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网点’新闻 8个
-
仓储超市TRADERS业绩亮眼 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增长近四成
韩国新世界集团旗下超市品牌易买得(E-mart)20日发布的业绩报道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旗下仓储式超市TRADERS销售额达966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1亿元),同比增长5.6%;营业利润为423亿韩元,同比增长36.9%。 TRADERS的销售增幅不仅高于易买得旗下大型超市(0.3%),还超越了自有品牌No Brand、电子产品连锁Electro Mart、宠物用品店Molly’s以及玩具专卖店Toy Kingdom等线下销售渠道。尽管TRADERS的营业利润略低于大型超市(778亿韩元),但营业利润率达到4.4%,远高于大型超市的2.6%。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仓储式超市的商品种类约为4000至5000种,远少于大型超市的4万至7万种,这使其能够大幅降低销售管理成本。随着销售规模扩大,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自2010年开设首家门店以来,TRADERS通过持续扩张网点,实现了销售额的稳步增长。数据显示,销售额从2013年的6271亿韩元增至2016年的1.1957万亿韩元、2019年达2.3371万亿韩元、2021年增至3.315万亿韩元,去年更是达到3.5495万亿韩元,11年内增长约5.7倍。 目前,TRADERS在韩国市场上的唯一竞争对手是美国仓储零售巨头开市客(Costco)。与实行强制会员制的开市客不同,TRADERS采用“开放型仓储超市”模式,允许非会员自由购物且支付方式不受限制。同时,TRADERS也推出了付费会员制度“TRADERS CLUB”,为会员提供额外折扣和积分回馈。业内普遍认为,开市客本月起将会员年费上调最多15%,这可能促使更多消费者转向TRADERS。 新开门店表现尤为亮眼。今年2月,TRADERS麻谷店开业首日即实现20亿韩元的销售额,次日销售额进一步增至24亿韩元,创下TRADERS单日销售最高纪录,两天到店消费者达5万人次。易买得计划今年下半年在仁川新设TRADERS九月店,这将是自2019年以来TRADERS首次在一年内新增两家门店。目前易买得已确定5处以上新地址,并计划明年至少再开设3家新门店。
2025-05-20 22:28:14 -
深化本地化战略 韩亚银行在中国市场"稳中有进"
自1992年8月韩中建交以来,两国在金融领域开始正式展开合作。在建交前的1992年7月,韩国外汇银行便率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成为第一家进军中国市场的韩资银行,并于1993年12月在天津开设首家营业网点。此后,越来越多韩资银行陆续进入中国,主要通过设立办事处、营业网点以及参股中资银行等方式开展业务。自2007年起,设立法人、扩展分支机构、收购中资银行等成为韩资银行在华发展的新趋势。 韩资银行最初进入中国市场,主要为满足在华韩国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发展模式相对被动,业务开展也受中国法律制度的多重限制。2007年中国银行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五年过渡期结束后,全面对外资银行开放,韩资银行开始面向中国本地客户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发展模式逐步由“依附型”向“本地化”转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增长,韩国大企业及中小企业加速进军中国,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显著上升。尤其在2002年至2004年期间,三星、LG、浦项制铁(POSCO)等大型韩企以长三角为中心,在江苏地区展开大规模投资与生产,带动众多韩资关联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烟台、广州、苏州和沈阳等地,韩资银行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金融支持。其中,友利银行、韩亚银行、新韩银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 目前,在华韩资银行中,规模最大的是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和友利银行。其中,韩亚银行自2020年在上海设立营业网点以来,持续加快在华业务拓展步伐。2007年,韩亚银行设立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迈出本地化经营的重要一步。2010年韩亚银行与外换银行合并,并于2014年成功整合在华法人机构,统一为中国法人,标志着其在华发展进入新阶段。 韩亚金融集团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地标性建筑“Sphere”发布新广告。【图片提供 韩亚金融集团】 韩亚银行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视为最重要的海外战略市场之一,持续推进本地化战略。在中国,韩亚银行中国法人在北京、上海、广州以及东北三省等地设有营业网点,积极布局全国核心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韩亚银行在中国采取了“区域化激进”策略。2008年8月,韩亚银行率先入股中资银行,与吉林银行在长春签署股权认购协议,成为首家收购中资银行股份的韩资金融机构。截至2010年6月底,韩亚银行持有吉林银行18%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近年来,韩亚银行还积极推动以数字化和平台联动为核心的零售金融业务。继2015年推出手机银行服务后,2019年6月,韩亚银行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线上小额贷款服务。随后,2020年7月与中国在线旅游平台携程建立合作关系;2021年12月与最大互联网门户企业百度也达成战略合作。借助这一系列数字化转型举措,韩亚银行成为首家在华实现个人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的韩资银行。 在经营业绩方面,韩亚银行也是表现最为亮眼的韩资银行之一。去年,在四大韩资银行中,韩亚银行是唯一实现业绩增长的银行,净利润达59亿韩元,同比增长10%。对此,韩亚银行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尽管自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全面重启,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危机、俄乌战争等因素导致外部不确定性加剧,整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在此背景下,韩亚银行坚持稳健的风险管理策略,聚焦低风险优质资产扩张,实现了业绩增长。 不过,随着中国金融监管环境日趋严格,韩资银行在华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业内指出,外资银行若想在这个巨大且复杂的市场中稳健立足,必须深入理解中国市场,并灵活应对日益变化的政策与经济形势。 作为在华业务规模最大的韩资银行,韩亚银行表示,面对今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内需复苏乏力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外部不利因素,公司将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提升低风险优质资产比重,进一步夯实收益基础,同时拓展非利息收入来源,提升投行业务手续费、债券交易与外汇买卖收益,以增强整体盈利能力,应对未来市场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位于首尔中区乙支路的韩亚银行总部【图片提供 韩亚银行】
2025-05-01 15:46:15 -
韩国金融机构ELS投资去年亏损2.4万亿韩元
韩国金融监督院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金融机构因投资挂钩香港恒生国企指数的股权关联证券(ELS)遭受重大亏损,去年损失金额达2.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3.5亿元)。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是去年上半年集中到期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关联ELS产品出现大幅亏损。 数据显示,包括ELS在内的衍生证券发行余额为81.6万亿韩元,同比减少12.7万亿韩元,创2014年以来新低。其中ELS发行额为55.2万亿韩元,同比减少7.6万亿韩元。业内人士表示,发行规模缩减主要受香港H股指数事件影响,导致投资需求萎缩,加之主要银行暂停销售ELS产品所致。 从基础资产来看,韩国综合股指(KOSPI)200的发行规模居首,达18.6万亿韩元,其后依次为S&P500(13万亿韩元)、欧洲斯托克50(1.8万亿韩元)、日经225(3.5万亿韩元)和香港H股指数(1万亿韩元)。 截至去年年底,衍生证券发行余额为81.6万亿韩元,其中对冲基金规模为55.2万亿韩元,同比减少4.2万亿韩元,占比达到67.7%。 韩亚银行营业网点内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23 02:24:26 -
数字化转型冲击就业 韩国四大银行招聘规模逐年缩减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务全面数字化以及为削减成本而持续进行的组织瘦身,银行的招聘需求正持续减少。 韩国金融界27日数据显示,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韩国四大商业银行的招聘规模从2023年的1880人减少至去年的1320人,缩减了近30%。 进入今年以来,韩亚银行和友利银行两家银行近日启动了今年上半年新员工招聘计划。具体来看,韩亚银行计划招聘150人,友利银行计划招聘190人。 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相比,这两家银行的招聘规模明显缩小。韩亚银行在2023年上半年招聘了250人,下半年招聘了210人,全年共招聘460人。然而,去年上半年招聘150人,下半年招聘250人,全年招聘400人,较前一年减少了13%。友利银行在2023年上下半年各招聘250人,全年共招聘500人,但去年上半年招聘180人,下半年招聘210人,全年招聘390人,较前一年减少了22%。 从其他银行的情况来看,KB国民银行在2023年上半年招聘250人,下半年招聘170人,全年共招聘420人,但去年招聘规模缩减至300人。同期,新韩银行的招聘规模从500人缩减至230人,减少了一半以上。 随着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人力资源的需求大幅减少。实际上,五大银行的定期公开招聘规模在2018年曾达到3000人左右,但随后逐年缩减:2019年为2113人,2020年为980人,2021年为936人。 业内人士表示:“营业网点数量减少导致人力需求下降,同时由于希望退休的员工数量也减少,银行的招聘需求依然保持稳定。” 参加金融业招聘活动的人员等待面试。【图片提供 金融委员会】
2025-02-27 23:38:45 -
去年韩国四大金融集团净利润突破16万亿韩元
10日,根据韩国四大金融集团最新发布的财报,KB金融集团、新韩金融集团、韩亚金融集团和友利金融集团四大金融集团的去年净利润为16.420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24.7亿元),同比增长10%。 具体来看,KB金融集团去年净利润为5.078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0.5%,稳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KB金融集团成为韩国国内首家净利润突破5万亿韩元的金融集团,成功跻身“5万亿俱乐部”。 其他三大金融集团也表现良好,新韩金融集团去年净利润为4.517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4%,创历史新高;韩亚金融集团为3.738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9.3%;友利金融集团为3.08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3.1%。 业界分析认为,四大金融集团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贷款利率维持在高点,带动银行业利息收入大幅增加。去年,四大金融集团旗下主要银行的利息收入为34.3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从各银行来看,KB国民银行的利息收入最高,达到10.224万亿韩元,其次是新韩银行(8.837万亿韩元)、韩亚银行(7.738万亿韩元)和友利银行(7.566万亿韩元)。 得益于银行部门的强劲表现,四大金融集团去年的利息收入总额达到41.87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此外,非利息收入也有所增长,从前一年的10.495万亿韩元增至去年的10.94万亿韩元。 尽管金融集团通过扩大银行利息收入实现了亮眼的业绩,但银行持续关闭线下网点。这引发了社会对老年客户等金融弱势群体不便的广泛关注和批评。数据显示,四大商业银行去年的总营业网点数量为2779个,同比减少48个。截至本月10日,网点数量进一步缩减至2726个,今年以来已减少53个。 韩国四大商业银行【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0 19:32:54 -
韩国银行业频发金融事故 内部控制成改革焦点
过去一年,韩国银行业主要话题无疑是“金融事故”。随着主要商业银行违规发放贷款的案件频发,包括涉及前友利金融集团前会长孙泰升的数百亿韩元违规贷款等事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成为了今年银行业的关键词。 其中,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和KB国民银行的情况尤为引人注目。与其他银行相比,三家银行的违规贷款额更大,频率也更高。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的数据,三家银行的违规贷款总额达到387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5亿元),案件数量达到482件。其中,友利银行的违规贷款规模最大,达到2334亿韩元(101件)。KB国民银行(892亿韩元、291件)和NH农协银行(649亿韩元、90件)紧随其后。 金融监督院院长李卜铉表示,此次事件暴露了银行业治理结构落后和大规模金融事故等严重的内部控制问题。金融监督院计划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实施方案,完善监管系统,并对各银行的薄弱环节进行重新检查,确保改进措施落实到位。 ▲友利银行金融事故引发社会关注 银行内部控制受质疑 2022年,友利银行发生了一起震惊金融界的挪用案件,涉案金额高达700亿韩元。该行企业改善部职员A某在2012年6月至2020年6月的8年间,共计8次挪用公司资金,累计金额达697.3亿韩元。据悉,A某通过多次从银行账户中提取资金,并将其用于个人投资。此后,他再以盗用公章,伪造文件的方式骗取友利银行作为代表债权团管理的大宇电子和仁川工厂的转让定金。这起案件不仅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使得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成为焦点。 尽管韩国银行业在此次事件后宣布加强内部控制,但类似的金融事故仍然不断发生。2024年,友利金融集团又发生了前会长孙泰升的数百亿韩元的违规贷款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孙泰升被指控为其亲属提供违规贷款,涉及金额达730亿韩元,其中517亿韩元是孙泰升涉嫌为其妻舅经营的公司提供23次违规贷款。这一事件凸显了银行内部控制和组织文化的严重缺陷。 此次事件不仅损害了友利金融集团的声誉,也提醒韩国民众,银行的内部控制对于防止类似金融事故至关重要。同时,金融机构也在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员工道德意识方面采取了更多措施。 位于首尔中区的友利银行总部【图片提供 友利银行】 ▲四大金融集团新年致辞聚焦“内部控制” 2025年伊始,KB金融集团、新韩金融集团、韩亚金融集团、友利金融集团韩国四大金融集团的会长们纷纷发表了新年致辞。今年的致辞中,“内部控制”成为共同的关键词,反映出金融业对稳健经营的重视。 KB金融集团会长梁琮熙在新年致辞中表示:“今年预计将成为更加难以预测的一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保持稳定,展现坚实的信任感,以消除客户和市场的不安。”新韩金融集团会长晋玉童也表示,新年将全面审视管理、监督、评估和监控体系,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并将其作为核心竞争力。此外,友利金融集团和韩亚金融集团的会长们也表达了加强内部控制的决心。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新年致辞明显减少了对“扩张”、“海外业务”等话题的关注,转而强调“稳定”、“内部控制”和“社会贡献”。这一变化反映了金融业对近期发生的金融事故的反思,以及对经济不确定性的谨慎态度。 友利银行高管正在检查营业网点内金库的管理状态。【图片提供 友利银行】 四大金融集团还在去年年底进行了组织改革,重点加强了内部控制部门。其中,KB金融集团将消费者保护部门升级为会长直属部门,新韩金融集团也进行了类似的调整。此外,友利银行自上月31日起,作为加强营业现场内部控制的措施之一,要求各营业网点店长参与金库守卫业务。根据新规定,店长需在每月第一个营业日开启金库,最后一个营业日关闭金库,并负责检查金库锁定装置及内部管理状态等工作。 本月3日,友利银行的所有高管访问了全国部分营业网点,向员工们解释了金库管理的背景和重要性,并强调了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友利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让店长直接参与金库管理,我们期望能够让客户感受到他们的金融资产正在被安全管理,从而增强客户的信心。” 金融业界普遍认为,加强内部控制不仅有助于恢复客户信任,还能减少业绩的不确定性。随着内部控制的加强,韩国金融业有望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更稳健的发展,为客户和社会提供更可靠的金融服务。
2025-02-10 15:00:00 -
新韩银行开设金海外籍客户专属营业网点
据韩国新韩银行22日消息,在庆尚南道金海开设针对外籍客户的营业网点,旨在提升外籍客户的金融交易便利性,并提供周末金融服务与咨询。 该营业网点专为外籍客户打造,不仅提供便捷的服务体验,还支持账户开立、外币汇款等多种金融服务。新韩银行此前通过分析韩国各地外籍人口的数量及国籍分布,并考虑金融服务可及性较低的区域,最终选择在金海市设立营业网点。 为满足外籍客户的交易习惯和需求,新韩银行对营业时间进行了调整。面对面咨询的营业网点运营时间为工作日及周日上午9点至下午4点;提供数字化服务的网点则在工作日上午9点至下午6点,以及周六上午9点至下午5点运营。 新韩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外籍客户能够通过面对面和数字化服务,随时随地便捷地完成金融交易。我们将以金海市为起点,逐步扩展面向外籍客户的专属营业网点。” 此外,自去年7月起,新韩银行在首尔大学入口、高尺十字路口和半月站等网点推出了“新韩Global+”服务。该服务通过视频咨询,支持英语、日语、中文、越南语等10种语言的金融业务。目前,该外语视频服务已覆盖外籍客户较多的20家营业网点,并计划在今年2月底前扩展至30家网点。 位于庆尚南道金海市的外籍客户专属营业网点【图片提供 新韩银行】
2025-01-22 23:58:31 -
韩国银行营业网点持续减少 年内关店超50家
韩国银行(央行)经济统计系统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韩国国内银行的营业网点总数为5849家,同比减少53家。 2012年,银行营业网点数量共7835家。随着手机银行等线上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网点数量在2017年跌破7000家,2022年第三季度跌破6000家后,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近期,随着非面对面金融服务的普及,前往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逐渐减少。在这种背景下,各银行纷纷将多家营业网点合并重组为一家,实现网点规模化。友利银行从本月6日起已将21家营业网点与邻近网点合并。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信息化和网络化高度发展的环境下,客户通过非面对面方式办理存款、贷款等金融业务已成为主流。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得不缩减网点数量。” 然而,这一过程中,许多老年人因不熟悉手机银行操作,在办理金融业务时面临诸多不便。此外,各地区之间的网点数量差距也逐渐扩大。 韩国金融研究院上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分析指出,老龄化程度越严重的地区,银行网点的可及性越低,这可能进一步加剧老年群体在金融服务方面的边缘化现象。 韩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自动取款机(ATM)【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0 20:25:34
-
仓储超市TRADERS业绩亮眼 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增长近四成
韩国新世界集团旗下超市品牌易买得(E-mart)20日发布的业绩报道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旗下仓储式超市TRADERS销售额达966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1亿元),同比增长5.6%;营业利润为423亿韩元,同比增长36.9%。 TRADERS的销售增幅不仅高于易买得旗下大型超市(0.3%),还超越了自有品牌No Brand、电子产品连锁Electro Mart、宠物用品店Molly’s以及玩具专卖店Toy Kingdom等线下销售渠道。尽管TRADERS的营业利润略低于大型超市(778亿韩元),但营业利润率达到4.4%,远高于大型超市的2.6%。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仓储式超市的商品种类约为4000至5000种,远少于大型超市的4万至7万种,这使其能够大幅降低销售管理成本。随着销售规模扩大,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自2010年开设首家门店以来,TRADERS通过持续扩张网点,实现了销售额的稳步增长。数据显示,销售额从2013年的6271亿韩元增至2016年的1.1957万亿韩元、2019年达2.3371万亿韩元、2021年增至3.315万亿韩元,去年更是达到3.5495万亿韩元,11年内增长约5.7倍。 目前,TRADERS在韩国市场上的唯一竞争对手是美国仓储零售巨头开市客(Costco)。与实行强制会员制的开市客不同,TRADERS采用“开放型仓储超市”模式,允许非会员自由购物且支付方式不受限制。同时,TRADERS也推出了付费会员制度“TRADERS CLUB”,为会员提供额外折扣和积分回馈。业内普遍认为,开市客本月起将会员年费上调最多15%,这可能促使更多消费者转向TRADERS。 新开门店表现尤为亮眼。今年2月,TRADERS麻谷店开业首日即实现20亿韩元的销售额,次日销售额进一步增至24亿韩元,创下TRADERS单日销售最高纪录,两天到店消费者达5万人次。易买得计划今年下半年在仁川新设TRADERS九月店,这将是自2019年以来TRADERS首次在一年内新增两家门店。目前易买得已确定5处以上新地址,并计划明年至少再开设3家新门店。
2025-05-20 22:28:14 -
深化本地化战略 韩亚银行在中国市场"稳中有进"
自1992年8月韩中建交以来,两国在金融领域开始正式展开合作。在建交前的1992年7月,韩国外汇银行便率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成为第一家进军中国市场的韩资银行,并于1993年12月在天津开设首家营业网点。此后,越来越多韩资银行陆续进入中国,主要通过设立办事处、营业网点以及参股中资银行等方式开展业务。自2007年起,设立法人、扩展分支机构、收购中资银行等成为韩资银行在华发展的新趋势。 韩资银行最初进入中国市场,主要为满足在华韩国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发展模式相对被动,业务开展也受中国法律制度的多重限制。2007年中国银行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五年过渡期结束后,全面对外资银行开放,韩资银行开始面向中国本地客户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发展模式逐步由“依附型”向“本地化”转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增长,韩国大企业及中小企业加速进军中国,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显著上升。尤其在2002年至2004年期间,三星、LG、浦项制铁(POSCO)等大型韩企以长三角为中心,在江苏地区展开大规模投资与生产,带动众多韩资关联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烟台、广州、苏州和沈阳等地,韩资银行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金融支持。其中,友利银行、韩亚银行、新韩银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 目前,在华韩资银行中,规模最大的是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和友利银行。其中,韩亚银行自2020年在上海设立营业网点以来,持续加快在华业务拓展步伐。2007年,韩亚银行设立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迈出本地化经营的重要一步。2010年韩亚银行与外换银行合并,并于2014年成功整合在华法人机构,统一为中国法人,标志着其在华发展进入新阶段。 韩亚金融集团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地标性建筑“Sphere”发布新广告。【图片提供 韩亚金融集团】 韩亚银行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视为最重要的海外战略市场之一,持续推进本地化战略。在中国,韩亚银行中国法人在北京、上海、广州以及东北三省等地设有营业网点,积极布局全国核心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韩亚银行在中国采取了“区域化激进”策略。2008年8月,韩亚银行率先入股中资银行,与吉林银行在长春签署股权认购协议,成为首家收购中资银行股份的韩资金融机构。截至2010年6月底,韩亚银行持有吉林银行18%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近年来,韩亚银行还积极推动以数字化和平台联动为核心的零售金融业务。继2015年推出手机银行服务后,2019年6月,韩亚银行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线上小额贷款服务。随后,2020年7月与中国在线旅游平台携程建立合作关系;2021年12月与最大互联网门户企业百度也达成战略合作。借助这一系列数字化转型举措,韩亚银行成为首家在华实现个人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的韩资银行。 在经营业绩方面,韩亚银行也是表现最为亮眼的韩资银行之一。去年,在四大韩资银行中,韩亚银行是唯一实现业绩增长的银行,净利润达59亿韩元,同比增长10%。对此,韩亚银行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尽管自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全面重启,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危机、俄乌战争等因素导致外部不确定性加剧,整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在此背景下,韩亚银行坚持稳健的风险管理策略,聚焦低风险优质资产扩张,实现了业绩增长。 不过,随着中国金融监管环境日趋严格,韩资银行在华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业内指出,外资银行若想在这个巨大且复杂的市场中稳健立足,必须深入理解中国市场,并灵活应对日益变化的政策与经济形势。 作为在华业务规模最大的韩资银行,韩亚银行表示,面对今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内需复苏乏力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外部不利因素,公司将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提升低风险优质资产比重,进一步夯实收益基础,同时拓展非利息收入来源,提升投行业务手续费、债券交易与外汇买卖收益,以增强整体盈利能力,应对未来市场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位于首尔中区乙支路的韩亚银行总部【图片提供 韩亚银行】
2025-05-01 15:46:15 -
韩国金融机构ELS投资去年亏损2.4万亿韩元
韩国金融监督院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金融机构因投资挂钩香港恒生国企指数的股权关联证券(ELS)遭受重大亏损,去年损失金额达2.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3.5亿元)。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是去年上半年集中到期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关联ELS产品出现大幅亏损。 数据显示,包括ELS在内的衍生证券发行余额为81.6万亿韩元,同比减少12.7万亿韩元,创2014年以来新低。其中ELS发行额为55.2万亿韩元,同比减少7.6万亿韩元。业内人士表示,发行规模缩减主要受香港H股指数事件影响,导致投资需求萎缩,加之主要银行暂停销售ELS产品所致。 从基础资产来看,韩国综合股指(KOSPI)200的发行规模居首,达18.6万亿韩元,其后依次为S&P500(13万亿韩元)、欧洲斯托克50(1.8万亿韩元)、日经225(3.5万亿韩元)和香港H股指数(1万亿韩元)。 截至去年年底,衍生证券发行余额为81.6万亿韩元,其中对冲基金规模为55.2万亿韩元,同比减少4.2万亿韩元,占比达到67.7%。 韩亚银行营业网点内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23 02:24:26 -
数字化转型冲击就业 韩国四大银行招聘规模逐年缩减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务全面数字化以及为削减成本而持续进行的组织瘦身,银行的招聘需求正持续减少。 韩国金融界27日数据显示,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韩国四大商业银行的招聘规模从2023年的1880人减少至去年的1320人,缩减了近30%。 进入今年以来,韩亚银行和友利银行两家银行近日启动了今年上半年新员工招聘计划。具体来看,韩亚银行计划招聘150人,友利银行计划招聘190人。 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相比,这两家银行的招聘规模明显缩小。韩亚银行在2023年上半年招聘了250人,下半年招聘了210人,全年共招聘460人。然而,去年上半年招聘150人,下半年招聘250人,全年招聘400人,较前一年减少了13%。友利银行在2023年上下半年各招聘250人,全年共招聘500人,但去年上半年招聘180人,下半年招聘210人,全年招聘390人,较前一年减少了22%。 从其他银行的情况来看,KB国民银行在2023年上半年招聘250人,下半年招聘170人,全年共招聘420人,但去年招聘规模缩减至300人。同期,新韩银行的招聘规模从500人缩减至230人,减少了一半以上。 随着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人力资源的需求大幅减少。实际上,五大银行的定期公开招聘规模在2018年曾达到3000人左右,但随后逐年缩减:2019年为2113人,2020年为980人,2021年为936人。 业内人士表示:“营业网点数量减少导致人力需求下降,同时由于希望退休的员工数量也减少,银行的招聘需求依然保持稳定。” 参加金融业招聘活动的人员等待面试。【图片提供 金融委员会】
2025-02-27 23:38:45 -
去年韩国四大金融集团净利润突破16万亿韩元
10日,根据韩国四大金融集团最新发布的财报,KB金融集团、新韩金融集团、韩亚金融集团和友利金融集团四大金融集团的去年净利润为16.420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24.7亿元),同比增长10%。 具体来看,KB金融集团去年净利润为5.078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0.5%,稳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KB金融集团成为韩国国内首家净利润突破5万亿韩元的金融集团,成功跻身“5万亿俱乐部”。 其他三大金融集团也表现良好,新韩金融集团去年净利润为4.517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4%,创历史新高;韩亚金融集团为3.738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9.3%;友利金融集团为3.08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3.1%。 业界分析认为,四大金融集团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贷款利率维持在高点,带动银行业利息收入大幅增加。去年,四大金融集团旗下主要银行的利息收入为34.3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从各银行来看,KB国民银行的利息收入最高,达到10.224万亿韩元,其次是新韩银行(8.837万亿韩元)、韩亚银行(7.738万亿韩元)和友利银行(7.566万亿韩元)。 得益于银行部门的强劲表现,四大金融集团去年的利息收入总额达到41.87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此外,非利息收入也有所增长,从前一年的10.495万亿韩元增至去年的10.94万亿韩元。 尽管金融集团通过扩大银行利息收入实现了亮眼的业绩,但银行持续关闭线下网点。这引发了社会对老年客户等金融弱势群体不便的广泛关注和批评。数据显示,四大商业银行去年的总营业网点数量为2779个,同比减少48个。截至本月10日,网点数量进一步缩减至2726个,今年以来已减少53个。 韩国四大商业银行【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0 19:32:54 -
韩国银行业频发金融事故 内部控制成改革焦点
过去一年,韩国银行业主要话题无疑是“金融事故”。随着主要商业银行违规发放贷款的案件频发,包括涉及前友利金融集团前会长孙泰升的数百亿韩元违规贷款等事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成为了今年银行业的关键词。 其中,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和KB国民银行的情况尤为引人注目。与其他银行相比,三家银行的违规贷款额更大,频率也更高。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的数据,三家银行的违规贷款总额达到387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5亿元),案件数量达到482件。其中,友利银行的违规贷款规模最大,达到2334亿韩元(101件)。KB国民银行(892亿韩元、291件)和NH农协银行(649亿韩元、90件)紧随其后。 金融监督院院长李卜铉表示,此次事件暴露了银行业治理结构落后和大规模金融事故等严重的内部控制问题。金融监督院计划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实施方案,完善监管系统,并对各银行的薄弱环节进行重新检查,确保改进措施落实到位。 ▲友利银行金融事故引发社会关注 银行内部控制受质疑 2022年,友利银行发生了一起震惊金融界的挪用案件,涉案金额高达700亿韩元。该行企业改善部职员A某在2012年6月至2020年6月的8年间,共计8次挪用公司资金,累计金额达697.3亿韩元。据悉,A某通过多次从银行账户中提取资金,并将其用于个人投资。此后,他再以盗用公章,伪造文件的方式骗取友利银行作为代表债权团管理的大宇电子和仁川工厂的转让定金。这起案件不仅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使得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成为焦点。 尽管韩国银行业在此次事件后宣布加强内部控制,但类似的金融事故仍然不断发生。2024年,友利金融集团又发生了前会长孙泰升的数百亿韩元的违规贷款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孙泰升被指控为其亲属提供违规贷款,涉及金额达730亿韩元,其中517亿韩元是孙泰升涉嫌为其妻舅经营的公司提供23次违规贷款。这一事件凸显了银行内部控制和组织文化的严重缺陷。 此次事件不仅损害了友利金融集团的声誉,也提醒韩国民众,银行的内部控制对于防止类似金融事故至关重要。同时,金融机构也在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员工道德意识方面采取了更多措施。 位于首尔中区的友利银行总部【图片提供 友利银行】 ▲四大金融集团新年致辞聚焦“内部控制” 2025年伊始,KB金融集团、新韩金融集团、韩亚金融集团、友利金融集团韩国四大金融集团的会长们纷纷发表了新年致辞。今年的致辞中,“内部控制”成为共同的关键词,反映出金融业对稳健经营的重视。 KB金融集团会长梁琮熙在新年致辞中表示:“今年预计将成为更加难以预测的一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保持稳定,展现坚实的信任感,以消除客户和市场的不安。”新韩金融集团会长晋玉童也表示,新年将全面审视管理、监督、评估和监控体系,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并将其作为核心竞争力。此外,友利金融集团和韩亚金融集团的会长们也表达了加强内部控制的决心。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新年致辞明显减少了对“扩张”、“海外业务”等话题的关注,转而强调“稳定”、“内部控制”和“社会贡献”。这一变化反映了金融业对近期发生的金融事故的反思,以及对经济不确定性的谨慎态度。 友利银行高管正在检查营业网点内金库的管理状态。【图片提供 友利银行】 四大金融集团还在去年年底进行了组织改革,重点加强了内部控制部门。其中,KB金融集团将消费者保护部门升级为会长直属部门,新韩金融集团也进行了类似的调整。此外,友利银行自上月31日起,作为加强营业现场内部控制的措施之一,要求各营业网点店长参与金库守卫业务。根据新规定,店长需在每月第一个营业日开启金库,最后一个营业日关闭金库,并负责检查金库锁定装置及内部管理状态等工作。 本月3日,友利银行的所有高管访问了全国部分营业网点,向员工们解释了金库管理的背景和重要性,并强调了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友利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让店长直接参与金库管理,我们期望能够让客户感受到他们的金融资产正在被安全管理,从而增强客户的信心。” 金融业界普遍认为,加强内部控制不仅有助于恢复客户信任,还能减少业绩的不确定性。随着内部控制的加强,韩国金融业有望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更稳健的发展,为客户和社会提供更可靠的金融服务。
2025-02-10 15:00:00 -
新韩银行开设金海外籍客户专属营业网点
据韩国新韩银行22日消息,在庆尚南道金海开设针对外籍客户的营业网点,旨在提升外籍客户的金融交易便利性,并提供周末金融服务与咨询。 该营业网点专为外籍客户打造,不仅提供便捷的服务体验,还支持账户开立、外币汇款等多种金融服务。新韩银行此前通过分析韩国各地外籍人口的数量及国籍分布,并考虑金融服务可及性较低的区域,最终选择在金海市设立营业网点。 为满足外籍客户的交易习惯和需求,新韩银行对营业时间进行了调整。面对面咨询的营业网点运营时间为工作日及周日上午9点至下午4点;提供数字化服务的网点则在工作日上午9点至下午6点,以及周六上午9点至下午5点运营。 新韩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外籍客户能够通过面对面和数字化服务,随时随地便捷地完成金融交易。我们将以金海市为起点,逐步扩展面向外籍客户的专属营业网点。” 此外,自去年7月起,新韩银行在首尔大学入口、高尺十字路口和半月站等网点推出了“新韩Global+”服务。该服务通过视频咨询,支持英语、日语、中文、越南语等10种语言的金融业务。目前,该外语视频服务已覆盖外籍客户较多的20家营业网点,并计划在今年2月底前扩展至30家网点。 位于庆尚南道金海市的外籍客户专属营业网点【图片提供 新韩银行】
2025-01-22 23:58:31 -
韩国银行营业网点持续减少 年内关店超50家
韩国银行(央行)经济统计系统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韩国国内银行的营业网点总数为5849家,同比减少53家。 2012年,银行营业网点数量共7835家。随着手机银行等线上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网点数量在2017年跌破7000家,2022年第三季度跌破6000家后,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近期,随着非面对面金融服务的普及,前往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逐渐减少。在这种背景下,各银行纷纷将多家营业网点合并重组为一家,实现网点规模化。友利银行从本月6日起已将21家营业网点与邻近网点合并。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信息化和网络化高度发展的环境下,客户通过非面对面方式办理存款、贷款等金融业务已成为主流。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得不缩减网点数量。” 然而,这一过程中,许多老年人因不熟悉手机银行操作,在办理金融业务时面临诸多不便。此外,各地区之间的网点数量差距也逐渐扩大。 韩国金融研究院上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分析指出,老龄化程度越严重的地区,银行网点的可及性越低,这可能进一步加剧老年群体在金融服务方面的边缘化现象。 韩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自动取款机(ATM)【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0 20: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