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韩亚’新闻 64个
-
韩国电池押注LFP 迎战中国低价谋求多元发展
在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放缓的背景下,电池市场也随之出现“鸿沟”(Chasm)。韩国电池企业开始加码原本并非主要业务的磷酸铁锂(LFP)电池,针对低价市场进行布局,并以此为未来产品组合构建奠定基础。 据电池行业18日消息,电池正极材料企业L&F本月16日宣布发行3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65亿元)规模的公司债券,其中2000亿韩元用于新建LFP正极材料生产法人。这是韩国四大正极材料企业LG化学、浦项未来M、Ecopro BM和L&F中首次迈出的LFP商业转型步伐。浦项未来M也已成立专项工作小组(TF),启动高能量密度LFP正极材料的研发,正式涉足LFP业务。 正极材料企业积极推进LFP业务的原因是电池整包企业重心逐渐转向更具成本优势的LFP产品。LG新能源目前已签署多项LFP供应合同,今年计划向雷诺供应LFP电动汽车电池,并已获得多个储能系统(ESS)用LFP电池合同。去年11月,LG新能源率先与美国Terra-Gen签约,12月又与Excelsior Energy Capital达成供应协议。进入今年以来,LG新能源又相继与波兰PGE和电气设备巨头台达电子美国法人签署合约。 业界普遍认为,三星SDI也即将签订LFP供应合同。三星SDI此前表示,计划把通过定增筹集的1.7万亿韩元中的一部分用于LFP技术开发和量产体系建设。最近,三星SDI还与L&F签署材料供应谅解备忘录(MOU)。业内人士指出,通常成品订单先行确定后,才会签署材料供应协议,说明三星SDI的LFP电池供应或已有实质进展。 韩国电池行业此轮加码LFP,短期目的旨在应对中国厂商的低价攻势,确保市场份额。韩亚证券数据显示,今年4月全球LFP电池渗透率已达到50.2%。LFP偏好推动中国当月电动汽车电池出货同比大增53%,达到52.1GWh。在市场“鸿沟”时期,价格优势突出的LFP正在逐步成为主流。 从中长期来看,韩国电池企业正在致力构建涵盖低价LFP到高端电池的全线产品矩阵。目前,韩国企业以三元(NCM)材料体系中的高镍电池瞄准高端市场,以高电压的中镍电池应对主流车型。在中低价产品线,韩国企业则计划以富锰锂(LMR)等下一代电池为代表加强布局。 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正在开发的“高性价比电池”可能成为重要变量,其中以钠离子电池为代表。宁德时代(CATL)2021年推出首代钠离子电池,计划今年12月发布第二代。钠的储量是锂的约440倍,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业内人士对此指出,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低,电池体积较大,目前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有限,而韩国电池企业通过从低价到高端的产品组合战略,可以满足各类市场需求。
2025-06-19 20:57:40 -
避险情绪升温 韩国黄金白银需求显著增加
韩国五大商业银行(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黄金金条销售额达225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远超去年全年1654亿韩元的销售水平。 银条销售也表现强劲。除未开展相关业务的韩亚银行外,其余四家银行同期银条销售额达18.36亿韩元,较去年销售额(6.3亿韩元)增长3倍。其中,新韩银行的银条销量最为突出,今年前5个月的销售额已是去年全年的5倍以上。 黄金和白银交易账户也深受投资者的青睐。截至今年5月底,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和友利银行的黄金交易账户余额达1.0616万亿韩元,较去年年底的7822亿韩元增长约2800亿韩元,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大关。与此同时,账户数量也从27.2125万个增至29.1537万个,增加近2万个。累计黄金销量从6647公斤增至7967公斤,五个月内增加了1320公斤。 白银交易方面,目前仅新韩银行开展相关业务。截至今年5月底,其白银交易账户余额从去年的445亿韩元增至582亿韩元,到本月12日进一步增长至627亿韩元。账户数量也从去年的1.69万个增至本月12日的1.86万个,增长1700多个。累计白银销量从3.25万公斤增至3.93万公斤,增长近7000公斤。 有分析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全球贸易前景恶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使市场不确定性持续扩大,促使投资者纷纷转向黄金、白银等传统避险资产。 韩国尤金投资证券研究员钢松铁(音)表示:“对于股票配置比例较高的投资者来说,黄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股市风险。从长期来看,当标普500指数下跌时,黄金往往表现更为出色。”
2025-06-17 20:13:02 -
经济下行与高利率双压 韩国银行贷款逾期率持续攀升
在内需持续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背景下,韩国企业和家庭贷款的坏账风险正迅速上升。今年前五个月,企业与家庭贷款逾期率累计上涨超过0.2个百分点。其中,家庭贷款和个体工商户贷款的不良率更是攀至近11年来的最高水平,金融系统潜在风险不断积累。随着下半年美国关税政策正式生效,出口相关产业或将迎来新一轮冲击,韩国经济或将面临内需与出口双重承压。 据韩国金融界16日消息,截至5月底,五大商业银行(KB国民、新韩、韩亚、友利、NH农协)韩元计价的全部贷款逾期率(逾期超过1个月)平均为0.49%,较4月底的0.44%上升0.05个百分点,较去年底的0.35%则累计上涨0.14个百分点。 从贷款主体来看,截至目前,家庭贷款逾期率为0.36%,大企业贷款为0.18%,中小企业贷款为0.71%,整体企业贷款为0.6%,较去年底分别上升0.07、0.17、0.22和0.2个百分点。其中,个体工商户与小工商业者作为对经济环境最为敏感的群体,其贷款坏账迹象尤为突出。 具体来看,五大银行中个人经营者贷款逾期率截至5月底已升至0.67%,一个月内上升0.06个百分点,较去年底(0.48%)大幅上升0.1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不良贷款(逾期超过3个月)比率的上升速度也在加快。除尚未公布5月数据的友利银行外,其余四大银行截至5月底的韩元计价不良贷款比率已达0.45%,较去年底的0.33%上升0.12个百分点。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从0.49%升至0.65%,整体企业贷款不良率从0.41%升至0.53%,分别增加0.16和0.12个百分点。家庭贷款不良率亦从年初的0.23%攀升至0.34%,累计上升0.11个百分点。 银行业普遍将贷款坏账持续恶化归因于经济疲软与长期高利率的双重压力。一位商业银行负责人表示:“内需和出口持续低迷,加之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导致金融体系内坏账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尽管近期基准利率下调推动市场利率有所回落,但此前长期高企的利率水平,已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逾期压力。” 另一家银行相关人士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对出口企业造成冲击,抑制消费回暖短期内贷款逾期率预计仍将维持上升态势。” 在坏账风险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各大银行纷纷加强贷款风险管理。友利银行表示,针对近期不良贷款和逾期率持续攀升,已成立逾期管理特别工作小组(TFT),并通过定制化项目支持还款困难的个体户及弱势借款人,积极推动家庭和企业贷款的分期偿还与债务重组。 KB国民银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我们将根据不同行业及借款人的抗风险能力,定期调整行业评级和贷款发放标准,强化贷前贷后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进一步扩散。”
2025-06-16 20:17:11 -
经济低迷拖累韩国保险业 一季度人寿保险合同额现负增长
韩国人寿保险协会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韩国人寿保险公司持有的保险合同总额为2330.863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3%。 从各大人寿保险公司情况看,三星人寿保险保险合同金额为600.388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5%;教保人寿为309.391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0.2%;韩华人寿为305.1270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1%;新韩人寿为179.746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3.4%;莱纳人寿为117.7299万亿韩元,同比下降4.6%;东洋生命为85.854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2.1%。 值得注意的是,韩亚人寿逆势增长,保险合同金额达11.12万亿韩元,同比大幅增长12.5%。韩亚人寿方面解释称:“这主要得益于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渠道和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新签合同的增长,推动了整体合同金额上升。” 此外,教保Life Planet的增幅更为显著,保险合同金额达7.3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9.6%,在主要人寿保险公司中增幅最大。 从降幅来看,兴国生命表现最差,合同金额同比减少7%。在三大人寿保险公司中,三星人寿和韩华人寿分别下降1.5%和1.1%,教保人寿则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业内分析认为,受经济低迷影响,保单退保需求上升,导致人寿保险公司合同金额逐步下滑。业内人士指出:“近期经济持续低迷,消费者对新保单的需求随之减少。虽然去年短期缴费的终身人寿产品曾推动新单增长,但今年缺乏热门保险产品,导致整体合同金额出现下降。”
2025-06-12 19:11:26 -
中韩"双向奔赴"升温 中国航线成韩航司盈利新引擎
随着中韩两国之间的客流量持续增加,中韩航线成为韩国航空公司业绩提升的关键动力。据国土交通部航空统计系统Air portal于11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五月中韩航班客流量达147万人次,环比增长8.9%(135万人次),同比激增29.5%(113万人次)。若包含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航线,该数字将进一步上升。 虽然当前客流量已恢复至2019年5月新冠疫情前(156万人次)的94.5%,但与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前(175万人次)相比,仅恢复至84.1%。业界指出,中国航班相较于日本、东南亚、欧洲及美洲航班恢复速度较慢,从而显现出更大的市场潜力。 自去年11月中国对韩国公民实施免签入境政策后,韩国游客赴华旅游需求迅速增加。今年1月至4月中韩航班累计客流量达487万人次,同比增长23%。在对“限韩令”解除的期待下,韩国期待来韩中国游客的复苏,第一季度入境韩国的中国游客达108万人次,同比增长10%。 在韩国市场担忧旅游需求达峰值后趋平稳的背景下,中韩航班有望成为韩国航司收益的重要突破口。第一季度大韩航空中韩航班营收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9%,韩亚航空占比亦增长3个百分点至8%。大韩航空已将今年夏天中韩航班量增至每周195班,达疫情前的90%,韩亚航空也重启了重庆、成都航线,并增加了大连、延吉等航班次数。此外,低成本航空公司也通过新开航线与服务升级争夺市场,济州航空七月起将每周开通金浦至中国台湾高雄三次航线,真航空则将青岛航线的免费托运行李额度从15公斤提升至23公斤。 业界人士表示,随着中韩关系改善预期升温,航班客座率也保持稳定增长,中韩航班的持续发展有望成为推动改善航空业绩的重要支撑点。
2025-06-12 01:30:26 -
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2.5% 经济增长预期降至0.8%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29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从2.75%下调至2.5%。 央行去年10月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正式转向宽松货币政策,随后11月再度降息,打破市场预期。今年1月决定冻结利率后,2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4月由于韩元兑美元汇率波动剧烈,央行暂停降息操作。 央行在声明中表示,鉴于经济增长预期显著下滑,有必要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市场分析认为,受内需低迷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滑,加上美国关税政策对出口造成冲击,央行因此选择降息来刺激消费和投资。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在财政政策配合不足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持续降息提振经济的效果可能有限,反而可能推动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推高房价并加重家庭债务负担。 事实上,受降息和房地产政策宽松等因素影响,截至本月22日,韩国五大商业银行(KB国民、新韩、韩亚、友利、NH农协)的家庭贷款余额达到746.491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8万亿元),环比增加3.4069万亿韩元,增速较上月有所加快。 央行当天还大幅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1.5%调降至0.8%。主要原因包括建筑投资低迷、内需疲软以及美国关税政策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 韩国开发研究院(KDI)同样将今年GDP增长预期从1.6%下调至0.8%。以4月底为准,海外八大投资银行对韩国今年经济增长的平均预期也仅为0.8%。 经济专家普遍认为,央行或将摆脱低增长困局视为当务之急,预计下半年仍有进一步降息空间。
2025-05-29 22:33:32 -
首尔公寓价格延续涨势 市场看涨情绪升温
在首尔公寓价格持续上涨逾一年的态势下,本月房价上涨预期也愈发明显。 KB房地产于29日发布的《月度住宅价格动向》报告显示,首尔公寓市场价格持续上涨逾一年,本月房价上涨预期呈进一步强化趋势。5月首尔公寓买卖价格预期指数为110.3,环比上涨6.9个点。该指数自今年3月突破基准值100(117.1)后,虽4月小幅回落至103.4,但本月再度回升。 该指数是KB房地产通过对全国约6000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开展专项调查,分析从业者对所在区域房价走势的预判。指数取值范围为0至200,当数值超过100时,表明市场参与者普遍持看涨预期,反之则相反。 调查结果显示,28.1%的首尔房地产中介机构预测房价将持续上行,仅7.5%持下跌预期,其余64.4%认为将持平。尽管KB房地产预测,今年全国公寓价格将整体微降0.29%,但首尔市场价格预期却逆势上扬2.39%,延续了自去年6月以来的连续上涨周期。 随着房价持续上涨,首尔公寓成交价格中位数于本月首次突破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1.2万元)大关,达10.833亿韩元。中位数是指将全体公寓成交价格按顺序排列后处于中位的数值。数据显示,价格前20%的首尔高价公寓平均成交价达30.942亿韩元,自相关统计以来首次突破30亿韩元大关。而后20%的公寓均价则为4.9044亿韩元,二者价差持续扩大,反映出市场层级分化加剧。 此外,首都圈房价预期指数同样呈回升态势,由4月的98.8上升至103.1,进入看涨区间。具体来看,18.3%的中介机构预期价格上涨,11.8%持相反观点。分析指出,随着总统大选临近,市场观望气氛日益浓厚,叠加家庭贷款监管政策持续收紧,以及部分购房者选择大选后再行交易等因素,短期内交易量或将继续走低。然而,受供应短缺等影响首都圈房价仍将维持上涨趋势。 韩亚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河瑞珍(音)表示:“供给不足将持续刺激购房需求,加之政策调控引发的价格‘气球效应’,预计以首都圈为核心的房价上涨趋势仍将持续。”
2025-05-29 19:12:54 -
韩国航司加速布局"独家航线" 抢占国际市场先机
在航空产业重组临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韩国本土航空公司正加快布局国际航线,不断扩大“独家运营”航线数量,以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 据韩国航空业界25日消息,目前由韩国国内航空公司独家运营、未与其他本土航司重叠的国际航线共计76条,较去年5月的65条增加11条,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拥有韩国国内最广航线网络的大韩航空,目前独家运营的国际航线最多,达到34条,较去年同期增加3条。近期新增的独家航线包括上月开通的仁川至神户航线、去年10月恢复的仁川至长崎航线,以及去年9月新设的仁川至里斯本航线等。 韩亚航空在日本和中国的7条航线上实现独家运营,涵盖从仁川出发前往仙台、宫崎、成都、重庆等城市的航线。自去年12月开通仁川至旭川航线以来,独家航线数量在一年内增加1条。该公司计划在今年冬季航季期间,独家运营仁川至澳大利亚墨尔本航线。 韩国最大低成本航空公司(LCC)济州航空目前运营13条独家航线,包括仁川出发的日本静冈、广岛、松山、大分,印度尼西亚巴淡岛,釜山至新加坡等航线。济州航空去年10月开通仁川至巴淡岛航线,今年5月开通济州至西安航线,独家航线在一年内增加2条。下月5日还将独家开通仁川至函馆航线。 真航空于上月3日开通仁川至日本冲绳县石垣岛航线,继去年5月独家开通邻近的宫古岛航线后,完成了对冲绳县三大主要岛屿的航线覆盖。此外,该公司还在釜山至菲律宾克拉克、美国关岛等5条国际航线上实现独家运营。 釜山航空则在釜山出发的7条航线上实现独家运营,涵盖松山、西安、巴厘岛等航线,这些航线均为全球仅由釜山航空运营。德威航空拥有6条独家航线,涵盖中长途航线,包括去年5月开通的仁川至萨格勒布(克罗地亚首都)、仁川至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济州至大阪、大邱至乌兰巴托等。该公司也是唯一运营仁川至巴黎、法兰克福等欧洲航线低成本航空公司。 易斯达航空目前运营5条独家航线,涵盖去年12月开通的仁川至德岛、釜山至熊本、清迈等航线。一年前,易斯达航空尚无独家航线,现已增至5条。其中,除清州至张家界航线外,其余均为易斯达航空独家运营。值得注意的是,釜山至越南富国岛航线目前仅由越捷航空运营,易斯达航空计划于7月26日开通该航线。 各航空公司表示,将持续听取客户和旅行社的意见,努力发掘更多独家航线资源。仁荷工业专门大学航空经营学科教授李辉荣(音)分析指出:“在高利率和高汇率的双重压力下,竞争激烈的航线收益不断下滑,单靠降价促销难以有效刺激需求。因此航空公司逐渐避开传统热门旅游目的地,转向开拓登山、钓鱼等细分市场,以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2025-05-26 00:16:14 -
中国钢铁减产计划推高国际钢价 韩国钢企业绩回暖在望
在中国政府和钢铁企业陆续释放减产信号的背景下,近期螺纹钢国际价格开始回升。与此同时,韩国政府计划对中国廉价钢铁加大制裁力度,因此韩国本土钢铁企业的业绩有望迎来恢复。 据全球经济数据平台Trading Economics 16日消息,5月螺纹钢期货价格近期涨至每吨3135元人民币,创下六周以来新高。市场普遍预计中国即将开启新一轮减产措施,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缓解迹象,多重因素共同推动钢价回暖。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ISA)近日表示,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为恢复供需平衡,中国正在积极推动钢铁产能的调控。CISA规划发展部部长王斌在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缺乏有效市场化机制的情况下,控制产量是稳定钢铁行业的重要工具。加强地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产能管理,有助于行业运营的稳定。” 此外,CISA再次强调,必须禁止企业之间以交易形式转让未使用的生产配额,以防止过度生产行为的发生。由此可见,CISA正在积极配合政府推进钢铁减产。此前,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在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表示,计划通过结构改革,解决钢铁行业的供给过剩问题。具体减产计划尚未出台,但市场普遍预计年内或削减5000万吨产量。 中国最大上市钢企宝钢也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预计根据政府报告内容执行相关减产计划。随着各国不断加大对中国钢铁的限制,中国钢铁企业正在加快出口步伐。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钢铁出口量达1046万吨,同比增长13.4%,创下2015年9月以来新高。 韩国对中国钢铁征收反倾销关税,因此中国钢铁对韩出口量明显下降。韩国钢铁协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中厚板(中板与厚板)对韩出口量为4.009万吨,同比骤减67.4%。其中厚板自4月底起临时反倾销关税最高达38.02%。同期,中国钢铁整体对韩出口量也从91.6757万吨降至77.2465万吨,减少约15.7%。 韩国政府目前还在对中国产热轧钢板展开反倾销调查,外界普遍预计未来中国钢铁进口量会持续减少。长期饱受中国廉价钢铁冲击的浦项制铁、现代制铁和东国制钢等韩国本土钢企或迎来业绩回暖。韩亚证券研究员朴成奉(音)表示,包括韩国在内的多国正在加速推进对中国钢铁的反倾销关税,预计下半年中国钢铁出口会出现大幅回落。
2025-05-16 23:31:43 -
LG生活健康押注"中低价"阵容 中国Z世代成增长突破口
随着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增速放缓,LG生活健康正通过强化中低价产品阵容,寻求在华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继通过高端宫廷护肤品牌“后(WHOO)”重塑品牌形象后,公司总裁李正爱开始构建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体系,聚焦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消费者日益突出的实用性需求。 自2023年上任以来,李正爱坚持以“后”为核心推进高端战略,重点提升中国业务的盈利能力与客户忠诚度。去年,通过焕新“天气丹”系列,公司在高端市场取得阶段性成果。数据显示,LG生活健康中国区去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4%,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显示出业务回暖的初步信号。 然而,伴随消费结构日益多元,仅依赖高端品牌已难以支撑整体业务扩张。业界普遍预计,李正爱将在巩固高端定位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低价产品布局,正式启动“高端+实用”双轨战略,拓宽客户基础,提升市场渗透率。 近期与大型零售渠道的合作也验证了这一转向。LG生活健康旗下品牌BEYOND日前携手易买得(E-Mart),推出超低价系列GLOW:UP by BEYOND。该系列共有8款产品,全部定价为4950韩元(约合人民币25元),涵盖基础护肤、眼部护理与夜间修护等核心品类。公司方面表示,通过简化包装、压缩营销预算,确保了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未来还将持续扩展这一类具备合理定价的产品线。 尽管该系列率先在韩国上市,但业内普遍认为,其核心意图在于为中国市场的中低价战略提前布局。韩亚证券预测,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05万亿韩元,同比下滑4%;但2025年第一季度有望同比回升3%。在“性价比”与“功能性”成为消费关键词的背景下,Z世代对实用型韩国美妆(K-Beauty)产品的接受度显著提升。 同时,中国化妆品主力消费人群也正从30至40岁女性逐步转向更年轻的10至20岁用户。麦肯锡报告指出,Z世代目前占中国总人口的17%,并已在线上实用型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以中低价产品提升品牌触达频率,再导流至高端品牌,成为吸引年轻用户的重要策略。 目前,中低价产品在LG生活健康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仍相对有限。据新韩投资证券数据,该类产品销售额占比维持在10%左右。但随着产品线扩展、跨境电商及内容营销持续推进,其增长潜力正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除BEYOND外,LG生活健康还积极通过VDL、希恩派(CNP)、菲诗小铺(The Face Shop)等旗下品牌布局中国天猫、抖音等主要线上平台,强化本地化运营。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多品牌、多价格带战略,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体市场占有率,也能增强品牌在不同消费者群体中的认知度与粘性。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对化妆品安全监管日益趋严,具备原料和品质优势的韩国企业正迎来结构性机遇。自去年12月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始实施新版《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通告》,对原料安全性与产品溯源体系提出更高标准。LG生活健康凭借其在广州及北京周边设有生产基地,并配备完善的质量验证体系,在应对相关监管收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韩国投资证券研究员金明珠(音)表示:“中国市场正在释放回暖信号。对于像LG生活健康这样高端产品占比较高的企业而言,市场的全面复苏将成为支撑其中长期估值的关键因素。” 在疫情后不断变化的新消费格局中,LG生活健康正通过更灵活的价格体系与多元化的产品战略,力图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重启增长引擎。由李正爱主导的“高端+实用”双轨布局,能否重新唤起中国消费者的关注,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025-05-14 20:29:37
-
韩国电池押注LFP 迎战中国低价谋求多元发展
在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放缓的背景下,电池市场也随之出现“鸿沟”(Chasm)。韩国电池企业开始加码原本并非主要业务的磷酸铁锂(LFP)电池,针对低价市场进行布局,并以此为未来产品组合构建奠定基础。 据电池行业18日消息,电池正极材料企业L&F本月16日宣布发行3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65亿元)规模的公司债券,其中2000亿韩元用于新建LFP正极材料生产法人。这是韩国四大正极材料企业LG化学、浦项未来M、Ecopro BM和L&F中首次迈出的LFP商业转型步伐。浦项未来M也已成立专项工作小组(TF),启动高能量密度LFP正极材料的研发,正式涉足LFP业务。 正极材料企业积极推进LFP业务的原因是电池整包企业重心逐渐转向更具成本优势的LFP产品。LG新能源目前已签署多项LFP供应合同,今年计划向雷诺供应LFP电动汽车电池,并已获得多个储能系统(ESS)用LFP电池合同。去年11月,LG新能源率先与美国Terra-Gen签约,12月又与Excelsior Energy Capital达成供应协议。进入今年以来,LG新能源又相继与波兰PGE和电气设备巨头台达电子美国法人签署合约。 业界普遍认为,三星SDI也即将签订LFP供应合同。三星SDI此前表示,计划把通过定增筹集的1.7万亿韩元中的一部分用于LFP技术开发和量产体系建设。最近,三星SDI还与L&F签署材料供应谅解备忘录(MOU)。业内人士指出,通常成品订单先行确定后,才会签署材料供应协议,说明三星SDI的LFP电池供应或已有实质进展。 韩国电池行业此轮加码LFP,短期目的旨在应对中国厂商的低价攻势,确保市场份额。韩亚证券数据显示,今年4月全球LFP电池渗透率已达到50.2%。LFP偏好推动中国当月电动汽车电池出货同比大增53%,达到52.1GWh。在市场“鸿沟”时期,价格优势突出的LFP正在逐步成为主流。 从中长期来看,韩国电池企业正在致力构建涵盖低价LFP到高端电池的全线产品矩阵。目前,韩国企业以三元(NCM)材料体系中的高镍电池瞄准高端市场,以高电压的中镍电池应对主流车型。在中低价产品线,韩国企业则计划以富锰锂(LMR)等下一代电池为代表加强布局。 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正在开发的“高性价比电池”可能成为重要变量,其中以钠离子电池为代表。宁德时代(CATL)2021年推出首代钠离子电池,计划今年12月发布第二代。钠的储量是锂的约440倍,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业内人士对此指出,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低,电池体积较大,目前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有限,而韩国电池企业通过从低价到高端的产品组合战略,可以满足各类市场需求。
2025-06-19 20:57:40 -
避险情绪升温 韩国黄金白银需求显著增加
韩国五大商业银行(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黄金金条销售额达225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远超去年全年1654亿韩元的销售水平。 银条销售也表现强劲。除未开展相关业务的韩亚银行外,其余四家银行同期银条销售额达18.36亿韩元,较去年销售额(6.3亿韩元)增长3倍。其中,新韩银行的银条销量最为突出,今年前5个月的销售额已是去年全年的5倍以上。 黄金和白银交易账户也深受投资者的青睐。截至今年5月底,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和友利银行的黄金交易账户余额达1.0616万亿韩元,较去年年底的7822亿韩元增长约2800亿韩元,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大关。与此同时,账户数量也从27.2125万个增至29.1537万个,增加近2万个。累计黄金销量从6647公斤增至7967公斤,五个月内增加了1320公斤。 白银交易方面,目前仅新韩银行开展相关业务。截至今年5月底,其白银交易账户余额从去年的445亿韩元增至582亿韩元,到本月12日进一步增长至627亿韩元。账户数量也从去年的1.69万个增至本月12日的1.86万个,增长1700多个。累计白银销量从3.25万公斤增至3.93万公斤,增长近7000公斤。 有分析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全球贸易前景恶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使市场不确定性持续扩大,促使投资者纷纷转向黄金、白银等传统避险资产。 韩国尤金投资证券研究员钢松铁(音)表示:“对于股票配置比例较高的投资者来说,黄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股市风险。从长期来看,当标普500指数下跌时,黄金往往表现更为出色。”
2025-06-17 20:13:02 -
经济下行与高利率双压 韩国银行贷款逾期率持续攀升
在内需持续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背景下,韩国企业和家庭贷款的坏账风险正迅速上升。今年前五个月,企业与家庭贷款逾期率累计上涨超过0.2个百分点。其中,家庭贷款和个体工商户贷款的不良率更是攀至近11年来的最高水平,金融系统潜在风险不断积累。随着下半年美国关税政策正式生效,出口相关产业或将迎来新一轮冲击,韩国经济或将面临内需与出口双重承压。 据韩国金融界16日消息,截至5月底,五大商业银行(KB国民、新韩、韩亚、友利、NH农协)韩元计价的全部贷款逾期率(逾期超过1个月)平均为0.49%,较4月底的0.44%上升0.05个百分点,较去年底的0.35%则累计上涨0.14个百分点。 从贷款主体来看,截至目前,家庭贷款逾期率为0.36%,大企业贷款为0.18%,中小企业贷款为0.71%,整体企业贷款为0.6%,较去年底分别上升0.07、0.17、0.22和0.2个百分点。其中,个体工商户与小工商业者作为对经济环境最为敏感的群体,其贷款坏账迹象尤为突出。 具体来看,五大银行中个人经营者贷款逾期率截至5月底已升至0.67%,一个月内上升0.06个百分点,较去年底(0.48%)大幅上升0.1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不良贷款(逾期超过3个月)比率的上升速度也在加快。除尚未公布5月数据的友利银行外,其余四大银行截至5月底的韩元计价不良贷款比率已达0.45%,较去年底的0.33%上升0.12个百分点。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从0.49%升至0.65%,整体企业贷款不良率从0.41%升至0.53%,分别增加0.16和0.12个百分点。家庭贷款不良率亦从年初的0.23%攀升至0.34%,累计上升0.11个百分点。 银行业普遍将贷款坏账持续恶化归因于经济疲软与长期高利率的双重压力。一位商业银行负责人表示:“内需和出口持续低迷,加之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导致金融体系内坏账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尽管近期基准利率下调推动市场利率有所回落,但此前长期高企的利率水平,已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逾期压力。” 另一家银行相关人士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对出口企业造成冲击,抑制消费回暖短期内贷款逾期率预计仍将维持上升态势。” 在坏账风险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各大银行纷纷加强贷款风险管理。友利银行表示,针对近期不良贷款和逾期率持续攀升,已成立逾期管理特别工作小组(TFT),并通过定制化项目支持还款困难的个体户及弱势借款人,积极推动家庭和企业贷款的分期偿还与债务重组。 KB国民银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我们将根据不同行业及借款人的抗风险能力,定期调整行业评级和贷款发放标准,强化贷前贷后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进一步扩散。”
2025-06-16 20:17:11 -
经济低迷拖累韩国保险业 一季度人寿保险合同额现负增长
韩国人寿保险协会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韩国人寿保险公司持有的保险合同总额为2330.863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3%。 从各大人寿保险公司情况看,三星人寿保险保险合同金额为600.388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5%;教保人寿为309.391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0.2%;韩华人寿为305.1270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1%;新韩人寿为179.746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3.4%;莱纳人寿为117.7299万亿韩元,同比下降4.6%;东洋生命为85.854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2.1%。 值得注意的是,韩亚人寿逆势增长,保险合同金额达11.12万亿韩元,同比大幅增长12.5%。韩亚人寿方面解释称:“这主要得益于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渠道和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新签合同的增长,推动了整体合同金额上升。” 此外,教保Life Planet的增幅更为显著,保险合同金额达7.3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9.6%,在主要人寿保险公司中增幅最大。 从降幅来看,兴国生命表现最差,合同金额同比减少7%。在三大人寿保险公司中,三星人寿和韩华人寿分别下降1.5%和1.1%,教保人寿则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业内分析认为,受经济低迷影响,保单退保需求上升,导致人寿保险公司合同金额逐步下滑。业内人士指出:“近期经济持续低迷,消费者对新保单的需求随之减少。虽然去年短期缴费的终身人寿产品曾推动新单增长,但今年缺乏热门保险产品,导致整体合同金额出现下降。”
2025-06-12 19:11:26 -
中韩"双向奔赴"升温 中国航线成韩航司盈利新引擎
随着中韩两国之间的客流量持续增加,中韩航线成为韩国航空公司业绩提升的关键动力。据国土交通部航空统计系统Air portal于11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五月中韩航班客流量达147万人次,环比增长8.9%(135万人次),同比激增29.5%(113万人次)。若包含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航线,该数字将进一步上升。 虽然当前客流量已恢复至2019年5月新冠疫情前(156万人次)的94.5%,但与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前(175万人次)相比,仅恢复至84.1%。业界指出,中国航班相较于日本、东南亚、欧洲及美洲航班恢复速度较慢,从而显现出更大的市场潜力。 自去年11月中国对韩国公民实施免签入境政策后,韩国游客赴华旅游需求迅速增加。今年1月至4月中韩航班累计客流量达487万人次,同比增长23%。在对“限韩令”解除的期待下,韩国期待来韩中国游客的复苏,第一季度入境韩国的中国游客达108万人次,同比增长10%。 在韩国市场担忧旅游需求达峰值后趋平稳的背景下,中韩航班有望成为韩国航司收益的重要突破口。第一季度大韩航空中韩航班营收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9%,韩亚航空占比亦增长3个百分点至8%。大韩航空已将今年夏天中韩航班量增至每周195班,达疫情前的90%,韩亚航空也重启了重庆、成都航线,并增加了大连、延吉等航班次数。此外,低成本航空公司也通过新开航线与服务升级争夺市场,济州航空七月起将每周开通金浦至中国台湾高雄三次航线,真航空则将青岛航线的免费托运行李额度从15公斤提升至23公斤。 业界人士表示,随着中韩关系改善预期升温,航班客座率也保持稳定增长,中韩航班的持续发展有望成为推动改善航空业绩的重要支撑点。
2025-06-12 01:30:26 -
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2.5% 经济增长预期降至0.8%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29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从2.75%下调至2.5%。 央行去年10月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正式转向宽松货币政策,随后11月再度降息,打破市场预期。今年1月决定冻结利率后,2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4月由于韩元兑美元汇率波动剧烈,央行暂停降息操作。 央行在声明中表示,鉴于经济增长预期显著下滑,有必要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市场分析认为,受内需低迷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滑,加上美国关税政策对出口造成冲击,央行因此选择降息来刺激消费和投资。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在财政政策配合不足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持续降息提振经济的效果可能有限,反而可能推动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推高房价并加重家庭债务负担。 事实上,受降息和房地产政策宽松等因素影响,截至本月22日,韩国五大商业银行(KB国民、新韩、韩亚、友利、NH农协)的家庭贷款余额达到746.491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8万亿元),环比增加3.4069万亿韩元,增速较上月有所加快。 央行当天还大幅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1.5%调降至0.8%。主要原因包括建筑投资低迷、内需疲软以及美国关税政策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 韩国开发研究院(KDI)同样将今年GDP增长预期从1.6%下调至0.8%。以4月底为准,海外八大投资银行对韩国今年经济增长的平均预期也仅为0.8%。 经济专家普遍认为,央行或将摆脱低增长困局视为当务之急,预计下半年仍有进一步降息空间。
2025-05-29 22:33:32 -
首尔公寓价格延续涨势 市场看涨情绪升温
在首尔公寓价格持续上涨逾一年的态势下,本月房价上涨预期也愈发明显。 KB房地产于29日发布的《月度住宅价格动向》报告显示,首尔公寓市场价格持续上涨逾一年,本月房价上涨预期呈进一步强化趋势。5月首尔公寓买卖价格预期指数为110.3,环比上涨6.9个点。该指数自今年3月突破基准值100(117.1)后,虽4月小幅回落至103.4,但本月再度回升。 该指数是KB房地产通过对全国约6000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开展专项调查,分析从业者对所在区域房价走势的预判。指数取值范围为0至200,当数值超过100时,表明市场参与者普遍持看涨预期,反之则相反。 调查结果显示,28.1%的首尔房地产中介机构预测房价将持续上行,仅7.5%持下跌预期,其余64.4%认为将持平。尽管KB房地产预测,今年全国公寓价格将整体微降0.29%,但首尔市场价格预期却逆势上扬2.39%,延续了自去年6月以来的连续上涨周期。 随着房价持续上涨,首尔公寓成交价格中位数于本月首次突破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1.2万元)大关,达10.833亿韩元。中位数是指将全体公寓成交价格按顺序排列后处于中位的数值。数据显示,价格前20%的首尔高价公寓平均成交价达30.942亿韩元,自相关统计以来首次突破30亿韩元大关。而后20%的公寓均价则为4.9044亿韩元,二者价差持续扩大,反映出市场层级分化加剧。 此外,首都圈房价预期指数同样呈回升态势,由4月的98.8上升至103.1,进入看涨区间。具体来看,18.3%的中介机构预期价格上涨,11.8%持相反观点。分析指出,随着总统大选临近,市场观望气氛日益浓厚,叠加家庭贷款监管政策持续收紧,以及部分购房者选择大选后再行交易等因素,短期内交易量或将继续走低。然而,受供应短缺等影响首都圈房价仍将维持上涨趋势。 韩亚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河瑞珍(音)表示:“供给不足将持续刺激购房需求,加之政策调控引发的价格‘气球效应’,预计以首都圈为核心的房价上涨趋势仍将持续。”
2025-05-29 19:12:54 -
韩国航司加速布局"独家航线" 抢占国际市场先机
在航空产业重组临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韩国本土航空公司正加快布局国际航线,不断扩大“独家运营”航线数量,以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 据韩国航空业界25日消息,目前由韩国国内航空公司独家运营、未与其他本土航司重叠的国际航线共计76条,较去年5月的65条增加11条,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拥有韩国国内最广航线网络的大韩航空,目前独家运营的国际航线最多,达到34条,较去年同期增加3条。近期新增的独家航线包括上月开通的仁川至神户航线、去年10月恢复的仁川至长崎航线,以及去年9月新设的仁川至里斯本航线等。 韩亚航空在日本和中国的7条航线上实现独家运营,涵盖从仁川出发前往仙台、宫崎、成都、重庆等城市的航线。自去年12月开通仁川至旭川航线以来,独家航线数量在一年内增加1条。该公司计划在今年冬季航季期间,独家运营仁川至澳大利亚墨尔本航线。 韩国最大低成本航空公司(LCC)济州航空目前运营13条独家航线,包括仁川出发的日本静冈、广岛、松山、大分,印度尼西亚巴淡岛,釜山至新加坡等航线。济州航空去年10月开通仁川至巴淡岛航线,今年5月开通济州至西安航线,独家航线在一年内增加2条。下月5日还将独家开通仁川至函馆航线。 真航空于上月3日开通仁川至日本冲绳县石垣岛航线,继去年5月独家开通邻近的宫古岛航线后,完成了对冲绳县三大主要岛屿的航线覆盖。此外,该公司还在釜山至菲律宾克拉克、美国关岛等5条国际航线上实现独家运营。 釜山航空则在釜山出发的7条航线上实现独家运营,涵盖松山、西安、巴厘岛等航线,这些航线均为全球仅由釜山航空运营。德威航空拥有6条独家航线,涵盖中长途航线,包括去年5月开通的仁川至萨格勒布(克罗地亚首都)、仁川至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济州至大阪、大邱至乌兰巴托等。该公司也是唯一运营仁川至巴黎、法兰克福等欧洲航线低成本航空公司。 易斯达航空目前运营5条独家航线,涵盖去年12月开通的仁川至德岛、釜山至熊本、清迈等航线。一年前,易斯达航空尚无独家航线,现已增至5条。其中,除清州至张家界航线外,其余均为易斯达航空独家运营。值得注意的是,釜山至越南富国岛航线目前仅由越捷航空运营,易斯达航空计划于7月26日开通该航线。 各航空公司表示,将持续听取客户和旅行社的意见,努力发掘更多独家航线资源。仁荷工业专门大学航空经营学科教授李辉荣(音)分析指出:“在高利率和高汇率的双重压力下,竞争激烈的航线收益不断下滑,单靠降价促销难以有效刺激需求。因此航空公司逐渐避开传统热门旅游目的地,转向开拓登山、钓鱼等细分市场,以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2025-05-26 00:16:14 -
中国钢铁减产计划推高国际钢价 韩国钢企业绩回暖在望
在中国政府和钢铁企业陆续释放减产信号的背景下,近期螺纹钢国际价格开始回升。与此同时,韩国政府计划对中国廉价钢铁加大制裁力度,因此韩国本土钢铁企业的业绩有望迎来恢复。 据全球经济数据平台Trading Economics 16日消息,5月螺纹钢期货价格近期涨至每吨3135元人民币,创下六周以来新高。市场普遍预计中国即将开启新一轮减产措施,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缓解迹象,多重因素共同推动钢价回暖。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ISA)近日表示,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为恢复供需平衡,中国正在积极推动钢铁产能的调控。CISA规划发展部部长王斌在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缺乏有效市场化机制的情况下,控制产量是稳定钢铁行业的重要工具。加强地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产能管理,有助于行业运营的稳定。” 此外,CISA再次强调,必须禁止企业之间以交易形式转让未使用的生产配额,以防止过度生产行为的发生。由此可见,CISA正在积极配合政府推进钢铁减产。此前,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在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表示,计划通过结构改革,解决钢铁行业的供给过剩问题。具体减产计划尚未出台,但市场普遍预计年内或削减5000万吨产量。 中国最大上市钢企宝钢也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预计根据政府报告内容执行相关减产计划。随着各国不断加大对中国钢铁的限制,中国钢铁企业正在加快出口步伐。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钢铁出口量达1046万吨,同比增长13.4%,创下2015年9月以来新高。 韩国对中国钢铁征收反倾销关税,因此中国钢铁对韩出口量明显下降。韩国钢铁协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中厚板(中板与厚板)对韩出口量为4.009万吨,同比骤减67.4%。其中厚板自4月底起临时反倾销关税最高达38.02%。同期,中国钢铁整体对韩出口量也从91.6757万吨降至77.2465万吨,减少约15.7%。 韩国政府目前还在对中国产热轧钢板展开反倾销调查,外界普遍预计未来中国钢铁进口量会持续减少。长期饱受中国廉价钢铁冲击的浦项制铁、现代制铁和东国制钢等韩国本土钢企或迎来业绩回暖。韩亚证券研究员朴成奉(音)表示,包括韩国在内的多国正在加速推进对中国钢铁的反倾销关税,预计下半年中国钢铁出口会出现大幅回落。
2025-05-16 23:31:43 -
LG生活健康押注"中低价"阵容 中国Z世代成增长突破口
随着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增速放缓,LG生活健康正通过强化中低价产品阵容,寻求在华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继通过高端宫廷护肤品牌“后(WHOO)”重塑品牌形象后,公司总裁李正爱开始构建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体系,聚焦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消费者日益突出的实用性需求。 自2023年上任以来,李正爱坚持以“后”为核心推进高端战略,重点提升中国业务的盈利能力与客户忠诚度。去年,通过焕新“天气丹”系列,公司在高端市场取得阶段性成果。数据显示,LG生活健康中国区去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4%,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显示出业务回暖的初步信号。 然而,伴随消费结构日益多元,仅依赖高端品牌已难以支撑整体业务扩张。业界普遍预计,李正爱将在巩固高端定位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低价产品布局,正式启动“高端+实用”双轨战略,拓宽客户基础,提升市场渗透率。 近期与大型零售渠道的合作也验证了这一转向。LG生活健康旗下品牌BEYOND日前携手易买得(E-Mart),推出超低价系列GLOW:UP by BEYOND。该系列共有8款产品,全部定价为4950韩元(约合人民币25元),涵盖基础护肤、眼部护理与夜间修护等核心品类。公司方面表示,通过简化包装、压缩营销预算,确保了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未来还将持续扩展这一类具备合理定价的产品线。 尽管该系列率先在韩国上市,但业内普遍认为,其核心意图在于为中国市场的中低价战略提前布局。韩亚证券预测,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05万亿韩元,同比下滑4%;但2025年第一季度有望同比回升3%。在“性价比”与“功能性”成为消费关键词的背景下,Z世代对实用型韩国美妆(K-Beauty)产品的接受度显著提升。 同时,中国化妆品主力消费人群也正从30至40岁女性逐步转向更年轻的10至20岁用户。麦肯锡报告指出,Z世代目前占中国总人口的17%,并已在线上实用型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以中低价产品提升品牌触达频率,再导流至高端品牌,成为吸引年轻用户的重要策略。 目前,中低价产品在LG生活健康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仍相对有限。据新韩投资证券数据,该类产品销售额占比维持在10%左右。但随着产品线扩展、跨境电商及内容营销持续推进,其增长潜力正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除BEYOND外,LG生活健康还积极通过VDL、希恩派(CNP)、菲诗小铺(The Face Shop)等旗下品牌布局中国天猫、抖音等主要线上平台,强化本地化运营。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多品牌、多价格带战略,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体市场占有率,也能增强品牌在不同消费者群体中的认知度与粘性。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对化妆品安全监管日益趋严,具备原料和品质优势的韩国企业正迎来结构性机遇。自去年12月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始实施新版《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通告》,对原料安全性与产品溯源体系提出更高标准。LG生活健康凭借其在广州及北京周边设有生产基地,并配备完善的质量验证体系,在应对相关监管收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韩国投资证券研究员金明珠(音)表示:“中国市场正在释放回暖信号。对于像LG生活健康这样高端产品占比较高的企业而言,市场的全面复苏将成为支撑其中长期估值的关键因素。” 在疫情后不断变化的新消费格局中,LG生活健康正通过更灵活的价格体系与多元化的产品战略,力图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重启增长引擎。由李正爱主导的“高端+实用”双轨布局,能否重新唤起中国消费者的关注,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025-05-14 20: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