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汽车’新闻 226个
-
韩国四成出口企业看淡下半年盈利 关税成最大不确定因素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委托市场调研机构Mono Research对从事十大主要出口行业的1000家企业为对象开展调查,并于11日公布结果显示,38.7%的企业预计今年下半年出口盈利能力将较去年同期下滑。预计盈利将有所改善的企业占比为14%,其余47.3%则认为与去年持平。 从行业分布来看,“盈利能力下滑”的预期在汽车零部件(66.7%)、汽车(53.8%)、通用机械(50%)、石油化工(44%)、钢铁(40.6%)等七个行业中占比较高。 对于出口盈利能力下滑的原因,企业普遍将关税负担加重(44.8%)视为主要因素,其次是出口竞争加剧导致的产品单价下调(34.5%),以及人工等运营成本上升(13.8%)。 下半年出口面临的主要风险中,“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被53.3%的企业视为最大不确定因素,其后依次为全球低增长引发的需求萎缩(14%)和中美贸易摩擦升级(12.7%)。 值得关注的是,多达92%的企业表示,上调关税幅度超过15%,将难以承受压力。韩经协指出,若特朗普政府如期于8月1日启动对韩国产品加征25%的“互惠关税”,多数出口企业或将陷入经营困境。 面对潜在的贸易壁垒,企业正积极制定应对方案。主要策略包括削减成本(33.7%)、调整出口价格(33.2%)以及扩大海外本地化生产(14.7%)等,但仍有14.2%的企业表示暂无具体应对方案。 在出口环境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的背景下,韩经协预测,今年下半年韩国整体出口额将同比减少1.6%。从行业来看,电子零部件(1.3%)、生物健康(1.6%)等四个行业预计实现增长,而钢铁(-5%)、船舶(-2.5%)等六个行业预计将出现下滑。 为增强出口竞争力,企业普遍呼吁政府在制度层面加大支持力度。首要诉求是通过强化自由贸易协定(FTA)网络,以缓解关税负担(37%);其次为扩大法人税减免及投资抵扣等税制优惠(18.7%),以及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出口市场(12.6%)。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尚浩(音)表示:“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和全球需求疲软预计将在短期内持续。企业以削减成本为主的短期对策存在局限,亟需结合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制度性出口支援,包括强化FTA网络、推进市场多元化和提升产品竞争力等中长期对策。”
2025-07-11 18:34:54 -
全球资本流入韩国股市 投资专家预测十年回报率超10%
全球投资专家预测,韩国股市有望在未来10年内成为亚洲及全球新兴市场中收益率最高的市场。 据彭博社近日报道,全球投资研究机构晨星财富投资组合经理马克·普雷斯科特(Mark Preskett)表示,正在减持中国和日本股票,同时增加对韩国市场的投资比重。普雷斯科特押注韩国将在未来10年内成为亚洲及全球新兴市场中带来最佳投资回报的市场。 普雷斯科特指出,韩国市场的主要吸引力在于人工智能(AI)相关的科技股,以及韩国政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新举措。他预计韩国股市未来10年的年回报率将达到11%至12%。在个别股票方面,他认为生产AI产业关键组件——高带宽内存(HBM)芯片的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目前被低估,具有较大投资价值。 他还提到,韩国政府正在推动“企业价值提升”计划,致力于将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法制化。这一举措有助于缓解投资者对少数股东权益保护不足以及财阀家族主导企业治理等长期担忧。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今年以来已上涨逾30%,成为全球表现最佳的股市之一。在总统李在明当选前后,全球基金于5月和6月向韩国股市投入了约30亿美元。随着韩国股市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持续提升,本月9日KOSPI指数收盘上涨18.79点,涨幅0.6%,报3133.74点,创3年10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7日宣布对韩国进口产品征收25%对等关税,韩国政府面临一定挑战,但普雷斯科特对此并不担心。他预测两国将在未来几周内达成某种协议。与此同时,考虑到现有汽车关税尚未升级,以及电子产品和药品享有关税豁免等因素,普雷斯科特对韩国市场前景保持积极态度。
2025-07-10 19:02:24 -
韩国年轻人购车比例创新低 老年群体成新车市场主力
据韩国汽车数据研究机构Carisyou于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1月至6月,20多岁个人购车者注册的新车数量为2.9066万辆,仅占整体注册量(51.1848万辆)的5.7%。该年龄段注册占比曾在2016年达到8.8%,随后持续下滑,2022年降至7.8%,去年进一步下降至6.7%。若下半年延续这一趋势,今年全年占比或将创近十年来新低。 30多岁群体的新车注册数量也出现下降。今年上半年,30多岁个人购车者的新车注册数量为9.9611万辆,占比19.5%。相比2016年25.9%的占比,十年来下降了6.4个百分点,预计今年有望首次跌破20%的关口。 与年轻群体形成对比的是,老年群体的购车需求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60多岁和70多岁群体的新车注册数量分别为9.2123万辆和2.301万辆,占比分别为18%和4.5%。2016年同期,60多岁占比为9.6%,70多岁为2.8%,十年间均实现大幅提升。 业内普遍认为,20至30多岁群体新车注册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汽车不再是必需品”的观念逐渐普及。受共享经济兴起和汽车价格上涨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选择通过共享汽车平台满足日常出行需求,以降低购车和养车成本。 相比之下,尽管政府积极推动高龄驾驶者主动交还驾照以降低交通事故风险,但在老龄化加速和再就业需求增加的背景下,60至70多岁群体对个人出行的依赖依然较大,汽车仍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对此,大林大学经营学系教授金必洙表示:“20至30多岁群体购车意愿下降,除了受经济低迷影响外,共享文化的普及也淡化了必须拥有汽车的传统观念。相比之下,60至70多岁群体中,随着再就业者的增加,为保障通勤和日常出行,汽车依然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2025-07-08 19:25:57 -
中美造船业博弈加剧 韩方呼吁美方避免"误伤"盟友
韩国政府正式就美国拟实施的船舶入港费政策向美方提出交涉,请求将政策适用范围限定于中国相关企业,避免对韩国航运及汽车产业造成连带影响。 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当地时间7日消息,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与海洋水产部日前联合向USTR递交正式意见书,就美方拟于今年10月实施的船舶入港费政策表达了上述立场。 该意见书针对USTR于今年4月17日公布的系列措施,包括自今年10月14日起,所有由中国航运公司运营或在中国建造的船舶进入美国港口时,均需缴纳额外入港费用;而针对汽车运输船领域,征收范围将扩大至所有外国建造的同类船舶,旨在通过贸易手段限制中国造船及航运产业发展,以重振美国本土造船业。 韩国政府在意见书中明确指出,当前政策方案将不可避免地波及韩国核心产业。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等整车制造商,以及汽车运输企业现代格罗唯视(Glovis)等韩国企业的国际物流成本或将显著提升。韩方强调,该政策不仅偏离其遏制特定国家产业扩张的初衷,更对韩美两国相关产业链造成冲击,不利于维护双方长期建立的互利共赢贸易关系。 韩方希望美方重新审视政策适用范围,严格限定征收对象为原定目标国家。尽管未直接点名,但韩方明确暗示应将该措施仅适用于中国相关企业及中国制造船舶。此外,鉴于汽车运输船具有高频次进出港口的行业特性,韩国政府建议美方设置合理的年度收费上限,以减轻企业负担。 政府还特别强调,韩国汽车产业对美投资贡献。意见书指出,包括现代、起亚在内的韩国车企不仅全面履行了特朗普政府首任期内承诺的投资计划,更在第二任期宣布追加210亿美元投资。在当前美国已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的背景下,若再叠加船舶入港费用,将形成“双重课税”效应,严重削弱韩国出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韩方呼吁美方,若能采纳上述建议调整政策实施细则,既可有效应对美方关切的国际贸易公平性问题,又能最大限度避免误伤战略合作伙伴。韩国作为美国重要盟国,始终通过实质性经济合作为美国产业发展注入动力,期待双方能在就此问题上达成互惠互利的解决方案。
2025-07-07 19:51:21 -
初期热潮退场 比亚迪上月在韩销量遭腰斩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比亚迪(BYD)向来以“平价电动汽车”著称,但在进军韩国市场两个月后,销量出现明显下滑。 据韩国进口汽车协会(KAIDA)4日数据,比亚迪6月在韩新车注册数量为220辆,较5月的513辆锐减57.1%。业内分析指出,比亚迪在经历初期热潮后,开始进入调整期。 比亚迪今年1月在韩开启紧凑型SUV ATTO 3(元PLUS)的预售,以2000万至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万至15万元)区间的高性价比吸引众多韩国民众的关注。此后,产业通商资源部的环保车型申报与韩国环境公团的补贴评估认证程序有所延迟,导致车辆正式交付推迟至4月。 比亚迪在4月交付543辆,5月售出513辆,一度与特斯拉并肩跻身进口电动汽车销售榜单前列。尤其在4月,比亚迪成为韩国进口电动汽车销量第一的品牌。进入6月后,比亚迪销量大幅降至200辆出头,增长趋势明显放缓。ATTO 3的销量遭特斯拉Model Y、奥迪Q4 45 e-tron、大众ID.5与ID.4等反超,跌至第六位。 业内普遍认为,比亚迪的初期热销原因在于“新车效应”与“新鲜品牌”的叠加。ATTO 3凭借实用性与性价比引发市场关注,但不少需求可能仅仅源于早期的短暂兴趣,存在已经淡去的可能性。 为重振销量,比亚迪计划在下半年推出新款车型。中型纯电轿车SEAL(海豹)已在6月实现6辆新车注册,进入正式上市前的最后准备阶段。SEAL全轮驱动版本在韩售价4690万韩元(不含补贴),环境部认证的单次充电综合续航里程为407公里。 业界相关人士表示,比亚迪初期表现强劲,但如果要想实现长期发展,还需扩大车型阵容并建立稳定的售后服务体系。
2025-07-04 19:49:53 -
韩国五大车企销量连续三个月增长 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小幅上升
上月,韩国五大整车企业在国内外市场销量连续三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得益于内需市场表现稳健,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小幅上升。 据业界2日消息,现代汽车、起亚、韩国通用(GM Korea)、雷诺韩国和KG Mobility(KGM,原双龙汽车)五大车企公布数据显示,6月全球销量为69.1507万辆,同比增长0.2%。具体来看,五大车企的全球销量继4月(2.4%)和5月(0.3%)后,已连续三个月实现增长。 数据显示,6月内需销量为11.7712万辆,同比增长5%;出口销量为57.3795万辆,同比下降0.7%。从企业来看,现代汽车在韩国市场销售6.2064万辆(3.8%),海外销售29.6827万辆(1%),总销量达35.8891万辆,同比增长1.5%。起亚在国内售出4.6325万辆(4.6%),海外销售22.3327万辆(-0.7%),总销量为26.9,652万辆,同比增长0.2%。 韩国通用在国内销售1279辆,同比剧减32.7%;海外销售4.3886万辆,同比下降6.5%,总销量为4.5165万辆,同比下降7.6%。雷诺韩国凭借中型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大科雷傲(Grand Koleos)的热销,6月国内销量激增145.6%,达5013辆。但出口量为3555辆,同比大跌48.9%,总销量为8568辆,下降4.8%。KGM在国内售出3031辆(-26.1%),海外为6200辆(18%),总销量为9231辆,同比下降1.4%。 6月,韩国市场最畅销车型为起亚索兰托,销量达7923辆。其次为现代伊兰特(7485辆)、起亚嘉华(6714辆)、起亚狮跑(6363辆)和现代雅尊(5579辆)。去年上半年,五大整车企业全球累计销量达400.3240万辆,同比增长0.4%。其中,韩国国内销量为68.6506万辆(2.4%),海外销量为331.6734万辆,同比减少0.02%(减少554辆)。 按企业划分,现代汽车上半年全球销量为206.6425万辆(0.1%),起亚为158.7161万辆(2.0%),雷诺韩国为4.7027万辆(11.6%),均实现增长。而韩国通用(24.9355万辆,-7.4%)与KGM(5.3272万辆,-5.8%)则出现下降。 上半年最畅销车型为起亚索兰托,累计销量达5.1129万辆,成为唯一销量突破5万辆的车型。自去年9月至今年6月,起亚索兰托已连续10个月蝉联韩国月度销量冠军。若此趋势持续至下半年,起亚索兰托全年销量有望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超越去年的9.4538万辆。
2025-07-02 19:06:44 -
"免死金牌"到期作废 金建希十六宗罪指控今日启动调查
负责调查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夫人金建希各项嫌疑的独立检察组(以下简称独检组)将于7月2日举行办公室揭牌仪式,并正式启动调查,距离前首尔中央地方法院院长闵中基被总统李在明任命为独立检察官过去整整20天。 金建希独检组选址光化门韩国电信(KT)大楼,根据《金建希独检法》独检组将负责调查多达16项有关金建希的指控,包括涉嫌参与操纵德意志汽车和三扶土建股价、金建希名下文创公司科瓦纳(Covana)收受贿赂型赞助、政治掮客明泰均(音)介入公推(政党在选举前通过内部程序选拔和推荐候选人的过程)、接受建真法师不正当请托、将杨平高速公路重点改为其外戚名下地皮、介入第22届地方选举及国会议员选举、教唆毁灭证据、收受名牌包及钻石项链等贵重物品、介入总统室及官邸搬迁相关不正当合同等。 负责金建希独检的闵中基是韩国司法圈中公认的中立与稳重派,他日前向记者透露案件移交已结束,意味着已从检方、警方,以及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等接手与金建希相关指控的各种调查资料,预计即将传唤金建希到案接受讯问。 与历任韩国总统夫人相比,金建希自带话题流量,卷入多起政治、经济丑闻,成为韩国政坛极具争议性的公众人物之一。从尹锡悦参选总统期间,金建希便因涉嫌伪造履历引发巨大争议。当时YTN电视台报道称,金建希在2007年应聘水原女子大学、安阳大学教授时的简历中,涉嫌伪造工作及获奖经历。所谓担任韩国游戏产业协会策划理事、在首尔国际漫画动画节上获奖均为虚假信息。2021年12月,金建希召开记者会,就此事向国民低头致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金建希于1999年在淑明女子大学攻读美术教育硕士专业时提交的论文《保罗·克利绘画特点研究》中,多处内容涉嫌抄袭。当时论文作者署名为金建希的原名金明信(音),JTBC电视台使用论文查重软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篇论文的重复率达42%,论文重复率超过20%在韩国即被视为严重的研究舞弊。 除硕士论文外,金建希在2008年攻读国民大学数码设计博士专业时,提交的论文《使用虚拟形象开发运势内容研究》中也被质疑抄袭。目前金建希的硕士学位已被撤销,国民大学也已启动有关撤销金建希博士学位的行政程序。 在2022年6月,也就是尹锡悦就任韩国总统仅一个月后实施的“总统夫人评价”民调中,56.3%的受访者给予金建希差评,远高于好评率(36.6%),近半数受访者(49.3%)认为金建希应减少存在感。 除了卷入各项负面新闻外,金建希本人也因行事高调、言行不一等不受民众待见,虽然他在尹锡悦就任典礼前夕曾公开表示,将专注做好贤内助的本分工作,除总统夫妇需共同出席的国家重要活动或外交场合外,不会轻易抛头露面。但随后一系列的操作令人大跌眼镜。 金建希在陪同尹锡悦出访东南亚时,总统室公开的一系列照片引发摆拍模仿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和好莱坞著名女星奥黛丽·赫本的质疑,被批“戏精”上身。在出席东盟与韩中日(10+3)领导人会议晚宴时,与美国前总统拜登的合影也引发批评,照片中金建希亲密地挽住拜登手臂,被网友吐槽“作为一国总统夫人,与他国总统勾肩搭背实在有失大雅,行为欠缺思考。” 就在上周,声称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金建希在首尔峨山医院接受治疗后坐轮椅出院,尹锡悦则陪伴在侧并亲自推轮椅,也被网友吐槽是博同情的“作秀”。 可以说在尹锡悦执政的三年时间内,“金建希风险”从尹锡悦竞选初期就如影随形,与丈夫的政治命运深度绑定,护妻心切的尹锡悦始终采取袒护的态度,随着尹锡悦被罢免总统一职,司法豁免特权随即失效,失去“第一夫人”免死金牌的金建希最终还是躲不过调查。 除金建希独检外,调查尹锡悦是否涉嫌内乱、军事叛乱、叛国罪等“12·3”紧急戒严相关11项犯罪行为的《内乱独检法》,以及查明总统办公室和国防部是否曾在海军陆战队侦查团将上等兵蔡某防汛中身亡事件移交给警方的过程中滥权施压的《蔡上等兵独检法》两项独检也陆续启动。 负责调查尹锡悦所涉内乱嫌疑的独检助理朴志英在记者会上引用“法不阿贵”的成语,强调将依据《刑事诉讼法》,严格进行调查。“法不阿贵”出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的《韩非子·有度》,意为法律对一切人平等,不偏袒权贵。 三大独检的正式启动标志着韩国政治生态进入全面修复受损宪政秩序的新阶段,无论调查进展如何都将在未来几个月深刻影响韩国的政治版图与公众信任度,等待尹锡悦和金建希的将是法律的审判与历史的评判。
2025-07-02 17:00:00 -
韩国6月出口创历史新高 半导体成最大支柱
尽管受美国关税波动影响,韩国6月出口同比增长4.3%,半导体与汽车出口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产业通商资源部(以下简称产业部)1日发布韩国进出口动向显示,6月出口额达598亿美元,创下历年6月的最高水平。 从出口品类来看,半导体以149.7亿美元的出口额继续位居首位,同比增长11.6%,汽车以63亿美元出口增长2.3%,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生物健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6.5%,达16.6亿美元,船舶出口更是大幅攀升63.4%(25亿美元),电脑(15.2%)与汽车零部件(2.4%)也同比实现增长。 但石油产品与石油化工出口表现疲软,分别同比下降2.0%和15.5%。另外,农水产食品(10.3亿美元)、化妆品(9.5亿美元)、电器(15.8亿美元)分别同比上升7.7%、22.0%、14.8%。 从地区来看,因关税影响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12.4亿美元,同比减少0.5%,对中国的出口同比下降2.7%(104.2亿美元)。此外,韩国对印度(2.3%)、独立国家联合体(18.5%)、中南美洲(3.3%)、日本(3.0%)、中东(14.8%)及中国台湾(31.0%)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均同比实现增长。 上虞韩国进口总额达507.2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能源进口(原油、天然气)同比下降14.7%至85.5亿美元,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非能源进口则增长7.9%至421.7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韩国累计出口总额为3347亿美元,同比微降0.03%,基本与去年持平。进口总额为3069亿美元,同比减少1.6%。整体来看,上半年贸易顺差为27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亿美元。 产业部长官安德根表示,尽管上半年韩国受美国关税措施、经济复苏放缓以及中东局势等影响,出口仍维持去年同期水平,6月更是创下历史新高。政府今后将全力应对与美国的贸易协商,尽快制定出口支援对策,包括扩大贸易金融支持与开拓可代替市场,最大限度减少对韩国企业的负面影响。
2025-07-02 00:27:16 -
全固态电池竞赛升温 中国电动车企抢跑全球市场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相继展开全固态电池商业化测试,全球整车与电池行业正在紧张观望局势发展。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在安全和效率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如果该技术在中国企业的主导下提前实现商业化,电动汽车和电池市场的主导地位则可能由中国掌控。因此,韩国三大电池巨头也开始全力投入全固态电池的开发。 据美国电动汽车专业媒体Electrek本月1日报道,中国最大电动车企比亚迪(BYD)最近已在电动轿车海豹(SEAL)车型中搭载全固态电池并启动测试。初步测试结果显示,该车单次充电可行驶1875公里。该款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12分钟内即可充电至80%。 Electrek称,比亚迪计划自2027年起在海豹车型上正式搭载全固态电池,届时海豹则会成为全球首款使用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比亚迪预计在2027年至2029年进行限量生产,并自2030年起大规模量产。比亚迪方面对相关报道予以否认,但在今年2月已宣布2027年投入全固态电池量产,因此业内普遍认为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除了比亚迪之外,华为也在近期申请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专利。华为宣称,该款电池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0公里,但业内对该说法保持观望态度。随着中国电动车企在全固态电池商业化方面加速前进,全球整车和电池行业对此充满警惕。 全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最大差异在于采用固体电解质,全固态电池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耐高温高压,不易发生起火或爆炸。与此同时,全固态电池的制造过程也相应需要承受极高的压力和温度,制造设备难以搭建,同时还需解决固体电解质带来的界面阻抗等难题。因此,作为“理想电池”的全固态电池开发面临诸多挑战。 过去,日本在该领域的技术遥遥领先,拥有约全球40%的相关专利,但近年来中国正在迅速迎头赶上。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预测,全球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或从2022年的2750万美元激增至2030年的400亿美元。 在这一趋势下,韩国的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三大电池企业也纷纷加大在全固态电池方面的投入。其中,三星SDI在商业化方面走在前沿,2023年建成全固态电池试点产线,并树立2027年实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量产的目标。LG新能源计划在今年内建成试点产线,目标为2030年实现量产。 SK On则在技术深化方面最为积极,目前正在同步开发高分子氧化物和硫化物两类全固态电池,目标分别为2028年和2030年实现商业化。今年5月,SK On与汉阳大学金东元教授团队合作,成功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寿命提升至3倍,并与延世大学朴钟赫教授团队联合揭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的固化时间与电池寿命之间的关联。 此外,SK On去年1月还与美国Solid Power公司签署全固态电池开发的技术转让协议,加速相关技术落地。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表示,率先实现全固态电池商业化就能重新定义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格局,在这个关键时期,整车行业与电池行业的合作至关重要。
2025-07-01 19:32:15 -
中国企业加速布局韩国核心产业市场 多领域深化本土化战略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整合的态势下,中国企业正以系统化及多元化的方式加速拓展韩国市场。新能源电池、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中国企业,通过设立本土法人、招聘人才、拓展销售渠道,以及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大型基建项目等方式,全面深化在韩业务布局。 据业界29日消息,全球电池巨头宁德时代(CATL)近日通过全球商务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及各大招聘平台连续发布多个专业技术岗位的招聘信息。据悉,部分猎头机构还向韩国本土电池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发出邀约。此次招聘重点聚焦储能系统(ESS)海外项目的全流程管理,包括需求分析与评估、定制化解决方案设计、投标文件编制、技术协议磋商,以及本土技术标准适配等核心业务环节。ESS作为电力系统的“调节器”,在韩国新能源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据SNE Research数据,宁德时代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在全球ESS市场斩获38%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榜首。 今年宁德时代在首尔江南设立韩国法人,正式进军韩国市场。鉴于目前宁德时代在韩尚未建立生产基地,结合其招聘需求和业务规划,业内分析认为,该举措意在参与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主导的“ESS中央合同市场竞标项目”。产业通商资源部于上月22日宣布启动总容量达540MW的大型ESS建设项目,首轮招标规模达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4亿元)后续还将推出多轮补充招标。 据悉,宁德时代已在欧洲、东南亚等重点市场采用本土化运营模式,通过设立当地法人及人才招聘,深度布局当地ESS市场。但业界普遍认为,考虑到本次招标评审中包含“对韩国产业经济贡献度”等指标,加之项目由政府主导,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等韩国本土电池巨头仍具主场优势。但也有分析认为,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性价比,宁德时代有望在后续项目中获得突破。 此外,中国家电领军企业TCL也多管齐下拓展韩国市场。TCL自2023年成立韩国法人以来,逐步构建涵盖电子商务运营、数字营销、客户服务于一体的本土化运营体系。近期,TCL通过地铁广告矩阵投放、与本土电商平台战略合作等多元方式,重点推广高性价比大尺寸智能电视产品,积极抢占韩国市场。 智能科技企业小米的韩国布局同样引人注目。继今年年初完成法人注册后,小米于本月28日在首尔国际金融中心(IFC Mall)开设首家线下旗舰店“小米之家”。据悉,小米还将建立大型家电专业售后服务体系,并计划将零售网络扩展至京畿道等主要商圈。 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电动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BYD)今年正式进军韩国汽车市场,首推定价在2000万韩元区间的紧凑型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车型"ATTO 3",以卓越的性价比优势备受关注。目前,比亚迪已在韩国主要城市建立12个官方服务中心,预计年底前将扩展至25个以上,以进一步完善在韩业务版图。
2025-06-29 19:36:38
-
韩国四成出口企业看淡下半年盈利 关税成最大不确定因素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委托市场调研机构Mono Research对从事十大主要出口行业的1000家企业为对象开展调查,并于11日公布结果显示,38.7%的企业预计今年下半年出口盈利能力将较去年同期下滑。预计盈利将有所改善的企业占比为14%,其余47.3%则认为与去年持平。 从行业分布来看,“盈利能力下滑”的预期在汽车零部件(66.7%)、汽车(53.8%)、通用机械(50%)、石油化工(44%)、钢铁(40.6%)等七个行业中占比较高。 对于出口盈利能力下滑的原因,企业普遍将关税负担加重(44.8%)视为主要因素,其次是出口竞争加剧导致的产品单价下调(34.5%),以及人工等运营成本上升(13.8%)。 下半年出口面临的主要风险中,“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被53.3%的企业视为最大不确定因素,其后依次为全球低增长引发的需求萎缩(14%)和中美贸易摩擦升级(12.7%)。 值得关注的是,多达92%的企业表示,上调关税幅度超过15%,将难以承受压力。韩经协指出,若特朗普政府如期于8月1日启动对韩国产品加征25%的“互惠关税”,多数出口企业或将陷入经营困境。 面对潜在的贸易壁垒,企业正积极制定应对方案。主要策略包括削减成本(33.7%)、调整出口价格(33.2%)以及扩大海外本地化生产(14.7%)等,但仍有14.2%的企业表示暂无具体应对方案。 在出口环境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的背景下,韩经协预测,今年下半年韩国整体出口额将同比减少1.6%。从行业来看,电子零部件(1.3%)、生物健康(1.6%)等四个行业预计实现增长,而钢铁(-5%)、船舶(-2.5%)等六个行业预计将出现下滑。 为增强出口竞争力,企业普遍呼吁政府在制度层面加大支持力度。首要诉求是通过强化自由贸易协定(FTA)网络,以缓解关税负担(37%);其次为扩大法人税减免及投资抵扣等税制优惠(18.7%),以及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出口市场(12.6%)。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尚浩(音)表示:“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和全球需求疲软预计将在短期内持续。企业以削减成本为主的短期对策存在局限,亟需结合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制度性出口支援,包括强化FTA网络、推进市场多元化和提升产品竞争力等中长期对策。”
2025-07-11 18:34:54 -
全球资本流入韩国股市 投资专家预测十年回报率超10%
全球投资专家预测,韩国股市有望在未来10年内成为亚洲及全球新兴市场中收益率最高的市场。 据彭博社近日报道,全球投资研究机构晨星财富投资组合经理马克·普雷斯科特(Mark Preskett)表示,正在减持中国和日本股票,同时增加对韩国市场的投资比重。普雷斯科特押注韩国将在未来10年内成为亚洲及全球新兴市场中带来最佳投资回报的市场。 普雷斯科特指出,韩国市场的主要吸引力在于人工智能(AI)相关的科技股,以及韩国政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新举措。他预计韩国股市未来10年的年回报率将达到11%至12%。在个别股票方面,他认为生产AI产业关键组件——高带宽内存(HBM)芯片的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目前被低估,具有较大投资价值。 他还提到,韩国政府正在推动“企业价值提升”计划,致力于将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法制化。这一举措有助于缓解投资者对少数股东权益保护不足以及财阀家族主导企业治理等长期担忧。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今年以来已上涨逾30%,成为全球表现最佳的股市之一。在总统李在明当选前后,全球基金于5月和6月向韩国股市投入了约30亿美元。随着韩国股市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持续提升,本月9日KOSPI指数收盘上涨18.79点,涨幅0.6%,报3133.74点,创3年10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7日宣布对韩国进口产品征收25%对等关税,韩国政府面临一定挑战,但普雷斯科特对此并不担心。他预测两国将在未来几周内达成某种协议。与此同时,考虑到现有汽车关税尚未升级,以及电子产品和药品享有关税豁免等因素,普雷斯科特对韩国市场前景保持积极态度。
2025-07-10 19:02:24 -
韩国年轻人购车比例创新低 老年群体成新车市场主力
据韩国汽车数据研究机构Carisyou于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1月至6月,20多岁个人购车者注册的新车数量为2.9066万辆,仅占整体注册量(51.1848万辆)的5.7%。该年龄段注册占比曾在2016年达到8.8%,随后持续下滑,2022年降至7.8%,去年进一步下降至6.7%。若下半年延续这一趋势,今年全年占比或将创近十年来新低。 30多岁群体的新车注册数量也出现下降。今年上半年,30多岁个人购车者的新车注册数量为9.9611万辆,占比19.5%。相比2016年25.9%的占比,十年来下降了6.4个百分点,预计今年有望首次跌破20%的关口。 与年轻群体形成对比的是,老年群体的购车需求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60多岁和70多岁群体的新车注册数量分别为9.2123万辆和2.301万辆,占比分别为18%和4.5%。2016年同期,60多岁占比为9.6%,70多岁为2.8%,十年间均实现大幅提升。 业内普遍认为,20至30多岁群体新车注册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汽车不再是必需品”的观念逐渐普及。受共享经济兴起和汽车价格上涨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选择通过共享汽车平台满足日常出行需求,以降低购车和养车成本。 相比之下,尽管政府积极推动高龄驾驶者主动交还驾照以降低交通事故风险,但在老龄化加速和再就业需求增加的背景下,60至70多岁群体对个人出行的依赖依然较大,汽车仍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对此,大林大学经营学系教授金必洙表示:“20至30多岁群体购车意愿下降,除了受经济低迷影响外,共享文化的普及也淡化了必须拥有汽车的传统观念。相比之下,60至70多岁群体中,随着再就业者的增加,为保障通勤和日常出行,汽车依然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2025-07-08 19:25:57 -
中美造船业博弈加剧 韩方呼吁美方避免"误伤"盟友
韩国政府正式就美国拟实施的船舶入港费政策向美方提出交涉,请求将政策适用范围限定于中国相关企业,避免对韩国航运及汽车产业造成连带影响。 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当地时间7日消息,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与海洋水产部日前联合向USTR递交正式意见书,就美方拟于今年10月实施的船舶入港费政策表达了上述立场。 该意见书针对USTR于今年4月17日公布的系列措施,包括自今年10月14日起,所有由中国航运公司运营或在中国建造的船舶进入美国港口时,均需缴纳额外入港费用;而针对汽车运输船领域,征收范围将扩大至所有外国建造的同类船舶,旨在通过贸易手段限制中国造船及航运产业发展,以重振美国本土造船业。 韩国政府在意见书中明确指出,当前政策方案将不可避免地波及韩国核心产业。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等整车制造商,以及汽车运输企业现代格罗唯视(Glovis)等韩国企业的国际物流成本或将显著提升。韩方强调,该政策不仅偏离其遏制特定国家产业扩张的初衷,更对韩美两国相关产业链造成冲击,不利于维护双方长期建立的互利共赢贸易关系。 韩方希望美方重新审视政策适用范围,严格限定征收对象为原定目标国家。尽管未直接点名,但韩方明确暗示应将该措施仅适用于中国相关企业及中国制造船舶。此外,鉴于汽车运输船具有高频次进出港口的行业特性,韩国政府建议美方设置合理的年度收费上限,以减轻企业负担。 政府还特别强调,韩国汽车产业对美投资贡献。意见书指出,包括现代、起亚在内的韩国车企不仅全面履行了特朗普政府首任期内承诺的投资计划,更在第二任期宣布追加210亿美元投资。在当前美国已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的背景下,若再叠加船舶入港费用,将形成“双重课税”效应,严重削弱韩国出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韩方呼吁美方,若能采纳上述建议调整政策实施细则,既可有效应对美方关切的国际贸易公平性问题,又能最大限度避免误伤战略合作伙伴。韩国作为美国重要盟国,始终通过实质性经济合作为美国产业发展注入动力,期待双方能在就此问题上达成互惠互利的解决方案。
2025-07-07 19:51:21 -
初期热潮退场 比亚迪上月在韩销量遭腰斩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比亚迪(BYD)向来以“平价电动汽车”著称,但在进军韩国市场两个月后,销量出现明显下滑。 据韩国进口汽车协会(KAIDA)4日数据,比亚迪6月在韩新车注册数量为220辆,较5月的513辆锐减57.1%。业内分析指出,比亚迪在经历初期热潮后,开始进入调整期。 比亚迪今年1月在韩开启紧凑型SUV ATTO 3(元PLUS)的预售,以2000万至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万至15万元)区间的高性价比吸引众多韩国民众的关注。此后,产业通商资源部的环保车型申报与韩国环境公团的补贴评估认证程序有所延迟,导致车辆正式交付推迟至4月。 比亚迪在4月交付543辆,5月售出513辆,一度与特斯拉并肩跻身进口电动汽车销售榜单前列。尤其在4月,比亚迪成为韩国进口电动汽车销量第一的品牌。进入6月后,比亚迪销量大幅降至200辆出头,增长趋势明显放缓。ATTO 3的销量遭特斯拉Model Y、奥迪Q4 45 e-tron、大众ID.5与ID.4等反超,跌至第六位。 业内普遍认为,比亚迪的初期热销原因在于“新车效应”与“新鲜品牌”的叠加。ATTO 3凭借实用性与性价比引发市场关注,但不少需求可能仅仅源于早期的短暂兴趣,存在已经淡去的可能性。 为重振销量,比亚迪计划在下半年推出新款车型。中型纯电轿车SEAL(海豹)已在6月实现6辆新车注册,进入正式上市前的最后准备阶段。SEAL全轮驱动版本在韩售价4690万韩元(不含补贴),环境部认证的单次充电综合续航里程为407公里。 业界相关人士表示,比亚迪初期表现强劲,但如果要想实现长期发展,还需扩大车型阵容并建立稳定的售后服务体系。
2025-07-04 19:49:53 -
韩国五大车企销量连续三个月增长 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小幅上升
上月,韩国五大整车企业在国内外市场销量连续三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得益于内需市场表现稳健,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小幅上升。 据业界2日消息,现代汽车、起亚、韩国通用(GM Korea)、雷诺韩国和KG Mobility(KGM,原双龙汽车)五大车企公布数据显示,6月全球销量为69.1507万辆,同比增长0.2%。具体来看,五大车企的全球销量继4月(2.4%)和5月(0.3%)后,已连续三个月实现增长。 数据显示,6月内需销量为11.7712万辆,同比增长5%;出口销量为57.3795万辆,同比下降0.7%。从企业来看,现代汽车在韩国市场销售6.2064万辆(3.8%),海外销售29.6827万辆(1%),总销量达35.8891万辆,同比增长1.5%。起亚在国内售出4.6325万辆(4.6%),海外销售22.3327万辆(-0.7%),总销量为26.9,652万辆,同比增长0.2%。 韩国通用在国内销售1279辆,同比剧减32.7%;海外销售4.3886万辆,同比下降6.5%,总销量为4.5165万辆,同比下降7.6%。雷诺韩国凭借中型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大科雷傲(Grand Koleos)的热销,6月国内销量激增145.6%,达5013辆。但出口量为3555辆,同比大跌48.9%,总销量为8568辆,下降4.8%。KGM在国内售出3031辆(-26.1%),海外为6200辆(18%),总销量为9231辆,同比下降1.4%。 6月,韩国市场最畅销车型为起亚索兰托,销量达7923辆。其次为现代伊兰特(7485辆)、起亚嘉华(6714辆)、起亚狮跑(6363辆)和现代雅尊(5579辆)。去年上半年,五大整车企业全球累计销量达400.3240万辆,同比增长0.4%。其中,韩国国内销量为68.6506万辆(2.4%),海外销量为331.6734万辆,同比减少0.02%(减少554辆)。 按企业划分,现代汽车上半年全球销量为206.6425万辆(0.1%),起亚为158.7161万辆(2.0%),雷诺韩国为4.7027万辆(11.6%),均实现增长。而韩国通用(24.9355万辆,-7.4%)与KGM(5.3272万辆,-5.8%)则出现下降。 上半年最畅销车型为起亚索兰托,累计销量达5.1129万辆,成为唯一销量突破5万辆的车型。自去年9月至今年6月,起亚索兰托已连续10个月蝉联韩国月度销量冠军。若此趋势持续至下半年,起亚索兰托全年销量有望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超越去年的9.4538万辆。
2025-07-02 19:06:44 -
"免死金牌"到期作废 金建希十六宗罪指控今日启动调查
负责调查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夫人金建希各项嫌疑的独立检察组(以下简称独检组)将于7月2日举行办公室揭牌仪式,并正式启动调查,距离前首尔中央地方法院院长闵中基被总统李在明任命为独立检察官过去整整20天。 金建希独检组选址光化门韩国电信(KT)大楼,根据《金建希独检法》独检组将负责调查多达16项有关金建希的指控,包括涉嫌参与操纵德意志汽车和三扶土建股价、金建希名下文创公司科瓦纳(Covana)收受贿赂型赞助、政治掮客明泰均(音)介入公推(政党在选举前通过内部程序选拔和推荐候选人的过程)、接受建真法师不正当请托、将杨平高速公路重点改为其外戚名下地皮、介入第22届地方选举及国会议员选举、教唆毁灭证据、收受名牌包及钻石项链等贵重物品、介入总统室及官邸搬迁相关不正当合同等。 负责金建希独检的闵中基是韩国司法圈中公认的中立与稳重派,他日前向记者透露案件移交已结束,意味着已从检方、警方,以及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等接手与金建希相关指控的各种调查资料,预计即将传唤金建希到案接受讯问。 与历任韩国总统夫人相比,金建希自带话题流量,卷入多起政治、经济丑闻,成为韩国政坛极具争议性的公众人物之一。从尹锡悦参选总统期间,金建希便因涉嫌伪造履历引发巨大争议。当时YTN电视台报道称,金建希在2007年应聘水原女子大学、安阳大学教授时的简历中,涉嫌伪造工作及获奖经历。所谓担任韩国游戏产业协会策划理事、在首尔国际漫画动画节上获奖均为虚假信息。2021年12月,金建希召开记者会,就此事向国民低头致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金建希于1999年在淑明女子大学攻读美术教育硕士专业时提交的论文《保罗·克利绘画特点研究》中,多处内容涉嫌抄袭。当时论文作者署名为金建希的原名金明信(音),JTBC电视台使用论文查重软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篇论文的重复率达42%,论文重复率超过20%在韩国即被视为严重的研究舞弊。 除硕士论文外,金建希在2008年攻读国民大学数码设计博士专业时,提交的论文《使用虚拟形象开发运势内容研究》中也被质疑抄袭。目前金建希的硕士学位已被撤销,国民大学也已启动有关撤销金建希博士学位的行政程序。 在2022年6月,也就是尹锡悦就任韩国总统仅一个月后实施的“总统夫人评价”民调中,56.3%的受访者给予金建希差评,远高于好评率(36.6%),近半数受访者(49.3%)认为金建希应减少存在感。 除了卷入各项负面新闻外,金建希本人也因行事高调、言行不一等不受民众待见,虽然他在尹锡悦就任典礼前夕曾公开表示,将专注做好贤内助的本分工作,除总统夫妇需共同出席的国家重要活动或外交场合外,不会轻易抛头露面。但随后一系列的操作令人大跌眼镜。 金建希在陪同尹锡悦出访东南亚时,总统室公开的一系列照片引发摆拍模仿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和好莱坞著名女星奥黛丽·赫本的质疑,被批“戏精”上身。在出席东盟与韩中日(10+3)领导人会议晚宴时,与美国前总统拜登的合影也引发批评,照片中金建希亲密地挽住拜登手臂,被网友吐槽“作为一国总统夫人,与他国总统勾肩搭背实在有失大雅,行为欠缺思考。” 就在上周,声称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金建希在首尔峨山医院接受治疗后坐轮椅出院,尹锡悦则陪伴在侧并亲自推轮椅,也被网友吐槽是博同情的“作秀”。 可以说在尹锡悦执政的三年时间内,“金建希风险”从尹锡悦竞选初期就如影随形,与丈夫的政治命运深度绑定,护妻心切的尹锡悦始终采取袒护的态度,随着尹锡悦被罢免总统一职,司法豁免特权随即失效,失去“第一夫人”免死金牌的金建希最终还是躲不过调查。 除金建希独检外,调查尹锡悦是否涉嫌内乱、军事叛乱、叛国罪等“12·3”紧急戒严相关11项犯罪行为的《内乱独检法》,以及查明总统办公室和国防部是否曾在海军陆战队侦查团将上等兵蔡某防汛中身亡事件移交给警方的过程中滥权施压的《蔡上等兵独检法》两项独检也陆续启动。 负责调查尹锡悦所涉内乱嫌疑的独检助理朴志英在记者会上引用“法不阿贵”的成语,强调将依据《刑事诉讼法》,严格进行调查。“法不阿贵”出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的《韩非子·有度》,意为法律对一切人平等,不偏袒权贵。 三大独检的正式启动标志着韩国政治生态进入全面修复受损宪政秩序的新阶段,无论调查进展如何都将在未来几个月深刻影响韩国的政治版图与公众信任度,等待尹锡悦和金建希的将是法律的审判与历史的评判。
2025-07-02 17:00:00 -
韩国6月出口创历史新高 半导体成最大支柱
尽管受美国关税波动影响,韩国6月出口同比增长4.3%,半导体与汽车出口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产业通商资源部(以下简称产业部)1日发布韩国进出口动向显示,6月出口额达598亿美元,创下历年6月的最高水平。 从出口品类来看,半导体以149.7亿美元的出口额继续位居首位,同比增长11.6%,汽车以63亿美元出口增长2.3%,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生物健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6.5%,达16.6亿美元,船舶出口更是大幅攀升63.4%(25亿美元),电脑(15.2%)与汽车零部件(2.4%)也同比实现增长。 但石油产品与石油化工出口表现疲软,分别同比下降2.0%和15.5%。另外,农水产食品(10.3亿美元)、化妆品(9.5亿美元)、电器(15.8亿美元)分别同比上升7.7%、22.0%、14.8%。 从地区来看,因关税影响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12.4亿美元,同比减少0.5%,对中国的出口同比下降2.7%(104.2亿美元)。此外,韩国对印度(2.3%)、独立国家联合体(18.5%)、中南美洲(3.3%)、日本(3.0%)、中东(14.8%)及中国台湾(31.0%)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均同比实现增长。 上虞韩国进口总额达507.2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能源进口(原油、天然气)同比下降14.7%至85.5亿美元,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非能源进口则增长7.9%至421.7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韩国累计出口总额为3347亿美元,同比微降0.03%,基本与去年持平。进口总额为3069亿美元,同比减少1.6%。整体来看,上半年贸易顺差为27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亿美元。 产业部长官安德根表示,尽管上半年韩国受美国关税措施、经济复苏放缓以及中东局势等影响,出口仍维持去年同期水平,6月更是创下历史新高。政府今后将全力应对与美国的贸易协商,尽快制定出口支援对策,包括扩大贸易金融支持与开拓可代替市场,最大限度减少对韩国企业的负面影响。
2025-07-02 00:27:16 -
全固态电池竞赛升温 中国电动车企抢跑全球市场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相继展开全固态电池商业化测试,全球整车与电池行业正在紧张观望局势发展。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在安全和效率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如果该技术在中国企业的主导下提前实现商业化,电动汽车和电池市场的主导地位则可能由中国掌控。因此,韩国三大电池巨头也开始全力投入全固态电池的开发。 据美国电动汽车专业媒体Electrek本月1日报道,中国最大电动车企比亚迪(BYD)最近已在电动轿车海豹(SEAL)车型中搭载全固态电池并启动测试。初步测试结果显示,该车单次充电可行驶1875公里。该款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12分钟内即可充电至80%。 Electrek称,比亚迪计划自2027年起在海豹车型上正式搭载全固态电池,届时海豹则会成为全球首款使用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比亚迪预计在2027年至2029年进行限量生产,并自2030年起大规模量产。比亚迪方面对相关报道予以否认,但在今年2月已宣布2027年投入全固态电池量产,因此业内普遍认为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除了比亚迪之外,华为也在近期申请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专利。华为宣称,该款电池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0公里,但业内对该说法保持观望态度。随着中国电动车企在全固态电池商业化方面加速前进,全球整车和电池行业对此充满警惕。 全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最大差异在于采用固体电解质,全固态电池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耐高温高压,不易发生起火或爆炸。与此同时,全固态电池的制造过程也相应需要承受极高的压力和温度,制造设备难以搭建,同时还需解决固体电解质带来的界面阻抗等难题。因此,作为“理想电池”的全固态电池开发面临诸多挑战。 过去,日本在该领域的技术遥遥领先,拥有约全球40%的相关专利,但近年来中国正在迅速迎头赶上。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预测,全球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或从2022年的2750万美元激增至2030年的400亿美元。 在这一趋势下,韩国的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三大电池企业也纷纷加大在全固态电池方面的投入。其中,三星SDI在商业化方面走在前沿,2023年建成全固态电池试点产线,并树立2027年实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量产的目标。LG新能源计划在今年内建成试点产线,目标为2030年实现量产。 SK On则在技术深化方面最为积极,目前正在同步开发高分子氧化物和硫化物两类全固态电池,目标分别为2028年和2030年实现商业化。今年5月,SK On与汉阳大学金东元教授团队合作,成功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寿命提升至3倍,并与延世大学朴钟赫教授团队联合揭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的固化时间与电池寿命之间的关联。 此外,SK On去年1月还与美国Solid Power公司签署全固态电池开发的技术转让协议,加速相关技术落地。汽车行业相关人士表示,率先实现全固态电池商业化就能重新定义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格局,在这个关键时期,整车行业与电池行业的合作至关重要。
2025-07-01 19:32:15 -
中国企业加速布局韩国核心产业市场 多领域深化本土化战略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整合的态势下,中国企业正以系统化及多元化的方式加速拓展韩国市场。新能源电池、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中国企业,通过设立本土法人、招聘人才、拓展销售渠道,以及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大型基建项目等方式,全面深化在韩业务布局。 据业界29日消息,全球电池巨头宁德时代(CATL)近日通过全球商务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及各大招聘平台连续发布多个专业技术岗位的招聘信息。据悉,部分猎头机构还向韩国本土电池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发出邀约。此次招聘重点聚焦储能系统(ESS)海外项目的全流程管理,包括需求分析与评估、定制化解决方案设计、投标文件编制、技术协议磋商,以及本土技术标准适配等核心业务环节。ESS作为电力系统的“调节器”,在韩国新能源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据SNE Research数据,宁德时代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在全球ESS市场斩获38%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榜首。 今年宁德时代在首尔江南设立韩国法人,正式进军韩国市场。鉴于目前宁德时代在韩尚未建立生产基地,结合其招聘需求和业务规划,业内分析认为,该举措意在参与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主导的“ESS中央合同市场竞标项目”。产业通商资源部于上月22日宣布启动总容量达540MW的大型ESS建设项目,首轮招标规模达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4亿元)后续还将推出多轮补充招标。 据悉,宁德时代已在欧洲、东南亚等重点市场采用本土化运营模式,通过设立当地法人及人才招聘,深度布局当地ESS市场。但业界普遍认为,考虑到本次招标评审中包含“对韩国产业经济贡献度”等指标,加之项目由政府主导,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等韩国本土电池巨头仍具主场优势。但也有分析认为,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性价比,宁德时代有望在后续项目中获得突破。 此外,中国家电领军企业TCL也多管齐下拓展韩国市场。TCL自2023年成立韩国法人以来,逐步构建涵盖电子商务运营、数字营销、客户服务于一体的本土化运营体系。近期,TCL通过地铁广告矩阵投放、与本土电商平台战略合作等多元方式,重点推广高性价比大尺寸智能电视产品,积极抢占韩国市场。 智能科技企业小米的韩国布局同样引人注目。继今年年初完成法人注册后,小米于本月28日在首尔国际金融中心(IFC Mall)开设首家线下旗舰店“小米之家”。据悉,小米还将建立大型家电专业售后服务体系,并计划将零售网络扩展至京畿道等主要商圈。 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电动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BYD)今年正式进军韩国汽车市场,首推定价在2000万韩元区间的紧凑型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车型"ATTO 3",以卓越的性价比优势备受关注。目前,比亚迪已在韩国主要城市建立12个官方服务中心,预计年底前将扩展至25个以上,以进一步完善在韩业务版图。
2025-06-29 1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