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涨价’新闻 9个
-
韩国连锁餐饮品牌接连涨价 消费者负担加重引发关注
随着韩国咖啡、汉堡、炸鸡等主要连锁餐饮品牌接连涨价,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不断加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据韩国餐饮业界20日消息,连锁咖啡品牌Twosome Place自上月26日起对58款商品(包括蛋糕、咖啡和饮料)进行了价格调整,平均涨幅为4.9%。其中,草莓巧克力鲜奶油蛋糕的售价由3.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0元)上涨至3.9万韩元,涨幅达5.4%;23款常规尺寸咖啡饮品的价格每杯上涨200韩元。 连锁炸鸡品牌肯德基(KFC)也于本月8日调整了部分炸鸡及汉堡价格,涨幅为100至300韩元,距离去年6月的调价尚不足一年。尽管KFC通过官网发布了涨价通知,但未列出具体调整品目和幅度,导致消费者未能及时获知信息。 连锁汉堡品牌汉堡王(Burger King)则于今年春节假期前的1月24日调整了价格,招牌产品“Whopper”单品价格由7100韩元上涨至7200韩元,套餐价格则上调至9200韩元。 据了解,这些品牌将涨价归因于原材料、物流和人力等成本的持续上涨。然而,部分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些品牌在宣布涨价的同时,也公布了优异的经营业绩,是否过于关注盈利,而忽视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数据显示,Twosome Place去年销售额达到5201亿韩元,营业利润为327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8.3%和25.2%;KFC Korea去年的营业利润为164亿韩元,同比激增469.1%,销售额同比增长17.7%,达到2923亿韩元;汉堡王运营商BKR去年销售额为7927亿韩元,同比增长6.4%,营业利润为384亿韩元,增幅为60.4%。 韩国消费者团体协会秘书长李正洙(音)表示:“近期的涨价行为更多表现为忽视消费者困境,单纯以追求企业盈利为目标的决策。”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密切关注餐饮业的涨价趋势。为减轻企业经营压力,政府已对主要进口食材和农产品实行配额关税,并将咖啡和可可进口增值税免税政策延长至年底,同时向餐饮企业提供经营支持。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一方面接受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却持续涨价,这将被视为对制度的不当利用。我们将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首尔某KFC门店外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1 00:12:14 -
政局动荡叠加成本高企 韩国食品价格再掀涨潮
今年以来,随着加工食品和在外就餐价格持续上涨,消费者物价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原材料成本上升、韩元贬值、人工和能源成本增加,再加上政局动荡引发的不确定性,共同推动食品价格普遍走高。 根据韩国统计厅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1%。其中,加工食品价格上涨3.6%,创2023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咖啡(8.3%)、面包(6.3%)、火腿和培根(6%)等主要品类涨幅明显;外出就餐价格也已连续两个月同比上涨超过3%。 今年一季度,咖啡、面包、冷冻饺子等多个品类相继提价;进入4月,方便面、啤酒、汉堡等产品也陆续上调售价。CJ第一制糖、大象、东远F&B、乐天沃食品(Wellfood)、不倒翁、农心、SPC三立等主要食品企业,已完成新一轮价格调整。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食品价格难以回落。一位食品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局不稳、经济疲软、销售承压的背景下,加之原材料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涨价压力仍未缓解。”他预计,在新政府正式上台之前,企业提价趋势仍将持续。 餐饮业也难以摆脱成本上升的压力。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仅对部分配送菜品进行了价格调整,但整体利润已大幅缩水,目前几乎已到了不得不全面提价的地步。” 与此同时,国际因素也在加剧物价上涨压力。业内人士指出,美国主导的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推高全球通胀风险,并通过进口渠道间接推高国内食品价格。 尽管宪法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的罢免裁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治不确定性,但韩元兑美元汇率仍维持在1400韩元以上,企业面临的进口原材料成本压力依旧严峻。一家食品企业相关人士表示:“若汇率长期维持高位,成本负担恐难以缓解。” 此外,极端天气频发也持续推高食品价格,“气候通胀”(即气候变化引发的通货膨胀)现象日益明显。统计厅数据显示,受异常气候影响导致产量锐减,3月白菜价格同比上涨49.7%,萝卜价格更是飙升86.4%。 全球气候异常同样影响进口商品价格。受干旱影响,巴西与越南咖啡豆减产,西非可可供应紧张,推动相关进口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同时,韩国本土也频发山火、暴雨等自然灾害。近期庆尚北道发生大规模山火,影响全国约9%的苹果种植面积,大蒜、辣椒等农作物亦遭受不同程度损害。统计厅预计,此次山火或将在短期内推高部分农产品价格。 首尔某大型超市的方便面销售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6 20:18:48 -
进口成本激增及汇率波动 韩国食品业承受双重重压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饮料、饼干、面包等加工食品及餐饮价格呈显著上涨趋势。在异常气候条件导致部分食材价格飙升的态势下,韩元兑美元汇率的上升,导致进口原材料的成本也随之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食品与餐饮行业的成本负担。 农林畜产食品部于9日发布的《1月消费者物价动向》数据显示,加工食品和餐饮物价指数上升率分别为2.7%和2.9%,超过全体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平均上升率(2.2%)。从上调价格的主要产品来看,大象集团对蛋黄酱、胡椒、调味汁等酱料类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19.1%。东亚大冢(Donga Otsuka)将宝矿力水特的价格上调了1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元),汉堡王上调招牌菜单皇堡(Whopper)价格等,各大食品企业及餐饮点纷纷上调了产品单价。 同时,咖啡行业的价格同样呈上涨趋势。星巴克韩国于上月将22种中杯饮料的价格上调200至300韩元,豪丽斯咖啡和PaulBassett也紧随其后,对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了200至400韩元的上调。即便是平价咖啡连锁店也未能幸免,Composse Coffee的美式咖啡和低咖啡因咖啡价格均上调了300韩元。 进入本月以来,餐饮企业也纷纷加入到涨价的行列中。SPC巴黎贝甜对96种面包和25种蛋糕的价格进行了平均5.9%的上调,乐天沃食品则计划从本月17日起,将26种巧克力棒的价格上调9.5%。宾格瑞也预告称,下月将对咖啡、冰淇淋、饮料等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200至300韩元的上调。各大企业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及人工费用的持续上升,整体价格的上涨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部分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势头尤为迅猛。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发布的数据显示,阿拉比卡咖啡豆价格在一周内上涨8%,环比上涨27%,每吨售价达8905美元,创新高。巧克力原材料可可的价格自去年12月(每吨1.2565美元)创新高后,并未出现下降的势头。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食品业界相关人士指出,由于韩国大部分食品企业依赖进口原材料,价格和汇率的上涨将直接降低食品企业的利润,并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 某连锁店业界相关人士表示:“材料价格的上涨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加之汇率持续波动,尽管总公司计划在上半年内最大限度地遏制价格攀升,但若当前的材料涨价与汇率高企态势延续至下半年,或将难以有效把控价格上涨的局面。”随着食品和餐饮业经营环境日益严峻,政府决定携手食品业共商对策。农林畜产食品部将于11日举行相关座谈会,邀请各大食品企业参与,旨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2025-02-09 23:24:02 -
韩国炸酱面成涨价"领头羊" 过去10年价格飙升65%
根据韩国消费者院30日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12月,首尔地区7种在外就餐常点菜品的价格较2014年12月平均上涨40.2%。 其中,炸酱面的价格从4500韩元(约合人民币23元)涨至7423韩元,涨幅达65%,成为涨幅最高的菜品。2019年,炸酱面价格突破5000韩元,仅4年便超过7000韩元。 冷面价格由8000韩元涨至1.2万韩元,涨幅50%;泡菜汤饭价格从5727韩元涨至8269韩元,刀切面从6500韩元涨至9385韩元,两种菜品涨幅均为44.4%。此外,拌饭价格从7864韩元涨至1.1192万韩元,涨幅42.3%;五花肉(200克)从1.4535万韩元涨至2.0282万韩元,上涨39.5%;紫菜包饭涨幅最小,从3200韩元涨至3500韩元,仅增长9.4%。 炸酱面价格涨幅明显高于其他菜品,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葱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110%,黄瓜上涨100%,南瓜上涨70%,洋葱上涨60%,农产品价格整体大幅攀升。 加工食品原料价格同样出现上涨趋势。食盐上涨80%,糖和食用油上涨50%,酱油上涨40%,面粉上涨30%。 仅去年全年,炸酱面价格就从1月的7069韩元上涨至12月的7423韩元,涨幅为5%,仅次于冷面的5.4%,位居第二。 业界指出,若当前上涨趋势持续,预计最快明年,首尔地区普通中餐厅的炸酱面均价将突破8000韩元。韩国物价信息高级研究员李东勋(音)表示:“制作炸酱面使用的食材涵盖农产品、加工食品及畜产品,易受物价波动影响。随着食材价格整体上涨,炸酱面价格仍可能进一步攀升。” 首尔明洞商业街的炸酱面菜单【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30 19:46:50 -
韩国美妆巨头掀涨价潮 独立品牌坚守价格博弈市场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与汇率波动导致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韩国主要化妆品企业近期接连上调产品价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立品牌化妆品选择维持目前价格,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据韩国美妆业界10日消息,LG生活健康宣布上调旗下品牌欧蕙(OHUI)、苏秘37°(SU:M37°)、BEYOND等部分产品价格。欧蕙本月已对115款产品价格上调1000至5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至25元),下月1日起还计划对Prime Advancer、Miracle Moisture系列4款产品再度上调5000韩元。 苏秘37°品牌也上调主打产品Micro-Active、Water-full等系列价格至多5000韩元,并计划下月作出进一步调整。BEYOND则计划下月提高13款产品价格,涨幅最高达2000韩元,并于5月1日对4款产品再度提价1000韩元。 对此,LG生活健康方面表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导致进口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持续上涨,公司作出价格调整不可避免。 ABLE C&C旗下品牌谜尚(MISSHA)和奥馥(A’pieu)也分别上调部分产品价格。谜尚的三色眼影和唇线笔等11款产品涨价,奥馥则对卸妆液、定妆粉以及化妆棉等7款产品进行调价。 与上述企业不同,爱茉莉太平洋(AMORE PACIFIC)表示,今年暂未计划单独上调雪花秀(Sulwhasoo)产品价格,但主打产品滋阴水乳、弹力面霜等系列会在年中进行升级换代,届时可能会伴随价格调整。 另一方面,独立品牌Rom&nd和朝鲜美女等表示目前暂无价格调整计划。Rom&nd相关人士称,材料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主力消费群体为年轻一代,价格调整可能会影响市场定位。因此,Rom&nd选择通过产品升级来控制成本,去年11月推出的Juicy Lasting Tint系列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容量从原来的5.5克减少到3.5克。 此外,入驻大创(DAISO)的美妆品牌产品数量和种类持续增长,满足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化妆品的需求。统计显示,大创美妆品类营收在2021年增长52%,2022年增长50%,2023年大幅增长85%。 业内人士分析称,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性价比,品牌忠诚度降低,类似大创和独立品牌的高性价比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市场中,价格竞争力已经成为品牌生存的关键因素。这也是许多品牌通过缩减容量或特定渠道定制产品来应对市场压力的原因所在。 6日,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顾客正在试用化妆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0 20:07:45 -
高物价下韩国民众选择"在家做饭"
韩国统计厅日前发布的《2024年12月及全年消费者物价动向》资料显示,去年韩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14.18,同比上涨2.3%,达到近四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一涨幅较2022年的5.1%和2023年的3.6%明显放缓,标志着物价压力有所缓解。 然而,进入新年以来,韩国食品和生活用品售价纷纷上涨。流通业相关人士表示,各种原材料涨价,加上韩元贬值,提价不可避免。新年的食品饮料和生活必需品价格预计将持续上升。 近期,部分韩国食品企业以巧克力和棕榈油价格上涨为由上调商品价格。好丽友旗下13种产品价格上月平均上涨10.6%;海太制果的10种产品售价平均上涨8.6%。此外,炸鸡品牌PURADAK旗下10款菜品价格自去年12月30日起上涨最多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元)。 与此同时,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加剧,韩国经济正面临多重挑战。韩元贬值加剧了物价上涨压力,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新政策可能将对韩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近期韩国政治动荡因素也可能将进一步推高韩国物价。 在此背景下,消费者为减少食品支出,逐渐倾向于选择“在家做饭”,推动了大型超市和便利店销售额大幅增长。易买得去年12月生鱼片和牛肉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和12%。乐天玛特速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预制菜和寿司产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和10%。 然而,随着诸多消费者选择“在家做饭”,餐厅、咖啡厅等直接受到影响,申请停业的个体工商户不断增加。根据韩国雇佣劳动部的数据,去年1月至11月,领取失业补贴的个体工商户达3319户,同比增长8.6%,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年末年初本是消费旺季,但由于韩国政局骤然紧张,社会氛围也陷入不安。受此影响,人们逐渐减少聚会和外出,消费情绪进一步走弱,对韩国的零售市场造成直接冲击。” 韩国大型超市的杯面柜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09 20:15:59 -
成本"压力山大" 韩国化妆品行业掀起新年涨价潮
据美妆业界2日消息,韩国化妆品“路边店”品牌自新年起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和配送费。这一调整主要受到原材料、物流和人工成本上涨,以及高汇率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 韩国化妆品集团ABLE C&C在新年首日将旗下品牌谜尚(MISSHA)和奥普(A'PIEU)的部分产品价格分别上调最高2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0元)。其中,谜尚共对11个品项的价格进行了调整,幅度在500韩元至1000韩元不等;奥普则将7款产品的价格提高了500韩元至2000韩元。 伊蒂之屋(ETUDE HOUSE)将单色眼影的价格从5000韩元上调至6000韩元。伊思(IT'S SKIN)则提高了官方商城的配送费,从2500韩元上涨至3000韩元。这些涨价措施不仅影响了产品定价,还反映出企业在应对成本压力方面的挑战。 不仅是化妆品“路边店”,韩国大型美妆企业也掀起了涨价潮。LG生活健康旗下品牌欧蕙(OHUI)对多个主要产品线的价格进行了上调,幅度在1000韩元至5000韩元不等。此外,LG生活健康还宣布,将于1月至2月调整旗下品牌苏秘37°(SU:M37°)和BEYOND的主要产品线价格,以应对持续上升的生产成本压力。 业界分析认为,化妆品价格集体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物流和人工成本的大幅增加。尤其是化妆品企业高度依赖进口的棕榈油、甘油等关键原料,其价格波动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此外,近期韩元兑美元汇率的剧烈波动也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美妆业界人士指出:“受成本上涨、内需疲软以及高汇率等多重因素影响,韩国美妆市场正面临新的挑战。各企业预计将通过调整产品价格等方式,积极寻求应对方案,以维持市场竞争力。” 首尔市内某家化妆品卖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2 22:00:16 -
奢侈品新年又迎涨价潮 消费者转向二手市场寻求实惠
随着新年临近,多家国际奢侈品牌预计将在韩国接连提高产品价格,引发市场关注。 根据奢侈品行业24日消息,意大利奢侈品牌诺悠翩雅(Loro Piana)将于明年1月4日上调部分产品价格,幅度最高达15%。其中,代表性包款“Loom Bag”的亚麻材质款售价将从原来的686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43万元)上涨至740万韩元,涨幅约8%。部分服装项目价格更是上涨了23%。 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Hermès)也计划于明年初再度涨价。爱马仕通常每年年初涨价一次,但2023年已打破常规,于1月和6月分别进行了10%至15%的调价。香奈儿(Chanel)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奢侈品牌同样在今年数次调整价格。 奢侈手表市场也将迎来涨价风潮。泰格豪雅(TAG Heuer)、百年灵(Breitling)等品牌已透露将在下月调整价格,而劳力士(Rolex)作为标志性品牌,预计延续每年年初涨价的惯例。今年1月,劳力士已将产品价格上调约8%。 随着涨价消息传出,消费者提前购买的需求迅速增加,“Open Run”(商店开门即冲刺购买的现象)有望再次出现。同时,因高物价趋势持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转向性价比更高的二手奢侈品市场,尤其是被称为“Mint级”(近乎新品状态)的商品。 在首尔江南等地的大型二手奢侈品专卖店,圣诞节和年末期间的客流量显著增加,成为市场热点。流通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与新品相比,Mint级商品价格仅为其一半左右,这吸引了追求理性消费的MZ世代(千禧一代和Z世代)顾客”。 位于釜山乐天免税店的爱马仕门店【图片来源 爱马仕韩国官网】
2024-12-26 00:37:19 -
可可豆价格暴涨 好丽友承压调整产品线售价
韩国综合性食品企业好丽友于28日表示,将于12月1日开始上调13种产品的价格10.6%。 韩国知名综合性食品巨头好丽友公司于28日宣布,自12月1日起,将对旗下13款产品实施价格调整,平均上调幅度达10.6%。好丽友自2022年9月后,时隔2年再次再次因应市场变化对产品线进行价格调整,消费者食品支出负担进一步加剧。 好丽友本次价格上调主要针对原材料成本显著上升的产品。具体来看,“蘑菇力”价格上调20%,“Diget巧克力饼干”上涨12%,“Market O布朗尼蛋糕”上涨10%,“杏仁格兰诺拉麦片巧克力”和“鱿鱼花生”分别上涨6.7%。 好丽友相关人士解释称:“巧克力关键原料可可豆的国际市场价格在过去两年内飙升4倍以上,同时,坚果类原料价格也在六年内翻了一番。鉴于市场预测这些原材料价格将持续走高,公司遂作出上调产品售价的决定。” 好丽友对于标志性产品巧克力派采取了特别措施。鉴于若按成本涨幅调整,巧克力派的价格将不得不提升30%以上,为避免给消费者带来过大负担,好丽友决定暂不调整该产品价格,而是采取暂时中断供应的策略,以期在未来通过成本控制,维持产品价格的稳定。 好丽友相关负责人表示:“‘Market O布朗尼蛋糕’、‘鱿鱼花生’及‘蘑菇力’分别时隔16年、13年及11年后首次进行价格调整。我们将持续探索成本节约途径,力求稳定产品价格,致力于减轻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此前,好丽友在2022年9月,同样以原材料成本上升为由,对16款产品进行了平均15.8%的价格调整。其中,巧克力派价格上涨12.4%,Poka薯片与浪里个浪薯片亦分别上调12.3%与11.7%。
2024-11-28 19:51:22
-
韩国连锁餐饮品牌接连涨价 消费者负担加重引发关注
随着韩国咖啡、汉堡、炸鸡等主要连锁餐饮品牌接连涨价,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不断加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据韩国餐饮业界20日消息,连锁咖啡品牌Twosome Place自上月26日起对58款商品(包括蛋糕、咖啡和饮料)进行了价格调整,平均涨幅为4.9%。其中,草莓巧克力鲜奶油蛋糕的售价由3.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0元)上涨至3.9万韩元,涨幅达5.4%;23款常规尺寸咖啡饮品的价格每杯上涨200韩元。 连锁炸鸡品牌肯德基(KFC)也于本月8日调整了部分炸鸡及汉堡价格,涨幅为100至300韩元,距离去年6月的调价尚不足一年。尽管KFC通过官网发布了涨价通知,但未列出具体调整品目和幅度,导致消费者未能及时获知信息。 连锁汉堡品牌汉堡王(Burger King)则于今年春节假期前的1月24日调整了价格,招牌产品“Whopper”单品价格由7100韩元上涨至7200韩元,套餐价格则上调至9200韩元。 据了解,这些品牌将涨价归因于原材料、物流和人力等成本的持续上涨。然而,部分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些品牌在宣布涨价的同时,也公布了优异的经营业绩,是否过于关注盈利,而忽视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数据显示,Twosome Place去年销售额达到5201亿韩元,营业利润为327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8.3%和25.2%;KFC Korea去年的营业利润为164亿韩元,同比激增469.1%,销售额同比增长17.7%,达到2923亿韩元;汉堡王运营商BKR去年销售额为7927亿韩元,同比增长6.4%,营业利润为384亿韩元,增幅为60.4%。 韩国消费者团体协会秘书长李正洙(音)表示:“近期的涨价行为更多表现为忽视消费者困境,单纯以追求企业盈利为目标的决策。”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密切关注餐饮业的涨价趋势。为减轻企业经营压力,政府已对主要进口食材和农产品实行配额关税,并将咖啡和可可进口增值税免税政策延长至年底,同时向餐饮企业提供经营支持。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一方面接受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却持续涨价,这将被视为对制度的不当利用。我们将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首尔某KFC门店外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1 00:12:14 -
政局动荡叠加成本高企 韩国食品价格再掀涨潮
今年以来,随着加工食品和在外就餐价格持续上涨,消费者物价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原材料成本上升、韩元贬值、人工和能源成本增加,再加上政局动荡引发的不确定性,共同推动食品价格普遍走高。 根据韩国统计厅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1%。其中,加工食品价格上涨3.6%,创2023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咖啡(8.3%)、面包(6.3%)、火腿和培根(6%)等主要品类涨幅明显;外出就餐价格也已连续两个月同比上涨超过3%。 今年一季度,咖啡、面包、冷冻饺子等多个品类相继提价;进入4月,方便面、啤酒、汉堡等产品也陆续上调售价。CJ第一制糖、大象、东远F&B、乐天沃食品(Wellfood)、不倒翁、农心、SPC三立等主要食品企业,已完成新一轮价格调整。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食品价格难以回落。一位食品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局不稳、经济疲软、销售承压的背景下,加之原材料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涨价压力仍未缓解。”他预计,在新政府正式上台之前,企业提价趋势仍将持续。 餐饮业也难以摆脱成本上升的压力。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仅对部分配送菜品进行了价格调整,但整体利润已大幅缩水,目前几乎已到了不得不全面提价的地步。” 与此同时,国际因素也在加剧物价上涨压力。业内人士指出,美国主导的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推高全球通胀风险,并通过进口渠道间接推高国内食品价格。 尽管宪法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的罢免裁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治不确定性,但韩元兑美元汇率仍维持在1400韩元以上,企业面临的进口原材料成本压力依旧严峻。一家食品企业相关人士表示:“若汇率长期维持高位,成本负担恐难以缓解。” 此外,极端天气频发也持续推高食品价格,“气候通胀”(即气候变化引发的通货膨胀)现象日益明显。统计厅数据显示,受异常气候影响导致产量锐减,3月白菜价格同比上涨49.7%,萝卜价格更是飙升86.4%。 全球气候异常同样影响进口商品价格。受干旱影响,巴西与越南咖啡豆减产,西非可可供应紧张,推动相关进口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同时,韩国本土也频发山火、暴雨等自然灾害。近期庆尚北道发生大规模山火,影响全国约9%的苹果种植面积,大蒜、辣椒等农作物亦遭受不同程度损害。统计厅预计,此次山火或将在短期内推高部分农产品价格。 首尔某大型超市的方便面销售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06 20:18:48 -
进口成本激增及汇率波动 韩国食品业承受双重重压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饮料、饼干、面包等加工食品及餐饮价格呈显著上涨趋势。在异常气候条件导致部分食材价格飙升的态势下,韩元兑美元汇率的上升,导致进口原材料的成本也随之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食品与餐饮行业的成本负担。 农林畜产食品部于9日发布的《1月消费者物价动向》数据显示,加工食品和餐饮物价指数上升率分别为2.7%和2.9%,超过全体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平均上升率(2.2%)。从上调价格的主要产品来看,大象集团对蛋黄酱、胡椒、调味汁等酱料类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19.1%。东亚大冢(Donga Otsuka)将宝矿力水特的价格上调了1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元),汉堡王上调招牌菜单皇堡(Whopper)价格等,各大食品企业及餐饮点纷纷上调了产品单价。 同时,咖啡行业的价格同样呈上涨趋势。星巴克韩国于上月将22种中杯饮料的价格上调200至300韩元,豪丽斯咖啡和PaulBassett也紧随其后,对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了200至400韩元的上调。即便是平价咖啡连锁店也未能幸免,Composse Coffee的美式咖啡和低咖啡因咖啡价格均上调了300韩元。 进入本月以来,餐饮企业也纷纷加入到涨价的行列中。SPC巴黎贝甜对96种面包和25种蛋糕的价格进行了平均5.9%的上调,乐天沃食品则计划从本月17日起,将26种巧克力棒的价格上调9.5%。宾格瑞也预告称,下月将对咖啡、冰淇淋、饮料等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200至300韩元的上调。各大企业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及人工费用的持续上升,整体价格的上涨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部分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势头尤为迅猛。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发布的数据显示,阿拉比卡咖啡豆价格在一周内上涨8%,环比上涨27%,每吨售价达8905美元,创新高。巧克力原材料可可的价格自去年12月(每吨1.2565美元)创新高后,并未出现下降的势头。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食品业界相关人士指出,由于韩国大部分食品企业依赖进口原材料,价格和汇率的上涨将直接降低食品企业的利润,并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 某连锁店业界相关人士表示:“材料价格的上涨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加之汇率持续波动,尽管总公司计划在上半年内最大限度地遏制价格攀升,但若当前的材料涨价与汇率高企态势延续至下半年,或将难以有效把控价格上涨的局面。”随着食品和餐饮业经营环境日益严峻,政府决定携手食品业共商对策。农林畜产食品部将于11日举行相关座谈会,邀请各大食品企业参与,旨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2025-02-09 23:24:02 -
韩国炸酱面成涨价"领头羊" 过去10年价格飙升65%
根据韩国消费者院30日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12月,首尔地区7种在外就餐常点菜品的价格较2014年12月平均上涨40.2%。 其中,炸酱面的价格从4500韩元(约合人民币23元)涨至7423韩元,涨幅达65%,成为涨幅最高的菜品。2019年,炸酱面价格突破5000韩元,仅4年便超过7000韩元。 冷面价格由8000韩元涨至1.2万韩元,涨幅50%;泡菜汤饭价格从5727韩元涨至8269韩元,刀切面从6500韩元涨至9385韩元,两种菜品涨幅均为44.4%。此外,拌饭价格从7864韩元涨至1.1192万韩元,涨幅42.3%;五花肉(200克)从1.4535万韩元涨至2.0282万韩元,上涨39.5%;紫菜包饭涨幅最小,从3200韩元涨至3500韩元,仅增长9.4%。 炸酱面价格涨幅明显高于其他菜品,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葱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110%,黄瓜上涨100%,南瓜上涨70%,洋葱上涨60%,农产品价格整体大幅攀升。 加工食品原料价格同样出现上涨趋势。食盐上涨80%,糖和食用油上涨50%,酱油上涨40%,面粉上涨30%。 仅去年全年,炸酱面价格就从1月的7069韩元上涨至12月的7423韩元,涨幅为5%,仅次于冷面的5.4%,位居第二。 业界指出,若当前上涨趋势持续,预计最快明年,首尔地区普通中餐厅的炸酱面均价将突破8000韩元。韩国物价信息高级研究员李东勋(音)表示:“制作炸酱面使用的食材涵盖农产品、加工食品及畜产品,易受物价波动影响。随着食材价格整体上涨,炸酱面价格仍可能进一步攀升。” 首尔明洞商业街的炸酱面菜单【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30 19:46:50 -
韩国美妆巨头掀涨价潮 独立品牌坚守价格博弈市场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与汇率波动导致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韩国主要化妆品企业近期接连上调产品价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立品牌化妆品选择维持目前价格,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据韩国美妆业界10日消息,LG生活健康宣布上调旗下品牌欧蕙(OHUI)、苏秘37°(SU:M37°)、BEYOND等部分产品价格。欧蕙本月已对115款产品价格上调1000至5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至25元),下月1日起还计划对Prime Advancer、Miracle Moisture系列4款产品再度上调5000韩元。 苏秘37°品牌也上调主打产品Micro-Active、Water-full等系列价格至多5000韩元,并计划下月作出进一步调整。BEYOND则计划下月提高13款产品价格,涨幅最高达2000韩元,并于5月1日对4款产品再度提价1000韩元。 对此,LG生活健康方面表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导致进口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持续上涨,公司作出价格调整不可避免。 ABLE C&C旗下品牌谜尚(MISSHA)和奥馥(A’pieu)也分别上调部分产品价格。谜尚的三色眼影和唇线笔等11款产品涨价,奥馥则对卸妆液、定妆粉以及化妆棉等7款产品进行调价。 与上述企业不同,爱茉莉太平洋(AMORE PACIFIC)表示,今年暂未计划单独上调雪花秀(Sulwhasoo)产品价格,但主打产品滋阴水乳、弹力面霜等系列会在年中进行升级换代,届时可能会伴随价格调整。 另一方面,独立品牌Rom&nd和朝鲜美女等表示目前暂无价格调整计划。Rom&nd相关人士称,材料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主力消费群体为年轻一代,价格调整可能会影响市场定位。因此,Rom&nd选择通过产品升级来控制成本,去年11月推出的Juicy Lasting Tint系列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容量从原来的5.5克减少到3.5克。 此外,入驻大创(DAISO)的美妆品牌产品数量和种类持续增长,满足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化妆品的需求。统计显示,大创美妆品类营收在2021年增长52%,2022年增长50%,2023年大幅增长85%。 业内人士分析称,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性价比,品牌忠诚度降低,类似大创和独立品牌的高性价比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市场中,价格竞争力已经成为品牌生存的关键因素。这也是许多品牌通过缩减容量或特定渠道定制产品来应对市场压力的原因所在。 6日,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顾客正在试用化妆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0 20:07:45 -
高物价下韩国民众选择"在家做饭"
韩国统计厅日前发布的《2024年12月及全年消费者物价动向》资料显示,去年韩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14.18,同比上涨2.3%,达到近四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一涨幅较2022年的5.1%和2023年的3.6%明显放缓,标志着物价压力有所缓解。 然而,进入新年以来,韩国食品和生活用品售价纷纷上涨。流通业相关人士表示,各种原材料涨价,加上韩元贬值,提价不可避免。新年的食品饮料和生活必需品价格预计将持续上升。 近期,部分韩国食品企业以巧克力和棕榈油价格上涨为由上调商品价格。好丽友旗下13种产品价格上月平均上涨10.6%;海太制果的10种产品售价平均上涨8.6%。此外,炸鸡品牌PURADAK旗下10款菜品价格自去年12月30日起上涨最多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元)。 与此同时,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加剧,韩国经济正面临多重挑战。韩元贬值加剧了物价上涨压力,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新政策可能将对韩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近期韩国政治动荡因素也可能将进一步推高韩国物价。 在此背景下,消费者为减少食品支出,逐渐倾向于选择“在家做饭”,推动了大型超市和便利店销售额大幅增长。易买得去年12月生鱼片和牛肉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和12%。乐天玛特速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预制菜和寿司产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和10%。 然而,随着诸多消费者选择“在家做饭”,餐厅、咖啡厅等直接受到影响,申请停业的个体工商户不断增加。根据韩国雇佣劳动部的数据,去年1月至11月,领取失业补贴的个体工商户达3319户,同比增长8.6%,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年末年初本是消费旺季,但由于韩国政局骤然紧张,社会氛围也陷入不安。受此影响,人们逐渐减少聚会和外出,消费情绪进一步走弱,对韩国的零售市场造成直接冲击。” 韩国大型超市的杯面柜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09 20:15:59 -
成本"压力山大" 韩国化妆品行业掀起新年涨价潮
据美妆业界2日消息,韩国化妆品“路边店”品牌自新年起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和配送费。这一调整主要受到原材料、物流和人工成本上涨,以及高汇率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 韩国化妆品集团ABLE C&C在新年首日将旗下品牌谜尚(MISSHA)和奥普(A'PIEU)的部分产品价格分别上调最高2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0元)。其中,谜尚共对11个品项的价格进行了调整,幅度在500韩元至1000韩元不等;奥普则将7款产品的价格提高了500韩元至2000韩元。 伊蒂之屋(ETUDE HOUSE)将单色眼影的价格从5000韩元上调至6000韩元。伊思(IT'S SKIN)则提高了官方商城的配送费,从2500韩元上涨至3000韩元。这些涨价措施不仅影响了产品定价,还反映出企业在应对成本压力方面的挑战。 不仅是化妆品“路边店”,韩国大型美妆企业也掀起了涨价潮。LG生活健康旗下品牌欧蕙(OHUI)对多个主要产品线的价格进行了上调,幅度在1000韩元至5000韩元不等。此外,LG生活健康还宣布,将于1月至2月调整旗下品牌苏秘37°(SU:M37°)和BEYOND的主要产品线价格,以应对持续上升的生产成本压力。 业界分析认为,化妆品价格集体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物流和人工成本的大幅增加。尤其是化妆品企业高度依赖进口的棕榈油、甘油等关键原料,其价格波动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此外,近期韩元兑美元汇率的剧烈波动也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美妆业界人士指出:“受成本上涨、内需疲软以及高汇率等多重因素影响,韩国美妆市场正面临新的挑战。各企业预计将通过调整产品价格等方式,积极寻求应对方案,以维持市场竞争力。” 首尔市内某家化妆品卖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2 22:00:16 -
奢侈品新年又迎涨价潮 消费者转向二手市场寻求实惠
随着新年临近,多家国际奢侈品牌预计将在韩国接连提高产品价格,引发市场关注。 根据奢侈品行业24日消息,意大利奢侈品牌诺悠翩雅(Loro Piana)将于明年1月4日上调部分产品价格,幅度最高达15%。其中,代表性包款“Loom Bag”的亚麻材质款售价将从原来的686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43万元)上涨至740万韩元,涨幅约8%。部分服装项目价格更是上涨了23%。 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Hermès)也计划于明年初再度涨价。爱马仕通常每年年初涨价一次,但2023年已打破常规,于1月和6月分别进行了10%至15%的调价。香奈儿(Chanel)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奢侈品牌同样在今年数次调整价格。 奢侈手表市场也将迎来涨价风潮。泰格豪雅(TAG Heuer)、百年灵(Breitling)等品牌已透露将在下月调整价格,而劳力士(Rolex)作为标志性品牌,预计延续每年年初涨价的惯例。今年1月,劳力士已将产品价格上调约8%。 随着涨价消息传出,消费者提前购买的需求迅速增加,“Open Run”(商店开门即冲刺购买的现象)有望再次出现。同时,因高物价趋势持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转向性价比更高的二手奢侈品市场,尤其是被称为“Mint级”(近乎新品状态)的商品。 在首尔江南等地的大型二手奢侈品专卖店,圣诞节和年末期间的客流量显著增加,成为市场热点。流通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与新品相比,Mint级商品价格仅为其一半左右,这吸引了追求理性消费的MZ世代(千禧一代和Z世代)顾客”。 位于釜山乐天免税店的爱马仕门店【图片来源 爱马仕韩国官网】
2024-12-26 00:37:19 -
可可豆价格暴涨 好丽友承压调整产品线售价
韩国综合性食品企业好丽友于28日表示,将于12月1日开始上调13种产品的价格10.6%。 韩国知名综合性食品巨头好丽友公司于28日宣布,自12月1日起,将对旗下13款产品实施价格调整,平均上调幅度达10.6%。好丽友自2022年9月后,时隔2年再次再次因应市场变化对产品线进行价格调整,消费者食品支出负担进一步加剧。 好丽友本次价格上调主要针对原材料成本显著上升的产品。具体来看,“蘑菇力”价格上调20%,“Diget巧克力饼干”上涨12%,“Market O布朗尼蛋糕”上涨10%,“杏仁格兰诺拉麦片巧克力”和“鱿鱼花生”分别上涨6.7%。 好丽友相关人士解释称:“巧克力关键原料可可豆的国际市场价格在过去两年内飙升4倍以上,同时,坚果类原料价格也在六年内翻了一番。鉴于市场预测这些原材料价格将持续走高,公司遂作出上调产品售价的决定。” 好丽友对于标志性产品巧克力派采取了特别措施。鉴于若按成本涨幅调整,巧克力派的价格将不得不提升30%以上,为避免给消费者带来过大负担,好丽友决定暂不调整该产品价格,而是采取暂时中断供应的策略,以期在未来通过成本控制,维持产品价格的稳定。 好丽友相关负责人表示:“‘Market O布朗尼蛋糕’、‘鱿鱼花生’及‘蘑菇力’分别时隔16年、13年及11年后首次进行价格调整。我们将持续探索成本节约途径,力求稳定产品价格,致力于减轻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此前,好丽友在2022年9月,同样以原材料成本上升为由,对16款产品进行了平均15.8%的价格调整。其中,巧克力派价格上涨12.4%,Poka薯片与浪里个浪薯片亦分别上调12.3%与11.7%。
2024-11-28 19: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