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水产品’新闻 2个
-
韩国食品企业涨价潮持续蔓延 餐桌物价负担加剧
2日,首尔瑞草区某大型超市陈列的火腿和培根。【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近期面临食品价格全面上涨的压力,加工食品、畜产品、水产品及餐饮价格居高不下。特别是3月份,面包、火腿、辛奇、饼干等加工食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进一步加重了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业内分析指出,此次价格上涨主要受到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同时当前政局变动也对政府调控能力形成一定制约。 3日,统计厅发布的《3月消费者物价动向》资料显示,3月加工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6%,创自2023年12月(4.2%)以后15个月来的最高涨幅。同期,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为2.1%,其中加工食品贡献了0.30个百分点。此外,外出就餐(0.42%)、畜产品(0.07%)、水产品(0.05%)等品类也推动了物价上涨。 从具体品类来看,辛奇(15.3%)、火腿培根(6%)、鱿鱼丝(40.3%)、调味海苔(17.9%)、酱油(8.7%)、香油(8.6%)、食醋(8.%)、食用油(6.2%)、调味酱(11.5%)、冷冻食品(6.9%)等传统食品价格涨幅显著。受国际原材料价格影响,面包(6.3%)、蛋糕(5%)、巧克力(15.5%)、饼干(7.9%)、茶(25.4%)、果酱(7.7%)、辅食(11.1%)、果汁(7.9%)、豆奶(7.4%)、碳酸饮料(7.3%)等休闲食品也呈现明显上涨趋势。 据分析,此次价格上涨主要源于年初以来各大食品企业的连续调价行为。根据企划财政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大象集团于1月对蛋黄酱等系列产品实施了平均19.1%的价格上调,随后乐天沃食品在2月将糕点类产品价格整体提升9.5%。农心在3月对方便面等主打产品实施了平均7%的涨价措施。希杰第一制糖计划将于本月内对便利店销售的产品进行月11%的调价。南阳乳业则采取分阶段调价策略,酸奶产品已于3月完成10%的价格上调,而饮料产品计划于4月实施新的价格方案。此外,巴黎贝甜(5.9%)、SPC(5.9%)、多乐之日(5%)等面包业也在2至3月份一致上调了产品价格。 统计厅经济动向统计审议官李斗元(音)表示:“加工食品物价指数从2月的2.9%上升至3月的3.6%,反映出近期生产成本上涨逐步传导至终端价格。预计4月份啤酒、方便面等部分加工食品价格仍将维持上涨态势。" 针对近期食品价格普遍上涨的现象,社会各界反应不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调价行为提出质疑,认为主要食品制造商可能利用当前政治局势下政府市场监管能力相对减弱的时机,集中实施价格上调措施。然而,食品业界表示,此次价格调整主要源于多重外部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持续走高的汇率水平、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以及全球异常气候现象导致的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业内人士表示,韩国加工食品生产所需的核心原料砂糖、可可、棕榈油和咖啡等高度依赖进口,使得产品价格对国际汇率波动和原材料市场变化极为敏感。并强调,近期企业的价格调整决策主要基于近年来持续累积的成本压力等客观因素,与当前政局变化并无直接关联。 针对当前形势,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稳定物价,包括扩大进口原材料配额关税适用范围,并与食品行业保持密切沟通。企划财政部物价政策课长任慧英表示:"政府正积极与业界协商,力求通过推迟调价时间、分阶段实施等方式,尽可能控制调价幅度和范围。"
2025-04-03 20:14:25 -
韩国2月常见水产品产量锐减 市场价格全面上涨
韩国民众主要消费的水产品——鲭鱼、鱿鱼、带鱼的产量在上月大幅减少,市场供应趋紧,带动产地及消费者价格上涨。 据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水产业观测中心(以下简称“水产业中心”)24日发布的数据,2月鲭鱼产量为5608吨,环比下降72.5%,同比下降38.1%,较往年平均水平减少10.9%。 水产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渔场条件不佳,加之天气恶劣导致作业天数减少,鲭鱼产量大幅下降。”受此影响,鲭鱼产地价格涨至每公斤5937韩元(约合人民币29元),环比上升28.4%,批发价格上涨6.7%。消费者市场方面,新鲜冷藏鲭鱼价格达每公斤1.362万韩元,较去年上涨23.3%,较往年平均水平上涨21.8%。 带鱼产量同样出现大幅下滑。2月带鱼产量仅为917吨,环比减少80%,同比减少55.6%,较平年水平锐减71.1%。受供应收缩影响,带鱼产地价格环比上涨32.7%,达每公斤2.042万韩元,消费者市场价格上涨9%,每公斤2.311万韩元。然而,受部分大型零售商促销活动影响,冷冻带鱼价格维持在每公斤1.4533万韩元,与上月持平。 鱿鱼产量跌幅最为显著,2月仅捕获194吨,环比下降91%,同比减少2%,较往年锐减91.3%。水产业中心指出,尽管东海中南部已形成鱿鱼渔场,但因资源密度低,整体捕捞量仍处低位。受此影响,新鲜冷藏鱿鱼产地价格环比上涨18.3%,至每公斤8059韩元,同比大涨50.9%,较往年均价增长70.7%。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10.7%,较往年均价上涨36.7%。 海洋水产部分析认为,2月韩国民众主要消费的水产品产量减少,主要受恶劣天气及气候变化影响。通常2月受气候因素影响,渔获量有所减少,但今年情况尤为严峻,部分渔民月内出海天数不足5天。此外,海水温度上升导致渔场分布变化,也影响了整体捕捞量。 水产业中心表示,政府计划通过“气候变化对策委员会”等机构,制定相关应对方案,以缓解渔民因气候变化带来的经营压力。 19日,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销售的水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4 20:14:54
-
韩国食品企业涨价潮持续蔓延 餐桌物价负担加剧
2日,首尔瑞草区某大型超市陈列的火腿和培根。【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近期面临食品价格全面上涨的压力,加工食品、畜产品、水产品及餐饮价格居高不下。特别是3月份,面包、火腿、辛奇、饼干等加工食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进一步加重了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业内分析指出,此次价格上涨主要受到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同时当前政局变动也对政府调控能力形成一定制约。 3日,统计厅发布的《3月消费者物价动向》资料显示,3月加工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6%,创自2023年12月(4.2%)以后15个月来的最高涨幅。同期,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为2.1%,其中加工食品贡献了0.30个百分点。此外,外出就餐(0.42%)、畜产品(0.07%)、水产品(0.05%)等品类也推动了物价上涨。 从具体品类来看,辛奇(15.3%)、火腿培根(6%)、鱿鱼丝(40.3%)、调味海苔(17.9%)、酱油(8.7%)、香油(8.6%)、食醋(8.%)、食用油(6.2%)、调味酱(11.5%)、冷冻食品(6.9%)等传统食品价格涨幅显著。受国际原材料价格影响,面包(6.3%)、蛋糕(5%)、巧克力(15.5%)、饼干(7.9%)、茶(25.4%)、果酱(7.7%)、辅食(11.1%)、果汁(7.9%)、豆奶(7.4%)、碳酸饮料(7.3%)等休闲食品也呈现明显上涨趋势。 据分析,此次价格上涨主要源于年初以来各大食品企业的连续调价行为。根据企划财政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大象集团于1月对蛋黄酱等系列产品实施了平均19.1%的价格上调,随后乐天沃食品在2月将糕点类产品价格整体提升9.5%。农心在3月对方便面等主打产品实施了平均7%的涨价措施。希杰第一制糖计划将于本月内对便利店销售的产品进行月11%的调价。南阳乳业则采取分阶段调价策略,酸奶产品已于3月完成10%的价格上调,而饮料产品计划于4月实施新的价格方案。此外,巴黎贝甜(5.9%)、SPC(5.9%)、多乐之日(5%)等面包业也在2至3月份一致上调了产品价格。 统计厅经济动向统计审议官李斗元(音)表示:“加工食品物价指数从2月的2.9%上升至3月的3.6%,反映出近期生产成本上涨逐步传导至终端价格。预计4月份啤酒、方便面等部分加工食品价格仍将维持上涨态势。" 针对近期食品价格普遍上涨的现象,社会各界反应不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调价行为提出质疑,认为主要食品制造商可能利用当前政治局势下政府市场监管能力相对减弱的时机,集中实施价格上调措施。然而,食品业界表示,此次价格调整主要源于多重外部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持续走高的汇率水平、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以及全球异常气候现象导致的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业内人士表示,韩国加工食品生产所需的核心原料砂糖、可可、棕榈油和咖啡等高度依赖进口,使得产品价格对国际汇率波动和原材料市场变化极为敏感。并强调,近期企业的价格调整决策主要基于近年来持续累积的成本压力等客观因素,与当前政局变化并无直接关联。 针对当前形势,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稳定物价,包括扩大进口原材料配额关税适用范围,并与食品行业保持密切沟通。企划财政部物价政策课长任慧英表示:"政府正积极与业界协商,力求通过推迟调价时间、分阶段实施等方式,尽可能控制调价幅度和范围。"
2025-04-03 20:14:25 -
韩国2月常见水产品产量锐减 市场价格全面上涨
韩国民众主要消费的水产品——鲭鱼、鱿鱼、带鱼的产量在上月大幅减少,市场供应趋紧,带动产地及消费者价格上涨。 据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水产业观测中心(以下简称“水产业中心”)24日发布的数据,2月鲭鱼产量为5608吨,环比下降72.5%,同比下降38.1%,较往年平均水平减少10.9%。 水产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渔场条件不佳,加之天气恶劣导致作业天数减少,鲭鱼产量大幅下降。”受此影响,鲭鱼产地价格涨至每公斤5937韩元(约合人民币29元),环比上升28.4%,批发价格上涨6.7%。消费者市场方面,新鲜冷藏鲭鱼价格达每公斤1.362万韩元,较去年上涨23.3%,较往年平均水平上涨21.8%。 带鱼产量同样出现大幅下滑。2月带鱼产量仅为917吨,环比减少80%,同比减少55.6%,较平年水平锐减71.1%。受供应收缩影响,带鱼产地价格环比上涨32.7%,达每公斤2.042万韩元,消费者市场价格上涨9%,每公斤2.311万韩元。然而,受部分大型零售商促销活动影响,冷冻带鱼价格维持在每公斤1.4533万韩元,与上月持平。 鱿鱼产量跌幅最为显著,2月仅捕获194吨,环比下降91%,同比减少2%,较往年锐减91.3%。水产业中心指出,尽管东海中南部已形成鱿鱼渔场,但因资源密度低,整体捕捞量仍处低位。受此影响,新鲜冷藏鱿鱼产地价格环比上涨18.3%,至每公斤8059韩元,同比大涨50.9%,较往年均价增长70.7%。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10.7%,较往年均价上涨36.7%。 海洋水产部分析认为,2月韩国民众主要消费的水产品产量减少,主要受恶劣天气及气候变化影响。通常2月受气候因素影响,渔获量有所减少,但今年情况尤为严峻,部分渔民月内出海天数不足5天。此外,海水温度上升导致渔场分布变化,也影响了整体捕捞量。 水产业中心表示,政府计划通过“气候变化对策委员会”等机构,制定相关应对方案,以缓解渔民因气候变化带来的经营压力。 19日,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销售的水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4 20: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