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法院’新闻 141个
-
宪法法院推迟尹锡悦弹劾裁决 民主党"加码"政治攻势
随着韩国宪法法院对总统尹锡悦弹劾审判的裁决日期推迟,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以下简称“民主党”)进入强硬模式,加大政治攻势。尽管存在“连续弹劾”可能引发的反弹风险,民主党仍决定提出对代行总统职权的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的弹劾动议,并推动对总统夫人金建希相关疑点的特别检察调查法案。 有分析认为,随着尹锡悦弹劾案的裁决日期延后,民主党内部气氛趋于紧张,部分支持者的不安情绪有所上升。为稳定党内局势并对宪法法院施压,民主党决定进一步加大政治攻势。 21日,民主党内部人士透露,党领导层已决定当日正式提交崔相穆弹劾案。尽管党首李在明持谨慎态度,但在党鞭朴赞大等党内高层的强烈推动下,最终达成一致。民主党领导层表示,崔相穆在代行总统职权期间涉嫌违反宪法,党内无法对此坐视不管。 20日,宪法法院宣布,将于24日上午10时对总理韩德洙弹劾案作出裁决。对此,民主党表现出强烈不满,并计划每天在宪法法院前举行记者会,敦促尽快裁决尹锡悦总统弹劾案。 民主党首席发言人赵承来在国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宪法法院决定先审理韩德洙总理的弹劾案,而将尹锡悦总统的裁决日期推迟,我们对此深表遗憾。”他质疑道:“宪法法院此前一直坚持‘先受理,先裁决’原则,为何此次突然改变?” 朴赞大明确表示,无论韩德洙总理弹劾案的裁决结果如何,民主党都会推动崔相穆的弹劾程序。他强调:“即使韩德洙回归总理职位,崔相穆仍需为其违反宪法的行为承担责任。” 民主党的强硬态度也被认为与党首李在明的法律诉讼进程有关。李在明因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正在接受二审审理,二审判决预计于3月26日公布。随着宪法法院推迟尹锡悦弹劾案的裁决,李在明的判决可能先于总统弹劾案出台,这让民主党感到压力倍增。若李在明被判“剥夺被选举权”的刑罚,舆论可能会对在野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民主党认为,有必要通过强硬举措主导政治议题,掌控舆论局势。 民主党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从法律上来看,尹锡悦弹劾案与李在明二审无直接关联,但两者的判决时间相近,可能会影响公众舆论。” 与此同时,民主党还加紧推进针对总统夫人金建希的特别检察调查法案。20日,民主党在国会全体会议上通过了“金建希特别检察法案”,主要针对金建希涉及的多项疑点,包括“操纵德意志汽车公司股价案”、“三扶土建股票操纵案”、“收受名牌皮包争议”、“海军陆战队前司令任成根(音)游说案”、“总统府搬迁相关腐败案”以及“杨平高速公路路线变更疑云”等。 此外,民主党还推动“仁川毒品走私调查干预特检法案”,以调查总统办公室是否曾施压阻止警方对海关人员涉嫌毒品走私案件的调查。 共同民主党现任议员们于21日在首尔市钟路区宪法法院前举行记者会,呼吁立即罢免总统尹锡悦。【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2 00:24:51 -
韩德洙弹劾案倒计时 宪法法院裁决或影响尹锡悦弹劾案结果
韩国宪法法院20日宣布,将于24日上午10时在大审判庭就国务总理韩德洙的弹劾案作出最终裁决。这一决定意味着宪法法院将在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之前,先对总理的去留作出判决。 如果裁决驳回或不予受理该案,韩德洙将立即恢复职务;若裁决支持弹劾,他将被立即免职。这一裁决距离国会通过韩德洙的弹劾动议已过去87天。 韩国国会分别于2024年12月14日和12月27日通过对总统尹锡悦及兼任代理总统的国务总理韩德洙的弹劾动议。针对韩德洙的弹劾指控包括其参与去年12月3日尹锡悦政府宣布紧急戒严的过程,并拒绝批准宪法法院大法官的任命。 宪法法院在此案中进行了两次辩论准备程序及一次正式辩论,并于近期完成了相关法律程序。由于弹劾指控涉及紧急戒严令的合宪性问题,法院的裁决结果可能为尹锡悦的弹劾案提供重要法律依据。 若宪法法院裁定紧急戒严令违宪或违法,可能会对尹锡悦的弹劾案产生影响。然而,即便法院认定该措施违法,也不意味着韩德洙一定被免职。法院可能认为,韩德洙在决策过程中未深度介入,罪责不足以支持免职。此外,宪法法院也可能以程序性理由,如弹劾程序未满足总统级别的弹劾门槛,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与此同时,随着韩德洙弹劾案裁决日期的确定,外界普遍预计尹锡悦的弹劾案宣判日期也将很快公布。有分析认为,该裁决日可能会在3月26日之后,即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因公职选举法案二审宣判之后进行。 2月19日,国务总理韩德洙出席宪法法院举行的弹劾审判首次辩论庭。【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1 19:58:57 -
尹锡悦弹劾案"注水集会"成常态 韩国警方疲于奔命
随着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判决临近,支持与反对阵营纷纷试图展示声势。然而,多场集会的实际参与人数远低于申报人数,甚至出现所谓的“注水集会”现象。 例如,3月17日,一场反对弹劾的集会申报了2万人,但实际到场人数仅600人,占比仅3%。当天下午3时,在安国站附近原定举行的支持弹劾集会申报了1万人,但最终无人参加。而稍晚一些的另一场支持弹劾的集会,申报人数高达3万,最终仅有1200人到场。 警方表示,为应对这些集会,17日当天在首尔市范围内共出动了1500名机动警员,负责21场集会的安保工作;18日又为20场集会部署了1200名警员。然而,由于大量“注水集会”导致实际参与人数远低于申报人数,警方资源被大量浪费,市民的日常通行也受到严重影响。 集会主办方辩称,申报人数时通常会考虑可能增加的人流,因此会适当“预估”更多人数。然而,现实情况表明,部分集会的申报人数与实际参与人数相差20倍甚至更多,这已远超合理误差范围。 警方在接到集会申报后,会依据主办方过往的集会规模来估算实际可能的参与人数,并制定相应的交通管制方案。然而,由于天气、集会诉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实际预测仍然存在较大误差。目前,韩国法律尚无针对“虚报集会人数”的具体惩罚措施,因此难以有效遏制这一现象。 专家指出,尽管宪法保障公民的集会与示威自由,但对于恶意夸大规模、反复申报“注水集会”的组织,应采取适当的限制措施。东国大学警察学系名誉教授李润镐表示:“部分组织可能是为了避免在人数上落于下风,因此故意夸大申报人数。政府可考虑对屡次虚报的组织实施‘三振出局制’,例如处以罚款等惩罚措施。” 建国大学警察学系教授李雄赫(音)则认为:“公民的集会自由不可剥夺,但政治领导人应明确表态,‘注水集会’不会对弹劾案的最终判决产生实质影响,以避免社会资源被无谓消耗。” 上图为19日宪法法院正门前,尹锡悦总统支持者举行集会;下图为20日,宪法法院正门对面架起警察巴士围墙。【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0 23:13:55 -
尹锡悦弹劾案判决"迟到" 致韩国政坛"火药味"渐浓
19日,在首尔钟路区宪法法院对面,左翼和右翼支持者在进行示威。【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判决一再推迟,引发政界及市民团体的广泛关注。连日来,宪法法院(宪法裁判所)收到大量请愿书,数量累积如山,左翼与右翼群体之间的对立情绪持续升温,局势愈发紧张。 据法律界20日透露,自上月25日尹锡悦弹劾审判辩论结束以来,宪法法院受理的请愿书数量急剧增加。据统计,截至目前为止,针对尹锡悦弹劾案提交的请愿书已突破200万件。尽管宪法法院已采取线上受理措施以应对庞大的工作量,但由于请愿书数量过多,处理压力依然巨大。据悉,由于请愿书并不是对判决构成影响的因素,不需要针对性的讨论,但数量之多仍对宪法法院的日常工作造成了一定负担。 在政界,国民力量党议员罗景垣、朱豪英等76人于上月提交请愿书,要求驳回国会的弹劾诉讼。本月,又有82名议员加入其中。同时,共同民主党议员则提交了共同书信和敦促书,呼吁加速审理尹锡悦弹劾案。祖国革新党议员也持续发声,强调应“迅速消除国民的不安情绪”,并敦促宪法法院尽快做出罢免决定。 市民团体和学术界也积极参与其中。包括民主主义法学研究会、反歧视法制连带、宪法学者会议、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韩国劳动组合总联盟、军队人权中心、贫困社会连带、为民主律师团体、国民律师团、韩国女性团体联合、忠北保守市民团体联合、防止腐败不正当选举团等在内的多个组织均提交了请愿书。此外,个人通过到访宪法法院信访室或传真方式提交的请愿书也不在少数。 自辩论结束以来,宪法法院几乎每日召开法官会议,审议尹锡悦弹劾案。尽管法律界和政治圈曾预测本月14日为宣判日,但截至19日,宪法法院仍未公布判决日期,或将进一步推迟。目前,外界普遍预测最快将于下周公布判决日。
2025-03-20 23:04:56 -
万事俱备只欠宣判 警方提高戒备严阵以待尹锡悦宣判日突发事件
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审判宣判日临近,警方决定在宣判当天在首尔部署六成全国可调用的机动部队,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极端事件,将在宪法法院内投入刑警等警力,警察特种部队也将在附近待命。 据悉,警方在宣判当天将动用全部警力,向全国各市、道警察厅发布甲级戒备状态,并在全国部署338支机动部队、2万多名警力,负责维持集会秩序。其中210支部队、约1.4万名警力将集中部署于首尔。 宣判当天,首尔市内中心举行大规模集会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或对主要设施发起袭击。警方在宪法法院内部署刑警,若示威队伍闯入法院内将当场逮捕。宪法法院周围部署特种部队主要是为应对恐怖袭击等极端突发事件。 自本月13日起,宪法法院一带已被指定为禁飞区,但为应对“黑飞”的可能性,将部署反无人机系统(Anti-Drone)。宪法法院附近的一处加油站和四处工地将在宣判当天停工,附近22幢建筑物的屋顶出入口将进行管制。 警方还加强了包括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在内的法官贴身警卫,对移动路线加强管理,保障宣判前后安全进出。 警方还同首尔消防本部等协商,在安国地铁站周边部署190名急救人员和32辆救护车等,在安国站、光化门,以及尹锡悦官邸所在的龙山区、国会、各政党总部聚集的汝矣岛运营现场医疗站。还与江北三星医院协商,保证急诊患者能够迅速被接收和治疗。 宣判当天,安国站将从首班车开始关闭,光化门、景福宫、钟路三街、钟阁、市厅、韩江镇等地铁站也将根据当天情况可能将不停车。
2025-03-19 23:19:51 -
社会各界集会呼吁罢免尹锡悦
【图片提供 韩联社】 17日,在首尔光化门广场,“尹锡悦立即下台社会大改革紧急行动”举行时局宣言记者会,要求宪法法院立即罢免尹锡悦。
2025-03-18 00:15:02 -
尹锡悦再迎"命运之周" 弹劾案判决有望本周出炉
本月15日,在首尔市中心,反对和赞成弹劾尹锡悦的民众同时举行集会。【图片提供 韩联社】 宪法法院有望于本周后半段对决定尹锡悦总统政治命运的弹劾案做出判决。据法律界17日消息,尹锡悦弹劾案自上月25日结束辩论后,在近3周的时间里,宪法法院几乎每天举行评议会议,对争论点进行梳理探讨。 按照惯例,宪法法院通常在宣判前2至3天通知当事人,但目前国会和尹锡悦方面均未收到通知。若宪法法院选择在当天或18日官宣判决日期,有望在本周后期对此案做出最终裁决。 从提起诉讼到宣判,尹锡悦的案件已超过卢武铉、朴槿惠等前总统,刷新韩国总统弹劾案的最长审理纪录。据悉,审理时间较长的原因是国会和尹锡悦双方提出的争议点非常多,预计法官们在对各项争议点进行审查后,将进入得出最终结论的阶段。 若宪法法院采纳国会提交的弹劾案,尹锡悦总统一职将被罢免,若驳回将立即恢复职务。根据宪法规定,罢免需要至少6名法官赞成。 自受理弹劾案以来,宪法法院一直考虑总统被弹劾可能导致的国政混乱,表示将尽可能迅速结案。然而由于可能影响宪法法院审理的变数尚存,若与得出结论的审理持续推迟,那么不排除本周内无法宣判的可能性。 目前,国务总理韩德洙的弹劾审判也在同步进行中,若法官们认为应先对韩德洙的案件宣判,或马恩赫法官中途加入,宪法法院仍坚持达成全体一致通过的结论,需要更多时间进行协调,那么宣判也将相应被推迟。
2025-03-17 20:24:53 -
宪法法院或本周内裁决尹锡悦弹劾案 最终结果难以预测
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审判即将迎来宣判,外界对韩国宪法法院的最终决定高度关注。自辩论结束至今已过去两周多,按照惯例,宪法法院通常会在宣判日前两到三天通知相关当事人,但截至3月16日,法院未通知具体宣判日期。如果近期安排宣判,最有可能在19日至21日之间进行。 尹锡悦的弹劾审判已创下韩国历任总统中最长审理纪录。从弹劾案移交宪法法院到最终裁决,耗时已超过前总统卢武铉和朴槿惠的案例。从辩论结束到最终宣判的时间跨度,也创下历史新高。关于宪法法院的最终裁决,外界预测众多,可能的结果包括支持弹劾、驳回弹劾或不予受理。 有观点认为,为了尽量减少社会动荡,宪法法院可能会力求形成一致意见,这也是耗时较长的原因之一。此外,也有分析指出,本案涉及多项复杂的法律及程序争议,法院需要充分讨论各方观点,因此审理周期拉长。 根据宪法规定,弹劾案成立需要至少6名宪法法官赞成。目前,宪法法院共有8名法官,在有2名法官反对的情况下,弹劾案也可通过。实际上,即使最终裁决支持弹劾,产生的影响可能取决于8名法官是否形成一致意见。如果法院内部存在较大分歧,社会上的不满情绪可能进一步升温。 目前关于最终裁决的投票结果,外界预测范围从6比2、7比1到8比0不等。此外,也有观点认为,宪法法院可能会因程序问题而裁定不予受理,或认为弹劾指控不构成重大违宪、违法行为,因此作出驳回判决。 部分法律人士指出,国会撤回弹劾案中的“内乱罪”指控,同时弹劾案在程序上存在争议,因此法院可能会基于程序瑕疵直接驳回案件。前宪法研究院院长、庆熙大学法学研究生院特聘教授许营在向法院提交的意见书中表示:“弹劾案核心指控‘内乱罪’已被撤销,导致弹劾案丧失同一性,同时国会未经正式决议撤回指控,因此该案存在不合法性,法院应予以驳回。” 另有观点认为,考虑到案件重大,即使宪法法院承认部分程序问题,依旧可能作出实体判决。甚至有预测认为,法院可能出现4比4的僵局,导致弹劾案被驳回。此前,在广播通信委员会委员长李真淑的弹劾案中,宪法法院以4比4作出驳回决定,投票结果完全按照法官的政治立场分布,进步派法官支持弹劾,而保守派法官反对弹劾。也有专家指出,该案件的争议点与尹锡悦弹劾案截然不同,因此不宜直接类比。 自韩国宪法法院进入8人制以来,除李真淑弹劾案外,大部分裁决均以全体一致通过。在国会针对企划财政部长官兼经济副总理崔相穆提起的权力争议案中,法院一致支持国会立场,而在针对监察院长崔载海及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长李昌洙等检察官的弹劾案中,法院一致驳回国会的弹劾请求。 然而,在部分案件中,法官们对判决理由也存在不同意见。在崔载海案件中,部分法官认为其行为有问题,但未达到应被罢免的程度。高丽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永洙表示:“宪法法院内部法官确实存在法律观念上的分歧,但尹锡悦弹劾案的政治影响远超以往案件,因此不应简单套用过去的裁决趋势。” 如果最终裁决以5比3支持弹劾,但未能达到通过门槛,法院可能会进一步延迟宣判。在5比3的情况下,新增法官的立场可能影响最终结果,因此法院可能等到法官席位补充完整后再作决定。此外,宪法法院的两名法官文炯培和李美善下月18日卸任,如果在此之前未作出裁决,法院将回归6人制,届时任何裁决都可能面临更大争议。因此,法院更可能在两名法官卸任前完成裁决,以确保判决的正当性和程序的完整性。 韩国宪法法院大审判庭【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6 20:09:47 -
弹劾案结果"难产" 最新民调显示近6成韩国人赞成弹劾尹锡悦
14日,在位于首尔钟路区的宪法法院周围,警察车辆筑起车墙。【图片提供 韩联社】 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审判结果持续“难产”,最快也要等到下周才能见分晓,刷新历任总统弹劾案审判从提起公诉到宣判所耗时间最长纪录。 尹锡悦弹劾案上月25日结束辩论后,宪法法院几乎每天召开评议会,对案件争议点进行梳理讨论。宪法法院通常在宣判前两至三天向当事人通报宣判日期,并通过媒体公开。 即使14日当天发布宣判日期,最快也得等到17日才能宣判,否则宣判日期可能被推迟至19日或21日。由于18日下午宪法法院将举行法务部长官朴性载的弹劾审判辩论,当天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宣判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尹锡悦弹劾案宣判时间被推迟至下周中后期的可能性逐渐增大。 即使17日宣判,尹锡悦弹劾案从去年12月14日在国会通过被提交至宪法法院算起也已经过93天,前总统卢武铉在被起诉后63天宣判,朴槿惠在91天后宣判。 宪法法院法官在尹锡悦弹劾案辩论结束后,几乎每天召开评议会,逐一审查尹锡悦和国会双方提出的争议点。但据悉目前仍处于各自整理意见并交换看法的阶段,尚未得出最终结论。若在具体争议点上法官们意见分歧较大,无法达成一致,不排除下周也无法宣判的可能性。 国务总理韩德洙的弹劾审判于上月19日结束辩论后,目前仍在审理中,宪法法院还在研究韩德洙和尹锡悦的宣判顺序。 宪法法院为防止评议内容外泄进行严格保密,宪法法院相关人士表示,案件评议内容、议题、进展阶段、开始及结束时间、地点等均为非公开事项。 国会及尹锡悦双方均要求宪法法院尽快宣判。民调机构韩国盖洛普本月11日至13日面向1001名民众实施调查,于14日发布结果显示,赞成和反对弹劾尹锡悦的应答比重分别为58%和37%,另有5%表示不清楚或拒绝作答。 与前一次调查时相比,赞成弹劾的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反对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按政治倾向划分,保守阶层赞成弹劾比重为24%,反对比重为72%,进步阶层赞成比重高达93%,反对比重仅为7%。中立阶层反对比重为26%,赞成比重为69%。 从年龄段来看,除去70岁以上,各年龄层的赞成比重均占上风。赞成比重最高的为40-49岁(赞成73%、反对23%),反对比重最高的为70岁以上(赞成31%、反对62%)。 有关宪法法院信任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回答“信任”和“不信任”的各占比53%和38%,9%的受访者回答不清楚或拒绝做答。
2025-03-15 00:01:08 -
宪法法院驳回监察院长崔载海等四起弹劾案 或对尹锡悦判决结果产生影响
13日,宪法法院驳回国会对监察院长崔载海、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厅长李昌洙等3名检察官提起的弹劾案,上述四人立即恢复职务,这一结果是否会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审判产生影响引发关注。 宪法法院就崔载海弹劾案表示,不存在监察院对总统室和总统官邸迁移工作监察不到位的可疑情况,也很难断定对前国民权益委员会委员长全贤姬的监查存在向其施压迫其辞任目的。就李昌洙等3名检察官的弹劾案,宪法法院认为,检方是否切实调查尹锡悦夫人金建希操纵德意志汽车公司股价案令人质疑,但在第三场所调查金建希不属于滥权,无法认定检方就金建希操纵股价案发布虚假信息。 尹锡悦在弹劾审判中,将共同民主党连续弹劾公职人员作为宣布戒严的背景之一。在上月25日进行的辩论最终陈述中,尹锡悦表示,在野党连续对公职人员发起弹劾,不仅令政府职能陷入瘫痪,更走向破坏宪政秩序的深渊。 宪法法院一次性驳回4起弹劾案,尹锡悦政府成立后受理的13起弹劾动议案中,已有8起被全部驳回,目前仍有包括尹锡悦弹劾案在内的5起案件在审理中。 被驳回的大部分案件中,法官们几乎一致认为弹劾理由不充分。在8起案件中,只有检察官安东完(音)和放送通信委员长李真淑的弹劾案出现意见分歧。 因此法律界有部分意见解读,宪法法院的判决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尹锡悦方面坚持的国会弹劾提议不当主张。被驳回的4起弹劾案于去年12月2日被提交至国会全体会议,正值“12·3紧急戒严”的前一天,弹劾案通过则是在宣布戒严后两天的12月5日。 然而,也有大批反对意见认为,尹锡悦主张的在野党连续弹劾导致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因而宣布戒严的说法过于牵强。 提议弹劾属国会权限,即使宪法法院未予采纳也不构成违法行为,更不应该将其与“国家紧急状态”挂钩。这与检察官认为有罪进行起诉,但被法院判决无罪的情况类似。尹锡悦政府中被提交弹劾审判的公职人员中,有不少人主张国会滥用弹劾提议权,但宪法法院从未采纳这一主张。 即使宪法法院认为国会提议弹劾不合法或属于滥用政治权力,是否因此导致国家陷入紧急状态,以及由此宣布戒严是否合法,仍需进一步探讨。 韩国宪法第77条第1项规定,在战争、事变或类似国家紧急状态下,为应对军事需要或维持公共安全秩序,总统可宣布戒严。 国会方面主张,因设有代行职务机制,对高级公职人员提起弹劾不能视为导致国政瘫痪的行为,针对少数检察官的弹劾导致司法职能无法正常运作的说法属于夸大其词。
2025-03-14 00:51:48
-
宪法法院推迟尹锡悦弹劾裁决 民主党"加码"政治攻势
随着韩国宪法法院对总统尹锡悦弹劾审判的裁决日期推迟,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以下简称“民主党”)进入强硬模式,加大政治攻势。尽管存在“连续弹劾”可能引发的反弹风险,民主党仍决定提出对代行总统职权的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的弹劾动议,并推动对总统夫人金建希相关疑点的特别检察调查法案。 有分析认为,随着尹锡悦弹劾案的裁决日期延后,民主党内部气氛趋于紧张,部分支持者的不安情绪有所上升。为稳定党内局势并对宪法法院施压,民主党决定进一步加大政治攻势。 21日,民主党内部人士透露,党领导层已决定当日正式提交崔相穆弹劾案。尽管党首李在明持谨慎态度,但在党鞭朴赞大等党内高层的强烈推动下,最终达成一致。民主党领导层表示,崔相穆在代行总统职权期间涉嫌违反宪法,党内无法对此坐视不管。 20日,宪法法院宣布,将于24日上午10时对总理韩德洙弹劾案作出裁决。对此,民主党表现出强烈不满,并计划每天在宪法法院前举行记者会,敦促尽快裁决尹锡悦总统弹劾案。 民主党首席发言人赵承来在国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宪法法院决定先审理韩德洙总理的弹劾案,而将尹锡悦总统的裁决日期推迟,我们对此深表遗憾。”他质疑道:“宪法法院此前一直坚持‘先受理,先裁决’原则,为何此次突然改变?” 朴赞大明确表示,无论韩德洙总理弹劾案的裁决结果如何,民主党都会推动崔相穆的弹劾程序。他强调:“即使韩德洙回归总理职位,崔相穆仍需为其违反宪法的行为承担责任。” 民主党的强硬态度也被认为与党首李在明的法律诉讼进程有关。李在明因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正在接受二审审理,二审判决预计于3月26日公布。随着宪法法院推迟尹锡悦弹劾案的裁决,李在明的判决可能先于总统弹劾案出台,这让民主党感到压力倍增。若李在明被判“剥夺被选举权”的刑罚,舆论可能会对在野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民主党认为,有必要通过强硬举措主导政治议题,掌控舆论局势。 民主党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从法律上来看,尹锡悦弹劾案与李在明二审无直接关联,但两者的判决时间相近,可能会影响公众舆论。” 与此同时,民主党还加紧推进针对总统夫人金建希的特别检察调查法案。20日,民主党在国会全体会议上通过了“金建希特别检察法案”,主要针对金建希涉及的多项疑点,包括“操纵德意志汽车公司股价案”、“三扶土建股票操纵案”、“收受名牌皮包争议”、“海军陆战队前司令任成根(音)游说案”、“总统府搬迁相关腐败案”以及“杨平高速公路路线变更疑云”等。 此外,民主党还推动“仁川毒品走私调查干预特检法案”,以调查总统办公室是否曾施压阻止警方对海关人员涉嫌毒品走私案件的调查。 共同民主党现任议员们于21日在首尔市钟路区宪法法院前举行记者会,呼吁立即罢免总统尹锡悦。【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2 00:24:51 -
韩德洙弹劾案倒计时 宪法法院裁决或影响尹锡悦弹劾案结果
韩国宪法法院20日宣布,将于24日上午10时在大审判庭就国务总理韩德洙的弹劾案作出最终裁决。这一决定意味着宪法法院将在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之前,先对总理的去留作出判决。 如果裁决驳回或不予受理该案,韩德洙将立即恢复职务;若裁决支持弹劾,他将被立即免职。这一裁决距离国会通过韩德洙的弹劾动议已过去87天。 韩国国会分别于2024年12月14日和12月27日通过对总统尹锡悦及兼任代理总统的国务总理韩德洙的弹劾动议。针对韩德洙的弹劾指控包括其参与去年12月3日尹锡悦政府宣布紧急戒严的过程,并拒绝批准宪法法院大法官的任命。 宪法法院在此案中进行了两次辩论准备程序及一次正式辩论,并于近期完成了相关法律程序。由于弹劾指控涉及紧急戒严令的合宪性问题,法院的裁决结果可能为尹锡悦的弹劾案提供重要法律依据。 若宪法法院裁定紧急戒严令违宪或违法,可能会对尹锡悦的弹劾案产生影响。然而,即便法院认定该措施违法,也不意味着韩德洙一定被免职。法院可能认为,韩德洙在决策过程中未深度介入,罪责不足以支持免职。此外,宪法法院也可能以程序性理由,如弹劾程序未满足总统级别的弹劾门槛,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与此同时,随着韩德洙弹劾案裁决日期的确定,外界普遍预计尹锡悦的弹劾案宣判日期也将很快公布。有分析认为,该裁决日可能会在3月26日之后,即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因公职选举法案二审宣判之后进行。 2月19日,国务总理韩德洙出席宪法法院举行的弹劾审判首次辩论庭。【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1 19:58:57 -
尹锡悦弹劾案"注水集会"成常态 韩国警方疲于奔命
随着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判决临近,支持与反对阵营纷纷试图展示声势。然而,多场集会的实际参与人数远低于申报人数,甚至出现所谓的“注水集会”现象。 例如,3月17日,一场反对弹劾的集会申报了2万人,但实际到场人数仅600人,占比仅3%。当天下午3时,在安国站附近原定举行的支持弹劾集会申报了1万人,但最终无人参加。而稍晚一些的另一场支持弹劾的集会,申报人数高达3万,最终仅有1200人到场。 警方表示,为应对这些集会,17日当天在首尔市范围内共出动了1500名机动警员,负责21场集会的安保工作;18日又为20场集会部署了1200名警员。然而,由于大量“注水集会”导致实际参与人数远低于申报人数,警方资源被大量浪费,市民的日常通行也受到严重影响。 集会主办方辩称,申报人数时通常会考虑可能增加的人流,因此会适当“预估”更多人数。然而,现实情况表明,部分集会的申报人数与实际参与人数相差20倍甚至更多,这已远超合理误差范围。 警方在接到集会申报后,会依据主办方过往的集会规模来估算实际可能的参与人数,并制定相应的交通管制方案。然而,由于天气、集会诉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实际预测仍然存在较大误差。目前,韩国法律尚无针对“虚报集会人数”的具体惩罚措施,因此难以有效遏制这一现象。 专家指出,尽管宪法保障公民的集会与示威自由,但对于恶意夸大规模、反复申报“注水集会”的组织,应采取适当的限制措施。东国大学警察学系名誉教授李润镐表示:“部分组织可能是为了避免在人数上落于下风,因此故意夸大申报人数。政府可考虑对屡次虚报的组织实施‘三振出局制’,例如处以罚款等惩罚措施。” 建国大学警察学系教授李雄赫(音)则认为:“公民的集会自由不可剥夺,但政治领导人应明确表态,‘注水集会’不会对弹劾案的最终判决产生实质影响,以避免社会资源被无谓消耗。” 上图为19日宪法法院正门前,尹锡悦总统支持者举行集会;下图为20日,宪法法院正门对面架起警察巴士围墙。【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0 23:13:55 -
尹锡悦弹劾案判决"迟到" 致韩国政坛"火药味"渐浓
19日,在首尔钟路区宪法法院对面,左翼和右翼支持者在进行示威。【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判决一再推迟,引发政界及市民团体的广泛关注。连日来,宪法法院(宪法裁判所)收到大量请愿书,数量累积如山,左翼与右翼群体之间的对立情绪持续升温,局势愈发紧张。 据法律界20日透露,自上月25日尹锡悦弹劾审判辩论结束以来,宪法法院受理的请愿书数量急剧增加。据统计,截至目前为止,针对尹锡悦弹劾案提交的请愿书已突破200万件。尽管宪法法院已采取线上受理措施以应对庞大的工作量,但由于请愿书数量过多,处理压力依然巨大。据悉,由于请愿书并不是对判决构成影响的因素,不需要针对性的讨论,但数量之多仍对宪法法院的日常工作造成了一定负担。 在政界,国民力量党议员罗景垣、朱豪英等76人于上月提交请愿书,要求驳回国会的弹劾诉讼。本月,又有82名议员加入其中。同时,共同民主党议员则提交了共同书信和敦促书,呼吁加速审理尹锡悦弹劾案。祖国革新党议员也持续发声,强调应“迅速消除国民的不安情绪”,并敦促宪法法院尽快做出罢免决定。 市民团体和学术界也积极参与其中。包括民主主义法学研究会、反歧视法制连带、宪法学者会议、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韩国劳动组合总联盟、军队人权中心、贫困社会连带、为民主律师团体、国民律师团、韩国女性团体联合、忠北保守市民团体联合、防止腐败不正当选举团等在内的多个组织均提交了请愿书。此外,个人通过到访宪法法院信访室或传真方式提交的请愿书也不在少数。 自辩论结束以来,宪法法院几乎每日召开法官会议,审议尹锡悦弹劾案。尽管法律界和政治圈曾预测本月14日为宣判日,但截至19日,宪法法院仍未公布判决日期,或将进一步推迟。目前,外界普遍预测最快将于下周公布判决日。
2025-03-20 23:04:56 -
万事俱备只欠宣判 警方提高戒备严阵以待尹锡悦宣判日突发事件
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审判宣判日临近,警方决定在宣判当天在首尔部署六成全国可调用的机动部队,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极端事件,将在宪法法院内投入刑警等警力,警察特种部队也将在附近待命。 据悉,警方在宣判当天将动用全部警力,向全国各市、道警察厅发布甲级戒备状态,并在全国部署338支机动部队、2万多名警力,负责维持集会秩序。其中210支部队、约1.4万名警力将集中部署于首尔。 宣判当天,首尔市内中心举行大规模集会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或对主要设施发起袭击。警方在宪法法院内部署刑警,若示威队伍闯入法院内将当场逮捕。宪法法院周围部署特种部队主要是为应对恐怖袭击等极端突发事件。 自本月13日起,宪法法院一带已被指定为禁飞区,但为应对“黑飞”的可能性,将部署反无人机系统(Anti-Drone)。宪法法院附近的一处加油站和四处工地将在宣判当天停工,附近22幢建筑物的屋顶出入口将进行管制。 警方还加强了包括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在内的法官贴身警卫,对移动路线加强管理,保障宣判前后安全进出。 警方还同首尔消防本部等协商,在安国地铁站周边部署190名急救人员和32辆救护车等,在安国站、光化门,以及尹锡悦官邸所在的龙山区、国会、各政党总部聚集的汝矣岛运营现场医疗站。还与江北三星医院协商,保证急诊患者能够迅速被接收和治疗。 宣判当天,安国站将从首班车开始关闭,光化门、景福宫、钟路三街、钟阁、市厅、韩江镇等地铁站也将根据当天情况可能将不停车。
2025-03-19 23:19:51 -
社会各界集会呼吁罢免尹锡悦
【图片提供 韩联社】 17日,在首尔光化门广场,“尹锡悦立即下台社会大改革紧急行动”举行时局宣言记者会,要求宪法法院立即罢免尹锡悦。
2025-03-18 00:15:02 -
尹锡悦再迎"命运之周" 弹劾案判决有望本周出炉
本月15日,在首尔市中心,反对和赞成弹劾尹锡悦的民众同时举行集会。【图片提供 韩联社】 宪法法院有望于本周后半段对决定尹锡悦总统政治命运的弹劾案做出判决。据法律界17日消息,尹锡悦弹劾案自上月25日结束辩论后,在近3周的时间里,宪法法院几乎每天举行评议会议,对争论点进行梳理探讨。 按照惯例,宪法法院通常在宣判前2至3天通知当事人,但目前国会和尹锡悦方面均未收到通知。若宪法法院选择在当天或18日官宣判决日期,有望在本周后期对此案做出最终裁决。 从提起诉讼到宣判,尹锡悦的案件已超过卢武铉、朴槿惠等前总统,刷新韩国总统弹劾案的最长审理纪录。据悉,审理时间较长的原因是国会和尹锡悦双方提出的争议点非常多,预计法官们在对各项争议点进行审查后,将进入得出最终结论的阶段。 若宪法法院采纳国会提交的弹劾案,尹锡悦总统一职将被罢免,若驳回将立即恢复职务。根据宪法规定,罢免需要至少6名法官赞成。 自受理弹劾案以来,宪法法院一直考虑总统被弹劾可能导致的国政混乱,表示将尽可能迅速结案。然而由于可能影响宪法法院审理的变数尚存,若与得出结论的审理持续推迟,那么不排除本周内无法宣判的可能性。 目前,国务总理韩德洙的弹劾审判也在同步进行中,若法官们认为应先对韩德洙的案件宣判,或马恩赫法官中途加入,宪法法院仍坚持达成全体一致通过的结论,需要更多时间进行协调,那么宣判也将相应被推迟。
2025-03-17 20:24:53 -
宪法法院或本周内裁决尹锡悦弹劾案 最终结果难以预测
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审判即将迎来宣判,外界对韩国宪法法院的最终决定高度关注。自辩论结束至今已过去两周多,按照惯例,宪法法院通常会在宣判日前两到三天通知相关当事人,但截至3月16日,法院未通知具体宣判日期。如果近期安排宣判,最有可能在19日至21日之间进行。 尹锡悦的弹劾审判已创下韩国历任总统中最长审理纪录。从弹劾案移交宪法法院到最终裁决,耗时已超过前总统卢武铉和朴槿惠的案例。从辩论结束到最终宣判的时间跨度,也创下历史新高。关于宪法法院的最终裁决,外界预测众多,可能的结果包括支持弹劾、驳回弹劾或不予受理。 有观点认为,为了尽量减少社会动荡,宪法法院可能会力求形成一致意见,这也是耗时较长的原因之一。此外,也有分析指出,本案涉及多项复杂的法律及程序争议,法院需要充分讨论各方观点,因此审理周期拉长。 根据宪法规定,弹劾案成立需要至少6名宪法法官赞成。目前,宪法法院共有8名法官,在有2名法官反对的情况下,弹劾案也可通过。实际上,即使最终裁决支持弹劾,产生的影响可能取决于8名法官是否形成一致意见。如果法院内部存在较大分歧,社会上的不满情绪可能进一步升温。 目前关于最终裁决的投票结果,外界预测范围从6比2、7比1到8比0不等。此外,也有观点认为,宪法法院可能会因程序问题而裁定不予受理,或认为弹劾指控不构成重大违宪、违法行为,因此作出驳回判决。 部分法律人士指出,国会撤回弹劾案中的“内乱罪”指控,同时弹劾案在程序上存在争议,因此法院可能会基于程序瑕疵直接驳回案件。前宪法研究院院长、庆熙大学法学研究生院特聘教授许营在向法院提交的意见书中表示:“弹劾案核心指控‘内乱罪’已被撤销,导致弹劾案丧失同一性,同时国会未经正式决议撤回指控,因此该案存在不合法性,法院应予以驳回。” 另有观点认为,考虑到案件重大,即使宪法法院承认部分程序问题,依旧可能作出实体判决。甚至有预测认为,法院可能出现4比4的僵局,导致弹劾案被驳回。此前,在广播通信委员会委员长李真淑的弹劾案中,宪法法院以4比4作出驳回决定,投票结果完全按照法官的政治立场分布,进步派法官支持弹劾,而保守派法官反对弹劾。也有专家指出,该案件的争议点与尹锡悦弹劾案截然不同,因此不宜直接类比。 自韩国宪法法院进入8人制以来,除李真淑弹劾案外,大部分裁决均以全体一致通过。在国会针对企划财政部长官兼经济副总理崔相穆提起的权力争议案中,法院一致支持国会立场,而在针对监察院长崔载海及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长李昌洙等检察官的弹劾案中,法院一致驳回国会的弹劾请求。 然而,在部分案件中,法官们对判决理由也存在不同意见。在崔载海案件中,部分法官认为其行为有问题,但未达到应被罢免的程度。高丽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永洙表示:“宪法法院内部法官确实存在法律观念上的分歧,但尹锡悦弹劾案的政治影响远超以往案件,因此不应简单套用过去的裁决趋势。” 如果最终裁决以5比3支持弹劾,但未能达到通过门槛,法院可能会进一步延迟宣判。在5比3的情况下,新增法官的立场可能影响最终结果,因此法院可能等到法官席位补充完整后再作决定。此外,宪法法院的两名法官文炯培和李美善下月18日卸任,如果在此之前未作出裁决,法院将回归6人制,届时任何裁决都可能面临更大争议。因此,法院更可能在两名法官卸任前完成裁决,以确保判决的正当性和程序的完整性。 韩国宪法法院大审判庭【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6 20:09:47 -
弹劾案结果"难产" 最新民调显示近6成韩国人赞成弹劾尹锡悦
14日,在位于首尔钟路区的宪法法院周围,警察车辆筑起车墙。【图片提供 韩联社】 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审判结果持续“难产”,最快也要等到下周才能见分晓,刷新历任总统弹劾案审判从提起公诉到宣判所耗时间最长纪录。 尹锡悦弹劾案上月25日结束辩论后,宪法法院几乎每天召开评议会,对案件争议点进行梳理讨论。宪法法院通常在宣判前两至三天向当事人通报宣判日期,并通过媒体公开。 即使14日当天发布宣判日期,最快也得等到17日才能宣判,否则宣判日期可能被推迟至19日或21日。由于18日下午宪法法院将举行法务部长官朴性载的弹劾审判辩论,当天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宣判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尹锡悦弹劾案宣判时间被推迟至下周中后期的可能性逐渐增大。 即使17日宣判,尹锡悦弹劾案从去年12月14日在国会通过被提交至宪法法院算起也已经过93天,前总统卢武铉在被起诉后63天宣判,朴槿惠在91天后宣判。 宪法法院法官在尹锡悦弹劾案辩论结束后,几乎每天召开评议会,逐一审查尹锡悦和国会双方提出的争议点。但据悉目前仍处于各自整理意见并交换看法的阶段,尚未得出最终结论。若在具体争议点上法官们意见分歧较大,无法达成一致,不排除下周也无法宣判的可能性。 国务总理韩德洙的弹劾审判于上月19日结束辩论后,目前仍在审理中,宪法法院还在研究韩德洙和尹锡悦的宣判顺序。 宪法法院为防止评议内容外泄进行严格保密,宪法法院相关人士表示,案件评议内容、议题、进展阶段、开始及结束时间、地点等均为非公开事项。 国会及尹锡悦双方均要求宪法法院尽快宣判。民调机构韩国盖洛普本月11日至13日面向1001名民众实施调查,于14日发布结果显示,赞成和反对弹劾尹锡悦的应答比重分别为58%和37%,另有5%表示不清楚或拒绝作答。 与前一次调查时相比,赞成弹劾的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反对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按政治倾向划分,保守阶层赞成弹劾比重为24%,反对比重为72%,进步阶层赞成比重高达93%,反对比重仅为7%。中立阶层反对比重为26%,赞成比重为69%。 从年龄段来看,除去70岁以上,各年龄层的赞成比重均占上风。赞成比重最高的为40-49岁(赞成73%、反对23%),反对比重最高的为70岁以上(赞成31%、反对62%)。 有关宪法法院信任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回答“信任”和“不信任”的各占比53%和38%,9%的受访者回答不清楚或拒绝做答。
2025-03-15 00:01:08 -
宪法法院驳回监察院长崔载海等四起弹劾案 或对尹锡悦判决结果产生影响
13日,宪法法院驳回国会对监察院长崔载海、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厅长李昌洙等3名检察官提起的弹劾案,上述四人立即恢复职务,这一结果是否会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审判产生影响引发关注。 宪法法院就崔载海弹劾案表示,不存在监察院对总统室和总统官邸迁移工作监察不到位的可疑情况,也很难断定对前国民权益委员会委员长全贤姬的监查存在向其施压迫其辞任目的。就李昌洙等3名检察官的弹劾案,宪法法院认为,检方是否切实调查尹锡悦夫人金建希操纵德意志汽车公司股价案令人质疑,但在第三场所调查金建希不属于滥权,无法认定检方就金建希操纵股价案发布虚假信息。 尹锡悦在弹劾审判中,将共同民主党连续弹劾公职人员作为宣布戒严的背景之一。在上月25日进行的辩论最终陈述中,尹锡悦表示,在野党连续对公职人员发起弹劾,不仅令政府职能陷入瘫痪,更走向破坏宪政秩序的深渊。 宪法法院一次性驳回4起弹劾案,尹锡悦政府成立后受理的13起弹劾动议案中,已有8起被全部驳回,目前仍有包括尹锡悦弹劾案在内的5起案件在审理中。 被驳回的大部分案件中,法官们几乎一致认为弹劾理由不充分。在8起案件中,只有检察官安东完(音)和放送通信委员长李真淑的弹劾案出现意见分歧。 因此法律界有部分意见解读,宪法法院的判决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尹锡悦方面坚持的国会弹劾提议不当主张。被驳回的4起弹劾案于去年12月2日被提交至国会全体会议,正值“12·3紧急戒严”的前一天,弹劾案通过则是在宣布戒严后两天的12月5日。 然而,也有大批反对意见认为,尹锡悦主张的在野党连续弹劾导致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因而宣布戒严的说法过于牵强。 提议弹劾属国会权限,即使宪法法院未予采纳也不构成违法行为,更不应该将其与“国家紧急状态”挂钩。这与检察官认为有罪进行起诉,但被法院判决无罪的情况类似。尹锡悦政府中被提交弹劾审判的公职人员中,有不少人主张国会滥用弹劾提议权,但宪法法院从未采纳这一主张。 即使宪法法院认为国会提议弹劾不合法或属于滥用政治权力,是否因此导致国家陷入紧急状态,以及由此宣布戒严是否合法,仍需进一步探讨。 韩国宪法第77条第1项规定,在战争、事变或类似国家紧急状态下,为应对军事需要或维持公共安全秩序,总统可宣布戒严。 国会方面主张,因设有代行职务机制,对高级公职人员提起弹劾不能视为导致国政瘫痪的行为,针对少数检察官的弹劾导致司法职能无法正常运作的说法属于夸大其词。
2025-03-14 00: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