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越南’新闻 76个
-
美国关税新政冲击韩国钢铝出口 企业寻求多元化出路
美国自12日起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这一政策给韩国主要生产和出口钢铁、铝制螺栓及螺母的中小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市场占韩国钢铁及铝制品出口总额的35%,是重要的出口目的地。然而,新关税实施后,韩国产品的竞争力或将受到中国(含台湾)、越南等市场同类产品的冲击。 “这些国家早已面临美国关税,因此适应能力较强,而韩国企业则是新增关税,短期内难以有效应对,”一位钢铁行业人士表示,“企业好不容易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如今又面临新的挑战。” 铝行业相关企业代表同样表达担忧,预计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将明显萎缩。部分企业正加紧开拓欧洲、东南亚等新市场,但市场多元化并非易事。特别是在欧洲,随着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实施,高碳排放钢铁和铝制品还将面临额外碳税,进一步加重企业出口负担。 “要进入新市场,我们必须开发符合当地标准的产品,这需要升级生产设备、增加投资,对企业而言是巨大压力,”某铝制品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外,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也让韩国出口企业措手不及。“我们无法预测哪些产品将被征税,标准也不明确,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战略,使长期出口计划难以制定。”某生产夹芯板的企业代表坦言。 近年来,受“韩流”影响,“方便面即食加热设备”等产品在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去年韩国对美出口额高达30亿韩元,并在维也纳世界韩商大会上签署1800万美元出口合同。然而,由于该类产品大量使用铝制零部件,生产企业或被迫调整售价,出口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行业人士指出,除了美国贸易政策,韩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企业出口。近期国内政治形势复杂,导致海外韩流相关活动延期。若政府能积极推动相关活动,将有助于提升韩国品牌形象,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支持。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1815家钢铁及铝制品出口企业对美出口总额达7.7亿美元,同比增长8%。尽管当前面临挑战,出口仍保持稳步增长。 为应对美国关税冲击,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已开始收集企业意见,并计划设立企业困难咨询中心,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同时,政府将加快拓展出口市场,提供物流支持,并扩大出口补贴,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美国政府自12日起正式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当天,在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家铝制品制造企业的工厂内,大量铝制产品整齐堆放,企业正面临出口市场的不确定性。【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23:38:56 -
韩国食品出口年均增长8% 方便面成出口冠军
大韩商工会议所(韩国商会)委托韩国贸易统计振兴院对近十年韩国食品出口动向进行分析,并于6日发布报告显示,韩国食品出口从2015年的35.1亿美元增至去年的70.2亿美元,年均增幅从5.9%(2015年至2019年)增至9%(2020年至去年)。 从出口产品类型来看,方便面出口增幅居首,为20.1%。其后依次为健康食品(11.9%)和调味紫菜(11.3%)。出口额方面,方便面出口额为13.6亿美元,位居首位。其后依次为简餐(9.8亿美元)、饮料(9.4亿美元)等。截至2023年,韩国方便面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为20.6%,位居第一。 报告显示,去年韩国食品三大出口市场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与10年前相比,韩国食品的最大出口市场从中国变为美国。与此同时,越南(第6升至第4)和菲律宾(第7升至第5)等东南亚国家排名上升。 首尔大学教授文正勋(音)表示:“韩流在美国和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同时这些地区对韩国食品的关注度也在持续提升,成为推动韩国食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此外,韩国食品已成功进入好市多(Costco)等美国大型流通连锁店,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为出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顾客正在挑选方便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06 23:57:51 -
在韩外籍劳工100万时代 安全问题浮出水面
近期,随着在韩国工作的外籍人员数量持续增长,韩国已迈入“外籍劳工100万时代”。然而,外籍劳工数量的增加导致工伤事故不断上升。目前,外籍劳工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语言障碍、安全教育不足以及对工作环境危险性的认知不足等问题。 根据韩国统计厅去年12月发布的《2024年移民居留现状及就业调查》报告,截至去年5月,15岁以上常驻韩国的外籍人员总数为156.1万人,同比增加13万人(9.1%)。其中,就业人数达到101万人,较去年增加8.7万人;就业率达64.7%,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从国籍分布来看,中国籍就业人数最多,达到34.1万人,其次是越南籍,为12.3万人。与去年相比,越南籍就业人数增长18.2%,中国籍则增长12.4%。 随着外籍劳工数量的增加,制造业、建筑业等领域的工作现场工伤事故频发。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因工伤事故受伤的外籍劳工人数分别为8199人、8509人和9097人,呈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为812人,其中外籍劳工占10.5%(85人),死亡率比韩国人高出三倍。 去年6月,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家电池工厂发生严重火灾事故,造成23人死亡,8人受伤。在23名遇难者中,有17人为中国籍劳工,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次火灾悲剧不仅是一个安全生产的警示案例,也凸显了外籍劳工在韩国工作环境中可能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工作安全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安全教育缺失和语言障碍被认为是导致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一位幸存的员工表示:“我们从未接受过安全教育,也不知道紧急出口的位置。”据悉,火灾发生时,劳工们对锂电池的特性一无所知,试图用普通灭火器灭火,结果错过了逃生时间。 为解决语言障碍问题,韩国部分企业正在帮助外籍劳工了解工作现场的危险情况,并积极采取安全措施。例如,HD现代三湖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AI)的翻译服务程序,能够与外籍劳工实时沟通,确保现场安全。DL E&C则使用了多国语言制作事故预防宣传动画。韩国政府也出台针对外籍劳工及小规模工厂的安全措施,要求外籍劳工必须接受基础安全卫生教育,包括火灾逃生训练。 另有数据显示,外籍劳工的工伤申请数量从2023年的9543件增至去年的1.0161万件,增长6.48%。同期,工伤批准率从2023年的89%降至去年的87.4%。外籍劳工的工伤申请件数为2019年8054件、2020年8062件、2021年8555件、2022年8886件、2023年9543件,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是外籍劳工工伤的高发行业,工伤申请件数占全体的74.3%。 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议员金渭相指出,目前,在韩外籍劳工数量突破100万人,政府必须加强对其工作条件的关注和改善。特别是针对外籍劳工韩语水平有限、小规模企业安全管理薄弱的问题,有必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对策,确保外籍劳工的权益与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韩国公务员们正在位于釜山的工地进行安全检查。【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06 19:07:37 -
在韩居住外国人达265万 创历史新高
韩国法务部出入境和外国人政策本部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在韩居留的外籍人员共有265.0783万人,创下2019年以来最高值。这一人口规模占韩国总人口(5121.7211万人)的5.17%,同比上升0.28个百分点。 在韩外籍人员中,作为长期居留(90天以上)向政府部门进行登记或居住登记申报的人员共204.2017万人,占77%;短期居留人员共60.8766万人,占23%。 从国籍来看,中国籍以95.8959万人居首,其次为越南籍(30.5936万人)、泰国籍(18.877万人)、美国籍(17.0251万人)、乌兹别克斯坦籍(9.4893万人)等。 从年龄分布来看,20至30多岁的外国人占比接近一半,达到49.7%。其他年龄段依次为40多岁(15.9%)、50多岁(12.6%)和60岁以上(12.9%)等。 统计显示,外籍人员最多的地区为京畿道(31.4%)和首尔(17.8%)。其后依次为庆南、忠南、仁川、庆北、全南等地。 在韩外籍留学生人数自2020年起逐年增加,达到26.3775万人,同比增长16.5%。因学位课程等赴韩留学的外国人有17.8519万人,参加韩国语等研修的留学生有8.5256万人。 在韩国非法居留的外籍人员人数达到39.7522万人,同比减少6.2%。自2021年9月起,韩国政府实施电子旅行许可制度(K-ETA)以来,新增的非法滞留率从2021年的19.9%大幅下降至去年的15%。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03 18:58:11 -
韩国半导体企业减少对华出口依赖度 全球布局加速
三星电子24Gb GDDR7 DRAM产品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半导体企业对华存储器出口比重下降至30%,仅1年内缩减近10%。韩国半导体企业试图减少对华出口依赖度,将供应链扩大至中国台湾、越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这一变化反映了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调整,凸显出韩国半导体企业在应对中美贸易矛盾激化时的策略转变。 韩国贸易协会于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对华存储器出口额达279.63亿美元,占全体出口金额882.89亿美元的31.7%。然而,2023年对华存储器出口额为207.16亿美元,出口比重达40.3%,但仅时隔1年下降8.6个百分点。尽管对华出口额有所增加,但随着对其他国家出口激增,对华出口比重呈显著下降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韩国对华存储器出口比重在2021年为42.7%。2022年增至45.2%后,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40.3%和31.7%,呈持续减少态势。显示出韩国半导体企业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积极调整出口策略,以减少对华出口的依赖。 随着中美贸易矛盾的持续激化,美国对华限制范围不断扩大,韩国半导体企业也相应减少了对华出口规模。同时,存储器需求较高的越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比重正在逐渐增加。特别是对中国台湾的存储器出口,比重从2021年的8.4%增至去年的15.2%,实现翻倍增长。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中国台湾半导体巨头台积电(TSMC)为英伟达(NVIDIA)生产的人工智能(AI)加速器对高带宽存储器(HBM)的大量需求,而韩国半导体企业正是这一关键部件的主要供应商,带动了出口量剧增。 尽管中国仍然是韩国存储器出口的第一大国,但韩国半导体企业正在通过多元化出口供应链来降低风险,且中国本土半导体企业扩大存储器产量等,,预计韩国对华存储器出口比重将呈逐年减少态势。韩国贸易协会首席研究员陶元彬(音)指出:“韩国企业正在减少对华出口比重,旨在分散中美贸易战带来的风险,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
2025-02-28 00:42:29 -
韩国成中国迂回出口跳板 政府拟修法加大外资监管力度
近来中国企业为规避美国对华制裁或关税壁垒,持续在韩国市场加码迂回投资,引起政府重视,计划采取措施防止海外企业钻政策空子。欧洲等海外其他国家相继出台有关限制中国迂回投资的政策,但韩国在这一方面仍是空白。 据悉,韩国政府近日启动一项旨在加强外国人投资审查的现状调查,以推动相关法律的修订。主要审查对象包括直接在国内购买土地建设工厂或营业场所的“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还将研究如果监管海外企业通过第三国子公司或基金进行身份“洗白”后对韩国进行间接投资的行为。 政府计划重点审查近年来剧增的中国对韩投资。去年中国对韩国投资规模超过8.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1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大部分集中于半导体、电池、太阳能等尖端产业领域。对此韩国国内不乏质疑声音,认为中国正利用韩国作为跳板,规避美国关税风险,进行迂回进出口。一名政府官员表示已认识到中国通过韩国进行迂回进出口问题的严重性,但目前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来加以限制。 目前,韩国虽然有监管外国企业进行收购合并的手段,但对于外国企业在韩国成立公司并建设生产设施的投资行为尚无有效的限制措施。欧洲、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近来纷纷出台相关制度,以遏制中国的迂回出口行为。 中国的迂回进出口造成的产业风险正快速显现。去年底,一家在韩国运营中国半导体设备的企业因涉嫌非法迂回出口,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这家企业被怀疑将美国禁止对华出口的产品通过韩国中转至中国。事件发生后引发业界不安,担心类似事例增加将令韩国面临间接制裁风险。 去年中国某电池生产企业斥资1.2万亿韩元,在韩国建立生产设施,美国此前已对在越南、马来西亚等被中国当成迂回出口前沿国家生产的电池产品征收关税。特朗普政府近期发布“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对中国资本加强监管,因此有意见称韩国在吸引中国资本时,必须仔细评估风险。 全球各国陆续出台制度以阻止中国进行迂回投资,英国于2022年出台《国家安全与投资法案》(NSI),对外企投资关键行业设限。澳大利亚也规定,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可对外国投资进行审查。 据外媒报道,在近期美国加大对中国企业迂回出口的施压后,墨西哥已暂停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大规模投资项目。马来西亚作为中国在半导体设备和太阳能电池板领域的主要迂回进出口国,去年在美国实施关税限制后,敦促中国企业勿利用马来西亚作为“改标”产品的基地以避免美国关税。 不过有观点指出,若韩国制定防止迂回进出口的法律需对具体方式进行细化分类,若仅针对特定国家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相关业界人员称,有必要对海外案例进行参考分析,在保障国家安全、避免贸易摩擦的前提下制定相关措施。
2025-02-28 00:10:36 -
好丽友巧克力派全球销量破40亿个 创历史新高
好丽友27日宣布,迎来上市50周年的“巧克力派”去年全球销量突破40亿个,创下历史最高销售纪录,销售额达到58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3亿元)。 自1974年上市以来,巧克力派的累计销量突破500亿个,累计销售额超过8万亿韩元。其中,累计海外销售额达5.5万亿韩元,占总销售额的67%。好丽友作为韩国代表品牌,深受各国消费者喜爱。 好丽友方面表示,凭借无可模仿的独特产品力,巧克力派成功征服了全球市场。基于数十年积累的全球业务能力,我们推出符合全球各国文化和趋势的新产品,实施本地化战略,迎来了黄金期。 目前,巧克力派在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销售,共有24种产品。好丽友在韩国、中国、越南、俄罗斯和印度建立了生产工厂,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在中国市场,好丽友巧克力派在品牌评级权威机构Chnbrand发布的“中国顾客推荐度指数”(C-NPS)派类产品中,共7次获得冠军。 此外,巧克力派在越南的巧克力派市场占据了第一份额。好丽友在越南经过四年的经营之后,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在俄罗斯市场,去年巧克力派销量达16亿个,占全球销量的40%。好丽友通过推出融入当地饮食文化的果酱口味产品,生产和销售多达12种巧克力派,成为海外子公司中产品种类最多的市场。好丽友还在印度市场推出了结合当地消费者喜爱的草莓和芒果口味的产品,积极开拓当地市场。 好丽友相关负责人表示:“巧克力派是融合了巧克力、饼干和糖果技术的结晶,是好丽友糕点技术的集大成之作。未来,我们将继续将其打造为全球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传递好丽友巧克力派独有的情感价值。” 在超市挑选好丽友巧克力派的海外消费者【图片提供 好丽友】
2025-02-27 19:40:12 -
南阳乳业稳居韩国奶粉市场榜首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韩国乳制品行业巨头南阳乳业27日宣布,公司连续第五年蝉联韩国线下渠道奶粉市场销售额冠军,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韩国领先奶粉制造商的地位。 尽管韩国奶粉市场整体萎缩,南阳乳业依然逆势而上,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显著增长。根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食品产业统计信息,去年韩国零售店奶粉销售额约为23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亿元),同比下降22%。然而,南阳乳业凭借约63亿韩元的销售额,将市场份额从前一年的23.3%提升至26.7%,增长3.4个百分点。 南阳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低生育率和消费模式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通过强化高端产品线、提升产品质量以及优化分销策略,持续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自1967年推出韩国首款国产配方奶粉以来,南阳乳业始终致力于产品研发和质量提升,推出了多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明星产品,包括有助于舒适消化吸收的“林贝儿XO”、含有初乳蛋白和41种营养成分的I am Mother、以及使用限量生产3%以下的有机山羊原奶的产品等。 除了稳固国内市场地位,南阳乳业还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aT统计数据,去年韩国奶粉对东南亚市场的出口额达3067万美元,较10年前增长近三倍。其中,柬埔寨市场增长尤为显著,去年出口额达1562万美元,10年间增长14倍。 南阳乳业通过早期布局柬埔寨市场,推出“林贝儿XO”及“星贝儿”品牌产品,成功扩大了市场份额。同时,公司正加大对中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主要市场的出口力度,通过量身打造契合当地市场的产品线,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南阳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我们将继续坚持质量管理和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致力于成为国内外消费者信赖的品牌。” 南阳乳业总部大楼【图片来源 南阳乳业】
2025-02-27 19:17:08 -
东南亚成韩国奶粉出口新动力 十年间出口额激增三倍
南阳乳业柬埔寨当地户外广告。【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韩国奶粉出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出口额在过去十年内实现了显著增长。随着该地区消费者对韩国奶粉的需求不断增加,韩国奶粉在东南亚的出口额已激增约3倍。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于18日公布的农食品出口信息显示,去年向东盟(ASEAN)10个国家的奶粉出口额达307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彰显出韩国奶粉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力。对东盟国家的奶粉出口额在2014年为1050万美元,10年内增加3倍。同时,奶粉出口量也从932吨增至去年的2465吨,激增2.6倍。 奶粉业界相关人士指出,尽管韩国因低生育率现象持续,导致奶粉等婴幼儿相关产业的销售额有所减少,但东南亚市场却为韩国奶粉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在这一态势下,韩国奶粉企业纷纷加大布局东南亚市场,通过推出针对性产品和加强市场营销等手段,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在东盟国家中,柬埔寨成为韩国奶粉出口最多的国家。去年,韩国向柬埔寨出口的奶粉出口额达1560万美元,十年间增长14倍。其中,南阳乳业的“林贝儿XO”和“星贝儿”品牌产品深受当地消费者青睐,占据了韩国向柬埔寨出口奶粉的80%至90%份额。这些产品不仅针对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优化,还通过加强市场营销,进一步巩固了韩国奶粉在柬埔寨的市场地位。 此外,越南市场也成为韩国奶粉出口的核心增长点。去年,韩国向越南出口的奶粉出口额达1500万美元,十年间增长1.6倍。乐天沃食品等韩国奶粉企业在越南市场表现出色,其推出的Newborn等特色奶粉销售表现强劲。乐天沃食品还计划将Newborn的流通范围扩大至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同时,日东福德食(Ildong Foodis)同样将目光投向越南市场,专注于出口儿童均衡营养食品,不仅持续加大产品出口力度,还还致力于研发针对出口市场的新产品,以加速在越南市场的战略布局,抢占市场份额。
2025-02-18 23:57:27 -
特朗普宣布征收对等关税 韩美FTA面临新考验
当地时间13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决定最早于4月初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并考虑对使用增值税制度的国家加征关税。这标志着关税战进一步升级,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的韩国可能也成为对等关税的征收对象。 对等关税意味着美国将对等征收任何国家向美国征收的关税,这是特朗普为解决美国贸易赤字及美国商品受到所谓“不公平待遇”而采取的最广泛行动。根据特朗普在白宫签署的备忘录,新的关税将针对每个国家量身定制,旨在抵消各国对美关税,以及各国“以不公平补贴、监管、增值税、汇率、松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其他形式”实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此外,汇率政策以及不公平限制美国企业市场准入的做法也被列为审查对象。 特朗普提名的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表示,所有评估将在4月1日前完成,关税可能于评估后的次日开始生效。 特朗普政府明确将广泛的非关税壁垒作为对等关税的考虑因素,预计美方将以此为由对韩国征收对等关税。从美国立场来看,韩国是贸易伙伴中赤字排名前10位的国家,韩国排名中国内地、墨西哥、越南、爱尔兰、德国、中国台湾和日本之后,位列地8位,去年韩国对美贸易顺差达557亿美元。 白宫一名高级官员此前曾表示,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又或是日本韩国,不管是不是我们的同盟,所有国家都在利用美国。美方将优先审查贸易逆差规模最大、问题最严重的国家,直接“点名”韩国。 在美方完成审查的4月初之前,韩美仍有时间进行谈判。但目前韩国处于代总统体制下,通过两国元首之间沟通进行政治解决的预期不容乐观。 特朗普声称在贸易问题上,所谓的盟友往往比敌人对美国更为不利。他还重申考虑对汽车、半导体等征收关税,强调必须确保半导体在美国进行制造。特朗普表示,美国使用的大部分半导体在中国台湾进行生产,还有少量在韩国生产。我们希望这些企业可以来美国,台湾抢走了我们的半导体业务,我们希望这些业务可以回来。 在此之前,特朗普已经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推迟至3月1日),并计划下月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 韩国代行总统职权的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14日就美国决定将征收对等关税一事表示,因韩美FTA两国之间关税税率较低,美方新措施给韩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有限,但他同时指示有关部门有必要密切关注相关动向。 当地时间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备忘录,宣布将实施对等关税。【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5 00:30:13
-
美国关税新政冲击韩国钢铝出口 企业寻求多元化出路
美国自12日起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这一政策给韩国主要生产和出口钢铁、铝制螺栓及螺母的中小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市场占韩国钢铁及铝制品出口总额的35%,是重要的出口目的地。然而,新关税实施后,韩国产品的竞争力或将受到中国(含台湾)、越南等市场同类产品的冲击。 “这些国家早已面临美国关税,因此适应能力较强,而韩国企业则是新增关税,短期内难以有效应对,”一位钢铁行业人士表示,“企业好不容易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如今又面临新的挑战。” 铝行业相关企业代表同样表达担忧,预计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将明显萎缩。部分企业正加紧开拓欧洲、东南亚等新市场,但市场多元化并非易事。特别是在欧洲,随着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实施,高碳排放钢铁和铝制品还将面临额外碳税,进一步加重企业出口负担。 “要进入新市场,我们必须开发符合当地标准的产品,这需要升级生产设备、增加投资,对企业而言是巨大压力,”某铝制品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外,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也让韩国出口企业措手不及。“我们无法预测哪些产品将被征税,标准也不明确,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战略,使长期出口计划难以制定。”某生产夹芯板的企业代表坦言。 近年来,受“韩流”影响,“方便面即食加热设备”等产品在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去年韩国对美出口额高达30亿韩元,并在维也纳世界韩商大会上签署1800万美元出口合同。然而,由于该类产品大量使用铝制零部件,生产企业或被迫调整售价,出口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行业人士指出,除了美国贸易政策,韩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企业出口。近期国内政治形势复杂,导致海外韩流相关活动延期。若政府能积极推动相关活动,将有助于提升韩国品牌形象,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支持。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1815家钢铁及铝制品出口企业对美出口总额达7.7亿美元,同比增长8%。尽管当前面临挑战,出口仍保持稳步增长。 为应对美国关税冲击,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已开始收集企业意见,并计划设立企业困难咨询中心,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同时,政府将加快拓展出口市场,提供物流支持,并扩大出口补贴,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美国政府自12日起正式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当天,在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家铝制品制造企业的工厂内,大量铝制产品整齐堆放,企业正面临出口市场的不确定性。【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23:38:56 -
韩国食品出口年均增长8% 方便面成出口冠军
大韩商工会议所(韩国商会)委托韩国贸易统计振兴院对近十年韩国食品出口动向进行分析,并于6日发布报告显示,韩国食品出口从2015年的35.1亿美元增至去年的70.2亿美元,年均增幅从5.9%(2015年至2019年)增至9%(2020年至去年)。 从出口产品类型来看,方便面出口增幅居首,为20.1%。其后依次为健康食品(11.9%)和调味紫菜(11.3%)。出口额方面,方便面出口额为13.6亿美元,位居首位。其后依次为简餐(9.8亿美元)、饮料(9.4亿美元)等。截至2023年,韩国方便面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为20.6%,位居第一。 报告显示,去年韩国食品三大出口市场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与10年前相比,韩国食品的最大出口市场从中国变为美国。与此同时,越南(第6升至第4)和菲律宾(第7升至第5)等东南亚国家排名上升。 首尔大学教授文正勋(音)表示:“韩流在美国和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同时这些地区对韩国食品的关注度也在持续提升,成为推动韩国食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此外,韩国食品已成功进入好市多(Costco)等美国大型流通连锁店,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为出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顾客正在挑选方便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06 23:57:51 -
在韩外籍劳工100万时代 安全问题浮出水面
近期,随着在韩国工作的外籍人员数量持续增长,韩国已迈入“外籍劳工100万时代”。然而,外籍劳工数量的增加导致工伤事故不断上升。目前,外籍劳工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语言障碍、安全教育不足以及对工作环境危险性的认知不足等问题。 根据韩国统计厅去年12月发布的《2024年移民居留现状及就业调查》报告,截至去年5月,15岁以上常驻韩国的外籍人员总数为156.1万人,同比增加13万人(9.1%)。其中,就业人数达到101万人,较去年增加8.7万人;就业率达64.7%,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从国籍分布来看,中国籍就业人数最多,达到34.1万人,其次是越南籍,为12.3万人。与去年相比,越南籍就业人数增长18.2%,中国籍则增长12.4%。 随着外籍劳工数量的增加,制造业、建筑业等领域的工作现场工伤事故频发。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因工伤事故受伤的外籍劳工人数分别为8199人、8509人和9097人,呈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为812人,其中外籍劳工占10.5%(85人),死亡率比韩国人高出三倍。 去年6月,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家电池工厂发生严重火灾事故,造成23人死亡,8人受伤。在23名遇难者中,有17人为中国籍劳工,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次火灾悲剧不仅是一个安全生产的警示案例,也凸显了外籍劳工在韩国工作环境中可能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工作安全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安全教育缺失和语言障碍被认为是导致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一位幸存的员工表示:“我们从未接受过安全教育,也不知道紧急出口的位置。”据悉,火灾发生时,劳工们对锂电池的特性一无所知,试图用普通灭火器灭火,结果错过了逃生时间。 为解决语言障碍问题,韩国部分企业正在帮助外籍劳工了解工作现场的危险情况,并积极采取安全措施。例如,HD现代三湖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AI)的翻译服务程序,能够与外籍劳工实时沟通,确保现场安全。DL E&C则使用了多国语言制作事故预防宣传动画。韩国政府也出台针对外籍劳工及小规模工厂的安全措施,要求外籍劳工必须接受基础安全卫生教育,包括火灾逃生训练。 另有数据显示,外籍劳工的工伤申请数量从2023年的9543件增至去年的1.0161万件,增长6.48%。同期,工伤批准率从2023年的89%降至去年的87.4%。外籍劳工的工伤申请件数为2019年8054件、2020年8062件、2021年8555件、2022年8886件、2023年9543件,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是外籍劳工工伤的高发行业,工伤申请件数占全体的74.3%。 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议员金渭相指出,目前,在韩外籍劳工数量突破100万人,政府必须加强对其工作条件的关注和改善。特别是针对外籍劳工韩语水平有限、小规模企业安全管理薄弱的问题,有必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对策,确保外籍劳工的权益与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韩国公务员们正在位于釜山的工地进行安全检查。【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06 19:07:37 -
在韩居住外国人达265万 创历史新高
韩国法务部出入境和外国人政策本部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在韩居留的外籍人员共有265.0783万人,创下2019年以来最高值。这一人口规模占韩国总人口(5121.7211万人)的5.17%,同比上升0.28个百分点。 在韩外籍人员中,作为长期居留(90天以上)向政府部门进行登记或居住登记申报的人员共204.2017万人,占77%;短期居留人员共60.8766万人,占23%。 从国籍来看,中国籍以95.8959万人居首,其次为越南籍(30.5936万人)、泰国籍(18.877万人)、美国籍(17.0251万人)、乌兹别克斯坦籍(9.4893万人)等。 从年龄分布来看,20至30多岁的外国人占比接近一半,达到49.7%。其他年龄段依次为40多岁(15.9%)、50多岁(12.6%)和60岁以上(12.9%)等。 统计显示,外籍人员最多的地区为京畿道(31.4%)和首尔(17.8%)。其后依次为庆南、忠南、仁川、庆北、全南等地。 在韩外籍留学生人数自2020年起逐年增加,达到26.3775万人,同比增长16.5%。因学位课程等赴韩留学的外国人有17.8519万人,参加韩国语等研修的留学生有8.5256万人。 在韩国非法居留的外籍人员人数达到39.7522万人,同比减少6.2%。自2021年9月起,韩国政府实施电子旅行许可制度(K-ETA)以来,新增的非法滞留率从2021年的19.9%大幅下降至去年的15%。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03 18:58:11 -
韩国半导体企业减少对华出口依赖度 全球布局加速
三星电子24Gb GDDR7 DRAM产品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半导体企业对华存储器出口比重下降至30%,仅1年内缩减近10%。韩国半导体企业试图减少对华出口依赖度,将供应链扩大至中国台湾、越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这一变化反映了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调整,凸显出韩国半导体企业在应对中美贸易矛盾激化时的策略转变。 韩国贸易协会于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对华存储器出口额达279.63亿美元,占全体出口金额882.89亿美元的31.7%。然而,2023年对华存储器出口额为207.16亿美元,出口比重达40.3%,但仅时隔1年下降8.6个百分点。尽管对华出口额有所增加,但随着对其他国家出口激增,对华出口比重呈显著下降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韩国对华存储器出口比重在2021年为42.7%。2022年增至45.2%后,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40.3%和31.7%,呈持续减少态势。显示出韩国半导体企业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积极调整出口策略,以减少对华出口的依赖。 随着中美贸易矛盾的持续激化,美国对华限制范围不断扩大,韩国半导体企业也相应减少了对华出口规模。同时,存储器需求较高的越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比重正在逐渐增加。特别是对中国台湾的存储器出口,比重从2021年的8.4%增至去年的15.2%,实现翻倍增长。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中国台湾半导体巨头台积电(TSMC)为英伟达(NVIDIA)生产的人工智能(AI)加速器对高带宽存储器(HBM)的大量需求,而韩国半导体企业正是这一关键部件的主要供应商,带动了出口量剧增。 尽管中国仍然是韩国存储器出口的第一大国,但韩国半导体企业正在通过多元化出口供应链来降低风险,且中国本土半导体企业扩大存储器产量等,,预计韩国对华存储器出口比重将呈逐年减少态势。韩国贸易协会首席研究员陶元彬(音)指出:“韩国企业正在减少对华出口比重,旨在分散中美贸易战带来的风险,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
2025-02-28 00:42:29 -
韩国成中国迂回出口跳板 政府拟修法加大外资监管力度
近来中国企业为规避美国对华制裁或关税壁垒,持续在韩国市场加码迂回投资,引起政府重视,计划采取措施防止海外企业钻政策空子。欧洲等海外其他国家相继出台有关限制中国迂回投资的政策,但韩国在这一方面仍是空白。 据悉,韩国政府近日启动一项旨在加强外国人投资审查的现状调查,以推动相关法律的修订。主要审查对象包括直接在国内购买土地建设工厂或营业场所的“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还将研究如果监管海外企业通过第三国子公司或基金进行身份“洗白”后对韩国进行间接投资的行为。 政府计划重点审查近年来剧增的中国对韩投资。去年中国对韩国投资规模超过8.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1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大部分集中于半导体、电池、太阳能等尖端产业领域。对此韩国国内不乏质疑声音,认为中国正利用韩国作为跳板,规避美国关税风险,进行迂回进出口。一名政府官员表示已认识到中国通过韩国进行迂回进出口问题的严重性,但目前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来加以限制。 目前,韩国虽然有监管外国企业进行收购合并的手段,但对于外国企业在韩国成立公司并建设生产设施的投资行为尚无有效的限制措施。欧洲、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近来纷纷出台相关制度,以遏制中国的迂回出口行为。 中国的迂回进出口造成的产业风险正快速显现。去年底,一家在韩国运营中国半导体设备的企业因涉嫌非法迂回出口,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这家企业被怀疑将美国禁止对华出口的产品通过韩国中转至中国。事件发生后引发业界不安,担心类似事例增加将令韩国面临间接制裁风险。 去年中国某电池生产企业斥资1.2万亿韩元,在韩国建立生产设施,美国此前已对在越南、马来西亚等被中国当成迂回出口前沿国家生产的电池产品征收关税。特朗普政府近期发布“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对中国资本加强监管,因此有意见称韩国在吸引中国资本时,必须仔细评估风险。 全球各国陆续出台制度以阻止中国进行迂回投资,英国于2022年出台《国家安全与投资法案》(NSI),对外企投资关键行业设限。澳大利亚也规定,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可对外国投资进行审查。 据外媒报道,在近期美国加大对中国企业迂回出口的施压后,墨西哥已暂停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大规模投资项目。马来西亚作为中国在半导体设备和太阳能电池板领域的主要迂回进出口国,去年在美国实施关税限制后,敦促中国企业勿利用马来西亚作为“改标”产品的基地以避免美国关税。 不过有观点指出,若韩国制定防止迂回进出口的法律需对具体方式进行细化分类,若仅针对特定国家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相关业界人员称,有必要对海外案例进行参考分析,在保障国家安全、避免贸易摩擦的前提下制定相关措施。
2025-02-28 00:10:36 -
好丽友巧克力派全球销量破40亿个 创历史新高
好丽友27日宣布,迎来上市50周年的“巧克力派”去年全球销量突破40亿个,创下历史最高销售纪录,销售额达到58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3亿元)。 自1974年上市以来,巧克力派的累计销量突破500亿个,累计销售额超过8万亿韩元。其中,累计海外销售额达5.5万亿韩元,占总销售额的67%。好丽友作为韩国代表品牌,深受各国消费者喜爱。 好丽友方面表示,凭借无可模仿的独特产品力,巧克力派成功征服了全球市场。基于数十年积累的全球业务能力,我们推出符合全球各国文化和趋势的新产品,实施本地化战略,迎来了黄金期。 目前,巧克力派在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销售,共有24种产品。好丽友在韩国、中国、越南、俄罗斯和印度建立了生产工厂,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在中国市场,好丽友巧克力派在品牌评级权威机构Chnbrand发布的“中国顾客推荐度指数”(C-NPS)派类产品中,共7次获得冠军。 此外,巧克力派在越南的巧克力派市场占据了第一份额。好丽友在越南经过四年的经营之后,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在俄罗斯市场,去年巧克力派销量达16亿个,占全球销量的40%。好丽友通过推出融入当地饮食文化的果酱口味产品,生产和销售多达12种巧克力派,成为海外子公司中产品种类最多的市场。好丽友还在印度市场推出了结合当地消费者喜爱的草莓和芒果口味的产品,积极开拓当地市场。 好丽友相关负责人表示:“巧克力派是融合了巧克力、饼干和糖果技术的结晶,是好丽友糕点技术的集大成之作。未来,我们将继续将其打造为全球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传递好丽友巧克力派独有的情感价值。” 在超市挑选好丽友巧克力派的海外消费者【图片提供 好丽友】
2025-02-27 19:40:12 -
南阳乳业稳居韩国奶粉市场榜首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韩国乳制品行业巨头南阳乳业27日宣布,公司连续第五年蝉联韩国线下渠道奶粉市场销售额冠军,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韩国领先奶粉制造商的地位。 尽管韩国奶粉市场整体萎缩,南阳乳业依然逆势而上,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显著增长。根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食品产业统计信息,去年韩国零售店奶粉销售额约为23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亿元),同比下降22%。然而,南阳乳业凭借约63亿韩元的销售额,将市场份额从前一年的23.3%提升至26.7%,增长3.4个百分点。 南阳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低生育率和消费模式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通过强化高端产品线、提升产品质量以及优化分销策略,持续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自1967年推出韩国首款国产配方奶粉以来,南阳乳业始终致力于产品研发和质量提升,推出了多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明星产品,包括有助于舒适消化吸收的“林贝儿XO”、含有初乳蛋白和41种营养成分的I am Mother、以及使用限量生产3%以下的有机山羊原奶的产品等。 除了稳固国内市场地位,南阳乳业还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aT统计数据,去年韩国奶粉对东南亚市场的出口额达3067万美元,较10年前增长近三倍。其中,柬埔寨市场增长尤为显著,去年出口额达1562万美元,10年间增长14倍。 南阳乳业通过早期布局柬埔寨市场,推出“林贝儿XO”及“星贝儿”品牌产品,成功扩大了市场份额。同时,公司正加大对中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主要市场的出口力度,通过量身打造契合当地市场的产品线,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南阳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我们将继续坚持质量管理和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致力于成为国内外消费者信赖的品牌。” 南阳乳业总部大楼【图片来源 南阳乳业】
2025-02-27 19:17:08 -
东南亚成韩国奶粉出口新动力 十年间出口额激增三倍
南阳乳业柬埔寨当地户外广告。【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韩国奶粉出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出口额在过去十年内实现了显著增长。随着该地区消费者对韩国奶粉的需求不断增加,韩国奶粉在东南亚的出口额已激增约3倍。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于18日公布的农食品出口信息显示,去年向东盟(ASEAN)10个国家的奶粉出口额达307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彰显出韩国奶粉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力。对东盟国家的奶粉出口额在2014年为1050万美元,10年内增加3倍。同时,奶粉出口量也从932吨增至去年的2465吨,激增2.6倍。 奶粉业界相关人士指出,尽管韩国因低生育率现象持续,导致奶粉等婴幼儿相关产业的销售额有所减少,但东南亚市场却为韩国奶粉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在这一态势下,韩国奶粉企业纷纷加大布局东南亚市场,通过推出针对性产品和加强市场营销等手段,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在东盟国家中,柬埔寨成为韩国奶粉出口最多的国家。去年,韩国向柬埔寨出口的奶粉出口额达1560万美元,十年间增长14倍。其中,南阳乳业的“林贝儿XO”和“星贝儿”品牌产品深受当地消费者青睐,占据了韩国向柬埔寨出口奶粉的80%至90%份额。这些产品不仅针对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优化,还通过加强市场营销,进一步巩固了韩国奶粉在柬埔寨的市场地位。 此外,越南市场也成为韩国奶粉出口的核心增长点。去年,韩国向越南出口的奶粉出口额达1500万美元,十年间增长1.6倍。乐天沃食品等韩国奶粉企业在越南市场表现出色,其推出的Newborn等特色奶粉销售表现强劲。乐天沃食品还计划将Newborn的流通范围扩大至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同时,日东福德食(Ildong Foodis)同样将目光投向越南市场,专注于出口儿童均衡营养食品,不仅持续加大产品出口力度,还还致力于研发针对出口市场的新产品,以加速在越南市场的战略布局,抢占市场份额。
2025-02-18 23:57:27 -
特朗普宣布征收对等关税 韩美FTA面临新考验
当地时间13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决定最早于4月初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并考虑对使用增值税制度的国家加征关税。这标志着关税战进一步升级,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的韩国可能也成为对等关税的征收对象。 对等关税意味着美国将对等征收任何国家向美国征收的关税,这是特朗普为解决美国贸易赤字及美国商品受到所谓“不公平待遇”而采取的最广泛行动。根据特朗普在白宫签署的备忘录,新的关税将针对每个国家量身定制,旨在抵消各国对美关税,以及各国“以不公平补贴、监管、增值税、汇率、松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其他形式”实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此外,汇率政策以及不公平限制美国企业市场准入的做法也被列为审查对象。 特朗普提名的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表示,所有评估将在4月1日前完成,关税可能于评估后的次日开始生效。 特朗普政府明确将广泛的非关税壁垒作为对等关税的考虑因素,预计美方将以此为由对韩国征收对等关税。从美国立场来看,韩国是贸易伙伴中赤字排名前10位的国家,韩国排名中国内地、墨西哥、越南、爱尔兰、德国、中国台湾和日本之后,位列地8位,去年韩国对美贸易顺差达557亿美元。 白宫一名高级官员此前曾表示,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又或是日本韩国,不管是不是我们的同盟,所有国家都在利用美国。美方将优先审查贸易逆差规模最大、问题最严重的国家,直接“点名”韩国。 在美方完成审查的4月初之前,韩美仍有时间进行谈判。但目前韩国处于代总统体制下,通过两国元首之间沟通进行政治解决的预期不容乐观。 特朗普声称在贸易问题上,所谓的盟友往往比敌人对美国更为不利。他还重申考虑对汽车、半导体等征收关税,强调必须确保半导体在美国进行制造。特朗普表示,美国使用的大部分半导体在中国台湾进行生产,还有少量在韩国生产。我们希望这些企业可以来美国,台湾抢走了我们的半导体业务,我们希望这些业务可以回来。 在此之前,特朗普已经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推迟至3月1日),并计划下月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 韩国代行总统职权的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14日就美国决定将征收对等关税一事表示,因韩美FTA两国之间关税税率较低,美方新措施给韩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有限,但他同时指示有关部门有必要密切关注相关动向。 当地时间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备忘录,宣布将实施对等关税。【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5 0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