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火鸡面’新闻 10个
-
三养食品市值破7万亿韩元 全球火鸡面热潮催生"皇帝股"
据韩国金融界18日消息,韩国食品企业三养食品18日收盘市值突破7万亿韩元大关,达到7.239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1.4亿元)。18日该股收盘价前交易日上涨2.67%,达96.1万韩元。本月17日该股收盘价上涨0.4%至93.6万韩元,刷新历史最高纪录,逐渐成为每股100万韩元的“皇帝股票”。 数据显示,以本月18日为准,三养食品市值在韩国综合股指(KOSPI)市场成分股中排名第59位,已超越爱茉莉太平洋集团(6.7万亿韩元)、LIG Nex1(6.3万亿韩元)等公司市值。与此同时,与大韩航空(7.5万亿韩元)韩华系统公司(7.3万亿韩元)等企业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目前,三养食品的市值已达到食品行业巨头CJ第一制糖(3.598万亿韩元)的两倍,更是方便面行业龙头农心(2.4726万亿韩元)的三倍以上。据悉,在上月农心定期股东大会上,就有股东批评公司股价表现逊于三养食品。这一对比凸显出三养食品凭借火鸡面在全球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市值已远超传统食品巨头。尽管农心在韩国本土方便面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三养通过精准的海外扩张战略实现了市值反超。 根据三养食品的数据,去年得益于美国和中国法人的强劲增长,海外销售额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大关,达到1.3359万亿韩元,同比激增65%。尽管市场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战可能影响其最大出口市场美国,但随着本月10日美国宣布90天关税豁免期,该股10日应声暴涨10.8%,加上一季度业绩向好预期,股价已实现六日连续上涨。 韩国证券业界普遍看好三养食品的发展前景,多家证券公司将三养食品的目标股价上调至110万韩元。元大证券公司分析师孙贤正(音)预测,三养食品今年一季度出口业务将继续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带动整体业绩提升。 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陈列的火鸡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19 00:45:04 -
韩国500强中型企业去年营业利润增1.2% 三养食品成最大引擎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于3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500强上市中型企业整体业绩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在提交结算报告的494家500强企业中,去年销售额达236.88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8%;营业利润达11.761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 值得关注的是,三养食品凭借“火鸡面”的持续热销,业绩表现尤为突出。三养食品去年营业利润同比激增133.6%,达到3446亿韩元,创下中型企业最高纪录;销售额也同比增长44.9%,达1.728万亿韩元。此外,娱美德(1175亿韩元)、乐天旅游开发(996亿韩元)、PNT(863亿韩元)、Komico(794亿韩元)和首尔伟傲世(764亿韩元)等企业也实现了显著增长。 然而,部分企业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其中,Ananti受平台开发业务萎缩影响,营业利润暴跌99.7%,仅剩8亿韩元;体外诊断企业OSANG Healthcare因新冠检测需求下降而陷入亏损。 从行业来看,13个行业中有5个行业的营业利润增加。特别是IT电气电子行业表现最佳,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2.4%,达2.4501万亿韩元;销售额同比8.9%,达51.4261万亿韩元。食品饮料行业紧随其后,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7.8%,达6764亿韩元;销售额同比增长5.4%,达10.8264万亿韩元。然而,钢铁业的营业利润则同比减少31%,达8419亿韩元;销售额同比减少2.8%,达21.1991万亿韩元。 去年销售额突破1万亿韩元的中型企业数量从2023年的20家增至29家,新增企业包括Hana Micro、Seojin System、JS Corporation等11家企业。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30 19:14:50 -
去年三养食品海外销售额突破1万亿韩元
三养食品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公司去年合并基准海外销售额达到1.335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6.5亿元),同比增长65%,占全球总销售额的80%。 得益于韩国食品深受海外消费者的青睐,火鸡面也大受欢迎,三养食品海外销售额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三养食品的数据,2016年公司海外销售仅为900亿韩元左右,2020年增至3000亿韩元,2022年突破6000亿韩元,2023年再破8000亿韩元后,仅用一年时间便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大关。 三养食品的美国法人和中国法人均带动了海外销售额的急剧增长。据数据,美国法人销售额同比增长127%,达到2.8亿美元。 海外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当地法人的强劲表现,尤其是美国和中国的法人表现尤为突出。数据显示,美国法人销售额同比增长127%,达到2.8亿美元。美国法人已完成在全美沃尔玛(Walmart)的入驻,并积极拓展好市多(Costco)等主流流通渠道,下半年还成功进入克罗格(Kroger)和塔吉特(Target)等渠道,这些举措显著推动了销售增长。 在中国市场,三养食品通过推出泰式咖喱蟹味火鸡面及健康化产品线,进一步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得益于这些本土化策略,中国法人销售额同比增长75%,达到21亿元人民币。 超市里销售的三养火鸡面【图片提供】
2025-03-20 01:28:14 -
全球韩流趋势报告:K-POP火遍亚欧拉美 韩食俘获北美芳心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和韩国文化信息院25日发布《2024全球韩流趋势分析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韩流内容的关注程度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K-POP在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最受欢迎,而北美、非洲和大洋洲则对韩国美食表现出更高的兴趣。 在韩流相关报道中,K-POP在亚洲(35.4%)、欧洲(25.1%)和拉美(34.9%)占据较高比例。其中,亚洲地区的报道主要集中在防弹少年团(BTS)和BLACKPINK等人气偶像身上;而欧洲媒体更多关注K-POP歌手在各大音乐排行榜上的成绩;拉美则以韩国偶像的到访及全球巡演新闻为主。 相比之下,北美地区对韩国美食的关注度更高,报道占比达26.7%,超过K-POP的23.5%。尤其是在美国和加拿大,与辛奇相关的新闻报道以及“火鸡面”风潮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频度大幅增长。 从国家来看,印度(905篇)是报道韩流相关内容最多的国家,其后依次是美国(769篇)、泰国(461篇)、土耳其(301篇)和菲律宾(273篇)。印度(41%)、泰国(37.5%)和菲律宾(32.6%)的报道主要涉及K-POP,而美国对韩食(27%)最感兴趣,土耳其则更关心韩剧(29.6%)。 此次研究通过分析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期间全球30多个国家发布的约68万篇外媒报道及社交媒体数据,全面揭示全球韩流趋势的变化。 韩流女团BLACKPINK【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6 20:36:43 -
火鸡面风靡全球 三养食品超越农心成行业领军者
据韩国食品行业13日消息,农心去年暂定业绩为销售额3.438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3.7亿元),同比增长0.8%;营业利润为1631亿韩元同比减少23.1%;净利润为1576亿韩元,同比减少8.1%。 农心去年业绩下滑在预料之中。业内人士指出,业绩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内需消费疲软和竞争加剧导致的促销费用增加。与此同时,农心的海外业绩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尽管在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越南市场表现良好,但在北美和中国市场业绩不佳。 根据农心去年第三季度的财报,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为8504亿韩元和376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6%和32.5%。由于营业利润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30亿韩元,因此被评价为业绩不佳。在此情况下,农心计划通过今年在国内市场推出新产品,以实现业绩反弹。 然而,三养食品却创下了成立以来的最佳业绩。三养食品近日公布,去年销售额为1.7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5%;营业利润为3442亿韩元,同比增长133%;净利润为2723亿韩元,同比增长115%。 值得注意的是,三养食品营业利润规模超过农心两倍以上,首次实现反超。公司的代表性产品三养火鸡面是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三养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火鸡面系列尤其在美国和欧洲深受欢迎,同时中国市场也在稳定增长。随着海外需求急剧增加,此次成功实现最佳业绩。” 三养食品预计,今年6月密阳第二工厂正式投产后,海外销售额将进一步扩大。此外,三养食品还出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在中国浙江省嘉兴设立生产法人和工厂。根据计划,截至2027年1月,嘉兴工厂建成后将拥有6条生产线。这是三养食品首次在海外建厂,旨在应对火鸡面需求激增导致的供应不足问题。 另外,三养食品的优异业绩推动了公司股价上涨,使其市值大幅领先于农心。截至本月13日下午2点,三养食品的市值为6.0791万亿韩元,而农心则为2.0559万亿韩元,两家公司相差近三倍。 三养食品火鸡面系列【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3 23:49:42 -
好丽友三养食品海外战略奏效 营业利润率近20%创历史新高
在韩国食品业平均营业利润率仅约5%的背景下,好丽友和三养食品通过海外市场的成功经营,去年实现了接近20%的营业利润率。今年,两家公司将延续这一趋势,扩大海外业务比重,通过增加当地生产设施和强化出口基础,加速海外市场的布局。目前,两家公司的海外业务比重均已超过60%。 据食品行业13日消息,去年公开业绩(包括暂定数据)的国内主要上市食品制造商9家(包括希杰第一制糖、东远F&B、大象、乐天健康食品、乐天七星饮料、农心、SPC三立、圃美多、海特真露)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4.6%。其中,营业利润率最高的是海特真露,为8.5%,最低的则是圃美多,仅为2.9%。业内人士表示:“国内食品企业经营模式一般为售价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元)的产品,其成本高达950韩元,仅剩50韩元利润,营业利润率极低。” 在韩国主要食品企业普遍处于低营业利润率的情况下,好丽友和三养食品去年均创下了销售额和营业利润的历史新高,分别达到了17.5%和19.9%的营业利润率。好丽友去年销售额达到3.104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6%,营业利润增长10.4%,达到5436亿韩元,创办以来首次突破5000亿韩元大关。同一时期,三养食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5%,达到1.73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则大幅增长133%,达到3442亿韩元,这也是其营业利润首次突破3000亿韩元。 业内分析指出,好丽友和三养食品能够取得远高于同行的营业利润率,核心原因在于它们较高的海外业务比重。好丽友在中国、越南、俄罗斯、印度四个国家设有海外法人机构,运营11个工厂,通过“本土化”战略实现当地生产与销售。去年,其海外销售比重达到65%。好丽友相关人士表示:“海外法人几乎全部由当地员工构成,他们生产符合当地口味的产品并开展当地销售。海外销售比重高于国内销售,这种本土化战略显著改善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而三养食品则全部在国内生产后出口,去年第三季度其出口比重已超过77%,2023年销售中的海外比重为68%,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使得营业利润率从2023年的12.4%上升至去年的19.9%。分析认为,三养食品采用以美元结算的出口模式,在当前高汇率趋势下通过汇兑收益进一步提升了利润率。三养食品相关人士表示:“随着海外业务比重的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加之汇率持续走高,营业利润也随之增长。” 据悉,两家公司均在加速推动海外业务比重的进一步提升。好丽友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越南河内安丰工厂的新建及扩建工程,同时扩充其米制零食生产线,并启动第三工厂建设,该工厂将包括包装线及物流中心。在俄罗斯,随着当地需求不断增加,其特维尔新工厂和新西伯利亚工厂的运作率已超过128%,好丽友还计划在特维尔增建厂房。同时,好丽友考虑在美国建立本地生产工厂,若单一品类年销售额超过400亿韩元,则有望在美国设立生产基地,目前美国仅设有其销售法人。 不仅如此,为了扩大出口和内外供货能力,好丽友今年还计划在忠北镇川科技城工业园区内约5.6万坪的地块上建设生产、包装和物流综合中心,作为国内外供应量扩大的前沿基地。 与此同时,三养食品也在推动首座海外工厂的建设。去年12月,三阳食品成立了名为“三阳食品新加坡有限公司(暂定)”的法人,并公布了647亿韩元的投资计划。该公司计划通过新加坡法人投资约2014亿韩元,以2027年1月竣工为目标,在中国嘉兴市设立生产法人。今年6月,三养食品还将迎来密阳第2工厂的竣工。新建的中国工厂将生产供应中国内需,而密阳第1、2工厂则专注于为美国、欧洲等地出口产品生产。 好丽友相关人士表示:“作为到2024年海外销售比重达到65%的全球化企业,我们将持续强化海外法人市场的主导地位,并通过扩大出口不断提升海外比重。”而三养食品相关人士则表示:“随着‘火鸡面’品牌在亚洲之外的美洲、欧洲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未来海外需求将持续增长;一旦6月竣工的密阳第2工厂全面投入运行,我们将尽快扩大海外销售。” 好丽友派和三养火鸡面【图片来源 好丽友中国、三养食品中国】
2025-02-13 20:35:44 -
韩国方便面出口再创新高 新年全球热销势头强劲
韩国方便面去年成功刷新历史最大出口规模,在全球范围内的超高人气进一步得到验证,业界计划今年继续加速推进全球市场拓展。 韩国贸易统计振兴院(TRASS)6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韩国方便面出口规模达到12.4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1%,远超2023年的9.524亿美元。早在去年10月,韩国方便面累计出口规模已突破10亿美元,超过2023年全年纪录。11月单月出口规模为1.1759亿美元,12月初步数据为1.1029亿美元。 从出口地区来看,对美出口规模达到2.16亿美元,同比增长70%;对欧洲五大主要国家出口规模达到1.87亿美元,同比增长41%。在东南亚和中国等韩国方便面传统热销市场,去年的出口规模也分别增长22%和21%。 三养食品的“火鸡面”系列已稳居“超级品牌”地位,去年单品营收突破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同时成为食品行业首个实现“7亿美元出口塔”奖项的品牌。农心作为美国方便面市场份额第二的企业,在美国最大零售渠道沃尔玛的亚洲食品专区中晋升“核心专区”,引发市场期待。 业内预测,2024年韩国拉面出口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三养食品计划今年5月启用密阳第二工厂,旨在满足供不应求的现状,预计产能提升可以直接带动出口增长。此外,三养食品去年在荷兰设立法人,扩大欧洲市场布局,并计划截至2027年在中国完成新的工厂建设,以提升亚洲地区的供应能力。 农心去年10月扩建美国第二工厂,以应对当地市场需求。今年上半年农心还计划在韩国菉山工业园区建设新的出口专用工厂。此外,农心去年11月推出的新品“辛拉面Toomba”在美国市场销售良好,预计北美和南美市场销量会进一步增长。 作为后起之秀,韩国食品企业不倒翁也在加速布局全球市场。第三代掌门人咸妍智进入不倒翁美国公司,设目标为提升方便面出口规模至1000亿韩元。 教保证券研究员权宇正(音)表示,预计截至2025年底,以方便面为主的出口增长趋势还会延续。近期韩元汇率走弱的趋势也为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带来利好。 农心为纪念创立60周年再次推出的70年代大热产品“农心拉面”【图片来源 农心】
2025-01-06 23:42:09 -
韩国食品企业积极建厂 全力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全球消费者对韩国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之韩国内需经济持续低迷,各大食品企业决定在新一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并在海外建设工厂。 食品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韩国国内食品市场的增长已近极限,因此各大食品公司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海外市场已成为推动企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未来的成败将取决于谁能更快、更有效地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三养食品和农心的全球化步伐,预示着韩国食品企业将在国际市场上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随着海外布局的加速,食品企业不仅在满足全球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方面持续努力,也在通过本地化战略和提升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食品行业的地位。 ▲三养食品在中国建立海外工厂 布局全球市场 去年3月6日,三养食品在庆尚南道密阳举行密阳第二工厂开工仪式。【图片提供 三养食品】 以生产“火鸡面”而闻名的韩国三养食品日前宣布,公司投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于2027年初在中国浙江省嘉兴市建立首家海外工厂。这是三养食品首次在海外建厂,旨在应对火鸡面需求剧增造成的供应不足。由于“火鸡面”人气在海外居高不下,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为了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三养食品于去年3月启动了密阳第二工厂建设,计划于今年上半年竣工。但公司预计到2027年,出口需求可能再度超过供应能力。在此情况下,中国工厂将成为三养食品的重要战略据点。截至2027年1月,嘉兴工厂建成后,三养食品将拥有6条生产线,总产能将进一步增加。 通过多元化生产基地布局,三养食品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生产能力,更高效地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三养食品计划通过中国工厂生产的所有产品将供应当地国内市场,并积极实现产品本地化,来提高对中国的出口比例。韩国国内工厂将负责供应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其他主要出口市场。 三养食品创立于1961年,并于2012年三养食品推出三养火鸡面,凭借独特的辣味迅速风靡全球。火鸡面不仅成为三养食品的明星产品,更是推动了公司全球销售额的快速增长。目前三养食品是韩国市值第二高的食品企业。三养食品近日公布的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为1.249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4%。这一数字已经超越了2023年全年销售额。 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成为推动三养食品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中国市场是三养食品最大出口目的地。自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三养食品不断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本土化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中国是三养食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公司总出口量的25%。 ▲农心投资新工厂 积极拓展新市场 海外消费者正在享用农心辛拉面。【图片提供 农心】 韩国方便面市场的龙头企业农心也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农心目前已在海外设有5家生产法人和4家销售法人,出口至100多个国家(地区)。今年,农心的海外销售额占全体的40%,明年的目标为提升至50%。 农心日前宣布,计划投资1918亿韩元在位于釜山的菉山国家产业园区新建一座方便面工厂,以增强其全球供应能力并进军欧洲市场。该工厂预计将在2026年上半年完工,并将于年底投产。这一投资决策是农心公司时隔17年再次在韩国国内建厂,旨在满足韩流文化推动下日益增长的韩国食品需求。 此外,农心去年10月开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第二工厂新增方便面高速生产线,将其美国法人的年生产量力从8.5亿份提升至10.1亿份。 农心还在积极拓展新市场,包括南美和欧洲等地。公司近期在其美国法人旗下设立了墨西哥子公司,并计划在今年初设立欧洲销售法人,以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2025-01-05 22:15:20 -
想说分手不容易 韩企期待在华再现高光时刻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中国“脱钩”论在国际范围内重新抬头,与中国市场密不可分的韩国企业也随之调整在华战略。尽管与在华投资的巅峰时期相比,韩企因地缘政治和经济风险而选择撤出中国市场,或缩小在华业务规模。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且仍具有发展潜力,近来多家韩企在权衡利弊后意识到,与中国“分手”并不像想象中的容易,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战略,出现“回潮”中国的迹象。 ▲三养食品海外首厂落户嘉兴 好丽友铁心做中国消费者“好朋友” 凭借“火鸡面”风靡全球的三养食品去年12月宣布,将投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在浙江省嘉兴市成立生产法人和工厂,这是三养食品首次在海外建厂。 三养食品称,工厂计划于2027年初建成6条生产线。为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三养食品还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在新加坡成立一家子公司,作为海外工厂建设和运营的重要支持平台。 三养食品2012年推出“火鸡面”后,凭借独特的韩式辣味迅速成为“爆款”,尤其在海外市场表现强劲,其中,中国市场功不可没,占整体出口的25%。 本地化战略是三养食品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法宝,通过对中国消费者喜爱口味进行调研,去年在中国推出限定“泰式咖喱蟹味火鸡面”,作为中韩合作研发的首款产品,巧妙融合了椰香奶味与经典火鸡辣味,上市后收获好评如潮。三养食品还与桂桂茶、乐乐茶、七分甜等新茶饮品牌展开跨界联名,推动三养食品在线上线下的热度进一步提升。 2014年11月,三养食品中国总裁金周泳在第七届进博会上推介产品。【图片提供 三养食品】 三养食品承诺今后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加快本土新品的研发,并精心规划每年推出一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三养连年扩大规模,去年员工数量较2023年翻倍增长至近3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约20%。 在食品领域,除了三养食品外,被誉为本地化“天花板”的好丽友也于去年12月宣布,“Market Onature O!”格兰诺拉麦片将正式进军中国麦片市场。从去年9月起在高端超市Ole'上架后,11月起扩大至开市客和盒马鲜生,今年上半年起将进驻大润发、山姆会员商店等。 好丽友表示,中国麦片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5000亿韩元增至2021年的1.9万亿韩元,12年间扩大了近4倍,去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3万亿韩元。通过持续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诚意满满的市场营销,不断扩大分销渠道,好丽友正在走出低迷期,市场预测有望于今年恢复至2016年“萨德风波”前在华销售水平。 为纪念巧克力派上市50周年,好丽友在中国推出限量款产品。【图片来源 网络】 ▲“打不过就加入” 现代汽车入华22年持续加码投资 在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源已成为能源结构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现代汽车集团在2019年就开始在中国市场布局氢能产业,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已于2023年6月正式竣工投产。 去年,现代汽车连续第7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In China, For China, To Global”为主题,现展出包括氢燃料电池轻卡MIGHTY Fuel Cell、氢燃料电池巴士、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乘用车NEXO中国版等氢能最新产品,向中国用户全面展示氢能解决方案。 同时,高性能电动车艾尼氪5N,以及全新Elantra N等现代N品牌明星车型也亮相进博会,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继去年10月在上海成立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后,现代汽车与中国合作伙伴北汽集团随即宣布,将向双方在华合资企业——北京现代投资11亿美元。业界分析称,即使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并被比亚迪等本土品牌抢占市场份额的背景下,现代汽车仍希望加码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根据去年的数据,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已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数以上份额,而现代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却没有一款相关车型在售。这一空白无疑向现代提出了严峻挑战。此次投资被评价为不仅是现代和北汽在中国市场上的一次“续命”之举,更是现代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全球布局的一步关键尝试。 2024年10月,现代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图片来源 网络】 ▲2025年韩企在华机遇挑战并存 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区域间合作持续深化,预计在2025年,韩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活动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尽管投资前景光明,但地缘政治风险仍将是韩国企业的主要挑战之一。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中美关系的变化可能对韩企在中国的部分高科技领域投资产生影响,企业需制定灵活的风险应对策略。 如何充分利用中韩自贸协定(FTA)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广泛的贸易便利和投资机会,在供应链协同和拓展市场方面扩大双边合作范围,成为韩企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5-01-01 19:22:23 -
三养食品重磅推出多款新品 进击全球市场
近日,三养食品以“辣味方便面”为中心,拓展全球市场。继推出标志性产品火鸡面后,三养食品于去年8月推出了汤面系列“MEP汤面”,为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美食体验。今年,公司还在泰国首次推出新品牌“MEP”,展现了其在产品创新层面的无限可能。 三养食品不断推出符合全球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新产品。通过多元化的产品线,公司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也旨在减少对单一产品线的依赖。 MEP汤面系列的推出标志着三养食品在汤面产品线上的进一步扩展,开辟了火鸡面宇宙之外的全新美食选择。此外,三养食品与泰国正大集团旗下的零售公司CP ALL签署了合作协议。从上月21日起,三养食品的产品在CP ALL运营的泰国7-Eleven便利店开始陆续销售。泰国全国共有约1.4万家7-Eleven门店,三养食品计划以此为起点,逐步推出更多“MEP”品牌的新产品。 三养食品负责人表示:“MEP品牌灵感来自韩国的‘辣味’,旨在展现辣味带来的刺激感和解放感。我们重新定义了从传统韩国风味到异国风味的辣味标准,并通过这一品牌呈现出多样化的韩式辣味。” 另外,三养食品近日表示,将投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于2027年初在中国建立首家海外工厂,以满足当地对其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三养计划于明年年底开始在中国东部浙江省嘉兴市建设工厂。 得益于“火鸡面”系列的全球人气,三养食品的出口持续在稳步增长,从2017年的1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3亿美元,再到去年的5.6亿美元。其中,中国是三养食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其总出口量的25%。 根据三养食品发布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44%,达到约1.2491万亿韩元,超过2023年全年销售额。其中,海外销售额同比增幅较大,同比增加43%,达到约17.8亿元,占全球总销售额的78%;中国市场销售额占其全球总出口额的30%,成为推动三养食品海外销售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三养食品推出的“MEP汤面”【图片提供 三养食品】
2024-12-24 01:30:21
-
三养食品市值破7万亿韩元 全球火鸡面热潮催生"皇帝股"
据韩国金融界18日消息,韩国食品企业三养食品18日收盘市值突破7万亿韩元大关,达到7.239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1.4亿元)。18日该股收盘价前交易日上涨2.67%,达96.1万韩元。本月17日该股收盘价上涨0.4%至93.6万韩元,刷新历史最高纪录,逐渐成为每股100万韩元的“皇帝股票”。 数据显示,以本月18日为准,三养食品市值在韩国综合股指(KOSPI)市场成分股中排名第59位,已超越爱茉莉太平洋集团(6.7万亿韩元)、LIG Nex1(6.3万亿韩元)等公司市值。与此同时,与大韩航空(7.5万亿韩元)韩华系统公司(7.3万亿韩元)等企业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目前,三养食品的市值已达到食品行业巨头CJ第一制糖(3.598万亿韩元)的两倍,更是方便面行业龙头农心(2.4726万亿韩元)的三倍以上。据悉,在上月农心定期股东大会上,就有股东批评公司股价表现逊于三养食品。这一对比凸显出三养食品凭借火鸡面在全球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市值已远超传统食品巨头。尽管农心在韩国本土方便面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三养通过精准的海外扩张战略实现了市值反超。 根据三养食品的数据,去年得益于美国和中国法人的强劲增长,海外销售额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大关,达到1.3359万亿韩元,同比激增65%。尽管市场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战可能影响其最大出口市场美国,但随着本月10日美国宣布90天关税豁免期,该股10日应声暴涨10.8%,加上一季度业绩向好预期,股价已实现六日连续上涨。 韩国证券业界普遍看好三养食品的发展前景,多家证券公司将三养食品的目标股价上调至110万韩元。元大证券公司分析师孙贤正(音)预测,三养食品今年一季度出口业务将继续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带动整体业绩提升。 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陈列的火鸡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19 00:45:04 -
韩国500强中型企业去年营业利润增1.2% 三养食品成最大引擎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于3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500强上市中型企业整体业绩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在提交结算报告的494家500强企业中,去年销售额达236.88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8%;营业利润达11.761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 值得关注的是,三养食品凭借“火鸡面”的持续热销,业绩表现尤为突出。三养食品去年营业利润同比激增133.6%,达到3446亿韩元,创下中型企业最高纪录;销售额也同比增长44.9%,达1.728万亿韩元。此外,娱美德(1175亿韩元)、乐天旅游开发(996亿韩元)、PNT(863亿韩元)、Komico(794亿韩元)和首尔伟傲世(764亿韩元)等企业也实现了显著增长。 然而,部分企业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其中,Ananti受平台开发业务萎缩影响,营业利润暴跌99.7%,仅剩8亿韩元;体外诊断企业OSANG Healthcare因新冠检测需求下降而陷入亏损。 从行业来看,13个行业中有5个行业的营业利润增加。特别是IT电气电子行业表现最佳,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2.4%,达2.4501万亿韩元;销售额同比8.9%,达51.4261万亿韩元。食品饮料行业紧随其后,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7.8%,达6764亿韩元;销售额同比增长5.4%,达10.8264万亿韩元。然而,钢铁业的营业利润则同比减少31%,达8419亿韩元;销售额同比减少2.8%,达21.1991万亿韩元。 去年销售额突破1万亿韩元的中型企业数量从2023年的20家增至29家,新增企业包括Hana Micro、Seojin System、JS Corporation等11家企业。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30 19:14:50 -
去年三养食品海外销售额突破1万亿韩元
三养食品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公司去年合并基准海外销售额达到1.335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6.5亿元),同比增长65%,占全球总销售额的80%。 得益于韩国食品深受海外消费者的青睐,火鸡面也大受欢迎,三养食品海外销售额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三养食品的数据,2016年公司海外销售仅为900亿韩元左右,2020年增至3000亿韩元,2022年突破6000亿韩元,2023年再破8000亿韩元后,仅用一年时间便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大关。 三养食品的美国法人和中国法人均带动了海外销售额的急剧增长。据数据,美国法人销售额同比增长127%,达到2.8亿美元。 海外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当地法人的强劲表现,尤其是美国和中国的法人表现尤为突出。数据显示,美国法人销售额同比增长127%,达到2.8亿美元。美国法人已完成在全美沃尔玛(Walmart)的入驻,并积极拓展好市多(Costco)等主流流通渠道,下半年还成功进入克罗格(Kroger)和塔吉特(Target)等渠道,这些举措显著推动了销售增长。 在中国市场,三养食品通过推出泰式咖喱蟹味火鸡面及健康化产品线,进一步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得益于这些本土化策略,中国法人销售额同比增长75%,达到21亿元人民币。 超市里销售的三养火鸡面【图片提供】
2025-03-20 01:28:14 -
全球韩流趋势报告:K-POP火遍亚欧拉美 韩食俘获北美芳心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和韩国文化信息院25日发布《2024全球韩流趋势分析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韩流内容的关注程度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K-POP在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最受欢迎,而北美、非洲和大洋洲则对韩国美食表现出更高的兴趣。 在韩流相关报道中,K-POP在亚洲(35.4%)、欧洲(25.1%)和拉美(34.9%)占据较高比例。其中,亚洲地区的报道主要集中在防弹少年团(BTS)和BLACKPINK等人气偶像身上;而欧洲媒体更多关注K-POP歌手在各大音乐排行榜上的成绩;拉美则以韩国偶像的到访及全球巡演新闻为主。 相比之下,北美地区对韩国美食的关注度更高,报道占比达26.7%,超过K-POP的23.5%。尤其是在美国和加拿大,与辛奇相关的新闻报道以及“火鸡面”风潮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频度大幅增长。 从国家来看,印度(905篇)是报道韩流相关内容最多的国家,其后依次是美国(769篇)、泰国(461篇)、土耳其(301篇)和菲律宾(273篇)。印度(41%)、泰国(37.5%)和菲律宾(32.6%)的报道主要涉及K-POP,而美国对韩食(27%)最感兴趣,土耳其则更关心韩剧(29.6%)。 此次研究通过分析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期间全球30多个国家发布的约68万篇外媒报道及社交媒体数据,全面揭示全球韩流趋势的变化。 韩流女团BLACKPINK【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6 20:36:43 -
火鸡面风靡全球 三养食品超越农心成行业领军者
据韩国食品行业13日消息,农心去年暂定业绩为销售额3.438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3.7亿元),同比增长0.8%;营业利润为1631亿韩元同比减少23.1%;净利润为1576亿韩元,同比减少8.1%。 农心去年业绩下滑在预料之中。业内人士指出,业绩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内需消费疲软和竞争加剧导致的促销费用增加。与此同时,农心的海外业绩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尽管在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越南市场表现良好,但在北美和中国市场业绩不佳。 根据农心去年第三季度的财报,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为8504亿韩元和376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6%和32.5%。由于营业利润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30亿韩元,因此被评价为业绩不佳。在此情况下,农心计划通过今年在国内市场推出新产品,以实现业绩反弹。 然而,三养食品却创下了成立以来的最佳业绩。三养食品近日公布,去年销售额为1.7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5%;营业利润为3442亿韩元,同比增长133%;净利润为2723亿韩元,同比增长115%。 值得注意的是,三养食品营业利润规模超过农心两倍以上,首次实现反超。公司的代表性产品三养火鸡面是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三养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火鸡面系列尤其在美国和欧洲深受欢迎,同时中国市场也在稳定增长。随着海外需求急剧增加,此次成功实现最佳业绩。” 三养食品预计,今年6月密阳第二工厂正式投产后,海外销售额将进一步扩大。此外,三养食品还出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在中国浙江省嘉兴设立生产法人和工厂。根据计划,截至2027年1月,嘉兴工厂建成后将拥有6条生产线。这是三养食品首次在海外建厂,旨在应对火鸡面需求激增导致的供应不足问题。 另外,三养食品的优异业绩推动了公司股价上涨,使其市值大幅领先于农心。截至本月13日下午2点,三养食品的市值为6.0791万亿韩元,而农心则为2.0559万亿韩元,两家公司相差近三倍。 三养食品火鸡面系列【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3 23:49:42 -
好丽友三养食品海外战略奏效 营业利润率近20%创历史新高
在韩国食品业平均营业利润率仅约5%的背景下,好丽友和三养食品通过海外市场的成功经营,去年实现了接近20%的营业利润率。今年,两家公司将延续这一趋势,扩大海外业务比重,通过增加当地生产设施和强化出口基础,加速海外市场的布局。目前,两家公司的海外业务比重均已超过60%。 据食品行业13日消息,去年公开业绩(包括暂定数据)的国内主要上市食品制造商9家(包括希杰第一制糖、东远F&B、大象、乐天健康食品、乐天七星饮料、农心、SPC三立、圃美多、海特真露)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4.6%。其中,营业利润率最高的是海特真露,为8.5%,最低的则是圃美多,仅为2.9%。业内人士表示:“国内食品企业经营模式一般为售价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元)的产品,其成本高达950韩元,仅剩50韩元利润,营业利润率极低。” 在韩国主要食品企业普遍处于低营业利润率的情况下,好丽友和三养食品去年均创下了销售额和营业利润的历史新高,分别达到了17.5%和19.9%的营业利润率。好丽友去年销售额达到3.104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6%,营业利润增长10.4%,达到5436亿韩元,创办以来首次突破5000亿韩元大关。同一时期,三养食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5%,达到1.73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则大幅增长133%,达到3442亿韩元,这也是其营业利润首次突破3000亿韩元。 业内分析指出,好丽友和三养食品能够取得远高于同行的营业利润率,核心原因在于它们较高的海外业务比重。好丽友在中国、越南、俄罗斯、印度四个国家设有海外法人机构,运营11个工厂,通过“本土化”战略实现当地生产与销售。去年,其海外销售比重达到65%。好丽友相关人士表示:“海外法人几乎全部由当地员工构成,他们生产符合当地口味的产品并开展当地销售。海外销售比重高于国内销售,这种本土化战略显著改善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而三养食品则全部在国内生产后出口,去年第三季度其出口比重已超过77%,2023年销售中的海外比重为68%,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使得营业利润率从2023年的12.4%上升至去年的19.9%。分析认为,三养食品采用以美元结算的出口模式,在当前高汇率趋势下通过汇兑收益进一步提升了利润率。三养食品相关人士表示:“随着海外业务比重的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加之汇率持续走高,营业利润也随之增长。” 据悉,两家公司均在加速推动海外业务比重的进一步提升。好丽友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越南河内安丰工厂的新建及扩建工程,同时扩充其米制零食生产线,并启动第三工厂建设,该工厂将包括包装线及物流中心。在俄罗斯,随着当地需求不断增加,其特维尔新工厂和新西伯利亚工厂的运作率已超过128%,好丽友还计划在特维尔增建厂房。同时,好丽友考虑在美国建立本地生产工厂,若单一品类年销售额超过400亿韩元,则有望在美国设立生产基地,目前美国仅设有其销售法人。 不仅如此,为了扩大出口和内外供货能力,好丽友今年还计划在忠北镇川科技城工业园区内约5.6万坪的地块上建设生产、包装和物流综合中心,作为国内外供应量扩大的前沿基地。 与此同时,三养食品也在推动首座海外工厂的建设。去年12月,三阳食品成立了名为“三阳食品新加坡有限公司(暂定)”的法人,并公布了647亿韩元的投资计划。该公司计划通过新加坡法人投资约2014亿韩元,以2027年1月竣工为目标,在中国嘉兴市设立生产法人。今年6月,三养食品还将迎来密阳第2工厂的竣工。新建的中国工厂将生产供应中国内需,而密阳第1、2工厂则专注于为美国、欧洲等地出口产品生产。 好丽友相关人士表示:“作为到2024年海外销售比重达到65%的全球化企业,我们将持续强化海外法人市场的主导地位,并通过扩大出口不断提升海外比重。”而三养食品相关人士则表示:“随着‘火鸡面’品牌在亚洲之外的美洲、欧洲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未来海外需求将持续增长;一旦6月竣工的密阳第2工厂全面投入运行,我们将尽快扩大海外销售。” 好丽友派和三养火鸡面【图片来源 好丽友中国、三养食品中国】
2025-02-13 20:35:44 -
韩国方便面出口再创新高 新年全球热销势头强劲
韩国方便面去年成功刷新历史最大出口规模,在全球范围内的超高人气进一步得到验证,业界计划今年继续加速推进全球市场拓展。 韩国贸易统计振兴院(TRASS)6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韩国方便面出口规模达到12.4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1%,远超2023年的9.524亿美元。早在去年10月,韩国方便面累计出口规模已突破10亿美元,超过2023年全年纪录。11月单月出口规模为1.1759亿美元,12月初步数据为1.1029亿美元。 从出口地区来看,对美出口规模达到2.16亿美元,同比增长70%;对欧洲五大主要国家出口规模达到1.87亿美元,同比增长41%。在东南亚和中国等韩国方便面传统热销市场,去年的出口规模也分别增长22%和21%。 三养食品的“火鸡面”系列已稳居“超级品牌”地位,去年单品营收突破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同时成为食品行业首个实现“7亿美元出口塔”奖项的品牌。农心作为美国方便面市场份额第二的企业,在美国最大零售渠道沃尔玛的亚洲食品专区中晋升“核心专区”,引发市场期待。 业内预测,2024年韩国拉面出口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三养食品计划今年5月启用密阳第二工厂,旨在满足供不应求的现状,预计产能提升可以直接带动出口增长。此外,三养食品去年在荷兰设立法人,扩大欧洲市场布局,并计划截至2027年在中国完成新的工厂建设,以提升亚洲地区的供应能力。 农心去年10月扩建美国第二工厂,以应对当地市场需求。今年上半年农心还计划在韩国菉山工业园区建设新的出口专用工厂。此外,农心去年11月推出的新品“辛拉面Toomba”在美国市场销售良好,预计北美和南美市场销量会进一步增长。 作为后起之秀,韩国食品企业不倒翁也在加速布局全球市场。第三代掌门人咸妍智进入不倒翁美国公司,设目标为提升方便面出口规模至1000亿韩元。 教保证券研究员权宇正(音)表示,预计截至2025年底,以方便面为主的出口增长趋势还会延续。近期韩元汇率走弱的趋势也为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带来利好。 农心为纪念创立60周年再次推出的70年代大热产品“农心拉面”【图片来源 农心】
2025-01-06 23:42:09 -
韩国食品企业积极建厂 全力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全球消费者对韩国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之韩国内需经济持续低迷,各大食品企业决定在新一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并在海外建设工厂。 食品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韩国国内食品市场的增长已近极限,因此各大食品公司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海外市场已成为推动企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未来的成败将取决于谁能更快、更有效地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三养食品和农心的全球化步伐,预示着韩国食品企业将在国际市场上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随着海外布局的加速,食品企业不仅在满足全球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方面持续努力,也在通过本地化战略和提升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食品行业的地位。 ▲三养食品在中国建立海外工厂 布局全球市场 去年3月6日,三养食品在庆尚南道密阳举行密阳第二工厂开工仪式。【图片提供 三养食品】 以生产“火鸡面”而闻名的韩国三养食品日前宣布,公司投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于2027年初在中国浙江省嘉兴市建立首家海外工厂。这是三养食品首次在海外建厂,旨在应对火鸡面需求剧增造成的供应不足。由于“火鸡面”人气在海外居高不下,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为了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三养食品于去年3月启动了密阳第二工厂建设,计划于今年上半年竣工。但公司预计到2027年,出口需求可能再度超过供应能力。在此情况下,中国工厂将成为三养食品的重要战略据点。截至2027年1月,嘉兴工厂建成后,三养食品将拥有6条生产线,总产能将进一步增加。 通过多元化生产基地布局,三养食品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生产能力,更高效地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三养食品计划通过中国工厂生产的所有产品将供应当地国内市场,并积极实现产品本地化,来提高对中国的出口比例。韩国国内工厂将负责供应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其他主要出口市场。 三养食品创立于1961年,并于2012年三养食品推出三养火鸡面,凭借独特的辣味迅速风靡全球。火鸡面不仅成为三养食品的明星产品,更是推动了公司全球销售额的快速增长。目前三养食品是韩国市值第二高的食品企业。三养食品近日公布的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为1.249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4%。这一数字已经超越了2023年全年销售额。 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成为推动三养食品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中国市场是三养食品最大出口目的地。自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三养食品不断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本土化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中国是三养食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公司总出口量的25%。 ▲农心投资新工厂 积极拓展新市场 海外消费者正在享用农心辛拉面。【图片提供 农心】 韩国方便面市场的龙头企业农心也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农心目前已在海外设有5家生产法人和4家销售法人,出口至100多个国家(地区)。今年,农心的海外销售额占全体的40%,明年的目标为提升至50%。 农心日前宣布,计划投资1918亿韩元在位于釜山的菉山国家产业园区新建一座方便面工厂,以增强其全球供应能力并进军欧洲市场。该工厂预计将在2026年上半年完工,并将于年底投产。这一投资决策是农心公司时隔17年再次在韩国国内建厂,旨在满足韩流文化推动下日益增长的韩国食品需求。 此外,农心去年10月开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第二工厂新增方便面高速生产线,将其美国法人的年生产量力从8.5亿份提升至10.1亿份。 农心还在积极拓展新市场,包括南美和欧洲等地。公司近期在其美国法人旗下设立了墨西哥子公司,并计划在今年初设立欧洲销售法人,以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2025-01-05 22:15:20 -
想说分手不容易 韩企期待在华再现高光时刻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中国“脱钩”论在国际范围内重新抬头,与中国市场密不可分的韩国企业也随之调整在华战略。尽管与在华投资的巅峰时期相比,韩企因地缘政治和经济风险而选择撤出中国市场,或缩小在华业务规模。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且仍具有发展潜力,近来多家韩企在权衡利弊后意识到,与中国“分手”并不像想象中的容易,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战略,出现“回潮”中国的迹象。 ▲三养食品海外首厂落户嘉兴 好丽友铁心做中国消费者“好朋友” 凭借“火鸡面”风靡全球的三养食品去年12月宣布,将投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在浙江省嘉兴市成立生产法人和工厂,这是三养食品首次在海外建厂。 三养食品称,工厂计划于2027年初建成6条生产线。为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三养食品还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在新加坡成立一家子公司,作为海外工厂建设和运营的重要支持平台。 三养食品2012年推出“火鸡面”后,凭借独特的韩式辣味迅速成为“爆款”,尤其在海外市场表现强劲,其中,中国市场功不可没,占整体出口的25%。 本地化战略是三养食品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法宝,通过对中国消费者喜爱口味进行调研,去年在中国推出限定“泰式咖喱蟹味火鸡面”,作为中韩合作研发的首款产品,巧妙融合了椰香奶味与经典火鸡辣味,上市后收获好评如潮。三养食品还与桂桂茶、乐乐茶、七分甜等新茶饮品牌展开跨界联名,推动三养食品在线上线下的热度进一步提升。 2014年11月,三养食品中国总裁金周泳在第七届进博会上推介产品。【图片提供 三养食品】 三养食品承诺今后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加快本土新品的研发,并精心规划每年推出一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三养连年扩大规模,去年员工数量较2023年翻倍增长至近3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约20%。 在食品领域,除了三养食品外,被誉为本地化“天花板”的好丽友也于去年12月宣布,“Market Onature O!”格兰诺拉麦片将正式进军中国麦片市场。从去年9月起在高端超市Ole'上架后,11月起扩大至开市客和盒马鲜生,今年上半年起将进驻大润发、山姆会员商店等。 好丽友表示,中国麦片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5000亿韩元增至2021年的1.9万亿韩元,12年间扩大了近4倍,去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3万亿韩元。通过持续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诚意满满的市场营销,不断扩大分销渠道,好丽友正在走出低迷期,市场预测有望于今年恢复至2016年“萨德风波”前在华销售水平。 为纪念巧克力派上市50周年,好丽友在中国推出限量款产品。【图片来源 网络】 ▲“打不过就加入” 现代汽车入华22年持续加码投资 在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源已成为能源结构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现代汽车集团在2019年就开始在中国市场布局氢能产业,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已于2023年6月正式竣工投产。 去年,现代汽车连续第7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In China, For China, To Global”为主题,现展出包括氢燃料电池轻卡MIGHTY Fuel Cell、氢燃料电池巴士、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乘用车NEXO中国版等氢能最新产品,向中国用户全面展示氢能解决方案。 同时,高性能电动车艾尼氪5N,以及全新Elantra N等现代N品牌明星车型也亮相进博会,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继去年10月在上海成立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后,现代汽车与中国合作伙伴北汽集团随即宣布,将向双方在华合资企业——北京现代投资11亿美元。业界分析称,即使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并被比亚迪等本土品牌抢占市场份额的背景下,现代汽车仍希望加码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根据去年的数据,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已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数以上份额,而现代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却没有一款相关车型在售。这一空白无疑向现代提出了严峻挑战。此次投资被评价为不仅是现代和北汽在中国市场上的一次“续命”之举,更是现代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全球布局的一步关键尝试。 2024年10月,现代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图片来源 网络】 ▲2025年韩企在华机遇挑战并存 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区域间合作持续深化,预计在2025年,韩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活动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尽管投资前景光明,但地缘政治风险仍将是韩国企业的主要挑战之一。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中美关系的变化可能对韩企在中国的部分高科技领域投资产生影响,企业需制定灵活的风险应对策略。 如何充分利用中韩自贸协定(FTA)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广泛的贸易便利和投资机会,在供应链协同和拓展市场方面扩大双边合作范围,成为韩企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5-01-01 19:22:23 -
三养食品重磅推出多款新品 进击全球市场
近日,三养食品以“辣味方便面”为中心,拓展全球市场。继推出标志性产品火鸡面后,三养食品于去年8月推出了汤面系列“MEP汤面”,为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美食体验。今年,公司还在泰国首次推出新品牌“MEP”,展现了其在产品创新层面的无限可能。 三养食品不断推出符合全球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新产品。通过多元化的产品线,公司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也旨在减少对单一产品线的依赖。 MEP汤面系列的推出标志着三养食品在汤面产品线上的进一步扩展,开辟了火鸡面宇宙之外的全新美食选择。此外,三养食品与泰国正大集团旗下的零售公司CP ALL签署了合作协议。从上月21日起,三养食品的产品在CP ALL运营的泰国7-Eleven便利店开始陆续销售。泰国全国共有约1.4万家7-Eleven门店,三养食品计划以此为起点,逐步推出更多“MEP”品牌的新产品。 三养食品负责人表示:“MEP品牌灵感来自韩国的‘辣味’,旨在展现辣味带来的刺激感和解放感。我们重新定义了从传统韩国风味到异国风味的辣味标准,并通过这一品牌呈现出多样化的韩式辣味。” 另外,三养食品近日表示,将投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于2027年初在中国建立首家海外工厂,以满足当地对其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三养计划于明年年底开始在中国东部浙江省嘉兴市建设工厂。 得益于“火鸡面”系列的全球人气,三养食品的出口持续在稳步增长,从2017年的1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3亿美元,再到去年的5.6亿美元。其中,中国是三养食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其总出口量的25%。 根据三养食品发布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44%,达到约1.2491万亿韩元,超过2023年全年销售额。其中,海外销售额同比增幅较大,同比增加43%,达到约17.8亿元,占全球总销售额的78%;中国市场销售额占其全球总出口额的30%,成为推动三养食品海外销售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三养食品推出的“MEP汤面”【图片提供 三养食品】
2024-12-24 01: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