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法国’新闻 34个
-
报告:韩国收入再分配功能垫底经合组织
据韩联社23日援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最新统计数据,韩国通过税收和福利制度实现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在成员国中处于最低水平。2022年,韩国的税前和税后基尼系数改善率仅为18.2%,在31个公布相关数据的OECD成员国中排名第28位,远低于成员国平均值31.9%。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通用指标,数值介于0到1之间,越接近0表示收入分配越趋向平等。数据显示,韩国的市场收入基尼系数为0.396,在31个国家中排名第二。然而,税后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324,排名下降至第20位。 在OECD成员国中,比利时以48%的改善率位居榜首,芬兰、法国、斯洛文尼亚等欧洲国家紧随其后。相比之下,仅有哥斯达黎加、智利和墨西哥的改善率低于韩国。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日本和瑞士尚未公布最新数据。日本在2021年的改善率为34.1%,虽处于中下水平,但仍高于韩国。 近年来,韩国的基尼系数改善率虽有所提升,但仍远低于OECD平均水平。2020年,受新冠疫情期间政府补助金政策影响,改善率达到19%,创历史新高,但此后逐年下降,2022年回落至18.2%。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改善率持续上升,导致韩国的全球排名自2011年以来持续下滑,从第24位跌至2022年的第28位。 专家指出,尹锡悦政府推行的紧缩财政和减税政策可能进一步削弱收入再分配功能。该政府以“健全财政”为口号,削减文在寅政府时期扩大的总支出增长率,并下调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级距,推动遗产税改革,引发反对党批评其为“富人减税”。 忠南大学经济学教授郑世恩(音)表示,韩国的福利制度尚不完善,贫困群体、失业人口以及因人口老龄化增加的退休群体均面临收入保障问题。他强调,尹锡悦政府的收入再分配功能较文在寅政府时期大幅削弱,若要达到OECD平均水平,政府需重新审视减税政策,并调整国民年金(养老金)改革方案,以增强对退休人群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减少社会不平等。 位于首尔西大门区的国民年金公团首尔北部地区本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3 19:42:12 -
韩国继承税制"高墙" 加剧企业价值蒸发及富人加速流失
【图片来源 AI】 韩国现行的继承税制度日益成为制约企业传承和发展的重大障碍。目前,执政党提出将继承税最高税率从50%下调至40%的改革方案,但在野党对此持反对意见,此举可能仅为少数富人谋利。 韩国继承税最高税率达50%,仅次于日本(55%)。若最大股东持股率超过50%时,还需额外缴纳“最大股东附加税”,税率高达65%。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韩国位居前列,相比之下,法国(45%)、美国(40%)、英国(40%)、西班牙(34%)等发达国家的税率均低于韩国,且有14个成员国已完全废除继承税。即便是富人较多的中国,其继承税率也仅为0.5%至3%之间。 韩商工会议所指出,过高的继承税负严重阻碍了企业经营权的顺利传承,削弱了经济活力。多数发达国家均建立了包括税收优惠、法律支持等在内的企业继承支持政策体系,旨在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维护经济稳定并保障就业。大韩商工会议所强调,降低继承税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举措。对于在野党将减税政策视为“对富人的差别化特惠”的观点,认为是固守陈规的思维模式。当前,激活经济才是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政府应采取实质性措施,包括放宽继承税率、消除双重课税等制度性障碍,以营造有利于企业传承和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在韩国的家业继承制度中,若继承人的个人资产(包括房产、存款、投资等)超过可扣除税额的2倍,则无法享受家业继承扣除制度的税收优惠。该政策原本旨在防止高资产群体滥用税收优惠,确保政策红利切实惠及需要支持的中小企业。然而,随着韩国社会老龄化加剧,许多80至90岁高龄企业主仍在职,而其子女也已步入60至70岁,"老人传承给老人"的现象日益普遍。由于子女年龄偏大,个人资产积累丰厚,实际上能够满足该政策条件并享受优惠的企业寥寥无几。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未能充分考虑这一实际情况,导致政策效果与初衷严重偏离。 据韩国税收财政研究院于去年12月发表的《纳税人认知及偏好分析》报告显示,韩国国民普遍认为最高继承税率应控制在40%以下,并支持累进税率制度,即继承财产越多,税率相应提高。具体而言,受访者认为合理的税负水平应随继承财产规模递增:1亿韩元以下税率为0至5%,10亿韩元为5至15%,20亿韩元为5至20%,50亿韩元为10至30%,100亿韩元为15至35%,500亿韩元以上为20至40%。 在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韩国现行税收体系正成为制约未来竞争力的绊脚石。国际投资移民咨询机构Henley&Partners最新报告显示,韩国高净值人群净流出量位居全球第四,预计一年间流失约1200人,仅次于中国(1.52万人)、英国(9500人)和印度(4300人)。按人口比例计算,流失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为吸引跨国企业和高端人才,纷纷推出包括废除继承税在内的企业友好型政策,相比之下,韩国的继承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现任企业主去世后,继承人不得不抛售股份以支付高额继承税,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经营权弱化,甚至面临被外部企业收购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不仅限制了企业继承人的创新投资意愿,还加剧了人才流失。 此前,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大韩商工会议所、中小企业中央会、韩国经营者总协会、韩国经济人协会、韩国贸易协会等六大经济团体联合向政府提交《敦促修订继承及赠与税制度联合声明》并指出,当前过高的继承税负担已对韩国企业生态造成严重冲击。沉重的税负迫使本土企业纷纷将业务转移至海外,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无力承担继承税而被迫出售给外资或直接关闭。这不仅加剧了企业经营压力,更导致韩国企业价值严重流失。 经济团体强调,韩国亟需摒弃根深蒂固的政治思维,将继承税负调整至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以维护本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界普遍认为,企业继承的本质是技术传承和就业岗位的延续,而非单纯的财富转移。随着企业传承至第二代、第三代,经营能力持续弱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对韩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
2025-03-13 17:35:54 -
《编号17》北美强势登顶 票房前景仍受关注
韩国导演奉俊昊的新作《编号17》上周末登顶北美票房榜,成为首位取得这一成就的韩国导演。然而,尽管影片在北美及全球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成绩,其首周表现仍未能达到预期。分析人士指出,影片或难以收回巨额制作成本和营销费用。 根据美国票房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当地时间9日发布的数据,《编号17》于3月7日上映,首个周末三天在北美的3807家影院斩获1910万美元票房,成功登顶北美票房榜。北美以外市场票房收入达342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达5330万美元。其中,韩国市场表现突出,首周票房达900万美元,法国(290万美元)和英国(270万美元)同样贡献了不俗的成绩。 然而,此前业内预计该片首周北美票房或达2000万美元,实际成绩略低于预期。好莱坞媒体指出,影片当前的票房表现难以覆盖华纳兄弟影业投入的1.18亿美元制作成本。此外,美国《综艺》杂志援引业内人士观点称,《编号17》还额外投入了8000万美元用于营销。业内估算,影片需在全球范围内累计票房达到2.75亿至3亿美元,才能在院线上映期间实现盈利。 在观众评价方面,《编号17》在市场调研机构CinemaScore的现场观众调查中获得B级评分,低于多数主要卖座影片通常获得的A级评价。在美国影视评分网站烂番茄上,截至当地时间9日下午,该片获得79%的影评人好评和73%的普通观众好评。 相比之下,奉俊昊执导的前作《寄生虫》在该网站上获得了99%的影评人好评和95%的观众好评。然而,北美观众对《编号17》的评分则低于其其他作品,如《杀人回忆》(92%)和《母亲》(89%),仅接近《雪国列车》(72%)的评分水平。 尽管面临挑战,华纳兄弟全球发行总裁杰夫·戈德斯坦对影片的未来表现仍保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全球5300万美元的开局是个不错的数字,尽管与成本相比,挑战依然存在。” 美联社报道称,未来几周内,《编号17》将面临的竞争较少,制片方正寻求“长期战略”。上周末,北美影市的竞争对手《美国队长4》已上映近一个月,而新上映的大片只有《编号17》一部。在票房排行榜上,《美国队长4》被《编号17》挤下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最后的呼吸》《怪猴》和《帕丁顿熊3:秘鲁大冒险》等影片。 《编号17》是奉俊昊自2020年凭借《寄生虫》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后,时隔五年推出的新作,因此在好莱坞备受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寄生虫》在2020年2月获得奥斯卡奖后,曾在北美影院票房逆袭,突破外语片局限,一度登上单日票房排行榜第四位。 在电影《编号17》的拍摄现场,导演奉俊昊与演员进行交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1 00:15:24 -
Temu垂直入局韩国市场 中国企业全面进军各大赛道
近来,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比亚迪(BYD)凭借高性价比成功打入韩国市场,扫地机器人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在韩国掀起热潮,“出道即巅峰”的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AI)DeepSeek也在韩引发高度关注。继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之后,中国电商巨头之一拼多多旗下Temu也宣布正式进军韩国市场。从IT、制造业到零售业,中国企业正在对韩国展开全面进攻。 本月18日,Temu方面宣布即将开设韩国开放市场(连接买家和卖家的在线市场),并开始招募卖家。也就是说,Temu在继续运营低价中国商品海淘业务的同时,业务范围扩大至L2L(Local to Local)模式,在韩国市场直接销售本土商品。 目前,Temu已在美国、日本、墨西哥、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比利时、奥地利、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瑞典等地运营L2L业务。据悉,在以上地区的Temu开放市场卖家中,超过一半在入驻后20天内实现首次销售。 Temu方面表示,计划通过邀请韩国卖家入驻开放市场,为韩国用户带来丰富的本地商品,同时为韩国卖家提供与数百万客户直接接触的全新渠道。Temu的韩国专属平台面向在韩注册、拥有库存并具备自主订单处理和配送能力的卖家,有意入驻的卖家可以在谷歌搜索“Temu Seller Center”并访问韩国Temu卖家中心页面进行注册。 开设韩国开放市场后,Temu还计划在韩设立办公地点,派遣管理人员,并招聘本地员工。此前,全球速卖通已在2023年10月推出韩国专属平台K-Venue,并免除卖家入驻费用至去年12月,以此吸引大量韩国卖家入驻,采用开放市场模式运营。 事实上,Temu早在去年底就已启动韩国市场布局,并针对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物流运输等核心岗位招聘韩国员工。此外,Temu总部正在通过公开招标,与韩国主要物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目前,Temu在韩国的跨境电商物流主要由CJ大韩通运和韩进负责配送。 运营Temu的母公司拼多多控股实力雄厚,201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旗下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电商平台拼多多。Temu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2022年9月进入美国市场后,陆续在北美、欧洲、中东、非洲、亚洲及大洋洲等地区的90个国家开展业务。 Temu在2023年7月进入韩国市场后,去年2月成立韩国法人Whaleco Korea LLC,但未设实体办公室。据市场调研机构WiseApp·Retail统计,今年1月Temu在韩国的月活跃用户量(MAU)达到823.4万,去年韩国用户在Temu上的总消费额估算达600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4亿元)。 业内普遍认为,全球速卖通在韩国市场经历的“适应期”为Temu提供前车之鉴,而Temu作为中国电商的核心力量,布局开放市场会直接加快中国电商对韩国的渗透速度。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可能对Temu采取贸易制裁,影响美国市场业务,因此Temu可能会把部分投资重心转向韩国。 专家指出,为了提升在韩国电商市场的影响力,Temu可能会像全球速卖通一样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营销,以弥补质量争议。另外,如果Temu通过庞大的供应链优势解决配送问题,韩国电商市场则会迅速转由中国平台主导。 与此同时,其他领域的中国企业在韩国市场的成功案例也不断增加。比亚迪前不久推出的紧凑型纯电动SUV ATTO 3在韩上市仅一周内就收获超1000份订单。石头科技的扫地机器人去年在韩市场份额超过40%。中国AI DeepSeek几乎在发布同时席卷韩国市场并快速增长,周活跃用户量在上月底一度突破121万,但引发隐私泄露争议后已暂停在韩服务。 随着Temu的正式进军,韩国电商市场的竞争或进一步加剧。结合比亚迪、石头科技、DeepSeek等中国企业在韩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韩国民众对中国品牌的接受与认可程度正在提高,中国企业的快速扩张势必会令韩国本土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未来Temu能否凭借L2L模式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韩国本土企业又会如何应对中国电商的强势进攻值得持续关注。 【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2-20 02:30:51 -
韩国电商混战加入新玩家 Temu入局开启L2L业务
“Temu Seller Center”网页 【图片提供 韩联社】 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决定摆脱现有面向海外消费者直销中国产品的商业模式,以流通韩国商品的“L2L”(local to local)方式直接进军韩国市场。 Temu于18日宣布,计划在韩国开设开放市场(连接卖家和买家的在线市场),并已开始招募韩国卖家。Temu表示希望通过此举为韩国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本地商品,并为韩国卖家开辟可以连接数百万名顾客的新销售渠道。 Temu的在线市场将面向在韩国注册、拥有库存并能自主处理订单和配送物流的卖家运营。有入驻意愿的商家可在谷歌上搜索“Temu Seller Center”进行注册。 预计Temu将像全球速卖通一样,在韩国成立办公室,派遣分公司负责人并在当地招聘韩国员工。 2023年10月,全球速卖通上线韩国商品馆“K-Venue”,截至去年12月免收卖家入驻手续费,以开放市场模式经营业务。Temu在维持直销模式的同时,从去年底开始在人事、总务、宣传营销、物流等核心岗位招聘 韩国员工,多方权衡进入市场的时机。 据悉,Temu还计划通过总部进行公开招标,与韩国主要物流企业签订合同。目前希杰大韩通运和韩进负责Temu在韩国的配送业务。 Temu是201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拼多多控股的子公司,海外业务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2022年9月正式进军美国市场。目前业务覆盖北美、欧洲、中东港、非洲、亚洲、大洋洲等全球90个国家(地区)。 自2023年7月进入韩国市场以来,Temu与全球速卖通一直以性价比为王牌,逐步打开市场。去年2月,Temu成立韩国法人Whaleco Korea LLC,但未运营办公室。 以上月数据为准,Temu在韩国的月活跃用户数(MAU)达到823.4万多人,去年韩国消费者支付金额推算为62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 Temu原专注于通过海外直销方式销售中国商品,但近来逐步扩大L2L业务,业务覆盖美国、日本、墨西哥、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比利时、奥地利、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瑞典等地。 随着Temu的入局,韩国电商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升级。在经历了去年的TMON和薇美铺爆雷事件后,韩国电商加速洗牌,逐渐形成Coupang和Naver两强争霸格局。 流通业界相关人士称,中国电商为打开市场,在营销上一掷千金投入现金优惠券,“钞能力”令韩国企业望而却步。随着中美关税战争,全球速卖通、Temu和希音(SHEIN)对美销售直接或间接受限,预计将持续加码韩国市场。
2025-02-18 23:32:37 -
韩国个人信息委警告谨慎使用DeepSeek 技术审查正在进行中
韩国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个人信息委”)7日宣称,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AI)服务深度求索(DeepSeek)在使用过程中持续引发安全担忧,敦促用户谨慎使用。 个人信息委当天在政府首尔大楼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我们计划通过多方努力,对该服务进行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提出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的利用方案。” 个人信息委还透露,目前正在对DeepSeek的个人信息处理政策、使用条款等主要文件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并与专业机构合作,通过实际使用环境测试,技术分析服务使用过程中具体传输的数据及流量情况。 此前,针对DeepSeek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引发的争议,个人信息委已在上月31日向DeepSeek总部正式发函,要求说明服务开发及提供过程中数据收集和处理方式等问题。内容主要涉及个人信息处理主体、收集项目及用途、存储及利用方式、共享情况等关键事项。 个人信息委指出,通常情况下,此类问题需要经过多轮问答交流,并强调已经通过线上与线下多种渠道提出核心问题。此外,个人信息委已经开始与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ICO)、法国国家信息自由委员会(CNIL)、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DPC)等海外主要国家的个人信息监管机构展开磋商,并共享相关信息,探讨未来联合应对方案。 个人信息委补充称,目前正在通过设在北京的中韩个人信息保护合作中心,尝试在中国当地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联系,同时还计划通过韩国政府的正式外交渠道,争取中方的积极配合。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8 00:23:19 -
韩央行近11年黄金储备维持不变 全球排名持续下滑
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分布的报告显示,以去年年底为准,韩国银行(央行)黄金储备量为104.4吨,全球排名第38位。黄金在韩国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仅为2%。 央行从2011年至2013年每年分别购买黄金40吨、30吨、20吨之后近11年将黄金储备量维持104.4吨不变。因此,央行的黄金储备量排名也从2013年的全球第32位,逐渐下滑至2018年的第33位、2021年的第34位、2022年的第36位,去年更是下滑至第38位。 鉴于央行短期内没有购买黄金的计划,预计黄金储备量排名或进一步下降。韩国央行于去年4月表示:“暂停增持黄金背后是当前黄金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未来一段时间,金价可能会出现回落。” 相比之下,各国央行持续在市场购入黄金。以去年年底为准,美国黄金储备量以8133.5吨排名第一,其后依次是德国(3351.5吨)、意大利(2451.8吨)、法国(2347吨)、俄罗斯(2335.9吨)等。中国去年购买黄金33.9吨,黄金储备量以2279.6吨排名第六,与排名第五的俄罗斯的差距大幅缩小。 世界黄金协会在报告中表示,对黄金的需求在去年创下新高,主要原因是央行和投资者推动市场走强。其中,各国央行继续以惊人的速度买入黄金,购买量已经连续第三年超过1000吨。报告显示,央行在去年的黄金需求达到1044.6吨,其中波兰(89.5吨)、印度(72.6吨)和土耳其(74.8吨)是最大的买家。世界黄金协会特别提到,在去年第四季度,央行需求急剧加速至332.9吨,同比增幅达到54%。 本月5日,在首尔钟路区韩国黄金交易所展示的金条【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6 23:51:19 -
韩企经营"步步惊心" 边际企业比重高企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每5家上市公司中就有1家是营业利润无法偿还贷款利息的“边际企业”。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于6日对韩国和五个主要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去年第三季度为基准,在韩国2260家上市公司中,共有440家为边际企业,比重达19.5%。边际企业是指利息备付率连续三年低于1的企业,说明企业的正常经营利润无法弥补其利息支出。 对比上述六个国家,韩国的边际企业比重仅次于美国(25%),其次依次为法国(19.4%)、德国(18.7%)、英国(13.6%)和日本(4%)。从国内企业行业分布来看,房地产行业(33.3%)、科学技术服务业(24.7%)、批发零售业(24.6%)和信息通信业(24.2%)的边际企业比重较高,企业经营上承受巨大压力,利息支出远超其正常经营利润。 此外,去年企业利息备付率低于1的“暂时性边际企业”比重,韩国在六个国家中也位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37.3%),占36.4%。法国(32.5%)、德国(30.9%)、英国(22%)、日本(12.3%)紧随其后,凸显出韩国企业在经营上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韩国边际企业比重增幅较2016年(7.2%)上升12.3个百分点,从163家增至440家,仅次于美国(5.8%)。英国(6.9%)、法国(5.4%)、日本(2.3%)、德国(1.6%)增幅相对较小。从国内企业行业来看,科学技术服务业(20.7%)、信息通信业(19.7%)、制造业(10.7%)和批发零售业(9.6%)的边际企业比重增幅较高。 同时,韩国综指(KOSPI)和科斯达克(KOSDAQ)的边际企业比重分别上升2.5个百分点和17.1个百分点,呈大幅上升趋势。韩经协指出,该数据意味着中小企业因经济萧条受到的冲击更大。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强调:“国内企业因严重的内需不振和特朗普贸易保护措施带来的出口不确定性,经营压力大幅加剧。政府需加强制度支援,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025-02-06 23:14:00 -
顶级偶像回归与新生力量崛起 K-POP2025高光时刻全面开启
2025年的韩流乐坛风云已经开始悄然涌动,防弹少年团(BTS)、BLACKPINK等顶流组合预告强势回归,为歌迷带来无限期待;而新生力量的崛起,则为这场音乐盛宴注入新鲜血液。从顶级偶像团体的完整回归到四大巨头新人的蓄势待发,这一年或成为K-POP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防弹少年团计划在2025年以完整团体回归乐坛。成员中年长的金硕珍(Jin)与郑号锡(J-Hope)已完成兵役,目前正在专注个人活动。今年6月,同期入伍的金南俊(RM)、金泰亨(V)、朴智旻(Jimin)与田柾国(Jungkook)也即将集体退伍。此外,社会服务要员闵玧其(SUGA)也即将结束服役。继2022年宣布暂停团体活动后,防弹少年团时隔三年再次完整回归。 不仅如此,2025年对防弹少年团而言还有另一层非凡的意义。防弹少年团的代表作品《花样年华》系列专辑迎来十周年,这一系列以歌颂危殆而又美丽的青春而闻名,并为此后在全球乐坛的发展奠定基础。伴随“Love Yourself”的成长口号,这支军装加身的偶像在新的专辑和世界巡演中会传递怎样的信息备受期待。 K-POP男团防弹少年团(BTS)【图片来源 HYBE】 BLACKPINK同样计划在2025年展开完整团体活动。过去一年,各位成员都专注个人发展。Jennie与Lisa作为独立艺人展现各自独特的音乐风格,Rosé凭借新曲《APT.》横扫全球,Jisoo则通过出演电影《全知读者视角》和新剧《新乌托邦》进一步巩固演员身份。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过去一年里各自闪耀的她们相聚还是BLACKPINK。四位成员都已与YG娱乐完成续约,公司总监梁铉锡早早宣布今年的回归与世界巡演计划。作为成功实现个人突破的艺人,BLACKPINK重新集结后会迸发怎样的火花,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K-POP女团BLACKPINK出道八周年纪念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年对Seventeen来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成员全圆佑(WONWOO)、权顺荣(HOSHI)与李知勋(WOOZI)今年陆续入伍,但组合早已规划好活跃的个人及小分队活动,包括夫硕顺回归以及权顺荣和李知勋的小分队出道,以最小化“军队空白期”影响。 去年7月与JYP娱乐完成全员续约的Stray Kids今年继续书写全球化传奇。Stray Kids正在进行覆盖全球32个地区、规模多达48场的《domiNATE》世界巡演,3月起计划陆续登上拉丁美洲、北美和欧洲的20座大型体育场馆舞台。Stray Kids自登上公告牌200强专辑榜(Billboard 200)榜首后,目前已经连续六张专辑达成登顶佳绩。 去年创下第二次登顶公告牌200强专辑榜的男团ATEEZ今年延续此前气势,计划通过《TOWARDS THE LIGHT》欧洲巡演与粉丝见面,包括法国、意大利、德国等9个国家的14场演出。女团IVE在去年10月举办的首场世界巡演中共动员19个国家的42万人次观众,并成功站上KSPO DOME和东京巨蛋舞台。今年2月,IVE即将发行第三张迷你专辑《IVE EMPATHY》,并已在本月13日公开先行曲。 韩流四大巨头【图片来源 各企划社】 除此之外,韩流四大巨头也纷纷预告在今年推出多组新人团体。YG娱乐梁铉锡在去年12月公布的2025年计划中亲自宣布新团出道消息,称新人组合暂定名称为“NEXT MONSTER”。SM娱乐计划在上半年推出继aespa之后时隔五年的新女团,JYP娱乐则计划推出7人男子组合KickFlip,HYBE旗下子公司也已经透露正在筹备新团出道的消息。 2025年的韩流乐坛注定会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从顶级组合的完整回归到新生力量的蓄势待发,K-POP版图在今年加速拓展。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韩流以更加强大的姿态向世界证明音乐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潜能。属于K-POP的高光时刻,也许才刚刚开始。
2025-01-30 18:00:00 -
海外市场成为韩国烘焙品牌新战场
随着东南亚市场的潜力逐步显现,韩国烘焙品牌正加速全球化步伐,力求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据韩国烘焙食品行业14日消息,巴黎贝甜近日新设“AEMA总部”。该总部将管理公司已运营的海外法人,并计划将业务范围扩展至亚太、中东和非洲。此外,巴黎贝甜还设立了“海外业务支持组”,以加强国内总公司与海外法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目前,巴黎贝甜已进军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14个国家(地区),共有630家海外门店。巴黎贝甜计划到2030年将海外门店数量增至1.2万家。巴黎贝甜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扩大海外各地区总部的权限和责任,进一步推动业务本地化,并让韩国总公司能够更有效地支持海外业务,这是此次调整组织的理由。” 另一家烘焙品牌多乐之日在今年初进一步拓展了海外业务。本月8日,多乐之日与马来西亚本地企业“Stream Empire Holdings”签署了特许经营合同,宣布时隔8年再度进军马来西亚市场。此前,多乐之日于2011年进入马来西亚市场,曾运营5家门店,但在2017年退出。 马来西亚是在东南亚联盟中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清真食品的重要市场,被视为东南亚的战略要地。根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的数据,2023年马来西亚的烘焙市场规模达到138.2亿林吉特(约合人民币225.5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保持每年5.19%的增长率。 多乐之日计划利用在印尼市场积累的经验,积极开拓马来西亚市场。多乐之日于2011年进入印尼市场,并于2019年建设生产工厂,成为韩国首家在印尼清真认证的烘焙品牌。2023年,多乐之日印尼市场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和27%,营业利润率连续两年保持双位数增长。多乐之日相关负责人表示:“马来西亚与印尼地理位置相邻,这将为业务运营和物流提供强大的协同效应。” 业内人士称,随着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加剧,以及内需市场持续低迷,韩国烘焙品牌的竞争重点正在逐步从国内转向海外市场。 位于马来西亚的巴黎贝甜海外门店【图片提供 SPC】
2025-01-14 20:26:13
-
报告:韩国收入再分配功能垫底经合组织
据韩联社23日援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最新统计数据,韩国通过税收和福利制度实现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在成员国中处于最低水平。2022年,韩国的税前和税后基尼系数改善率仅为18.2%,在31个公布相关数据的OECD成员国中排名第28位,远低于成员国平均值31.9%。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通用指标,数值介于0到1之间,越接近0表示收入分配越趋向平等。数据显示,韩国的市场收入基尼系数为0.396,在31个国家中排名第二。然而,税后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324,排名下降至第20位。 在OECD成员国中,比利时以48%的改善率位居榜首,芬兰、法国、斯洛文尼亚等欧洲国家紧随其后。相比之下,仅有哥斯达黎加、智利和墨西哥的改善率低于韩国。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日本和瑞士尚未公布最新数据。日本在2021年的改善率为34.1%,虽处于中下水平,但仍高于韩国。 近年来,韩国的基尼系数改善率虽有所提升,但仍远低于OECD平均水平。2020年,受新冠疫情期间政府补助金政策影响,改善率达到19%,创历史新高,但此后逐年下降,2022年回落至18.2%。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改善率持续上升,导致韩国的全球排名自2011年以来持续下滑,从第24位跌至2022年的第28位。 专家指出,尹锡悦政府推行的紧缩财政和减税政策可能进一步削弱收入再分配功能。该政府以“健全财政”为口号,削减文在寅政府时期扩大的总支出增长率,并下调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级距,推动遗产税改革,引发反对党批评其为“富人减税”。 忠南大学经济学教授郑世恩(音)表示,韩国的福利制度尚不完善,贫困群体、失业人口以及因人口老龄化增加的退休群体均面临收入保障问题。他强调,尹锡悦政府的收入再分配功能较文在寅政府时期大幅削弱,若要达到OECD平均水平,政府需重新审视减税政策,并调整国民年金(养老金)改革方案,以增强对退休人群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减少社会不平等。 位于首尔西大门区的国民年金公团首尔北部地区本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3 19:42:12 -
韩国继承税制"高墙" 加剧企业价值蒸发及富人加速流失
【图片来源 AI】 韩国现行的继承税制度日益成为制约企业传承和发展的重大障碍。目前,执政党提出将继承税最高税率从50%下调至40%的改革方案,但在野党对此持反对意见,此举可能仅为少数富人谋利。 韩国继承税最高税率达50%,仅次于日本(55%)。若最大股东持股率超过50%时,还需额外缴纳“最大股东附加税”,税率高达65%。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韩国位居前列,相比之下,法国(45%)、美国(40%)、英国(40%)、西班牙(34%)等发达国家的税率均低于韩国,且有14个成员国已完全废除继承税。即便是富人较多的中国,其继承税率也仅为0.5%至3%之间。 韩商工会议所指出,过高的继承税负严重阻碍了企业经营权的顺利传承,削弱了经济活力。多数发达国家均建立了包括税收优惠、法律支持等在内的企业继承支持政策体系,旨在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维护经济稳定并保障就业。大韩商工会议所强调,降低继承税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举措。对于在野党将减税政策视为“对富人的差别化特惠”的观点,认为是固守陈规的思维模式。当前,激活经济才是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政府应采取实质性措施,包括放宽继承税率、消除双重课税等制度性障碍,以营造有利于企业传承和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在韩国的家业继承制度中,若继承人的个人资产(包括房产、存款、投资等)超过可扣除税额的2倍,则无法享受家业继承扣除制度的税收优惠。该政策原本旨在防止高资产群体滥用税收优惠,确保政策红利切实惠及需要支持的中小企业。然而,随着韩国社会老龄化加剧,许多80至90岁高龄企业主仍在职,而其子女也已步入60至70岁,"老人传承给老人"的现象日益普遍。由于子女年龄偏大,个人资产积累丰厚,实际上能够满足该政策条件并享受优惠的企业寥寥无几。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未能充分考虑这一实际情况,导致政策效果与初衷严重偏离。 据韩国税收财政研究院于去年12月发表的《纳税人认知及偏好分析》报告显示,韩国国民普遍认为最高继承税率应控制在40%以下,并支持累进税率制度,即继承财产越多,税率相应提高。具体而言,受访者认为合理的税负水平应随继承财产规模递增:1亿韩元以下税率为0至5%,10亿韩元为5至15%,20亿韩元为5至20%,50亿韩元为10至30%,100亿韩元为15至35%,500亿韩元以上为20至40%。 在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韩国现行税收体系正成为制约未来竞争力的绊脚石。国际投资移民咨询机构Henley&Partners最新报告显示,韩国高净值人群净流出量位居全球第四,预计一年间流失约1200人,仅次于中国(1.52万人)、英国(9500人)和印度(4300人)。按人口比例计算,流失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为吸引跨国企业和高端人才,纷纷推出包括废除继承税在内的企业友好型政策,相比之下,韩国的继承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现任企业主去世后,继承人不得不抛售股份以支付高额继承税,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经营权弱化,甚至面临被外部企业收购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不仅限制了企业继承人的创新投资意愿,还加剧了人才流失。 此前,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大韩商工会议所、中小企业中央会、韩国经营者总协会、韩国经济人协会、韩国贸易协会等六大经济团体联合向政府提交《敦促修订继承及赠与税制度联合声明》并指出,当前过高的继承税负担已对韩国企业生态造成严重冲击。沉重的税负迫使本土企业纷纷将业务转移至海外,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无力承担继承税而被迫出售给外资或直接关闭。这不仅加剧了企业经营压力,更导致韩国企业价值严重流失。 经济团体强调,韩国亟需摒弃根深蒂固的政治思维,将继承税负调整至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以维护本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界普遍认为,企业继承的本质是技术传承和就业岗位的延续,而非单纯的财富转移。随着企业传承至第二代、第三代,经营能力持续弱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对韩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
2025-03-13 17:35:54 -
《编号17》北美强势登顶 票房前景仍受关注
韩国导演奉俊昊的新作《编号17》上周末登顶北美票房榜,成为首位取得这一成就的韩国导演。然而,尽管影片在北美及全球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成绩,其首周表现仍未能达到预期。分析人士指出,影片或难以收回巨额制作成本和营销费用。 根据美国票房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当地时间9日发布的数据,《编号17》于3月7日上映,首个周末三天在北美的3807家影院斩获1910万美元票房,成功登顶北美票房榜。北美以外市场票房收入达342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达5330万美元。其中,韩国市场表现突出,首周票房达900万美元,法国(290万美元)和英国(270万美元)同样贡献了不俗的成绩。 然而,此前业内预计该片首周北美票房或达2000万美元,实际成绩略低于预期。好莱坞媒体指出,影片当前的票房表现难以覆盖华纳兄弟影业投入的1.18亿美元制作成本。此外,美国《综艺》杂志援引业内人士观点称,《编号17》还额外投入了8000万美元用于营销。业内估算,影片需在全球范围内累计票房达到2.75亿至3亿美元,才能在院线上映期间实现盈利。 在观众评价方面,《编号17》在市场调研机构CinemaScore的现场观众调查中获得B级评分,低于多数主要卖座影片通常获得的A级评价。在美国影视评分网站烂番茄上,截至当地时间9日下午,该片获得79%的影评人好评和73%的普通观众好评。 相比之下,奉俊昊执导的前作《寄生虫》在该网站上获得了99%的影评人好评和95%的观众好评。然而,北美观众对《编号17》的评分则低于其其他作品,如《杀人回忆》(92%)和《母亲》(89%),仅接近《雪国列车》(72%)的评分水平。 尽管面临挑战,华纳兄弟全球发行总裁杰夫·戈德斯坦对影片的未来表现仍保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全球5300万美元的开局是个不错的数字,尽管与成本相比,挑战依然存在。” 美联社报道称,未来几周内,《编号17》将面临的竞争较少,制片方正寻求“长期战略”。上周末,北美影市的竞争对手《美国队长4》已上映近一个月,而新上映的大片只有《编号17》一部。在票房排行榜上,《美国队长4》被《编号17》挤下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最后的呼吸》《怪猴》和《帕丁顿熊3:秘鲁大冒险》等影片。 《编号17》是奉俊昊自2020年凭借《寄生虫》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后,时隔五年推出的新作,因此在好莱坞备受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寄生虫》在2020年2月获得奥斯卡奖后,曾在北美影院票房逆袭,突破外语片局限,一度登上单日票房排行榜第四位。 在电影《编号17》的拍摄现场,导演奉俊昊与演员进行交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1 00:15:24 -
Temu垂直入局韩国市场 中国企业全面进军各大赛道
近来,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比亚迪(BYD)凭借高性价比成功打入韩国市场,扫地机器人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在韩国掀起热潮,“出道即巅峰”的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AI)DeepSeek也在韩引发高度关注。继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之后,中国电商巨头之一拼多多旗下Temu也宣布正式进军韩国市场。从IT、制造业到零售业,中国企业正在对韩国展开全面进攻。 本月18日,Temu方面宣布即将开设韩国开放市场(连接买家和卖家的在线市场),并开始招募卖家。也就是说,Temu在继续运营低价中国商品海淘业务的同时,业务范围扩大至L2L(Local to Local)模式,在韩国市场直接销售本土商品。 目前,Temu已在美国、日本、墨西哥、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比利时、奥地利、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瑞典等地运营L2L业务。据悉,在以上地区的Temu开放市场卖家中,超过一半在入驻后20天内实现首次销售。 Temu方面表示,计划通过邀请韩国卖家入驻开放市场,为韩国用户带来丰富的本地商品,同时为韩国卖家提供与数百万客户直接接触的全新渠道。Temu的韩国专属平台面向在韩注册、拥有库存并具备自主订单处理和配送能力的卖家,有意入驻的卖家可以在谷歌搜索“Temu Seller Center”并访问韩国Temu卖家中心页面进行注册。 开设韩国开放市场后,Temu还计划在韩设立办公地点,派遣管理人员,并招聘本地员工。此前,全球速卖通已在2023年10月推出韩国专属平台K-Venue,并免除卖家入驻费用至去年12月,以此吸引大量韩国卖家入驻,采用开放市场模式运营。 事实上,Temu早在去年底就已启动韩国市场布局,并针对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物流运输等核心岗位招聘韩国员工。此外,Temu总部正在通过公开招标,与韩国主要物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目前,Temu在韩国的跨境电商物流主要由CJ大韩通运和韩进负责配送。 运营Temu的母公司拼多多控股实力雄厚,201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旗下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电商平台拼多多。Temu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2022年9月进入美国市场后,陆续在北美、欧洲、中东、非洲、亚洲及大洋洲等地区的90个国家开展业务。 Temu在2023年7月进入韩国市场后,去年2月成立韩国法人Whaleco Korea LLC,但未设实体办公室。据市场调研机构WiseApp·Retail统计,今年1月Temu在韩国的月活跃用户量(MAU)达到823.4万,去年韩国用户在Temu上的总消费额估算达600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4亿元)。 业内普遍认为,全球速卖通在韩国市场经历的“适应期”为Temu提供前车之鉴,而Temu作为中国电商的核心力量,布局开放市场会直接加快中国电商对韩国的渗透速度。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可能对Temu采取贸易制裁,影响美国市场业务,因此Temu可能会把部分投资重心转向韩国。 专家指出,为了提升在韩国电商市场的影响力,Temu可能会像全球速卖通一样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营销,以弥补质量争议。另外,如果Temu通过庞大的供应链优势解决配送问题,韩国电商市场则会迅速转由中国平台主导。 与此同时,其他领域的中国企业在韩国市场的成功案例也不断增加。比亚迪前不久推出的紧凑型纯电动SUV ATTO 3在韩上市仅一周内就收获超1000份订单。石头科技的扫地机器人去年在韩市场份额超过40%。中国AI DeepSeek几乎在发布同时席卷韩国市场并快速增长,周活跃用户量在上月底一度突破121万,但引发隐私泄露争议后已暂停在韩服务。 随着Temu的正式进军,韩国电商市场的竞争或进一步加剧。结合比亚迪、石头科技、DeepSeek等中国企业在韩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韩国民众对中国品牌的接受与认可程度正在提高,中国企业的快速扩张势必会令韩国本土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未来Temu能否凭借L2L模式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韩国本土企业又会如何应对中国电商的强势进攻值得持续关注。 【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2-20 02:30:51 -
韩国电商混战加入新玩家 Temu入局开启L2L业务
“Temu Seller Center”网页 【图片提供 韩联社】 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决定摆脱现有面向海外消费者直销中国产品的商业模式,以流通韩国商品的“L2L”(local to local)方式直接进军韩国市场。 Temu于18日宣布,计划在韩国开设开放市场(连接卖家和买家的在线市场),并已开始招募韩国卖家。Temu表示希望通过此举为韩国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本地商品,并为韩国卖家开辟可以连接数百万名顾客的新销售渠道。 Temu的在线市场将面向在韩国注册、拥有库存并能自主处理订单和配送物流的卖家运营。有入驻意愿的商家可在谷歌上搜索“Temu Seller Center”进行注册。 预计Temu将像全球速卖通一样,在韩国成立办公室,派遣分公司负责人并在当地招聘韩国员工。 2023年10月,全球速卖通上线韩国商品馆“K-Venue”,截至去年12月免收卖家入驻手续费,以开放市场模式经营业务。Temu在维持直销模式的同时,从去年底开始在人事、总务、宣传营销、物流等核心岗位招聘 韩国员工,多方权衡进入市场的时机。 据悉,Temu还计划通过总部进行公开招标,与韩国主要物流企业签订合同。目前希杰大韩通运和韩进负责Temu在韩国的配送业务。 Temu是201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拼多多控股的子公司,海外业务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2022年9月正式进军美国市场。目前业务覆盖北美、欧洲、中东港、非洲、亚洲、大洋洲等全球90个国家(地区)。 自2023年7月进入韩国市场以来,Temu与全球速卖通一直以性价比为王牌,逐步打开市场。去年2月,Temu成立韩国法人Whaleco Korea LLC,但未运营办公室。 以上月数据为准,Temu在韩国的月活跃用户数(MAU)达到823.4万多人,去年韩国消费者支付金额推算为62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 Temu原专注于通过海外直销方式销售中国商品,但近来逐步扩大L2L业务,业务覆盖美国、日本、墨西哥、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比利时、奥地利、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瑞典等地。 随着Temu的入局,韩国电商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升级。在经历了去年的TMON和薇美铺爆雷事件后,韩国电商加速洗牌,逐渐形成Coupang和Naver两强争霸格局。 流通业界相关人士称,中国电商为打开市场,在营销上一掷千金投入现金优惠券,“钞能力”令韩国企业望而却步。随着中美关税战争,全球速卖通、Temu和希音(SHEIN)对美销售直接或间接受限,预计将持续加码韩国市场。
2025-02-18 23:32:37 -
韩国个人信息委警告谨慎使用DeepSeek 技术审查正在进行中
韩国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个人信息委”)7日宣称,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AI)服务深度求索(DeepSeek)在使用过程中持续引发安全担忧,敦促用户谨慎使用。 个人信息委当天在政府首尔大楼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我们计划通过多方努力,对该服务进行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提出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的利用方案。” 个人信息委还透露,目前正在对DeepSeek的个人信息处理政策、使用条款等主要文件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并与专业机构合作,通过实际使用环境测试,技术分析服务使用过程中具体传输的数据及流量情况。 此前,针对DeepSeek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引发的争议,个人信息委已在上月31日向DeepSeek总部正式发函,要求说明服务开发及提供过程中数据收集和处理方式等问题。内容主要涉及个人信息处理主体、收集项目及用途、存储及利用方式、共享情况等关键事项。 个人信息委指出,通常情况下,此类问题需要经过多轮问答交流,并强调已经通过线上与线下多种渠道提出核心问题。此外,个人信息委已经开始与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ICO)、法国国家信息自由委员会(CNIL)、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DPC)等海外主要国家的个人信息监管机构展开磋商,并共享相关信息,探讨未来联合应对方案。 个人信息委补充称,目前正在通过设在北京的中韩个人信息保护合作中心,尝试在中国当地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联系,同时还计划通过韩国政府的正式外交渠道,争取中方的积极配合。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8 00:23:19 -
韩央行近11年黄金储备维持不变 全球排名持续下滑
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分布的报告显示,以去年年底为准,韩国银行(央行)黄金储备量为104.4吨,全球排名第38位。黄金在韩国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仅为2%。 央行从2011年至2013年每年分别购买黄金40吨、30吨、20吨之后近11年将黄金储备量维持104.4吨不变。因此,央行的黄金储备量排名也从2013年的全球第32位,逐渐下滑至2018年的第33位、2021年的第34位、2022年的第36位,去年更是下滑至第38位。 鉴于央行短期内没有购买黄金的计划,预计黄金储备量排名或进一步下降。韩国央行于去年4月表示:“暂停增持黄金背后是当前黄金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未来一段时间,金价可能会出现回落。” 相比之下,各国央行持续在市场购入黄金。以去年年底为准,美国黄金储备量以8133.5吨排名第一,其后依次是德国(3351.5吨)、意大利(2451.8吨)、法国(2347吨)、俄罗斯(2335.9吨)等。中国去年购买黄金33.9吨,黄金储备量以2279.6吨排名第六,与排名第五的俄罗斯的差距大幅缩小。 世界黄金协会在报告中表示,对黄金的需求在去年创下新高,主要原因是央行和投资者推动市场走强。其中,各国央行继续以惊人的速度买入黄金,购买量已经连续第三年超过1000吨。报告显示,央行在去年的黄金需求达到1044.6吨,其中波兰(89.5吨)、印度(72.6吨)和土耳其(74.8吨)是最大的买家。世界黄金协会特别提到,在去年第四季度,央行需求急剧加速至332.9吨,同比增幅达到54%。 本月5日,在首尔钟路区韩国黄金交易所展示的金条【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6 23:51:19 -
韩企经营"步步惊心" 边际企业比重高企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每5家上市公司中就有1家是营业利润无法偿还贷款利息的“边际企业”。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于6日对韩国和五个主要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去年第三季度为基准,在韩国2260家上市公司中,共有440家为边际企业,比重达19.5%。边际企业是指利息备付率连续三年低于1的企业,说明企业的正常经营利润无法弥补其利息支出。 对比上述六个国家,韩国的边际企业比重仅次于美国(25%),其次依次为法国(19.4%)、德国(18.7%)、英国(13.6%)和日本(4%)。从国内企业行业分布来看,房地产行业(33.3%)、科学技术服务业(24.7%)、批发零售业(24.6%)和信息通信业(24.2%)的边际企业比重较高,企业经营上承受巨大压力,利息支出远超其正常经营利润。 此外,去年企业利息备付率低于1的“暂时性边际企业”比重,韩国在六个国家中也位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37.3%),占36.4%。法国(32.5%)、德国(30.9%)、英国(22%)、日本(12.3%)紧随其后,凸显出韩国企业在经营上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韩国边际企业比重增幅较2016年(7.2%)上升12.3个百分点,从163家增至440家,仅次于美国(5.8%)。英国(6.9%)、法国(5.4%)、日本(2.3%)、德国(1.6%)增幅相对较小。从国内企业行业来看,科学技术服务业(20.7%)、信息通信业(19.7%)、制造业(10.7%)和批发零售业(9.6%)的边际企业比重增幅较高。 同时,韩国综指(KOSPI)和科斯达克(KOSDAQ)的边际企业比重分别上升2.5个百分点和17.1个百分点,呈大幅上升趋势。韩经协指出,该数据意味着中小企业因经济萧条受到的冲击更大。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强调:“国内企业因严重的内需不振和特朗普贸易保护措施带来的出口不确定性,经营压力大幅加剧。政府需加强制度支援,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025-02-06 23:14:00 -
顶级偶像回归与新生力量崛起 K-POP2025高光时刻全面开启
2025年的韩流乐坛风云已经开始悄然涌动,防弹少年团(BTS)、BLACKPINK等顶流组合预告强势回归,为歌迷带来无限期待;而新生力量的崛起,则为这场音乐盛宴注入新鲜血液。从顶级偶像团体的完整回归到四大巨头新人的蓄势待发,这一年或成为K-POP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防弹少年团计划在2025年以完整团体回归乐坛。成员中年长的金硕珍(Jin)与郑号锡(J-Hope)已完成兵役,目前正在专注个人活动。今年6月,同期入伍的金南俊(RM)、金泰亨(V)、朴智旻(Jimin)与田柾国(Jungkook)也即将集体退伍。此外,社会服务要员闵玧其(SUGA)也即将结束服役。继2022年宣布暂停团体活动后,防弹少年团时隔三年再次完整回归。 不仅如此,2025年对防弹少年团而言还有另一层非凡的意义。防弹少年团的代表作品《花样年华》系列专辑迎来十周年,这一系列以歌颂危殆而又美丽的青春而闻名,并为此后在全球乐坛的发展奠定基础。伴随“Love Yourself”的成长口号,这支军装加身的偶像在新的专辑和世界巡演中会传递怎样的信息备受期待。 K-POP男团防弹少年团(BTS)【图片来源 HYBE】 BLACKPINK同样计划在2025年展开完整团体活动。过去一年,各位成员都专注个人发展。Jennie与Lisa作为独立艺人展现各自独特的音乐风格,Rosé凭借新曲《APT.》横扫全球,Jisoo则通过出演电影《全知读者视角》和新剧《新乌托邦》进一步巩固演员身份。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过去一年里各自闪耀的她们相聚还是BLACKPINK。四位成员都已与YG娱乐完成续约,公司总监梁铉锡早早宣布今年的回归与世界巡演计划。作为成功实现个人突破的艺人,BLACKPINK重新集结后会迸发怎样的火花,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K-POP女团BLACKPINK出道八周年纪念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年对Seventeen来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成员全圆佑(WONWOO)、权顺荣(HOSHI)与李知勋(WOOZI)今年陆续入伍,但组合早已规划好活跃的个人及小分队活动,包括夫硕顺回归以及权顺荣和李知勋的小分队出道,以最小化“军队空白期”影响。 去年7月与JYP娱乐完成全员续约的Stray Kids今年继续书写全球化传奇。Stray Kids正在进行覆盖全球32个地区、规模多达48场的《domiNATE》世界巡演,3月起计划陆续登上拉丁美洲、北美和欧洲的20座大型体育场馆舞台。Stray Kids自登上公告牌200强专辑榜(Billboard 200)榜首后,目前已经连续六张专辑达成登顶佳绩。 去年创下第二次登顶公告牌200强专辑榜的男团ATEEZ今年延续此前气势,计划通过《TOWARDS THE LIGHT》欧洲巡演与粉丝见面,包括法国、意大利、德国等9个国家的14场演出。女团IVE在去年10月举办的首场世界巡演中共动员19个国家的42万人次观众,并成功站上KSPO DOME和东京巨蛋舞台。今年2月,IVE即将发行第三张迷你专辑《IVE EMPATHY》,并已在本月13日公开先行曲。 韩流四大巨头【图片来源 各企划社】 除此之外,韩流四大巨头也纷纷预告在今年推出多组新人团体。YG娱乐梁铉锡在去年12月公布的2025年计划中亲自宣布新团出道消息,称新人组合暂定名称为“NEXT MONSTER”。SM娱乐计划在上半年推出继aespa之后时隔五年的新女团,JYP娱乐则计划推出7人男子组合KickFlip,HYBE旗下子公司也已经透露正在筹备新团出道的消息。 2025年的韩流乐坛注定会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从顶级组合的完整回归到新生力量的蓄势待发,K-POP版图在今年加速拓展。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韩流以更加强大的姿态向世界证明音乐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潜能。属于K-POP的高光时刻,也许才刚刚开始。
2025-01-30 18:00:00 -
海外市场成为韩国烘焙品牌新战场
随着东南亚市场的潜力逐步显现,韩国烘焙品牌正加速全球化步伐,力求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据韩国烘焙食品行业14日消息,巴黎贝甜近日新设“AEMA总部”。该总部将管理公司已运营的海外法人,并计划将业务范围扩展至亚太、中东和非洲。此外,巴黎贝甜还设立了“海外业务支持组”,以加强国内总公司与海外法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目前,巴黎贝甜已进军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14个国家(地区),共有630家海外门店。巴黎贝甜计划到2030年将海外门店数量增至1.2万家。巴黎贝甜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扩大海外各地区总部的权限和责任,进一步推动业务本地化,并让韩国总公司能够更有效地支持海外业务,这是此次调整组织的理由。” 另一家烘焙品牌多乐之日在今年初进一步拓展了海外业务。本月8日,多乐之日与马来西亚本地企业“Stream Empire Holdings”签署了特许经营合同,宣布时隔8年再度进军马来西亚市场。此前,多乐之日于2011年进入马来西亚市场,曾运营5家门店,但在2017年退出。 马来西亚是在东南亚联盟中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清真食品的重要市场,被视为东南亚的战略要地。根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的数据,2023年马来西亚的烘焙市场规模达到138.2亿林吉特(约合人民币225.5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保持每年5.19%的增长率。 多乐之日计划利用在印尼市场积累的经验,积极开拓马来西亚市场。多乐之日于2011年进入印尼市场,并于2019年建设生产工厂,成为韩国首家在印尼清真认证的烘焙品牌。2023年,多乐之日印尼市场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和27%,营业利润率连续两年保持双位数增长。多乐之日相关负责人表示:“马来西亚与印尼地理位置相邻,这将为业务运营和物流提供强大的协同效应。” 业内人士称,随着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加剧,以及内需市场持续低迷,韩国烘焙品牌的竞争重点正在逐步从国内转向海外市场。 位于马来西亚的巴黎贝甜海外门店【图片提供 SPC】
2025-01-14 20: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