所作为支持单位参与。论坛主题为“探索东亚文化底蕴:汉字共通·深化中日韩合作”,旨在增强三国共同文化意识,保护和发展共享文化遗产,促进学术与人文交流。 论坛设有“共用汉字:面向共同未来的桥梁”和“文化的桥梁:汉字比较研究”两个主题环节。第一环节将邀请来自中日韩及东盟的汉字专家,就汉字的使用与推广、汉字博物馆的作用等议题展开讨论;第二环节则聚焦三国青年研究人员在汉字比较研究领域的合作。此外,论坛还将举行书法家交流与书法表演活动。 “中日韩共用常见808汉字表”于2014年4月在第九届东北亚名人会上发布,三国文化部长同年达成共识,推动汉字表应用,促进文化互通。本次论坛亦是对该表发布11周年的纪念,旨在落实三国领导人关于增进相互理解的共识,并响应2025—2026年“中日韩文化交流年”的倡议。 2018年8月,参加《中日韩共用汉字辞典》出版仪式的嘉宾合影。【图片来源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2025-04-07 18:10:31 -
离开"网梗"不会说话 韩中未成年人面临语言表达之忧
韩国作家韩江荣获2024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韩国文学界今年的一大盛事。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全球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韩江获此殊荣成为韩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再次证明韩国文化软实力获得国际认可。 韩江的获奖对于韩国文学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激励,有人期待能够为推动韩国全民阅读的良好契机,但现实往往可能不尽如人意。日前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学生的阅读量呈逐年减少趋势,语言文字的阅读表达能力每况愈下。 韩国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小学生从学校图书馆一年平均借书17.2本,较2014年的21.9本减少了21.5%。同一时期内,学校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从25.7本上升至39.9本,人均购书支出从2.0657万韩元增至3.4407万韩元,公立学校图书馆教师人数从519人大幅增长至1570人。 学校图书馆的硬件环境不断在变好,但学生却越来越不爱去图书馆了。究其原因,还是互联网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极大地分散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电子设备、AI教科书的普及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留给传统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仁川市松岛的一所小学内,学生们正在体验阅读AI教科书。【图片提供 韩联社】 文化体育观光部实施的国民阅读现况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中小学生去年全年阅读量为34本,与2013年(39.5本)相比减少了13.9%。有阅读习惯的学生比重从2019年的43.7%连续下降至2021年的40%和2020年的39.6%。 阅读量减少直接导致了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下降,尤其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的青少年来说,文字理解能力的下降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思维方式的培养甚至价值观的塑造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老师,最近有关学生“听不懂话”的新闻频频在韩网引起热议。一名教师在向学生说明某件事的“始发点”(发音类似于韩国“国骂”)时,有学生举手质问:“老师,您为什么骂人?”看到食堂菜单上的“中餐”(午餐)以为是吃炸酱面;在有关“头发(发型)自由化”的讨论中,有学生以为“头发”是指“两条腿”,令老师们哭笑不得。 其实,这一现象不仅仅在韩国,在中国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听不懂的“网络黑话”入侵校园,引起全社会的警惕。不分场合的玩“梗”行为已经在中小学生之间十分普遍,他们在日常交流时频繁使用网络黑话,谐音梗等。 例如语文老师在让小学生用“栓”字组词时,竟有学生写出“栓Q”,作文里频频出现“芭比Q了”等等,一名初二老师在批改学生周记时,总能看到“我真的会谢”、“泰裤辣”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流行语。 各种无厘头的网络流行语被学生带进课堂,一名学生在英语课上对老师说“厚礼蟹”让老师摸不着头脑,事后才知道这是英文“holy shit”的音译,意为“天啊”“见鬼了”。还有些教师称,本应该严肃对待或有正面意义的词汇,如“伞兵”“烧杯”等,却成了学生间骂人的话。 根据中国去年年12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18年至2022年,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触网”年龄越来越低,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89.5%提升至95.1%。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其中青少年占新增网民的49%。 韩国成均馆大学国文国语专业教授李熙贞(音)表示,由于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足够的分辨能力,长期盲目模仿行跟风传播“梗”对正确理解运用语言,以及培养逻辑思维方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认为,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生难以避免地会接触到此类用语。他们最初使用这些网络“梗”可能仅仅只是因为觉得好玩,为了博人眼球,或是觉得自己这么说话能够更好地和同学打成一片。然而,这些网络用语往往内涵空洞,语义歪曲,用词用字极不规范,且低级趣味盛行;有些甚至可能具有恶意、低俗的价值内涵。 对于这一愈演愈烈的现象,韩中有关部门都已意识到严重性。韩国教育部今年3月制定《学校图书馆振兴基本计划》,将持续扩大学校图书管理员教师,开设专业读书课程,加强读书教育。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官李周浩日前表示,期待此次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韩国打造“全民阅读”社会的契机。 中国教育部上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要求规范校园用字,确保课堂板书、教学课件、指示牌、标语、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用字规范,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此前,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但这一系列政策是否会取得预期的效果仍有待检验。 本月18日,在京畿道水原市一所小学内,即将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们正在参观教室。【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26 20:10:05 -
韩国戒严风波:政治动荡下的文化产业
▲戒严令冲击年末文化旺季 年末通常是文化演出的黄金时期,但紧急戒严及其引发的政局动荡,令韩国文化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12月7日,恰逢总统尹锡悦弹劾案投票之日,首尔瑞草区艺术殿堂的韩国国立交响乐团如期演出了《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然而,尽管门票早已售罄,现场依然出现了空座。不少观众在中场休息时频频查看手机,关注国会投票直播,显得心神不宁。某业内人士坦言:“12月原本是演出的旺季,但因局势不稳,许多筹备已久的演出恐怕会被淹没在这场动荡中。” ▲大众文化领域陷入停滞 紧急戒严令对大众文化领域的冲击同样显著。音乐会、宣传活动、座谈会等接连被迫取消或延期。一些优兔(YouTube)频道也因局势混乱暂停更新。对此,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柳仁村于6日出席国立大邱博物馆开馆30周年纪念活动时,试图安抚公众情绪。他表示:“文化产业可能会经历短暂冲击,但整体将很快恢复。” 然而,文化界内部的态度普遍较为悲观。许多人认为,持续的动荡不仅影响当前的活动,更可能对韩国文化刚刚在国际舞台上赢得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全球关注与文学界反思 10日,韩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的晚宴上发表获奖感言。【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文化近年来通过K-POP、文学和电影逐步向全球扩展,而紧急戒严令的影响已不仅限于国内文化,更波及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12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文学奖新闻发布会上,韩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主持人开场便提到韩国的政治动荡,而韩江在发言中表达了震惊与遗憾。她说:“为了写《少年来了》,我曾深入研究1979年末的戒严状况,没想到2024年会重现类似的情景。”她呼吁:“不要再回到以武力或强制手段控制社会的过去。” 出版界的批评则更为直接。大韩出版文化协会发表声明,称戒严令是对文化价值的自我摧毁,并指出只要总统继续掌权,民众对类似事态再次发生的担忧将难以消除。与此同时,文化艺术界的反对声浪也在持续高涨。全国5000余名艺术家与200多个艺术团体联合发布声明,呼吁尹锡悦下台。他们表示,戒严令的实施及随后的政治动荡,已对文化自由和创作精神造成严重威胁。 导演奉俊昊、演员文素利和导演张俊焕【图片来源 希杰娱乐】 ▲电影界加入弹劾总统的呼声 电影界迅速响应,与文化艺术界一同加入抗议行列。12月7日,包括奉俊昊、文素利等在内的2518多名电影人发布联合声明,强烈谴责紧急戒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声明指出:“即便用电影的想象力,也难以理解这种荒谬行为的存在。” 电影人不仅对戒严措施提出批评,还指责尹锡悦政府在电影预算上的不公平分配,认为其独裁行径对电影产业的长远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呼吁立即停止总统职权,强调只有在自由与公平的环境下,电影及整个文化产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复苏与繁荣。 ▲K-文化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K-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稳固的粉丝基础,但当前的政治动荡可能削弱海外观众对韩国文化的信任与兴趣。电影评论家吴东镇(音)表示:“没有国家会尊重来自戒严独裁政权的文化作品。韩国电影与电视剧或许会在国际舞台上面临5至10年的发展停滞。” 运营K-POP演唱会场地的永宗岛Inspire Arena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目前尚无演出取消或延期,但海外观众减少已成潜在风险。韩国电影发行公司SHOWBOX相关负责人也指出,政治风波虽然尚未直接冲击文化界,但整个行业的工作氛围已变得格外谨慎。部分活动的推进与电影票房可能受到影响。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文化界人士依然对K-文化的韧性抱有信心。中央大学传媒学部教授柳洪植(音)指出:“K-内容的粉丝基础非常强大,不会轻易被动摇。”业内人士认为,这场危机或许是对韩国文化精神的一次严峻考验,只有直面挑战,才能塑造更加坚韧的文化未来。” 毫无疑问,这场政治风波对韩国文化界构成了严峻挑战。尽管短期内可能带来冲击,韩国文化界的创造力或将成为其化危为机的关键。正如作家韩江所言:“无论发生什么,总会有不断被诉说的真相,而这种语言的力量是永恒的。” K-POP演唱会场地的永宗岛Inspire Arena【图片来源 Inspire Arena】
2024-12-13 07:03:52 -
韩江诺贝尔获奖感言:语言将我们彼此连接
当地时间10日,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蓝厅(The Blue Hall)举行的2024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晚宴上,韩江发表了感人至深的获奖感言:“即使在最黑暗的夜晚,语言也会追问我们的本质。语言坚持从人类的角度想象世界,并将我们彼此连接。” 在这段感言中,韩江分享了她童年躲雨时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并将这种体验与写作相连。她回忆道:“我记得八岁那年,某天下午算术课结束后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和其他孩子们一起躲在建筑物的屋檐下避雨。那一刻的景象让我感觉仿佛看着一面镜子。看着倾泻而下的雨,感受到雨水打湿我的手臂和腿,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她继续解释道:“和我一起避雨的人,以及街对面避雨的所有人,都是以‘我’的身份活着的。那是一个奇妙的时刻,我体验了无数个第一人称的视角。”韩江还表示:“回顾阅读和写作的时光,我不断反复感受到这样的瞬间。沿着语言的线索深入内心,就会遇见另一个更深处的自我。” 当天晚宴结束时,韩江走到宴会厅中央,发表了这段约4分钟的感言。活动主持人用韩语致辞:“很荣幸为大家介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随即郑重念出了韩江的名字。 稍早前,韩江已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颁奖仪式上领取了诺贝尔奖证书和奖章。在这重要的夜晚,她用深刻而感性的语言,诠释了文学的力量和意义。 10日,韩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的晚宴上发表获奖感言。【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1 22:49:00 -
韩江获诺贝尔文学奖 首尔图书馆举办"2024世界诺贝尔文学节"庆祝活动
首尔市政府宣布,于10日(周二)在首尔图书馆举办“2024世界诺贝尔文学节”,以庆祝并纪念韩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是韩国首次摘得诺贝尔文学奖,为此,市政府特别策划了这场活动,旨在让热爱文学的市民共享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活动将于当日下午2点至晚上8点举行,共分为三个部分。 活动由演员裕善主持的庆祝仪式揭开序幕,随后围绕诺贝尔文学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主题,安排了多位作家的讲座与对话(书籍座谈会)。特别是韩国文坛新生代作家崔恩英和朴相容(音)的对谈,将带领市民深入了解韩国文学的现状,并展望其在诺贝尔文学奖舞台上的未来。此外,活动还将介绍奥尔罕·帕慕克、赫尔曼·黑塞、鲍勃·迪伦等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与文学成就。 为了配合本次活动,首尔市政府还将实施“韩江特别豁免”政策,对因逾期借书记录被限制借阅的市民解除限制。此次“韩江特别赦免”将在首尔图书馆及全市232家公共图书馆同步进行,预计将惠及超过10万名观众。市民只需在10日之前归还逾期书籍,即可享受该政策,从11日(周三)起重新恢复正常的图书借阅服务。 首尔市文化本部长李会胜(音)表示:“2024世界诺贝尔文学节旨在纪念韩江作家荣获韩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希望借此契机,提升市民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自豪感。”他进一步表示,“期待通过这次活动,让社会对韩国文学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并掀起一股‘阅读热潮’。” 【图片来源 首尔市政府】
2024-12-10 19:04:47 -
2024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明日启幕 多项活动致敬韩江文学成就
韩国作家韩江即将出席2024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典礼将于当地时间10日下午4点(韩国时间10日晚12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 典礼现场将铺设象征颁奖仪式的“蓝色地毯”。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入场后,随着仪式音乐的响起,获奖者依次步入会场。根据传统,男性需着燕尾服,女性则需着晚礼服或本国传统服饰。韩江的礼服选择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仪式由诺贝尔基金会主席阿斯特丽德·瑟德贝里·维丁致辞开启。文学奖作为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的第四项颁发。颁奖演讲将由瑞典学院终身委员、作家埃伦·马特森发表。据悉,文学奖的诺贝尔证书采用皮革羊皮纸制作,并附有独特插图,设计尤为特别。 颁奖仪式持续约一小时,随后移至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蓝厅”举行盛大宴会。宴会预计有1300名嘉宾出席,包括瑞典王室成员、获奖者及重要机构代表等。活动将以国王的祝酒词揭开序幕,历时五小时,最终以获奖者的感言环节结束。 韩江近期参与了与诺贝尔奖相关的多项活动。6日,她向诺贝尔奖博物馆捐赠珍藏品,并出席记者会;7日,她进行了“受奖演讲”形式的讲座;8日,她欣赏了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办的诺贝尔奖音乐会;12日,她还将参与朗读作品活动。 为表彰韩江的文学成就,斯德哥尔摩各地举办了多项文化活动。8日下午,在市政厅对面举行了“文学之夜”活动(Literature Night),现场以获奖者的母语或瑞典语朗读多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 韩江的《不辞而别》与意大利作家格拉齐亚·黛莱达、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及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一同被朗读。韩语朗读由旅居瑞典的韩国人申美成(音)担任,瑞典语朗读则由演员Anna Sise完成。 6日(当地时间),韩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博物馆举行了记者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9 23:13:51 -
"诺贝尔周"即将启幕 韩江首场记者会备受瞩目
韩国作家韩江将于当地时间6日举行首次官方记者会,分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感受。这是她自10月获奖以来首次正式面对媒体。根据诺贝尔委员会消息,包括韩江在内的11位诺贝尔奖得主(涵盖文学、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领域),将从6日至12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周”活动。 每年10月宣布获奖者后,诺贝尔周活动于12月举行,为获奖者提供通过颁奖典礼、讲座及博物馆活动等与全球公众交流的机会,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韩江的记者会定于6日下午1点(韩国时间晚上9点)举行。同日,她将前往诺贝尔博物馆,捐赠与其文学创作相关的藏品,并在博物馆餐厅的“特别留言簿”上签名。 7日,韩江将在瑞典文学院发表文学讲座,全面回顾其文学创作世界。讲座将以韩语进行,时长约1小时,现场仅限受邀嘉宾参与,同时通过诺贝尔委员会的优兔(YouTube)频道全球直播。自10月获奖以来,韩江鲜少与媒体接触,此次发言备受关注。 10日,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将举行颁奖典礼。自1926年以来,音乐厅每年都会在此铺设象征诺贝尔奖的“蓝色地毯”,吸引全球目光。典礼由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亲自主持,他将为包括韩江在内的获奖者颁发诺贝尔证书和奖牌。 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证书设计极具特色,通常体现获奖者或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由艺术家手工制作,堪称“艺术珍品”。 颁奖典礼后,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将举办盛大的庆祝晚宴,预计约1300名嘉宾出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瑞典王室成员及国际贵宾。 诺贝尔颁奖活动对着装要求严格。男性需着燕尾服,女性需着晚礼服,也可选择本国传统服饰。作为文学奖得主,韩江在颁奖典礼和晚宴中的礼服选择将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诺贝尔周期间,斯德哥尔摩将举办一系列文学奖相关活动,展现文学与公众交流的多样性。今年的11位诺贝尔奖得主中,韩江是唯一的女性获奖者,这为活动增添了独特意义。 12日,韩江将与瑞典翻译家兼记者Yukiko Duke展开对谈。同时,还将举办“文学之夜”(Literature Night)活动,介绍包括韩江在内的历届女性文学奖得主及其作品。此外,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多座主要建筑外墙将展示以女性获奖者为主题的灯光艺术作品,其中也包含与韩江相关的视觉元素。 10月17日,韩江在首尔江南区出席公益基金会“PONY CHUNG财团”主办的第18届PONY CHUNG创新奖颁奖典礼。【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5 19:31:47 -
诺贝尔颁奖典礼倒计时 韩江亮相引关注
当地时间本月10日,2024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韩国作家韩江将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女性,从瑞典国王手中领取奖章和证书。 在本月5日至12日的“诺贝尔周”期间,将举行记者会、演讲、朗诵会等一系列活动。韩江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除了出席“PONY CHUNG创新奖”颁奖仪式外,未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或公开出席活动,因此大批粉丝对韩江出席诺奖颁奖典礼抱有极高期待。 在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韩江将回答来自全球各国记者的提问,并向诺贝尔博物馆捐赠个人收藏品。她还将于7日在诺贝尔博物馆用韩语发表一小时的演讲,演讲将通过优兔(Youtube)进行直播,内容还将被整理为韩语、英语、瑞典语版本,在诺贝尔官网公开。 颁奖典礼结束后,韩江还将于12日出席在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举行的朗诵会,亲自朗读获奖作品,与听众分享创作心得。 “诺贝尔周”期间最大的亮点是将于10日举行的颁奖典礼,除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颁发的和平奖外,包括文学奖在内的其余奖项均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进行颁发。评委会成员对各奖项得主进行介绍演说后,将由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亲自颁奖。 文学奖得主将由瑞典翰林院委员进行介绍演说,演说将用瑞典语进行,但按照惯例邀请获奖者上台的最后一句话将用英语或获奖者的母语,韩江将在颁奖典礼结束后举行的宴会上发表感言。 韩江在颁奖典礼和宴会上的服装造型也是关注焦点之一,通常获奖者着晚礼服或本国传统服装出席。 “诺贝尔周”期间,在斯德哥尔摩各主要景点将举行灯光秀(Nobel Week Lights),韩江的巨幅肖像画照明将亮相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大楼,诺奖委员会称将借灯光秀表达对获奖者的敬意。 在8日举行的“文化之夜”(Literature Night)中,将用瑞典语和获奖者母语诵读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女性得主的文字。韩江的文字将用韩文进行诵读,为当地读者带来别样的韩国文化体验。
2024-12-03 22:25:59 -
大众文化领航纯粹艺术助力 全球韩流热潮正在进行时
提到韩流,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是韩国大众流行音乐K-POP,但近来韩流文化的全球热潮已经扩张至影视、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上月的诺贝尔文学奖、流行音乐合作和综艺节目爆火,都让韩流文化的全球影响力进一步高涨。除了大众娱乐领域之外,韩国纯粹艺术的魅力也正在崭露头角,可谓文化软实力更上一层楼。 从BTS到《APT.》 流行音乐风靡全球 歌曲《APT.》MV截图【图片来源 The Black Label】 K-POP凭借多元风格和创新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吸引无数粉丝。2018年,防弹少年团(BTS)成为首个登上美国公告牌200强专辑榜(Billboard 200)榜首的亚洲艺人,随后在2020年凭借《Dynamite》登上公告牌百强单曲榜(Billboard Hot 100)榜首,成为首个登上“梦想榜单”的韩国艺人,正式点燃K-POP全球热潮。 BLACKPINK成员Rosé最近与全球流行巨星布鲁诺·马尔斯(Bruno Mars)合作发行单曲《APT.》,歌曲发布不久后迅速登上Spotify全球热门榜单第一,并在多个国家iTunes排名中位居前列。这首歌在K-POP热潮中完美融入令人上瘾的旋律和韩国饮酒文化,不仅是全球音乐粉丝近来讨论的焦点,也成功促进韩国音乐产业与国际音乐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K-POP的热度不仅体现在音乐榜单上,同时也反映在销售数据上。韩国文化观光研究院7月发布的《K-POP海外销售数据走向分析》结果显示,2023年K-POP海外销售规模达1.237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4.3%,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大关。这一成就主要在于K-POP艺人世界巡演带来的收入增长。公告牌去年发布的《2023年年度巡演报告》显示,K-POP演出在全球演出市场所占份额增至5.1%,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韩国旅游行业也从韩流文化中受益匪浅。美国旅游调研机构Skift数据显示,去年访韩的1100万游客中,400万人为年龄30岁以下的年轻一代,其中32%是为体验K-POP而来。全球K-POP粉丝争相来到韩国亲身体验韩流文化,造访相关景点和公司。这种渗透现象不仅形成文化实力的良性循环,还创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寄生虫》加《鱿鱼游戏》 影视作品引发共鸣 《鱿鱼游戏2》拍摄现场【图片来源 奈飞】 韩国影视作品在社会批判和现实题材上的表现独具一格,逐渐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2019年,奉俊昊导演的电影《寄生虫》凭借深刻探讨阶级分化社会问题而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在奥斯卡一举拿下四项大奖,成为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电影。自此,韩国电影的社会批判特色成为吸引全球观众的关键要素。 2021年,奈飞(Netflix)推出的原创剧集《鱿鱼游戏》刷新流媒体观看纪录,共吸引全球2.65亿观众,成为最受欢迎的非英语剧集。《鱿鱼游戏》把大逃杀式生存游戏与资本主义批判巧妙结合,揭示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下的人性挣扎与资本剥削。外媒纷纷把《鱿鱼游戏》与西方经典反乌托邦作品相提并论,赞扬深刻的社会寓意。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今年4月发表《2024年海外韩流现状调查》显示,海外观众目前最青睐的作品依旧是《寄生虫》和《鱿鱼游戏》。一家美国市场调研机构在7月发布报告称,这两部作品在英语国家市场对非英语文创内容的需求起到主导作用,过去四年内韩国影视作品在英语国家的观看频率增加35%。 海外观众对韩流内容的热情目前还在持续。奈飞原创综艺《黑白厨师:料理阶级战争》最近全球人气飙升,上线后立即登上香港、台湾、新加坡等28个国家(地区)的前十榜单,第二季录制也早已确定。《鱿鱼游戏》第二季也计划今年12月正式上线,奈飞今年第四季度收入预计因此同比增长14.7%,达到101.3亿美元,业界与观众都对韩流内容寄予厚望。 文学与音乐超越国境 纯粹艺术屡创佳绩 韩国钢琴家林允灿【图片来源 Apple Music】 在纯粹艺术领域,韩国艺术家近年来也屡获殊荣,以此进一步扩大韩流文化的全球影响力。10月,作家韩江凭借以诗意语言揭露人性脆弱,并探讨韩国历史创伤的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不仅成功提升韩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展现出韩国在纯粹艺术领域的深厚积淀。与此同时,韩裔美籍作家金周惠也凭借小说《小土地上的野兽们》成为首位获得托尔斯泰文学奖的韩裔作家。 音乐领域也传来捷报。年仅20岁的韩国钢琴家林允灿在2024年留声机古典音乐奖中荣获“钢琴”与“青年艺术家”两项大奖,这一成就为韩国在国际古典音乐舞台上增光添彩。作为全球最具权威的古典音乐奖项之一,留声机奖被誉为“古典音乐界诺贝尔奖”,林允灿的成就为韩流文化在纯粹艺术领域赢得全球关注。 随着韩国文化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韩国的国家品牌形象也逐步得到提升。这一系列卓越成就不仅是文化与艺术的荣耀,更能为旅游、科技和时尚等产业带来积极影响。此外,韩国政府在翻译、出版等方面的投入与企业的支持也是韩流文化走向全球的重要推动力。完善的文化支援政策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让更多韩国艺术家在国际上获得认可。 在大众文化与纯粹艺术的双重驱动下,韩流文化的未来前景愈发广阔。从诺贝尔文学奖到流行音乐热曲,韩流文化正在以独特的多样性影响全球。韩国不仅再次巩固自身的文化领先地位,也为世界带来无数新的灵感和潮流。由此可以预见,韩流文化的影响力还会持续拓展,在未来的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2024-11-11 23:30:03
-
韩江获奖难挡读者流失 韩国2024年图书市场销售额继续下滑
尽管韩国作家韩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一轮文学热潮,但韩国国内主要出版社去年的总销售额仍出现下滑,显示整体阅读率下降、图书消费持续萎缩的趋势。 据大韩出版文化协会21日发布的《2024年出版市场统计》报告,韩国主要71家出版企业2023年总销售额为约4.891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1.89亿元),较2023年下降0.1%(约52亿韩元)。尽管图书价格有所上涨,但销售额减少反映出图书销量下降的现实。然而,总营业利润约为1468亿韩元,较前一年增长36.4%(约392亿韩元)。 从细分领域看,教材类图书出版商(42家)的销售额略有下降;但单行本出版商(22家)以及漫画、网络漫画和网络小说出版商(8家)的销售额则实现增长,所有领域的营业利润均较上年增长。其中,漫画及网络内容类出版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尤为显著。 2024年,韩国主要教材出版企业的总销售额约为4.1622万亿韩元,较上年下降1.7%;但营业利润总额达915亿韩元,增长8.7%。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与学习辅导资料板块的营业利润同比减少21.8%。有分析认为,近期围绕人工智能(AI)数字教科书的争议所引发的混乱,可能将对教材市场带来新的变数。 主要单行本出版企业去年的销售额为约4653亿韩元,同比增长4.3%;营业利润总额为431亿韩元,增长达105.3%。其中,出版韩江作品的文艺出版社“Munhakdongne”与“Changbi Publishers”在销售和利润方面均实现大幅提升,被认为直接受益于“诺奖效应”。 在“漫画热潮”的推动下,韩国主要漫画、网络漫画与网络小说出版商的总销售额达到约2635亿韩元,同比增长22.1%;营业利润则达到123亿韩元,增长率高达385.9%。其中,位居该部门首位D&C Media通过知识产权(IP)出口,实现了销售额与利润的双重飞跃。 另一方面,尽管主要线上线下书店的销售额有所增长,但利润表现不一。教保文库、YES24、Aladin、永丰文库、Libro等五家主要书店2024年合计销售额约为2.252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1%;总营业利润则由前一年赤字114亿韩元转为盈利189亿韩元。教保文库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有所缩小;Aladin的利润同比减少9.8%;而YES24则实现104.4%的利润增长。 在经济低迷背景下,大型书店销售额实现增长,与韩江所带动的文学图书销售热潮有关。教保文库通过从零售扩展至批发(B2B)业务,其B2B销售额同比暴增296.5%,在整体销售中的占比也从2023年的2.9%升至去年的9.9%。 另据报告指出,目前在图书销售额增长显著的Coupang(쿠팡)方面,尚未披露具体数据,后续或将进行专项调查。 与纸质图书不同,电子出版物市场持续保持增长势头。2024年,13家主要电子出版平台企业(涵盖电子书、网络漫画与网络小说)的总销售额达约1.595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2%;营业利润合计654亿韩元,增长25.6%。 22日,来到首尔钟路区教保文库光化门店的市民正在挑选漫画书。【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3 00:09:52 -
中日韩共用汉字论坛20日安阳启幕 聚焦文化合作与汉字推广
中日韩共用汉字论坛将于本月20日在中国河南省安阳市举行。届时,来自三国的汉字专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将汇聚一堂,围绕共用汉字的推广与应用、文化交流的深化等议题展开讨论,推动三国文化的共同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主办,河南省外事工作办公室、安阳市政府联合承办,中国文字博物馆、日本汉字博物馆、韩国汉字研究所作为支持单位参与。论坛主题为“探索东亚文化底蕴:汉字共通·深化中日韩合作”,旨在增强三国共同文化意识,保护和发展共享文化遗产,促进学术与人文交流。 论坛设有“共用汉字:面向共同未来的桥梁”和“文化的桥梁:汉字比较研究”两个主题环节。第一环节将邀请来自中日韩及东盟的汉字专家,就汉字的使用与推广、汉字博物馆的作用等议题展开讨论;第二环节则聚焦三国青年研究人员在汉字比较研究领域的合作。此外,论坛还将举行书法家交流与书法表演活动。 “中日韩共用常见808汉字表”于2014年4月在第九届东北亚名人会上发布,三国文化部长同年达成共识,推动汉字表应用,促进文化互通。本次论坛亦是对该表发布11周年的纪念,旨在落实三国领导人关于增进相互理解的共识,并响应2025—2026年“中日韩文化交流年”的倡议。 2018年8月,参加《中日韩共用汉字辞典》出版仪式的嘉宾合影。【图片来源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2025-04-07 18:10:31 -
离开"网梗"不会说话 韩中未成年人面临语言表达之忧
韩国作家韩江荣获2024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韩国文学界今年的一大盛事。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全球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韩江获此殊荣成为韩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再次证明韩国文化软实力获得国际认可。 韩江的获奖对于韩国文学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激励,有人期待能够为推动韩国全民阅读的良好契机,但现实往往可能不尽如人意。日前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学生的阅读量呈逐年减少趋势,语言文字的阅读表达能力每况愈下。 韩国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小学生从学校图书馆一年平均借书17.2本,较2014年的21.9本减少了21.5%。同一时期内,学校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从25.7本上升至39.9本,人均购书支出从2.0657万韩元增至3.4407万韩元,公立学校图书馆教师人数从519人大幅增长至1570人。 学校图书馆的硬件环境不断在变好,但学生却越来越不爱去图书馆了。究其原因,还是互联网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极大地分散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电子设备、AI教科书的普及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留给传统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仁川市松岛的一所小学内,学生们正在体验阅读AI教科书。【图片提供 韩联社】 文化体育观光部实施的国民阅读现况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中小学生去年全年阅读量为34本,与2013年(39.5本)相比减少了13.9%。有阅读习惯的学生比重从2019年的43.7%连续下降至2021年的40%和2020年的39.6%。 阅读量减少直接导致了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下降,尤其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的青少年来说,文字理解能力的下降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思维方式的培养甚至价值观的塑造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老师,最近有关学生“听不懂话”的新闻频频在韩网引起热议。一名教师在向学生说明某件事的“始发点”(发音类似于韩国“国骂”)时,有学生举手质问:“老师,您为什么骂人?”看到食堂菜单上的“中餐”(午餐)以为是吃炸酱面;在有关“头发(发型)自由化”的讨论中,有学生以为“头发”是指“两条腿”,令老师们哭笑不得。 其实,这一现象不仅仅在韩国,在中国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听不懂的“网络黑话”入侵校园,引起全社会的警惕。不分场合的玩“梗”行为已经在中小学生之间十分普遍,他们在日常交流时频繁使用网络黑话,谐音梗等。 例如语文老师在让小学生用“栓”字组词时,竟有学生写出“栓Q”,作文里频频出现“芭比Q了”等等,一名初二老师在批改学生周记时,总能看到“我真的会谢”、“泰裤辣”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流行语。 各种无厘头的网络流行语被学生带进课堂,一名学生在英语课上对老师说“厚礼蟹”让老师摸不着头脑,事后才知道这是英文“holy shit”的音译,意为“天啊”“见鬼了”。还有些教师称,本应该严肃对待或有正面意义的词汇,如“伞兵”“烧杯”等,却成了学生间骂人的话。 根据中国去年年12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18年至2022年,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触网”年龄越来越低,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89.5%提升至95.1%。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其中青少年占新增网民的49%。 韩国成均馆大学国文国语专业教授李熙贞(音)表示,由于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足够的分辨能力,长期盲目模仿行跟风传播“梗”对正确理解运用语言,以及培养逻辑思维方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认为,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生难以避免地会接触到此类用语。他们最初使用这些网络“梗”可能仅仅只是因为觉得好玩,为了博人眼球,或是觉得自己这么说话能够更好地和同学打成一片。然而,这些网络用语往往内涵空洞,语义歪曲,用词用字极不规范,且低级趣味盛行;有些甚至可能具有恶意、低俗的价值内涵。 对于这一愈演愈烈的现象,韩中有关部门都已意识到严重性。韩国教育部今年3月制定《学校图书馆振兴基本计划》,将持续扩大学校图书管理员教师,开设专业读书课程,加强读书教育。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官李周浩日前表示,期待此次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韩国打造“全民阅读”社会的契机。 中国教育部上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要求规范校园用字,确保课堂板书、教学课件、指示牌、标语、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用字规范,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此前,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但这一系列政策是否会取得预期的效果仍有待检验。 本月18日,在京畿道水原市一所小学内,即将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们正在参观教室。【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26 20:10:05 -
韩国戒严风波:政治动荡下的文化产业
▲戒严令冲击年末文化旺季 年末通常是文化演出的黄金时期,但紧急戒严及其引发的政局动荡,令韩国文化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12月7日,恰逢总统尹锡悦弹劾案投票之日,首尔瑞草区艺术殿堂的韩国国立交响乐团如期演出了《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然而,尽管门票早已售罄,现场依然出现了空座。不少观众在中场休息时频频查看手机,关注国会投票直播,显得心神不宁。某业内人士坦言:“12月原本是演出的旺季,但因局势不稳,许多筹备已久的演出恐怕会被淹没在这场动荡中。” ▲大众文化领域陷入停滞 紧急戒严令对大众文化领域的冲击同样显著。音乐会、宣传活动、座谈会等接连被迫取消或延期。一些优兔(YouTube)频道也因局势混乱暂停更新。对此,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柳仁村于6日出席国立大邱博物馆开馆30周年纪念活动时,试图安抚公众情绪。他表示:“文化产业可能会经历短暂冲击,但整体将很快恢复。” 然而,文化界内部的态度普遍较为悲观。许多人认为,持续的动荡不仅影响当前的活动,更可能对韩国文化刚刚在国际舞台上赢得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全球关注与文学界反思 10日,韩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的晚宴上发表获奖感言。【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文化近年来通过K-POP、文学和电影逐步向全球扩展,而紧急戒严令的影响已不仅限于国内文化,更波及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12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文学奖新闻发布会上,韩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主持人开场便提到韩国的政治动荡,而韩江在发言中表达了震惊与遗憾。她说:“为了写《少年来了》,我曾深入研究1979年末的戒严状况,没想到2024年会重现类似的情景。”她呼吁:“不要再回到以武力或强制手段控制社会的过去。” 出版界的批评则更为直接。大韩出版文化协会发表声明,称戒严令是对文化价值的自我摧毁,并指出只要总统继续掌权,民众对类似事态再次发生的担忧将难以消除。与此同时,文化艺术界的反对声浪也在持续高涨。全国5000余名艺术家与200多个艺术团体联合发布声明,呼吁尹锡悦下台。他们表示,戒严令的实施及随后的政治动荡,已对文化自由和创作精神造成严重威胁。 导演奉俊昊、演员文素利和导演张俊焕【图片来源 希杰娱乐】 ▲电影界加入弹劾总统的呼声 电影界迅速响应,与文化艺术界一同加入抗议行列。12月7日,包括奉俊昊、文素利等在内的2518多名电影人发布联合声明,强烈谴责紧急戒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声明指出:“即便用电影的想象力,也难以理解这种荒谬行为的存在。” 电影人不仅对戒严措施提出批评,还指责尹锡悦政府在电影预算上的不公平分配,认为其独裁行径对电影产业的长远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呼吁立即停止总统职权,强调只有在自由与公平的环境下,电影及整个文化产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复苏与繁荣。 ▲K-文化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K-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稳固的粉丝基础,但当前的政治动荡可能削弱海外观众对韩国文化的信任与兴趣。电影评论家吴东镇(音)表示:“没有国家会尊重来自戒严独裁政权的文化作品。韩国电影与电视剧或许会在国际舞台上面临5至10年的发展停滞。” 运营K-POP演唱会场地的永宗岛Inspire Arena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目前尚无演出取消或延期,但海外观众减少已成潜在风险。韩国电影发行公司SHOWBOX相关负责人也指出,政治风波虽然尚未直接冲击文化界,但整个行业的工作氛围已变得格外谨慎。部分活动的推进与电影票房可能受到影响。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文化界人士依然对K-文化的韧性抱有信心。中央大学传媒学部教授柳洪植(音)指出:“K-内容的粉丝基础非常强大,不会轻易被动摇。”业内人士认为,这场危机或许是对韩国文化精神的一次严峻考验,只有直面挑战,才能塑造更加坚韧的文化未来。” 毫无疑问,这场政治风波对韩国文化界构成了严峻挑战。尽管短期内可能带来冲击,韩国文化界的创造力或将成为其化危为机的关键。正如作家韩江所言:“无论发生什么,总会有不断被诉说的真相,而这种语言的力量是永恒的。” K-POP演唱会场地的永宗岛Inspire Arena【图片来源 Inspire Arena】
2024-12-13 07:03:52 -
韩江诺贝尔获奖感言:语言将我们彼此连接
当地时间10日,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蓝厅(The Blue Hall)举行的2024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晚宴上,韩江发表了感人至深的获奖感言:“即使在最黑暗的夜晚,语言也会追问我们的本质。语言坚持从人类的角度想象世界,并将我们彼此连接。” 在这段感言中,韩江分享了她童年躲雨时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并将这种体验与写作相连。她回忆道:“我记得八岁那年,某天下午算术课结束后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和其他孩子们一起躲在建筑物的屋檐下避雨。那一刻的景象让我感觉仿佛看着一面镜子。看着倾泻而下的雨,感受到雨水打湿我的手臂和腿,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她继续解释道:“和我一起避雨的人,以及街对面避雨的所有人,都是以‘我’的身份活着的。那是一个奇妙的时刻,我体验了无数个第一人称的视角。”韩江还表示:“回顾阅读和写作的时光,我不断反复感受到这样的瞬间。沿着语言的线索深入内心,就会遇见另一个更深处的自我。” 当天晚宴结束时,韩江走到宴会厅中央,发表了这段约4分钟的感言。活动主持人用韩语致辞:“很荣幸为大家介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随即郑重念出了韩江的名字。 稍早前,韩江已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颁奖仪式上领取了诺贝尔奖证书和奖章。在这重要的夜晚,她用深刻而感性的语言,诠释了文学的力量和意义。 10日,韩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的晚宴上发表获奖感言。【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1 22:49:00 -
韩江获诺贝尔文学奖 首尔图书馆举办"2024世界诺贝尔文学节"庆祝活动
首尔市政府宣布,于10日(周二)在首尔图书馆举办“2024世界诺贝尔文学节”,以庆祝并纪念韩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是韩国首次摘得诺贝尔文学奖,为此,市政府特别策划了这场活动,旨在让热爱文学的市民共享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活动将于当日下午2点至晚上8点举行,共分为三个部分。 活动由演员裕善主持的庆祝仪式揭开序幕,随后围绕诺贝尔文学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主题,安排了多位作家的讲座与对话(书籍座谈会)。特别是韩国文坛新生代作家崔恩英和朴相容(音)的对谈,将带领市民深入了解韩国文学的现状,并展望其在诺贝尔文学奖舞台上的未来。此外,活动还将介绍奥尔罕·帕慕克、赫尔曼·黑塞、鲍勃·迪伦等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与文学成就。 为了配合本次活动,首尔市政府还将实施“韩江特别豁免”政策,对因逾期借书记录被限制借阅的市民解除限制。此次“韩江特别赦免”将在首尔图书馆及全市232家公共图书馆同步进行,预计将惠及超过10万名观众。市民只需在10日之前归还逾期书籍,即可享受该政策,从11日(周三)起重新恢复正常的图书借阅服务。 首尔市文化本部长李会胜(音)表示:“2024世界诺贝尔文学节旨在纪念韩江作家荣获韩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希望借此契机,提升市民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自豪感。”他进一步表示,“期待通过这次活动,让社会对韩国文学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并掀起一股‘阅读热潮’。” 【图片来源 首尔市政府】
2024-12-10 19:04:47 -
2024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明日启幕 多项活动致敬韩江文学成就
韩国作家韩江即将出席2024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典礼将于当地时间10日下午4点(韩国时间10日晚12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 典礼现场将铺设象征颁奖仪式的“蓝色地毯”。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入场后,随着仪式音乐的响起,获奖者依次步入会场。根据传统,男性需着燕尾服,女性则需着晚礼服或本国传统服饰。韩江的礼服选择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仪式由诺贝尔基金会主席阿斯特丽德·瑟德贝里·维丁致辞开启。文学奖作为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的第四项颁发。颁奖演讲将由瑞典学院终身委员、作家埃伦·马特森发表。据悉,文学奖的诺贝尔证书采用皮革羊皮纸制作,并附有独特插图,设计尤为特别。 颁奖仪式持续约一小时,随后移至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蓝厅”举行盛大宴会。宴会预计有1300名嘉宾出席,包括瑞典王室成员、获奖者及重要机构代表等。活动将以国王的祝酒词揭开序幕,历时五小时,最终以获奖者的感言环节结束。 韩江近期参与了与诺贝尔奖相关的多项活动。6日,她向诺贝尔奖博物馆捐赠珍藏品,并出席记者会;7日,她进行了“受奖演讲”形式的讲座;8日,她欣赏了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办的诺贝尔奖音乐会;12日,她还将参与朗读作品活动。 为表彰韩江的文学成就,斯德哥尔摩各地举办了多项文化活动。8日下午,在市政厅对面举行了“文学之夜”活动(Literature Night),现场以获奖者的母语或瑞典语朗读多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 韩江的《不辞而别》与意大利作家格拉齐亚·黛莱达、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及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一同被朗读。韩语朗读由旅居瑞典的韩国人申美成(音)担任,瑞典语朗读则由演员Anna Sise完成。 6日(当地时间),韩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博物馆举行了记者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9 23:13:51 -
"诺贝尔周"即将启幕 韩江首场记者会备受瞩目
韩国作家韩江将于当地时间6日举行首次官方记者会,分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感受。这是她自10月获奖以来首次正式面对媒体。根据诺贝尔委员会消息,包括韩江在内的11位诺贝尔奖得主(涵盖文学、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领域),将从6日至12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周”活动。 每年10月宣布获奖者后,诺贝尔周活动于12月举行,为获奖者提供通过颁奖典礼、讲座及博物馆活动等与全球公众交流的机会,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韩江的记者会定于6日下午1点(韩国时间晚上9点)举行。同日,她将前往诺贝尔博物馆,捐赠与其文学创作相关的藏品,并在博物馆餐厅的“特别留言簿”上签名。 7日,韩江将在瑞典文学院发表文学讲座,全面回顾其文学创作世界。讲座将以韩语进行,时长约1小时,现场仅限受邀嘉宾参与,同时通过诺贝尔委员会的优兔(YouTube)频道全球直播。自10月获奖以来,韩江鲜少与媒体接触,此次发言备受关注。 10日,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将举行颁奖典礼。自1926年以来,音乐厅每年都会在此铺设象征诺贝尔奖的“蓝色地毯”,吸引全球目光。典礼由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亲自主持,他将为包括韩江在内的获奖者颁发诺贝尔证书和奖牌。 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证书设计极具特色,通常体现获奖者或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由艺术家手工制作,堪称“艺术珍品”。 颁奖典礼后,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将举办盛大的庆祝晚宴,预计约1300名嘉宾出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瑞典王室成员及国际贵宾。 诺贝尔颁奖活动对着装要求严格。男性需着燕尾服,女性需着晚礼服,也可选择本国传统服饰。作为文学奖得主,韩江在颁奖典礼和晚宴中的礼服选择将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诺贝尔周期间,斯德哥尔摩将举办一系列文学奖相关活动,展现文学与公众交流的多样性。今年的11位诺贝尔奖得主中,韩江是唯一的女性获奖者,这为活动增添了独特意义。 12日,韩江将与瑞典翻译家兼记者Yukiko Duke展开对谈。同时,还将举办“文学之夜”(Literature Night)活动,介绍包括韩江在内的历届女性文学奖得主及其作品。此外,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多座主要建筑外墙将展示以女性获奖者为主题的灯光艺术作品,其中也包含与韩江相关的视觉元素。 10月17日,韩江在首尔江南区出席公益基金会“PONY CHUNG财团”主办的第18届PONY CHUNG创新奖颁奖典礼。【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5 19:31:47 -
诺贝尔颁奖典礼倒计时 韩江亮相引关注
当地时间本月10日,2024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韩国作家韩江将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女性,从瑞典国王手中领取奖章和证书。 在本月5日至12日的“诺贝尔周”期间,将举行记者会、演讲、朗诵会等一系列活动。韩江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除了出席“PONY CHUNG创新奖”颁奖仪式外,未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或公开出席活动,因此大批粉丝对韩江出席诺奖颁奖典礼抱有极高期待。 在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韩江将回答来自全球各国记者的提问,并向诺贝尔博物馆捐赠个人收藏品。她还将于7日在诺贝尔博物馆用韩语发表一小时的演讲,演讲将通过优兔(Youtube)进行直播,内容还将被整理为韩语、英语、瑞典语版本,在诺贝尔官网公开。 颁奖典礼结束后,韩江还将于12日出席在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举行的朗诵会,亲自朗读获奖作品,与听众分享创作心得。 “诺贝尔周”期间最大的亮点是将于10日举行的颁奖典礼,除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颁发的和平奖外,包括文学奖在内的其余奖项均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进行颁发。评委会成员对各奖项得主进行介绍演说后,将由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亲自颁奖。 文学奖得主将由瑞典翰林院委员进行介绍演说,演说将用瑞典语进行,但按照惯例邀请获奖者上台的最后一句话将用英语或获奖者的母语,韩江将在颁奖典礼结束后举行的宴会上发表感言。 韩江在颁奖典礼和宴会上的服装造型也是关注焦点之一,通常获奖者着晚礼服或本国传统服装出席。 “诺贝尔周”期间,在斯德哥尔摩各主要景点将举行灯光秀(Nobel Week Lights),韩江的巨幅肖像画照明将亮相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大楼,诺奖委员会称将借灯光秀表达对获奖者的敬意。 在8日举行的“文化之夜”(Literature Night)中,将用瑞典语和获奖者母语诵读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女性得主的文字。韩江的文字将用韩文进行诵读,为当地读者带来别样的韩国文化体验。
2024-12-03 22:25:59 -
大众文化领航纯粹艺术助力 全球韩流热潮正在进行时
提到韩流,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是韩国大众流行音乐K-POP,但近来韩流文化的全球热潮已经扩张至影视、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上月的诺贝尔文学奖、流行音乐合作和综艺节目爆火,都让韩流文化的全球影响力进一步高涨。除了大众娱乐领域之外,韩国纯粹艺术的魅力也正在崭露头角,可谓文化软实力更上一层楼。 从BTS到《APT.》 流行音乐风靡全球 歌曲《APT.》MV截图【图片来源 The Black Label】 K-POP凭借多元风格和创新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吸引无数粉丝。2018年,防弹少年团(BTS)成为首个登上美国公告牌200强专辑榜(Billboard 200)榜首的亚洲艺人,随后在2020年凭借《Dynamite》登上公告牌百强单曲榜(Billboard Hot 100)榜首,成为首个登上“梦想榜单”的韩国艺人,正式点燃K-POP全球热潮。 BLACKPINK成员Rosé最近与全球流行巨星布鲁诺·马尔斯(Bruno Mars)合作发行单曲《APT.》,歌曲发布不久后迅速登上Spotify全球热门榜单第一,并在多个国家iTunes排名中位居前列。这首歌在K-POP热潮中完美融入令人上瘾的旋律和韩国饮酒文化,不仅是全球音乐粉丝近来讨论的焦点,也成功促进韩国音乐产业与国际音乐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K-POP的热度不仅体现在音乐榜单上,同时也反映在销售数据上。韩国文化观光研究院7月发布的《K-POP海外销售数据走向分析》结果显示,2023年K-POP海外销售规模达1.237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4.3%,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大关。这一成就主要在于K-POP艺人世界巡演带来的收入增长。公告牌去年发布的《2023年年度巡演报告》显示,K-POP演出在全球演出市场所占份额增至5.1%,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韩国旅游行业也从韩流文化中受益匪浅。美国旅游调研机构Skift数据显示,去年访韩的1100万游客中,400万人为年龄30岁以下的年轻一代,其中32%是为体验K-POP而来。全球K-POP粉丝争相来到韩国亲身体验韩流文化,造访相关景点和公司。这种渗透现象不仅形成文化实力的良性循环,还创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寄生虫》加《鱿鱼游戏》 影视作品引发共鸣 《鱿鱼游戏2》拍摄现场【图片来源 奈飞】 韩国影视作品在社会批判和现实题材上的表现独具一格,逐渐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2019年,奉俊昊导演的电影《寄生虫》凭借深刻探讨阶级分化社会问题而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在奥斯卡一举拿下四项大奖,成为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电影。自此,韩国电影的社会批判特色成为吸引全球观众的关键要素。 2021年,奈飞(Netflix)推出的原创剧集《鱿鱼游戏》刷新流媒体观看纪录,共吸引全球2.65亿观众,成为最受欢迎的非英语剧集。《鱿鱼游戏》把大逃杀式生存游戏与资本主义批判巧妙结合,揭示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下的人性挣扎与资本剥削。外媒纷纷把《鱿鱼游戏》与西方经典反乌托邦作品相提并论,赞扬深刻的社会寓意。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今年4月发表《2024年海外韩流现状调查》显示,海外观众目前最青睐的作品依旧是《寄生虫》和《鱿鱼游戏》。一家美国市场调研机构在7月发布报告称,这两部作品在英语国家市场对非英语文创内容的需求起到主导作用,过去四年内韩国影视作品在英语国家的观看频率增加35%。 海外观众对韩流内容的热情目前还在持续。奈飞原创综艺《黑白厨师:料理阶级战争》最近全球人气飙升,上线后立即登上香港、台湾、新加坡等28个国家(地区)的前十榜单,第二季录制也早已确定。《鱿鱼游戏》第二季也计划今年12月正式上线,奈飞今年第四季度收入预计因此同比增长14.7%,达到101.3亿美元,业界与观众都对韩流内容寄予厚望。 文学与音乐超越国境 纯粹艺术屡创佳绩 韩国钢琴家林允灿【图片来源 Apple Music】 在纯粹艺术领域,韩国艺术家近年来也屡获殊荣,以此进一步扩大韩流文化的全球影响力。10月,作家韩江凭借以诗意语言揭露人性脆弱,并探讨韩国历史创伤的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不仅成功提升韩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展现出韩国在纯粹艺术领域的深厚积淀。与此同时,韩裔美籍作家金周惠也凭借小说《小土地上的野兽们》成为首位获得托尔斯泰文学奖的韩裔作家。 音乐领域也传来捷报。年仅20岁的韩国钢琴家林允灿在2024年留声机古典音乐奖中荣获“钢琴”与“青年艺术家”两项大奖,这一成就为韩国在国际古典音乐舞台上增光添彩。作为全球最具权威的古典音乐奖项之一,留声机奖被誉为“古典音乐界诺贝尔奖”,林允灿的成就为韩流文化在纯粹艺术领域赢得全球关注。 随着韩国文化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韩国的国家品牌形象也逐步得到提升。这一系列卓越成就不仅是文化与艺术的荣耀,更能为旅游、科技和时尚等产业带来积极影响。此外,韩国政府在翻译、出版等方面的投入与企业的支持也是韩流文化走向全球的重要推动力。完善的文化支援政策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让更多韩国艺术家在国际上获得认可。 在大众文化与纯粹艺术的双重驱动下,韩流文化的未来前景愈发广阔。从诺贝尔文学奖到流行音乐热曲,韩流文化正在以独特的多样性影响全球。韩国不仅再次巩固自身的文化领先地位,也为世界带来无数新的灵感和潮流。由此可以预见,韩流文化的影响力还会持续拓展,在未来的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2024-11-11 23: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