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饮料’新闻 35个
-
韩国便利店GS25聚焦自有品牌 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韩国大型零售企业GS Retail旗下便利店品牌GS25于22日宣布,近期先后参与在泰国和中国举行的国际食品贸易博览会,积极推广旗下自有品牌(PB)产品,加快布局海外出口市场。 GS25于5月27日至31日参加了在泰国曼谷举行的2025年泰国亚洲食品展览会(THAIFEX 2025),并设立独立展位,集中展示自有品牌YouUs与Real Price的代表性产品。展会期间,GS25与来自32个国家的83家海外企业进行了出口洽谈,计划年内与东南亚、欧洲、南美等九个国家的新合作伙伴签署出口协议。 从商品类别来看,以奈飞(Netflix)联名商品、方便面、饮料、零食及冷冻食品为代表的即食产品在洽谈中最受海外买家青睐。其中,YouUs品牌推出的大容量、独特配方的方便面系列尤为引人关注。 此外,GS25还在现场举办了Real Price品牌冷冻披萨、排骨饺子、热狗等速食产品的试吃活动,收集当地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地区的企业就出口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洽谈。 与此同时,GS25还于5月19日至21日参加了在中国上海举办的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SIAL CHINA 2025),并与当地70家流通企业就PB商品出口及本地渠道入驻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洽谈。GS25方面表示,正计划将YouUs品牌的“大碗方便面”和“1400瓶装咖啡”打造为面向中国市场的定制商品,并推进出口工作。 GS Retail进出口商品企划团队负责人崔成弼(音)表示:“通过参与亚洲最大规模的食品博览会,GS25正稳步迈向全球市场,从韩国本土便利店品牌逐步转型为国际品牌。公司将继续依托差异化产品优势,增强进出口竞争力,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版图。”
2025-06-22 22:45:07 -
科丝美诗将亮相中国展会 加快布局全球保健品市场
韩国化妆品设计代工(ODM)龙头企业科丝美诗(COSMAX)将于本月24日至26日参加在中国上海举办的“2025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HNC 2025)”,以“智慧内在美”为主题,集中展示多款创新保健品剂型,进一步提升产品多样性与市场竞争力,全面拓展全球健康美容市场。 HNC 2025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健康营养品企业对企业(B2B)展会,每年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展会将汇聚来自全球2500余家企业,预计吸引12万名业内人士到场。科丝美诗旗下专注于ODM研发生产的子公司COSMAX NBT与COSMAX BIO将联合参展,集中推广集“内服美容”与“外用护肤”于一体的综合美丽解决方案。 此次展会上,科丝美诗将重点推介多款面向国际市场的多款创新剂型与核心原料。其中,COSMAX NBT开发的“SaRrr”是一种溶解性优异的新型蛋白质饮料粉剂,即便加入冷水或冷牛奶,也能迅速溶解,提升了产品的便利性与可服用性。 此外,COSMAX BIO推出的“BoRrr”速溶粉剂可直接入口,无需配水,适用于多种内服美容及维生素类产品。其新研发的“SOM Tab”口崩片更是在口中可如棉花糖般迅速溶解,药效释放速度是传统咀嚼片的四倍,有效提升吸收效率和用户体验。 在原料方面,COSMAX NBT将重点展示已获得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MFDS)个别认证的新型复合原料“AGEs Blocker”,该原料由藿香、枸杞和无花果提取物复配而成,并融合中西传统植萃精华,具有抗糖化、延缓衰老等多重功效。 此外,科丝美诗还将展出旗下畅销原料“藿香提取物Agatri”、“低分子鱼胶原蛋白Naticol”等内服美容产品。COSMAX BIO也将在展会上展示如“绣球叶热水提取物(Lyserinji)”、“迷迭香金盏花提取物(SunMax)”等多种原料,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保健品的多样化需求。 COSMAX NBT代表理事金南中(音)表示,本次展会是集团保健品业务过去一年研发成果的集中展示。集团将凭借科丝美诗在内服保健营养品领域的强大优势,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寻求新的增长机遇。”
2025-06-19 02:18:54 -
食品价格赶美超日 韩国政府启动"菜篮子"保卫战
数据显示,以实际购买力为标准的韩国食品价格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高居第二位,近5年间食品物价累计涨幅达25%,政府已开始着手制定综合对策稳控民众实际感受到的体感物价。 根据经合组织15日公布的基于购买力平价(PPP)进行的物价水平统计(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食品及非酒精饮料的价格水平为147,较经合组织平均水平(100)高出47个百分点。 购买力平价物价水平是考虑经济规模和汇率等变数,对各国物价进行横向比较的指标,可视为各国民众实际感受到的体感物价水平。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韩国仅次于瑞士(163)高居第2位,经济规模较大的美国(94)、日本(126)、英国(89)、德国(107)等食品价格均低于韩国。 韩国的服装鞋类和教育物价水平分别为137和110,均超过经合组织平均水平。相反,涵盖多个项目的家庭最终消费支出(HFC)为85,低于平均水平,交通、文化休闲、外出就餐、居住等价格也在经合组织平均水平以下。 整体物价水平虽不高,但饮食服装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相对较贵。统计厅发布的今年一季度居民物价指数为116.03,这是以2020年物价水平为基准(100)计算得出的结果,意味着自2020年以来物价累计上涨16%。 由购买频率较高、支出比重较大的144项商品组成的生活物价指数第一季度为119.09,食品物价指数为125.04. 韩国政府也已意识到物价上涨令普通市民“菜篮子”承压,总统李在明日前在主持召开紧急经济检查工作组会议时质问“方便面价格已经2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0元)了吗?物价问题令国民苦不堪言。” 政府正以企划财政部为中心制定跨部门稳控物价对策,将重点放在近期价格大幅上涨的鸡蛋和加工食品等。政府计划通过扩大对大型超市、传统市场、网上平台等流通渠道的折扣方案,稳定农畜水产品价格。 对于供需不稳定的商品,政府计划提前释放储备物资,对产地供应量进行实时监控,提前管控阶段性供需波动,并考虑对进口农畜产品适用配额关税。 对于方便面等加工食品,将调查提价过程中是否存在生产商和流通商之间的不公正行为,并考虑联合韩国消费者院、消费者保护团体等公开加工食品的成本及价格信息。 有关部门长官将直接与业界展开对话,推迟电力、燃气、铁路等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公共费用涨价。有观测认为,鉴于以色列袭击伊朗导致中东局势动荡可能推高国际油价,政府可能重新扩大此前已部分恢复的燃油税减免优惠。
2025-06-15 19:19:57 -
韩国食品企业一季度业绩分化明显 海外市场成关键驱动力
在消费市场低迷的背景下,韩国主要食品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出现分化。其中,成功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据韩国食品行业19日消息,三养食品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529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3亿元),同比增长37.2%;营业利润为1340亿韩元,同比增长67.2%。其中,海外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47%,达到4240亿韩元,占总销售额的80%,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好丽友也取得显著的业绩。今年第一季度,好丽友销售额达8018亿韩元,同比增长7.1%;营业利润为1314亿韩元,同比增长5%。其中,中国(同比增长7.1%)、越南(8.5%)、俄罗斯(33%)等海外法人表现出色,成为业绩增长的主力。海外销售额在总销售中的占比也提升至68%。 与此相反,其他食品企业的业绩则相对低迷。希杰(CJ)第一制糖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2463亿韩元,同比减少7.8%。其中食品业务部门的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0%,降至1286亿韩元。乐天沃食品实现销售额9751亿韩元,同比增长2.5%,但营业利润同比锐减56.1%,仅为164亿韩元。乐天七星饮料营业利润同比减少31.9%,为250亿韩元。农心营业利润同比减少8.7%,为561亿韩元,销售额为8930亿韩元,同比增长2.3%。不倒翁同期营业利润为575亿韩元,同比下降21.5%。 除部分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外,多数食品企业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采购成本的上升。在韩元汇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进口成本大幅增加,直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业内分析指出,原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高达60%至70%。与此同时,受消费低迷影响,食品企业的整体经营环境持续恶化。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正在加快布局海外市场,以提高盈利能力。农心近年来积极开拓欧洲市场,近五年在欧洲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5%。今年3月,公司已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设立欧洲法人,并在意大利展开品牌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不倒翁则向其美国法人投资565亿韩元,积极拓展北美市场,并计划在加州建设大型生产工厂。
2025-05-19 23:55:53 -
李在镕重磅新动作!三星电子收购德国弗莱克特集团
三星电子14日宣布,已与英国私募基金德腾资本(Triton)达成协议,将以15亿欧元的价格(约合人民币116.7亿元)收购德腾资本持有的欧洲最大暖通空调系统(HVAC)公司德国弗莱克特集团(Fläkt Group),正式进军发展迅速的全球暖通空调市场。 这是三星电子继2017年以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哈曼后,时隔8年再次完成的万亿级韩元收购,将于年内完成收购流程。 弗莱克特集团成立于1918年,是一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老牌制造企业,具备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和定制产品的产品矩阵设计能力。多年来主要向大型数据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机场、客运站、大型医院等对抗菌、恒温恒湿要求严格的场所提供暖通空调设备。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稳定和可信赖的服务支持,近年来实现快速发展,去年还获得有大数据中心领域奥斯卡奖之称的“DSC Awards 2024”,技术实力广泛得到认可,在全球拥有超过60家的顶尖制药、医疗、食品饮料企业等大型客户。 受全球变暖和各国环保能源政策的影响,全球对暖通空调设备的需求逐年增长。尤其是在机场、购物中心、工厂等大型设施中使用的中央空调市场规模有望从去年的61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990亿美元,实现年均8%的增幅。 三星电子计划将快速发展壮大的空调业务作为新的发展动力,积极展开投资。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机器人、自动驾驶、扩展现实(XR)等技术的普及发展,大数据中心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通过此次收购,三星电子将在建筑综合控制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加持弗莱克特的空调控制方案,有望扩大稳定且盈利能力较强的服务与维护业务。 目前三星电子正在以家用与商用系统空调市场为中心,推进无管道(Ductless)空调业务。去年5月,三星电子与美国空调企业雷诺士(Lennox)成立合资法人,将三星电子原有销售渠道与雷诺士进行整合,加强对北美空调市场的攻势。 此前,三星电子还陆续收购了人形机器人制造企业Rainbow Robotics、AI制造企业OST、医疗技术企业Sonio等与未来产业发展相关的企业。 三星电子设备体验(DX)部门代理社长卢泰文表示,三星电子收购弗莱克特,迎合AI与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巨大需求,奠定了向全球综合空调企业跃进的基础,将成为三星电子新的发展动力。 弗莱克特集团CEO特雷弗·杨(Trevor Young)表示,非常高兴成为三星电子的一员,作为一家百年老牌顶级空调制造企业,将借助三星电子的全球业务基础与投资,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2025-05-14 20:43:36 -
韩国连锁餐饮品牌接连涨价 消费者负担加重引发关注
随着韩国咖啡、汉堡、炸鸡等主要连锁餐饮品牌接连涨价,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不断加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据韩国餐饮业界20日消息,连锁咖啡品牌Twosome Place自上月26日起对58款商品(包括蛋糕、咖啡和饮料)进行了价格调整,平均涨幅为4.9%。其中,草莓巧克力鲜奶油蛋糕的售价由3.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0元)上涨至3.9万韩元,涨幅达5.4%;23款常规尺寸咖啡饮品的价格每杯上涨200韩元。 连锁炸鸡品牌肯德基(KFC)也于本月8日调整了部分炸鸡及汉堡价格,涨幅为100至300韩元,距离去年6月的调价尚不足一年。尽管KFC通过官网发布了涨价通知,但未列出具体调整品目和幅度,导致消费者未能及时获知信息。 连锁汉堡品牌汉堡王(Burger King)则于今年春节假期前的1月24日调整了价格,招牌产品“Whopper”单品价格由7100韩元上涨至7200韩元,套餐价格则上调至9200韩元。 据了解,这些品牌将涨价归因于原材料、物流和人力等成本的持续上涨。然而,部分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些品牌在宣布涨价的同时,也公布了优异的经营业绩,是否过于关注盈利,而忽视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数据显示,Twosome Place去年销售额达到5201亿韩元,营业利润为327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8.3%和25.2%;KFC Korea去年的营业利润为164亿韩元,同比激增469.1%,销售额同比增长17.7%,达到2923亿韩元;汉堡王运营商BKR去年销售额为7927亿韩元,同比增长6.4%,营业利润为384亿韩元,增幅为60.4%。 韩国消费者团体协会秘书长李正洙(音)表示:“近期的涨价行为更多表现为忽视消费者困境,单纯以追求企业盈利为目标的决策。”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密切关注餐饮业的涨价趋势。为减轻企业经营压力,政府已对主要进口食材和农产品实行配额关税,并将咖啡和可可进口增值税免税政策延长至年底,同时向餐饮企业提供经营支持。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一方面接受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却持续涨价,这将被视为对制度的不当利用。我们将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首尔某KFC门店外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1 00:12:14 -
高通胀催热韩国PB市场 流通业加速品类扩展
在经济低迷与物价高企背景下,韩国流通行业加速布局自有品牌(PB)商品。价格低于一般制造商品牌的PB商品不仅当前销售表现亮眼,也被视为未来增长引擎。 据韩国流通业界17日消息,大型超市乐天玛特将在本月30日前开展“PB Festa”活动,500余种自有品牌(PB)商品参与促销,部分食品及生活用品最高可享五折优惠。 便利店行业也在通过PB商品推动价格下调。近日,7-Eleven携手旗下乐天玛特推出“Seven Select大容量袋装饮料”,每100毫升售价仅3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较同类产品便宜约50%。 在理性消费和性价比导向日益突出的趋势下,主要流通企业正加快推进PB战略。易买得24(Emart24)推出“1900紫菜包饭”“900三角紫菜包饭”等产品,直接在商品名称中标示价格;GS25也上架了“1400瓶装咖啡”“千元豆芽菜”等产品,突出低价优势。 PB商品带动的业绩改善同样明显。大型超市易买得的PB专卖品牌“No Brand”去年实现销售额1.39万亿韩元,较2015年创立初年的234亿韩元增长近60倍;Homeplus部分品类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达67%;便利店CU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21.8%。 面对增长势头,各企业加速扩充PB产品线。Homeplus计划在年内将PB品类从1400种增加至2000种;CU将原PB品牌“HEYROO”更名为“PBICK”;GS25则计划将“Real Price”系列扩展至100种以上。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出PB商品的目的不仅是满足性价比需求,许多企业还通过推出日常必需品等大众化产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PB商品的品类定位也在不断延伸,从早期主打高性价比的食品,拓展至服饰、美妆等新领域。7-Eleven近期推出售价9000韩元的“7-Select”T恤,并计划进一步推出袜子等服饰类产品。 线上渠道也在加速布局PB业务。Coupang表示,其PB品牌“CPLB”的合作企业数量已从2019年的160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630家。 便利店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在高物价环境下,PB商品已成为线上线下流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不仅当前销量稳步增长,还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今后将持续扩大产品种类。” 易买得24推出的“1900紫菜包饭”【图片来源 易买得24】
2025-04-18 00:24:25 -
韩国信用卡消费呈波动下行趋势 政治不确定性抑制消费信心
4日,在首尔中区地铁市厅站出口,市民们在阅读韩国前总统尹锡悦罢免宣判号外报纸。【图片提供 亚洲经济】 韩国统计厅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中旬信用卡消费呈环比下滑态势。具体来看,3月第三周(15至21日)信用卡消费额较四周前下降0.9%。据分析,这一现象可能与近期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有关。 从消费走势来看,信用卡消费金额在2月最后一周(22至28日)大幅增长49.8%,随后在3月第一周(1至7日)和第二周(8至14日)分别保持1.5%和1.4%的增幅,但进入第三周后开始回落。按行业分类,以3月第三周为基准,住宿服务业消费额较四周前骤降20%,教育服务业也下滑14.3%。相比之下,餐饮服务业增加2.8%,食品饮料业增长7%,但同比增速均呈现放缓趋势。 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音)分析指出:"前总统弹劾审判宣判日期的持续推迟,导致3月份整体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在此期间,社会公众对聚餐、聚会等社交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克制态度,直接影响了消费支出。" 宏观消费数据显示,当前韩国消费市场仍显疲软。尽管2月轿车销量实现止跌回升,但整体零售销售额同比下滑2.3%。其中,轿车等耐用品零售额增长13.7%,准耐用品下降6.8%,非耐用品也减少7.5%。 韩国开发研究院(KDI)指出,今年1至2月零售销售额平均同比下降1.1%,虽然耐用品增长2%,但准耐用品(-4%)和非耐用品(-1.4%)表现低迷。 服务消费领域同样不容乐观。以1至2月为基准,住宿餐饮业(-3.7%)、文体休闲服务业(-5.6%)、教育服务业(-1.8%)等主要服务业的产出均呈下滑趋势。KDI最新预测显示,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预计达93.4,虽较去年12月的极度萎缩有所改善,但仍低于基准线100,反映出消费者心理尚未完全恢复。
2025-04-09 00:22:19 -
韩国食品企业涨价潮持续蔓延 餐桌物价负担加剧
2日,首尔瑞草区某大型超市陈列的火腿和培根。【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近期面临食品价格全面上涨的压力,加工食品、畜产品、水产品及餐饮价格居高不下。特别是3月份,面包、火腿、辛奇、饼干等加工食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进一步加重了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业内分析指出,此次价格上涨主要受到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同时当前政局变动也对政府调控能力形成一定制约。 3日,统计厅发布的《3月消费者物价动向》资料显示,3月加工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6%,创自2023年12月(4.2%)以后15个月来的最高涨幅。同期,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为2.1%,其中加工食品贡献了0.30个百分点。此外,外出就餐(0.42%)、畜产品(0.07%)、水产品(0.05%)等品类也推动了物价上涨。 从具体品类来看,辛奇(15.3%)、火腿培根(6%)、鱿鱼丝(40.3%)、调味海苔(17.9%)、酱油(8.7%)、香油(8.6%)、食醋(8.%)、食用油(6.2%)、调味酱(11.5%)、冷冻食品(6.9%)等传统食品价格涨幅显著。受国际原材料价格影响,面包(6.3%)、蛋糕(5%)、巧克力(15.5%)、饼干(7.9%)、茶(25.4%)、果酱(7.7%)、辅食(11.1%)、果汁(7.9%)、豆奶(7.4%)、碳酸饮料(7.3%)等休闲食品也呈现明显上涨趋势。 据分析,此次价格上涨主要源于年初以来各大食品企业的连续调价行为。根据企划财政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大象集团于1月对蛋黄酱等系列产品实施了平均19.1%的价格上调,随后乐天沃食品在2月将糕点类产品价格整体提升9.5%。农心在3月对方便面等主打产品实施了平均7%的涨价措施。希杰第一制糖计划将于本月内对便利店销售的产品进行月11%的调价。南阳乳业则采取分阶段调价策略,酸奶产品已于3月完成10%的价格上调,而饮料产品计划于4月实施新的价格方案。此外,巴黎贝甜(5.9%)、SPC(5.9%)、多乐之日(5%)等面包业也在2至3月份一致上调了产品价格。 统计厅经济动向统计审议官李斗元(音)表示:“加工食品物价指数从2月的2.9%上升至3月的3.6%,反映出近期生产成本上涨逐步传导至终端价格。预计4月份啤酒、方便面等部分加工食品价格仍将维持上涨态势。" 针对近期食品价格普遍上涨的现象,社会各界反应不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调价行为提出质疑,认为主要食品制造商可能利用当前政治局势下政府市场监管能力相对减弱的时机,集中实施价格上调措施。然而,食品业界表示,此次价格调整主要源于多重外部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持续走高的汇率水平、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以及全球异常气候现象导致的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业内人士表示,韩国加工食品生产所需的核心原料砂糖、可可、棕榈油和咖啡等高度依赖进口,使得产品价格对国际汇率波动和原材料市场变化极为敏感。并强调,近期企业的价格调整决策主要基于近年来持续累积的成本压力等客观因素,与当前政局变化并无直接关联。 针对当前形势,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稳定物价,包括扩大进口原材料配额关税适用范围,并与食品行业保持密切沟通。企划财政部物价政策课长任慧英表示:"政府正积极与业界协商,力求通过推迟调价时间、分阶段实施等方式,尽可能控制调价幅度和范围。"
2025-04-03 20:14:25 -
韩国500强中型企业去年营业利润增1.2% 三养食品成最大引擎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于3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500强上市中型企业整体业绩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在提交结算报告的494家500强企业中,去年销售额达236.88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8%;营业利润达11.761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 值得关注的是,三养食品凭借“火鸡面”的持续热销,业绩表现尤为突出。三养食品去年营业利润同比激增133.6%,达到3446亿韩元,创下中型企业最高纪录;销售额也同比增长44.9%,达1.728万亿韩元。此外,娱美德(1175亿韩元)、乐天旅游开发(996亿韩元)、PNT(863亿韩元)、Komico(794亿韩元)和首尔伟傲世(764亿韩元)等企业也实现了显著增长。 然而,部分企业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其中,Ananti受平台开发业务萎缩影响,营业利润暴跌99.7%,仅剩8亿韩元;体外诊断企业OSANG Healthcare因新冠检测需求下降而陷入亏损。 从行业来看,13个行业中有5个行业的营业利润增加。特别是IT电气电子行业表现最佳,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2.4%,达2.4501万亿韩元;销售额同比8.9%,达51.4261万亿韩元。食品饮料行业紧随其后,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7.8%,达6764亿韩元;销售额同比增长5.4%,达10.8264万亿韩元。然而,钢铁业的营业利润则同比减少31%,达8419亿韩元;销售额同比减少2.8%,达21.1991万亿韩元。 去年销售额突破1万亿韩元的中型企业数量从2023年的20家增至29家,新增企业包括Hana Micro、Seojin System、JS Corporation等11家企业。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30 19:14:50
-
韩国便利店GS25聚焦自有品牌 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韩国大型零售企业GS Retail旗下便利店品牌GS25于22日宣布,近期先后参与在泰国和中国举行的国际食品贸易博览会,积极推广旗下自有品牌(PB)产品,加快布局海外出口市场。 GS25于5月27日至31日参加了在泰国曼谷举行的2025年泰国亚洲食品展览会(THAIFEX 2025),并设立独立展位,集中展示自有品牌YouUs与Real Price的代表性产品。展会期间,GS25与来自32个国家的83家海外企业进行了出口洽谈,计划年内与东南亚、欧洲、南美等九个国家的新合作伙伴签署出口协议。 从商品类别来看,以奈飞(Netflix)联名商品、方便面、饮料、零食及冷冻食品为代表的即食产品在洽谈中最受海外买家青睐。其中,YouUs品牌推出的大容量、独特配方的方便面系列尤为引人关注。 此外,GS25还在现场举办了Real Price品牌冷冻披萨、排骨饺子、热狗等速食产品的试吃活动,收集当地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地区的企业就出口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洽谈。 与此同时,GS25还于5月19日至21日参加了在中国上海举办的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SIAL CHINA 2025),并与当地70家流通企业就PB商品出口及本地渠道入驻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洽谈。GS25方面表示,正计划将YouUs品牌的“大碗方便面”和“1400瓶装咖啡”打造为面向中国市场的定制商品,并推进出口工作。 GS Retail进出口商品企划团队负责人崔成弼(音)表示:“通过参与亚洲最大规模的食品博览会,GS25正稳步迈向全球市场,从韩国本土便利店品牌逐步转型为国际品牌。公司将继续依托差异化产品优势,增强进出口竞争力,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版图。”
2025-06-22 22:45:07 -
科丝美诗将亮相中国展会 加快布局全球保健品市场
韩国化妆品设计代工(ODM)龙头企业科丝美诗(COSMAX)将于本月24日至26日参加在中国上海举办的“2025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HNC 2025)”,以“智慧内在美”为主题,集中展示多款创新保健品剂型,进一步提升产品多样性与市场竞争力,全面拓展全球健康美容市场。 HNC 2025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健康营养品企业对企业(B2B)展会,每年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展会将汇聚来自全球2500余家企业,预计吸引12万名业内人士到场。科丝美诗旗下专注于ODM研发生产的子公司COSMAX NBT与COSMAX BIO将联合参展,集中推广集“内服美容”与“外用护肤”于一体的综合美丽解决方案。 此次展会上,科丝美诗将重点推介多款面向国际市场的多款创新剂型与核心原料。其中,COSMAX NBT开发的“SaRrr”是一种溶解性优异的新型蛋白质饮料粉剂,即便加入冷水或冷牛奶,也能迅速溶解,提升了产品的便利性与可服用性。 此外,COSMAX BIO推出的“BoRrr”速溶粉剂可直接入口,无需配水,适用于多种内服美容及维生素类产品。其新研发的“SOM Tab”口崩片更是在口中可如棉花糖般迅速溶解,药效释放速度是传统咀嚼片的四倍,有效提升吸收效率和用户体验。 在原料方面,COSMAX NBT将重点展示已获得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MFDS)个别认证的新型复合原料“AGEs Blocker”,该原料由藿香、枸杞和无花果提取物复配而成,并融合中西传统植萃精华,具有抗糖化、延缓衰老等多重功效。 此外,科丝美诗还将展出旗下畅销原料“藿香提取物Agatri”、“低分子鱼胶原蛋白Naticol”等内服美容产品。COSMAX BIO也将在展会上展示如“绣球叶热水提取物(Lyserinji)”、“迷迭香金盏花提取物(SunMax)”等多种原料,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保健品的多样化需求。 COSMAX NBT代表理事金南中(音)表示,本次展会是集团保健品业务过去一年研发成果的集中展示。集团将凭借科丝美诗在内服保健营养品领域的强大优势,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寻求新的增长机遇。”
2025-06-19 02:18:54 -
食品价格赶美超日 韩国政府启动"菜篮子"保卫战
数据显示,以实际购买力为标准的韩国食品价格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高居第二位,近5年间食品物价累计涨幅达25%,政府已开始着手制定综合对策稳控民众实际感受到的体感物价。 根据经合组织15日公布的基于购买力平价(PPP)进行的物价水平统计(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食品及非酒精饮料的价格水平为147,较经合组织平均水平(100)高出47个百分点。 购买力平价物价水平是考虑经济规模和汇率等变数,对各国物价进行横向比较的指标,可视为各国民众实际感受到的体感物价水平。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韩国仅次于瑞士(163)高居第2位,经济规模较大的美国(94)、日本(126)、英国(89)、德国(107)等食品价格均低于韩国。 韩国的服装鞋类和教育物价水平分别为137和110,均超过经合组织平均水平。相反,涵盖多个项目的家庭最终消费支出(HFC)为85,低于平均水平,交通、文化休闲、外出就餐、居住等价格也在经合组织平均水平以下。 整体物价水平虽不高,但饮食服装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相对较贵。统计厅发布的今年一季度居民物价指数为116.03,这是以2020年物价水平为基准(100)计算得出的结果,意味着自2020年以来物价累计上涨16%。 由购买频率较高、支出比重较大的144项商品组成的生活物价指数第一季度为119.09,食品物价指数为125.04. 韩国政府也已意识到物价上涨令普通市民“菜篮子”承压,总统李在明日前在主持召开紧急经济检查工作组会议时质问“方便面价格已经2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0元)了吗?物价问题令国民苦不堪言。” 政府正以企划财政部为中心制定跨部门稳控物价对策,将重点放在近期价格大幅上涨的鸡蛋和加工食品等。政府计划通过扩大对大型超市、传统市场、网上平台等流通渠道的折扣方案,稳定农畜水产品价格。 对于供需不稳定的商品,政府计划提前释放储备物资,对产地供应量进行实时监控,提前管控阶段性供需波动,并考虑对进口农畜产品适用配额关税。 对于方便面等加工食品,将调查提价过程中是否存在生产商和流通商之间的不公正行为,并考虑联合韩国消费者院、消费者保护团体等公开加工食品的成本及价格信息。 有关部门长官将直接与业界展开对话,推迟电力、燃气、铁路等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公共费用涨价。有观测认为,鉴于以色列袭击伊朗导致中东局势动荡可能推高国际油价,政府可能重新扩大此前已部分恢复的燃油税减免优惠。
2025-06-15 19:19:57 -
韩国食品企业一季度业绩分化明显 海外市场成关键驱动力
在消费市场低迷的背景下,韩国主要食品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出现分化。其中,成功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据韩国食品行业19日消息,三养食品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529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3亿元),同比增长37.2%;营业利润为1340亿韩元,同比增长67.2%。其中,海外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47%,达到4240亿韩元,占总销售额的80%,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好丽友也取得显著的业绩。今年第一季度,好丽友销售额达8018亿韩元,同比增长7.1%;营业利润为1314亿韩元,同比增长5%。其中,中国(同比增长7.1%)、越南(8.5%)、俄罗斯(33%)等海外法人表现出色,成为业绩增长的主力。海外销售额在总销售中的占比也提升至68%。 与此相反,其他食品企业的业绩则相对低迷。希杰(CJ)第一制糖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2463亿韩元,同比减少7.8%。其中食品业务部门的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0%,降至1286亿韩元。乐天沃食品实现销售额9751亿韩元,同比增长2.5%,但营业利润同比锐减56.1%,仅为164亿韩元。乐天七星饮料营业利润同比减少31.9%,为250亿韩元。农心营业利润同比减少8.7%,为561亿韩元,销售额为8930亿韩元,同比增长2.3%。不倒翁同期营业利润为575亿韩元,同比下降21.5%。 除部分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外,多数食品企业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采购成本的上升。在韩元汇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进口成本大幅增加,直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业内分析指出,原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高达60%至70%。与此同时,受消费低迷影响,食品企业的整体经营环境持续恶化。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正在加快布局海外市场,以提高盈利能力。农心近年来积极开拓欧洲市场,近五年在欧洲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5%。今年3月,公司已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设立欧洲法人,并在意大利展开品牌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不倒翁则向其美国法人投资565亿韩元,积极拓展北美市场,并计划在加州建设大型生产工厂。
2025-05-19 23:55:53 -
李在镕重磅新动作!三星电子收购德国弗莱克特集团
三星电子14日宣布,已与英国私募基金德腾资本(Triton)达成协议,将以15亿欧元的价格(约合人民币116.7亿元)收购德腾资本持有的欧洲最大暖通空调系统(HVAC)公司德国弗莱克特集团(Fläkt Group),正式进军发展迅速的全球暖通空调市场。 这是三星电子继2017年以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哈曼后,时隔8年再次完成的万亿级韩元收购,将于年内完成收购流程。 弗莱克特集团成立于1918年,是一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老牌制造企业,具备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和定制产品的产品矩阵设计能力。多年来主要向大型数据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机场、客运站、大型医院等对抗菌、恒温恒湿要求严格的场所提供暖通空调设备。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稳定和可信赖的服务支持,近年来实现快速发展,去年还获得有大数据中心领域奥斯卡奖之称的“DSC Awards 2024”,技术实力广泛得到认可,在全球拥有超过60家的顶尖制药、医疗、食品饮料企业等大型客户。 受全球变暖和各国环保能源政策的影响,全球对暖通空调设备的需求逐年增长。尤其是在机场、购物中心、工厂等大型设施中使用的中央空调市场规模有望从去年的61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990亿美元,实现年均8%的增幅。 三星电子计划将快速发展壮大的空调业务作为新的发展动力,积极展开投资。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机器人、自动驾驶、扩展现实(XR)等技术的普及发展,大数据中心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通过此次收购,三星电子将在建筑综合控制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加持弗莱克特的空调控制方案,有望扩大稳定且盈利能力较强的服务与维护业务。 目前三星电子正在以家用与商用系统空调市场为中心,推进无管道(Ductless)空调业务。去年5月,三星电子与美国空调企业雷诺士(Lennox)成立合资法人,将三星电子原有销售渠道与雷诺士进行整合,加强对北美空调市场的攻势。 此前,三星电子还陆续收购了人形机器人制造企业Rainbow Robotics、AI制造企业OST、医疗技术企业Sonio等与未来产业发展相关的企业。 三星电子设备体验(DX)部门代理社长卢泰文表示,三星电子收购弗莱克特,迎合AI与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巨大需求,奠定了向全球综合空调企业跃进的基础,将成为三星电子新的发展动力。 弗莱克特集团CEO特雷弗·杨(Trevor Young)表示,非常高兴成为三星电子的一员,作为一家百年老牌顶级空调制造企业,将借助三星电子的全球业务基础与投资,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2025-05-14 20:43:36 -
韩国连锁餐饮品牌接连涨价 消费者负担加重引发关注
随着韩国咖啡、汉堡、炸鸡等主要连锁餐饮品牌接连涨价,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不断加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据韩国餐饮业界20日消息,连锁咖啡品牌Twosome Place自上月26日起对58款商品(包括蛋糕、咖啡和饮料)进行了价格调整,平均涨幅为4.9%。其中,草莓巧克力鲜奶油蛋糕的售价由3.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0元)上涨至3.9万韩元,涨幅达5.4%;23款常规尺寸咖啡饮品的价格每杯上涨200韩元。 连锁炸鸡品牌肯德基(KFC)也于本月8日调整了部分炸鸡及汉堡价格,涨幅为100至300韩元,距离去年6月的调价尚不足一年。尽管KFC通过官网发布了涨价通知,但未列出具体调整品目和幅度,导致消费者未能及时获知信息。 连锁汉堡品牌汉堡王(Burger King)则于今年春节假期前的1月24日调整了价格,招牌产品“Whopper”单品价格由7100韩元上涨至7200韩元,套餐价格则上调至9200韩元。 据了解,这些品牌将涨价归因于原材料、物流和人力等成本的持续上涨。然而,部分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些品牌在宣布涨价的同时,也公布了优异的经营业绩,是否过于关注盈利,而忽视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数据显示,Twosome Place去年销售额达到5201亿韩元,营业利润为327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8.3%和25.2%;KFC Korea去年的营业利润为164亿韩元,同比激增469.1%,销售额同比增长17.7%,达到2923亿韩元;汉堡王运营商BKR去年销售额为7927亿韩元,同比增长6.4%,营业利润为384亿韩元,增幅为60.4%。 韩国消费者团体协会秘书长李正洙(音)表示:“近期的涨价行为更多表现为忽视消费者困境,单纯以追求企业盈利为目标的决策。”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密切关注餐饮业的涨价趋势。为减轻企业经营压力,政府已对主要进口食材和农产品实行配额关税,并将咖啡和可可进口增值税免税政策延长至年底,同时向餐饮企业提供经营支持。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一方面接受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却持续涨价,这将被视为对制度的不当利用。我们将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首尔某KFC门店外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1 00:12:14 -
高通胀催热韩国PB市场 流通业加速品类扩展
在经济低迷与物价高企背景下,韩国流通行业加速布局自有品牌(PB)商品。价格低于一般制造商品牌的PB商品不仅当前销售表现亮眼,也被视为未来增长引擎。 据韩国流通业界17日消息,大型超市乐天玛特将在本月30日前开展“PB Festa”活动,500余种自有品牌(PB)商品参与促销,部分食品及生活用品最高可享五折优惠。 便利店行业也在通过PB商品推动价格下调。近日,7-Eleven携手旗下乐天玛特推出“Seven Select大容量袋装饮料”,每100毫升售价仅3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较同类产品便宜约50%。 在理性消费和性价比导向日益突出的趋势下,主要流通企业正加快推进PB战略。易买得24(Emart24)推出“1900紫菜包饭”“900三角紫菜包饭”等产品,直接在商品名称中标示价格;GS25也上架了“1400瓶装咖啡”“千元豆芽菜”等产品,突出低价优势。 PB商品带动的业绩改善同样明显。大型超市易买得的PB专卖品牌“No Brand”去年实现销售额1.39万亿韩元,较2015年创立初年的234亿韩元增长近60倍;Homeplus部分品类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达67%;便利店CU的PB销售额同比增长21.8%。 面对增长势头,各企业加速扩充PB产品线。Homeplus计划在年内将PB品类从1400种增加至2000种;CU将原PB品牌“HEYROO”更名为“PBICK”;GS25则计划将“Real Price”系列扩展至100种以上。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出PB商品的目的不仅是满足性价比需求,许多企业还通过推出日常必需品等大众化产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PB商品的品类定位也在不断延伸,从早期主打高性价比的食品,拓展至服饰、美妆等新领域。7-Eleven近期推出售价9000韩元的“7-Select”T恤,并计划进一步推出袜子等服饰类产品。 线上渠道也在加速布局PB业务。Coupang表示,其PB品牌“CPLB”的合作企业数量已从2019年的160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630家。 便利店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在高物价环境下,PB商品已成为线上线下流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不仅当前销量稳步增长,还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今后将持续扩大产品种类。” 易买得24推出的“1900紫菜包饭”【图片来源 易买得24】
2025-04-18 00:24:25 -
韩国信用卡消费呈波动下行趋势 政治不确定性抑制消费信心
4日,在首尔中区地铁市厅站出口,市民们在阅读韩国前总统尹锡悦罢免宣判号外报纸。【图片提供 亚洲经济】 韩国统计厅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中旬信用卡消费呈环比下滑态势。具体来看,3月第三周(15至21日)信用卡消费额较四周前下降0.9%。据分析,这一现象可能与近期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有关。 从消费走势来看,信用卡消费金额在2月最后一周(22至28日)大幅增长49.8%,随后在3月第一周(1至7日)和第二周(8至14日)分别保持1.5%和1.4%的增幅,但进入第三周后开始回落。按行业分类,以3月第三周为基准,住宿服务业消费额较四周前骤降20%,教育服务业也下滑14.3%。相比之下,餐饮服务业增加2.8%,食品饮料业增长7%,但同比增速均呈现放缓趋势。 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音)分析指出:"前总统弹劾审判宣判日期的持续推迟,导致3月份整体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在此期间,社会公众对聚餐、聚会等社交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克制态度,直接影响了消费支出。" 宏观消费数据显示,当前韩国消费市场仍显疲软。尽管2月轿车销量实现止跌回升,但整体零售销售额同比下滑2.3%。其中,轿车等耐用品零售额增长13.7%,准耐用品下降6.8%,非耐用品也减少7.5%。 韩国开发研究院(KDI)指出,今年1至2月零售销售额平均同比下降1.1%,虽然耐用品增长2%,但准耐用品(-4%)和非耐用品(-1.4%)表现低迷。 服务消费领域同样不容乐观。以1至2月为基准,住宿餐饮业(-3.7%)、文体休闲服务业(-5.6%)、教育服务业(-1.8%)等主要服务业的产出均呈下滑趋势。KDI最新预测显示,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预计达93.4,虽较去年12月的极度萎缩有所改善,但仍低于基准线100,反映出消费者心理尚未完全恢复。
2025-04-09 00:22:19 -
韩国食品企业涨价潮持续蔓延 餐桌物价负担加剧
2日,首尔瑞草区某大型超市陈列的火腿和培根。【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近期面临食品价格全面上涨的压力,加工食品、畜产品、水产品及餐饮价格居高不下。特别是3月份,面包、火腿、辛奇、饼干等加工食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进一步加重了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业内分析指出,此次价格上涨主要受到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同时当前政局变动也对政府调控能力形成一定制约。 3日,统计厅发布的《3月消费者物价动向》资料显示,3月加工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6%,创自2023年12月(4.2%)以后15个月来的最高涨幅。同期,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为2.1%,其中加工食品贡献了0.30个百分点。此外,外出就餐(0.42%)、畜产品(0.07%)、水产品(0.05%)等品类也推动了物价上涨。 从具体品类来看,辛奇(15.3%)、火腿培根(6%)、鱿鱼丝(40.3%)、调味海苔(17.9%)、酱油(8.7%)、香油(8.6%)、食醋(8.%)、食用油(6.2%)、调味酱(11.5%)、冷冻食品(6.9%)等传统食品价格涨幅显著。受国际原材料价格影响,面包(6.3%)、蛋糕(5%)、巧克力(15.5%)、饼干(7.9%)、茶(25.4%)、果酱(7.7%)、辅食(11.1%)、果汁(7.9%)、豆奶(7.4%)、碳酸饮料(7.3%)等休闲食品也呈现明显上涨趋势。 据分析,此次价格上涨主要源于年初以来各大食品企业的连续调价行为。根据企划财政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大象集团于1月对蛋黄酱等系列产品实施了平均19.1%的价格上调,随后乐天沃食品在2月将糕点类产品价格整体提升9.5%。农心在3月对方便面等主打产品实施了平均7%的涨价措施。希杰第一制糖计划将于本月内对便利店销售的产品进行月11%的调价。南阳乳业则采取分阶段调价策略,酸奶产品已于3月完成10%的价格上调,而饮料产品计划于4月实施新的价格方案。此外,巴黎贝甜(5.9%)、SPC(5.9%)、多乐之日(5%)等面包业也在2至3月份一致上调了产品价格。 统计厅经济动向统计审议官李斗元(音)表示:“加工食品物价指数从2月的2.9%上升至3月的3.6%,反映出近期生产成本上涨逐步传导至终端价格。预计4月份啤酒、方便面等部分加工食品价格仍将维持上涨态势。" 针对近期食品价格普遍上涨的现象,社会各界反应不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调价行为提出质疑,认为主要食品制造商可能利用当前政治局势下政府市场监管能力相对减弱的时机,集中实施价格上调措施。然而,食品业界表示,此次价格调整主要源于多重外部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持续走高的汇率水平、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以及全球异常气候现象导致的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业内人士表示,韩国加工食品生产所需的核心原料砂糖、可可、棕榈油和咖啡等高度依赖进口,使得产品价格对国际汇率波动和原材料市场变化极为敏感。并强调,近期企业的价格调整决策主要基于近年来持续累积的成本压力等客观因素,与当前政局变化并无直接关联。 针对当前形势,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稳定物价,包括扩大进口原材料配额关税适用范围,并与食品行业保持密切沟通。企划财政部物价政策课长任慧英表示:"政府正积极与业界协商,力求通过推迟调价时间、分阶段实施等方式,尽可能控制调价幅度和范围。"
2025-04-03 20:14:25 -
韩国500强中型企业去年营业利润增1.2% 三养食品成最大引擎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于3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500强上市中型企业整体业绩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在提交结算报告的494家500强企业中,去年销售额达236.88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8%;营业利润达11.761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 值得关注的是,三养食品凭借“火鸡面”的持续热销,业绩表现尤为突出。三养食品去年营业利润同比激增133.6%,达到3446亿韩元,创下中型企业最高纪录;销售额也同比增长44.9%,达1.728万亿韩元。此外,娱美德(1175亿韩元)、乐天旅游开发(996亿韩元)、PNT(863亿韩元)、Komico(794亿韩元)和首尔伟傲世(764亿韩元)等企业也实现了显著增长。 然而,部分企业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其中,Ananti受平台开发业务萎缩影响,营业利润暴跌99.7%,仅剩8亿韩元;体外诊断企业OSANG Healthcare因新冠检测需求下降而陷入亏损。 从行业来看,13个行业中有5个行业的营业利润增加。特别是IT电气电子行业表现最佳,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2.4%,达2.4501万亿韩元;销售额同比8.9%,达51.4261万亿韩元。食品饮料行业紧随其后,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7.8%,达6764亿韩元;销售额同比增长5.4%,达10.8264万亿韩元。然而,钢铁业的营业利润则同比减少31%,达8419亿韩元;销售额同比减少2.8%,达21.1991万亿韩元。 去年销售额突破1万亿韩元的中型企业数量从2023年的20家增至29家,新增企业包括Hana Micro、Seojin System、JS Corporation等11家企业。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30 19:14:50