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造船’新闻 38个
-
韩国五百强企业女性高管占比首破8% 多集中于象征性岗位
8日,企业分析研究机构Leaders Index发布报告显示,以今年第一季度为基准,韩国营收排名前500强企业的女性高管人数达1210名,占整体高管的8.1%,首次突破8%大关。与2019年的505名(3.8%)相比,6年间人数增长2倍以上。 自2022年8月实施《资本市场法》修订案,女性高管于2023年突破1000人后,人数持续上升。该修订案明确规定总资产达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4.8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董事会禁止由单一性别组成。然而,女性高管中实际执行管理业务的未登记高管比例从2019年的90.5%持续下滑至今年的71.6%。 相反,在与公司没有任何其他契约关系的非执行董事中,女性注册高管人数持续增加。2019年至今年,女性非注册高管从457人增至866人,增幅未达到两倍,但女性非执行董事从38人猛增至292人,增长7.6倍。 女性注册高管中,执行董事占比从2019年的20.8%降至2022年的12.7%后,目前徘徊在15%左右。非执行董事占比从79.2%升至84.9%。Leaders Index方面表示,从表面上看性别多样性有所改善,但女性高管增长仍集中在象征性的非执行董事岗位。 从行业分布来看,消费品行业的女性高管占比较高,分别为生活用品(19.5%)、制药(19%)、服务业(13.2%)和食品饮料(13.1%)。相对而言,造船、机械和设备(3.3%)、能源(3.6%)及建筑建材(3.7%),女性高管占比均未达到5%。 以今年为准,韩国500强企业女性执行董事共34名,其中40%(14人)为所属企业的家族成员或亲属。除3人外,其余11人均担任企业总经理以上的职位。
2025-07-09 01:00:42 -
韩国船企订单骤减 下半年寄望高附加值船型突围
随着全球船舶订单大幅减少,加上中国凭借低价战略发起激烈竞争,韩国船企正在面临严峻挑战。今年上半年,韩国三大造船公司不仅未能完成年初设定的订单目标的一半,与去年同期相比的整体接单数量也显著下滑。有担忧指出,造船行业景气下跌已成现实,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三至四年后韩国船企或面临船坞空置的糟糕局面。 据造船行业3日消息,HD韩国造船海洋今年上半年共接获76艘(金额105亿美元)新船订单,同比(121艘)大幅减少62.8%,但完成年度订单目标的58.2%。从船型来看,包括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5艘、LNG加注船6艘、液化石油气(LPG)及液氨运输船8艘、乙烷运输船2艘、集装箱船44艘以及油轮11艘。 HD韩国造船海洋是HD现代重工、HD现代尾浦、HD现代三湖的中间控股公司。HD韩国造船海洋相关人士表示,在环保船舶需求持续增长的市场环境下,年初保守制定接单目标,并计划继续以盈利为导向,推行选择接单战略。 另一家主要船企韩华海洋今年上半年共接获15艘(金额30.7亿美元)新船订单,其中包括2艘LNG运输船、7艘超大型油轮(VLCC)以及6艘超大型集装箱船。韩华海洋尚未公开年度订单目标,但与去年同期的27艘(53.3亿美元)相比,接单减少约40%。三星重工业今年上半年接单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为18艘,但订单金额仅为26亿美元,仅达成年度目标(98亿美元)的26.5%。 全球造船市场正在迅速降温。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Clarksons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球船舶订单总量为771艘,共计166万修正总吨(CGT),较去年同期的366万CGT下降55%。今年1至5月,全球累计新船订单为1592万CGT(515艘),同比(2918万CGT)减半。韩国船企所占份额为381万CGT(95艘),市场占有率仅24%。 韩国主要船企上半年表现低迷,但下半年高附加值船型有望带动订单回暖。韩华海洋正在参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即将发出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项目投标。此前推迟的莫桑比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FLNG)2号项目(约25亿美元)也有望下半年签约,三星重工业最有可能中标。HD现代三湖近期也获得一笔来自大洋洲船东的4艘LNG运输船订单,金额达1.3963万亿韩元(约合10亿美元)。 此前,三大船企合计仅获4艘LNG新船订单。业内人士尤其关注来自美国的LNG运输船新一轮采购潮。美国正在以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为中心扩建LNG出口基地,截至2027年出口规模预计达到年均1亿吨。因此,市场预估美国需要新增至少40艘LNG运输船,而这可能成为韩国船企新的机会。
2025-07-03 20:25:12 -
韩国钢企推动反倾销申诉 剑指中国产低价钢材
为实现产品价格正常化,韩国钢铁行业正在积极推动一系列反倾销申诉。继厚板和热轧钢板之后,业内还计划陆续对涂层钢板、彩涂钢板以及特殊钢棒等产品申请反倾销调查。 据钢铁行业24日消息,东国制钢正在准备针对中国产涂层和彩涂钢板的反倾销申诉。东国制钢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正在准备中,计划尽快提出申诉。” 世亚特钢也正在准备对中国产特殊钢棒的反倾销申诉。特殊钢棒主要用于汽车、造船、机械等产业的零部件制造。 随着低价中国钢材的不断涌入,韩国钢铁价格下跌,销售减少,企业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行业期待通过对低价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来恢复价格秩序。 实际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今年2月对中国产厚板作出反倾销初步裁定后,相关产品进口大幅减少。上月中国向韩国出口厚板6.2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6.7万吨大幅减少62.9%。 此前,现代制铁就中国和日本产热轧钢板向贸易委员会提出反倾销申诉,初步调查结果预计最早在7月底公布。如果初步裁定倾销属实,热轧钢板的进口也可能像厚板一样减少。今年1月至5月,韩国进口中国和日本产热轧钢板共计143.9万吨。 钢铁行业相关人士指出:“反倾销税实施后,厚板进口有所减少,但部分企业通过涂漆等手段伪装进口,规避限制。这种‘钻空子’的行为必须由政府加以管控,钢铁行业才能真正复苏。” 此外,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的钢铁减产也是钢材价格有望回升的重要因素。上月中国粗钢产量为865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6.9%。对此,有进投资证券研究员李宥真(音)表示,中国国内的钢铁减产正在成为现实,供给和不确定性均在减弱,市场正在向稳定方向发展。
2025-06-24 20:05:35 -
邮轮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韩国政府力推港口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游客对韩国关注度持续升温,乘坐邮轮访韩的外籍游客数量正在快速增长。过去被视为邮轮“荒地”的韩国各大港口,如今逐渐被纳入国际邮轮航线,推动邮轮入境游客大幅增加。 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韩国观光公社)日前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4月,乘坐邮轮访韩的外籍游客数量达26.6万人次,同比增长22.6%。同期访韩外籍游客总数为557.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4.6%。邮轮游客增幅远高于整体访韩游客数量增幅。 受新冠疫情影响,邮轮入境游客数量从2019年的17万人次骤降至2020年后的几乎为零,连续三年陷入停滞。2022年起,随着海外旅游逐步恢复,相关数据开始回升,当年达到20万人次,2023年更是大幅跃升至73万人次。按照当前增长势头,今年全年有望突破90万人次。 从各港口情况看,截至今年4月,釜山港以14.8万名游客位居首位,较去年同期增长68%;济州港接待游客6.3万人次,同比增长18.8%。从年龄段来看,61岁以上游客达15.4万人次,同比增长13.9%,21至30岁年轻游客同比增长38.7%,达到10.9万人次。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韩国作为邮轮停靠地的吸引力不断提升,邮轮游客数量也逐渐增加。过去东亚邮轮航线主要以日本和中国为停靠地,但近年来随着K-POP、韩剧等韩流文化在全球走红,韩国地方城市正逐步被纳入更多国际邮轮航线。 业内人士分析称,虽然邮轮旅游在韩国仍属小众,但在海外早已是备受欢迎的旅游方式。疫情过后积压需求的集中释放,加之韩国作为新兴邮轮停靠地吸引力提升,共同推动了邮轮入境游客数量快速增长。 然而,有观点指出,目前韩国多数港口仍停留在“经停港”角色,尚未发展为母港(邮轮始发及终点港)。与仅短暂停靠的经停港相比,母港能带来更长停留时间和游客消费。 为此,韩国政府自今年起将邮轮经停港从单纯的“停靠点”转变为“目的地型旅游地”,积极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将首次全面支持地方政府将本地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产品化。 此外,为延长游客在经停港的停留时间,政府还计划与法务部合作,延长港口出入境航站楼运营时间,推进船上出入境审查服务,提升游客便利性。通过这些举措,韩国力求引导邮轮游客深入游览经停港及周边地区,进一步带动地方旅游发展。 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柳仁村表示:“邮轮旅游是吸引大规模外籍游客进入地方的重要渠道。我们将推动经停港从‘停靠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并将与地方政府合作,实现地方旅游发展。” 旅游业普遍看好邮轮产业的发展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对舒适、从容旅游方式的需求持续增加,同时年轻一代也在寻求独特的旅行体验。业内人士指出,若能将韩流文化与邮轮旅游深度融合,不仅有望吸引更多外籍游客,还可带动韩国造船企业参与邮轮建造,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2025-06-23 17:00:00 -
韩企百强企业经济贡献强劲 三星电子居首
18日,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在韩国前500强大企中,面向提交年度业务报告的100家企业进行调查显示,去年受访企业经济贡献总额达1615.178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万亿元),同比(1554.936万亿韩元)增长3.9%。销售总额达2122.4078万亿韩元,同比(1991.7804万亿韩元)增长6.6%。 经济贡献额作为衡量企业综合价值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创造的整体经济效益。指标涵盖与合作企业的交易金额、员工薪资福利、政府税收缴纳、股东分红派息、债权利息支付以及各类社会公益捐赠等。 在企业经济贡献排名中,三星电子位居榜首,达157.537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7%,连续两年保持领先地位。三星电子在百强企业总经济贡献额中的占比从2023年的9.5%提升至2024年的9.8%,增长0.3个百分点。现代汽车与起亚汽车分别以115.2187万亿韩元和86.589万亿韩元的贡献额位列第二和第三位。两家汽车制造商的合计经济贡献额达201.8077万亿韩元,超出三星电子44.2701万亿韩元。 LG电子以74.244万亿韩元的经济贡献额位居第四,其次依次为现代摩比斯(52.1965万亿韩元)、GS加德士(45.6535万亿韩元)、SK新能源(41.2588万亿韩元)、浦项制铁(38.8121万亿韩元)、三星物产(38.4301万亿韩元)以及LG化学(37.888万亿韩元),跻身经济贡献十强企业榜单。 从增幅来看,起亚汽车以12.7023万亿韩元的增长表现最为突出。SK海力士(10.6596万亿韩元)、三星电子(10.3666万亿韩元)、现代建设(3.947万亿韩元)、现代汽车(3.8289万亿韩元)、LG显示(3.4906万亿韩元)、LG电子(2.4443万亿韩元)等紧随其后。反之,,部分企业的经济贡献额出现下滑,LG新能源(-7.5751万亿韩元),LG化学(-6.1728万亿韩元)、三星SDI(5.294万亿韩元)、现代摩比斯(3.2061万亿韩元)、现代制铁(2.1495万亿韩元)等均有所减少。 按行业划分,IT电气电子行业以370.2414万亿韩元的经济贡献额位居各行业之首。其次为石油化学(312.5068万亿韩元)、汽车及零部件(303.5398万亿韩元)、建筑建材(123.3809万亿韩元)、造船(87.699万亿韩元)、钢铁(69.2186万亿韩元)、流通(68.583万亿韩元)等。尽管多数行业的经济贡献额保持增长态势,石油化学和流通两大行业却呈下降趋势。
2025-06-18 18:47:12 -
李在明即将登上G7首秀 "务实外交"迎来试金时刻
韩国总统李在明即将出席本月15日至17日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开启就任后的首次多边外交行程。在韩美关税谈判、日本第七矿区争议、中韩海上建筑问题等一系列外交悬案交织之际,李在明如何在中美日三大强国之间展开“务实外交”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对美:关税问题属当务之急 李在明此行的一大焦点是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首次会晤。尤其是在当前韩美之间“相互关税”豁免即将到期的敏感时刻,正式双边会谈能否顺利举行备受瞩目。 目前美国对韩国征收10%的基本关税,额外15%的差别关税暂时豁免至7月8日,依旧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在今年4月的韩美财政与通商“2+2”部长级会谈中,双方决定在7月前就贸易不平衡、非关税壁垒、造船业合作等议题达成初步协议,但具体谈判尚在进行中。 李在明就任总统前,韩国总统一职长期处于“空窗期”,难以推进突破性的外交进程。此次G7峰会为李在明提供一个与特朗普直接沟通的重要机会,也为日后可能进行的“韩美交易”铺平道路。 ◆对日:第七矿区须坦率沟通 峰会期间,李在明与日本首相石破茂的首次韩日首脑会谈也有望进行,重点议题可能聚焦第七矿区。该区域位于韩日专属经济区重叠水域,自1974年签署《韩日大陆架共同开发协定》以来一直尚未进行实质开发,但始终维持法律合作框架。 根据协议,韩日任何一方自今年6月22日起可以通报三年后终止协定。一旦通报提出,协议就即将在2027年失效,届时日本可能单方面在争议海域推进资源开发。对此,韩国外交部门担忧地区紧张局势加剧,正在保持高度警惕。 第七矿区属于外交敏感议题,因此外界普遍认为,峰会如果可以促成李在明与石破茂就此坦率沟通,则有望为韩日海洋权益争端建立缓冲机制,并为未来双边关系奠定更加稳固的外交基础。 ◆对华:海域争议勿激化矛盾 中国不是G7成员,但中韩之间的海上建筑争议也成为李在明政府外交考验的重要一环。中国近年来在黄海暂定措施水域(PMZ)设置大型海上建筑,最近在部分PMZ海域划设禁区,并在附近公海增设3个海洋观测浮标。 一系列举动加剧韩国国内的反华情绪,但考虑到10月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可能迎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韩国在处理对华关系上也需要谨慎,避免激化矛盾。 在中美战略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李在明政府需要在国家利益与战略安全之间寻找外交平衡点。一名韩国政府官员指出,外界对李在明政府是否会固守“亲中反美反日”的传统框架抱有疑虑,现在正是打破这一刻板印象,展现务实主义外交能力的关键时刻。 ◆G7峰会:“务实外交”之首场大考 本次G7峰会不仅是李在明首次登上国际多边外交舞台,还可能成为“务实外交”理念落地的首个战场。随着特朗普新政府的上台,中美之间的对抗形势愈发激烈,李在明在G7这一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平台上会如何展现对华政策立场,备受关注。 G7最初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组成,旨在应对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随后议题逐步扩展至外交与安全领域。近年来,G7国家在应对俄乌冲突和遏制中国发展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态度。 如果峰会期间韩美或韩美日会谈得以促成,李在明预计会面临来自美日两国要求在对华议题上发出一致声音的压力。考虑到韩国与中国在经贸与地缘政治上的深厚联系,李在明政府还需谨慎平衡立场,以“务实外交”原则推进对外政策。 实际上,韩国政府在处理韩美日外交事务时,已经展现出不断协调的努力。在特朗普新政府上台后首次韩美日外长会议期间,围绕“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等措辞,韩方与美日双方进行反复协调,反映出谨慎的外交姿态。 此外,美国白宫日前在祝贺李在明当选总统的声明中罕见提及中国,随即引来中方不满回应,批评美方搞“阵营对抗”,这也突显出当前中美韩三角关系的微妙与复杂。 韩国国立外交院教授闵政勋指出,此次峰会如果可以促成李在明与美日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或能为未来韩美、韩日关系奠定良好开端。他同时强调,中国方面也应予以理解,韩国出席G7峰会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利益,无需对此过度敏感。
2025-06-13 02:13:33 -
韩企百万亿韩元投资为美创造83万工作岗位 韩经协启动全球成果宣传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于12日表示,韩国新一届政府履新之际,将全面推进韩国企业对美投资成果的系列宣传活动。 作为首阶段重要举措,当天韩经协作为主要赞助机构参与在华盛顿国家公园球场举行的“美国国会慈善棒球赛”(CBG)。CBG是自1909年开始举办的大型传统慈善赛事,具有显著政治影响力,每年吸引逾万名现场观众。2015年时任总统奥巴马、2021年时任总统拜登曾亲临现场,总统特朗普在首任期间也通过视频形式发表致辞,赛事规格之高可见一斑。 在本次活动中,韩经协通过在球场电子大屏循环播放投资宣传片,发放韩企对美投资白皮书、并设大型广告横幅等方式,多元宣传投资成果。数据显示,自2016年美国总统特朗普首任以来至今,韩企累计对美投资规模突破1600亿美元,创造83万个就业岗位,投资领域涵盖汽车制造、电子科技、生物医药等战略产业。 韩经协会长柳津亲自出席当日举行的官方招待会开展专项推介。柳津系统阐述了韩企对美投资的经济贡献,并着重分析了韩美两国在造船工业、清洁能源、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互补优势与合作前景。本次招待会汇聚了来自美国25个州的69位重量级参众议员,与会阵容庞大。包括德克萨斯州、佐治亚州、田纳西州、印第安纳州和爱荷华州等韩国企业重点投资地区的议员代表悉数出席。 韩经协国际本部长金奉万(音)表示:“随着韩国新政府上台,预计韩美之间包括关税在内的各项谈判将全面重启。作为韩国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团体,我们期待通过此次当地宣传活动,为两国企业营造更具建设性的合作环境。”韩经协表示,将以此次国会慈善赛事为起点,构建包括主流媒体与社交平台在内的全渠道传播矩阵,持续提升韩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韩经协与美国商会共同创办的“韩美财界会议”将于年内举办第35届年会,该机制自1988年创立以来已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2025-06-13 00:07:56 -
韩政府启动高温作业专项检查 强调落实"五大防暑措施"
韩国雇佣劳动部和产业安全保健公团11日表示,在第11次“现场检查日”将对建筑、造船、物流等高温作业风险较高的行业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核查“五大基本防暑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所谓“五大基本防暑措施”包括:一是保障饮用水供应;二是配备电风扇和遮阳设施,并合理调整作业时段;三是设置休息场所并提供适当休息;四是为作业人员配备个人降温制冷装备;五是落实中暑应对机制,如发生异常症状及时拨打119急救电话。 此次检查将重点覆盖建筑、造船等户外作业频繁的行业,以及废弃物处理、环境清洁、物流运输等近年热射病工伤事故多发行业,同时也将涵盖外籍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等领域。 检查工作由各地雇佣劳动机构负责人牵头,联合产业安全保健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劳动监察官共同开展。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韩国产业安全保健公团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协助企业及时整改。 劳动部在5月30日就已启动地方机构的高温专项应对小组,并自本月2日起设立为期三周的“防暑五大措施自查整改期”。自本月23日起,劳动部将正式进入集中监管阶段,对未能遵守相关规定的企业依法严肃处理。 劳动部特别指出,在五项措施中,“每工作两小时需强制安排至少20分钟休息时间”是雇主保护职工健康的基本责任,必须严格落实。 此外,考虑到近期多起因机械夹卷致死的工伤事故频发,劳动部门也将同步对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等相关高危行业展开现场检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韩国劳动部产业安全保健本部长金钟润(音)表示:“希望劳资双方在一线严格落实防暑五大基本措施和机械夹卷等重点事故预防守则。我们将全力推动‘两小时工作、二十分钟休息’制度在高温作业现场落地见效。”
2025-06-11 23:26:37 -
李在明发表外交安保竞选纲领 巩固韩美同盟修复韩中关系
26日,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通过脸书公开外交安保领域的竞选公约,表示将以坚固的韩美同盟为基础,展开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恢复因非法戒严而受损的韩美同盟信任基础,发展为面向未来的全面战略同盟。 李在明首先指出,在保护主义扩大的背景下,将经贸与安保问题挂钩是我们面临的课题。为此将构建统揽经济安保的指挥中心。韩国与美国在造船、国防、尖端产业领域合作空间广阔,将在平衡调整互惠利益的基础上就关税进行协商。为此将改革外交体制,合理调整海外出访团的规模,实现实用主义外交,通过定期举行朝野代表外交协商机制等,推进跨党派的外交。 李在明强调,将进一步巩固韩美日合作关系,日本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将按照原则应对历史及领土问题,在社会、文化、经济领域将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夯实双边关系基础。 就对华外交政策,李在明表示,中国是韩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对韩半岛安保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将修复并稳定管理因上届政府而陷入谷底的韩中关系。 就朝核问题,李在明表示,朝鲜无核化进程中断已久,核导开发能力日益升级,政府不能继续袖手旁观。将与美国保持紧密合作,与国际社会构建合作框架,为实现韩半岛和平及解决朝核问题取得实质进展。将推动恢复军事热线等韩朝沟通渠道,停止相互挑衅行为,稳控局势。推进国民认同的互惠南北对话与交流合作。将努力切实改善朝鲜居民人权,为离散家属、被朝鲜绑架者、战俘、脱北者等饱受分裂痛苦的同胞全力提供人道主义支持并推进制度改善。 在国防及安保领域,李在明强调增强国防力量是安保核心,将以坚固的韩美联合防卫体系为基础,升级韩美延伸威慑体系及三轴防御体系,坚决应对朝鲜威胁。
2025-05-27 00:14:37 -
超八成韩国企业认为美国关税政策或致出口"寒冬"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对销售额排名前1000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6日发布的结果显示,韩国出口企业普遍对美国现行关税政策持续实施可能带来的业绩下滑表示担忧。受访企业预测,若美国维持现行关税政策不变,今年出口额或将同比下降约4.9个百分点。 从细分行业来看,电子电器预计下滑8.3%,汽车及零部件(7.9%)、石油化工及石油产品(7.2%)、通用机械(6.4%)、半导体(3.6%)、钢铁(2.8%)等主要出口行业也均呈下滑趋势。反之,船舶制造业和医疗生物健康产业在面临相同关税政策环境下,预计将分别实现10%和1.6%的出口增长。 在关税政策维持的态势下,出口企业预计今年整体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将分别下降6.6%和6.3%。81.3%的受访企业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将对韩美两国企业均产生负面影响”,14.7%的受访企业则认为“仅对韩国企业不利”。 关于企业面临的主要经营困境,因政策频繁变动导致的不确定性增加(24.9%)居首位,其次为全球经济恶化(24%)、对美出口减少(18.8%)、汇率波动风险加剧(17.5%)以及受中国低价出口冲击(10.5%)等。在实际操作方面,53.4%的受访企业表示“与美国进口商的价格协商”最为困难,其次“美国通关流程信息不足”(21.3%)和“原产地判定标准信息不明确”等问题突出。 面对当前挑战,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出口市场多元化(26.9%)、全球生产结构重组(19.8%)、加强汇率风险管控(16.5%)、构建同行联合应对机制(15.1%)、强化原材料风险管理(12.3%)、暂缓或缩减投资计划(7.6%)等。关于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不确定性持续时间,42.7%的受访企业预期将维持“6个月至1年”,其次依次为“1至2年”(18%)、“6个月以内”(16%)、“3至4年”(12%)、“2至3年”(11.3%)等。就政府谈判策略重点,企业认为应优先采取消除非关税壁垒(45.3%)、适度下调利率(23.4%)、推进造船产业合作(12.5%)、扩大对美产品进口(8.9%)等措施。 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企业主要采取调整进出口产品定价(22.3%)、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20.8%)、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9.8%)、拓展进口渠道(17.3%)、加强汇率对冲操作(10.1%)等措施。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表示:“尽管韩美双方已就部分商品达成关税减免协议,但政策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政府应密切监察美国关税政策动向,积极消除关税壁垒,同时制定有效谈判策略,最大限度减少国内企业的损失。”
2025-05-26 20:16:37
-
韩国五百强企业女性高管占比首破8% 多集中于象征性岗位
8日,企业分析研究机构Leaders Index发布报告显示,以今年第一季度为基准,韩国营收排名前500强企业的女性高管人数达1210名,占整体高管的8.1%,首次突破8%大关。与2019年的505名(3.8%)相比,6年间人数增长2倍以上。 自2022年8月实施《资本市场法》修订案,女性高管于2023年突破1000人后,人数持续上升。该修订案明确规定总资产达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4.8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董事会禁止由单一性别组成。然而,女性高管中实际执行管理业务的未登记高管比例从2019年的90.5%持续下滑至今年的71.6%。 相反,在与公司没有任何其他契约关系的非执行董事中,女性注册高管人数持续增加。2019年至今年,女性非注册高管从457人增至866人,增幅未达到两倍,但女性非执行董事从38人猛增至292人,增长7.6倍。 女性注册高管中,执行董事占比从2019年的20.8%降至2022年的12.7%后,目前徘徊在15%左右。非执行董事占比从79.2%升至84.9%。Leaders Index方面表示,从表面上看性别多样性有所改善,但女性高管增长仍集中在象征性的非执行董事岗位。 从行业分布来看,消费品行业的女性高管占比较高,分别为生活用品(19.5%)、制药(19%)、服务业(13.2%)和食品饮料(13.1%)。相对而言,造船、机械和设备(3.3%)、能源(3.6%)及建筑建材(3.7%),女性高管占比均未达到5%。 以今年为准,韩国500强企业女性执行董事共34名,其中40%(14人)为所属企业的家族成员或亲属。除3人外,其余11人均担任企业总经理以上的职位。
2025-07-09 01:00:42 -
韩国船企订单骤减 下半年寄望高附加值船型突围
随着全球船舶订单大幅减少,加上中国凭借低价战略发起激烈竞争,韩国船企正在面临严峻挑战。今年上半年,韩国三大造船公司不仅未能完成年初设定的订单目标的一半,与去年同期相比的整体接单数量也显著下滑。有担忧指出,造船行业景气下跌已成现实,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三至四年后韩国船企或面临船坞空置的糟糕局面。 据造船行业3日消息,HD韩国造船海洋今年上半年共接获76艘(金额105亿美元)新船订单,同比(121艘)大幅减少62.8%,但完成年度订单目标的58.2%。从船型来看,包括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5艘、LNG加注船6艘、液化石油气(LPG)及液氨运输船8艘、乙烷运输船2艘、集装箱船44艘以及油轮11艘。 HD韩国造船海洋是HD现代重工、HD现代尾浦、HD现代三湖的中间控股公司。HD韩国造船海洋相关人士表示,在环保船舶需求持续增长的市场环境下,年初保守制定接单目标,并计划继续以盈利为导向,推行选择接单战略。 另一家主要船企韩华海洋今年上半年共接获15艘(金额30.7亿美元)新船订单,其中包括2艘LNG运输船、7艘超大型油轮(VLCC)以及6艘超大型集装箱船。韩华海洋尚未公开年度订单目标,但与去年同期的27艘(53.3亿美元)相比,接单减少约40%。三星重工业今年上半年接单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为18艘,但订单金额仅为26亿美元,仅达成年度目标(98亿美元)的26.5%。 全球造船市场正在迅速降温。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Clarksons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球船舶订单总量为771艘,共计166万修正总吨(CGT),较去年同期的366万CGT下降55%。今年1至5月,全球累计新船订单为1592万CGT(515艘),同比(2918万CGT)减半。韩国船企所占份额为381万CGT(95艘),市场占有率仅24%。 韩国主要船企上半年表现低迷,但下半年高附加值船型有望带动订单回暖。韩华海洋正在参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即将发出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项目投标。此前推迟的莫桑比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FLNG)2号项目(约25亿美元)也有望下半年签约,三星重工业最有可能中标。HD现代三湖近期也获得一笔来自大洋洲船东的4艘LNG运输船订单,金额达1.3963万亿韩元(约合10亿美元)。 此前,三大船企合计仅获4艘LNG新船订单。业内人士尤其关注来自美国的LNG运输船新一轮采购潮。美国正在以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为中心扩建LNG出口基地,截至2027年出口规模预计达到年均1亿吨。因此,市场预估美国需要新增至少40艘LNG运输船,而这可能成为韩国船企新的机会。
2025-07-03 20:25:12 -
韩国钢企推动反倾销申诉 剑指中国产低价钢材
为实现产品价格正常化,韩国钢铁行业正在积极推动一系列反倾销申诉。继厚板和热轧钢板之后,业内还计划陆续对涂层钢板、彩涂钢板以及特殊钢棒等产品申请反倾销调查。 据钢铁行业24日消息,东国制钢正在准备针对中国产涂层和彩涂钢板的反倾销申诉。东国制钢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正在准备中,计划尽快提出申诉。” 世亚特钢也正在准备对中国产特殊钢棒的反倾销申诉。特殊钢棒主要用于汽车、造船、机械等产业的零部件制造。 随着低价中国钢材的不断涌入,韩国钢铁价格下跌,销售减少,企业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行业期待通过对低价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来恢复价格秩序。 实际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今年2月对中国产厚板作出反倾销初步裁定后,相关产品进口大幅减少。上月中国向韩国出口厚板6.2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6.7万吨大幅减少62.9%。 此前,现代制铁就中国和日本产热轧钢板向贸易委员会提出反倾销申诉,初步调查结果预计最早在7月底公布。如果初步裁定倾销属实,热轧钢板的进口也可能像厚板一样减少。今年1月至5月,韩国进口中国和日本产热轧钢板共计143.9万吨。 钢铁行业相关人士指出:“反倾销税实施后,厚板进口有所减少,但部分企业通过涂漆等手段伪装进口,规避限制。这种‘钻空子’的行为必须由政府加以管控,钢铁行业才能真正复苏。” 此外,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的钢铁减产也是钢材价格有望回升的重要因素。上月中国粗钢产量为865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6.9%。对此,有进投资证券研究员李宥真(音)表示,中国国内的钢铁减产正在成为现实,供给和不确定性均在减弱,市场正在向稳定方向发展。
2025-06-24 20:05:35 -
邮轮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韩国政府力推港口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游客对韩国关注度持续升温,乘坐邮轮访韩的外籍游客数量正在快速增长。过去被视为邮轮“荒地”的韩国各大港口,如今逐渐被纳入国际邮轮航线,推动邮轮入境游客大幅增加。 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韩国观光公社)日前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4月,乘坐邮轮访韩的外籍游客数量达26.6万人次,同比增长22.6%。同期访韩外籍游客总数为557.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4.6%。邮轮游客增幅远高于整体访韩游客数量增幅。 受新冠疫情影响,邮轮入境游客数量从2019年的17万人次骤降至2020年后的几乎为零,连续三年陷入停滞。2022年起,随着海外旅游逐步恢复,相关数据开始回升,当年达到20万人次,2023年更是大幅跃升至73万人次。按照当前增长势头,今年全年有望突破90万人次。 从各港口情况看,截至今年4月,釜山港以14.8万名游客位居首位,较去年同期增长68%;济州港接待游客6.3万人次,同比增长18.8%。从年龄段来看,61岁以上游客达15.4万人次,同比增长13.9%,21至30岁年轻游客同比增长38.7%,达到10.9万人次。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韩国作为邮轮停靠地的吸引力不断提升,邮轮游客数量也逐渐增加。过去东亚邮轮航线主要以日本和中国为停靠地,但近年来随着K-POP、韩剧等韩流文化在全球走红,韩国地方城市正逐步被纳入更多国际邮轮航线。 业内人士分析称,虽然邮轮旅游在韩国仍属小众,但在海外早已是备受欢迎的旅游方式。疫情过后积压需求的集中释放,加之韩国作为新兴邮轮停靠地吸引力提升,共同推动了邮轮入境游客数量快速增长。 然而,有观点指出,目前韩国多数港口仍停留在“经停港”角色,尚未发展为母港(邮轮始发及终点港)。与仅短暂停靠的经停港相比,母港能带来更长停留时间和游客消费。 为此,韩国政府自今年起将邮轮经停港从单纯的“停靠点”转变为“目的地型旅游地”,积极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将首次全面支持地方政府将本地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产品化。 此外,为延长游客在经停港的停留时间,政府还计划与法务部合作,延长港口出入境航站楼运营时间,推进船上出入境审查服务,提升游客便利性。通过这些举措,韩国力求引导邮轮游客深入游览经停港及周边地区,进一步带动地方旅游发展。 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柳仁村表示:“邮轮旅游是吸引大规模外籍游客进入地方的重要渠道。我们将推动经停港从‘停靠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并将与地方政府合作,实现地方旅游发展。” 旅游业普遍看好邮轮产业的发展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对舒适、从容旅游方式的需求持续增加,同时年轻一代也在寻求独特的旅行体验。业内人士指出,若能将韩流文化与邮轮旅游深度融合,不仅有望吸引更多外籍游客,还可带动韩国造船企业参与邮轮建造,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2025-06-23 17:00:00 -
韩企百强企业经济贡献强劲 三星电子居首
18日,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在韩国前500强大企中,面向提交年度业务报告的100家企业进行调查显示,去年受访企业经济贡献总额达1615.178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万亿元),同比(1554.936万亿韩元)增长3.9%。销售总额达2122.4078万亿韩元,同比(1991.7804万亿韩元)增长6.6%。 经济贡献额作为衡量企业综合价值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创造的整体经济效益。指标涵盖与合作企业的交易金额、员工薪资福利、政府税收缴纳、股东分红派息、债权利息支付以及各类社会公益捐赠等。 在企业经济贡献排名中,三星电子位居榜首,达157.537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7%,连续两年保持领先地位。三星电子在百强企业总经济贡献额中的占比从2023年的9.5%提升至2024年的9.8%,增长0.3个百分点。现代汽车与起亚汽车分别以115.2187万亿韩元和86.589万亿韩元的贡献额位列第二和第三位。两家汽车制造商的合计经济贡献额达201.8077万亿韩元,超出三星电子44.2701万亿韩元。 LG电子以74.244万亿韩元的经济贡献额位居第四,其次依次为现代摩比斯(52.1965万亿韩元)、GS加德士(45.6535万亿韩元)、SK新能源(41.2588万亿韩元)、浦项制铁(38.8121万亿韩元)、三星物产(38.4301万亿韩元)以及LG化学(37.888万亿韩元),跻身经济贡献十强企业榜单。 从增幅来看,起亚汽车以12.7023万亿韩元的增长表现最为突出。SK海力士(10.6596万亿韩元)、三星电子(10.3666万亿韩元)、现代建设(3.947万亿韩元)、现代汽车(3.8289万亿韩元)、LG显示(3.4906万亿韩元)、LG电子(2.4443万亿韩元)等紧随其后。反之,,部分企业的经济贡献额出现下滑,LG新能源(-7.5751万亿韩元),LG化学(-6.1728万亿韩元)、三星SDI(5.294万亿韩元)、现代摩比斯(3.2061万亿韩元)、现代制铁(2.1495万亿韩元)等均有所减少。 按行业划分,IT电气电子行业以370.2414万亿韩元的经济贡献额位居各行业之首。其次为石油化学(312.5068万亿韩元)、汽车及零部件(303.5398万亿韩元)、建筑建材(123.3809万亿韩元)、造船(87.699万亿韩元)、钢铁(69.2186万亿韩元)、流通(68.583万亿韩元)等。尽管多数行业的经济贡献额保持增长态势,石油化学和流通两大行业却呈下降趋势。
2025-06-18 18:47:12 -
李在明即将登上G7首秀 "务实外交"迎来试金时刻
韩国总统李在明即将出席本月15日至17日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开启就任后的首次多边外交行程。在韩美关税谈判、日本第七矿区争议、中韩海上建筑问题等一系列外交悬案交织之际,李在明如何在中美日三大强国之间展开“务实外交”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对美:关税问题属当务之急 李在明此行的一大焦点是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首次会晤。尤其是在当前韩美之间“相互关税”豁免即将到期的敏感时刻,正式双边会谈能否顺利举行备受瞩目。 目前美国对韩国征收10%的基本关税,额外15%的差别关税暂时豁免至7月8日,依旧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在今年4月的韩美财政与通商“2+2”部长级会谈中,双方决定在7月前就贸易不平衡、非关税壁垒、造船业合作等议题达成初步协议,但具体谈判尚在进行中。 李在明就任总统前,韩国总统一职长期处于“空窗期”,难以推进突破性的外交进程。此次G7峰会为李在明提供一个与特朗普直接沟通的重要机会,也为日后可能进行的“韩美交易”铺平道路。 ◆对日:第七矿区须坦率沟通 峰会期间,李在明与日本首相石破茂的首次韩日首脑会谈也有望进行,重点议题可能聚焦第七矿区。该区域位于韩日专属经济区重叠水域,自1974年签署《韩日大陆架共同开发协定》以来一直尚未进行实质开发,但始终维持法律合作框架。 根据协议,韩日任何一方自今年6月22日起可以通报三年后终止协定。一旦通报提出,协议就即将在2027年失效,届时日本可能单方面在争议海域推进资源开发。对此,韩国外交部门担忧地区紧张局势加剧,正在保持高度警惕。 第七矿区属于外交敏感议题,因此外界普遍认为,峰会如果可以促成李在明与石破茂就此坦率沟通,则有望为韩日海洋权益争端建立缓冲机制,并为未来双边关系奠定更加稳固的外交基础。 ◆对华:海域争议勿激化矛盾 中国不是G7成员,但中韩之间的海上建筑争议也成为李在明政府外交考验的重要一环。中国近年来在黄海暂定措施水域(PMZ)设置大型海上建筑,最近在部分PMZ海域划设禁区,并在附近公海增设3个海洋观测浮标。 一系列举动加剧韩国国内的反华情绪,但考虑到10月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可能迎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韩国在处理对华关系上也需要谨慎,避免激化矛盾。 在中美战略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李在明政府需要在国家利益与战略安全之间寻找外交平衡点。一名韩国政府官员指出,外界对李在明政府是否会固守“亲中反美反日”的传统框架抱有疑虑,现在正是打破这一刻板印象,展现务实主义外交能力的关键时刻。 ◆G7峰会:“务实外交”之首场大考 本次G7峰会不仅是李在明首次登上国际多边外交舞台,还可能成为“务实外交”理念落地的首个战场。随着特朗普新政府的上台,中美之间的对抗形势愈发激烈,李在明在G7这一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平台上会如何展现对华政策立场,备受关注。 G7最初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组成,旨在应对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随后议题逐步扩展至外交与安全领域。近年来,G7国家在应对俄乌冲突和遏制中国发展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态度。 如果峰会期间韩美或韩美日会谈得以促成,李在明预计会面临来自美日两国要求在对华议题上发出一致声音的压力。考虑到韩国与中国在经贸与地缘政治上的深厚联系,李在明政府还需谨慎平衡立场,以“务实外交”原则推进对外政策。 实际上,韩国政府在处理韩美日外交事务时,已经展现出不断协调的努力。在特朗普新政府上台后首次韩美日外长会议期间,围绕“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等措辞,韩方与美日双方进行反复协调,反映出谨慎的外交姿态。 此外,美国白宫日前在祝贺李在明当选总统的声明中罕见提及中国,随即引来中方不满回应,批评美方搞“阵营对抗”,这也突显出当前中美韩三角关系的微妙与复杂。 韩国国立外交院教授闵政勋指出,此次峰会如果可以促成李在明与美日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或能为未来韩美、韩日关系奠定良好开端。他同时强调,中国方面也应予以理解,韩国出席G7峰会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利益,无需对此过度敏感。
2025-06-13 02:13:33 -
韩企百万亿韩元投资为美创造83万工作岗位 韩经协启动全球成果宣传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于12日表示,韩国新一届政府履新之际,将全面推进韩国企业对美投资成果的系列宣传活动。 作为首阶段重要举措,当天韩经协作为主要赞助机构参与在华盛顿国家公园球场举行的“美国国会慈善棒球赛”(CBG)。CBG是自1909年开始举办的大型传统慈善赛事,具有显著政治影响力,每年吸引逾万名现场观众。2015年时任总统奥巴马、2021年时任总统拜登曾亲临现场,总统特朗普在首任期间也通过视频形式发表致辞,赛事规格之高可见一斑。 在本次活动中,韩经协通过在球场电子大屏循环播放投资宣传片,发放韩企对美投资白皮书、并设大型广告横幅等方式,多元宣传投资成果。数据显示,自2016年美国总统特朗普首任以来至今,韩企累计对美投资规模突破1600亿美元,创造83万个就业岗位,投资领域涵盖汽车制造、电子科技、生物医药等战略产业。 韩经协会长柳津亲自出席当日举行的官方招待会开展专项推介。柳津系统阐述了韩企对美投资的经济贡献,并着重分析了韩美两国在造船工业、清洁能源、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互补优势与合作前景。本次招待会汇聚了来自美国25个州的69位重量级参众议员,与会阵容庞大。包括德克萨斯州、佐治亚州、田纳西州、印第安纳州和爱荷华州等韩国企业重点投资地区的议员代表悉数出席。 韩经协国际本部长金奉万(音)表示:“随着韩国新政府上台,预计韩美之间包括关税在内的各项谈判将全面重启。作为韩国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团体,我们期待通过此次当地宣传活动,为两国企业营造更具建设性的合作环境。”韩经协表示,将以此次国会慈善赛事为起点,构建包括主流媒体与社交平台在内的全渠道传播矩阵,持续提升韩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韩经协与美国商会共同创办的“韩美财界会议”将于年内举办第35届年会,该机制自1988年创立以来已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2025-06-13 00:07:56 -
韩政府启动高温作业专项检查 强调落实"五大防暑措施"
韩国雇佣劳动部和产业安全保健公团11日表示,在第11次“现场检查日”将对建筑、造船、物流等高温作业风险较高的行业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核查“五大基本防暑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所谓“五大基本防暑措施”包括:一是保障饮用水供应;二是配备电风扇和遮阳设施,并合理调整作业时段;三是设置休息场所并提供适当休息;四是为作业人员配备个人降温制冷装备;五是落实中暑应对机制,如发生异常症状及时拨打119急救电话。 此次检查将重点覆盖建筑、造船等户外作业频繁的行业,以及废弃物处理、环境清洁、物流运输等近年热射病工伤事故多发行业,同时也将涵盖外籍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等领域。 检查工作由各地雇佣劳动机构负责人牵头,联合产业安全保健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劳动监察官共同开展。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韩国产业安全保健公团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协助企业及时整改。 劳动部在5月30日就已启动地方机构的高温专项应对小组,并自本月2日起设立为期三周的“防暑五大措施自查整改期”。自本月23日起,劳动部将正式进入集中监管阶段,对未能遵守相关规定的企业依法严肃处理。 劳动部特别指出,在五项措施中,“每工作两小时需强制安排至少20分钟休息时间”是雇主保护职工健康的基本责任,必须严格落实。 此外,考虑到近期多起因机械夹卷致死的工伤事故频发,劳动部门也将同步对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等相关高危行业展开现场检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韩国劳动部产业安全保健本部长金钟润(音)表示:“希望劳资双方在一线严格落实防暑五大基本措施和机械夹卷等重点事故预防守则。我们将全力推动‘两小时工作、二十分钟休息’制度在高温作业现场落地见效。”
2025-06-11 23:26:37 -
李在明发表外交安保竞选纲领 巩固韩美同盟修复韩中关系
26日,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通过脸书公开外交安保领域的竞选公约,表示将以坚固的韩美同盟为基础,展开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恢复因非法戒严而受损的韩美同盟信任基础,发展为面向未来的全面战略同盟。 李在明首先指出,在保护主义扩大的背景下,将经贸与安保问题挂钩是我们面临的课题。为此将构建统揽经济安保的指挥中心。韩国与美国在造船、国防、尖端产业领域合作空间广阔,将在平衡调整互惠利益的基础上就关税进行协商。为此将改革外交体制,合理调整海外出访团的规模,实现实用主义外交,通过定期举行朝野代表外交协商机制等,推进跨党派的外交。 李在明强调,将进一步巩固韩美日合作关系,日本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将按照原则应对历史及领土问题,在社会、文化、经济领域将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夯实双边关系基础。 就对华外交政策,李在明表示,中国是韩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对韩半岛安保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将修复并稳定管理因上届政府而陷入谷底的韩中关系。 就朝核问题,李在明表示,朝鲜无核化进程中断已久,核导开发能力日益升级,政府不能继续袖手旁观。将与美国保持紧密合作,与国际社会构建合作框架,为实现韩半岛和平及解决朝核问题取得实质进展。将推动恢复军事热线等韩朝沟通渠道,停止相互挑衅行为,稳控局势。推进国民认同的互惠南北对话与交流合作。将努力切实改善朝鲜居民人权,为离散家属、被朝鲜绑架者、战俘、脱北者等饱受分裂痛苦的同胞全力提供人道主义支持并推进制度改善。 在国防及安保领域,李在明强调增强国防力量是安保核心,将以坚固的韩美联合防卫体系为基础,升级韩美延伸威慑体系及三轴防御体系,坚决应对朝鲜威胁。
2025-05-27 00:14:37 -
超八成韩国企业认为美国关税政策或致出口"寒冬"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对销售额排名前1000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6日发布的结果显示,韩国出口企业普遍对美国现行关税政策持续实施可能带来的业绩下滑表示担忧。受访企业预测,若美国维持现行关税政策不变,今年出口额或将同比下降约4.9个百分点。 从细分行业来看,电子电器预计下滑8.3%,汽车及零部件(7.9%)、石油化工及石油产品(7.2%)、通用机械(6.4%)、半导体(3.6%)、钢铁(2.8%)等主要出口行业也均呈下滑趋势。反之,船舶制造业和医疗生物健康产业在面临相同关税政策环境下,预计将分别实现10%和1.6%的出口增长。 在关税政策维持的态势下,出口企业预计今年整体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将分别下降6.6%和6.3%。81.3%的受访企业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将对韩美两国企业均产生负面影响”,14.7%的受访企业则认为“仅对韩国企业不利”。 关于企业面临的主要经营困境,因政策频繁变动导致的不确定性增加(24.9%)居首位,其次为全球经济恶化(24%)、对美出口减少(18.8%)、汇率波动风险加剧(17.5%)以及受中国低价出口冲击(10.5%)等。在实际操作方面,53.4%的受访企业表示“与美国进口商的价格协商”最为困难,其次“美国通关流程信息不足”(21.3%)和“原产地判定标准信息不明确”等问题突出。 面对当前挑战,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出口市场多元化(26.9%)、全球生产结构重组(19.8%)、加强汇率风险管控(16.5%)、构建同行联合应对机制(15.1%)、强化原材料风险管理(12.3%)、暂缓或缩减投资计划(7.6%)等。关于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不确定性持续时间,42.7%的受访企业预期将维持“6个月至1年”,其次依次为“1至2年”(18%)、“6个月以内”(16%)、“3至4年”(12%)、“2至3年”(11.3%)等。就政府谈判策略重点,企业认为应优先采取消除非关税壁垒(45.3%)、适度下调利率(23.4%)、推进造船产业合作(12.5%)、扩大对美产品进口(8.9%)等措施。 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企业主要采取调整进出口产品定价(22.3%)、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20.8%)、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9.8%)、拓展进口渠道(17.3%)、加强汇率对冲操作(10.1%)等措施。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表示:“尽管韩美双方已就部分商品达成关税减免协议,但政策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政府应密切监察美国关税政策动向,积极消除关税壁垒,同时制定有效谈判策略,最大限度减少国内企业的损失。”
2025-05-26 20: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