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预期’新闻 133个
-
七成韩国国民对家庭经济状况持悲观态度 经济焦虑加剧
11日,首尔麻谷地区商业街景象【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每10名韩国国民中就有7名对家庭经济状况持悲观态度,物价上涨问题尤为突出。 韩国经济人协会(简称“韩经协”)面向1000名成年男女进行关于《民生经济现状及展望》的问卷调查,并于20日发布的结果显示,71.5%的受访者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同比有所恶化,仅28.5%的受访者表示有所改善。在经济困难原因方面,71.9%的受访者将"物价上涨"列为首要因素,其次为"收入减少"(11.9%)和"工作岗位不足及不稳定"(9.5%)。 在物价上涨的具体领域方面,72%的受访者认为"食品及外出就餐费"涨幅最大,其次为能源费用(11%)、租赁费(4.5%)和公共费用(3.4%)。据统计,54.1%的受访者表示"食品及外出就餐费"已成为最具负担的支出项目。 就业稳定性方面,43.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工作或事业状况"不稳定",而认为"稳定"的受访者仅占26.5%,“一般”占30.4%。对于未来一年家庭经济状况的预期,64.2%的受访者持悲观态度,预计将进一步恶化,仅35.8%的受访者表示乐观。 针对当前经济困境,58.4%的受访者认为在物价领域应采取“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化"措施;24.6%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强"针对弱势群体的就业岗位支援";在家庭负债领域,41.4%的受访者认为应实施"加强解决家庭负债增加因素(包括居住费、教育费、医疗费)"等。韩经协表示,在物价稳定和就业保障方面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民生经济稳定发展。
2025-03-21 00:58:06 -
去年韩国食品公司在华业绩分化 业界看好今年回暖前景
去年,韩国主要食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呈现两极分化。好丽友在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上双双实现强劲增长,而农心在规模扩张方面遭遇阻力,宾格瑞则错失了盈利机会。然而,随着中国政府推出经济刺激政策,加之“限韩令”有望解除的预期,业界对今年业绩回暖持乐观态度。 据食品业界20日消息,好丽友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1.270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3亿元),同比增长7.7%。同期营业利润增长10.4%,达到2439亿韩元。好丽友相关负责人表示:“零食店、散装市场等渠道的持续扩展,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好丽友中国法人将大型超市的供货模式从直接供货调整为通过中间批发商的间接供货。尽管业务结构调整初期业绩有所波动,但通过积极的营销策略,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心中国法人去年在规模扩张方面表现不佳,但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去年销售额为3549亿韩元,同比下降5%,成为农心所有海外市场中降幅最大的地区。分析认为,这主要受中国在线渠道销售下滑的影响。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内需低迷的背景下,我们更注重盈利能力而非规模扩张。同时,在线渠道销售在供应链模式的调整过程中出现放缓。” 三养食品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大幅增长75%。公司表示,通过加强火鸡面品牌的本地化产品开发以及其他定制化策略,成功推动了销售增长。 宾格瑞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421亿韩元,同比增长10.6%,但净利润仅为1.6亿韩元,同比下降92.4%。宾格瑞相关负责人表示:“物流成本上升以及为提升销售额而增加的营销费用导致利润下滑。公司计划今年以销售额增长为基础,通过提升本地盈利能力的策略巩固市场地位。” 展望今年,韩国食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表现充满信心。三养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限韩令’解除,韩国文化内容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有望激发消费者对韩国食品的兴趣,从而推动销售增长。” 此外,也有分析指出,海外法人的产品价格可能会有所上调。IBK投资证券分析师金泰焕(音)预测:“随着美国等国家关税政策的变化,食品公司可能会提高海外市场产品的价格。” 好丽友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图片来源 好丽友】
2025-03-21 00:10:20 -
韩国流通业借"限量销售"破局 内需低迷下掀起抢购潮
在当前内需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韩国流通行业正通过“限量销售”策略寻求突破,以吸引消费者、拓展新店铺及服务。 据流通业界20日消息,韩国仓储式超市易买得Traders在筹备麻谷店开业时,精准定位其在消费者心中的“酒类圣地”形象,推出该店专属的限量版威士忌“Kimchangsoo威士忌单桶蛇年版”。该产品在开业30分钟内即售罄,市场反响热烈。“Kimchangsoo威士忌”因限量小批量生产,在威士忌收藏界享有盛誉。 食品企业乐天沃食品(Wellfood)通过限量产品强化品牌形象,顺应“地方经济”消费趋势。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在上市一个多月内即售罄,远超原定三个月的销售预期。作为乐天沃食品与行政安全部、扶余郡联合推进的“美味韩国共赢之路”项目之一,该系列将扶余特产板栗融入9款代表性产品,部分渠道供不应求,市场反响积极。 此外,乐天沃食品携手济州市本地咖啡品牌“石头翁马卡龙”推出的“迷你梦雪石头翁马卡龙”亦在上市两周内售罄。业内人士指出,食品糕点类限量产品通常按照三个月的运营周期生产,而该产品库存消耗速度超预期7倍,显示出限量销售的市场认可度。 在时尚领域,Musinsa自2023年起推出抽签式限量购买服务“Musinsa Drop”,不仅涵盖大众消费品,还针对行业爱好者群体推出特色商品,实现差异化竞争。近期,Musinsa通过明星知识产权(IP)商品发售吸引新客,并带动外国消费者增长。本月10日至16日,Musinsa在“圣水店@大林仓库”举办K-POP偶像Lisa个人专辑的快闪活动,首日即有数百名粉丝凌晨排队。受活动成功带动,该期间到访“圣水店@大林仓库”的外国消费者数量较上月同期增长2.3倍。 电商平台ABLY则借助甜点限量销售扩大食品品类版图。自去年4月起,ABLY推出“接力甜点快闪店”,在线销售“万东糕点”和“大象贝果”等知名线下甜点品牌的产品,并引入定点取货服务。今年1月举行的第八次快闪活动交易额较首场增长5倍,已发展为固定项目。得益于此,ABLY食品品类今年2月交易额同比增长95%。 业内人士分析称,限量销售在内需低迷时期有助于打破固化的消费模式,并激发整体购买力。同时,精准定位目标群体的营销效应已成为企业提升品牌热度的重要手段。随着限量销售策略的不断深化,流通行业有望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新的增长点。 乐天Wellfood于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图片来源 乐天Wellfood】
2025-03-20 20:01:25 -
新世界阿里巴巴合资公司审批遇阻 年内成立存变数
韩国新世界集团与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合资设立的“Grand Opus Holding”(暂定名)公司的成立时间可能推迟。两家公司原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合资公司设立,但由于韩国公正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公正委”)的企业合并审批程序比预期更长,年内能否正式成立仍存变数。 据韩国流通行业及公正委相关人士16日消息,新世界与阿里巴巴于1月24日提交企业合并审查申请,但截至目前,公正委尚未正式启动审批流程。公正委表示,企业合并审查的法定期限为30天,但可根据情况延长至90天。 然而,若公正委要求企业补充资料,在补充资料提交完成前,审批程序不会进入正式审查阶段。目前,由于新世界尚未提交公正委要求的补充材料,30天的法定审查期仍未开始。 如果新世界提交的补充材料仍未达到审查标准,公正委可能再次退回材料,这将进一步推迟正式审批时间。一旦正式进入审查阶段,公正委仍有可能要求额外资料,导致审批时间继续延长。过往重大企业合并审查案例中,公正委曾花费一年以上的时间进行审核。 据悉,新世界集团旗下的易买得于2月25日完成了对其特设法人“Emerald SPV”的合并,简化了控股结构。此前,阿里巴巴旗下的Grand Opus Holding已向公正委提交企业合并申请,一旦该申请获批,双方将以50:50的持股比例共同控制该合资公司,Gmarket和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的100%股权将归其所有。合并后,Gmarket与全球速卖通仍将保持各自平台的独立运营。 此次合资被视为两大企业在韩国市场寻求协同效应的关键布局。新世界希望借助阿里巴巴的全球大数据资源优化商品企划,同时扩大Gmarket卖家的海外销售渠道。而全球速卖通则计划利用Gmarket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体系提升生鲜配送能力。 然而,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新世界可能在合资公司运营两至三年后,将Gmarket业绩改善后再将其股份出售给阿里巴巴。新世界2021年以3.4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1亿元)收购Gmarket,但自2022年以来,该公司累计亏损已超过1600亿韩元,市场估值也有所下降。 业内普遍认为,鉴于韩国电商市场Coupang(24.5%)和NAVER(23.3%)占据主导地位,新世界与阿里巴巴的合资案难以构成市场垄断。然而,若公正委将审查重点集中在全球速卖通在韩国“海外直购(跨境电商)”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则不排除以竞争限制为由拒绝审批的可能性。 对此,公正委表示,目前尚无法判断该案的审查结果及时间安排,未来将依据《公平交易法》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严谨审查。公正委相关人士强调:“考虑到本次合资可能对韩国电商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将从竞争环境、公平交易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目前无法就审批期限及结果作出任何断言。” 【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3-16 23:25:09 -
国际油价创三年新低 韩国炼油行业盈利前景看好
随着国际油价跌至三年新低,决定炼油企业盈利能力的炼油利润率呈现上升趋势,为韩国炼油行业带来乐观预期。 据业界13日消息,今年综合炼油利润率持续攀升,从1月的每桶3.2美元上涨至2月的每桶4.9美元,并在3月进一步升至每桶7.6美元。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炼油利润率环比上涨2.1美元,达到每桶8.7美元。 炼油利润率是衡量炼油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石油产品价格减去原油成本、运输及运营费用后的差额。业内普遍认为,每桶4至5美元是炼油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市场分析指出,多重因素推动炼油利润率持续向好。首先,国际油价短期内预计将维持低位运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已表态将增加石油产量,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OPEC+计划于下月解除减产措施,预计全球原油供应将进一步增加。其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抑制了原油需求。数据显示,国际油价基准布伦特原油5日收于每桶68.33美元,创2021年12月以来新低。 从供需结构来看,今年全球炼油产能净增规模受限,供应压力有所缓解。国际能源署(IEA)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今年石油需求将增加110万至140万桶,但净增设规模仅约30万桶。 此外,俄乌冲突缓和的预期增强了市场对俄罗斯原油供应恢复的期待。此前,俄罗斯以低价向中国、印度等国出口原油,导致未进口俄罗斯原油的韩国炼油企业成本竞争力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原油征收关税的政策也为韩国炼油行业带来利好。美国每日从加拿大进口400万桶原油,从墨西哥进口40万桶原油,关税政策导致美国炼油厂开工率下降。有分析指出,受关税影响无法出口美国的加拿大原油可能转向亚洲市场。与中东原油相比,加拿大原油价格每桶低约15美元,这将显著提升亚洲炼油企业的成本优势。 SK Innovation在上个月第四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部分加拿大原油可能流向亚洲市场,这将对我们的业务产生积极影响。”韩亚证券研究员尹在成(音)分析称:“油价的稳定将有助于缓解全球通胀和利率压力,推动需求逐步复苏。同时,中国为应对贸易战而实施的内需刺激政策也将成为利好因素。” 首尔市某加油站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20:25:46 -
特朗普关税风暴来袭 PC企业被迫涨价或调整生产布局
今年,受人工智能(AI)PC需求增长的推动,笔记本电脑市场原本有望强势反弹。然而,美国突如其来的关税政策让PC企业不得不下调业务预期。面对关税冲击导致的盈利能力下降风险,全球PC企业正在加快应对措施,包括将生产工厂迁往美国或提高美国市场产品售价。 据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于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预计同比下降7.9%。2024年第四季度,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PC经销商提前大量囤货,导致今年以来订单减少。与此同时,市场寄予厚望的设备更换需求增长迟缓,PC经销商在追加订单方面保持谨慎。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给刚露出复苏迹象的笔记本市场泼了一盆冷水。美国政府自2月4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关税,3月3日进一步加征10%,使总税率达到20%。中国是全球笔记本电脑的主要生产地,全球约89%的笔记本电脑产自中国。 市场原本预计,受Windows 10停止服务及AI PC需求增长的双重推动,2025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将同比增长4%以上。然而,随着关税负担加重,PC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乐观情绪降温。 全球第二大PC制造商惠普(HP)已表示,关税对公司业绩将产生负面影响。在2月27日(当地时间)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2至4月)财报展望中,惠普给出了低于市场预期的盈利指引,并指出:“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以及零部件成本上升正在压缩利润空间。” 全球PC市场排名第一的联想(Lenovo)也受到了关税影响。由于其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大幅增加库存,以应对新关税政策。分析师预计,这一库存调整将导致2025年第一季度联想PC出货量大幅下降。 面对关税冲击,PC企业正加速调整生产布局。一些企业计划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至其他国家,或直接提高美国市场产品价格。 惠普正考虑将部分制造工厂迁至美国,以符合特朗普的“美国制造”(Made in America)政策。公司CEO恩里克·洛雷斯表示:“到2025财年末(10月31日),惠普将在北美市场销售的中国制造产品比例减少至10%以下,并考虑在美国进行生产。”不过,他也强调:“如果将制造基地迁往美国,不仅需要调整组装流程,还需重新建立零部件供应链,因此这一评估将需要较长时间。” 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仍在持续扩大,其潜在影响不容忽视。目前,美国政府已三度推迟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实施25%关税,而墨西哥也是PC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联想在墨西哥运营着大规模服务器组装工厂,惠普近年来也在墨西哥扩大PC生产,并逐步将部分笔记本电脑制造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洛雷斯表示:“如果(墨西哥等地)被加征额外关税,我们会像调整中国供应链一样进行风险管理,并根据需要采取成本优化及价格调整措施。”此外,惠普计划在2025年内裁员最多2000人以降低运营成本。 中国台湾PC制造商宏碁(Acer) 也宣布,将在美国市场上调笔记本电脑售价10%,若关税进一步上升,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明星产品AI PC本身成本已经较高,如今再叠加关税,企业必须尽快制定应对方案。可以预见,美国市场的PC价格上涨只是时间问题。” 3月3日,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联想Yoga太阳能笔记本电脑亮相。【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3-12 00:57:39 -
《编号17》北美强势登顶 票房前景仍受关注
韩国导演奉俊昊的新作《编号17》上周末登顶北美票房榜,成为首位取得这一成就的韩国导演。然而,尽管影片在北美及全球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成绩,其首周表现仍未能达到预期。分析人士指出,影片或难以收回巨额制作成本和营销费用。 根据美国票房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当地时间9日发布的数据,《编号17》于3月7日上映,首个周末三天在北美的3807家影院斩获1910万美元票房,成功登顶北美票房榜。北美以外市场票房收入达342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达5330万美元。其中,韩国市场表现突出,首周票房达900万美元,法国(290万美元)和英国(270万美元)同样贡献了不俗的成绩。 然而,此前业内预计该片首周北美票房或达2000万美元,实际成绩略低于预期。好莱坞媒体指出,影片当前的票房表现难以覆盖华纳兄弟影业投入的1.18亿美元制作成本。此外,美国《综艺》杂志援引业内人士观点称,《编号17》还额外投入了8000万美元用于营销。业内估算,影片需在全球范围内累计票房达到2.75亿至3亿美元,才能在院线上映期间实现盈利。 在观众评价方面,《编号17》在市场调研机构CinemaScore的现场观众调查中获得B级评分,低于多数主要卖座影片通常获得的A级评价。在美国影视评分网站烂番茄上,截至当地时间9日下午,该片获得79%的影评人好评和73%的普通观众好评。 相比之下,奉俊昊执导的前作《寄生虫》在该网站上获得了99%的影评人好评和95%的观众好评。然而,北美观众对《编号17》的评分则低于其其他作品,如《杀人回忆》(92%)和《母亲》(89%),仅接近《雪国列车》(72%)的评分水平。 尽管面临挑战,华纳兄弟全球发行总裁杰夫·戈德斯坦对影片的未来表现仍保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全球5300万美元的开局是个不错的数字,尽管与成本相比,挑战依然存在。” 美联社报道称,未来几周内,《编号17》将面临的竞争较少,制片方正寻求“长期战略”。上周末,北美影市的竞争对手《美国队长4》已上映近一个月,而新上映的大片只有《编号17》一部。在票房排行榜上,《美国队长4》被《编号17》挤下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最后的呼吸》《怪猴》和《帕丁顿熊3:秘鲁大冒险》等影片。 《编号17》是奉俊昊自2020年凭借《寄生虫》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后,时隔五年推出的新作,因此在好莱坞备受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寄生虫》在2020年2月获得奥斯卡奖后,曾在北美影院票房逆袭,突破外语片局限,一度登上单日票房排行榜第四位。 在电影《编号17》的拍摄现场,导演奉俊昊与演员进行交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1 00:15:24 -
比亚迪ATTO 3在韩交付无期 补贴受阻引消费者不满
比亚迪(BYD)在韩国上市的首款电动汽车ATTO 3交付日期迟迟未定,原因在于比亚迪准备不足,导致补贴审批流程未能顺利进行。对于比亚迪韩国未履行承诺的交付时间,消费者的不满情绪正在逐渐加剧。 据汽车业界6日消息,比亚迪韩国上月底向韩国环境部提交紧凑型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ATTO 3的补贴审批材料。按照正常流程,从材料提交到补贴核算一般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但ATTO 3的具体进度尚不明朗。 韩国政府今年修改电动汽车补贴发放规定,要求车辆必须符合产品责任保险、具备电池充电状态(SoC)查询功能等条件,才能获得补贴。ATTO 3原本并未配备SoC查询功能,导致无法及时申请补贴。比亚迪方面对此提交承诺书,称未来会通过软件更新添加SoC查询功能。 实际上,比亚迪向环境部提交文件承诺达到补贴发放标准,与环境部是否认可比亚迪的承诺,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如果环境部认定承诺书不足以满足补贴要求,最坏的情况下,ATTO 3可能无法获得任何补贴。如此一来,比亚迪韩国宣传的“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电动汽车”或成为空谈。 此外,ATTO 3尚未完成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环境友好型汽车标准认证。目前车辆交付一再推迟,从中国运抵韩国的车辆依旧滞留在平泽港,消费者的不满情绪也不断积累。比亚迪韩国今年1月正式宣布进军韩国电动汽车市场,并以ATTO 3作为首款销售车型。当时,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表示,2月即可开始交付。 部分消费者对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有所顾虑,但适用补贴后,ATTO 3的价格降至3000万韩元以下,性价比优势吸引不少消费者。ATTO 3在开启预售一周内即获1000份订单,市场反响超出预期。目前,比亚迪准备不足导致ATTO 3交付延期,准确交付时间尚无法确定。 与此同时,比亚迪韩国应对交付延期的方式也饱受批评。公司未发布详细说明或正式公告,仅通过经销商反复传达“请耐心等待”,进一步加剧消费者的不满。部分预购客户已向韩国国民申诉中心和韩国消费者院提交投诉。 截至5日,比亚迪韩国官网上仍未发布任何关于ATTO 3交付延期的公告。车辆滞留平泽港已达四个月之久,市场对于比亚迪是否在韩销售库存旧款ATTO 3,以及长期滞留可能导致车辆品质下降等问题的担忧也在扩大。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1000份预售订单足以证明,消费者对中国品牌存有顾虑,但对高性价比电动汽车的需求旺盛,比亚迪自身准备不足导致消费者信赖丧失,无疑是一个重大失误。他还补充称,品牌信任度下降可能会对未来即将上市的Seal、Sealion 7等车型造成负面影响。 比亚迪韩国新车发布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19:10:45 -
韩国去年人均国民收入出炉 排名主要国家第6位超日台
据韩国银行(央行)5日发表的《2024年第4季度及去年国民收入》,初步核实去年韩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3.662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6.6万元),同比增幅为1.2%。按照韩元计算为4995.5万韩元,同比增长5.7%。受韩元贬值影响,以美元计算的国民收入增幅明显低于以韩元标准计算的数值。 去年第四季度和全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DP)初步统计为0.1%和2%,符合预期。 韩国人均GNI自2014年首次突破3万美元大关后持续上升,2021年曾达到3.7898万美元的峰值。但2022年因韩元急剧贬值回落至3.5万美元左右,此后2023年和去年虽先后增长2.7%和1.2%,但仍徘徊于3.6万美元上下。 央行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国台湾官方统计,去年人均GNI为3.5188万美元,日本根据公开数据结合汇率和人口推算大约略高于3.45万美元。韩国的人均GNI将高于中国台湾和日本。 央行称,去年韩元、日元和新台币的贬值率分别为4.3%、7.4%和3%。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韩国的人均GNI仅次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虽然意大利尚未公布人均GNI数据,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大约为3.85万美元左右。 对于韩国人均GNI将于何时突破4万美元大关的问题,央行表示IMF去年曾预测韩国人均GNI将于2027年达到4.1万美元,但综合考虑汇率波动性风险进一步扩大等因素,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去年韩国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同比上升4.1%,创下自1998年(4.5%)金融危机后的最高水平。GDP平减指数是指未剔除价格变动的GDP与剔除价格变动的GDP之比,综合反映一国包括进出口在内的价格变动总体水平。 韩国人均GNI去年排名主要国家第6位。【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05 20:29:55 -
韩国股市面临下行压力 市场关注美国关税政策
28日,韩国股市预计将承受下行压力,市场主要关注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政策,尤其是这些关税预计将于下月4日直接生效,且无需国家间谈判。隔夜纽约股市表现不佳,纳斯达克指数暴跌2.78%,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分别下跌0.45%和1.59%。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重申,将于下月4日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并警告可能对中国加征10%的额外关税,这一举措似乎打压了市场的投资情绪。 避险情绪进一步加剧,美元指数(DXY)上涨至107.226,突破了107关口,为约一周以来的最高点。尤其是英伟达,因其2月至4月的总利润率指引低于预期,市场对其增长放缓表示担忧,股价开盘后下跌,跌幅逐渐扩大,最终以8.48%大幅下跌收盘。 随着美国关税生效日期临近,市场对美国可能正式启动贸易战的警觉性升高,且这一风险预期与之前市场预期有所不同。前一交易日,韩元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涨9.9韩元,收于1443韩元,显示金融市场情绪的变化。 此外,由于月底除息因素影响,前一交易日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下跌19.34点(0.73%),收于2621.75点。Kiwoom证券研究员韩智英(音)表示:“关税相关的新闻将继续引发股市波动,尽管如此,股市已逐渐适应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效应。” 27日,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1 02:21:39
-
七成韩国国民对家庭经济状况持悲观态度 经济焦虑加剧
11日,首尔麻谷地区商业街景象【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每10名韩国国民中就有7名对家庭经济状况持悲观态度,物价上涨问题尤为突出。 韩国经济人协会(简称“韩经协”)面向1000名成年男女进行关于《民生经济现状及展望》的问卷调查,并于20日发布的结果显示,71.5%的受访者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同比有所恶化,仅28.5%的受访者表示有所改善。在经济困难原因方面,71.9%的受访者将"物价上涨"列为首要因素,其次为"收入减少"(11.9%)和"工作岗位不足及不稳定"(9.5%)。 在物价上涨的具体领域方面,72%的受访者认为"食品及外出就餐费"涨幅最大,其次为能源费用(11%)、租赁费(4.5%)和公共费用(3.4%)。据统计,54.1%的受访者表示"食品及外出就餐费"已成为最具负担的支出项目。 就业稳定性方面,43.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工作或事业状况"不稳定",而认为"稳定"的受访者仅占26.5%,“一般”占30.4%。对于未来一年家庭经济状况的预期,64.2%的受访者持悲观态度,预计将进一步恶化,仅35.8%的受访者表示乐观。 针对当前经济困境,58.4%的受访者认为在物价领域应采取“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化"措施;24.6%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强"针对弱势群体的就业岗位支援";在家庭负债领域,41.4%的受访者认为应实施"加强解决家庭负债增加因素(包括居住费、教育费、医疗费)"等。韩经协表示,在物价稳定和就业保障方面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民生经济稳定发展。
2025-03-21 00:58:06 -
去年韩国食品公司在华业绩分化 业界看好今年回暖前景
去年,韩国主要食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呈现两极分化。好丽友在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上双双实现强劲增长,而农心在规模扩张方面遭遇阻力,宾格瑞则错失了盈利机会。然而,随着中国政府推出经济刺激政策,加之“限韩令”有望解除的预期,业界对今年业绩回暖持乐观态度。 据食品业界20日消息,好丽友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1.270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3亿元),同比增长7.7%。同期营业利润增长10.4%,达到2439亿韩元。好丽友相关负责人表示:“零食店、散装市场等渠道的持续扩展,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好丽友中国法人将大型超市的供货模式从直接供货调整为通过中间批发商的间接供货。尽管业务结构调整初期业绩有所波动,但通过积极的营销策略,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心中国法人去年在规模扩张方面表现不佳,但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去年销售额为3549亿韩元,同比下降5%,成为农心所有海外市场中降幅最大的地区。分析认为,这主要受中国在线渠道销售下滑的影响。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内需低迷的背景下,我们更注重盈利能力而非规模扩张。同时,在线渠道销售在供应链模式的调整过程中出现放缓。” 三养食品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大幅增长75%。公司表示,通过加强火鸡面品牌的本地化产品开发以及其他定制化策略,成功推动了销售增长。 宾格瑞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421亿韩元,同比增长10.6%,但净利润仅为1.6亿韩元,同比下降92.4%。宾格瑞相关负责人表示:“物流成本上升以及为提升销售额而增加的营销费用导致利润下滑。公司计划今年以销售额增长为基础,通过提升本地盈利能力的策略巩固市场地位。” 展望今年,韩国食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表现充满信心。三养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限韩令’解除,韩国文化内容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有望激发消费者对韩国食品的兴趣,从而推动销售增长。” 此外,也有分析指出,海外法人的产品价格可能会有所上调。IBK投资证券分析师金泰焕(音)预测:“随着美国等国家关税政策的变化,食品公司可能会提高海外市场产品的价格。” 好丽友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图片来源 好丽友】
2025-03-21 00:10:20 -
韩国流通业借"限量销售"破局 内需低迷下掀起抢购潮
在当前内需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韩国流通行业正通过“限量销售”策略寻求突破,以吸引消费者、拓展新店铺及服务。 据流通业界20日消息,韩国仓储式超市易买得Traders在筹备麻谷店开业时,精准定位其在消费者心中的“酒类圣地”形象,推出该店专属的限量版威士忌“Kimchangsoo威士忌单桶蛇年版”。该产品在开业30分钟内即售罄,市场反响热烈。“Kimchangsoo威士忌”因限量小批量生产,在威士忌收藏界享有盛誉。 食品企业乐天沃食品(Wellfood)通过限量产品强化品牌形象,顺应“地方经济”消费趋势。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在上市一个多月内即售罄,远超原定三个月的销售预期。作为乐天沃食品与行政安全部、扶余郡联合推进的“美味韩国共赢之路”项目之一,该系列将扶余特产板栗融入9款代表性产品,部分渠道供不应求,市场反响积极。 此外,乐天沃食品携手济州市本地咖啡品牌“石头翁马卡龙”推出的“迷你梦雪石头翁马卡龙”亦在上市两周内售罄。业内人士指出,食品糕点类限量产品通常按照三个月的运营周期生产,而该产品库存消耗速度超预期7倍,显示出限量销售的市场认可度。 在时尚领域,Musinsa自2023年起推出抽签式限量购买服务“Musinsa Drop”,不仅涵盖大众消费品,还针对行业爱好者群体推出特色商品,实现差异化竞争。近期,Musinsa通过明星知识产权(IP)商品发售吸引新客,并带动外国消费者增长。本月10日至16日,Musinsa在“圣水店@大林仓库”举办K-POP偶像Lisa个人专辑的快闪活动,首日即有数百名粉丝凌晨排队。受活动成功带动,该期间到访“圣水店@大林仓库”的外国消费者数量较上月同期增长2.3倍。 电商平台ABLY则借助甜点限量销售扩大食品品类版图。自去年4月起,ABLY推出“接力甜点快闪店”,在线销售“万东糕点”和“大象贝果”等知名线下甜点品牌的产品,并引入定点取货服务。今年1月举行的第八次快闪活动交易额较首场增长5倍,已发展为固定项目。得益于此,ABLY食品品类今年2月交易额同比增长95%。 业内人士分析称,限量销售在内需低迷时期有助于打破固化的消费模式,并激发整体购买力。同时,精准定位目标群体的营销效应已成为企业提升品牌热度的重要手段。随着限量销售策略的不断深化,流通行业有望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新的增长点。 乐天Wellfood于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图片来源 乐天Wellfood】
2025-03-20 20:01:25 -
新世界阿里巴巴合资公司审批遇阻 年内成立存变数
韩国新世界集团与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合资设立的“Grand Opus Holding”(暂定名)公司的成立时间可能推迟。两家公司原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合资公司设立,但由于韩国公正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公正委”)的企业合并审批程序比预期更长,年内能否正式成立仍存变数。 据韩国流通行业及公正委相关人士16日消息,新世界与阿里巴巴于1月24日提交企业合并审查申请,但截至目前,公正委尚未正式启动审批流程。公正委表示,企业合并审查的法定期限为30天,但可根据情况延长至90天。 然而,若公正委要求企业补充资料,在补充资料提交完成前,审批程序不会进入正式审查阶段。目前,由于新世界尚未提交公正委要求的补充材料,30天的法定审查期仍未开始。 如果新世界提交的补充材料仍未达到审查标准,公正委可能再次退回材料,这将进一步推迟正式审批时间。一旦正式进入审查阶段,公正委仍有可能要求额外资料,导致审批时间继续延长。过往重大企业合并审查案例中,公正委曾花费一年以上的时间进行审核。 据悉,新世界集团旗下的易买得于2月25日完成了对其特设法人“Emerald SPV”的合并,简化了控股结构。此前,阿里巴巴旗下的Grand Opus Holding已向公正委提交企业合并申请,一旦该申请获批,双方将以50:50的持股比例共同控制该合资公司,Gmarket和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的100%股权将归其所有。合并后,Gmarket与全球速卖通仍将保持各自平台的独立运营。 此次合资被视为两大企业在韩国市场寻求协同效应的关键布局。新世界希望借助阿里巴巴的全球大数据资源优化商品企划,同时扩大Gmarket卖家的海外销售渠道。而全球速卖通则计划利用Gmarket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体系提升生鲜配送能力。 然而,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新世界可能在合资公司运营两至三年后,将Gmarket业绩改善后再将其股份出售给阿里巴巴。新世界2021年以3.4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1亿元)收购Gmarket,但自2022年以来,该公司累计亏损已超过1600亿韩元,市场估值也有所下降。 业内普遍认为,鉴于韩国电商市场Coupang(24.5%)和NAVER(23.3%)占据主导地位,新世界与阿里巴巴的合资案难以构成市场垄断。然而,若公正委将审查重点集中在全球速卖通在韩国“海外直购(跨境电商)”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则不排除以竞争限制为由拒绝审批的可能性。 对此,公正委表示,目前尚无法判断该案的审查结果及时间安排,未来将依据《公平交易法》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严谨审查。公正委相关人士强调:“考虑到本次合资可能对韩国电商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将从竞争环境、公平交易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目前无法就审批期限及结果作出任何断言。” 【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3-16 23:25:09 -
国际油价创三年新低 韩国炼油行业盈利前景看好
随着国际油价跌至三年新低,决定炼油企业盈利能力的炼油利润率呈现上升趋势,为韩国炼油行业带来乐观预期。 据业界13日消息,今年综合炼油利润率持续攀升,从1月的每桶3.2美元上涨至2月的每桶4.9美元,并在3月进一步升至每桶7.6美元。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炼油利润率环比上涨2.1美元,达到每桶8.7美元。 炼油利润率是衡量炼油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石油产品价格减去原油成本、运输及运营费用后的差额。业内普遍认为,每桶4至5美元是炼油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市场分析指出,多重因素推动炼油利润率持续向好。首先,国际油价短期内预计将维持低位运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已表态将增加石油产量,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OPEC+计划于下月解除减产措施,预计全球原油供应将进一步增加。其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抑制了原油需求。数据显示,国际油价基准布伦特原油5日收于每桶68.33美元,创2021年12月以来新低。 从供需结构来看,今年全球炼油产能净增规模受限,供应压力有所缓解。国际能源署(IEA)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今年石油需求将增加110万至140万桶,但净增设规模仅约30万桶。 此外,俄乌冲突缓和的预期增强了市场对俄罗斯原油供应恢复的期待。此前,俄罗斯以低价向中国、印度等国出口原油,导致未进口俄罗斯原油的韩国炼油企业成本竞争力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原油征收关税的政策也为韩国炼油行业带来利好。美国每日从加拿大进口400万桶原油,从墨西哥进口40万桶原油,关税政策导致美国炼油厂开工率下降。有分析指出,受关税影响无法出口美国的加拿大原油可能转向亚洲市场。与中东原油相比,加拿大原油价格每桶低约15美元,这将显著提升亚洲炼油企业的成本优势。 SK Innovation在上个月第四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部分加拿大原油可能流向亚洲市场,这将对我们的业务产生积极影响。”韩亚证券研究员尹在成(音)分析称:“油价的稳定将有助于缓解全球通胀和利率压力,推动需求逐步复苏。同时,中国为应对贸易战而实施的内需刺激政策也将成为利好因素。” 首尔市某加油站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20:25:46 -
特朗普关税风暴来袭 PC企业被迫涨价或调整生产布局
今年,受人工智能(AI)PC需求增长的推动,笔记本电脑市场原本有望强势反弹。然而,美国突如其来的关税政策让PC企业不得不下调业务预期。面对关税冲击导致的盈利能力下降风险,全球PC企业正在加快应对措施,包括将生产工厂迁往美国或提高美国市场产品售价。 据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于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预计同比下降7.9%。2024年第四季度,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PC经销商提前大量囤货,导致今年以来订单减少。与此同时,市场寄予厚望的设备更换需求增长迟缓,PC经销商在追加订单方面保持谨慎。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给刚露出复苏迹象的笔记本市场泼了一盆冷水。美国政府自2月4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关税,3月3日进一步加征10%,使总税率达到20%。中国是全球笔记本电脑的主要生产地,全球约89%的笔记本电脑产自中国。 市场原本预计,受Windows 10停止服务及AI PC需求增长的双重推动,2025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将同比增长4%以上。然而,随着关税负担加重,PC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乐观情绪降温。 全球第二大PC制造商惠普(HP)已表示,关税对公司业绩将产生负面影响。在2月27日(当地时间)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2至4月)财报展望中,惠普给出了低于市场预期的盈利指引,并指出:“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以及零部件成本上升正在压缩利润空间。” 全球PC市场排名第一的联想(Lenovo)也受到了关税影响。由于其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大幅增加库存,以应对新关税政策。分析师预计,这一库存调整将导致2025年第一季度联想PC出货量大幅下降。 面对关税冲击,PC企业正加速调整生产布局。一些企业计划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至其他国家,或直接提高美国市场产品价格。 惠普正考虑将部分制造工厂迁至美国,以符合特朗普的“美国制造”(Made in America)政策。公司CEO恩里克·洛雷斯表示:“到2025财年末(10月31日),惠普将在北美市场销售的中国制造产品比例减少至10%以下,并考虑在美国进行生产。”不过,他也强调:“如果将制造基地迁往美国,不仅需要调整组装流程,还需重新建立零部件供应链,因此这一评估将需要较长时间。” 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仍在持续扩大,其潜在影响不容忽视。目前,美国政府已三度推迟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实施25%关税,而墨西哥也是PC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联想在墨西哥运营着大规模服务器组装工厂,惠普近年来也在墨西哥扩大PC生产,并逐步将部分笔记本电脑制造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洛雷斯表示:“如果(墨西哥等地)被加征额外关税,我们会像调整中国供应链一样进行风险管理,并根据需要采取成本优化及价格调整措施。”此外,惠普计划在2025年内裁员最多2000人以降低运营成本。 中国台湾PC制造商宏碁(Acer) 也宣布,将在美国市场上调笔记本电脑售价10%,若关税进一步上升,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明星产品AI PC本身成本已经较高,如今再叠加关税,企业必须尽快制定应对方案。可以预见,美国市场的PC价格上涨只是时间问题。” 3月3日,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联想Yoga太阳能笔记本电脑亮相。【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3-12 00:57:39 -
《编号17》北美强势登顶 票房前景仍受关注
韩国导演奉俊昊的新作《编号17》上周末登顶北美票房榜,成为首位取得这一成就的韩国导演。然而,尽管影片在北美及全球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成绩,其首周表现仍未能达到预期。分析人士指出,影片或难以收回巨额制作成本和营销费用。 根据美国票房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当地时间9日发布的数据,《编号17》于3月7日上映,首个周末三天在北美的3807家影院斩获1910万美元票房,成功登顶北美票房榜。北美以外市场票房收入达342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达5330万美元。其中,韩国市场表现突出,首周票房达900万美元,法国(290万美元)和英国(270万美元)同样贡献了不俗的成绩。 然而,此前业内预计该片首周北美票房或达2000万美元,实际成绩略低于预期。好莱坞媒体指出,影片当前的票房表现难以覆盖华纳兄弟影业投入的1.18亿美元制作成本。此外,美国《综艺》杂志援引业内人士观点称,《编号17》还额外投入了8000万美元用于营销。业内估算,影片需在全球范围内累计票房达到2.75亿至3亿美元,才能在院线上映期间实现盈利。 在观众评价方面,《编号17》在市场调研机构CinemaScore的现场观众调查中获得B级评分,低于多数主要卖座影片通常获得的A级评价。在美国影视评分网站烂番茄上,截至当地时间9日下午,该片获得79%的影评人好评和73%的普通观众好评。 相比之下,奉俊昊执导的前作《寄生虫》在该网站上获得了99%的影评人好评和95%的观众好评。然而,北美观众对《编号17》的评分则低于其其他作品,如《杀人回忆》(92%)和《母亲》(89%),仅接近《雪国列车》(72%)的评分水平。 尽管面临挑战,华纳兄弟全球发行总裁杰夫·戈德斯坦对影片的未来表现仍保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全球5300万美元的开局是个不错的数字,尽管与成本相比,挑战依然存在。” 美联社报道称,未来几周内,《编号17》将面临的竞争较少,制片方正寻求“长期战略”。上周末,北美影市的竞争对手《美国队长4》已上映近一个月,而新上映的大片只有《编号17》一部。在票房排行榜上,《美国队长4》被《编号17》挤下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最后的呼吸》《怪猴》和《帕丁顿熊3:秘鲁大冒险》等影片。 《编号17》是奉俊昊自2020年凭借《寄生虫》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后,时隔五年推出的新作,因此在好莱坞备受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寄生虫》在2020年2月获得奥斯卡奖后,曾在北美影院票房逆袭,突破外语片局限,一度登上单日票房排行榜第四位。 在电影《编号17》的拍摄现场,导演奉俊昊与演员进行交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1 00:15:24 -
比亚迪ATTO 3在韩交付无期 补贴受阻引消费者不满
比亚迪(BYD)在韩国上市的首款电动汽车ATTO 3交付日期迟迟未定,原因在于比亚迪准备不足,导致补贴审批流程未能顺利进行。对于比亚迪韩国未履行承诺的交付时间,消费者的不满情绪正在逐渐加剧。 据汽车业界6日消息,比亚迪韩国上月底向韩国环境部提交紧凑型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ATTO 3的补贴审批材料。按照正常流程,从材料提交到补贴核算一般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但ATTO 3的具体进度尚不明朗。 韩国政府今年修改电动汽车补贴发放规定,要求车辆必须符合产品责任保险、具备电池充电状态(SoC)查询功能等条件,才能获得补贴。ATTO 3原本并未配备SoC查询功能,导致无法及时申请补贴。比亚迪方面对此提交承诺书,称未来会通过软件更新添加SoC查询功能。 实际上,比亚迪向环境部提交文件承诺达到补贴发放标准,与环境部是否认可比亚迪的承诺,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如果环境部认定承诺书不足以满足补贴要求,最坏的情况下,ATTO 3可能无法获得任何补贴。如此一来,比亚迪韩国宣传的“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电动汽车”或成为空谈。 此外,ATTO 3尚未完成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环境友好型汽车标准认证。目前车辆交付一再推迟,从中国运抵韩国的车辆依旧滞留在平泽港,消费者的不满情绪也不断积累。比亚迪韩国今年1月正式宣布进军韩国电动汽车市场,并以ATTO 3作为首款销售车型。当时,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表示,2月即可开始交付。 部分消费者对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有所顾虑,但适用补贴后,ATTO 3的价格降至3000万韩元以下,性价比优势吸引不少消费者。ATTO 3在开启预售一周内即获1000份订单,市场反响超出预期。目前,比亚迪准备不足导致ATTO 3交付延期,准确交付时间尚无法确定。 与此同时,比亚迪韩国应对交付延期的方式也饱受批评。公司未发布详细说明或正式公告,仅通过经销商反复传达“请耐心等待”,进一步加剧消费者的不满。部分预购客户已向韩国国民申诉中心和韩国消费者院提交投诉。 截至5日,比亚迪韩国官网上仍未发布任何关于ATTO 3交付延期的公告。车辆滞留平泽港已达四个月之久,市场对于比亚迪是否在韩销售库存旧款ATTO 3,以及长期滞留可能导致车辆品质下降等问题的担忧也在扩大。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1000份预售订单足以证明,消费者对中国品牌存有顾虑,但对高性价比电动汽车的需求旺盛,比亚迪自身准备不足导致消费者信赖丧失,无疑是一个重大失误。他还补充称,品牌信任度下降可能会对未来即将上市的Seal、Sealion 7等车型造成负面影响。 比亚迪韩国新车发布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19:10:45 -
韩国去年人均国民收入出炉 排名主要国家第6位超日台
据韩国银行(央行)5日发表的《2024年第4季度及去年国民收入》,初步核实去年韩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3.662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6.6万元),同比增幅为1.2%。按照韩元计算为4995.5万韩元,同比增长5.7%。受韩元贬值影响,以美元计算的国民收入增幅明显低于以韩元标准计算的数值。 去年第四季度和全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DP)初步统计为0.1%和2%,符合预期。 韩国人均GNI自2014年首次突破3万美元大关后持续上升,2021年曾达到3.7898万美元的峰值。但2022年因韩元急剧贬值回落至3.5万美元左右,此后2023年和去年虽先后增长2.7%和1.2%,但仍徘徊于3.6万美元上下。 央行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国台湾官方统计,去年人均GNI为3.5188万美元,日本根据公开数据结合汇率和人口推算大约略高于3.45万美元。韩国的人均GNI将高于中国台湾和日本。 央行称,去年韩元、日元和新台币的贬值率分别为4.3%、7.4%和3%。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韩国的人均GNI仅次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虽然意大利尚未公布人均GNI数据,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大约为3.85万美元左右。 对于韩国人均GNI将于何时突破4万美元大关的问题,央行表示IMF去年曾预测韩国人均GNI将于2027年达到4.1万美元,但综合考虑汇率波动性风险进一步扩大等因素,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去年韩国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同比上升4.1%,创下自1998年(4.5%)金融危机后的最高水平。GDP平减指数是指未剔除价格变动的GDP与剔除价格变动的GDP之比,综合反映一国包括进出口在内的价格变动总体水平。 韩国人均GNI去年排名主要国家第6位。【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05 20:29:55 -
韩国股市面临下行压力 市场关注美国关税政策
28日,韩国股市预计将承受下行压力,市场主要关注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政策,尤其是这些关税预计将于下月4日直接生效,且无需国家间谈判。隔夜纽约股市表现不佳,纳斯达克指数暴跌2.78%,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分别下跌0.45%和1.59%。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重申,将于下月4日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并警告可能对中国加征10%的额外关税,这一举措似乎打压了市场的投资情绪。 避险情绪进一步加剧,美元指数(DXY)上涨至107.226,突破了107关口,为约一周以来的最高点。尤其是英伟达,因其2月至4月的总利润率指引低于预期,市场对其增长放缓表示担忧,股价开盘后下跌,跌幅逐渐扩大,最终以8.48%大幅下跌收盘。 随着美国关税生效日期临近,市场对美国可能正式启动贸易战的警觉性升高,且这一风险预期与之前市场预期有所不同。前一交易日,韩元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涨9.9韩元,收于1443韩元,显示金融市场情绪的变化。 此外,由于月底除息因素影响,前一交易日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下跌19.34点(0.73%),收于2621.75点。Kiwoom证券研究员韩智英(音)表示:“关税相关的新闻将继续引发股市波动,尽管如此,股市已逐渐适应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效应。” 27日,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1 02: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